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实验6、7

合集下载

2024年电气设备安装实验报告(4篇)

2024年电气设备安装实验报告(4篇)

电气设备安装实验报告(4篇)电气设备安装实验报告(通用4篇)电气设备安装实验报告篇1一、实训目的:实训是机械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训环节,学校安排本次实训是在学生完成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后进行的。

实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电工电子应用的概念。

本次的实训要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跟上电子信息前进的步伐。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自己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神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训设备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三、实训内容:5周周二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①、实训目的:(1)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4)掌握三相电动机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接线图的知识;(7)理解点动控制线路的概念。

②、实训元件: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③、点动控制原理:当按下启动按钮SB后,接触器KM的吸引线圈通电,常开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电动机启动。

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分开切断三相电源,电动机停止4、实训过程:(1)按点动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接线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2)线路接好后,对照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3)先自己用万用表测试电路是否通畅,有没有出现短路的可能!然后找老师进行电路连接核对;(4)实训完毕,切断实验线路三相交流电源,拆除电路;(5)收拾实验台,整理工具后。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内容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内容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内容一、引言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灵敏地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迅速采取措施来隔离故障,保护设备免受损害。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应用。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3. 了解继电保护的常见应用场景和保护对象。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继电保护装置(型号:RP2000);2. 电力系统模拟实验箱;3. 外部电源。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将继电保护装置与电力系统模拟实验箱通过适当的电缆连接,并确保连接稳固。

同时,将外部电源连接至继电保护装置上,为其提供电力供应。

2. 设置保护参数根据实验要求,通过控制继电保护装置上的操作面板,设置相应的保护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电流保护值、短路保护时间延迟等等。

3. 模拟故障情况在电力系统模拟实验箱中,人为制造故障,例如电路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

通过调节外部电源的电压和电流,使得实验系统达到故障状态。

4. 观察保护器的反应记录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时间、动作方式等,并与设置的保护参数进行比较。

同时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各个指示灯、液晶显示屏等,了解装置的工作状态。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所观察到的保护装置反应和实验参数的关系,分析不同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工作特点和保护效果。

同时,对比不同保护参数设置下的实验结果,探讨其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观察到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迅速的反应速度。

无论是短路故障还是过载故障,继电保护装置都能及时动作,切断故障电路,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我们发现不同的保护参数设置会对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增加电流保护值可以提高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但可能导致误动作的风险增加。

六、实验结论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基本应用场景和保护对象。

电器原理实验一——三相异步电机的点动、自锁与正反转控制

电器原理实验一——三相异步电机的点动、自锁与正反转控制

课程名称:电器原理指导老师:_ 孙丹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三相异步电机的点动、自锁与正反转控制实验类型:__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的特点以及在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4.掌握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不同接法,并熟悉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之处;5.通过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6.学会分析、排除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故障的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继电接触控制在各类生产机械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交流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主要设备是交流接触器,其主要构造为:(1) 电磁系统─铁心、吸引线圈和短路环;(2) 触头系统─主触头和辅助触头,还可按吸引线圈得电前后触头的动作状态,分动合(常开)、动断(常闭)两类;(3) 消弧系统─在切断大电流的触头上装有灭弧罩以迅速切断电弧;(4) 接线端子,反作用弹簧等。

2.在控制回路中常采用接触器的辅助触头来实现自锁和互锁控制。

要求接触器线圈得电后能自动保持动作后的状态,这就是自锁,通常用接触器自身的动合触头与起动按钮相并联来实现,以达到电动机的长期运行,这一动合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使两个电器不能同时得电动作的控制,称为互锁控制,如为了避免正、反转两个接触器同时得电而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必须增设互锁控制环节。

为操作的方便,也为防止因接触器主触头长期大电流的烧蚀而偶发触头粘连后造成的三相电源短路事故,通常在具有正、反转控制的线路中采用既有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头的电气互锁,又有复合按钮机械互锁的双重互锁的控制环节。

