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过程控制

合集下载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论文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论文

关于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探讨【摘要】:全过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包含项目决策、招投标、设计、施工及竣工等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

因此,为保证该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必须抓住每个阶段造价控制重点和方法,以达到合理有效控制目的。

【关键词】: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造价控制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所花费的各类费用的总和,由于工程造价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到项目运行投产各个阶段涉及到每一个建设项目的投资、设计、施工、运营等部门的切身利益,科学管理、合理有效控制造价一直是有关各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进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原因我国的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问题,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三超”现象十分普遍,而且责任人还比较难确定,所以结果就是超投资既成事实,从而使得工程造价一涨再涨。

使得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受到严重困扰。

使得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并不仅仅只是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的范围之内,而是要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地进行使用,从而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得到控制。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也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轨道,将会变得尤为重要。

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指为确保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对建设工程从决策阶段开始经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等的整个过程,围绕工程造价所进行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从定义就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的控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就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而言,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三大控制之一,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整个阶段,涉及技术、经济、管理、政策等各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也就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及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中,能够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还能够对发生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保证投资项目发生的费用总和控制在希望的额度内,从而使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变得非常好。

过程控制论文

过程控制论文

过程控制的综述与发展摘要:本文介绍过程工业的特点,回顾过程控制的发展过程,指出过程控制发展的趋势,强调 过程综合自动化这一发展方向,并讨论过程控制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过程控制;综合自动化;先进控制;过程优化;现场总线;发展。

一、过程控制发展的回顾过程控制的发展是与控制理论、仪表、计算机以及有关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过程控制 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如表1所示的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应属于自动化孤岛模式的阶段,其控制目标只能是保证生产平稳和少出事故。

70~80年代是发展的第二阶段,分布式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DCS)的出现为实现先进控制创造了条件,多变量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方法的应用,使控制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控制目标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值得指出的是在70年代中期,出现了现代控制理论是否适用于过程控制的困惑,这迫使人们去研究生产过程的特点与难点,以缩小理论与应用之间的鸿沟。

80年代后期,工业控制中出现了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信号处理技术、数据库、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工具。

过程控制开始突破自动化孤岛的传统模式,采用CIM 的思想和方法来组织、管理和指挥整个生产过程,出现了集控制、优化、调度、管理于一体的新模式.在连续工业中,也将这种模式称为综合自动化或ClpS(eomputerintegratedprocessingsystems)。

可以看到,过程控制在这阶段的目标已从保持平稳和少出事故转向提高产品质量、降耗节能、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并最终以效益为驱动力来重新组织整个生产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动态多变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阶段第一阶段 (70年代以前) 第二阶段 (70~80年代) 第三阶段 (90年代) 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控 控制工具常规仪表 分布式控制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 控制要求安全平稳 优质、高产、低耗能 市场预测、快速响应、柔性生产、创新管理 控制水平简单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系统 综合自动化二、发展方向——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的特点:(1)学习能力。

过程控制管理提升采油效益论文

过程控制管理提升采油效益论文

过程控制管理提升采油效益[摘要]在稠油热采开发过程中,克服了稠油粘度大带来的重重困难,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办法,即“地质、工艺、注汽、作业、采油”五位一体过程精细管理法,达到了以下目的:一是优化措施方案运行,确保开发更合理,更科学;二是保证注汽质量,实现周期效益最大化;三是提高作业质量,保证作业井一次成功率,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因油井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四是在保证措施方案、注汽质量和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油井的采油管理工作,积极培养高效长寿油井,努力提高采油时率。

使油藏开发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油井产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原油粘度,地质工艺,注汽质量,作业,采油管理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4-0076-031 前言现河采油四矿所辖的六个稠油单元,总含油面积43.16km2,地质储量5608万吨。

主要有馆陶和古潜山两套开发层系,馆陶层系埋藏深度在880-960m,岩性以砂岩为主,原油粘度一般在20000-40000mpa.s,边水发育;潜山层系以风化后的灰岩为主,原油粘度一般在50000mpa.s左右,底水活跃,易形成锥进。

自89年投入开采以来已有22年开发历程,先后采用过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试验)三种开采方式,以蒸汽吞吐为主。

共经历了四个开发阶段,(89-96年)产能建设上产阶段,(97-99年)相对稳产阶段,(00年-06年)产量递减下降阶段,(07年-目前)产量恢复上升阶段。

开发初期,随着稠油储量的陆续投入开发,每年平均投产油井105口,年平均新建产能25万吨,产量逐年上升,达到96年的产量最高峰128.6万吨。

截止到目前,采油四矿共投产油井580口(批准报废219口),累计注汽1167万吨,累计产油632万吨,累计产水4576万吨,采出程度11.3%,开创了以乐安油田为代表的薄层砂砾岩稠油油藏成功开采的先河。

