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文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界牌中学关于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的要求

界牌中学关于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的要求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四个部分。
学校目前对普通话、书写规范汉字两部分提出如下要求。
一、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一)普通话技能的训练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因此必须讲好普通话、并按要求通过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测试。
[训练要求]教师掌握与普通话语音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充分利用语音室、广播等载体,通过自我训练提高普通话水平。
对一般教师来说,普通话应达到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二级乙等,即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讲课和交谈。
对语文教师要求:应达到二级甲等。
(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训练要求]每学期对基础较差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使教师具有较强的朗读、演讲能力,口语表达达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育教学、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
二、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汉字是记录汉语,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国家对现行汉字已经确定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能写规范的汉字是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
一手规范的好字,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
为了胜任教学工作,还应当培养教师注意书面语言的表达,进行有关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一)掌握规范汉字的训练[训练要求]教育学生树立用字规范的意识,训练他们写字规范正确、笔画清楚,要掌握3500个常用字,不写错别字。
1.正确掌握《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2.会读、会写、会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500字。
3.掌握常用字的笔画和笔顺。
4.自觉纠正错别字,不用异体字。
(二)“三笔字”书写技能的训练[训练要求]平时自我训练,提高学生硬笔楷书、毛笔字、粉笔字的书写技能。
1.对书写技能的要求: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匀称美观。
语言文字规范化自查

解放街小学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评报告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是一所县镇完全小学。
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810人,教职工95人。
多年来,我校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努力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用水平。
对照《甘肃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指标体系》,我校进行了自查评估,自查评估分为基本分98分,加分12分,总计110分。
现将我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评情况报告如下:一、综合管理(应得分35+9,实得分35+5分)1.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4分)定期召开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和指导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使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各年级组教师都能积极配合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和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
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要点。
学校制订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与学校常规工作相结合(7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认识到普及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示范校的创建活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培训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纳入中长期发展计划和学校各学期工作计划中,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制订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目标,完善了语言文字工作的奖惩制度。
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和评优评先的一项条件,将教师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学校聘任条件之一,严格执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这些制度的实施,强化了教职工和学生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意识,使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得到净化。
3.机构健全、措施到位(12分+2分)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各年级组组长为成员。
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电子版(三篇)

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电子版一、教师备课时书写用字要求:所有备课笔记、教学案例等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二、教师上课板书及教学用语要求:1、板书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2、教学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三、教师课外辅导时板书及教学用语要求:1、辅导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2、课后辅导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四、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要求。
批改作业、书写评语时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五、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工作用语和交流材料要求: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室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所用文字材料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说明:“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具体是指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专任教师须达到二级乙等。
____年____月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电子版(二)一、教师备课时书写用字要求:所有备课笔记、教学案例等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二、教师上课板书及教学用语要求:1、板书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2、教学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三、教师课外辅导时板书及教学用语要求:1、辅导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2、课后辅导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四、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要求。
批改作业、书写评语时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五、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工作用语和交流材料要求: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室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所用文字材料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说明:“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具体是指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专任教师须达到二级乙等。
____年____月丽景学校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教学规范化文字的重要基地。
学会正确书写汉字和拼音

学会正确书写汉字和拼音汉字的书写规范汉字是中文的书写基础,正确书写汉字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加文化素养。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汉字的书写规范。
1.笔画顺序和方向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笔画顺序和方向,掌握了这些规律,能够书写出流畅自然的汉字。
下面是一些常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方向示例:–人:竖起3-横写2-撇写1-捺写1–木:横写1-竖写2–日:横写1-竖写1–月:竖写3-点写1-竖写12.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的结构特点对于正确书写很重要,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能够更好地书写汉字。
比如,“木”字底下横写一笔,“日”字有中间的一横等。
3.书写平稳与工整书写汉字需要手写能力,保持手部肌肉的平稳和笔画连贯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书写时要尽量保持字体的工整,避免出现歪斜、不齐等问题。
4.书写规范和规格了解并遵循国家制定的书写规范和规格,比如字的大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等,能够使汉字的书写更加工整美观。
拼音的书写规范拼音是一种用拉丁字母表示汉字读音的方法,是学习汉语拼音和发音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拼音的书写规范。
1.拼音字母的大小写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都使用拉丁字母,其中声母为大写字母,韵母为小写字母。
2.拼音的音调标记汉语拼音使用1-4个音调标记来表示声调。
第一声用平声符号(¯)表示,第二声用扬声符号(´)表示,第三声用降声符号(ˇ)表示,第四声用入声符号(ˋ)表示。
3.多音字的拼音表示多音字在拼音中通常使用数字进行区分。
比如,“重”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zhòng和chóng。
4.汉语特有的拼音规则在拼音中,有一些特殊的规则需要注意,如“i”和“u”的读音变化,以及拼音的音变规律等。
学习汉字和拼音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正确书写汉字和拼音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下面是一些学习汉字和拼音的方法与技巧:1.刻意练习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汉字和拼音的练习,通过不断重复记忆和书写,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汉字书写规范要点总结大全

