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工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完整版电工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所以Ub= -1V
Uab= -3 V
所以U。= -4V
Ucd= -2 V
所以U。= -2V
答:略
§1---2电阻
一、填空题
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2•阻碍
3.正反环境温度
4•导电强弱
5•电导率容易
6•增大减小
二、选择题
1.C2.B3.D4.C 5.C 6.A
三、问答题
7.V8.X 9.X
三、选择题
1.B2. A
四、计算题
U
1.解:I
R
3.B
220
484
0.45(A)
4
2
5
3*10 A
E
E
1短
6*10
3*10
20()
3•解:U=IR
=.0.3X5=1.5(V)
E_
r 0.5()
4.解:(1)S打在“1”位置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
E
(A)=I===1(A)
R r 10
:1 1:2
4.35
5.200
6.串联
小于
7.4.5V
0.9Q
二、选扌
笔题
1.A
2.B3.B
4.C
二、计算题
1.
R
⑵
U1
IR1
0.013003(V)
U2
IR2
0.01 200 2(V)
U3
IR3
0.01 100 1(V)
⑶
R
i2r1
-4
1 103000.03(w)
P2
i2r2
1 10-42000.02(w)
Ii
⑵
(完整版)电工基础习题册标准答案

第二章直流电路§2-5基尔霍夫定律五、计算题1、求图2-3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和I2。
2、如图2-37所示,已知E1=18V,E2=12V,R1=3Ω,R2=6Ω,R3=12Ω,试求:(1)开关S断开时流过各电阻及电压UAB;(2)开关S接通后,流过个电阻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3、列出图2-38中A、B两回路的电压方程式。
4、如图2-39所示的三极管偏置电路中E、Rb、RC为已知数,写出Ib、Ic的表达式。
§2-6支路电流法四、计算题1、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41中的歌支路电流。
已知E1=130V,E2=117VR1=1Ω,R2=0.6ΩR3=24Ω。
2、在图2-42中,已知R1=5Ω,R2=1Ω,R3=10Ω,R4=5,E1=10V,E2=6V,试用支路电流法求个支路电流。
3、用支路电流法列出图2-43所示各支路电流的方程式。
§2-7网孔电流法四、计算题1、用网孔电流法列出求解图2-42所示各支路电流的方程式。
2、试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2-44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3、用网孔电流法求图2-45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
§2-8 节点电压法三、计算题1、用节点电压法求解图2-45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2、用节点电压法计算图2-46中A点电位。
3、在图2-47中,已知R1=R2=10KΩ,E1=5V,E2=7V,E3=8V,用节点电压法求当开关S断开或闭合时,R2两端的电压及流过R2的电流。
§2-9叠加原理四、计算题1、用叠加原理计算2-41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已知条件不变)。
2、用叠加原理计算2-50中各支路的电流。
3、电动势为10v,内阻为1Ω的电源共有2组,并联后一只蓄电池内部极板短路(被短路的电源电动势为2V ),则负载电流又为多少?§2-10戴维南定理四、计算题1、在图2-54中,已知E1=12V,R1=0.5Ω,E2=6V,R2=1.5, R=5 ,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电流。
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

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在学习电工基础的过程中,做习题是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环节。
这本习题册涵盖了众多关键知识点,以下是详细的参考答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习题。
对于概念性的题目,比如“什么是电路?电路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答案是:电路是电流通过的路径,它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负载消耗电能,导线连接电路元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再看计算类的题目,例如“已知电路中某段电阻为 5 欧姆,通过的电流为 2 安培,求这段电阻两端的电压。
” 根据欧姆定律 U = IR,可得出电压 U = 2×5 = 10 伏特。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中,有关于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的习题。
以一道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的题目为例:“在一个具有三条支路的电路中,已知两条支路的电阻分别为 10 欧姆和 20 欧姆,电源电压为 30伏特,求各支路的电流。
