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与实务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操(华生)课件

度。
感觉统合治疗的实施
评估与诊断
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感觉统合障碍 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过程监控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明 确治疗目标和方法。
家庭配合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监督,巩固治疗效果。
发展。
提升学习能力
通过感觉统合,儿童能 够更好地接收、处理学 习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
增强适应能力
良好的感觉统合有助于 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 化,减少行为问题和学
习困难。
提升心理健康
感觉统合的正常发展有 助于减少心理行为问题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大脑皮层整合作用
神经递质与调质的作用
以通过组织触觉和肌肉刺激的活动来帮助他们恢复运动功能。
此外,感觉统合理论还可以帮助康复师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效果。通 过观察患者在训练中的表现和反应,康复师可以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 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感觉统合理论来提高自己的感知和运动能力。例 如,通过进行各种运动和游戏活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
持之以恒
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耐 心和坚持。
观察与调整
在训练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个体的反应和表现 ,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难度。
05
华生感觉统合理论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感觉统合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儿童早期教育上。通过运用华生的理论,教师能 够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特点,从而制定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计划。
感觉统合治疗的实施
评估与诊断
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感觉统合障碍 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过程监控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明 确治疗目标和方法。
家庭配合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监督,巩固治疗效果。
发展。
提升学习能力
通过感觉统合,儿童能 够更好地接收、处理学 习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
增强适应能力
良好的感觉统合有助于 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 化,减少行为问题和学
习困难。
提升心理健康
感觉统合的正常发展有 助于减少心理行为问题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大脑皮层整合作用
神经递质与调质的作用
以通过组织触觉和肌肉刺激的活动来帮助他们恢复运动功能。
此外,感觉统合理论还可以帮助康复师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效果。通 过观察患者在训练中的表现和反应,康复师可以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 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感觉统合理论来提高自己的感知和运动能力。例 如,通过进行各种运动和游戏活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
持之以恒
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耐 心和坚持。
观察与调整
在训练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个体的反应和表现 ,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难度。
05
华生感觉统合理论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感觉统合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儿童早期教育上。通过运用华生的理论,教师能 够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特点,从而制定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计划。
感觉统合教育讲义

家长参与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解决方案
家长对感觉统合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有 效的参与和支持。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对感觉统合教育 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 学习过程。
挑战
解决方案
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不畅,影响教学效果。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家长与教师的 互动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感觉统合发 展。
感觉统合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融合
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感觉统合教育中融入不 同文化元素,尊重学生的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跨文化交流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 动,拓宽视野,培养跨文 化沟通能力。
多元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标准和方法, 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 力。
感觉统合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创新教育模式
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满足 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缺乏对感觉统合教育的深入理解 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实施教学。
解决方案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感觉统合 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定期组织教 师交流和分享经验。
挑战
教师对感觉统合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存 在误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
建立专业团队,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确保教师准确掌握感觉统合教育的理 念和方法。
触觉输入训练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 温度、形状的物品, 增强孩子的触觉识别 能力。
味觉输入训练
通过尝试不同味道的 食物或液体,提高孩 子的味觉敏感度。
嗅觉输入训练
通过闻不同气味的物 品或环境,增强孩子 的嗅觉辨别能力。
感觉整合训练
感觉与认知整合
通过将感觉信息与认知 能力相结合,提高孩子 的信息处理和记忆能力。
教育资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学前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课件

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持续跟进有助于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为其他方面的训练提 供参考。
提高训练效果
通过持续跟进,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训练效果。
如何保持训练效果
01
02
03
04
定期评估
定期对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 的评估,了解其发展状况。
重要性
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学前特殊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儿童往往存在感觉 统合失调的问题,如触觉敏感或迟钝、听觉不灵敏、视觉不协调等,通过训练 可以改善这些问题,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
增强感觉统合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训练,使学前儿童的感觉器官能 够更加灵敏地接收和整合来自外界的 各种刺激,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速度与敏捷性训练
通过各种速度和敏捷性训 练,如短跑、接力跑、躲 闪等,训练儿童的速度和 敏捷性。
认知感觉训练
注意力训练
通过各种注意力训练游戏,如找 不同、听指令、拼图等,训练儿
童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记忆力训练
通过各种记忆力训练游戏,如看图 记忆、听故事复述等,训练儿童的 记忆力和回忆能力。
语言理解能力训练
训练应逐步增加难度和复杂性,从简单的 活动开始,逐渐引导儿童适应更复杂、更 具挑战性的活动。
重复强化原则
兴趣性原则
训练中应多次重复某些活动,以加深儿童 对刺激的印象,强化其对刺激的反应。
训练应结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设计, 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02
CHAPTER
学前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问 题
听觉刺激
通过不同的声音,如音乐 、语言、自然界声音等, 训练儿童的听觉感知和分 辨能力。
感觉统合教育讲义

感觉统合教育 讲义
第一章:感觉统合基础理论
一、感觉统合与婴幼儿各项能力发展. 二、感觉统合概论 三、感觉统合失调 四、感统失调的表现 五、感统失调的原因 六、感统训练的目标及原则
一、感觉统合与婴幼儿各项能力发展
问题:1、人类是怎样学习的 大脑
2、儿童幼儿期学习靠的是什么 身体
3、儿童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内容
注:肌肉、关节、韧带是本体感觉器官,其发展水平影响着孩子的 行动计划,动作协调社交和言语能力
本体感发育不良的表现:
1、动作不协调、身全不灵活. 2、行为散漫、做事效率低. 3、坐立不安、姿态不良、无法安静 4、情绪及行为控制能力差. 5、语言发展不良 6、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心理障碍多 7、站无站像、坐无坐像、缺乏自信、挫
触觉学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辨识能力、身体反应的灵活性、 情绪变化的好坏.
