VOC基础知识简介

VOC基础知识简介
VOC基础知识简介

VRML介绍--虚拟现实造型语言

VRML介绍--虚拟现实造型语言 VRML是“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虚拟现实造型语言”。 熟悉WWW的人们都知道,受HTML语言的局限性,VRML之前的网页只能是简单的平面结构,就算Java语言能够为WWW增色不少,但也仅仅停留在平面设计阶段,而且实现环境与参与者的动态交互是非常烦琐的。于是,VRML就应运而生了。第一代Web是以HTML为核心的二维浏览技术,第二代Web是以VRML为核心的三维浏览技术。第二代Web把VRML与HTML、Java、媒体信息流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三维超媒体Web。 RML被称为继HTML之后的第二代Web语言,它本身是一种建模语言,也就是说,它是用来描述三维物体及其行为的,可以构建虚拟境界(Virtural World),可以集成文本、图像、音响、MPEG影像等多种媒体类型,还可以内嵌用Java、ECMAScript等语言编写的程序代码。VRML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因特网上的交互式三维多媒体,基本特征包括分布式、三维、交互性、多媒体集成、境界*真性等。 VRML的出现使得虚拟现实象多媒体和因特网一样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简单地说,以VRML为基础的第二代万维网=多媒体+虚拟现实+因特网。第一代万维网是一种访问文档的媒体,能够提供阅读的感受,使那些对Windows风格的PC环境熟悉的人们容易使用因特网,而以VRML为核心的第二代万维网将使用户如身处真实世界,在一个三维环境里随意探究因特网上无比丰富的巨大信息资源。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路线进入虚拟世界,和虚拟物体交互,这样控制感受的就不再是计算机,而是用户自己,人们可以以习惯的自然方式访问各种场所,在虚拟社区中“直接”交谈和交往。事实上,目前采用VRML技术取得成功的案例已经很多,例如探路者到达火星后的信息就是利用VRML在因特网上即时发布的,网络用户可以以三维方式随探路者探索火星。 VRML的工作原理 VRML是一种用在Internet 和Web超链上的,多用户交互的,独立于计算机平台的,网络虚拟现实建模语言。虚拟世界的显示、交互及网络互连都可以用VRML 来描述。

生化基础知识---总结终极版

1.2. 常用临床生化项目的分类 1.2.1. 按化学性质分类 大概分为四类:酶类、底物代谢类、无机离子类、特种蛋白类。 1.2.1.1. 酶类 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ACP(酸性磷酸酶),r-GT(谷氨酰转移酶),α-HBDH(α羟丁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α-AMY(淀粉酶),ChE(胆碱脂酶)等。 1.2.1.2. 底物代谢类 包括TG(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尿酸),UREA(尿素氮),Cr(肌酐),Glu(葡萄糖),TP (总蛋白),Alb(白蛋白),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TBA(总胆汁酸),CO2(二氧化碳)等。 1.2.1.3. 无机离子类 包括Ca(钙),P(磷),Mg(镁),Cl(氯),Fe(铁)等。 1.2.1.4. 特种蛋白类 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Lp(a)(脂蛋白a);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 1.2.2. 按临床性质分类 无机离子:包括Ca,P,Mg,Cl等; 肝功能:包括ALT,AST,r-GT,ALP,MSO,T-Bil,D-Bil,TBA,TP,Alb等; 肾功能:UA,UREA,Cr等; 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 AST,MSO等; 糖尿病:GLU等; 前列腺疾病:ACP,p-ACP等; 胰腺炎:α-AMY; 血脂:TC,TG,HDL-C,LDL-C,apoA1,apoB,Lp(a); 痛风:UA; 中毒:ChE; 免疫性疾病:C3,C4,IgG,IgA,IgM; 急性炎症反应:CRP(C反应蛋白),AAG(a1酸性糖蛋白),CER(铜蓝蛋白),ASO (抗链球菌溶血素O)。 1.3. 常用临床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做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医学决定水平与参考值的根本区别在于: 它不仅对健康人的数值进行研究,以决定健康人的数值区间,同时还对有关疾病的不同病情的数据进行研究,以定出不同的决定性限值。 可提示及引导医师采取不同的临床措施。所医学决定水平看来更合理、更客观、更有助于临床的应用。当然,真正建立起每一项试验的医学决定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存在着许多的实际困难。 下列为一些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仅供参考。 1.3.1. 钾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复习课程