” 我们设三条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I1、I2、I3,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组:I1 + I2 + I3 = 0 (节点电流定律),10I1 + 20I2 = 30 (回路电压定律),解这个方程组可得 I1 = 2 安培,I2 = 1 安培,I3 =-3 安培(负号表示电流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节点电压法的题目,如“在一个具有四个节点的电路中,已知三个节点的电位分别为 5 伏特、10 伏特和 15 伏特,各支路电阻分别为 1 欧姆、2 欧姆和 3 欧姆,求第四个节点的电位。
” 我们先设第四个节点的电位为 V4,然后根据节点电压法的公式列出方程,经过计算可得出V4 的值。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涉及到电容、电感的暂态过程。
像“一个电容初始电压为 0 伏特,充电至 10 伏特,电容值为 10 微法,求充电时间常数。
” 答案是:充电时间常数τ = RC = 10×10×10^(-6) = 1×10^(-4) 秒。
(完整版)《电工基础》习题集和答案

《电工基础》习题集一、填空题1、电力系统中一般以大地为参考点,参考点的电位为()电位。
2、欧姆定律一般可分为()的欧姆定律和()的欧姆定律。
3、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用来说明电路中()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
4、全电路欧姆定律,说明了回路中电流Ⅰ与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成()比,而与回路中的()及()之和成反比。
5、导体电阻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而电阻率则用符号()表示。
6、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的内阻压降为U0,则电源的端电压U=( )。
7、有一照明线路,电源端电压为220伏,负载电流为100安,线路的总阻抗为0.2欧姆,那么负载端电压为()伏。
8、串联电路中的()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之和。
9、一只220伏15瓦的灯泡与一只220伏100瓦的灯泡串联后,接到220伏电源上,则()瓦灯泡较亮,而()瓦灯泡较暗。
10、1度电就是1千瓦的功率做功1小时所消耗的电量,所以它的单位又叫()。
11、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交流电重复变化的()数。
12、某正弦交流电流,频率为50赫,最大值为20安,初相位为-40°,此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13、如果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某交流电压,其读数为380伏,此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伏。
14、把一个100欧的电阻元件接到频率为50赫、电压为10伏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其电流为()安。
15、有一电感L为0.08亨的纯电感线圈,通过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流,其感抗XL=()欧。
如通过电流的频率为10000赫,其感抗XL=( )欧。
16、一个10微法的电容接在50赫的交流电源上,其容抗XC=()欧,如接在2000赫的交流电源上,它的容抗XC=()欧。
17、某正弦交流电流为i=100sin(6280t- πω/4)毫安,它的频率f=(),周期T=()秒,解频率W=(),最大值Im=(),有效值I=(),初相位φ=()。
18、已知两交流电流分别为i1=15sin(314t+45°)安,i2=10s in(314t-30°)安,它们的相位差为()。
《电工基础》习题及答案

《电工基础》习题及答案1习题一一、判断题1.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满载。
(√)2.电流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叫稳恒电流。
(某)3.如果把一个6V的电源正极接地,则其负极为-6V。
(√)4.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值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某)5.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的正负,就是指这两点电位的相对高低。
(√)6.导体的长度增大一倍,则其电阻也增大一倍。
(√)7.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8.公式RUI/可以写成IUR/,因此可以说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某)9.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大就是指大负载。
(某)10.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11.当电源的内电阻为零时,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就等于电源端电压。
(√)12.短路状态下,短路电流很大,电源的端电压也很大。
(某)13.开路状态下,电路的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某)14.电池存放久了,用万用表测量电压为1.4V,但接上灯泡却不发光,这主要是电源电动势变小了。
(某)15.全电路中,若负载电阻变大,端电压将下降。
(某)16.一般来说,负载电阻减小,则电路输出的功率增加,电源的负担加重。
(√)17.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它所消耗的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某)18.把“110V/50W”的灯泡接在220V电压上时,功率还是50W。
