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中心远程管理平台建设

房颤中心远程管理平台建设

赵智琛

2019.07.26

内容◆医院简介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

◆远程会诊中心

◆96595健康信息服务平台

医院简介

郑州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54年

2011年挂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2016年成立郑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

医院简介

◆拥有3个国家级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心衰中心◆2018年,胸痛中心荣获中国胸痛中心年度质控金奖

◆卒中中心荣获全国“示范高级卒中中心”、“五星高级卒中中心”荣誉◆创伤救治中心成为全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中心河南分中心

◆高血压中心

◆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2019年)

◆心脏康复中心

◆(河南省唯一的集齐心血管五大中心的医疗单位)

心血管五大中心

医院简介

医疗集团以桐柏路院区为核心,拥有高新

院区、康复院区、豫欣院区、郑州市妇女健康

管理中心及托管的郑州市中心医院新郑分院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绿东村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郑州市五棉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站),与郑州市骨科医院、河

南电力医院、二七区马寨镇卫生院、中原区须

水镇卫生院合作建设急救站,形成了集团化发

展的分级诊疗体系

目目前我国房颤管理存在的4个方面问题

早期诊断率低

?我国房颤早期诊断率低,患者知晓率仅为40%

药物治疗不

规范

?房颤患者抗凝

比例低于全球

平均水平,约

为30%

?室率、心律控

制等药物应用

不规范

新型技术仍

需普及

?2015年消融例

数达11万例,

大部分集中于

中心医院,需

要进一步提高

和普及房颤消

融的手术水平

长期管理欠

?我国房颤患者

的长期管理和

随访欠缺,长

期治疗依从性

较低

目中国进行房颤综合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提高房颤的早期诊断率

规范房颤药物治疗

普及和规范新型治疗技术成立房颤中心,建立我国房颤综合管理模式

开展房颤长期管理

房颤中心对患者全程管理

院前筛查危险

分层

院内规

范化治

出院后

规范管

心脏

康复

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

智慧医院助力房颤中心建设◆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筛查房颤患者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可行左房、肺静脉CTA

◆远程会诊中心:会诊后给房颤患者提供规范的治疗

◆96595健康信息服务平台:会诊、转诊、随访等服务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成立于2013年,主要负责常规心电图远程诊断、动态心电图远程诊断及心脏远程实时监测,三部分工作均通过网络实现。目前本中心承担着院本部、分院、医联体单位共80家心电图诊断工作,提供规范化、同质化心电诊断服务,还可以进行远程的教学及培训,为基层医院解决了人力缺乏、诊断水平不足等问题。向医联体单位免费提供心

电设备200余台

常规心电图远程诊断:科室优化了心电图的检查流程,从病区采集心电图到接收到心电图诊断报告仅需5分钟,为急危重患者急救争取宝贵时间。利用网络技术,在任何地方均可以进行心电图采集。截止到2019年5月,我中心共诊断165万余例心电图,上报急危值2万余例

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测:2013年在河南省首家开展心脏远程实时监测,通过网络给予患者超过24小时的长时程的实时监测,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均可进行远程心电监测每年监测2万余例

强有力的专家团队。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

?给医联体单

位快速准确

出具报告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房颤患者诊断率

◆及时采集患者信息通知房颤中心医师,进行健康教育,有可能早期干预(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抗凝),有效地降低房颤并发症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

目前连接36家医联体成员单位,

实现医学影像远程诊断和报告回传

,目前完成医联体远程影像诊断8万

余例

远程诊断中心的建设实现了三

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

基层医院诊断水平,有效实现分级

诊疗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

64排CT可行左房、肺静脉重建,明确心房、心耳大小、形态,与肺静脉的解剖关系,指导房颤射频消融。

远程会诊中心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平台可以实现远程会诊、双向会诊、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与培训、数字资源共享等多种服务,通过远程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心电联合会诊中心,还可实现远程影像、心电、病理等诊断,并实现心电图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的四级联动会诊