第一章: 1.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 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 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 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 器 3.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 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 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 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 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按照截止时间可以 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 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8.理解并发和并行?并行(同一时刻)并发(同一时间间隔) 9.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1.无结构操作系统,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结构混乱难以一节,调试困难,难以维护2.模块化os结构,将os按功能划分为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是os容易设计,维护,增强os的可适应性,加速开发工程 3.分层式os结构,分层次实现,每层都仅使用它的底层所提供的功能 4.微内核os结构,所有非基本部分从内核中移走,将它们当做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来实现,剩下的部分是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内核,便于扩张操作系统,拥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第二章: 1.什么叫程序?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点是什么? 程序:为实现特殊目标或解决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 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什么是前趋图?(要求会画前趋图)P35图2-2

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30420132 学分数:2 开课单位: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课内总时数:40(其中实验14学时)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张大坤教授、刘坤良讲师 开课学期:第2学期教学方式:讲授+实践 一、教学要求及目的 本课程是介绍计算机学科前沿技术的一门任选课。着重介绍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概况,并讲述最有影响力的基于Internet的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使学生能采用VRML语言创建一个多彩的三维虚拟世界。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1.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2.实现VR系统的三维交互设备 VR的三维跟踪传感设备 VR的立体显示设备 手数字化设备 其他交互设备 3.实现VR系统的相关技术 实时显示处理技术 三维虚拟声音 触摸和力反馈技术 三维建模技术 4.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基础知识 VRML语言简介 VRML的编辑器和浏览器 VRML的基础知识 VRML基本的节点介绍

5.设计VRML的虚拟世界 设计故事梗概 创建构件 传感器、事件及路由 动画和脚本 修改与调试 6.实践环节 实验1:VRML编程环境及简单形体创建 实验2:简单的虚拟场景的搭建 实验3:在虚拟场景中实现动态效果 实验4:创建一个实时漫游的虚拟场景 综合测试(考核)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虚拟现实系统,张茂军,科学出版社,2001 2、虚拟现实技术,申蔚等,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9 四、预修课程 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 五、适用专业、范围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篇

基础知识篇 生物化学 知识点: 1、各类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脂类中与生物膜有关的物质结构与功能; 3、核酸的基本结构、相互关系与功能; 4、各类氨基酸的基本结构、特征以及蛋白的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5、酶的分类、作用机制、抑制类型、动力学过程与调节; 6、代谢中的生物氧化过程特别是光合磷酸化过程的机理及意义; 7、代谢中的糖代谢过程; 8、核酸的生物合成、复制、转录及基因表达; 9、各种代谢过程的调控及相互关系; 10、现代生物学的方法和实验手段特别是分离、纯化、活性册顶的基本 方法等; 11、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将两种旋光不同的葡萄糖分别溶与水后,其旋光率均逐渐变为+52.7°。,称为变旋现象。 ◎●羟甲基在糖环平面的上方的为D-型,在平面的下方的为L-型。在D-型中,半缩醛羟基在平面的下方的为α-型,在平面的上方的为β-型。 ◎●一切糖类都有不对称碳原子,都具旋光性。 ◎●区分酮糖、醛糖用Seliwanoff反应。 ◎●天然糖苷多为β-型。 ◎●糖醛酸是肝脏内的一种解毒剂。 ◎●自然界存在的糖胺都是己糖胺。 ◎●麦芽糖为[α-D-葡萄糖-α(1→4)-α-D-葡萄糖苷],异麦芽糖为[α-D-葡萄糖-α(1→6)-α-D-葡萄糖苷],蔗糖为[α-D-葡萄糖-α,β(1→4)-果糖苷],乳糖为[半乳糖-β(1→4)-α-D-葡萄糖苷],纤维二糖为[α-D-葡萄糖-β(1→4)α-D-葡萄糖苷]。 ◎●直链淀粉成螺旋状复合物,遇碘显紫蓝色,碘位于其中心腔内,在620——580nm有最大光吸收。支链淀粉分支平均有24——30个葡萄糖,遇碘显紫红色,在530——555nm有最大光吸收。糖原遇碘显棕红色,在430——5490nm有最大光吸收。◎●与糖蛋白相比,蛋白聚糖的糖是一种长而不分支的多糖链,即糖胺聚糖。其一定的部位上与若干肽链连接,糖含量超过95%,多糖是系列重复双糖结构。 ◎●糖蛋白是病毒、植物凝集素、血型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Fe2+、Cu2+、血红蛋 素结合蛋白。参与凝血过程的糖蛋白有:凝血酶原、纤维蛋白酶原。 ◎●血型物质含75%的糖,它们是: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胺。 ◎●木糖-Ser连接为结缔组织蛋白聚糖所特有。