(某)19.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电阻越大,在电路中获得的功率也越大。
(某)20.把“25W/220V”的灯泡接在1000W/220V的发电机上,灯泡会被烧毁。
(某)二、选择题1.1A的电流在5min时间内通过某金属导体,流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2为(D)。
A、1CB、5CC、60CD、300C2.当参考点改变变时,下列电量也相应发生变化的是(B)。
A.电压B.电位C.电动势D.以上三者皆是3.在电源内部,电动势方向是(B)。
A、从电源正极指向负极B、从电源负极指向正极C、没有方向D、无法确定4.如题图1—1所示,a,b两点间的电压为(A)。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练习题题库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练习题题库及答案第1章答案:1.√, 2. √ ,3.√, 4.√ ,5.×, 6.√ ,7.√,8. √,9.√ ,10 ×,11√,12. √。
答案:解:根据I=Q/t已知在1min内通过导体的电量是6000C,有I=Q/t=6000/60=100A.当时间为1s,通过导体的电量是6000C时,I=Q/t=6000/1=6000A答案:通过A1、A2的电流相等,B点电位最高,D点电位最低答案:将铜和铝导线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R铜=8.7Ω,R铝=14.5ΩR铜= R铝=3.23mm2求得:A铝答案:根据功率公式:P=U2/R,R=U2 / P已知P1=P2=40W,U1=36V,U2=12V则R1=32.4Ω ,R2=3.6Ω将两只白炽灯串联后接于48V 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据串联电阻分压公式,则R1上分得的电压为U1′=48×32.4/(32.4+3.6)=43.2V>36V所以工作电压为36V的白炽灯超过了额定值,因为过载工作中会损坏。
答案:根据R =U 2/P ,I =U/R ,求得下列参数: (1)U =220V ,P =100W , R =484Ω I =0.45A (2)U =220V ,P =60W , R =806.7Ω I =0.27A (3) U =2.5V ,P =0.75W , R =8.3Ω ,I =0.3A根据上述求得参数,大家进行比较,已得到概念的澄清。
答案:根据P =I 2R ,且已知R =4.7KΩ,I =10mA ,所以P =0.47W 。
所以应该选用P N ≥1/2W 的电阻。
答案: 解法1:根据P =UI=I 2R=U 2/R ,求得R 3中电流为:A 4304803===RP I R 2中电流为:I 2=(4×30)/20=6A ,总电流为:10A 总电源发出的功率为:P =P 1+P 2+P 3= 50+720+480=1250W 解法2:R 总=R 1+R 2R 3/(R 2+R 3)=12.5Ω,则I=E/R 总,P 3=[I ×20/(20+30)]2×30,解得E =125V ,P 总=1250W答案:R 灯总=400/14=28.57Ω,R 电炉=U 2/P =66.67Ω,I 电炉=U /R =3=I 总×28.57/(28.57+66.67),I 总=10AU =I 总×0.2×2+200=204V E 0=204+I 总×0.1=205V答案:根据P=UI即120+130+720+500+1200+1200+1000=220×I 总,解得I 总=22.14A,用电度数=(0.12+1.2)×12+(0.13+1.2)×3+0.72×1/3+0.04×4+0.2×1 =20.43kW.h (度) 应付电费=20.43×0.6=12.6元答案:根据R 0I 0+R 1I 0=10,得R 1=19880Ω,P 1=I 2R 1=0.00497W据I 0(R 0+R 1+R 2)=50,得R 2=80000Ω, P 2=I 2R 2=0.02W答案:根据(I 1-I 0)R 1=I 0R 0,得R 1=1Ω答案:(a)图变为(a)图变为(c)图变为答案:答案:答案: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列方程如下:I1+I2=I3 ①R1I1-R2I2+E2-E1=0 ②R3I3+R2I2-E2=0 ③解之得:I1=1.2A I2= -0.4A I3=0.8A答案:C总=C1+C2+C3=10+22+47=79 μFq总=U C总=100×79=0.0079C答案:所以均能正常工作。
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资料类

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资料名称: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2、资料用途:用于辅助学习和教学3、版权归属:明确版权所有者4、使用限制:规定使用的范围和条件5、保密要求:如有需要,明确保密责任6、资料更新:说明更新的方式和频率7、争议解决:约定争议解决的途径和方式1、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和明确关于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以下简称“本资料”)的使用、传播、保护等相关事宜,以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并促进本资料的合理有效利用。
11 本资料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基础课程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而提供的。
2、资料的提供与获取21 本资料将以电子文档或纸质形式提供给使用者。
22 使用者应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获取本资料,不得通过非法手段获取。
3、资料用途31 本资料仅用于学习、教学和研究目的,不得用于商业盈利活动。
32 使用者可以将本资料用于个人学习、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教育相关活动。