IPMI远程管理

IPMI远程管理 1.IPMI及其原理介绍 1.1 ipmi简介 IPMI是智能型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 for m Management Interface)。用户可以利用IPMI监视服务器的物理特征,如温度、电压、电扇工作状态、电源供应以及机箱入侵等。IPMI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独立于CPU,B IOS 和OS的,所以用户无论在开机还是关机的状态下,只要接通电源就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监控。IPMI是一种规范的标准,由美国英特尔、惠普(Hewlett-Packard)、NEC、美国戴尔电脑和SuperMicro等公司制定。最新的版本是IPMI2.0. 1.2 ipmi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 1. 可以在服务器通电(没有启动操作系统)情况下,对它进行远程管理:开机, 关机,重启。 2. 基于文本的控制台重定向,可以远程查看和修改bios设置,系统启动过程, 登入系统等。 3. 可以远程通过sol连接服务器,解决ssh服务无法访问,远程安装系统,查 看系统启动故障等问题。 4. 故障日志记录和SNMP 警报发送,访问系统事件日志 (System Event Log ,SEL) 和传感器状况。 注:目前,我们公司线上主要要求实现远程重启和远程屏幕两个功能。 1.3 ipmi进行远程管理的必要条件 (1)服务器硬件本身提供对 IPMI的支持。 目前惠普、戴尔和NEC 等大多数厂商的服务器都支持 IPMI 2.0但并不是所有服务器都支持,所以应该先通过产品手册或在 BIOS 中确定服务器是否支持 IPMI,也就是说服务器在主板上要具有 BMC 等嵌入式的管理微控制器。 (2)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 IPMI驱动。 通过操作系统监控服务器自身的IPMI信息时需要系统内核提供相应的支持,linux 系统通过内核对 OpenIPMI(IPMI驱动)的支持来提供对 IPMI的系统接口。 (3) IPMI管理工具。 本文选择的是Linux 下的命令行方式的 IPMI平台管理工具 ipmitool。 1.4 New for IPMI v 2.0 新版本的ipmi增加了一些新特性,以下列出几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1.Enhanced Authentication----RMCP+,key, sessions, au user //认证协议 由RMCP到RMCP+,采用安全哈希算法

【科普】心房颤动的常识

【科普】心房颤动的常识 2014-04-03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作者: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姚焰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下面针对患者最关心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希望对广大患者有帮助。 1,为什么会得房颤? 房颤说到底是心房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纤维化而产生了异常的电活动,而且,由于解剖特点,使得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左房。一般房颤的发生大多经历了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房速-房扑-阵发房颤-持续房颤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进展快慢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需要数十年,有人在很短时间之内即可达到持续性房颤阶段。总体而言,只要活得足够长寿,人人都有得房颤的可能。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变异、甲亢、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一些患者会在较年轻的阶段就发作,最年轻的甚至10来岁即发生,一般来说,发病越早,和基因变异的关系越大。近年来,长期酗酒引起的房颤越来越多,这一类型房颤比较难治。临床上大多数房颤患者往往找不到一个单一明确的原因,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特发性房颤。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之后早期有些病人会出现房颤,不过,这种房颤往往是心脏手术引起的,过后可能会消失很长时间不再发作。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姚焰 2,房颤都有哪些症状?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最常见的是心慌心跳,也有些人可能会感觉胸闷、气短或者出汗。部分人会多尿,之后因低钾而较长时间自觉乏力。但这些症状变化较大,很多人往往这次发作有症状,下次又似乎不明显,甚至有些人(尤其是男性)只是在例行体检或者因为别的病就诊才偶然发现房颤的。房颤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是平常心跳偏慢,但房颤发作时则比较快,我们称之为慢快综合症,也有部分患者平常心跳基本正常但房颤发作又转正常的时候出现心脏停跳几秒,甚至导致晕倒或者眼前发黑。其原因在于心房有左右两个,右心房上长着负责正常心跳的窦房结,如果右房有纤维化病变,就导致窦房结功能降低,出现窦缓或者窦性停搏,而左房的纤维化病变就会导致房速、房扑房颤等。多数患者的房颤在劳累、饮酒之后以及夜间容易发作,但这种发作模式一般不固定,对诊断治疗也不重要。有的病人以为发病的诱因和规律性很重要,其实对于治疗没有太大意义。房颤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导致脑梗塞,也叫中风,少数人也可能引起心衰,喘不上气、躺不平、脚肿,等等,临床上有些病人没有明显症状,是因为体检时才偶然发现房颤,这称为无症状性房颤。某种意义上说,无症状性房颤可能比有症状的房颤更危险,因为无症状就不会及时治疗,那么发生中风或者心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不少患者都是发生脑梗塞以后才发现房颤的,造成了很大的遗憾。一些患者可能因此死亡。 3,房颤怎么诊断? 房颤的诊断非常容易,只要在发作时做普通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捕捉到即可确诊,无需特殊检查。但可以做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血液化验等了解是否合并其他情况。如果房颤不需要用药就自己时发时停,称为阵发房颤,如果发作起来不用药就无法终止甚至用药也无效,就称之为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长甚至药物加电复律也无法转复,就被称为永久性房颤。 4,得了房颤用什么药物治疗? 房颤的治疗是个较棘手的问题。首先,应该尝试药物控制。具体怎么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药物。不过,必须清楚的是,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根除房颤,除非是少数因为甲亢或者、预激综合症、心脏手术后早期等原因引起的房颤,可能在这些情况解除之后不再发作。不过,药物确实可能使得某些别人在相当长的时间不发作或者几乎不发作。但房颤病灶仍然存在,而且会继续发展,迟早可能再发病。所以,对于房颤来说,用药等于是“维稳”,有些症状较轻、发生中风的危险不高、发作较少或者高龄、身体虚弱、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以及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如果已经发生过脑梗塞或者医生评估脑梗塞风险比较高、发作时症状比较明显而对生活和精神上带来比较大的压力、相对比较年轻或者因为房颤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等,这些患者就可以考虑导管消融,争取根治房颤。 5,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是怎么回事? 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是近10多年得到普及的技术。总体上来说是安全、微创的介入治疗。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治疗的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它是通过血管穿刺将导管送入心脏内,对引起房颤的病变进行破坏,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的术式几经演变,目前以肺静脉大环隔离为主流,但也越来越发现其弊端,主要是成功率难以突破瓶颈,而且远期效果更差。对于阵发性房颤,一般来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有些患者可能发病不久心房病变就已经很严重。远期来看,目前主流的肺静脉隔离术的效果并不特别令人满意,特别是持续性房颤,如果做一次消融手术的话,目前国外报道5年以上成功率在15-50%之间,而且,前者更加可信。我们使用特殊技术进行的线性消融远期成功率居国际领先,但对于持续性房颤,一次手术5年后完全治愈的也只接近50%,其他患者只能达到改善。另外还有碎裂电位和局灶消融等术式,虽然各有优劣,也都存在成功率难以进一步突破的困境。一是因为目前的肺静脉隔离术治疗范围比较局限,随着病情发展,会有新的病灶发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使用的消融导管难以形成安全的彻底的损伤。总体来说,发现得越早、左房越小、合并其他病越少的患者手术效果越好。一般阵发性房颤做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在高水平的中心可以达到80%左右,但持续性房颤最多就是60%左右,多数中心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远程控制工具—pc Anywhere

