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动作分析
百米起跑动作的人体解剖学分析

百米起跑动作的人体解剖学分析百米蹲踞式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听抢后起跑蹬伸阶段环节关节运动与外距离的关系原动肌工作条件工作性质肩带胸锁关节屈M肌》M外胸阔肌,前锯肌远固定支持工作上臂肩关节屈M肌》M外肱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近固定支持工作前臂肘关节屈M肌》M外尺桡肌近固定支持工作手腕关节伸M肌》M外手部肌群近固定支持工作脊柱腰骶关节前倾M肌<M 外腹直肌,后背竖直肌下固定支持工作骨盆髋关节前倾M肌<M 外臀大肌远固定支持工作前支撑大腿膝关节屈M肌》M外股四头肌近固定支持工作前支撑小腿踝关节伸M肌》M外小腿三头肌近固定支持工作后支撑大腿膝关节屈M肌》M外股四头肌远固定支持工作后支撑小腿踝关节伸M肌》M外小腿三头肌远固定支持工作环节关节运动与外距离的关系原动肌工作条件工作性质肩带胸锁关节屈M肌=M外胸阔肌,前锯肌远固定支持工作起跑后加速阶段1.起跑器位置拉长式. 接近式普通式教练开始教运动员起跑技术时,首要做的事情是研究和决定该运动员起跑器放置的距离,早期运动员采用两抵脚板缩短(一般是14--28cm)、高躬腰或起跑器接近起跑线的接近式起跑技术,其理论基础是身体重心越靠近起跑线越,完成起跑动作就会越快。
但随着肌肉“牵张反射”理论的发现和重要应用,由于接近式起跑不利于肌肉的预拉伸产生牵张反射,已经不再适用了逐渐取而代之的是拉长式起跑技术。
就是起跑器安放和两抵脚板的距离都拉长(一般为50--70cm),让运动员的身体过分的拉长,但结果是适得其反,过分拉长的肌肉使起跑动作更加慢了。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中等距离的中等式起跑技术,运动员一般是采用距离起跑线30-50厘米的距离。
研究发现:“与拉长式和缩短式起跑相比,中等式起跑技术能够产生最佳的短跑技术动作(最短的反应时和最快的起动速度),帮助运动员在20码至50码的距离中跑出(三种起跑形式中)个人的最好成绩。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人体标准解剖姿势是解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人体在特定的姿势下,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和关系。
通过标准解剖姿势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医学生、临床医生以及解剖学研究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站立姿势是最基本的解剖姿势之一,它要求被解剖者站立,双脚自然分开,双上肢自然下垂。
这种姿势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人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三个方向的解剖结构。
仰卧位是指被解剖者仰卧在解剖台上,双上肢自然放置在体侧,双下肢自然伸直。
这种姿势适合观察头颈部、胸腔和腹腔的解剖结构。
俯卧位是指被解剖者俯卧在解剖台上,头部转向一侧,双上肢自然放置在体侧,双下肢自然伸直。
这种姿势适合观察背部和下肢的解剖结构。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姿势外,还有许多其他特殊的解剖姿势,如头冠位、坐位、半坐位等,它们都有各自特定的应用场景和解剖学意义。
在学习解剖姿势时,需要结合解剖学知识,理解不同姿势下的解剖结构特点和观察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
在进行人体标准解剖姿势的学习和实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证被解剖者的姿势标准和稳定,避免因姿势不当而影响解剖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其次,要注意保护被解剖者的隐私和尊严,做好解剖前的沟通和交流工作,获得被解剖者的理解和同意。
最后,要严格遵守解剖实验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解剖实验的合法合规。
总之,人体标准解剖姿势是解剖学学习和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姿势下的解剖结构特点和观察方法,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有所帮助,促进解剖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运动解剖学16动作分析

一、 动作分析介绍
动作分析包括很广泛,解剖学动作分析 只是其中一种
(一)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涉及的内 容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神经系统等在完成动作中的特 点与规律。但主要是分析人体各部 分运动环节之间的机械运动规律, 即骨、关节、骨骼肌的运动规律。
(2) 自由度对环节运动的影响
物体在空间可以进行运动的方式和方向 称为运动的自由度。自然界任何游离的 物体都有六个自由度,游离的物体不受 任何约束,它可以在三维空间运动,即 可以在上下、左右和前后三个方向上进 行线性运动,还可以绕三个相互垂直的 坐标轴进行转动。因此,不受约束的物 体就有六个自由度。
1.环节的概念
在人体中,能够绕关节运动轴进行运 动的肢体称为环节,例如,上臂可绕肩 关节的矢状轴作内收外展运动,小腿可 绕膝关节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等,此时 的上臂和小腿就称为运动环节。