触觉学习不足包括:触觉敏感、触觉迟钝两方面.
触觉敏感或迟钝与感统失调
• 人类在胚胎期,有三层结构,最外层日后发展成皮肤及神 经系,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关的,触感便 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辨 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及情绪的好坏.
折感很多、没有创造力等等.
五、感统失调的原因
1、独生子女群体生活不足. 2、都市化生活浓重,户外活动少、很少玩水、土、泥、沙等游戏. 3、孕期被动吸烟、服用药物、饮酒、生活无规律等. 4、孕期胎位不正造成固有的平衡感不佳. 5、 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7、早产或剖腹生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8、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9、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10、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11、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12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13、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第一章:感觉统合基础理论
一、感觉统合与婴幼儿各项能力发展. 二、感觉统合概论 三、感觉统合失调 四、感统失调的表现 五、感统失调的原因 六、感统训练的目标及原则
一、感觉统合与婴幼儿各项能力发展
问题:1、人类是怎样学习的 大脑
2、儿童幼儿期学习靠的是什么 身体
3、儿童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内容
注:肌肉、关节、韧带是本体感觉器官,其发展水平影响着孩子的 行动计划,动作协调社交和言语能力
本体感发育不良的表现:
1、动作不协调、身全不灵活. 2、行为散漫、做事效率低. 3、坐立不安、姿态不良、无法安静 4、情绪及行为控制能力差. 5、语言发展不良 6、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心理障碍多 7、站无站像、坐无坐像、缺乏自信、挫
触觉学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辨识能力、身体反应的灵活性、 情绪变化的好坏.
触觉学习不足包括:触觉敏感、触觉迟钝两方面.
触觉敏感或迟钝与感统失调
• 人类在胚胎期,有三层结构,最外层日后发展成皮肤及神 经系,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关的,触感便 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辨 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及情绪的好坏.
折感很多、没有创造力等等.
五、感统失调的原因
1、独生子女群体生活不足. 2、都市化生活浓重,户外活动少、很少玩水、土、泥、沙等游戏. 3、孕期被动吸烟、服用药物、饮酒、生活无规律等. 4、孕期胎位不正造成固有的平衡感不佳. 5、 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7、早产或剖腹生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8、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9、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10、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11、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12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13、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学内容

第五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 务要素
第4节 训练的组织实施 一、训练准备
二、训练组织形式
三、训练基本方法
四、技能获得
五、训练难点及其应对 六、训练实时评估 第5节 训练的其他相关问题及其应对
一、训练疲劳及其应对
二、训练的安全保护
三、训练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第六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 务技术
第1节 触觉功能训练 一、触觉功能训练的基本对策 二、训练项目及技术要领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第一章绪论
第1节感觉统合能力与儿童发展 一、感觉统合理论 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三、感觉统合能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四、感觉统合失调
第二节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一、有关概念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问题 三、感觉统合训练的学科研究 四、学科定位 五、相关学科
第一章绪论
第3节感觉统合训练发展简介 一、创立于传播 二、现状及问题
项目 举例
第5节 脑瘫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相关
辅助
训练
第八章感觉统合训练室的建设及 管理
第1节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建设规划 一、建设规划原则 二、训练室的选址 三、室内规划
第2节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 一、常规设备 二、训练室的辅助设备 三、设备选购有关问题