远程控制工具—pc Anywhere 网络管理实习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工程 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四年十月十七日

目录 1 远程控制工具——Pc Anywhere (1) 2 对远程控制工具的分析理解 (1) 2.1 PC Anywhere的概念 (1) 2.2 Pc Anywhere远程控制软件的功能 (1) 3 采用的软件和工具、网络环境 (1) 4 实习的内容和步骤 (1) 4.1 pcanywhere的安装与使用 (1) 5 结论 (8) 6 实习心得 (9) 参考文献 (10) I

1 远程控制工具——Pc Anywhere 掌握远程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远程控制工具Pc Anywhere,学会安装并使用远程控制工具。 2 对远程控制工具的分析理解 2.1 PC Anywhere的概念 Pc Anywhere是一款非常著名的远程控制工具,使用它可以轻松实现在本地计算机上控制远程计算机,使两地的计算机协同工作。 2.2 Pc Anywhere远程控制软件的功能 pc Anywhere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安全性高的远程控制软件。功能有: (1)排除计算机故障:网络管理员使用pc Anywhere远程连接另一台计算机并解决计算机所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查看其他人的计算机屏幕、检查和修改设置。 (2)支持和维护服务器:网络管理员使用pc Anywhere连接到企业内部服务器,可进行日常维护、性能评估、并解决网络问题。 (3)获取存放在家里或办公室中的文件:使用pc Anywhere可以连接到家里或办公室的计算机,从而迅速地获得所需要的文件。 (4)实现远程工作:使用pc Anywhere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可以查看和编辑文件,访问网络资源,并运行各种应用程序。 3 采用的软件和工具、网络环境 1.采用的软件:远程控制工具pc anywhere。 2.网络环境:被控端(即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中文版,主控端(即用户端)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中文版,远程控制软件则采用pcAnywhere 10.5英文版。 4 实习的内容和步骤 4.1 pcanywhere的安装与使用 1.双击setup.exe进行安装

