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中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

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而对绿光的吸收较弱。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将适量的鲜叶片(去除茎和大的叶脉)放入离心管中,加入少量酒精,并用研钵捣碎,使叶绿素释放到酒精中。

然后用酒精将研钵中的残渣洗入离心管中,最后用酒精将叶绿素完全溶解。

注意,酒精的使用要避免火源。

2. 离心沉淀:将叶绿素提取液离心10分钟,以沉淀残渣和悬浮物。

3. 分光光度计测量:取离心后的叶绿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如645 nm和663 nm)测量其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4. 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5.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数据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个标准溶液的叶绿素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反推出其叶绿素的浓度。

2. 计算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接触到火源。

3. 叶绿素提取液的制备应充分溶解,避免残渣和悬浮物的影响。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的含量与植物光合作用及氮素营养有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施肥、育种及植物病理研究上常有测定的需要。

方法Ⅰ一、目的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叶绿素与其他显色物质一样,在溶液中如液层厚度不变则其吸光度与它的浓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已知叶绿素a 、b在652 nm波长处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

因此,在此波长下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叶绿素a 、b的总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菠菜叶;芥菜叶或其他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漏斗;25ml容量瓶;剪刀;滤纸;玻棒等。

3.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

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的提取称取植物鲜叶0.20g(可视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减用量),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碳酸钙粉和石英砂及3~5ml95﹪乙醇研成匀浆,再加约10ml 95﹪乙醇稀释研磨后,用滤纸过滤入25ml 容量瓶中,然后用95﹪乙醇滴洗研磨及滤纸至无绿色为止,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叶绿素提取液。

2. 测定取光径为1cm的比色杯,倒入叶绿素提取液距杯口1cm处,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在652 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A)值。

五、计算将测得的吸光度A652值代入公式(1), 即可求得提取液中叶绿素浓度。

所得结果再代入公式(2),即可得出样品中叶绿素含量(mg ·g-1Fw)。

A652C ( mg .ml-1 ) = ———— (1)34.5公式中:C —叶绿素(a 和b )的总浓度( mg ·ml-1 )A652—表示在652nm 波长下测得叶绿素提取液的吸光度34.5为叶绿素a和b混合溶液在652nm波长的比吸收系数(比色杯光径为1cm, 样品浓度为1g·L-1时的吸光度)。

C(mg.ml-1)×提取液总量(ml)叶绿素含量(mg .g-1Fw)= ———————————————— (2)样品鲜重(g)方法Ⅱ一、目的掌握叶绿素a、b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是植物中的重要色素,用于光合作用中的光能捕捉和转化。

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可以评估植物的光合活性和健康状况。

常用的叶绿素测定方法包括:
1. 酸醇提取法:将植物组织置于酸醇混合液中,利用酸溶解细胞膜,醇提取叶绿素。

然后用光度计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将植物样品制备成溶液,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和检测。

根据标准曲线或内标法,确定叶绿素的浓度。

3. 光谱分析法:通过测量叶绿素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光谱,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常用仪器包括光度计或分光光度计。

4. 荧光光谱法:通过测量样品在激发光下发射的荧光光谱,间接推测出叶绿素的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激发光和荧光信号的比值来评估叶绿素的含量。

5. 无损测定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或其他无损技术,通过样品材料的光学特性来推测叶绿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植物样本测定。

叶绿素测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条件、设备和样品特性。

根据需求,可以选用适当的方法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1. 嘿,你知道吗,分光光度法就可以测定叶绿素含量哦!就像用魔法镜一样,能把叶绿素的秘密都照出来。

比如说,在实验室里,小明拿着样本放在分光光度计前,专注地操作着,那认真的样子,简直酷毙啦!
2. 还有一种方法叫荧光分析法呢!哇哦,这就像是给叶绿素装上了信号灯,一测就知道它的情况啦!想象一下,小红在那里调试着仪器,期待着结果,那心情肯定很激动呀!
3. 说起来,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是很厉害的哟!这不就是给叶绿素来个精准的“体检”嘛!记得有一次,小王看着色谱图出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嘿,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结果!
4. 重量法也能行呀!这就像称一称叶绿素有多重一样。