4、版权归属41 本资料的版权归原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所有。
42 使用者应尊重版权,不得对本资料进行抄袭、篡改、复制等侵犯版权的行为。
5、使用限制51 使用者不得将本资料传播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52 使用者不得将本资料用于超出本协议约定的用途。
6、保密要求61 如本资料涉及保密内容,使用者应严格遵守保密义务,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透露。
62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本资料的保密性。
7、资料更新71 版权所有者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资料进行更新和修订。
72 使用者应关注版权所有者发布的更新通知,并及时获取最新版本的资料。
8、争议解决81 如在本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8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协议的变更与终止91 本协议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但变更应经过双方的书面同意。
92 在出现违反本协议约定的情况下,版权所有者有权终止本协议,并追究相关责任。
(完整版)电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2×10-6C,相距0.2 m,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0。
9N ,且为斥力。
3。
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叫电场。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流叫做电流.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5。
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2min时间,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600C.导体中的电流为1A,在 0。
4min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4C。
6.衡量电场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压,其定义式为U AB=W AB/q。
7。
电位是相对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有关;电压是不变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无关 .8.电压的正方向为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电动势的正方向为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9。
衡量电源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动势,其定义式为E=W/q 。
10.有二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电阻之比是 3:4 。
11.一段导线的电阻值为R,若将其对折合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为 R/4 。
1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在某段纯电阻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其表达式为 I=U/R 。
13。
全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 I=E/(R+r)。
14.电源电动势E=4.5 V,内阻r=0.5Ω,负载电阻R=4Ω,则电路中的电流I= 1A ,路端电压U= 4V .15。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电源电动势所供给的功率,等于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之和.16.额定值为“220V 40W”的白炽灯,灯丝的热态电阻为1210Ω。
如果把它接到110 V的电源上,它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10W 。
17.有一只标有“1kΩ10W”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1A ,允许加在它两端的最大电压是 100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解:
四、问答和实验题
1.略 2.略 3.略 4.略
5.解:
6.答:调到1和2位置时测电流,位置1量程大;调到5和
6位置时测电压,位置6量程大;调到3和4位置时测电阻。
§2-—3 混联电路
一、填空题
1.串联 并联
2.1:1 2:3 3:2 3:2
3.电流 正 电压 反 ·
4.2 15
5.300 100 200
二、选择题
1.C 2.C 3.B 4.B 5.C
三、判断题
1.x 2.√ 3.√ 4.x 5.X
四、计算题
1.解:设左边节点为A,右边节点为月。
节点A: =3+10+5=18(A)
节点B:5+ =2+10
=7(A)
2.解:假设电流方向、回路方向如下图所示。
节点C: + + =0
回路1:
回路2:
解得
3.解:(1)假设电流方向、回路方向如下图所示。
四、问答与实验题
1.略 2.略 3.略
4.答:不能
因为Rl:R2=3:2
所以,灯A上电压为132V>110V
5.解:
§2——2并联电路
一、填空题
1.并列地 同一电压
2.较小 电流 工作电压
3. 5 5
4. 1:1 2:12:1