第3节 感觉统合训练室使用管理 一、相关制度 二、训练室常规管理工作
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生理心理基 础
第1节 触觉训练的生理心理基础 一、概述 二、触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2节 前庭觉训练的生理心理基础 一、概述 二、前庭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3节 本体感觉训练的生理心理基础 一、概述 二、本体感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4节注意的生理心理基础 一、概述 二、注意的生理心理机制 三、注意的功能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第5章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务要素(2)

三、训练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1 关节畸形
6 强化手段的选择
2 身患病、伤
7 儿童自理
3 躯体易受伤器官、区域 8 意外事故应急处理
4 异性互动训练的礼规
9 训练术语的使用
5 训练时间选择
10 其他
小结
1.感觉统合训练的人力资源的组成及其在训练活动中的 作用;了解相关的物力资源。
2.感觉统合训练的实务要素,包括:训练组织形式、训 练的基本方法、训练难点及其应对。
第5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务要素(2)
主要内容
1.熟悉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则。 2.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及训练活动方案
的设计。 3.熟悉感觉统合训练的人力资源的组成及其在训练活
动中的作用;了解相关的物力资源。 4.熟悉感觉统合训练的实务要素,重点掌握训练组织
形式、训练的基本方法、训练难点及其应对。 5.熟悉训练疲劳及训练中常见问题,掌握相关的对策。
三、训练基本方法
(一)被动训练 (二)助动训练 (三)主动训练 (四)其他训练方法
了解以上训练方法的适用情况和特点
四、技能获得
(一)示范及解释 (二)尝试及支持 (三)技能自动化
五、训练难点及其应对
(一)训练难点 1.训练难点的类型 ① 预设难点和突发难点 ② 群体训练难点和个体训练难点 2.训练难点的分布 3.训练难度 ① 源于训练项目的影响因素 ② 源于训练人员的影响因素
(二)机构内部的相关工作制度与行为准则等。
第4节 训练的组织实施
一
• 训练准备
二
• 训练组织形式
三
训练基本方法
四
技能获得
五
训练难点及其应对
六
训练实时评估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讲课文档

1905年比奈和助手西蒙编制了历史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史称
1905年量表(由30个由易到难的题目组成) 1908年修订,产生1908年量表(有59个个题目,按年龄分组, 首次提出“智力年龄”,建立了常模) 1911年修订,只是改变了几种年龄水平分组,扩展到成人组)
第十页,共55页。
(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
................................................................
第七页,共55页。
前庭觉能力测评表(部分) 7
表现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测验问题和标准回答
1. 这个指头叫什么? 大母指
2. 人有几个耳朵? 二个
3.狗有几条腿?
第二十六页,共55页。
(2) 填图测验
内容与功能:由26幅有缺失的图画构成,要求找出(说出或指出)缺失部分的名称。 主要测量视觉辨认能力,对物体要素的认知能力,扫视后迅速抓住缺点的能力。 实施方法:7岁以下从第1项开始,8-16岁从第五题作起,每项时限20秒。 评分标准:每一正确回答记1分;要求部位正确,性质解释正确,最高26分。
中上
110-119 18.1
中等
90-109
46.5
中下
80-89
14.5
边缘状态 70-79
5.6
智力缺陷 <=69
2.9
第二十二页,共55页。
第二十三页,共55页。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是国际公认通用的智力测验,许多国家都有修订本,在我国 林传鼎和张厚粲于己于1986年作了修订,称为WISC-RC; 龚 耀先和蔡太生于1993年作了修订,称为C-WISC.
1905年量表(由30个由易到难的题目组成) 1908年修订,产生1908年量表(有59个个题目,按年龄分组, 首次提出“智力年龄”,建立了常模) 1911年修订,只是改变了几种年龄水平分组,扩展到成人组)
第十页,共55页。
(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
................................................................
第七页,共55页。
前庭觉能力测评表(部分) 7
表现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测验问题和标准回答
1. 这个指头叫什么? 大母指
2. 人有几个耳朵? 二个
3.狗有几条腿?
第二十六页,共55页。
(2) 填图测验
内容与功能:由26幅有缺失的图画构成,要求找出(说出或指出)缺失部分的名称。 主要测量视觉辨认能力,对物体要素的认知能力,扫视后迅速抓住缺点的能力。 实施方法:7岁以下从第1项开始,8-16岁从第五题作起,每项时限20秒。 评分标准:每一正确回答记1分;要求部位正确,性质解释正确,最高26分。
中上
110-119 18.1
中等
90-109
46.5
中下
80-89
14.5
边缘状态 70-79
5.6
智力缺陷 <=69
2.9
第二十二页,共55页。
第二十三页,共55页。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是国际公认通用的智力测验,许多国家都有修订本,在我国 林传鼎和张厚粲于己于1986年作了修订,称为WISC-RC; 龚 耀先和蔡太生于1993年作了修订,称为C-WISC.