TeamViewer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使用哪些端口

TeamViewer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使用哪些端口TeamViewer这款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它是无需任何特殊的防火墙配置即可轻松连接到远程计算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可以上网,TeamViewer 始终可用。TeamViewer 与互联网对外连接时,通常不会受到防火墙屏蔽。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具有严格安全政策的公司中,防火墙可能会阻止所有未知的外网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配置防火墙,允许TeamViewer 通过防火墙与外部连接。 以下是TeamViewer 需要使用的端口: 一、TCP/UDP 端口5938 TeamViewer 倾向于通过端口5938 进行对外的TCP 和UDP 连接—这是TeamViewer 的主要端口,并且TeamViewer 在使用此端口时具有最佳性能。你的防火墙应至少允许使用此端口。 二、TCP 端口443 如果TeamViewer 无法通过端口5938 进行连接,接下来会尝试通过TCP 端口443 进行连接。 但是,Android、iOS、Windows Mobile 和BlackBerry 移动端上运行的TeamViewer不使用端口443。 注意: 在管理控制台中创建的自定义模块也使用端口443。如果你要通过群组策略部署自定义模块,则需要确保你要部署的计算机上的端口443 打开。端口443 还有其他用途,包括TeamViewer 更新检查。 三、TCP 端口80

如果TeamViewer 无法通过端口5938 或443 进行连接,则会尝试通过TCP 端口80 进行连接。由于会产生了额外的开销(Overhead),并且如果连接断开也不会自动重新连接,通过此端口的连接速度比端口5938 或443 慢,可靠性也较低。因此,端口80 仅作为最后备用选择。 Android、Windows Mobile 和BlackBerry 上运行的TeamViewer不使用端口80。但是,如果需要,我们的iOS 应用程序可使用端口80。 四、Android和Windows Mobile 在Android 和Windows Mobile上运行的TeamViewer只能通过端口5938 与外部连接。如果移动设备上的TeamViewer 无法连接并提示你“检查网络连接”,可能是因为你的移动数据提供商或WiFi 路由器/防火墙屏蔽了此端口。 五、目标IP 地址 TeamViewer 软件可连接到遍布世界各地的主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使用多个不同的IP 地址范围,这些地址范围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无法提供服务器IP 列表。但是所有IP 地址均有PTR 记录,并解析为*https://www.360docs.net/doc/475387113.html, 。你可以用它来确定可通过你的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的目标IP 地址。 虽然可以如此操作,但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这样完全没有必要,TeamViewer 只能通过防火墙发起外部数据连接,因此只需防火墙屏蔽所有传入连接并仅允许通过端口5938 进行对外连接即可,无论目标IP 地址如何变化。 以上就是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远程桌面管理软件AppleRemoteDesktop3

Customer Profile 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Airport and AirIT 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Airport guides travelers with Mac-based solution. Airport installs state-of-the-art flight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d by Apple Remote Desktop 3. When the 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Airport (PHL) opened its doors to four airlines and 100 passengers a day in the summer of 1940, few could have predicted the immense challenges of running an airport in the 21st century. Today PHL has 120 gates in six terminals and serves more than 28 million travelers annually. Connecting those passengers to their planes and luggage requires a vast array of ever-changing, time-sensitive data processed by hundreds of computers and displayed on thousands of screens. So when PHL expanded capacity by opening its new 800,000-square-foot A-West international terminal, only a state-of-the-art flight information system would do. At the heart of this system are Macintosh computers running Apple Remote Desktop 3. Faced with an aging terminal-based text display system and ever-growing demand, PHL contracted Air-Transport IT Services, Inc. (AirIT) to install a modern, multimedia-capable flight information system that would be easy to scale and maintain. AirIT is a leader in providing integrated IT solutions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with metropolitan,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 clients from Hong Kong to Wichita. AirIT brought in a powerful Java-based Multi-User Flight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MUFIDS), to be integrated with an operational database and a gate management system. But former PHL Chief of Staff Jeff Shull wanted more. Shull—now Senior Vice President at AirIT—was interested in building a Mac-based network using Mac OS X to harness the platform’s proven support of Java, its ability to run on multiple displays, and its overall stability. At a Glance Opportunity: After the expansion of its international terminal, PHL contracted AirIT—a global provider of IT services to the airport and airline industry—to install a state-of-the-art fligh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new system would also allow PHL to pursue its desire for a Mac OS X–based solution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platform’s proven support of Java, multiple-display support, and overall stability. Results: Apple Remote Desktop 3 provides the perfect solution, enabling AirIT staff to distribute software, monitor system status, and control remote systems—all from one Macintosh computer. The new system requires only a quarter of the IT staff that similar, non-Mac-based installations normally require. And with Apple Remote Desktop, updating all of the computers can be completed in less than a day versus the 5 to 7 days typical for an environment like this.