继电保护整定

继电保护整定
满足要求
【例7-2】 35/6.3kV降压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已知条件: 变压器为SF9-16000型16000kVA。高压侧额定电压为35kV,低压侧额定 电压为6.3kV,Y,d11接线,。35kV母线归算至平均电压37kV的三相短 路电流:最大运行方式为3570A,最小运行方式为2140A。最小运行方式 下6.3kV母线两相短路,归算至平均电压6.3kV的短路电流为9786A。最 小运行方式下6.3kV母线两相短路,归算至35kV侧的短路电流为1099A。 6.3kV侧最大负荷电流为1000A。
2、6~10kV线路的继电器保护整定计算
保护名称:
1、过电流保护
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躲过线路的过负荷电流) A 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按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两相短路电流校验) 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应与相邻元件的过电流保护大一时限阶段,一般 大0.5~0.7s
2、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躲过线路末端短路时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A 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按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始端两相短路电流校验)
4、 单相接地保护
保护装置的一次动作电流(按躲过被保护线路外部单相接地故障时,从 被保护元件流出的电容电流及按最小灵敏系数1.25整定) A 或A
符号说明: ——可靠系数,用于过电流保护时DL型和GL型继电器分别取1.2和 1.3,用于电流速断保护时分别取1.3和1.5,用于单相接地保护时,无 时限取4~5,有时限取1.5~2;
1、电力变压器的各种整定计算
过电流保护 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躲过可能出现的过负荷电流)
A
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按电力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低压侧两相短路 时流过高压侧(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校验]
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应与下一级保护动作时限相配合),一般取 0.5~0.7s 电流速断保护

ZYJ7实训报告

ZYJ7实训报告

铁路信号施工与设计实训报告指导老师:龙伟民组长:郭巧玲姓名:信号310-3班目录实训项目一:zd6型转内部配线 ....................................... 3 实训项目二:zd6 型电动转辙机的拆装和检修调整 ........ 5 实训项目三:zyj7 型电动转辙机的拆装和检修调整...... 15 实训项目四:计算机联锁试验......................................... 18 实训项目五:信号平面布置图 ......................................... 19 实训项目六:电缆经路图的设计...................................... 26 实训总结: (24)实训项目一:zd6型转内部配线一.zd6转辙机内部配线、导通测试(1)根据电路图得到转辙机内部配线①动作线为红色电机4-05、电机1-42、电机2-12,41-1#,11-2#,06-5#②表示线(定位)绿色:3-04,7-32,,9-33,34-13,14-03(d-e型41-31)(反位)黄色:4-44、8-22、10-23、24-01、43-02(d、e型11-21)③线环制作:两端线环长度10mm,6mm38圈,5mm36圈,4mm34圈(2)实训材料、工具zd6转辙机内部配线模板一块,尖嘴钳一把,斜口钳一把,剥线钳一把,套管若干,7x0.52规格线黄绿红各一百米。

(3)配线工艺要求①扎把时线不能交叉摆放,大概2mm扎一个扎带。

②线环的制作要牢固美观,线环的尾线不能留得过长,收尾要达标。

③配线时留的线不宜过短,要适合。

④做线环时先剥线上套管再扎环。

(4)配线上机检验①配线上机检测时要先校线,把线校好后方可进行试验。

②把线装上转辙机时,要断开安全接点还有控制台上的电源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③配线安装好后上电试验时,必须所有人远离转辙机防止触电。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供电线路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学会识别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2-1、图2-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参照图2-3。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三、原理与说明对于3~66kV供电线路,作为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主要采用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

如果过电流保护时限不大于0.5~0.7s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相间短路动作于跳闸,以切除短路故障。

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按其动作时限特性分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两种。

图2-1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图2-2为其展开图。

图2-1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图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请参考相关教材,附录1有基于本实验一次系统参数的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详细过程。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优点:动作时间比较精确,整定简便,而且不论短路电流大小,动作时间都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短路电流小动作时间长而延长故障时间。

缺点:所需继电器多,接线复杂,且需直流操作电源,投资较大;靠近电源处的保护装置,其动作时间较长,这是带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共有缺点。

图2-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展开图序号设备名称使用仪器名称数量1 LGP01 电流继电器 12 LGP04 时间继电器 13 LGP05 出口中间继电器 14 LGP06 信号继电器 15 LGP32 交流数字真有效值电流、电压表 16 监控台电流互感器二次信号 1五、实验步骤实验前准备:1)将实验系统总电源开关断开,将监控台的“实验内容选择”转换开关旋到“线路保护”档;2)将所有监控台上所有电流互感器(实验中需要接线的除外)二次侧短接;3)合上实验系统电源开关,监控台电源开关,PLC电源开关,开始以下实验内容。