5.100 0.4
6.并联 小于
二、选择题
1.A 2.A 3.D 4.C
三、计算题
二、计算题
1.解:因为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2.解:
§2--5基尔霍夫定律
+、填空题 ,
1.复杂电路
2.每一个分支 3条或3条以上支路 任意闭合路径
3.节点电流定律 在任一瞬间流进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
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 ∑
4.回路电压定律 在任一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降的代数
和恒等于零 ∑U=0
二、选择题
1.B 2.C 3.C
三、计算题
(1)
(2)
(3)
(4)
(5)
(6)
2.解:(1)开关S打开时,
(2)开关S闭合时,
3.解:(1)开关指向1时
短路(V)=0
(2)开关指向2时
(V)=
(3)开关指向3时
四、问答与实验题
略
§2—叫 直流电桥
一、填空题
1.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对角线上电流相等
2.11.7 0.3 0.7
3.解:D1:D2=2:1
S1:S2=4:1
R1:R1=1:4
又因为电压相等
所以P1:P2=4:1
4.解:
5.解:
W=UIt
=25×10×1×60
=15000(J)
Q= Rt
=102×0.1×1×60
=600(J)
§2-1串联电路
一、填空题
1.相等 =U1+U2=U3+……
=R1+R2+R3+……
2.较大 电流 分压器 电压
(2)
(3)
§2—6叠加原理
一、填空题
1.正 负
2.线性 电流 电压 功率
3. 一1 4 3
二、计算题
1·.解:(1)当电源 单独作用时
(2)当电源 单独作用时
(3)当两个电源同时作用时
方向如图所示
2.解:’(1)当电源 单独作用时
(2)当电源 单独作用时
(3)当电源 , 同时作用时
方向如图所示
3.解:开关打到1时,相当于 单独作用,(A)的读数为3A。
3.1:2 1:1 1:2
4.35
5.200
6.串联 小于
7.4.5V 0.9Ω
二、选择题
1.A 2.B 3.B 4.C
三、计算题
1.解(1)
(2)
(3)
2.解:触头滑到A时,电压
滑到B时,电压
的变化范围为6—10V。
3.解:当电炉功率为250W时,
电炉上实际电压为110V。
所以,变阻器的阻值调节范围为0—48.4Ω
8.参考点U,—Ub Ub—U,
9.0正负
10.负正
11.并一致
12.c d c
二、判断题
1.X 2.√3.X 4.√
三、问答题
答:略
四、计算题
1.解:5min=300s
答:略
2.解:(1)Uab=Ua—Ub
= -6-(-3)=-3(V)
Ucd=Uc—Ud=0-(-2)=2(V)
(2)电压不随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
7.√8.X 9.X
三、选择题
1.B 2.A 3.B
四、计算题
1.解:
2.解:
3.解:U=IR
=.0.3×5=1.5(V)
4.解:(1)S打在“1”位置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
(A)=I= = =1(A)
(V)=U=IR=1×9.9=9.9(V)
(2)开关S打在“2”位置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A)=I=0
(v)=E=10V
(3)开关S打在 “3”位置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A)= = = =100(A))
(v)=0
5.解:根据U=E-Ir得
五、实验题
解(1)步骤略
公式
(2)
得E=1.88+0.2r
E=1.76+0.4r
E=2(v)
r=0.6(Ω)
(3)略
§1-4电功和电功率
一、填空题
1.电功 W 焦耳(J) 电功率 P 瓦特(W)
由上可知:Ucd=2V Ud=0
所以U。=2V
Ubd= -3-(-2)= -1(V)
所以Ub= -1 V
Uab= -3 V
所以U。= -4V
Ucd= -2 V
所以U。= -2V
答:略
§1---2电阻
一、填空题
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2.阻碍
3.正反环境温度
4.导电强弱
5.电导率容易
6.增大减小
二、选择题
当 单独作用时,电路图如下所示。
(A)的读数为2A
所以,两个电表同时作用时,(A)的读数为5A。
§2--7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填空题
1.电压 0 恒定的电压
2.电流 无穷大 恒定的电流
3. 不变 并联
二、判断题
1.x 2.x 3.x 4.√ 5.X
1.C 2.B 3.D 4.C 5.C 6.A
三、问答题
略
四、计算题
解:(1)
(2)
(3)
答:略
§1~~3欧姆定律
一、填空题
1.电压电阻
2.正反
3.内电压外电压
4.端电压负载电流
5.通路断路短路
6.大10Ω5Ω
7.=非线性线性
8.220
9.1 4
10.1:1
11.小电流大电流
二、判断题
1.X 2.X 3.X 4.√5.X 6.√
2.度 1度=3.6×106J
3. 电流的热效应 Q 焦耳(J)
4. 电流的平方 电阻 时间
5.额定 满载 轻载 过载 超载 过载
6. 60
7. 1728 4.8×
8. 0.45 484
二、判断题
1.√2.×3.×4.×5.×
三、选择题
1.C 2.C 3.B 4.D
四、问答题
略
五、计算题
1.解
2.解:
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四版劳动社会出版社)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1—1电流和电压
一、填空题
1.电流电源导线负载开关
2.正相反
3.相反
4.直流交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交流电流交流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直流电流-量程
7.电场力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