数字虚拟技术简介

数字虚拟技术: 数字虚拟技术是基于数字影像的虚拟在线技术,能够实现超越3D建模的真实再现能力,以达到对环境或物体对象进行逼真再现。通过后期加工制作,使文件能够在flash的支持下进行流畅、快速的播放。通过鼠标或键盘控制使画面实现全方位的视角观看,以达到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是博物馆、美术馆等实现数字展示的最佳方式。 数字虚拟技术特点: 1. 高清、超真实: 纯真实的虚拟三维影像技术, 有高清晰的视觉效果,具有3D建模无可比拟的真实再现能力。 2. 更强大的交互功能: a.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导览性、交互操作性强,在flash 的支持下, 使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通过点击即可以自由从一个场馆到另一个场馆漫步, 同时360度观看各种展品。 b.还可添加各种多媒体内容,如视频,音乐,语音,动画,

游戏,浏览者不仅仅是阅览,而是参与其中,进行各种互动体验,接受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内容。 c.此外,针对器物等立体收藏品,我们能提供三百六十度的观看角度,让观者立体的观察文物及展品的同时记录下藏品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3.无障碍展示和浏览: 文件量小,无需插件,下载速度快,在Flash的支持下轻松一键超清晰高速浏览。 4.效率高、成本低 相对于3D建模技术,影像数字技术具有:制作周期短,占用硬盘空间小,回应效率高等特点,并且很容易分辨作品的细节及特点。 5.多终端、多媒介展示 支持各种终端媒介使用,支持多种多媒体格式(swf、QuickTime (mov)、JAVA、VRML、avi),不仅可在网络上轻松浏览,支持互

联网网络环境传播,支持光盘存储。还可使用电脑、触摸屏现场展示、Ipad、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浏览项目,成为展馆或博物馆等机构更有效地拓展及传播方式。 6.数字化信息的保存 数字展厅不单只还原展览场景,对于场景中的每个器物同样可以做深化展示,因此可以将展览中的每个展品的数字档案利用数字展厅有机组织起来,形成更加完整和有组织性的博物馆数字档案。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简介及行业发展前景 一、虚拟现实简介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百科内容: VR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 概括地说,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视窗操作相比,虚拟现实在技术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虚拟现实中的“现实”是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而“虚拟”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意思。因此,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即人是这种环境的主宰。

二、虚拟现实分类 行业概况: 北京傲唯刃道科技有限公司甘健先生认为:供求关系是一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前提。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是很大的,而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尤其是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专利产品及服务质量过硬的企业并不多,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效应。在需求旺盛的阶段,行业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保持行业的健康,稳定且可持续发展,需要业内企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发挥吃毛求疵的研发精神,进一步提高研发技艺,降低成本,真正解决客户的实际困难,严把质量关,提供最可靠的产品及服务。当前,北京傲唯刃道科技有限公司比较关注的领域包括:(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多点触摸、多点触控、云技术、云端、云智慧、数字沙盘、电子沙盘、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码城市、智慧城市、互联网城市、数字地产、虚拟旅游、数字旅游、汽车仿真、军事仿真、多媒体沙盘、互动沙盘、数字家庭、数字农业、数字地球、数字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作息化、Ipad售楼、边缘融合、三维数字仿真、全息技术、数字模型、环幕投影、虚拟楼盘、文物古物复原、展品复原、电子翻书、虚拟仿真、建筑动画、三维图形、企业宣传片、仿真技术、立体投影、影视动画、非线性编辑、电脑动画、数字媒体、虚拟制造、视景仿真、人工智能、虚拟世界、产品动画、虚拟社区、增强实境、体感游戏、体感手机、、体感运动机、体感技术、体感控制、数字互动媒体、人机交互等)

