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行为修正模式
第七章-行为修正模式

斯金纳简洁明快地揭示了人类行为 的发生机理,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 简洁明快的行为改变方法。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1.观察学习 2.替代强化 3.认知的重要性 4.交互决定论
(一)人性观
激进的行为主义 者,排除自我决定及 自由的可能性。
惯用的方法
讲道理
奖励
惩罚
沃尔夫和考利斯用黑猩猩做的一个实验
考利斯先教一只猩猩学会投入一 枚币,启动按钮,而后获得葡萄;接着 教它使用另一种机器,即拉动一条附 有弹簧的拉杆,杆的另一端附有葡萄, 猩猩必须用力拉动,才能获得葡萄; 等这个动作熟练以后,杆的另一端附 有一枚币以代替葡萄,结果发现猩猩 先获得币,然后将币投入自动贩卖机 以取得葡萄。后来兑换的标准提高, 要用两枚、三枚以上才能获得葡萄。 猩猩逐渐地学会了在换取葡萄之前, 将代币储存起来的行为
此阶段个案工作者需要制定行为修正的具体 方案,并与案主合作实施行为修正的计划, 调整案主的不适应行为。
包括: 1.确定行为修正的目标 2.选择行为修正的治疗技术 3.实施行为修正计划
(四)合理的修正效果评估
行为修正计划完成以后,个案工作者还需 要对案主的行为改变状况进行评估,确定行 为修正计划的完成状况,并对行为修正过程 中的经验进行总结。
4.自我管理 在行为修正过程中,工作者只是帮助案
主制定行为改变的目标和计划,指导和监督 案主行为修正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对案主行 为改变的状况作出评估。
自我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即使人们知道自己在 做一些不良行为,也同样不能去阻止自己去做这 些,所以,行为的自我控制不单靠所谓的意志力 量,还要靠一系列行为技术的综合。
教学模式

第七章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一、教学模式的含义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教学理论是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可称其为“理论说”。
第二种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可称为“结构说”。
第三种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固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可称为“程序说”。
第四种认为,常规的教学方法俗称小方法,教学模式则俗称为大方法。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可称其为“方法说”。
二、教学模式的分类关于教学模式的种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
乔伊斯和威尔根据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源,区分出四种类型的教学模式。
第一种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依据的是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依据计算机、人工职能的运行规程确定教学的程序,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式,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接受模式,加涅的累积学习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等。
第二种是人格(个性)发展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模式依据的是个别化教学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个人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个别化教学,着眼于人的潜力和整个人格的发展。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戈登的“创造工学”模式等。
第三种是社会交往教学模式。
这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社会联系,着眼于学生社会性品格的养成。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杜威和塞林的小组探索模式,西伦的小组研究模式,奥利弗和谢弗的法理学模式,马塞拉斯和考克斯的社会调查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