汉字书写规范要点总结大全汉字书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准确且规范的书写则是汉字传承的基础。
下面将总结汉字书写的规范要点,帮助大家提高书写水平。
1. 笔画的正确书写顺序汉字的笔画书写顺序对于字形的美观和书写的流畅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是默认的笔画书写顺序,横画先于竖画,竖画先于撇、捺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字的书写顺序可能有例外,可以通过字帖或字典查询。
2. 字形的规范比例汉字的字形要保持规范的比例和平衡感。
具体而言,每个字的上下结构应保持对称,左右线条的长度和粗细也应协调一致。
同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避免出现过于拥挤或过于稀疏的情况。
3. 用笔的力度和速度在汉字书写过程中,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也需要加以控制。
一般而言,横画和竖画要用力均匀,勾画要轻柔,以保持字体的整洁美观。
另外,在书写时要注意用笔的平顺流畅,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笔画不匀称。
4. 横平竖直的线条汉字的线条应保持横平竖直。
在书写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横画要平直、竖画要笔直,避免出现歪斜或弯曲的情况。
同时,在书写行楷字时,要注意衔接处的顺畅和连接的自然,使整个字形美观大方。
5. 筆順的確保除了正确的笔画书写顺序外,还要注意每个笔画内部的顺序。
一般来说,横画要从左到右一笔画成,竖画要从上到下一笔画成。
而撇、捺、提等的笔画需要根据具体字形的特点进行书写。
6. 部首和偏旁的书写汉字由部首和偏旁组合而成,部首和偏旁的书写要规范准确。
部首的位置一般在左边或上边,而偏旁则出现在字的其他位置。
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保持部首和偏旁的形状清晰,不模糊不变形。
7. 字体的选择和使用在现代汉字书写中,有许多字体供我们选择和使用,如宋体、楷体、隶书等。
不同字体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字体。
无论选择哪一种字体,都要保持书写的规范和整洁,避免过分变形和模糊不清。
总之,汉字书写的规范要点涵盖了笔画顺序、字形比例、用笔力度、线条走势、部首偏旁等方面。
含山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12.)

含山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检查评估表
含山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制
备注:
1.不规范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
学生作业中的不规范字不包括错别字。
2.标语、标牌、指示牌、名称牌、标志牌等校园中醒目处的不规范字还包括缺损字。
3.本表评分满分为100分。
量化评分在85分以上的学校方可择优评为示范学校。
附:《含山县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评估、复审指标体系》一、二、三级指标 A组织管理(25分) B用语规范(30分) C用字规范(30分) D宣传及特色(15分)
A1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B1 教师用语规范 C1 教师用字规范 D1 宣传活动
A1.1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 B1.1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普通 C1.1 学习汉字规范标准 D1.1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宣传议事日程话水平逐步提高 C1.2具有正确使用规范字的能力环境
A1.2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B1.2把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 C2 学生用字规范、宣传活动 D1.2积极参加“推普周”
A2 与学校常规工作相结合和校园语言 C2.1掌握规定数量的规范汉字宣传活动
A2.1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 B2 学生用语规范 C2.2具有初步的汉字应用能力 D2 特色展示工作相结合 B2.1在课堂内外说普通话 C3 校园用字规范 (具体内容略)
A2.2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职工 B2.2在学校内外说普通话 C3.1校园环境用字规范
业务考核工作结合 C3.2公文、校报(刊)、公章等
用字规范。
汉字规范标准

汉字规范标准汉字规范标准是指在汉字的使用、书写和排版中,所应遵循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持汉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美观性,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沟通。
一、字形1. 汉字的形状应符合传统的字形规范,避免出现过多的变形和简化。
2. 横竖撇捺等字形要明确、清晰、平稳,符合汉字的基本结构要求。
3. 笔画的粗细、长度、结构等要符合规范,不得出现过粗、过细、过长或不平衡的情况。
二、书写1. 汉字的书写要正确、工整、规范。
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要书写清晰、连贯。
2. 书写的速度要适中,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书写的节奏和力度,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3. 书写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和排布,避免出现过于紧密或过于松散的情况。
三、字音1. 汉字的发音要准确、标准,符合汉语拼音系统的规定。
2. 汉字的声母、韵母、声调等要正确地表达出来,避免出现读音错误或模糊不清的情况。
3. 对于多音字,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词组来确定正确的读音。
四、字意1. 汉字的意义要准确、明确,符合词义的规范和常用的语言习惯。
2. 在使用汉字时要注意语义的匹配和语境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意义不明确或不准确的情况。
3. 对于多义字,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确定正确的意义。
五、字体和排版1. 汉字的字体应选用规范的汉字字库,避免使用非法字体或低质量的字体。
2. 字体的大小、粗细、间距等要合理,适应读者的观看和阅读需求。
3. 在排版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和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保持整齐、美观的版面效果。
六、字词用法1. 汉字的用法应符合规范的语法和规范的词语搭配。
2. 对于用词和表达的准确性要有严格的要求,避免使用错误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3. 在使用汉字时要注意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避免出现违法、低俗或不雅的内容。
七、文化意识1. 使用汉字时要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背景的了解,尊重和传承中华文化。
2. 对于文化、历史、地名等专有名词要正确使用,避免出现错误的写法或拼写错误。
关于学校使用规范字的规定