利用VRML进行简单人机交互系统的创建

利用VRML进行简单人机交互系统的创建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基于IE和VRML 浏览插件CORTVRML 的人机交互系统,使同学了解基于INTERNET的简单人机交互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构建方法。 2.了解和掌握VRML 插件CORTVRML 的使用方法 3.掌握基本的网络虚拟现实标记语言VRML的使用方法。 4.掌握在网络环境下的人机交互的实现技术。 (二)实验硬件软件环境 普通PC机 Windows XP操作系统 IE 浏览器 (三)实验开发工具简介 1.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建模语言,也就是说,它是用来描述三维物体及其行为的,可以构建虚拟境界(Virtural World)。VRML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因特网上的交互式三维多媒体,基本特征包括分布式、三维、交互性、多媒体集成、境界逼真性等。 (1)VRML 基本工作原理 用文本信息描述三维场景, 在Internet网上传输,在本地机上由VRML 的浏览器解释生成三维场景,解释生成的标准规范即是VRML规范。 VRML执行模式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VRML的交互与动画都是由事件驱动的。VRML场景可以接受两种事件驱动:从路由语句传过来的入事件及由外部程序接口写入的直接事件。

(2)VRML的基本特性 ①平台无关性;②网络传输高速性;③实时性;④可扩充性 (3)VRML的建模 VRML为虚拟环境的建立提供了规范,综合了现有三维软件景象描述语言的优点。它有基本元素、顶点、线和面的定义,坐标变换有缩放、旋转和平移,并有优化的数据结构。VRML浏览器的主要功能是读入VRML代码文件,并把它解释成图形映像。 VRML语言具有的基本物体有:球体、锥体、柱体、立方体和文本等,这些基本物体为创建景像提供了方便。VRML的语法虽然并不复杂,但比较烦琐,如果需要设计房间内的装饰不仅需要设置各种器材的材质,还需要设置相应的位置,因 此其代码量是相当可观的,因而目前有许多创建VRML文件模型的软件,可以把其它三维格式的文件转换成VRML文件,如3DSMAX、RAW 等。但是若采用上述软件完成的三维模型都是手工在各个视图中绘制出来的,费时费力,而且不够 真实准确,对于那些需要采用大量数据来准确描述构造物时,或者被描述的这些 物体非常不规则,则很难用手工精确创制。 (4)VRML开发设计开发工具Vrml Pad VRML的发展历史不长,但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诱人的应用前景,许多支持VRML的专业编辑系统不断涌现,如常见的Internet 3D Space Builder、Cosmo World、VrmlPad、3dsmax等。这些编辑系统功能专一且强大,更可贵的是使用方便、简单。下面介绍的是一款由ParallelGraphics公司出品的VRML专业程序编辑系统VrmlPad,版本为2.1版。 VrmlPad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特点: (a)可编辑本地或网络上的远程文件,可压缩存储; (b)支持高级查找、使用书签、分色显示、自动侦错等编辑功能; (c)支持多步取消和重复操作; (d)采用树形结构显示场景构造; (e)支持在浏览器中对场景预览;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

第一章: 1.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 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 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 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 发和共享。 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 用户接口。 2.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 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器 3.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 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 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 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 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 断功能才能并发。 5.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 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 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 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

