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语言特点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词准确、更要简练严谨;因此公文写作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而是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公文写作中,惯用语有很多,可以酌情使用,下面就是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请参考。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书材料。

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其主要特点是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句式要简练严谨,文风要朴实庄重,有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

一、用词准确贴切用词准确贴切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公文的写作如果选字用词疏忽大意,一旦把关键词语用错,将会给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让读的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要说的是什么。

要想把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必须在词义辨析上下工夫。

因为汉语词汇相当丰富,词语运用也极为灵活,表述同一事情可用不同的词语,使用同一词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些特点都会给选用词语带来很大的困难。

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言简意明,把事情表达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但有时公文也要把话说得委婉灵活,表达意思留有余地,这就需要适当地使用模糊词语。

如:“原则上今年不安排发放地方企业债券”,“存在着一定差距”,“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采取适当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分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其中“原则上”、“一定”、“尽快”、“适当”、“妥善”均属于模糊词语。

在公文中,当需要做模糊的表达时,选用恰当的模糊性词语也属于用词准确贴切的范围。

二、语句简练严谨简练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明白;严谨是指词句紧凑,表达意思确切缜密。

简练严谨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在造句时避免句子残缺不全、句式杂糅外,还须避免语句重复啰嗦,避免句子冗长,避免句子关系不清和避免句子前后无序。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与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与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与注意事项如何在公文中使用合适的语言特点?在公文写作中,语言特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正式用语、清晰明确、简明扼要、礼貌得体和用词准确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公文中使用合适的语言特点,帮助读者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一、正式用语公文写作中应采用正式、严谨的用语,避免使用口语化和俚语。

正式用语能够体现公文的庄重和严肃,使受文者感受到作者的重视和认真态度。

例如,应使用“兹通知如下”代替“现在通知你们”,用“承蒙惠允”代替“谢谢你的支持”。

二、清晰明确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传达信息、解决问题。

因此,写作中应确保语言清晰明确,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要表达出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信息,使受文者能够迅速理解公文的主旨。

此外,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难懂词汇,以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三、简明扼要公文写作应力求简明扼要,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不浪费受文者的时间和精力。

行文应流畅自然,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尽可能使用短句和易懂的词汇。

在表达观点时,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地说明问题。

四、礼貌得体公文写作虽然是正式的书面沟通,但也要注意礼貌得体的用语。

在提及受文者时,应使用尊敬的称谓,如“贵单位”、“贵公司”;在表达意见时,要用谦逊的语气,如“愚见”、“拙见”。

此外,要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语言,以免影响公文的严肃性。

五、用词准确公文写作中使用的词汇必须准确、贴切,表达清晰。

要正确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以免造成歧义。

此外,要注意区分近义词和相似词汇,以免出现误用现象。

例如,在表达“根据相关规定”时,应使用“依据”而非“按照”,因为“依据”强调的是法律依据,而“按照”则无此含义。

总之,在公文写作中,要运用合适的语言特点,不仅要遵循正式、严谨的用语原则,还要注重清晰明确、简明扼要、礼貌得体和用词准确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文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作者的公文写作水平。

请注意以下要点:1.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可读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公文写作语言特点

公文写作语言特点

公文写作语言特点
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具备一定的语言特点。

以下是公文写作语言特点的详细介绍。

1.正式性:公文写作需要使用正式、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公文的正式性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例如使用规范的词汇和术语,避免使用生僻或地方性的方言词汇;同时体现在语法上,需要遵循语法规则,符合语法逻辑。

2.简明扼要:公文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用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传达信息。

公文写作注重精准而有力的表达,避免使用模糊、含糊或多义的词汇。

3.逻辑性:公文写作需要根据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公文的写作逻辑一般按照时间、空间、因果、比较等逻辑顺序进行,以确保信息的连贯性和易读性。

同时,公文也要注意结构上的一致性,遵循一定的篇章结构,如明确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等。

4.客观中立:公文语言应当客观中立,避免个人情绪或主观态度的表达。

公文的表达方式应当冷静、客观,只传递事实和信息,不涉及个人感情和主观意见。

5.规范标准:公文需要遵循规范的文体和格式要求。

公文写作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被动语态等形式,充分体现规范的写作特点。

公文的格式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包括标题、抬头、公文编号等。

6.用词准确:公文需要使用准确的专业词汇。

为了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公文要使用确切、明确、专业的词汇,避免多义词、模糊词以及歧义性词语的使用。

7.典型性:公文需要符合特定的格式和范式。

公文作为一种行文规范和模式化的写作形式,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格式进行写作,以确保文件能够得到统一、准确的传达。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它用于组织、传达各级政府、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流的文件。

公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语言特点和要求,下面将就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公文的语言特点:1.正式规范:公文属于正式文体,其写作方式应遵循规范性的要求。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其自己的格式和写作规范,例如,公告要清晰简洁、明确表达;通知要具体明了,注重层次和逻辑性;报告要详尽全面,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撑等。