win7工作组下远程管理HyperV的方法(详细图解)

在工作组环境win 7远程管理Hyper-v server R2 下载for win7 的RSAT(Remote Server Administration T ools for Windows 7 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475387113.html,/download/en/details.aspx?id=7887 (x64 and x86两个版本供下载 选择你系统对应的版本) 下载完成 双击安装包 安装(安装过程较慢) 安装完成后一》控制面板一》程序和功能一》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 会发现windows功能窗口列表最下端多出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项 也就是RSAT(Remote Server Administration T ools 安装成功 见下图

依次点开一》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一》角色管理工具一》勾选Hyper-v工具一》确定 完成后会在管理工具中添加Hyper-v管理器 见下图

连接到服务器一》另一台计算机:出现如下显示: 此处显示没有完成此任务所需的权限。请与计算机08R2授权策略的管理员联系。 一、此处需要hyper-v服务器与win7上拥有一个相同的帐户 密码也一样。 二、去微软网站下载HVRemote.wsf 脚本 下载链接为 https://www.360docs.net/doc/475387113.html,/HVRemote/Release/ProjectReleases.aspx?ReleaseId=308 4 因为在工作组环境下配置远程管理hyper-v服务器很麻烦 服务器与客户端必须开通必要的权限 还好微软有提供相关脚本 三、下载完毕后,将hvremote.wsf存放至本地目录(如D:\hvremote)

永久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的临床意义

永久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的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我国>30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并随年龄而增加。临床上我们将房颤的发作分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本文主要研究永久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的临床意义,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永久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进行分析比对,探讨是否可能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2006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为永久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者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在42~86岁,平均(58±7)岁的患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肺心病7例,特发性房颤2例。 1.2方法以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RR间期≥1.5 s定为心室长间期,数据经计算机分析,再经人工剔除伪差、干扰等,结合患者生活记录,把心室长间期仅在睡眠中出现定为与睡眠相关(Ⅰ组),而睡眠及非睡眠时均出现定为与睡眠无关(Ⅱ组),进行两组心室长间期频度及24 h人均心室长间期比对分析。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易(x±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56例患者中,Ⅰ组(42例),24h睡眠、非睡眠平均心室率及平均1 min 最低心室率分别为(58.2±35.2)、(98.2±26.2)、(48.2±12.2);Ⅱ组(14例),24 h 睡眠、非睡眠平均心室率及平均 1 min最低心室率分别为(34.1±27.6)、(75.2±27.1)、(38.1±12.7);Ⅰ组24 h睡眠、非睡眠平均心室率及1 min最低心室率明显快于Ⅱ组(P<0.01);Ⅰ组中出现心室长间期时均不伴有头晕、黑蒙、晕厥等脑供血不足现象,Ⅱ组中清醒活动中出现心室长间期时多伴有头晕、黑蒙,少数人有晕厥现象。 3讨论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房颤合并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比较一致的看法是①房颤合并一度房室阻滞心电图上无法诊断; ②房颤合并三度房室阻滞容易诊断,房颤时,当QRS波节律变为缓慢而规整时,则考虑存在三度房室阻滞。逸搏点位置的高低可根据QRS波的宽度大致推测,但对于心室率缓慢的范围尚有分歧,以40 bpm左右为多见;③对于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期是否存在二度房室阻滞一直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是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期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并制定出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条件:①出现3个>1.5 s的R-R间期,②连续10个f未下传心室,③平均心室率

一种远程管理Linux系统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分类号:TP311.1 U D C:D10621-408-(2007)5913-0 密级:公开编号:2003032045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论文 一种远程管理Linux系统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作者姓名: 申请学位专业: 申请学位类别: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