基础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4.各种RNA 的功能:RNA 主要负责遗传信息的表达,在蛋白质合成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mRNA 是由DNA 转录而来,携带着DNA 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的合成的模版;r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tRNA 是密码子翻译为相对应氨基酸的桥梁。 5.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6.核酸链中的核苷酸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 7.核酸链的表示方法:要按5’→3规定书写,具有方向性。 8.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在双螺旋的外侧,疏水碱基对则在内部,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约10个碱基对,螺距3.4nm ,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间隔0.34nm ,并有一个360的夹角,糖环平面与中心轴平行。(3)两条DNA 链借彼此碱基A=T 、G=C 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4)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 9. A-T ,C-G ,单链A+T+C+G=100%,G-C 含量多则DNA 熔点较高,生活环境温度较高。 10.DNA 双螺旋构象多态性:A-NDA 、B-DNA :是最稳定,最常见的右旋DNA 、C-DNA ;Z-DNA 是左旋DNA 。 11.tRNA 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状结构模型。 12.tRNA 一般由四个臂和四个环组成。四臂:氨基酸臂、二氢尿嘧啶臂、反密码子臂、T ΨC 臂;四环:二氢尿嘧啶环DHU 、反密码子环、额外环、T ΨC 环。 13.氨基酸接受臂由7个碱基对组成,3’-端均为CCA 序列,可以接受活化的氨基酸(结合位点-CCA )。 14.tRNA 的三级结构是L 形的。 15.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含3种rRNA :23S rRNA 、5S rRNA 和16S rRN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有4种:28S rRNA 、5.8S rRNA 、5S rRNA 和18S rRNA 。 16.5’帽子结构:m 7G-5’PPP-N-3’P ;3’尾巴结构:PolyA3’或AAAAAAA-OH 17.核酸的紫外吸收最大值260nm 附近。利用260nm 与280nm 光吸收比值(A260/A280)可判断核苷酸样品的纯度。纯DNA= A260/A280=1.8,纯RNA= A260/A280=2.0。 21. DNA 的熔点: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完全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 的熔点或熔解温度,用Tm 表示。 (1)Tm 值与DNA 分子中G-C 含量成正比。(2)G-C 含量高的DNA ,Tm 值也高。(3)(G-C )%=(Tm-69.3)×2.44 23.蛋白质中N 的平均含量为16%,即1mg 蛋白氮相当于6.25mg 蛋白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N 量×6.25。 24.20种蛋白质氨基酸差别:侧链集团R 的不同。 25.非极性氨基酸:丙氨酸(Ala ):CH3- 只含甲基、缬氨酸(Val )、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 )、脯氨酸(Pro )、苯丙氨酸(Phe )、色氨酸(Trp )、甲硫氨酸(Met )。 极性氨基酸:(1)极性不带电荷:甘氨酸(Gly ):H-、丝氨酸(Ser ):HO-CH2、苏氨酸(Thr )CH-CH(OH)-、半胱氨酸(Cys )HS-CH2-、酪氨酸(Tyr )HO-苯环-CH2-、天冬酰胺(Asn )H2N-CO-CH2-、谷氨酰胺(Gln )H2N-CO-CH2-CH2- (2)碱性氨基酸(+): 赖氨酸(Lys )、精氨酸(Arg )、组氨酸(His ) (3)(3)酸性氨基酸(-): 天冬氨酸(Asp )、谷氨酸(Glu ) 计算题:极性氨基酸等电点计算。 26.pH=5.97时,甘氨酸以兼性离子形式存在,氨基酸的净电荷为0,这个pH 称作:等电点。 酸性氨基酸 pI= 2 1(pK1’+pKR ’)两小数之和; 碱性氨基酸 pI=21(pK2’+pKR ’)两大数之和。 27.氨基酸的重要化学反应:(1)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脯氨酸或羟脯氨酸与之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是因为亚氨基的存在(2)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DNFB 或FDNB )生成黄色二硝基苯氨基酸,被Sanger 用于测定肽链N 端氨基酸,被称为Sanger 反应。 28. 氨酸残基:由于形成肽键的α-羧基与α-氨基之间缩合释放出一分子水,肽链中的氨基酸已不是完整的分子,因而称作氨酸残基。 29.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从N 端到C 端的排列顺序。 3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肽链主链不同肽段通过自身的相互作用,形成氢键,沿某一主轴盘旋折叠而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是蛋白质结构的构象单元,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 31. α螺旋特征:α螺旋每一圈含3.6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轴方向上升0.54nm 。Sn=3.613(13表示上升一圈含13个原子) 3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侧链基团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卷曲折叠。凭借次级键维系使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二级结构相互配置而形成的特定构象。 34. 四级结构:由相同或者不同亚基按照一定排布方式聚集而成的蛋白质结构。 35. 论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一级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功能各不相同,如酶原和酶 2、一般结构近似的蛋白质,功能也相似,如同源蛋白(细胞色素等) 3、来源于同种生物体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变化,往往是分子病的基础,如镰刀型贫血症 4、变性作用证明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有十分密切关系 5、别构酶、别构蛋白等也证明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有十分密切关系,如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36. 在酸性环境中,蛋白质带正电荷,pHpI 。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在某一Ph aq 中,酸性基团带的负电荷恰等于碱性基团带的正电荷,蛋白质分子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想阳极移动,此时aq 的pH 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pH=pI 。 蛋白质变性的表现:(1)丧失生物活性(2)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大,扩散系数变小(3)某些原来埋藏在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疏水侧链基团暴露于变性蛋白质表面,导致光学性质变化(4)对蛋白酶降解的敏感性增大。