2.严肃庄重:公文所涉及的内容通常是重要、严肃的事务,因此,用语上要力求庄重,不能夹杂个人情感或个性化的表达。

避免使用夸张、形象、引申或带有主观色彩等用词,力求客观、准确。

3.逻辑严密:公文的内容应从整体上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遵循一定的顺序和布局。

通常以标题、正文、附件、署名等部分组成,从总分结构、因果关系、时间先后等角度进行逻辑编排,使读者能够清晰易懂地理解其内容。

4.精炼简洁:公文的写作语言应力求简洁明了,尽量去除累述和冗长的修辞。

排除句子中的口头语言和无关紧要的词汇,用简洁明快的句子表达内容,避免使用繁琐的修辞。

5.客观公正:公文的写作追求客观、中立的立场,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推理进行论述。

尽量避免主观色彩强烈的表达,杜绝夸大和误导。

二、公文的写作要求:1.准确规范:公文的写作必须符合规范,严格把关文字的正确性、用词的准确性、内容的完整性。

认真对照规范格式,注意页边距、字号、字距等细节问题。

2.观点明确:公文的表述应准确明了,重要内容要简明扼要地表达,并且在写作中突出重点、突出目的和意义。

避免表述模糊、造成歧义的用词和句式。

3.逻辑条理:公文的写作应注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要求。

要求内容有序,分段合理,段落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关联性和过渡性,确保整篇文章的连贯性。

4.简练通顺:公文写作追求简洁明了,要求语句通顺流畅、简练明确。

排除用词华丽、冗长的修辞,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意。

5.格式规范:公文的格式要求一目了然,包括文种、标题、时间、文号、正文、附件、署名等要素的准确使用和排列。

公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1.正式性: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需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

它的目的是传达给特定的读者,因此需要使用正式的语言和术语,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或贬低性的语言。

2.精炼性:公文通常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清晰而准确的信息。

因此,公文写作需要言简意赅,排除冗余的内容和修辞。

3.客观性:公文需要客观地传达信息,不带个人感情色彩或者主观判断。

公文通常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陈述,应尽量避免使用情感化的语言。

4.准确性:公文的内容要准确无误,语言使用要清晰简明,避免含糊不清或具有歧义的表述。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术语,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

5.简洁性:公文应该尽量简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信息,以防止读者对公文的阅读和理解困难。

使用主动语态和直接语气,避免繁琐的被动语态和复杂的长句。

6.结构性:公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附件等部分,每个部分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公文中的各个部分应该有明确的分段,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浏览和理解文档的内容。

7.权威性:公文是机关、单位或组织的正式文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公文写作需要准确体现发文者的身份和职权,并且在必要的时候附上相应的印章或签章,以增加公文的权威性。

8.规范性:公文的格式和用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通常公文的格式包含标题、正文、附件、日期、发文单位等要素。

在用词方面,公文需要遵循公文写作常用的词汇和术语,并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总之,公文写作的特点是正式、精炼、客观、准确、简洁、结构化、权威和规范。

这些特点的遵循能够使公文更加专业、合规并且易于阅读和理解。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书面表达形式,其语言特点在于正式、简练、准确和规范。

公文语言的特点对于保障公文的权威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分别从正式性、简练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

首先,公文语言要求正式。

正式性是公文的基本特点之一,体现了公文的官方性质和公务性质。

正式性要求公文使用尊敬、客观、中立的语气,以表达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符合职务和职位的尊重。

其次,公文语言要求简练。

公文是用于处理公务的书面表达形式,简练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简练的语言能够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避免冗长而复杂的句子结构,减少修辞手法的使用,力求简洁明了。

第三,公文语言要求准确。

准确性是公文写作的核心要求。

公文作为一种正式的表达方式,需要准确地传达信息和传达意图,避免歧义和误解。

使用准确的词汇和恰当的词语搭配能够确保公文的信息正确传递,避免产生歧义和误导。

最后,公文语言要求规范。

规范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公文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公文要求使用固定的格式和结构,符合特定的写作规范和组织方式。

公文写作中要求遵守特定的排版、字体、标点符号等要求,确保公文的规范和统一除了以上提到的正式性、简练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之外,公文还应该具备一些其他的语言特点,如客观性、事实性、公正性等。

客观性要求公文要客观公正地陈述事实、观点和建议,避免主观性和个人情感。

事实性要求公文要以事实为依据,准确地描述事件、问题和结果。

公正性要求公文要公正地对待各方利益,不偏不倚地表达公文的立场和态度。

公文语言的特点

公文语言的特点

一、公文语言特点(一)大量运用介词结构介词结构即介词词组,它在公文中的使用是常见的、大量的,并由此形成较为稳定的、程式化的表达句式。

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表达根据、方式的,如“根据”、“遵照”、“按照”、“依照”、“通过”等;二是表达对象、范围的,如“对”、“对于”、“关于”、“将”等,其中“关于”的使用在公文标题中已经成为定型化的词素;三是表目的、原因的,如“为”、“为了”、“由于”等。

