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16

合集下载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对城市街道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和人居环境品质的一种设计。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面子”,对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城市街道的规划和设计中注重景观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使之成为城市的亮点和人们休闲生活的场所。

首先,城市街道的规划应该注重绿化的布局和建设。

通过在城市街道两侧的空地上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一个绿化带,不仅可以美化街道的环境,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

此外,绿化带还可以为过往行人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与大自然亲近的空间,增加城市的居民幸福感。

其次,城市街道的设计应该考虑人行道和车道的分离和合理布局。

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和便利,设计师应该将人行道与车道明确分开,并设立合适的人行道过街设施。

此外,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其设计专门的通行设施,以保证他们在城市街道上的出行安全和舒适。

再次,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感官的刺激。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和艺术品来提升街道的美观度和品位。

例如,在城市街道的路灯、雕塑和座椅等设施中融入艺术元素,使得城市街道变得更加艺术化和有趣。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景观照明等手段,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和照明效果,增加行人的体验感。

最后,城市街道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实现城市街道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城市街道的建设过程中选用环保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城市街道的照明设备中采用LED能效更高的照明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城市街道的排水设施,避免城市街道的积水和污染。

总结起来,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旨在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和人居环境品质,设计师需要注重绿化的布局和建设、人行道和车道的分离和合理布局、人们的需求和感官的刺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简析城市街道的园林景观设计

简析城市街道的园林景观设计

简析城市街道的园林景观设计摘要:街道作为城市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最直接的感受来源。

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高质量的街道景观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因此,对街道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树立对街道景观保护和认同的意识,并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向多元化、有序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引言:城市园林建设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街道景观有特色、有生气,城市景观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独特和丰富。

城市街道作为园林建设的重点,可以将园林建设的更好,城市街道是城市的一个框架,如果城市街道的景观不够美观就会对整个城市的建设都受到影响,由于城市街道是连接城市的枢纽,城市的园林的建设是离不开街道设计的。

本文就城市街道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简述。

一、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概念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个地区的城市景观环境,其中城市景观环境不只是自然环境,还有人造环境,城市街道景观就是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结合,其中人造环境是需要人为的进行街道的修饰。

园林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在在建设中会出现很多关于园林设计的理念,园林设计的重点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改造,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园林设计与当地的地形和地貌相结合。

如果城市景观的设计与街道的设计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将城市的环境建设的更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作品,这就是将科学与艺术融合在一起,不但具有了绿色通道的功能,还会将城市建设的更好,体现出城市文化建设的精华。

二、街道景观功能2.1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

2.2城市街道格局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每个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随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不断增加,有的城市在原有基础上向四周发展,典型的如我国首都北京,有的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规划和构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考虑空间结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应该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结合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从而合理地选择和规划公共绿地的位置、大小及形状。

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城市地理环境,制定合理的道路建设及绿化计划,以在地形变化、道路流量等因素影响下,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居民视觉感受。

二、注重植物品种的选择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植物品种进行选择和配置。

在选用植物品种时,应考虑到城市气候、景观构成、绿化保护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用枝叶结构、花香、叶绿等方面的特点,使绿化道路的景观更加美丽和有吸引力。

三、科学规划配套设施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仅考虑到绿地景观本身,更应该注重完善配套设施。

施工前应制定合理规划,包括绿地景观设计、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置,以及园路路面、座椅、垃圾桶等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布置。

四、注重施工和养护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到施工和养护等各个方面。

施工阶段应按照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合理选择材料,采用科学合理施工工艺,从而达到植物的优生优育的最佳状态。

而养护阶段需要日常管理维护,定期进行检查与保养,从而保证绿地景观的维护品质和生态环境景观效果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科学规划和结合城市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因素考虑整体布局、配套设施和植物种类、养护等,从而提升城市公共绿地的景观质量与功能。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一项大众化的举措,它不仅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绿色理念的体现,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人居体验。

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五篇范例)

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五篇范例)

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摘要】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一些缺陷加剧了城市污染以及雨洪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当前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中需要使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我国道路排水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四种新型雨洪控制理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达国家道路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对我国的启示,促进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新型雨洪控制技术相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雨洪控制;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中对雨水的控制措施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注重对于水量的控制,其次是水质管理,直到当前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新型雨洪控制的内涵就是通过减少雨水陆地聚集为目的,使得雨水更容易进行下渗,汇聚到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以及城市水循环系统的修补作用,促进当前城市水文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新型雨洪控制理论1.1最佳管理措施BMP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采用雨水径流污染治理以及城乡雨水系统控制的最优管理方式(BMP),并且随后从现实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进行改进。