就像那次和小李一起做实验,看着天平上的数字,我们都在猜叶绿素到底有多少呢!
5. 浸提法也不错呢!感觉就像是给叶绿素泡个舒服的“澡”,然后就能知道它在里面的情况。

那次和朋友们一起用这个方法,大家边做边讨论,可有意思了!
6. 哇塞,难道你不知道还有纸层析法呀!这简直就是给叶绿素来一次奇妙的“旅行”嘛!上次看到老师熟练地操作着,那技术,真牛!
7.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能测定哦!这是不是跟找宝藏一样神奇呀!就像我们有一次好奇地看着仪器,在想它怎么就能找到叶绿素的秘密呢。

8. 近红外光谱法也很管用呢!想想看,就像是给叶绿素照了个特别的“照片”。

我记得有一次和同学一起用这个方法,大家都觉得好新奇呀!
总之呀,这些方法都各有各的奇妙之处,都能帮助我们了解叶绿素含量呢!。

叶绿素含量测定

叶绿素含量测定

叶绿素含量测定
一、步骤
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干材料,擦净表面污物,将叶片剪碎(去掉中脉,宽度1-2mm),混匀,准确称取剪好的叶片0.100g(重复3-5次)分别放到试管中,准确加入95%乙醇(475ml 无水乙醇定容到500ml)20ml,塞紧试管塞,置暗处24小时(中间摇一次),然后在470nm、649nm和665nm下比色。

二、计算
Ca=13.95D665-6.88D649
Cb=24.96D649-7.32D665
C x·c=(1000D470-2.05Ca-114.8C b)/245
色素的浓度C(mg/L)×提取液体积(ml)叶绿素含量(mg/g.FW)=──────────────────
样品鲜重(g)×1000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参照:赵世杰,刘华山,董新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0:68-72 略加改进
称取新鲜小麦叶片0.1g左右,装入试管,加95%乙醇15ml,封口,闭光保存48h,中间震荡数次,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5nm、649nm、470nm下测定光密度。

Ca=13.95D665-6.88 D649
Cb=24.96D649-7.32D665
Cxc=(1000D470-2.05Ca-114.8Cb)/245
叶绿素含量(mg/g)=(色素浓度C*提取液体积(L)*稀释倍数)/样品鲜重或干重。

叶绿素含量测量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叶绿素提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2. 了解分光光度法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3. 掌握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叶绿素含量测量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主要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测定其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菠菜、番茄等绿色植物叶片。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剪刀、移液管、量筒、滤纸、吸水纸、碳酸镁悬浮液、乙醇溶液、石英砂、碳酸钙粉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称取适量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碎。

(2)将剪碎的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碳酸钙粉和3~5ml 95%乙醇,研磨至组织变白。

(3)将研磨后的提取液过滤到10ml试管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移液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ml,摇匀。

2. 测量吸光度:(1)设置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为665nm、649nm(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最大吸收峰)。

(2)将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设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叶绿素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 = 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液层厚度,c为叶绿素浓度。

通过计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预先绘制)或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求得叶绿素浓度,进而计算叶绿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菠菜叶片中的叶绿素。

2. 在665nm、649nm波长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光度分别为0.68和0.32。

3. 根据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关系,计算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分别为0.6mg/L和0.3mg/L。

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步骤。

3. 分析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主要由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组成。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特征吸收峰,利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95%乙醇提取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通过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新鲜青菜、新鲜甘蓝叶片。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研钵、剪刀、移液管、比色皿、电子天平、75%乙醇、碳酸钙、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新鲜菠菜、青菜、甘蓝叶片各0.5g,分别放入研钵中。

2. 加入少量碳酸钙,用研钵研磨至叶片组织变白。

3. 将研磨好的叶片转移至75%乙醇溶液中,用移液管加入5mL乙醇,充分混合。

4. 将混合液转移至比色皿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

5. 以75%乙醇为空白,分别在波长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

6. 根据吸光度计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

7. 分别计算三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总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计算:叶绿素a含量(mg/g)= A645nm × 1000 × 0.5 / 12.0叶绿素b含量(mg/g)= A663nm × 1000 × 0.5 / 27.02. 叶绿素总含量计算:叶绿素总含量(mg/g)= 叶绿素a含量 + 叶绿素b含量3. 实验结果:菠菜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为:3.25mg/g青菜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为:2.10mg/g甘蓝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为:2.85mg/g4.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菠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甘蓝叶片,青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最低。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与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