这些介词通常与其后面的宾语并连使用而构成介词结构,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或状语。

(二)专用词语和文言词语的广泛运用如前所述,公文写作中要经常使用专用词语,主要有如下几类:1.称谓语。

即公文中对不同的行文对象的特定称谓用语。

常见的有“贵”、“该”、“各”、“本”、“我”、“你”、“他”等。

写作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行文方向和隶属关系,恰当选用,不可随意为之。

2.起首语。

即公文的开篇语,它在文中的位置,关系重大。

公文写作不可不重视起首语的运用,因为它是行文先锋(开头)的“尖兵”,直接关系到全篇公文的命运。

公文中常用的起首语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其一,表目的的,如“为”、“为了”等;其二,表根据的,如“根据”、“遵照”、“按照”、“依照”等;其三,表原因的,如“鉴于”、由于”、“随着”等;其四,表态度、方式的,如“兹定于”、“兹有”、“兹派”、“兹将”、“兹介绍”、“欣闻”、“欣悉”等。

3.经办语。

常用的有“拟”、“拟定”、“拟于”、“拟子”、“草拟”;“布置”、“部署”、“计划”、“决定”、“安排”、“审定”、“审核”、“审批”、“审签”、“批阅”、“批复”;“出示”、“出具”、“赋予”、“付诸”、“会同”、“会签”、“会审”、“会晤”;“实施”、“施行”、“公布”、”颁布”、“发布”、“颁发”、“颁行”;“报请”、“报告”、“报批”、“报呈”、“呈请”、“呈阅”、“旱签”;“递交”、“申报”、“递送”、“送审”、“传阅”、“提请”;“准予”、“签发”、“签署”、“签证”、“签字”;“业已”、“业经”、“报经”、“业于”,等等。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语言特点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语言特点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语言特点公文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格式和规范的书面语言,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传达信息的作用。

其语言特点直接影响着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公文写作中应注意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是公文语言的首要特点。

公文所传达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有模糊不清、模棱两可之处。

这就要求在选词用语上要精确,对概念的表达要明确,对事物的性质、范围、程度等的描述要恰当。

例如,在表述时间、地点、数量等关键信息时,必须使用确切的数字和词汇,避免使用“大约”“左右”“近期”等模糊性的表述。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内涵和外延,避免因用词不当而产生歧义。

简洁性也是公文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

公文通常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重要的信息,因此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去除多余的修饰词和废话,直接表达核心内容。

可以使用一些简洁的句式和短语,如“现将……通知如下”“经研究决定……”等。

同时,要避免重复表述相同的内容,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复杂的情况。

规范性是公文语言的又一显著特点。

公文写作有其特定的规范和标准,包括词汇、语法、标点等方面。

在词汇方面,要使用规范的书面语,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网络用语等。

语法上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句子结构完整,语序合理。

标点的使用也要准确,如逗号、句号、分号等的运用要恰当,以保证句子的逻辑清晰。

公文语言还应具有庄重性。

公文往往代表着组织的权威和正式立场,因此语言要严肃、庄重,体现出应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避免使用过于随意、幽默或情感化的语言,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在语气上,要坚定有力,不卑不亢。

此外,公文语言要有逻辑性。

公文的内容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表达的,语言的表述也应符合逻辑规律。

在论述问题时,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和说明。

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使整篇公文的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为了使公文语言具备上述特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公文写作语言特点
作者:陈小琴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刊名:
剑南文学
英文刊名:JIAN NAN WENXUE
年,卷(期):2011(4)
1.谢志礼;李德龙写作思维训练学
2.何明写作语言学 1998
3.何永康应用文写作 1996
4.曾昭乐现代公文写作 1999
5.张德实应用写作 2001
6.张保忠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 2002
1.舒勇浅析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差异性[期刊论文]-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4)
2.王凤鸣古代公牍文与《文心雕龙》[期刊论文]-兰台世界2006(7)
3.李春.LI Chun公文写作应培养三种角色意识[期刊论文]-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6)
4.雷莉.LEI Li浅析公文主旨与文学作品主题的区别[期刊论文]-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1)
5.方玉军也谈公文传阅的技巧[期刊论文]-秘书工作2004(1)
6.杨明浅析公文写作中语言的运用[期刊论文]-社科纵横2006,21(4)
7.陈安吉.颜一平.CHEN An-ii.YAN Yi-ping《文心雕龙》公文写作理论之管窥[期刊论文]-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8(2)
8.罗维扬写作四问或写作四论[期刊论文]-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7(5)
9.牟家骥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思维特征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9(4)
10.王朝源.WANG Chao-wen试论陆贽的公文写作[期刊论文]-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nwx20110406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