一种远程管理Linux系统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现在,Linux已经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操作系统之一,在其系统中有很多的服务。为了实现远程配置和管理Linux中的各种服务,需要有一种远程管理Linux 系统的工具软件,Webmin就是一种较好的B/S模式软件,而该课题以C/S模式实现。该工具主要功能实现对Linux系统用户和组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对系统应用服务(如:DNS、FTP、Apache、系统启动服务管理)进行管理和配置,这些服务的远程配置主要是通过修改服务配置文本文件来实现的。该远程管理工具选用C/S模式设计,在客户端,采用GTK编程来实现操作界面;在服务器端,选用Linux系统的文件调用函数来读写配置文件中的数据;采用Sock TCP 编程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系统测试后,完成预期的目标,但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程序和考虑安全性后,方可应用于实际的远程管理。 关键词:Linux;系统服务;C/C++;GTK;系统调用;Socke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Remote Management Tool for Linux Abstract The operating system of Linux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operating systems nowadays. It provides many kinds of service. In order to configure and manage the service remotely, the tool of remote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of Linux is needed. Webmin is a good tool of software based on the model of B/S. This design is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model of C/S.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include addition, modification, deletion of users and groups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 and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ervic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such as the DNS, FTP, Apache and the management of booting service. The remote management of service is implemented by modifying the files of configuration. The model of C/S is selected by this system. In the Client, the operating interface is made by the programming of GTK. In the Server, the functions of transferring of files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 are used to write and read the data of the configuration files. The communication of Client and Server is implemented by the programming of Sock TCP. The testing demonstrates that the system has reached the prospective goal. But lots of improvements should be made and the problems of secur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more. After being modified and perfected, the system can be used to manage the system remotely. Key words: Linux;System Servers;C/C++;GTK;System Call;Socket

无症状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无症状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作者:毕亚艳, 李智博, 黄永麟, BI Ya-yan, LI Zhi-bo, HUANG Yong-lin 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刊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年,卷(期):2006,10(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6条) 1.Boyaci A;Topaloglu S;Yilmaz S Regional left atrial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activities in patients with mitral stenosis[外文期刊] 2004 2.Majeed KM;Carrol K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general practice in England and Wales,1994-1998:analysis of date from the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 [外文期刊] 2001(3) 3.Psaty BM;Manolio TA;Kuller LH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lder adults[外文期刊] 1997 4.Israel CW;Gronefeld G;Ehrlich JR Long-term risk of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s documented by an implantable monitoring device:implications for optimal patient care 2004 5.Roche F;Gaspoz JM;Da Costa A Frequent and prolonged asymptomatic episode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revealed by automatic long-term event recorders in patients with a negative 24-hour Holter[外文期刊] 2002 6.Frykman V;Frick M;Jensen-Urstad M Asymptomatic versus symptomatic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clinical and noninvasive characteristics[外文期刊] 2001 7.Sugishita K;Shiono E;Sugiyama T Diabetes influences the cardiac symptoms related to atrial fibrillation[外文期刊] 2003 8.Levy S;Maarek M;Coumel P Characterization of different subset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general practice in France:The ALFA study.The College of Frenh Cardiologists 1999 9.Klemm HU;Ventura R;Rostock T Correlation of symptoms to ECG diagnosis following atrial fibrillation[外文期刊] 2006(2) 10.Hart RG;Pearce LA;Rothbart RM Stroke with intermittent atrial fibrillation: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during aspirin therapy.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Investigators 2000 11.Defaye P;Dournaux F;Mouton E;Aida Multicenter Study Group Prevalence of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 from the automated analysis of data stored in the DDD pacemakers of 617 patients:the AIDA study 1998 12.张殿新;黄岚;张荣庆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心房肌细胞内Ca2+的影响及替米沙坦的拮抗作用[期刊论文]-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5) 13.殷跃辉;刘增长;吴近近胺碘酮与氯沙坦、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前瞻、随机开放研究[期刊论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4) 14.Wolk R;Kulakowski P;Karczmarewicz S The incidence of asymptomatic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opanolol or propafenone[外文期刊] 1996