建筑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论文

浅谈建筑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摘要】对于建筑而言,施工的过程从规划设计、施工、竣工到投产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占整个工期形成的90%以上,施工人员占项目全过程的95%左右,因此施工过程的管控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工程施工中质量的管控关乎于整个项目质量管控的核心,所以应分为“事前、事中、事后”对质量全面把关。

【关键字】建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 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分阶段质量控制建筑工程主体主要有施工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各司其职,做好质量管控。

承包商必须事先拟定施工方案,从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组织机构、技术管理、人员调配、材料供应、质量评定、安全保卫、文明施工等方面,按分部分项、工序交接、关键部位等进行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设计,规划施工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质量措施等做出详细计划。

监理单位也应在项目开始前做好各项准备措施,如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按施工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对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制定出手段、方法、标准、目标,对可能铲除工程质量隐患,提前进行预控方案设计。

力求做到预防为主,事后处理为辅。

从施工企业资质、人员技术资格、特殊工种上岗证书审核;施工机械近期鉴定合格证书、原材料质量保证资料核查;技术复核;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重要技术记录旁站计划;分部、分项、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竣工工程质量评估等,对施工全过程就监理角度如何进行质量控制进行设计计划。

双管齐下,无论是承包商还是监理单位,在工作具有目标、有标准、有措施、有保障、有要求,有了这一系列的管控办法,使质量管理工作能游刃有余,为工程项目施工参建主体对质量的保证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 总结影响质量要素,抓好阶段质量控制首先从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源头抓起,落实到每一个环节,铲除每一个可能发生的质量隐患。

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对质量进行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4m1e。

它指的是:人(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

毕业论文 过程控制

毕业论文 过程控制

毕业论文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将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机等设备组合在一起,实现工业生产过程或其他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控制。

在这样的系统中,将被控制过程称为对象,而控制对象的状态叫做控制量,控制器根据控制量来发出指令以改变对象的状态,以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自动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并能够使生产过程实现持续、安全和高效的运行。

过程控制的实现方法:1.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被控制对象的状态,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对控制量进行调整,控制被控制对象的状态来达到预期目标。

2.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一种预测控制方法,它根据被控制对象的性质、过程规律和受控参数,通过计算得到未来必须采取的控制量,以达到目标。

3. 预测控制预测控制是一种更高级的过程控制方法,它可以考虑多变量和不确定性因素,并尽可能减小误差和成本,实现系统优化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有以下几个要素:1. 控制器控制器是过程控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它负责测量控制量、计算和执行控制指令等操作,最终控制被控制对象的状态。

依据控制器的不同,控制系统分为模糊控制、PID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2. 传感器传感器会将被控制对象的状态转换成电气信号,用于传输和处理。

3. 执行器执行器负责控制物理运动,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指令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改变被控制对象的状态。

4.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用于人与控制系统之间进行交互的工具,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过程控制的具体应用:1.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过程控制可以使得制造流程自动化,实现连续、高效和安全的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并降低成本。

2. 环境安全监测在环境监测中,过程控制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实时监测和调整环境参数,保障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3. 药剂生产和制造工业在药剂生产和制造工业中,过程控制可以自动化生产过程,确保药剂质量稳定,避免误差和批次之间的差异,提高工作效率。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控制与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控制与管理摘要:作为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主要目标: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安全及成本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及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的管理内容,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好工程项目管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下面将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的管理进行阐述:一、工程进度管理与控制作为实施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工程进度管理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审批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实施进度进行定期跟踪、监督,并将工程实际实施进度与预定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并找出差异,对产生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及对工程进度目标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督促相关单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并不断循环重复至工程完成,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为此,做好工程进度管理,我们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工程实施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做好技术、物资、劳动组织、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及场外准备,确保工程实施过程的资源供应充分合理,提高施工速度等作用。

2、做好工程实施的进度计划工作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基于对施工图纸的熟悉与了解,按照合同要求编制工程进度计划。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需要分阶段编制。

首先依照工程合同的要求,编制总进度,再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各阶段的进度计划,用计划制定计划。

同时,在满足工程项目合同的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工程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适当的调整计划的工期及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及机器设备的安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是确保工程项目实施周期内质量符合工程合同及规范要求。