环节有大有小,相邻两个关节之间的部分 称为基本环节,例如上臂就是一个基本环 节;两个基本环节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运动 偶,例如上臂和前臂借肘关节连接起来就 组成了一个运动偶;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环 节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运动链。例如,肩带、 上臂、前臂和手借助肩关节、肘关节和腕 关节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运动链。
向下还原阶段(慢反)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 质
肩关节伸 胸大肌、三角肌 前部
远固定
退让工作
肘关节屈 肱三头肌、肘肌 远固定
退让工作
腕关节伸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退让工作
环节与关节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环节是运动的杠杆,关节是杠杆运动的支 点,环节以关节为支点进行运动。
2 环节运动的规律
人体解剖学 实验十七 常见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1、肌力矩与外力矩方向相反,且肌力矩大于外力矩,环节朝肌肉拉力方向运动,此时原动肌位于关节的同侧,且做克制(向心)工作。
2、肌力矩与外力矩方向相同,且肌力矩小于外力矩,环节朝外力方向运动,使环节做慢速运动,此时原动肌位于关节的对侧,且做退让(离心)工作。
3、肌力矩与外力矩方向相同,肌力矩与外力矩共同作用于环节,使环节做快速运动,此时原动肌位于关节的同侧,且做克制(向心)工作。
3.引体向上(图2-17-3)
(1)动作要点描述:两手正握单杠,握距与肩同宽。拉引时,头、躯于和下肢仍保持伸直拉,躯干呈悬垂,利用练习者自身体重来发展上肢的肌肉力量。
(2)动作阶段划分:准备姿势、屈臂引体和下落三个阶段。
体会:屈臂引体时,桡腕关节、肘关节、桡尺关节、肩关节做什么运动?是由哪些肌肉直接参加收缩完成的,指出肌肉的收缩形式 和固定条件。同时,指出脊柱的屈肌群和伸肌群、下肢的屈肌群和伸肌群做什么工作。
[方法与步骤]
(一)动力性动作分析
1.直腿仰卧起坐(图2-17-1)
(1)动作要点描述:双手交叉于胸前或置于头后,躯干前屈向下肢靠拢,两腿伸直,随后躯干后伸还原至起始位。
(2)动作阶段划分:大致分为坐起和还原两个阶段。
(3)动作分析制表(见表1、表2):
表1直腿仰卧起坐动作坐起阶段躯干肌的动作分析
环节
2.俯卧撑(图2-17-2)
(1)动作要点描述:两手支撑于地面,约与肩同宽,五指朝前,两上肢伸直,从头至足身体保持成一直线,体重由两手和两足尖承担。在下降和撑起阶段身体始终保持成一直线,上臂主要在矢状面内做前后方向运动。
(2)动作阶段划分:可分为准备姿势、下降和撑起三个阶段。
(3)动作分析制表:实践后完成填写表3、表4的内容。
人体解剖学动作分析

人体解剖学动作分析人体解剖学动作分析是指对人体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等解剖构造和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揭示其运动原理和规律,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方面,主要包括对动作的解剖学结构和肌肉参与、关节弯曲角度和肌肉张力、力量传递和运动协调等方面的分析。
首先,动作的解剖学结构和肌肉参与是分析人体运动的基础。
通过解剖学知识可以了解人体肌骨结构的组成和运动范围,进而分析动作的执行方式和效果。
例如,要分析欧拉角动作(前屈、后仰、旋转),我们可以通过解剖学知识了解到脊柱、髋关节和颈椎的构造和功能,从而揭示动作过程中这些结构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此外,肌肉是人体动作的主要驱动器,了解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动作的执行过程和肌肉参与程度。
其次,关节弯曲角度和肌肉张力是分析动作的重要指标。
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关节的弯曲和伸展是决定肢体运动范围的主要因素。
通过测量关节弯曲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动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另外,肌肉的张力控制着关节的运动活动,肌肉的紧张和松弛决定了动作的快慢和力度。
通过分析肌肉张力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作中肌肉的作用和运动过程中关节的保护机制。
再次,力量传递是分析动作效果的关键要素。
在人体运动中,力量的传递和转移是实现最终运动目标的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肌肉和骨骼的力学特性,我们可以了解力量在身体中的传递路径和转化方式。
例如,在击球过程中,通过分析手臂和躯干的骨骼结构以及肌肉的收缩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力量是如何从腰部传递到手臂,从而产生高质量的击球动作。
综上所述,人体解剖学动作分析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研究工作,涉及到骨骼、肌肉、关节等多个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
通过分析动作的解剖学结构和肌肉参与、关节弯曲角度和肌肉张力、力量传递和运动协调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机理和规律,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简述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

简述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是一种特定的姿势,它是作为进行人体解剖学研究时要求使用的姿势。
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飞机式姿势,它被广泛地用于人类技术器官、解剖学和科学活动。
