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伟大的悲剧教学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的基本概念、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分析。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伟大悲剧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面对困难,汲取勇气和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记叙文,它以斯科特南极探险的经历为线索,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人物的悲剧命运。记叙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它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事件叙述、人物描写、情感抒发等方式,展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的斯科特上校在面对绝境时展现出的勇敢和坚毅,是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典范。这个案例展示了记叙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性的光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塑造人物形象。
-举例:分析课文第三段,了解探险队在极端环境下的艰苦生活,以及斯科特上校在面对死亡时的内心世界。
(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分析斯科特及其队伍成员的形象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使学生理解人物在悲剧中的伟大品质。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优秀5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优秀5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优秀5篇】伟大的悲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前准备:1、分小组搜集南极和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

包括南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物种、矿产资源、科学研究,写成解说词,并配上电脑。

课件。

2、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设计(课前播放南极探险歌曲,使学生进入情境。

)一、预习汇报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千百年来,南极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你一起层层兵张,酷冷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你想揭开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吗?你想一堵她的卓越风姿吗?那就请快快登上我们的“南极号”极地油轮,跟我们的导游们,一起开始我们神奇的南极之旅吧。

(展示南极风光,南极动物等图片或录像,配上字幕,音乐,导游解说)第一位导游:各位游客朋友,请往前看,南极大陆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下面现有我给大家介绍有关南极的地理知识: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

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

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

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第二位导游:我来讲南极的自然环境: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1、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89.2度。

2、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

3、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

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

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

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第三位导游:来到南极,拜访这里的主人是不能少的:先看看企鹅岛上憨态可掬的企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在参加学校的夏令营活动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最终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信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和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信心,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案:提前准备好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他们经历了哪些困难?”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人物的情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21《伟大的悲剧》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教学难点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

教习方法1.诵读法。

本文是传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节选。

文学色彩浓厚,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把握课文的内容要点,并有感情地复述故事。

2.讨论探究法。

以较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

教学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读名言: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导语:是啊,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

然而,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其实并非如此,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吧!二、资料助读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