心房颤动临床诊断误区分析

心房颤动临床诊断误区分析 目的结合临床诊断资料,对房颤诊断中极易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接诊的房颤患者中选取64例,对其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诊断为风心病等房颤,2例患者为特发性房颤在初次诊断时,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后在房颤发作时再测,确诊为特发性房颤;36例患者为冠心病房颤,其中10例属于持续性房颤,另26例属于阵发性房颤;7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其中3例患者出现持续性房颤;结论在心房颤动的临床诊断中,一定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检测结果,同时注意分析患者病史,以免出现误诊,导致治疗最佳时间被耽误。 标签:心房颤动;诊断;误诊 心房颤动,医学中将其称之为心房纤颤,属于心律失常发病率排第二的疾病,可以说仅次于过早搏动。患者的年龄越大其发生房颤的几率就越高。国内有报道指出,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其中21.9%的人群患有房颤[1]。如何有效诊断房颤,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成为了关键。但由于房颤极易与其他疾病出现相似的临床症状,故避免诊断误区成为了诊断重点,现结合笔者临床中关于房颤的诊断情况对诊断误区进行总结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所分析的64例患者,其资料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接诊的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其资料都非常完善;其中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38例,患者33~93岁,中位年龄为(59.94±1.28)岁,病程为2h~33年,其中27例为持续性房颤,37例为阵发性房颤。 1.2临床诊断患者在发作时,常伴随有胸闷、心悸以及气急等,同时还有心跳不规则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伴随有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通常在100~160次/min 范围内,通过听诊可发现有以下三种特点:①心音强弱不等;②心律绝对不规则; ③有脉搏短绌,由于心室率过快,使得每次搏动的排血量都非常少,且心搏无法有效引起桡动脉搏动,致使每分钟的心率比脉率更大。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有原发性心脏病的症状。 1.3心电图(ECG)诊断现目前,ECG是房颤诊断的重要方法,其诊断标准为:①QRS波的振幅以及间距明显不齐;②未出现正常的P波,代之以振幅、形态以及间距均不等的房颤波(f波),其频率往往会超出350次/min。在房颤心电图的诊断中,f波是主要的诊断依据,其在V1或者Ⅱ导联非常的清楚。但由于不少患者同时伴随有肺气肿或者肥胖等其他疾病,這使得f波经常无法清楚表现出来,在诊断时可以结合S5或者CR1导联来进行准确。必要情况下,还可通过食管导联来帮助诊断。有一部分学者通过电脑对体表心电图的f波或者心房波在振幅进行分析,并将这种分析诚挚为振幅谱,根据结果发现其与心腔内导联的记录结果基本一致,这在有效提高房颤心电图诊断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上有着重要

远程抄表管理软件

远程抄表管理软件-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远程抄表管理软件 深圳森晖电子有限公司 电表事业部,深圳市深南大道本元大厦25楼A https://www.360docs.net/doc/475387113.html, 功能说明: 1、运行于internet / intranet的远程电力抄表管理软件; 2、多总线并发工作设计(支持8条485总线),多任务抄设可同时进行; 3、通讯接口插件式设计,完全不同的功能软件可共享下位机通讯系统; 4、多种报表输出格式:EXCEL、Qprinter、图文; 5、符合DL/T 645 部标、扩展标准

三相电表功能介绍: 1、精密的分时计量和需量控制 ●4个费率时段计量正向有功和反向有功电能;2种有功计量模式 ●分时计量四个象限无功电能;正反向总无功计量支持5种无功计量模式 ●4种费率,12时段,4个年时区,5个时段表 ●节假日、春节、周休日设置 ●主副两套费率,提前设置到时切换 ●有功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2、多种事件记录功能 ●失压、失流记录功能;上电、停电记录,编程、广播校时;编程、广播校时事件记录功能; ●电压合格率,全失压电流检测记录功能; ●代表日整点负荷冻结功能和每日零点电量冻结或每月某日零点负荷冻结功能; ●表壳的开、关记录 3、大容量的负荷记录功能 ●128KB的负荷曲线的记录功能,允许记录的数据多达7类,时间间隔可设; ●当前月、上月、上上月电量、最大需量的记录 ●12个月历史电量结算功能。 4、方便的读取和测试 ●有两个RS485接口;速率可调; ●红外载波通讯,支持抄表和设表; ●支持红外遥控器抄表,非接触唤醒; ●8路光藕隔离输出,用于精度测试和远动脉冲、需量周期、秒时钟、时段切换指示和负荷报 警控制。 5、安全功能 ●三级密码构成的授权体系 ●运行状态光电报功能 ●逆相监测功能 ● 6、用户可编程的液晶显示功能 7、符合DL/T645-1997和南方电网通讯规约及其他扩展规约