实验14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目的学会Chla、b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b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漏斗、滤纸、乙醇(95%)三、原理叶绿素a、b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nm和649nm,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b的比吸收系数K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 Beer定律,列出浓度C与光密度D之间的关系式:D665=83.31Ca+18.60C b ........................................................................... .(1)Du9=24.54Ca+44.24 C b .......................................................................... .(2)⑴(2)式中的D665、D649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5nm和649nm时的光密度。

为叶绿素a、b的浓度、单位为每升克数。

82.04、9.27为叶绿素a、b在、在波长665nm时的比吸收系数。

16.75、45.6为叶绿素a、b在、在波长649nm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⑴(2),则得:C A=13.7 D 665—5.76 D 649 (3)C B=25.8 D 649——7.6 D 665 (4)G=C+C B=6.10 D 665+20.04 D 649 (5)此时,G为总叶绿素浓度,C A、C B为叶绿素a、b浓度,单位为每升毫克,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的总含量。

四、方法步骤1. 称取0.1克新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乙醇10ml共研磨成匀浆,再加5ml乙醇,过滤,最后将滤液用乙醇定容到25ml。

2. 取一光径为1cm的比色杯,注入上述的叶绿素乙醇溶液,另加乙醇注入另一同样规格的比色杯中,作为对照,在721分光光度计下分别以665nm和649nm波长测出该色素液的光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1、原理
叶绿素a、b在长波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663nm、645nm,据Lamber-Beer 定律,可得浓度C与光密度D间的关系式:
D663= +
D645= + (浓度单位:g/mL)
叶绿素a的浓度:Ca= –
叶绿素b的浓度:Cb= –D663
总叶绿素的浓度:Ct = + (浓度单位:mg/L)
2、试剂与材料
试剂:
丙酮、石英砂、碳酸钙
材料:
新鲜叶片。

仪器与器皿:
分光光度计、天平、剪刀、研钵、移液管、漏斗、大试管
3、实验步骤
称叶用丙酮研磨

匀浆过滤(用80%丙酮洗研钵及残渣,合并滤液)

滤液用80%丙酮定容至25mL

适当稀释后测A645、A663
取样:称取剪碎的叶片(提供的样品即为剪碎后冻于-80℃的叶片)放入研钵中。

注意取样时要避开大的叶脉。

研磨提取:向研钵中加入80%丙酮,以及少许(约)CaCO3 (中和酸性,防止叶绿素酯酶分解叶绿素) 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3ml 80%丙酮,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在暗处静止3~5min后,用一层干滤纸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用滴管吸取80%丙酮将研钵洗净,清洗液也要过滤到容量瓶中,并用80%丙酮沿滤纸的周围洗脱色素,待滤纸和残渣全部变白后,用80%丙酮定容至刻度。

读取吸光度:取厚度为lcm的洁净比色皿,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比色皿的光面,先用少量色素提取液清洗2~3次,注意清洗时要使清洗液接触比色皿内壁的所有部分,然后将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皿中,液面高度约为比色皿高度的4/5,将撒在比色皿外面的溶液用滤纸吸掉(注意不能擦),再用擦镜纸擦干擦净。

将比色
皿放入仪器的比色皿架上,注意不要将溶液撒入仪器内。

第一个位置放盛有80%丙酮的比色皿,做为空白对照。

将仪器波长分别调至663、645nm处,以80%丙酮做为空白对照调透光率100%,分别测定溶液在上述2个波长下的吸光度。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注意,每次在转换波长时,都要用80%丙酮调透光率100%。

4、结果计算
总叶绿素的浓度:Ct = + (浓度单位:mg/L)
叶绿素含量:Chl(mg/g叶)=Ct(mg/L)×提取液总量(L)×稀释倍数/材料鲜重(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