实验七:电化学实验研究 ——电离、电解

实验七:电化学实验研究 ——电离、电解

负极 产生的气体对准明火,听到有“噗”的一声,它是氢气。也就 是说水在电解后产生了氢气和氧气。
[讨论]氢气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氧气又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水电解时只产生氢气和 氧气,那么可以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老师]没错,水电解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下面判断下这几句话对不对:1、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3、水 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学生回答]对(不对) [老师讲述]没关系的,不管回答的是否正确,大家都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哦!那么要弄清 这几句话是否正确,我们要理解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现在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这 一反应。在这个反应里,水分子先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 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和氧气。我们刚才也 看到了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2∶1。 [老师]实验是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进行的,那么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每个水分子中的氢原 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PV=nRT),也就是说水的化学式是 H2O [小结]通过上面的计算和已有的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刚才那三句话都是不对的,我们可以这样 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这个实验也形象的说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裂解成原子,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粒 子,不能再裂解。
三、思考与讨论
1. 什么叫离子迁移?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离子迁移实验? 答:(1)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运动称为离子迁移; (2)设计离子迁移实验的原理: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而阴离子向 阳极方向移动。
2. 离子迁移实验具有怎样的教学功能? 答:离子迁移实验具有的教学功能是以观察有特定颜色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方向,让 学生清楚直观地知道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

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实验报告指导书1-7

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实验报告指导书1-7

发电⼚电⽓设备及运⾏实验报告指导书1-7实验⼀、ZC-23型冲击继电器实验⼀、实验⽬的1、掌握ZC-23型冲击继电器的内部结构,电路原理和使⽤⽅法。

2、了解冲击继电器的功⽤和特性,掌握其电路接线和实验操作⽅法。

⼆、预习与思考1、认真阅读指导书,你能根据试验要求绘制出实验数据记录表吗?2、ZC-23冲击继电器具有哪些特点?3、当BL⼀次侧信号回路的信号电流消失时,ZC-23冲击继电器发⽣动作是什么原因?4、图1-3中端⼦○3○11间的电容C、⼆极管D2并联在微分脉冲变流器⼀次侧起什么作⽤?5、冲击继电器最低动作电流如何测得?它的数值过⾼或过低对灵敏度和可靠性有何影响?对实际运⾏有⽆影响?为什么?三、原理说明ZC-23型冲击继电器是⼀种具有⼲簧密封触点的冲击继电器,并带有电容、⼆极管、滤波器,它可⽤于直流继电保护及⾃动装置电路中作为⾳响集中控制元件。

图1-1为ZC-23型冲击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它由微分脉冲变流器BL、单触点⼲簧继电器GHL、多触点⼲簧继电器ZJ及滤波元件等组成。

单触点⼲簧继电器GHJ如图1-2所⽰,由线圈和⼲簧管组成,⼲簧管是个密封的玻璃管,⾥⾯有⼀对常开的⾆簧触点,管内充以惰性⽓体,⽤以减少触点的污染与电腐蚀。

⾆簧⽚由铁镍合⾦做成,触点接触⾯镀有⾦、钯等,它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富有弹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较⾼的切断容量。

当图1-1 ZC-23型冲击继电器内部接线图套在⼲簧管外部的线圈中通以电流时,线圈内部有磁通通过,使⾆簧⽚磁化,⽚的⾃由端所产⽣的磁极性正好相反。

当通过的电流达到继电器的启动值时⼲簧⽚由于磁的“异性相吸”⽽闭合,将外电路接通;当线圈中的电流降到继电器的返回值时,⾆簧⽚靠本⾝的弹性返回,使触点断开。

⼲簧继电器和电磁型继电器⼀样,不论通过线圈的电流极性如何,继电器都同样动作,因⽽动作没有⽅向性。

⼲簧继电器具有灵敏度⾼,消耗功率⼩、动作迅速(约为⼏毫秒)、使⽤寿命长和不需调整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学会识别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5-1、图5-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参照图5-3。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三、原理说明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经导线或控制电缆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或叫二次接线。