在临床上进行人体解剖学研究时,对标准姿势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姿势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们更好地理解和检查病人的身体结构。
标准姿势的特点是,身体要直立,双臂平放在身体两侧,双腿直立,双脚平步地分开,双手紧握拳头,腹部向前,头部向上,颈部向前伸展。
在这种姿势中,人体的轴线会与地面的垂直线保持垂直,从而使人体的解剖特点更加清晰。
在研究人体解剖学时,要准确掌握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并使用正确的术语描述人体解剖特征。
在任何研究者研究人体解剖时,都应严格遵循标准姿势。
在研究人体解剖学的每一个步骤中,对解剖的人的体格特征的观察和描述都必须精确无误、完整正确。
即使只是粗略地观察人体解剖学也会受到标准姿势的影响。
正确的标准姿势可以帮助人体的每一个部位的解剖特征更加清晰可见,而且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识别并确定某一部位的损伤或病变。
比如,当医生在检查患者胸部时,只有在标准姿势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检查到其胸部解剖特征,并进行正确的诊断。
此外,在人体解剖学的实习和研究中,掌握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习者或研究人员应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以确保他们进行研究时,能够正确地观察到人体解剖特征。
此外,实习者和研究人员还应该对标准姿势有着很好的掌握,以便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能够更准确和更有效地进行实验和操作。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在与解剖学、临床实践以及研究人体解剖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确掌握标准姿势,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者识别某一部位的损伤或病变,对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实习者和研究者也应充分利用标准姿势,以便充分发挥他们在解剖学、临床实践和研究人体解剖学方面的潜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

肱三头肌、肘肌
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腕关节屈
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指浅屈肌
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和示指伸肌
二、引体向上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肩
胛
骨
下降
斜方肌下部、胸小肌、前锯肌下部肌纤维
斜方肌上部、菱形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
踝关节屈
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胫骨前肌、长伸肌和趾长伸肌
六、速滑侧蹬冰
关节运动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髋关节
外展
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上部、梨状肌
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臀大肌下部、股薄肌、耻骨肌
向心工作
远固定
伸
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躯干屈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胸锁乳突肌
竖脊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臀大肌
向心工作
下固定
五、纵跳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髋关节伸
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
向心工作
远固定
膝关节伸
股四头肌
向心工作
远固定Biblioteka 下回旋菱形肌、胸小肌、肩胛提肌
斜方肌上下部肌纤维、前锯肌下部肌纤维
肩关节伸
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
解剖学姿势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内侧和外侧一一是描写人体各局部或器官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大小而言的术语,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3.骺线一一成年后,长骨体与骺之间的骺软骨骨化后的遗迹。
4.板障一一颅骨顶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丰富的板障静脉。
5.椎管一一各锥孔贯通,构成容纳骨髓及其被膜等的管道。
6.椎间孔一一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7.隆椎一一第7颈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体表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胸骨角一一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处向前微突的横嵴,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常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9.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而形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10.翼腭窝一一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与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的内侧,内有神经,血管经过。