对于BMP的确切概念和内涵,美国水文管理部门有着自身的独特看法,他们认为BMP没有确切的技术限制,只要是能够减轻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或者对此有预见性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等都是BMP。

当前,美国BMP的技术性设施主要有过滤设施、植被控制、渗透设施和调蓄设施[1]。

1.2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水敏感性城市建设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同样具有水文价值的景观,主要是从人工建设开发前或者依托于技术手段进行维护的两种水资源处理方式[2]。

当前主要有三种方式:①通过减轻污水和给水的排放量,使得水循环量减少;②注重保护开发前水径流的水体质量和数量;③通过对城市雨水的高效利用。

主要的技术手段有调蓄塘、浅沟、雨水池、植物过滤带等。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城市环境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道路绿地既要满足交通运输需要,又要发挥绿色空间的生态、环保和美观价值。

因此,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绿化优先”的原则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应以绿化为主导,突出花草树木,尽可能地增加植被种植面积。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绿化的局部和整体效应,强化绿化空间的聚集作用、串联作用和渗透作用,使之成为城市绿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注重景观特色的塑造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应坚持区域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建立,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塑造个性化、鲜明的景观特色和主题,在增加城市活力和人文情趣的同时,提高城市绿化效益。

(三)兼顾交通功能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既要兼顾城市绿化美化功能,又要兼顾交通运输功能。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车行、人行、自行车行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合理设置交通道路的宽度、长度、弯曲度和坡度等要素,确保交通安全和畅通。

(四)强化照明效果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充分发挥夜景照明的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照明方式和照明设施的布置,提升道路和绿地的夜间美感和安全性,加强城市夜间景观效果和照明氛围。

(五)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特别是在城市雨水管理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道路绿地的雨水渗透能力,有效减少城市排水压力和洪水灾害。

总之,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任务,需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周密实施。

只有注重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要求,才能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绿地的品质和价值,进一步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战略。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摘要:城市园林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表现,更是精神风貌的体现。

目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给园林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园林设计师不仅要积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适应现代人的新生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适应各种用地条件制约,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多种多样的景观形式。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现状;发展趋势一、景观设计的概述现在的城市生活居住空间有限,高楼林立,人们休息、娱乐的空间较少,且城市中小区的位置远离山林,在享受小区设施便利的同时,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为人们在城市中开辟出供人们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区域,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园林景观的乐趣,为人与人之间架起亲近的桥梁。

而与小区协调的景观设计,在美化环境的同时,通过植被的种植,响应城市绿化号召,小区因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于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优化。

且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国家,经过漫长的发展,无论是科技、文化各方面有着非常精湛的成果。

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的同时,更是一个融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设计传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合谐共存,小区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实现人们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更是文化的传递、传统的一种继承。

而每个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都是有着特有的文化寄托与深刻寓意的,楼盘与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城市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每个城市的灵魂所在。

所以设计中在实现这一目的要下真功夫。

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1、盲目追求风格,缺乏人性以人为本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立足之本,不过当前的设计师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园林风格、手法和外显形式等设计环节上,设计时考虑到的只有建成后的形象,缺乏对园林景观功能的思考,缺乏对人文元素和人性的挖掘。

2、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在园林设计中,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又有困难,最后或改变设计方案或半途而废,这是设计人员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也不论是否合理,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设计方案,就难以达到理想的质要求,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见为园林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是极其重要的。

论述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论述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论述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作者:苏勇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08期摘要:文章针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与行车安全关系进行了简要论述,并从城市道路中央绿带,侧分隔绿带、红线绿带等绿地空间中,在设计与实践方面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动态景观;主景植物何为动态景观?举个例子,一个玩具陀螺,其表面画有一幅画,静看起来很漂亮,可是转起来全然不是味,但如果画的是几个并列的同心圆图案,转起来就很漂亮了。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植物构成的景观好比一个陀螺,只是其本身并不运动,运动的是欣赏道路景观的人。

笔者据多年的城市道路园林设计经验,探讨道路的动态园林景观,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城市道路景观不同于小区与公园等景观类型,后者多为一种驻足观赏的静态景观;道路景观的观赏主体主要是处于运动的汽车(人)、路上的行人,它是以园林植物为载体,通过植物在绿化带内的有序列的动态韵律设计配置,形成整条道路线型的相对动态景观带,给人以动态视觉美感,此为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