二次电路图中的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是广泛应用的两种二次接线图。

它是以两种不同的型式表示同一套继电保护电路。

1、原理接线图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所有的电器都以整体的形式绘在一张图上,相互联系的电流回路、电压电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一起,为了表明这种回路对一次回路的作用,将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画在原理接线图里,这样就能对这个回路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图5—1表示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这也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电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套保护装置由五只继电器组成,电流继电器3、4的线圈接于A、C两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回路中,即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

当发生三相短路或任意两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整定值,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回路,直流电源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上,使其起动,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6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7的线圈回路、二继电器同时起动,信号继电器6触点闭合,发出6-10KV过流保护动作信号并自保持,中间继电器7起动后把断路器的辅助触点8和跳闸线圈9二者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中,跳闸线圈9通电,跳闸电铁磁励磁,脱扣机构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断路器1跳闸后,辅助触点8分开,切断跳闸回路。

原理接线图主要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这套装置所需要的设备,它可作为二次回路设计的原始依据。

由于原理接线图上各元件之间的联系是用整体连接表示的,没有画出它们的内部接线和引出端子的编号、回路的编号;直流仅标明电源的极性,没有标出从何熔断器下引出;信号部分在图中仅标出“至信号”,无具体接线。

因此,只有原理接线图是不能进行二次回路施工的,还要其他一些二次图纸配合才可,而展开接线图就是其中的一种。

2、展开接线图展开接线图是将整个电路图按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和直流回路分别画成几个彼此独立的部分,仪表和电器的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和触点要分开画在不同的回路里,为了避免混淆,属于同一元件的线圈和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符号。

展开接线图一般是分成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行,交流回路按a、b、c的相序,直流回路按继电器的动作顺序各行从上至下排列。

每一行中各元件的线圈和触点按实际连接顺序排列,每一回路的右侧标有文字说明。

展开接线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标号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标号来表示的。

1—断路器;2—电流互感器;3、4—电流继电器;5—时间继电器;6—信号继电器;7—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8-断路器的辅助触点;9—跳闸线圈。

二次接线图中所有开关电器和继电器的触点都按照它们的正常状态来表示,即指开关电器在非动作状态和继电器线圈断电的状态。

因此,所谓的常开(动合)触点就是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时,该触点断开,常闭(动断)触点则相反。

图5—2是根据图5—1所示的原理接线图而绘制的展开接线图。

左侧是保护回路展开图,右侧是示意图。

从中可看出,展开接线图由交流电流回路、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三部分组成。

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1LH 的二次绕组供电,电流互感器仅装在A 、C 两相上,其二次绕组各接入一个电流继电器线圈,然后用一根公共线引回构成不完全星形接线。

A411、C411和N411为回路编号。

图5—2 6~10KV 线路过电流保护展开图QS —隔离开关;QF —断路器;1LH 、2LH —电流互感器;1LJ 、2LJ —电流继电器; SJ —时间继电器;XJ —信号继电器;BCJ -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TQ —跳闸线圈。

直流操作回路中,画在两侧的竖线表示正、负电源,向上的箭头及编号101和102表示它们分别是从控制回路(+)(-)的熔断器FU 1和FU 2下面引来。

横线条中上面两行为时间继电器起动回路,第三行为信号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起动回路,第四行为信号指示回路,第五行为跳闸回路。

1LHa1LHbA4111LJC4112LJN411信号回路保护出口电动分闸回路信号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回路时间继电器 回路直流操作回路路示意图A相过流C相过流公共线交流电流回路保护表计3.实验原理说明实验线路见图5-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顺序如下:当调节单相自耦调压器和变阻器R,模拟被保护线路发生过电流时,电流继电器LJ动作(注:实验中交流电流回路采用单相式),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回路,SJ则动作,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XJ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BCJ的线圈回路,BCJ动作,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跳闸回路,(因断路器QF在合闸状态,其常开触点QF是闭合的)。

于是跳闸线圈TQ中有电流流过,使断路器跳闸,切断短路电流。

同时,XJ动作并自保持,接通光字牌GP,则光字牌亮,显示“6-10KV过流保护动作指示”。

通过实验接线整定调试后,我们会深切体会到:展开接线图表达较为清晰,易于阅读,便于了解整套装置的动作程序和工作原理,特别在复杂电路中,其优点更为突出。

四、实验设备五、实验步骤和要求1、选择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确定线圈接线方式)和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限。

(例:设额定运行时的工作电流为3A,选择DL-24C/6型电流继电器,整定动作值4.2A;选择DS-22型时间继电器整定动作时限2.5S;也可根据老师要求进行整定。