11.颅囟一一新生儿颅顶骨的骨缝间较大的未骨化的膜性部位,主要有前(额)囟和后(枕)囟。
12.翼点一一为颅侧面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H形交界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13.蝶筛隐窝---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体间的间隙,内有蝶窦的开口。
14.鼻旁窦一一是上颌骨,额骨和蝶骨以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15.腕骨沟——8块腕骨弧形排列而形成的掌面凹陷的浅沟,参与腕管的构成。
16.桡神经沟----肱骨中部后面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经过。
17.髋臼一一由髂,坐,耻三骨的体构成,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关节囊----为附着于关节面周缘以及附近骨面的结缔组织囊,由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膜构成。
19.关节盘----是介于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可适应关节面,起弹性缓冲作用和增加运动轴。
20.关节一一又称滑膜关节,是关节的相对骨面间相互分离,借周围结缔组织相连结,其内充满滑液的腔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注重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厚德 积学 励志 敦行
HOUDE JIXUE LIZHI DUNXING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第二篇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第三章
第四节
运动系统概述
人体运动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一 、肌肉的工作分析 (一) 肌肉工作及协作关系 (二) 肌肉工作的分类 (三)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四)确定原动肌的方法 二、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一) 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二) 动作分析步骤 (三) 整体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举例 四) 动作分析作业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任何一个动作是由很多肌参加完成, 根据不同作用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固定肌
拮抗肌 原动肌
拮抗肌
2.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
作为对抗肌当多关节肌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拉长后 ,在其余关 节就不能被充分拉长,这种现象称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如 当膝关节伸直时,大腿在髋关节处屈的程度就会大幅度减小, 这是骨后肌群被动不足的缘故。 了解了多关节肌的特点后,在设计体育动作时和运动实践中, 应尽量避免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使多关 节肌力量或伸展性集中在一个关节上,以取得较大的运动效果。 同时还可以在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情况下训 练肌肉,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
肘关节(弯举)运动时,肱二头肌是原动肌,而起 伸肘作用的肱三头肌则为对抗肌。 原动肌和对抗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动作 的改变而变化的。 例如,在做伸肘运动(俯卧撑)时,肱三头肌又成 为原动肌,而肱二头肌则成为对抗肌。如果原动肌 和对抗肌同时收缩,则可使关节固定。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二)动力性工作 肌肉收缩能引起运动环节的位置和肌肉长度发生变化。 动力性工作又可分为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两种。 1. 克制工作:又称向心收缩,肌肉的拉力矩大于阻力矩, 肌肉缩短,动点向定点靠拢,例如负重弯举的上举阶 段。 2. 退让工作:又称离心收缩,肌肉的拉力矩小于阻力矩, 肌肉紧张,但渐渐被拉长,动点与定点逐渐分离,例 如负重弯举下降阶段。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二)肌肉工作的分类
肌肉工作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两大类。
每一个动作,都是在许多肌肉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些肌肉