城市道路动态景观符合以下设计原则。

1.1 以人为本,安全导向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度等,创建舒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1.2 动态美学动态景观是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其决定因素就是视觉变化的速度,因为速度决定动态景观变化的尺度。

1.3 适地适树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

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并考虑城市土壤条件、养护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绿地植物,形成稳定优美的景观。

2 对道路园林认识及设计上的误区2.1 只求“生态”这其实只强调了功能性,而忽略了园林的艺术性。

只要生态就好,忽略了道路内在的视觉美学要求。

尤其是现在的快速路园林建设,只要求多种树,园林美学要求不高。

论述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论述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论述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园林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笔者就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几点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交通空间有了充分提升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路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相比与城市其他园林景观,被人们所接触的更加频率更多,形成印象更深刻而持久。

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面貌,反映出市绿化的整体水平,更直接决定了城市居民能否有一个健康、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影响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气候。

所以,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比其他的园林更加的直观体现城市的品质。

1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城市道路景观不同于小区与公园等景观类型,后者多为一种驻足观赏的静态景观;道路景观的观赏主体主要是处于运动的汽车(人)、路上的行人,它是以园林植物为载体,通过植物在绿化带内的有序列的动态韵律设计配置,形成整条道路线型的相对动态景观带,给人以动态视觉美感,此为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

城市道路动态景观符合以下设计原则。

1.1 以人为本,安全导向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度等,创建舒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1.2 动态美学动态景观是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其决定因素就是视觉变化的速度,因为速度决定动态景观变化的尺度。

1.3 适地适树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

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并考虑城市土壤条件、养护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绿地植物,形成稳定优美的景观。

2 对道路园林认识及设计上的误区2.1 只求“生态”这其实只强调了功能性,而忽略了园林的艺术性。

只要生态就好,忽略了道路内在的视觉美学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现代园林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受到了
人们的重视,它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笔者就城市道路园林景
观绿化设计中的几点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交通空间有了充分提升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路
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
相比与城市其他园林景观,被人们所接触的更加频率更多,形成印象更深刻而持久。

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面貌,反映出市绿化的整体水平,更直接决定
了城市居民能否有一个健康、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影响了人类所赖以
生存的环境气候。

所以,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比其他的园林更加的直观体现城市的
品质。

1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
城市道路景观不同于小区与公园等景观类型,后者多为一种驻足观赏的静态
景观;道路景观的观赏主体主要是处于运动的汽车(人)、路上的行人,它是以园
林植物为载体,通过植物在绿化带内的有序列的动态韵律设计配置,形成整条道
路线型的相对动态景观带,给人以动态视觉美感,此为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

城市道路动态景观符合以下设计原则。

1.1 以人为本,安全导向
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
车眩光,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度等,创建舒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
现人文关怀。

1.2 动态美学
动态景观是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其决定因素就是视觉变化的速度,因为
速度决定动态景观变化的尺度。

1.3 适地适树
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

以本地树种为主,同
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并考虑城市土壤条件、养护水
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绿地植物,形成稳定优美的景观。

2 对道路园林认识及设计上的误区
2.1 只求“生态”
这其实只强调了功能性,而忽略了园林的艺术性。

只要生态就好,忽略了道
路内在的视觉美学要求。

尤其是现在的快速路园林建设,只要求多种树,园林美
学要求不高。

2.2 对“自然生态”的误解
植物配置设计粗糙,施工出来的效果凌乱无序,并将期当成所谓“自然”,其
实是毫无观赏与动态美感,降低了园林艺术水平。

2.3 动静态错位
将公园小区的静态美用于道路上,做得过于繁杂。

不但可能影响交通安全,
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

就如前言所举的一个“陀螺”例子。

2.4 植物生长有其本身的自然规律
城市道路绿化片面追求初期效果而种得过密无视了植物未来自然生长的空间,或者对灌木加以修剪追求所谓人工美。

3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3.1 景观定位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定位应根据其市政功能作用不同,分为主干道与一般道路,其中主干道中又根据设计时速不同分为城市景观路、城市快速路等。

城市绿地系
统规划中对以上道路尤其是园林景观路及主干路的绿化进行整体的景观特色规划。

景观定位与设计时速有很大关联,而动态景观尺度决定于速度快慢,因此景观定
位通过设计时速影响了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3.2 景观分段
景观分段从宏观上来体现道路的动态景观变化。