)2、参照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调试方法分别对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进行元件整定调试。

3、按图5—3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4、将单相调压器,变流器,限流电阻,交流电流表等连接组成电流形成回路,将电流输出端接入电流继电器的线圈。

5、检查上述接线和设备,确定无误后,根据实验原理说明加入电流,进行保护动作试验,并认真观察动作过程,做好记录,深入理解各个继电器在该保护电路中的作用和动作次序。

六、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详见操作规程,希望每一位学生集中思想,注意观察,确保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图5—3 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直流操作电源保护操作及信号回路数字式电秒表I II IIIQFLJ(a)模拟主线路(一相)交流电流回路过电流保护保护出口及主断路器分闸过电流保护动作指示信号继电器指示灯回路信号继电器复归回路直流回路(b)七、实验报告1、本内容安装调试及动作试验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按实验报告要求及时写出过电流保护的实验报告。

2、叙述过电流保护整定,试验的操作步骤。

3、分析说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和保护范围。

4、通过本实验谈谈你对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对应关系的认识。

5、书面解答本实验的思考题。

表5-1六、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及过负荷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发电机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值计算方法和调试技术。

2、理解发电机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的原理图,展开图及其保护装置中各继电器的功用。

3、学会发电机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及过负荷保护的安装接线操作技术及整组实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根据本次实验要求,参考图6-1、图6-2设计并绘制单相式发电机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及过负荷保护实验接线图。

2、为什么要设置电压回路断线信号?3、二个时间继电器如何配合?4、低压起动过电流保护中哪几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5、过负荷保护中哪个继电器是测量元件?三、原理说明1、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由于发电机的负荷电流通常比较大,以致过电流保护装置反应外部故障时的灵敏度可能很低,为了提高灵敏度,对过电流保护采用低电压起动,使保护能有效地区分最大负荷电流与外部故障二种不同的情况,见图6—1、图6—2。

因为发电机在最大负荷电流下工作时,电压降低甚小,而外部元件(如输电线路、升压变压器等)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压则剧烈降低。

利用这一特点,发电机过流保护采用低电压起动后就可以不去考虑避开最大负荷电流,而只要按发电机的正常工作电流整定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从而使得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减小,灵敏度相应提高。

考虑到发电机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元件,为了提高过流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保护实验电路采用三相式接线。

图6—1 发电机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及过负荷保护原理图为了使过流保护对发电机内部故障起后备保护作用,过电流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应装设在发电机定子三相线圈中性点侧的各相引出线上。

为了保证发电机在未并入系统前或与系统解列以后发生短路时,保护装置仍能正确工作,电压继电器应从装设在发电机出口处的电压互感器上取得电压,在实际保护接线中这些要点必须掌握。

在本保护中,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低电压继电器起动中间继电器9,发出断线信号即中间继电器9同时起到交流电压回路断线监视作用。

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I dz,bh 按下式整定:K KI dz,bh = -----------I fh ,e (6—1) K h 式中:K K ——可靠系数,一般取1.15~1.25。

K h ——返回系数,为0.85。

I fh ,e ——发电机折算到电流互感器二次测的额定负荷电流。

图6—2 发电机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及过负荷保护展开图保护装置的低电压起动值,应躲开电动机自起动时发电机母线上的最低电压,一般可以取:ABC控制电源小母线熔 断 器低电压起动的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主开关跳闸MK跳闸U dz,bh=(0.5~0.6)U e(6-2)式中U e——发电机折算到电压互感器二次测的额定电压。

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应比连接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其它元件的保护装置的最大时限t max还要大一个到两个时限级差△t,即t = t max+(1~2)△t(6—3)在有分段母线的情况下,保护装置通常分两段时限,保护装置动作后,以较小的时限作用于主变压器断路器、分段断路器和母联断路器(例:图6-1中12SJ整定2秒),以较大的时限作用于发电机断路器和自动灭磁开关(例:图6-1中的10SJ整定2.5秒),这样,当相邻发电机电压母线或高压母线发生故障并且相应的保护装置拒绝动作时,本段发电机的低压过流保护先将主变断路器、分段断路器和母联断开,使本段母线与故障部分分开,仍可保证本段母线的可靠供电,这是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在动作时限配合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