MES标准管理系统基础知识

MES标准管理系统基础知识

(一)MES生产管理知识—什么是离散制造企业 所谓离散型生产企业主要是指一大类机械加工企业。它们的基本生产特征是机器( 机床) 对工件外形的加工, 再将不同的工件组装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由于机器和工件都是分立的, 故称之为离散型生产方式。如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电子企业和服装企业等。 (二)MES生产管理知识—MES系统中的生产计划管理 一、MES的生产计划管理综述 生产计划的管理在MES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一般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计划是由上层管理系统ERP来完成,那么MES中的生产计划和ERP 的生产计划的不同点在于: ERP的生产计划是以订单为对象的前后排列,考虑到时间因素,以日为排列单位,先后日期依据销售订单和销售预测的时间、制造提前期和原材料采购提前期、库存等因素MRP的逻辑来计算;是基于订单的无限产能计划。 MES的生产计划以生产物料和生产设备为对象,按照生产单元进行排程;以执行为导向,考虑约束条件,把ERP的生产订单打散,重新计划生产排程;是基于时间的有限产能计划。 我们可以看出,MES的生产计划管理和ERP的生产计划管理共同构成了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计划管理。为了更好的实现生产,必须将MES生产计划管理和ERP生产计划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MES与ERP一起构成计划、控制、反馈、调整的完整闭环系统,通过接口进行计划、命令的传递和实绩的接收,使生产计划、控制指令、实绩信息在整个ERP、MES、过程控制系统/基础自动化的体系中透明、及时、顺畅的交互传递。 MES的生产计划是ERP的生产计划不落地的基础和保证。 通过我们对MES生产计划的理解,我们在设计MES的生产计划管理时,必须保证此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vrml基础知识简介

VRML简介和基础语法 -------------------------------------------------------------------------------- 一、VRML是什么 VRML是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的简称。 二、VRML文件的组成部分和文件头 VRML文本的文件名后缀是 .wrl,这是一种ASCII文本文件。VRML文件可以包括四个主要成分: VRML文件头 原型 造型和脚本 路由 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头,VRML1.0的文件头和2.0的文件头是不一样的。VRML 1.0的文件头是#VRML V1.0 asciiVRML 2.0的文件头是,我们这里只讨论VRML 2.0#VRML V2.0 utf8 在VRML文件中可以加入注解,只要在注解前加入#即可。下面是一个简单的VRML文件,它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一个立方体。#VRML V2.0 utf8 Shape { appearance Appearance { } material Material { } } geometry Box { } } 三、几个基本造型 所有VRML造型都使用Shape节点创建。 Shape节点的语法是Shape { appearance NULL geometry NULL }其中appearance域的值定义一个节点,该节点定义造型的外观,包括颜色和表面纹理等。当它为NULL值时建立的造型是无纹理的白色有阴影物体。它将在后面介绍。geometry 域的值定义一个节点,该节点定义造型的3D构造及几何结构。典型的几何结构有Box,Cone,Cylinder和Sphere,它们都可以作为geometry的值。

生化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克氏定氮法的基础) 碳、氢、氧、氮、硫( C、H、O、N、S ) 以及磷、铁、铜、锌、碘、硒 蛋白质平均含氮量(N%):16% ∴蛋白质含量=含氮克数×(凯氏定氮法) 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 熟悉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特点 1.? 20种AA中除Pro外,与羧基相连的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因而称α- 氨基酸。 2.??? 不同的α-AA,其R侧链不同。氨基酸R侧链对蛋白质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 有重要影响。 3.???除Gly的R侧链为H原子外,其他AA的α-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碳原子,可形 成不同的构型,因而具有旋光性。 氨基酸分类P9 按侧链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可分为: 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 碱性氨基酸 等电点概念 在某一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呈电中性,此时该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pI )。 紫外吸收性质 含有共轭双键的芳香族氨基酸 Trp(色氨酸), Tyr(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80nm波长附近。 氨基酸成肽的连接方式 两分子脱水缩合为二肽,肽键