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具有一个
统一的景观风格,可使道路全程绿化在整体上保持统一协调,提高道路绿化的艺
术水平。

道路全程较长,按用地环境分布有多个路段,各路段的绿化在保持整体
景观统一的前提下,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各路段环境特点,景观上得以丰富。

城市道路周边用地分为居住区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山
林地貌等,根据每一用地情况,园林设计上有所变化,使每段均有自己的景观特
点又相互联系,以丰富道路景观、呼应环境。

4 动态园林景观与植物配置关系
景观分段从宏观上体现了一条道路的动态园林景观变化,而每一景观段的植
物配置则从微观上构成了城市道路动态视觉变化的基础。

道路动态景观强调的是
立面变化的感觉,即植物疏密感、高低错落感,这比漂亮的平面图案更有强烈视
觉美感。

其设计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等美学原则,
植物配置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思想。

城市道路绿化带中与动态景观变
化紧密关联的主要为中间绿化带、主辅分隔绿带、红线绿化带。

每种绿化带根据
视点所处位置不同其配置设计手法(韵律控制)也有所不同。

4.1 中间绿化带动态景观
中间绿化带位于道路中央,与超车道相邻,它在所有绿带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起到防弦光的生态功能,因为在中间分车绿带上可合理配置灌木、绿篱等枝
叶茂密的常绿植物能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夜间行车的远光,改善行车视野环境;
此外中央绿带还是体现一条道路景观特点的重要空间。

中间绿化带以双向运动的
汽车为观赏视点,因此中间绿带应有2个观赏面。

中间绿带主要由一个个主景植
物串连而成,主景植物一般由大灌木、乔灌组团构成,每个主景之间的差异通过
配置形式(遵循美学原则)、植物种类来体现。

这就要求设计者须熟悉每种植物的
形态、特性及其相搭配后的生长状态等,才能把握好施工后的园林效果。

4.2 侧分隔绿带动态景观
侧绿带位于主车道两侧。

同样以运动的汽车为观赏视点,但侧绿带不同于中
间绿带。

因为它位于均速道旁,侧绿带尺度变化受景观定位影响相对于中央绿带
比较小。

两侧分车绿带对非机动车有庇护作用,其绿化所起的滤减烟尘、减弱噪
声的效果最佳。

当绿化带超过4m时,宜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复
层混交,扩大生态绿量,但同时要高低错落,注意避免生成一堵绿墙,不利于污
气扩散。

从车道起向外由低到高呈梯状,形成良好行车视野。

4.3 红线绿化带动态景观
红线绿化带位于道路外侧,与外部环境接壤,靠内紧挨着人行道,因此与人
行道以人或自行车为观赏视点。

行人与自行车移动速度一般有6~10km/h,大
约每秒 1.6~3m,相对于汽车慢很多。

当红线绿带大于4m时,同侧绿带相似,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混交;当大于10m时,植物配置结构可分解
为背景林、前景林,背景林主要由常绿乔木构成,前景林主要由可开花观乔木或
灌木构成,背景林强调混交林,突出生态效益,前景林的植物景观则随人行视觉
变化的,100m 标准段可有 3~4个配置变化,以丰富行人视觉感受。

5 当前城市道路园林设计趋势
5.1 设计强调以自然配置的形式为基调,突出城市生态与景观效益
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宽度可允许的条件下,将不同树姿、不同叶色、不同花期、不同花色园林植物以自然配置形式有机组合,并运用动态园林景观方法,形成以
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草花、草坪相结合的混交复层植物空间结构,植物林冠
线此起彼伏、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突出城市的生态与景观效益。

5.2 园林植物选择兼顾多样性,以自然粗放生长及养护的植物为主要选材
为保证城市道路自然景观效果,植物的选择设计是贯彻这一点的重要前提。

园林植物中,多数乔木远期养护都比较简单,但是作为中低层小乔或大灌木,应
扬长避短利用其自然形态来设计,做到少修剪少造型,既可发扬其茂盛的生长效果,又可降低远期的养护成本打造节约型社会。

因此遵循园林植物的自然形态,
加上低养护可有效保证远期园林稳定优美的景观。

结束语
当道路园林景观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景观内容,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的同时,使其充分提高观赏上的美学水准,是当今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生态城市的时期,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为了我们城市园林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共
同探索与创作出优美的道路园林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