儿童感觉统合讲座PPT课件

3过分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减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4不注重孩子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有效运动缺乏游戏特别是群体游戏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语言发育迟缓2020113三教育方法有误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
儿童行为讲座系列之七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操
主讲:华 生
微信号:huasheng2046
• 5、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孩子听的少、说的 少,孩子的坚持性和等待性差,遇到事情 的变通能力差.
• 6、物质上过于宽松精神上有些苛刻,对孩 子的情感爱抚不够,使孩子肌肤饥渴。
(四)环境因素 1、都市化发展,空间压缩,自由活动空间少 2、食品、空气、水污染,添加剂、铅等毒害
神经
六、感觉统合训练对象
前庭系统发展情况测评法
• 一、旋转法 • 旋转几圈到十几圈,一转就晕的,前庭功能过敏,转不晕
的前庭功能弱(迟钝)
• 二、眼颤法 坐转椅上,头前倾30°,以每两秒一周旋转10周后,立即 检查眼震颤持续时间。 结果判定: 正常:15~40秒 过长:>40秒 前庭功能过敏 过短:<15秒 前庭功能减弱
二、感觉统合理论发展的历史
(三)教育方法有误
•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 剧烈竞争的教育方式造成儿童心里紧张而引起的 感觉统合不足。
• 2、过早的进行认知教育,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 过多
• 3、不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不注重个性培养,素 质教育。
• 4、电视、游戏机成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 子交流、活动少。
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 • 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
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还可能出
儿童行为讲座系列之七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操
主讲:华 生
微信号:huasheng2046
• 5、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孩子听的少、说的 少,孩子的坚持性和等待性差,遇到事情 的变通能力差.
• 6、物质上过于宽松精神上有些苛刻,对孩 子的情感爱抚不够,使孩子肌肤饥渴。
(四)环境因素 1、都市化发展,空间压缩,自由活动空间少 2、食品、空气、水污染,添加剂、铅等毒害
神经
六、感觉统合训练对象
前庭系统发展情况测评法
• 一、旋转法 • 旋转几圈到十几圈,一转就晕的,前庭功能过敏,转不晕
的前庭功能弱(迟钝)
• 二、眼颤法 坐转椅上,头前倾30°,以每两秒一周旋转10周后,立即 检查眼震颤持续时间。 结果判定: 正常:15~40秒 过长:>40秒 前庭功能过敏 过短:<15秒 前庭功能减弱
二、感觉统合理论发展的历史
(三)教育方法有误
•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 剧烈竞争的教育方式造成儿童心里紧张而引起的 感觉统合不足。
• 2、过早的进行认知教育,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 过多
• 3、不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不注重个性培养,素 质教育。
• 4、电视、游戏机成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 子交流、活动少。
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 • 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
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还可能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 椅 实 验
开 始 左 转
转 椅 实 验 匀 速 旋 转 与 旋 转 突 然 停 止
由转椅实验可见:
结论: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角加减 速运动。只有在旋转开始或停止时才形成 刺激,匀速旋转时不形成刺激。
半规管的功能
①感受角加减速运动,产生旋转感觉。 ②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对抗刺 激动因,维持身体平衡。 ③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运 动病)。
反应不足
典型反应
反应过度
➢ 感觉逃避者:会对一种或多种感觉系统的感觉输 入表现出反应过度,是最常见的感觉问题。
➢ 感觉需求者:会渴望从一种或多种感觉系统中, 寻求过度的刺激。
➢ 感觉反应不足者:会忽略某种或多种感觉系统的 输入。
➢ 1.前庭Leabharlann 能异常➢ 前庭觉在儿童的正常发育以及人的日常活动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前庭功能异常是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感觉 统合训练的主要内容。
➢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感觉刺激不足; ➢ (7)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
活动不足;
➢ (8)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 (9)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
足;
➢ (10)玩具自动化、智能化,游戏活动中身体活动 严重不足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 对感觉输入的不同反应
刺激视网膜,把视觉输入传送到脑干中的视觉 处理中心。视觉处理中心处理这些信息,并使 他们与其他感觉信息进行统合。
➢ (5)听觉系统 ➢ 空气中的声波刺激了内耳的听觉接受器,把信