由10个以内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寡肽。 而更多的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叫做多肽;多肽链有两端,其游离a-氨基的一端称氨基末端或N-端,游离a-羧基的一端称为羧基末端或C-端。 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被称为氨基酸残基。 蛋白质就是由许多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 谷胱甘肽GSH 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1) 体内重要的还原剂保护蛋白质和酶分子中的巯基免遭氧化,使蛋白质处与活性状态。 (2) 谷胱甘肽的巯基作用可以与致癌剂或药物等结合,从而阻断这些化合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保护机体免遭毒性损害。 蛋白质1~4级结构的定义及维系这些结构稳定的作用键 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具有三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主要化学键是肽键,有的还包含二硫键。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干肽单元,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或无规则的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蛋白质二级结构一般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二级结构的主要结构单位——肽单元(peptide unit)[肽键与相邻的两个α-C原子所组成的残基,称为肽单元、肽单位、肽平面或酰胺平面(amide plane)。它们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两个α-C原子呈反式排列。] 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氢键 (hydrogen bon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于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盘曲或折迭而形成的特定构象。也就是整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或基团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形成和稳定主要靠次级键,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以及范德华力等。此外,某些蛋白质中二硫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之间彼此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空间构象,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subunit):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缠绕形成的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形式重点掌握α-螺旋、β-折叠的概念 α-螺旋 (α-helix) β-折叠(β-pleated sheet) β-转角 (β–turn or β -bend) 无规卷曲 (random coil) α-helix ①多个肽平面通过Cα的旋转,相互之间紧密盘曲成稳固的右手螺旋。 ②主链螺旋上升,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螺距。肽平面和螺旋长轴平行。

生化基础的知识

生化基础知识 一、检验科生化检测的构成: 生化检测主要有:生化全项检测、离子生化检测、血气检测。 1、生化全项检测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在下一部分再展开介绍。 2、离子生化检测:主要是K 、Na 、Cl 、Co2等,检测方法有: (1)火焰光度计:根据色谱理论进行检测,在基层医院还有使用。 (2)离子分析仪:即电解质分析仪。 (3)离子选择电极:全自动生化仪上附带的进行离子检测的装置,与其他生化项目相对独立互不影响地同时进行检测,特点是速度快。如贝克曼、日立7170s 、奥林巴斯2700等都带有离子分析装置。 (4)酶法检测:使用酶法试剂盒在生化仪上检测。 3、血气检测:医院为抢救危重病人而购置的检测设备,并不都放在检验科。仪器有康宁、AVL 、ABL 、诺瓦等。 二、生化分析仪概述 (一)、生化检验的操作程序 主要步骤分:样品处理(稀释)、加试剂、加样本进行反应(加热显色)、检测反应生成物(比色,比浊法)和数据处理(发报告)等。在自动生化分析仪问世前,这些工作都是由手工来完成的。 (二)、临床生化检测仪器的发展 临床生化检测仪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光光度计(手工比色),半自动生化仪, 全自动生化仪。 1. 分光光度计: 原理: 在特定的波长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与待测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A=εbc ε:摩尔消光系数(常数) b:液层厚度(比色皿厚度) C:待测液的浓度定量方法: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相比较,计算出的含量. 标准比较法: 手工比色特点: (1)、优点:对试剂质量的要求低;分析成本低。 (2)、缺点:分析速度慢,不适合大规模临床实验要求;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偶然误差大;运 输成本高,不利于试剂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2.半自动生化仪: 半自动生化仪在分光光度计的基础上,对加试剂、加样品、比色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反应结果自动 计算和打印。相当长时间半生仪是各级医院进行生化检测的主要设备,现在二甲级以上医院的大批量检测 由全自动生化仪完成,少量单一项目检测或夜间急诊还用半生仪来工作。品牌很多,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特点: A.对试剂的要求较高 B.部分试剂分析成本相对较高 C.分析速度相对较快 D .人为的误差下降 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在半自动生化仪的基础上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取样、试剂的吸取和加入、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 和结果处理及器材清洗等步骤实现了自动化,克服了以往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偶然误差大的缺 点,大大加快了分析速度,提高了工作质量,适应了大规模临床检测的需要。 优点: × C 标准C 待测= A 待测 A 标准 C 多点 A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器 反应杯记录器