在运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成为原动肌,有的成为 固定肌、中和肌或对抗肌。 一)原动肌 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动力作用的肌肉称为原动肌。它们的 收缩是完成动作的原动力,根据原动肌所起作用的主次, 又可分为主动肌和副动肌。如伸肘关节 的主动肌是肱三头 肌,副动肌则为肘肌。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1.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
作为原动肌当多关节肌收缩发力时,对其中一个关节发挥作用 后,对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多关节肌主 动不足。如在屈腕的情况下,再屈指就会很困难。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原动肌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三)固定肌 当肌肉收缩时,其拉力可使该肌所附着的两块骨 发生相向运动。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动点骨 (运动骨)的作用,就需要有其他肌肉来固定原 动肌的定点骨(支撑骨)。这些 对支撑骨起固定 作用的肌肉称固定肌。 例如,在做负重弯举(屈肘)时,就需要固定上 臂,那些 固定上臂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二)环节受力分析法 环节运动是在力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环节的力可分为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内力和外力两大类。内力主要是肌力;外力包括重力、 摩擦力、器械弹力、介质阻力和来自他人(对手)的肌 力等。内力总是与外力一起作用才能引起环节的运动。 所以,只有分析环节受力情况才能找出原动肌。
环节受力分析法分两步: 第一步指出完成动作时的关节活动状态,必要时可采用
录象机、电影机甚至光电摄影法记录下来。 第二步是分析环节受力情况即肌力和外力(重力)的关 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四)确定原动肌的方法
(一)方法介绍
找原动肌最精确的方法是肌电图或动态应变仪法即用电子仪器--肌电仪或示波器把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生物电流及其变化描记 下来,不但可以确定完成某动作的原动肌群,还可明确它们收 缩持续的时间和收缩强度。另一种方法是观察肌病患者的动作, 患肌做不出的动作,可以反证正常肌肉的功能。第三种方法是 利用正常解剖学中有关肌肉功能的知识。 不过在运动实践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即同样是髋关节屈曲,不 一定都是髋关节屈肌在收缩用力,例如跑步时髋关节屈,是屈 髋肌在收缩用力;在落地缓冲时髋关节屈,却是伸髋肌在收缩 用力。同是髋关节屈曲,原动肌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群,是由于 环节受力情况不同,所以要正确分析动作,需要掌握环节受力 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三)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根据肌肉跨过关节的数量可分为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一)单关节肌 只跨过一个关节,一般比较短而粗,作用力集中在一 个关节,收缩力大,如三角肌、胸大肌、臀大肌等。 (二)多关节肌 多关节肌的肌腹或肌腱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节, 一般较单关节肌长。如果多关节肌只对一个关节起作 用,则比较有利,发力大,关节运动幅度也大,这是 它比单关节肌优越的地 方。但是,多关节肌也有其 缺点,主要是“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3.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的协作关系 在一个关节周围,往往同时配布有单关节肌和多关节 肌。它们互相协作,取长补短,以利于完成动作。 比如,单关节肌发力集中,效率较高,但收缩幅度有 限。 而多关节肌一般较 长,在运动幅度方面可以弥补单关 节肌的不足。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四)中和肌 如果原动肌对动点骨具有多种功能,为了有效的发 挥其中的某种功能,就需要有另外的肌肉来抵消那 些不必要的功能。这些用来抑制原动肌多余功能的 肌肉就是中和肌。 例如:髂腰肌有使大腿屈和旋外的作用,其屈的作 用可使大腿向前迈。而外旋的作用,则可产生“外 八字” 脚的步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就需要大腿 的内旋肌(如臀中肌前部) 来抑制髂腰肌的旋外作 用,此时的臀中肌前部就起着中和肌的作用。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科学表达 重在应用
ZIXIGUANCHA RENZHENSIKAO KEXUEBIAODA ZHONGZAIYINGYONG
第二篇 人体运动的保证体系
主讲:李英锋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 1号高层02号
电子邮件: tianzhj@
陕西师范大学
一)静力性工作 静力性工作也称支持工作,这类工作可使身体各环节 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如燕式平衡、马步站桩等动作。 静力性工作的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等于阻力矩。肌肉 紧张但长度不变,又称肌肉的“等长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