项目质量管理也是贯穿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论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论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论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质量管理中,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通过分析质量管理的概念与作用,论述了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阐述了实施过程控制的关键因素,并探讨了过程控制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文章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过程控制的有效性。

在总结了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重申了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加深对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认识,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过程控制、质量管理、重要性、作用、关键因素、影响、实践案例、观点、未来研究、重申1. 引言1.1 介绍论文主题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是质量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过程控制是指通过规范、监控和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过程控制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产品质量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质量管理的概念与作用出发,探讨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并分析实施过程控制的关键因素。

将深入探讨过程控制对质量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阐述过程控制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通过对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剖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竞争力。

1.2 阐明论文意义在质量管理中,过程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最终达到提升整体产品质量的目的。

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保证产品符合标准,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质量不良品的产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过程控制不仅关乎产品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论文4300字_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论文4300字_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论文4300字_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论文4300字(一):基于专创教科融合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研究摘要:针对传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不适应工程认证要求,通过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专业学习与创新教育相融合、教师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创教科融合;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引言轉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国家战略及“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教育方针,要求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大量具有较宽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能够对多学科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和生产、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

本研究以我校国内唯一培养粮食机械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对象,以工程认证对专业建设要求为标准,进行了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的实验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传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几年我国设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高校,每年高考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减少。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开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校大多数第一志愿都录不满,包括一些211、985院校第一志愿也达不到录取任务[1]。

同时,基于目前部分高校培养方案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原因,普遍存在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弱、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

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尤其是目前许多高校正在进行的以OBE为理念的现代教学改革,更加突出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

因而,高等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改革思路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的国际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热电偶的选择第一节:标准热电偶第二节:热电偶的规格第三节:热电偶的结构第四节:适用温度范围第五节:颜色代号标准第六节:热电偶的选择第二章:热电偶的正确使用第一节:安装不当引入的误差第二节:绝缘度变差而引入误差第三节:热惰性引入的误差第三节:热惰性引入的误差第四节:热阻误差第三章:热电偶测温误差分析第一节:热电偶测温过程的理论分析第二节:辐射换热引起的测温误差第三节:热电偶导热引起的测温误差第四章:热电偶的劣化及对策第一节:贵金属热电偶的劣化第二节:廉金属热电偶的劣化第三节:钨徕热电偶的劣化第四节:渗碳炉用热电偶的劣化及对策第一章:热电偶的选择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热电偶是极为重要的一次元件。

热电偶的正确合理使用,不仅能够确保生产安全,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为此,应对热电偶的技术规范和结构作较全面的了解。

现根据文献『1』,结合我国具体特点进行了一次删减和补充,希望能够对仪表测量行业的同行们在国内及国外引进项目中热电偶的选用及维护方面有所帮助。

第一节:标准热电偶热电偶系统由热电偶传感器、测领和控制仪表一级热电偶传感器与仪表连接的导线组成。

热电偶可以分为两大类:廉金属类(分度号为J、K、T、E、N )和贵金属类(分度号为R、S、B)。

其中J型和K型是工业控制中使用最广泛的热电偶。

J 型是铁-康铜热电偶,主要特点是通用性强,可以在温度高达760 °C (1400F)的氧化和还原气体环境中使用。

这种热电偶正极为纯铁偶丝,铁的氧化电阻的,极易生锈。

目前尚无好的防锈措施,因此沿海地区的工厂或有盐害存在的区域不宜采用。

这就使J型热电偶在中温场合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K型热电偶的正、负极都是高镍合金、适用于氧化或惰性气氛,测温温度可达1260 C(2300F )。

K 型热电偶不能用于还原气氛,如热处理过程及含有氢气,游离氨、一氧化碳等的过程都是还原性气氛。

在还原气氛中,如果温度达到800〜950 C ,K型热电偶的正极(含有9%铬的镍基合金)会氧化生成一种浅绿色的氧化铬,使原来的尖晶石型镍铬氧化物结构受到破坏,即所谓的“律师现象”(在渗碳气氛中,在高温下,由于形成碳铬以至在金晶界发生选择性氧化而造成的一种很强的腐蚀作用),从而消耗正极中的铬含量,造成电动势的降低。