生化基础的知识

生 化 基 础 知 识 一、检验科生化检测的构成: 生化检测主要有:生化全项检测、离子生化检测、血气检测。 1、生化全项检测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在下一部分再展开介绍。 2、离子生化检测:主要是K 、Na 、Cl 、Co2等,检测方法有: (1)火焰光度计:根据色谱理论进行检测,在基层医院还有使用。 (2)离子分析仪:即电解质分析仪。 (3)离子选择电极:全自动生化仪上附带的进行离子检测的装置,与其他生化项目相对独立互不影响地同时进行检测,特点是速度快。如贝克曼、日立7170s 、奥林巴斯2700等都带有离子分析装置。 (4)酶法检测:使用酶法试剂盒在生化仪上检测。 3、血气检测:医院为抢救危重病人而购置的检测设备,并不都放在检验科。仪器有康宁、AVL 、ABL 、诺瓦等。 二、生化分析仪概述 (一)、生化检验的操作程序 主要步骤分:样品处理(稀释)、加试剂、加样本进行反应(加热显色)、检测反应生成物(比色,比浊法)和数据处理(发报告)等。在自动生化分析仪问世前,这些工作都是由手工来完成的。 (二)、 临床生化检测仪器的发展 临床生化检测仪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光光度计(手工比色),半自动生化仪, 全自动生化仪。 1. 分光光度计: 原理: 在特定的波长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与待测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A=εbc ε:摩尔消光系数(常数) b:液层厚度(比色皿厚度) C:待测液的浓度 定量方法: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相比较,计算出的含量. 标准比较法: 手工比色特点: (1)、优点:对试剂质量的要求低 ;分析成本低 。 (2)、缺点:分析速度慢,不适合大规模临床实验要求;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偶然误差大;运输成本高,不利于试剂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2.半自动生化仪: 半自动生化仪在分光光度计的基础上,对加试剂、加样品、比色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反应结果自动计算和打印。相当长时间半生仪是各级医院进行生化检测的主要设备,现在二甲级以上医院的大批量检测由全自动生化仪完成,少量单一项目检测或夜间急诊还用半生仪来工作。品牌很多,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特点: A.对试剂的要求较高 B.部分试剂分析成本相对较高 C.分析速度相对较快 D .人为的误差下降 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在半自动生化仪的基础上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取样、试剂的吸取和加入、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和结果处理及器材清洗等步骤实现了自动化,克服了以往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偶然误差大的缺点,大大加快了分析速度,提高了工作质量,适应了大规模临床检测的需要。 优点:

生化试剂的基础知识详解

生化试剂的基础知识——详解 一、生化试剂的分类 (一)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1.酶类:包括ALT,AST,ALP,ACP,r-GT,α-HBDH,LDH,CK,CK-MB,α-AMY,MSO,ADA,ChE等。 2.底物/代谢产物类:包括TG,TC,HDL-C,LDL-C,UA,UREA,Cr,Glu,TP,Alb,T-Bil,TBA,NH4+,CO2等。 3.无机离子类:包括Ca,P,Mg,Cl等。 4.特种蛋白类:包括apoAl,apoB,Lp(a),C3,C4,PFB(B因子),IgG,IgA,IgM等。 (二)按照临床应用分类 1.无机离子:包括Ca,P,Mg,Cl等。 2.肝功能:包括ALT,AST,r-GT,ALP,MSO,T-Bil,D-Bil,TBA,TP,Alb等。 3.肾功能:UA,UREA,Cr等。 4.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AST,MSO。 5.糖尿病:GLU等。 6.前列腺疾病:ACP,p-ACP等。 7.胰腺炎:α-AMY。 8.血脂:TC,TG,HDL-C,LDL-C,apoA1,apoB,Lp(a)。 9.痛风:UA。 10.有机磷中毒:ChE。 11.免疫性疾病:C3,C4,PFB(B因子),IgG,IgA,IgM,Kappa链,Lambda链。 二、反应速度特性 按照反应速度,可以分为终点法试剂和动力学试剂。而动力学试剂又可再分为零级动力学法和一级动力学法。 (一)终点法试剂 终点法,指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几分钟)的反应,反应进行到完全,使全部底物(被测物)转变成产物,称终点法,更确切地说应称平衡法,这是最理想的分析类型。如图(1)。 整个反应达到平衡,由于正向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可认为所有的被测定物已转变为产物,反应液的吸光度不再增加(或降低),吸光度的增加(或降低)程度与被测定物的浓度成正比。 终点法对反应条件(如酶量、pH、温度)小的改变不敏感,只要这种改变不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反应达到平衡即可,是最理想的反应模型。 属于终点法的试剂主要有: TG,TC,HDL-C,LDL-C,UA,Glu,TP,Alb,T-Bil,D-Bil,Cr(氧化酶法),NH4+,CO2 ,Ca,P,Mg,Cl ,apoA1,apoB,Lp(a),C3,C4,PFB(B因子),IgG,IgA,IgM等。 (二)动力学法试剂 1.零级动力学法 零级动力学法,指反应过程中反应速度维持不变,达到最大,与底物浓度无关,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可以匀速地生成某个产物,导至被测定溶液在某一波长下吸光度均匀地减小或增加,减小或增加的速度(△A/min)与被测物的活性或浓度成正比,主要用于酶活性的测定。如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