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通知
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6.07•【字号】•【施行日期】2018.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各区、市党委和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青各单位,青岛警备区:《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6月7日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精神和省、市工作要求,现就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制度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循环发展为导向,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
坚持以粮食安全、绿色供给、农民增收为基本任务,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吴忠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建议

农业 标准 执行 多年 , 是 用于 标准化 宣 传 的声 势 、 度 但 程
产地认定 3 个 , 0 产品认证 26 , 4 个 绿色食品认证 3 个 , 7 有 机食 品认证 3 个 , 2 地理标志产品 1 个 。 7 产品生产从产地环
境 到产 品质 量得 到进 一 步提升 ,农 业标 准 化生 产 已越来 越
21 标准化 概念 不 清楚 , 理 不到位 . 管
在标准化建设工作 中, 由于种 、 养技术大多执行的是行
业 制定 的技 术规 程或 技术 方案 , 些 领导 及工 作人 员 , 括 有 包 部 分技 术人 员对农 业 标 准化 的概念 不太 清楚 ,很 多 人认 为 推 广 的 主导 品种 的栽 培技 术 或养 殖 技 术就 是标 准 化 技 术 , 在 管理 和技术 指导 上 , 视 连 片方 点 、 范 园 区建 设 , 视 重 示 重
11 农业 标 准化 基地及 认 证产 品建 设情 况 . 农 业标 准化 基地 建设 、生 产技 术 推广 工作 是 实现 农业 现 代化 、 产业 化生 产 的关键 措施 , 是农 产 品质量 安 全 的源 头 保 障 。多 年来 ,各级 农业 部 门大 力推 广农 业标 准 化生 产技 术, 尤其 在全 社会 高度 重视 食 品安全 的情 况 下 , 业标 准化 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都还很低 , 从上到下对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少数 领导 干部 还 没有把 这 项工作 摆 上与 人 民健康 息息 相关 的重
要位 置 , 有摆 到食 品安 全 的角度 考 虑 。 没 乡村 干 部及 农 民对 农业标 准 化 的 内容 知 之甚 少 ,更 谈不 上按 照标 准 化要 求组 织生 产 。 由于农 业 生产 的组 织化 程度 不高 , 以千 家万 户分散 生产 为 主 , 成农 业 难 以统一 按照 规定 的标 准来 组织 生 产 。 造 农 民对标 准 化认识 不清 , 质量 安全 意识 比较 淡 薄 , 生产 措施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9•【字号】市委[2013]3号•【施行日期】2013.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市委〔2013〕3号2013年3月29日)为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浙委〔2012〕118号)精神,结合杭州农业发展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
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和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期,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必须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的紧迫任务,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重要内容。
农民的全面小康关系着全市人民的全面小康,农业的现代化关系着全市的现代化。
“三农”问题是“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对滞后、相对薄弱的环节。
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杭州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改善城乡生态、生活和社会环境,加快我市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2003年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以来,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有大幅推进,但在基础条件、生产主体、产业集聚和产业化水平等方面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农民收入翻番,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2]16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2]16号](https://img.taocdn.com/s3/m/4996cb1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8.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2]1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推行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有所加强,制定了一批农产品标准,实施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认定了一批农业名牌产品和绿色农产品。
但是,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还不能适应效益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国内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特作如下通知:一、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加剧,强化农业标准化工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这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有利于推动我省农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提高效益农业的发展水平;有利于适应人世后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限制,扩大我省农产品出口;有利于引导农业生产者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标准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作摆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促进我省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2.08•【字号】吕政办发〔2017〕110号•【施行日期】2017.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标准化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吕政办发〔2017〕1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吕梁市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2月8日吕梁市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夯实全市脱贫攻坚基础,推动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创建工作,根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创建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的要求,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目标,特色产业精准脱贫标准化示范为重点,创建标准化园区和“三品一标”为抓手,建立覆盖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农业产业发展综合标准体,引领全市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创建原则(一)带动农户,稳定脱贫。
按照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标准化园区建设要最大限度吸收贫困户参与,并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通过标准化生产、产品认证,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价格,使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二)科学规划,政府主导。
按照创建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要求,以建立标准化园区、“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广泛覆盖贫困户,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农业标准化示范市的创建规划,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标准化发展基础,着力打造一批“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现代农业标准化典型。
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意见-酒发〔2015〕24号