息传送到脑干听觉中心。这些核处理听觉信息, 也一起处理前庭系统和肌肉及皮肤所传来的信 息。听觉组织中心很靠近脑干中的视觉处理中 心,两者可交换信息,就像视觉输入一样,有 些听觉信息也会传送到脑干其他部分以及小脑, 以便与其他感觉与运动信息相协调。听觉信息 与其他感觉信息混合后,继续传到大脑半球的 几个部分。
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保持 身体的平衡。
➢ 前庭系统是所有行为的基础。对所有感觉系统 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 有实践表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在跑、跳、打 闹等活动中,常会出现比平时多的词汇
➢ 1)半规管的功能
➢ 壶腹嵴
➢ 导致纤毛偏曲的因素 = 适宜刺激
➢ 壶腹嵴=角变速运动:
➢ →淋巴液流动→壶腹帽 倾倒→壶腹帽与纤毛之 间发生相对位移→纤毛 偏曲
➢ (1)先天因素: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等 ➢ (2)妊娠期间的不良因素:接触环境有害物质、
孕妇疾病,如癫痫、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甲 状腺机能减退。
➢ (3)剖腹产。 ➢ (4)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
足、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
➢ (5)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了 造作能力欠缺;
➢ (1)前庭觉逃避者 ➢ 害怕游戏场设备,如滑梯、秋千等 ➢ 晕车,即使是短程 ➢ 害怕电梯或升降梯 ➢ 害怕高度,或不喜欢双脚离地 ➢ 害怕上下楼梯 ➢ 无法骑三轮车、脚踏车或其他适龄骑乘玩具 ➢ 动作笨拙不协调
➢ (2)前庭觉需求者 ➢ 在室内或户外从事危及安全性的活动 ➢ 无法静止下来 ➢ 冲动 ➢ 用跑步代替走路 ➢ 不断动个不停(扭动、坐立不安、前后晃动、
线加减速运动。
1)感受水平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 运动感觉。
2)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维持 身体平衡。
3)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 (运动病)。
球囊的功能
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垂直方向的直线加 减速运动。
1)感受垂直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 运动感觉。
➢ 2)前庭
➢ 前庭:是一约为5mm×5mm×3 mm的空腔结构,其内 容纳有椭圆囊和球囊,此腔后端宽大与三个半规管开口相 接,前下狭窄与耳蜗相接。
➢ 囊斑
➢ 椭圆囊与半规管相 接,球囊位于椭圆 囊下方,感受装置 为囊斑
➢ 又称耳石器,位于膜前 庭内,即椭圆囊和球囊 内。
➢ 椭圆囊的功能 ➢ 椭圆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水平面的直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 理论与实务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焦雅思 2016年8月22日
主要内容
➢ 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 ➢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实务
一、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
➢ (一)感觉统合 ➢ 1.概念
➢ 感觉统合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 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 脑,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 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 (二)感觉统合失调
➢ 1.概念
➢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大脑难以运用由感官功能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动作与身 体觉知)所收集的信息。
➢ 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 或“感觉处理疾患”,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 障碍问题,多发生在5、6岁至11、l2岁的儿童 身上。
➢ 2.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 所有日常活动,包括穿脱衣物、整理头发及刷牙、饮 食、如厕、家务工作、学校作业及职业活动,都依赖 于触觉系统。
➢ 头、面、嘴唇、舌和手指等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分布 极为丰富,触觉敏感性高,而背部的敏感性低,躯干 和四肢的敏感性居中。
➢ (2)前庭觉系统 ➢ 前庭平衡觉是指利用内耳的前庭感受器来探测
跳上跳下)
2)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维持 身体平衡。
3)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 (运动病)。
4)也感受静态时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位置变 化
➢ (3)本体觉系统 ➢ 本体觉是利用肌肉、肌腱、关节、骨骼等部位
感受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及其变化 的感觉,也称深感觉。
➢ (4)视觉系统 ➢ 眼睛的视网膜是对光波非常敏感的接受器。光
➢ 2.感觉统合的功能
➢ 感觉统合是组织感觉输入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 功能的神经处理过程。
➢ 身体双侧的协调、手眼协调、注意力、情绪的 稳定、组织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能力、 概括和推理能力等都离不开感觉统合。
➢ 3.感觉系统
➢ (1)触觉系统
➢ 触觉系统通过遍布全身皮肤的神经细胞接受来 自外界的轻触、压力、振动、温度、疼痛等的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