K型热电偶的正极暴露在400 —600 C温度范围时,易发生老化并引起热电偶在正方向大约5 C的变化。

因此,如果选用K型热电偶测量范围是400 —600 C 时,被测过程的温升必须十分缓慢,如欲测出4 C的温度变化就需要一小时或更长时间。

N型(镍铬硅合金一镍硅)热电偶在400 —600 C的温度条件下,不会出现老化。

因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N型热电偶校验值的稳定性要比K型的好。

N 型热电偶是一种较新型的热电偶。

在第六届国际温度讨论会上(1982 年3 月于美国)肯定了N 型热电偶的有用性。

其合金组成见表1 所列。

这种热电偶在高温环境中耐氧化性能好,最高测量温度为+1300 C,但其热电势特性的线性不如K 型热电偶。

在国外N 型热电偶多用于核电站的温度测量,其使用范围正逐步向其它应用领域扩展,有普及和取代贵金属热电偶的趋势。

T 型(铜一康铜)热电偶主要用于低温和环境温度的测量。

T 型热电偶的热电势特性与温度成比例,因此测量精度高。

E型(镍铬-康铜)热电偶的特点是耐氧化、耐腐蚀性能好。

它是为了补偿J型热电偶的缺点而研制的,在廉金属热电偶中是价格最贵的一种。

这种热电偶能产生较大的热电势,因此经常用于热电堆的温度测量。

图1 是工业常用热电偶的温度一热电势关系曲线图。

在贵金属热电偶中,R型(铂锗13 一铂)和S型(铂锗1。

一铂)热电偶可用于测量1480 C的温度,而B型(铂锗3。

一铂锗6)热电偶则可测量1700 C的高温。

R型和S型热电偶可用于氧化或J隋性气氛中。

B型热电偶既可用于氧化或惰性气氛中,也可用于真空气氛中。

但这三种热电偶都不能在还原气氛中使用。

否则热偶元件就会被污染,引起热电偶校正值的变化,而且会过早失效*1代A标准热电偶合金材料第二节:热电偶的规格任何新制热偶的精度或出厂检定可以用毫伏偏差表示,或者用标准的电动势(EMF)温度表中的温度表示。

在有关的技术学会文件中对热电偶的出厂检定标准和特殊允差都进行了规定。

图2所示即为ANSI MC96.1 ,ASTME23o和NBS125 所规定的J型和K型热电偶的出厂检定允差。

从图中可知国际标准化协会、测试和材料协会、美国国家标准局规定的初期允差均为士4下(士2.2 °C ),即温度范围的0.75%。

这种热电偶特殊等级的初期校验允差为士2下(士1.1 C),即温度范围的士0.4%。

两种允差都比较大。

对严格的温度控制来说,希望获得1/4允差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初期允差应恰好是特殊等级允差的一半。

在大多数情况下,J型热电偶的最高温度极限是1000下,K型热电偶为2000下。

美国ISA指定的热电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我国于1984年正式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 EC)标准,热电偶的检定标准按照IEC标准Pabcication 584 一2中热电偶的第二部分“允差”为依据进行。

热电偶的允差是当基准接点(或参比端)的温度为。

C,测温接点(测量端)为适当温度⑴时,偏离IEC标准584第一部分“分度表”中电动势一温度值的规定最大偏差⑴。

允差是以偏差(0 C)或实际温度的百分数表示,取两者中较大者。

表2 是我国常用热电偶的允差等级。

so图1工业用热电偶的温度一热电势关系曲线图—标准允差土 4下或温度的士 0.75% —特殊允差士 2下或温度鲍+0.4%图ZJ 型和K 型ANSI MC96.1 , ASTME23O 和NBS125标准出厂检定允 差第三节:热电偶的结构从结构上来分,热电偶可分为瓷管绝缘型(瓷珠型)、隔离绝缘型、金属恺装 型三种类型。

3.1瓷管绝缘型热电偶单腔或双腔烧结陶瓷管套在裸热电偶上一道使用。

常用的绝缘子材料是刚玉和莫来石(一种含氧化铝的氧化硅材料),不管是廉金属热电偶还是贵金属热电偶 都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以便与恶劣的环境条件隔离。