心房颤动指南

ACC/AHA房颤指南 I. 导言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其患病率正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尽管房颤常常与心脏病有关,但也见于许多无明显疾病的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和血栓栓塞可导致发病、死亡一级医疗费用增加,因而,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联合建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制定该种心律失常控制指南。 委员会由ACC和AHA的8名代表、ESC的4名代表、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NASPE)的1名代表以及来自Johns Hopkins大学循证医疗中心·老年房颤保健研究与质量报告管理局的1名代表。ACC、AHA、ESC各自任命了3位专业评论家(共9位),同ACC临床电生理委员会、AHA和ECG心律失常委员会、NASPE以及本次执笔委员会任命的25位评论家一道对此文告进行了校阅。文告的发行得到了ACC、AHA和ESC行政机构的同意以及NASPE 的正式认可。工作组每年要对这份指南审查一次,如果没有修改或撤销,该指南将一直用以指导当前临床工作。 本委员会通过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包括Cochrane系统查阅数据库和Cochrane对照试验登记)和Best Evidence数据库,对1980年至2000年6月的文献进行了全面复习。文献查询仅限于英语语系和人类研究。 II. 定义 A. 房颤 房颤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特点为心房活动不协调,继之心房功能恶化。在心电图(ECG) 上,房颤表现为正常的P波被大小、形状、时限不等的快速振荡波或纤维颤动波所取代。如果房室(A V)传导正常,则伴有不规则的、频繁的快速心室反应(1)。心室对房颤的反应性取决于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张力水平,以及药物的影响(2)。如果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或交界性快速心律失常,则RR间期可能比较规则。持续的不规则性、宽QRS波群快速心律失常强烈提示房颤伴有附加旁路传导或束-支阻滞。频率极快(高于200次/分)的房颤提示存在附加旁路。 B. 相关的心律失常 房颤可能为孤立性,或者合并其它心律失常,通常为房扑或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扑可发生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治复发性房颤时,比房颤规整,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规则的房性活动锯齿波,称为扑动波(f波),尤易见于II、III和aVF导联。房扑未经治疗时,心房频率通常为240(320 bpm,心电图上f波在II、III和aVF导联倒置,在V1导联直立。右房(RA)活动波可能发生翻转,从而导致f波在II、III和aVF导联直立,在V1导联倒置。2:1房室阻滞比较常见,此时心室率为120(160 bpm。房扑可蜕化成房颤,房颤也可引起房扑,因此心电图上有时会出现房扑和房颤交替存在的现象,这都反映了心房活动的改变。 其它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以及房室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房室结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也可触发房颤。在其它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时,P波易于识别,ECG上表现为1个或多个导联中的P 波被等电位线分割。P波形态有助于确定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单一类型的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于肺静脉(3),频率通常高于250 bpm,而且往往蜕化成房颤。心内标测有助于确定不同类型的房性心动过速。 III. 分类 房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论有无明显的心脏病或相关症状均可发生,比如有关“孤立性房颤”术语的定义就很多。对于临床上和心电图上没有心肺疾患表现的年轻(年龄小于60

(二)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诊断特点

---------------------------------------------------------------最新资料推荐------------------------------------------------------ (二)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诊断特点 (二)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诊断特点心房颤动是起源于除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最常见的异位心律,其发生率仅次于过早搏动。 房颤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一是无正常 P 波,代之以形态,振幅及间距均不等的房颤波(f波),频率常超过 350 次/min~400 次/min;二是 QRS 波的间距和振幅绝对不匀整。 正常 P 波消失,出现f 波是房颤心电图诊断的主要可靠条件。 但要排除各种技术误差和干扰,如电极接触不良、肌肉震颤以及交流电干扰等。 在体表心电图上,f 波的频率和振幅常无规则。 粗大的f 波振幅可达 0.3mv,小的f 波可无法辨认。 临床发现f 波在Ⅱ 或 V1 导联清晰、明显。 典型的单纯性房颤心电图诊断不难,但由于房颤本身可存在病理和生理性传导异常,并常与某些其他心律失常并存,而使其心电图诊断和鉴别复杂化。 房颤可合并过早搏动、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VT),以及各种房室传导阻滞(AVB)。 房颤也可合并于心动过缓、 AVB、束支阻滞和预激综合征等。 1 / 5

房颤心室率快时易合并出现室内差传,室率过快时甚至可转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房颤心室律完全规整时可考虑已转为窦性心律,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呈固定比例的房室下传以及各种完全性房室分离。 一般认为心室率在 30 次/min~40 次/min, QRS 波宽大畸形时可能是完全性 AVB,部分起搏点位于房室交界区下部或在希氏束上者 QRS波可正常。 心室率在 40 次/min~50 次/min 可考虑房室交界区性心律。 心室率在 60 次/min~110 次/min 时,可能是非阵发性过速性心律失常或阵发性过速性心律失常伴传导阻滞。 心室率在 140 次/min 以上时,考虑阵发性房性或 VT。 以往认为,房颤时 RR 间距大于 1.5s 或1.0s~1.5s 等长 RR 间距,反复出现者诊断合并Ⅱ 度 AVB。 目前认为此种标准并非可靠。 以下就房颤时一些重要的常需鉴别的心律失常作一简介。 1.多源性房性心律失常(MAA)或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AT): MAA 或 MAT 由于其心电图常表现心室率快、不规整以及有时无清楚的 P 波而易误诊为房颤。 60 年代后期, MAA 或 MAT 作为一种少见心律失常首次在文献中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