• •
全面性的治疗包括: 全面性的治疗包括: 矫正非理性的信念、偏差行为、不愉快的感觉、 矫正非理性的信念、偏差行为、不愉快的感觉、 困挠的形象、压力关系、 困挠的形象、压力关系、负面的感官知觉和可 能的生化失衡。 能的生化失衡。长期性的改变被认为是各种策 略与战术并用的结果。 略与战术并用的结果。
3、基本假设 、
• ①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 ②行为可分为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 。 操作性行为可由个人意识所控制 可由个人意识所控制, 操作性行为可由个人意识所控制,又称为随 意行为。反应行为又称为不随意行为 又称为不随意行为, 意行为。反应行为又称为不随意行为,它无 法由个人意识来控制, 法由个人意识来控制,而是因刺激引发生理 改变所产生的,。 改变所产生的,。 • ③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引发行为的 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 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二者缺一 不可。 不可。 • ④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直接以案主 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 的偏差行为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 的偏差行为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
四、基本方法与技术
1、收集基础资料 、 • 其基本方法有两个;观察与记录。 其基本方法有两个;观察与记录。 • 观察的主要内容是案主行为的次数 与强度。 与强度。 • 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的次数 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或频率,行为出现的时间, 或频率,行为出现的时间,行为的 强度等内容。 强度等内容。
(3)综合性技术 综合性技术 • ①自我管理与引导 • ②示范法 • ③果敢训练 • ④多模式治疗法(拉扎勒斯 ) 多模式治疗法 拉扎勒斯 • ⑤松驰训练法
自我管理与引导
• 自我管理与引导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970年才开始应用。 自我管理与引导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年才开始应用。 年才开始应用 自我管理与引导的基本观念是: 自我管理与引导的基本观念是:教导案主学会面对困境时的 处理技术与方法。 处理技术与方法。 • 自我管理与引导的策略包括:自我订约、自我监控、自我酬 自我管理与引导的策略包括:自我订约、自我监控、 赏等。 赏等。 • 自我定约,指案主自己制定管理计划,选择可行目标。 自我定约,指案主自己制定管理计划,选择可行目标。 • 自我监控,即正确而详细地观察与记录自己的行为。行为日 自我监控,即正确而详细地观察与记录自己的行为。 记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记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案主自己将与计划相关的行为记 载下来,并对相关的因果关系加以评论。 载下来,并对相关的因果关系加以评论。 • 当案主完成计划中的某一目标后,可以进行自我酬赏,强化 当案主完成计划中的某一目标后,可以进行自我酬赏, 案主的自我管理与引导方式以及改变过的行为。 案主的自我管理与引导方式以及改变过的行为。
学科竞赛-社区治理教材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社区治理教材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社区治理》教材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综合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社会学家(A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P2A.腾尼斯B.迪尔凯姆C.韦伯D.帕森斯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B )。
P7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二、多项选择题:1、美国学者希腊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A B C D )。
P4 A.一群人B.地域或地点C.社会互动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2、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ABC )。
P5—6A.地理社区B.身份利益社区C.个人网络社区D.行政社区3、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ABCD )。
P14A.有机体系统B.人格系统C.社会系统D.文化系统三、名词解释:1、社区P3中2、地理社区P53、身份利益社区P64、个人网络社区P65、社区问题P26四、简答题:1、简述社区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P2—52、美国学者法林提出的地理社区、身份利益社区和个人网络社区三者有什么区别?P5—63、简述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学者关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各自特点。
P144、就一般意义来言,现代化对传统社区的冲击和转变有哪些内容?P24—265、简述社区问题的类型。
P276、在社会学中,关于社区问题的归因有几种理论模式?P28—29(七种理论模式)五、论述题:1、论述当代社会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功能的特点。
P9—12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什么特点?P22 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社区生活有什么冲击和改变?P22—243、简述中国当前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和转变。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个案工作学后测试题(完整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个案工作学后测试题(完整版)第一章个案工作原理(学后测试题一)
第二章个案工作的技巧(学后测验题二)
第三章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学后测试题三)
第四章个案工作的工作程序(学后测试题四)
第五章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学后测试题五)
第六章人本治疗模式(学后测试题六)
第七章行为修正模式(学后测试题七)
第八章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学后测试题八)
第九章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学后测试题九)
第十章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学后测试题十)
第十一章现实治疗模式(学后测试题十一)。
行为修正模式1

2.焦虑症: 界定: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其 紧张程度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的情绪状态。 表现:心烦意乱、注意力涣散、记忆力衰退、 思维受阻、行动不灵活;躯体表现:头晕、胸 闷、心悸、呼吸困难、盗汗、失眠。
过程
1、建立焦虑或恐怖的等级 事件及主观感受 事件等级由小到大排序(6-10个) 2、学习放松训练 3、想象脱敏 ——从等级中最低恐惧或焦虑的事件开始 ——想象事件情景30秒 ——停止想象,案主报告其感受到的主观 恐惧或焦虑的程度(等级分数) ——放松训练 ——重复以上步骤,想象时间的每一次比 上一次略有延长(30秒-1分钟),直至案主 对此事件不在感到恐惧或 焦虑,然后继续, 可重复进行 4、实物脱敏 例,考试焦虑的消除
五、贡献和局限
理论背景
1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动物的条件反射,总结出反射性 条件作用。1913年心理学家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 学》,主张用条件作用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40、50年代,心理学 家赫尔与其弟子多拉德、米勒对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进行系统研究, 探讨条件作用的各种学习方式,为行为治疗理论发展奠定基础。而 在30年代,心理学家斯金纳发现了操作性条件作用。
果敢训练
决断训练 自信训练 帮助改善人际关系 果敢训练三步骤
运用好行为修正模式的主要原则
(一)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二)准确的行为评估 (三)有效的行为修正 (四)合理的修正效果评估
贡献于局限
(一)贡献 1、优点: (1)与其他模式相比,具有明确、可观察、 可测量和易操纵等特点。 (2)行为修正模式以行为心理学为理论来 源,具有科学的实验基础。 (3)行为修正模式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 系统,而且比较容易操作。 (4)行为修正模式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 明确,治疗的标准和效果易于观察和测量。 (5)注重评估治疗结果的科学性。 (6)能够获得个案案主关系人的最大程度 的配合。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行为修正模式

强化疗法的治疗范围
广泛地应用于儿童的行为问题,有些则是医学问题 ,比如遗尿、多动症等,阳性强化法还被成功地使用 于神经性厌食案主。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假设
它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 反射。 人具有语言能力,因此可以建立起以语言为 基础的条件反射系统。 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概念包括强化、消退、 泛化、分化、抗条件作用。
7
强化法的方法和程序
-明确治疗目标,期望政变的是什么不良行为。目标越具 体越好,如 “酗酒”、“逃学”。
-确定案主不良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这需要经过多次 仔细地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设计取代原来行为的新结果。
-实施强化。
治疗者应准确地记录案主的行为表现,当其出现 正 常行为时立即给予强化-奖励。如拖延过久,案主不一 定意识到这是正常行为的直接结果,奖赏的强化作用便 大大降低。
13
行为修正模式的人性观
人类行为是由行为、认知与环境三者不断作 用而形成的,即是说人不仅仅是社会环境的 产物,也是控制社会环境的主人。 人是被环境和遗传决定的反应或有机体;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产物;
行为修正模式的人性观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 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不适应行为也是习得 的。 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 人的行为是学习来的。
满灌疗法
概念: 又称暴露疗法、快速脱敏法就是让案主
直接处于最严重的焦虑之中直到案主的症 状消除。
1
满灌疗法
原理
人是有潜能的。 采取了与系统脱敏法相反的策略 让案主直接处于最严重的焦虑情境中使案主 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恐惧。
应用范围
适应与焦虑相关的障碍。
工作程序
行为修正模式课件