关于学校使用规范字的规定
为了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管理,促进全校师生用字的规范,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用字规范
(一)教师学习汉字规范标准
1.专任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2.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二)教师具有正确使用规范汉字能力
1.非语文专任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制作试卷的用字规范。
2.语文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制作试卷的用字规范。
二、学生用字规范
(一)掌握规定数量的规范汉字
1.能辨认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的学生达到90%以上。
2.能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字(字形、笔画、笔顺正确,并有一定的速度)的学生达到90%以上。
3.作业、作文用字规范。
(二)具有初步的汉字应用能力
1.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
求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学生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渗透到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
3.经过计算机培训的学生90%以上能登陆网站,发送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电子邮件。
4. 把文字规范作为学生评优的条件之一
三、校园用字规范
(一)校园环境用字规范
1.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用字规范。
2.电子屏幕、电化教学用字、校园网络等用字规范。
(二)公文、校报(刊)、公章等用字规范
1.公文、校报(刊)等用字规范。
2.公章、领导签名(章)用字规范。
柳河县职业教育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语文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一、汉字规范标准
汉字规范化,就是根据汉字发展的规律确立形体和书写的统一正字标准。
规范汉字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国家正式发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字。
以上字表所收录字的范围内,三个字表的规定就是规范汉字的标准。
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是指以上字表未收录的社会公认的汉字,以国家审定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为标准。
凡不属国家公布和审定的字,都不是规范字,其中包括一切错别字、已经公布废除的异体字、繁体字、旧印刷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体字和自造简体字。
二、教师用字规范的意义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不但在汉字规范化方面要率先垂范,而且应当认真教育学生读写规范汉字。
这是国家法令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师如果在讲课板书和批改作业时,用字不规范,就会误人子弟。
事实表明,中学毕业生仍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与中小学教师用字不规范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比较淡薄,滥用繁体字,乱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用字规范方面,要更尽职尽责。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让广大教师确立用字规范的意识,认真进行掌握规范汉字的训练。
非语文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编制试卷用字要规范。
三、教师规范字书写要求
1、教师应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规范字书写标准。
2、教师备课要“条理清晰、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不写繁体字。
3、教师在板书、教案、作业批改及编制试卷等各环节都要书写规范字。
附:规范字书写要求:
1、字形规范
字形规范是书写规范的总体要求,字形要符合现行汉字的字形规范。
具体要求是:
(1)不写繁体字。
指在一般场合下,写规范的简化字
(2)不写被淘汰的异体字。
(3)不写旧字形。
汉字的书写都应该写规范的新字形,不写旧字形。
(4)杜绝写错别字。
2、书写要素的规范
汉字的书写有三个要素:笔形、笔数和笔顺。
(1)笔形规范。
每个规范汉字的笔形是确定的,不能改变。
(2)笔数的规范。
每个规范汉字的笔画是有定数的,书写时一定要注意不可随意增减笔画。
(3)笔顺的规范。
笔顺的规则有八条: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
先撇后捺;先横后竖。
先横后撇;先外后内再封门。
三、教师用字规范细则
(一)板书用字规范
课堂教学板书应该书写及时,字迹规范工整,美观大方:
1、教学板书应书写及时。
上课前对板书就要有周密的安排,上课时教师按照预定的步骤及时,适时的书写。
2、教学板书应书写规范。
必须按照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简化字表》正确书写,字迹要写得工整、清楚。
切忌潦草,避免错别字,不要自造字,更不能随意简化,以防误导,产生不良后果。
3、板书语句要力求简明、精炼。
要在有限的板面上容纳较多的内容,传播更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语句的选用上下功夫,力求简明、精炼,争取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内容,要抓重点、抓关键,莫要不分重轻、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辛辛苦苦写了一黑板,到头来缺少的仍然是重点和关健,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二)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规范
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三)教案书写
教案书写一律使用简化字,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并且,在书写上要求工整美观,切忌潦草。
(四)编制试卷
要求用简体字,不错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