在许多情况下,热电偶 的连接处会受到快速响应时间的影响。

它的可弯曲性也差。

3.2隔离绝缘型热电偶廉金属热电偶可用各种绝缘材料直接绝缘。

这种结构的热电偶具有很好的可 弯曲性。

用于低温或环境温度测量的热电偶可采用冲压塑料绝缘, 玻璃绝缘热电 偶用于中温测量。

陶瓷纤维绝缘的热电偶用于高温测量。

3.3金属铭装型热电偶该类型的热电偶偶丝是封闭在薄壁金属管中,偶丝与偶丝以及偶丝与管壁之 间的绝缘用牢固充填无机物(Mgo 或Al 刀3)来绝缘。

恺装(金属管)材料可采用 因康镍合金(I neonG 500 1000 1500 20004肚叢el)。

恺装热电偶测温接点结构有四种,即管塞式、接地式、露头式和绝缘(或非接地)式。

这四种结构如图3所示。

选择哪种结构主要取决于所要求的反应时间。

恺装热电偶具有极佳的机械强度,不受环境的影响(露头式热电偶除外),可弯曲性极好。

表2热电偶允差等级图3装热电偶的刚温接点结构第四节:适用温度范围标准廉金属热电偶及其绝缘材料所适用的温度范围如图 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200 C 以内的温度可以用直接冲压塑料绝缘;低温场合可用卡普龙(KAPTON —杜邦公司商标名)和B 一纤维(THERMO ELEC-TRIC 公司商标名);中 温区500 C 以内采用G 玻璃纤维绝缘,700 C 以内可用Q 玻璃纤维绝缘;对于 700 C 以上的高温区所采用的绝缘材料是各种陶瓷纤维,如CEFIR (THERMOELECTRIC 公司商标名)、RE-FRASIL (汤普森公司商标名)和NEXTEL (3M 公司商 标名)。

第五节:颜色代号标准采用颜色标准代号,可帮助我们很容易地区分热电偶的类型及其正、 负极性。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原苏联和中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且各不相仆)據地厲)擔地式3〉羌绿式-450 lUiFf 1500图4标准化热电偶及其绝缘材料的操作温度范围图中:CEFIR 、R 型、B 一纤维是 THERMO EI_ECTRIC 公司产品NEXTEI 是3M 公司产品REFRASIL 是汤普森(THOMPSON)公司产品尼龙、聚四氟乙烯、 KAPTON 是杜邦公司产品由ISA 规定的美国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颜色标准 〔ANSIMC 96.1(82)〕,如表3-5 所示。

表3双绝缘热电偶ISA 色标13G0~ 25 GO1»D9 ISOQ一 65—65_卡普龙(KAPTUN)500 二| JFF5«i^ (TEFLON)4003(NYLON)2開F] R 型图侧一 i~l 蹩绦材料偶兰f —40| 就氧乙烯(PVC)200r 一 4前 C 1~T~5前1000~r 1500~r200GZSOO-6525C爾度丿Y表4色标表5双绝缘热电偶补偿导线各种热电偶都有它的优点及局限性。

没有哪一种热电偶能适用于整个测温范围。

对某一特定的应用场合,在选用热电偶时,应该对有关问题作认真地研究,诸如性能要求、环境条件、设计和价格等。

6.1性能要求对涉及温度测量与控制的工艺过程,在选择热电偶时,首先必须考虑热电偶的基本精度和整个测温系统的测量误差。

因此应该把热电偶出厂检定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同整个工艺过程所允许的温度偏差一起研究。

6.2环境条件在选择热电偶时不但要考虑正常操作温度、最高操作温度,还要对达到最高操作温度的频率、时间长短以及可能接触到的环境条件进行考虑。

廉金属热电偶一般不允许用在还原性气氛中(仅K型热电偶在500 C以下除外)或含硫、磷、硅等介质中。

当有硫存在时,镍铝在650 一816 C温度范围内会产生严重的“硫蚀”而脆断。

另外,如果使用K 型热电偶必须考虑其老化后的测量滞后及上述只能用在温升非常缓慢的过程中。

6 •设计的考虑对于温度波动频繁的工艺过程,如表面温度的测量,热影响是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快速热响应过程应该采用连接尺寸小(偶丝直径较细)的裸露热电偶。

又如热电偶在安装时需要弯曲,那么就要考虑热电偶的可弯曲性。

再如,在选用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热电偶、补偿导线、仪表之间的匹配,否则会产生误差。

6.4价格在选择最佳热电偶系统时,应从系统出发考虑价格问题,即应对热电偶、补偿导线和二次仪表进行全面衡量。

文献〔2〕中给出的一个实际例子表明,虽然两种热电偶价格相差不大,但它们各自配用的补偿导线却存在着较大的差价,如果选择不慎,则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6.5热电偶的安装正确地选用热电偶会为以后的测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如果安装不正确仍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当采用热电偶测量流体温度时,如采用斜插或在肘管上安装,热电偶须逆着流速方向安装,并且要有足够的插入深度,应尽量减少露在大气部分的长度,否则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