挑战三:效果不明显或无法持续
总结词
效果不明显或无法持续是行为修正模式 面临的又一大挑战,可能意味着方案未 能达到预期目标或未能产生持久影响。
VS
详细描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如果发现效果不 明显或无法持续,可能是因为方案设计存 在问题、实施过程存在不足或未能有效解 决行为问题。这需要深入分析原因,并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教育学与心理学
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合作,深入研究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 基础和实践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合作,共同研发高效、实用的行为修正技 术。
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
促进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对行为修正模式的关注和参与,拓展其应 用领域和价值。
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专业素养
行为修正模式课件
目 录
• 行为修正模式概述 • 行为修正模式的实施步骤 • 行为修正模式的应用领域 • 行为修正模式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行为修正模式的未来发展
01
行为修正模式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行为修正模式是一种心理学理论 ,强调通过观察和调整行为来改 变个体或群体的思维和情感。
特点
行为修正模式关注可观察和可测 量的行为,通过奖励和惩罚来调 整行为,强调行为的改变而非内 在动机。
经验和借鉴。
05
行为修正模式的未来发 展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大数据分析与预测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 行为修正模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 高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行为修正 模式的应用潜力,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为改进和创新提供依据。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 沉浸式学习环境,提供更加生动、直 观的学习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B设计(前后设计) (2)AB—AB设计(逆特设计) (3)多种基础设计
第一,一个人的几种行为。 第二,几个人相同的行为。 第三,同样行为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表现。
行为修正模式的方法与技术
(三)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1)放松练习 (2)系统脱敏 (3)满灌疗法(暴露法、快速脱敏法) (4)自我管理: ①选择目标②监测目标行为③改变环境因素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 ✓行为修正模式第二代表人物
我们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基础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Albert Bandura 阿尔伯特·班杜拉 ✓美国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第三代代表
——华生(Watson,1878一1958)
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基础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我们的行为可以操作外在的环境,从而产生
一定的结果,这个结果将决定我们的行为重
复出现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如果最后的结果是积极的奖赏,
那么,我们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
加;如果最后的结果是消极的惩罚,那么,
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环境塑造行为 ✓刺激——反应模式
John Waltson 约翰·华生
✓美国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给我一个健全的婴儿,再给我一些特 定的环境。只要满足这两点.不管婴儿的 才能、个性、本能及其父母的血统、职业 如何,我都能将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我所 需要的任何一种人,譬如医生、律师、艺 术家、巨商、乞丐或者小偷。”
④取得有效结果⑤巩固收获
(5)厌恶性疗法 (6)模仿治疗技术 (7)代币管制法: ①确定行为修正计划 ②选择强化物 ③建立代币
管制 ④执行计划,修正行为 ⑤脱离代币管制
(8)果断训练 : ①确认需要进行果敢训练的问题 ② 提高案主进行
果断训练的动机③ 界定合适行为④进行果敢行为的训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观看视频 :“你有缺陷” 祖杰
观看视频 :“烟花比她寂寞” kitty
并且思考kitty没有成功走出 自己的世界的原因。
Thank You!
第七章 行为修正模式
2013-10-14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1 理论基础
02 方法与技术
03 评论
过度页
Transition Page
01 理论基础
02 方法与技术
03 评论
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基础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基础
并且思考祖杰的这句话:
祖杰:真正需要帮助的不是自闭症人士, 而是患上自闭症的社会。
过度页
Transition Page
01 理论基础
02 方法与技术
03 评论
行为修正模式的评论
行为修正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用明确、系统化的方法及科学的手段来进行治疗。 第二,行为治疗强调案主当前的问题是造成案主困境的主要 因素,而不强调历史性的决定因素。 第三,案主必须按要求从事某种行动,以解决自身的问题。 第四,注重评估治疗结果的科学性。 第五,能够获得案主关系人的最大限度的配合。 第六,带有教育内容,强调教育案主学会自我管理的技能, 并期望他们能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第七,实务以案主与个案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基础。
✓观察学习 ✓替代强化 ✓认知的重要性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过度页
Transition Page
01 理论基础
02 方法与技术
03 评论
行为修正模式的方法与技术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1)固定时段观察 (2)随机时段观察 (3)联合时段观察
行为修正模式的方法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