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意见正文:---------------------------------------------------------------------------------------------------------------------------------------------------- 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意见酒发〔2015〕24号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直各部门、各单位,驻酒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坚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信心和决心现代农业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的更高阶段。
具体而言,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
现代农业建设则是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对现行农业发展各生产要素的改造提升、补齐完善,并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不断示范引领、幅射带动,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365”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部署,确定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做精第一产业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建设。
目前,全市优势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200万亩,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7%,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800多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亩,比2010年增加27万亩,发展以日光温室、钢架塑料大棚、葡萄为主的设施农业42万亩,增加22万亩,其中万元田25万亩,增加15万亩,预计全年肉羊饲养量达到750万只,增加210万只,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73元,增加5049元。
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处于全省领先位置,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03.31施行日期2008.03.31文号主题类别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年3月31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做强果、菜、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壮大红枣、中药材、蚕茧、食用菌、水产品五大特色种养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坚定不移地走具有运城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之路,努力实现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增长9%,力争达到11%以上的奋斗目标。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要以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抓手,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为重点,继续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6亿公斤以上,小麦总产稳定在9亿公斤以上。
要利用省扶持玉米生产的优惠政策,通过方田示范,引导农民改良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复播玉米,今年全市要发展复播玉米200万亩,玉米总产达到7.7亿公斤以上。
(二)大力发展水果产业。
要把果业作为全市农业的第一产业,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做大做强。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全市苹果加工企业需求为重点,适度扩大嘎啦、优系富士等新品种,尤其是高酸苹果种植面积。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14•【字号】郑政办〔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郑政办〔2024〕12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3月14日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贯彻落实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和《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农计财发〔2023〕6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农计财发〔2023〕10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现代设施农业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3〕541号)等有关部署,加快郑州市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菜篮子”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为重点,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三大工程,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拓展食物来源、保障“菜篮子”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林、畜牧、蚕桑)局:
为认真贯彻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和九江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九江市2009年农业产业化工作考评办法》的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市场引导相结合,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创建工作。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九江市农业局成立以局长魏立平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副局长余效虎为常务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各县(市、区)相应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标准化基地建设的统一协调、综合管理、组织实施和技术服务。
制定农业标准化资金支持补助政策,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上给予人力和财力上的保障。
四、明确目标,扎实推进
1、各县(市、区)重点围绕自身产业特点,选择2个以上重点或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同时根据选定的农业产业,制定标准化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措施、总体安排、总结评比等。
实施方案于8月25日前报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备案(邮箱:
jjsck@)。
各县(市、区)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好若干个核心示范片,以点带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总产量要达到该产业的80%以上。
2、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内容。
(1)、各县(市、区)要组织人员,结合当地重点推进的农业标准化产业,有现行标准的进行引进、修订农业标准,没有现行标准的,向当地质监部门申请立项,尽快组织制定标准;(2)、聘请或组织本地本产业专家,编印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组织技术人员制作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图;(4)、统一印制农业生产过程的记录本,建立生产经营档案,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详细记载农业投入品的来源及使用、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等情况;并发放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对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登记。
3、制作标准化生产标志牌。
在各地的标准化生产的各个中心区,制作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志牌,明确标准化的名称、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单位、实施时间等,进一步提升农业标准化示范水平。
4、组织标准化基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注册商标、申报品牌,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基地的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培训
各县(市、区)要组织农业专家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
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服务和生产指导。
六、落实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督促监管
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要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督促和检查,确保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九江市农业局办公室
2009
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