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

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课后,我还需要关注那些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沉默的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悲剧中的人物品质时,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悲剧中的伟大。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到人物的情感。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不够牢固,这在后续的讨论和写作练习中影响了他们的表达。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生字词的复习和巩固。
(1)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举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讲述了斯科特队在南极探险过程中遭遇的悲剧,重点在于理解探险过程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英勇行为。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举例:如“凄凉、荒凉、悲壮、无畏”等词语,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和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学习课文《伟大的悲剧》,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悲剧中的伟大。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我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的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的活动中,对讨论主题进行更加明确的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5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5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精选5篇(一)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快速默读,复述课文情节,把握悲剧发生的过程2、品味感人的情节和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伟大精神3、从题目的“伟大”“悲剧”中,理解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教学步骤:导入:中国“神舟”五号成功飞行,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外表,中国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于____5月25日首次从“不可逾越”的北坡登顶珠峰,秦大河成为首位成功参与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____女性李乐诗成功踏上地球三极......在人类太多成功的探险活动背后,也有着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失败的英雄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就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展剧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极点,并顺利班师,斯科特等五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时的南极,一起来感受斯科特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最后日子一、整体阅读感知1、快速默读全文,并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用200字左右写出来2、脱离课本,以自己概括的内容为蓝本,适当进展扩大,在小组内轮流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互相指出需要补充调整的内容推荐代表在班级内复述;同学、老师点评,指导抓住斯科特5人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过程(主要行程和5个人死亡的情形)(此指导环节也可以提早)3、给学生2分钟时间,将先前概括的内容缩写成一句话交流评价,老师明确(参考:文章记叙了斯科特5人到达南极点后,在返回途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悲惨历程)4、简要谈谈对文章的初步感受(不要求深化,不求统一说法)二、片段品读体味1、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带着充分的感情读一读,写一写你感动的原因(集中于体会这些探险家透露出来的精神)然后,小组内交流读一读(品读),说一说(感动的原因),小组代表作全班交流(一人品读;一人谈感动的原因)老师指导:(1)重点抓住写队员的章节,如:第2、6、7、9、10、11、12、13、14等小节(2)原因分析^p 着重感受人物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勇于探究求知的精神,勇于为追求的事业献身的精神,勇于为集体利益而识大局舍自己的精神2、你觉得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描绘(老师提示:是一个具有无畏的探究精神,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坚韧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直面现实承受失败的理性精神,老实的人格品质的伟大探险家)3、上述人物的这些精神,你觉得是从哪些详细的`语句中表达出来的?请你找出来,并一一进展对应分析^p ,将该句表达出的精神以旁批的形式注出对于难于理解的语句,组内共同讨论,必要时提出,在全班内解决,老师帮助解难(也可直接品读分析^p “研讨与练习二”中的语句)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好好地品读这些句子,试着当堂记住,以它所包含的深化含义勉励自己三、主题思想探究1、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什么要充满激情地给失败的斯科特作传?在文中你能找出表达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p ,谈一谈你的看法(明确:文章结尾句子,能较明显地表达作者的态度因为作者看中的是斯科特失败背后所表达的伟大精神,特别是与自然顽强搏斗、以无比的勇气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这种精神是人类的伟大财富)2、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在独立考虑的根底上,可指导学生充分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老师提示:按常理,斯科特等历经艰险终于到达南极点,实现了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成功的,但悲哀的是他们不是第一个,也就失去了行动本来所追求的意义;特别是在沮丧心情下不断走向归途时,绝望心理覆盖着整个集体,实为一起悲剧但是,斯科特等人顽强走向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为集体甘愿牺牲个人的精神、承受失败的科学精神、忍受失败的屈辱甘为成功者作证的胸怀、热爱祖国亲人的人生态度、为集体荣誉而甘于献身的探究精神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失败的,是“悲剧”之外的“伟大”表达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斯科特等人在悲剧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骄傲,这是事件的伟大之处)四、思维挑战作业(任选其一)1、学习本文后,联络自己学习中、生活中的情况,回忆一个事件,用文字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慨,表达真情实感和思想深度,字数不限2、斯科特一行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写一写【教学反思】人类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是探究星球奥秘的情结在神奇的自然面前,探险者品味过成功,也啜饮过失败,但仍前赴后继,永不停歇探险的行动固然值得关注,但探险的意义和动因更值得我们冷静沉思因此,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意义、失败的探险者的价值定位、机遇在探险成败中的作用、失败的探险者的心路历程、重复探险的价值评估、探险与冒险的区分等等,都可以作为本文学习(教学)的选题,进展扩展,组织教学本教案我选择了斯科特探险的正面意义来组织教学,强调对文本进展正面的理解把握,在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梗概的根底上,抓住主要的语言材料,从自己领会的感人片段入手体会人物身上蕴涵的伟大精神,较多地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自主参与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 伟大的悲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  伟大的悲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21 伟大的悲剧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词语,借助工具书掌握常用词语的形、音、义;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情感目标: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自读课文,概括要点,梳理脉络;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旨;教学难点: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法学法】复述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探访南极南极是一块美丽而神秘的土地,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

那么,在你的心目中,南极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欣赏图片南极冰川冰山鳞虾南极地衣乔治王岛上的苔藓南极的夜晚南极的极昼与极夜南极光长城湾中山站全貌南极探险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因为那里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

而近百年来,无数探索者在南极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11年,两位著名的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踏上了冲击南极点的征程。

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阿蒙森 - 斯科特站二、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幻灯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南极地图图片及南极风光图,引入探险故事,导入课题。

二、简单认识作者三、整体感知全文1、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

(如:感动、敬佩……)2、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不幸遇难。

3、理清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充满希望)(沮丧)(悲壮)四、深入探究1、分小组分别讨论以下问题:①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②文中的“悲”,体现在那几个方面?③文章所渲染的“悲”,是悲哀还是悲壮?请用悲壮的语气试读这句话。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④斯科特一行体现了哪些伟大精神。

2、讨论后请各组派代表金明确答案3、教师明确答案①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②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③死的是他们的肉体,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所以是悲壮而不是悲哀。

④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4、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全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是高尚的。

一切高尚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5、全班讨论: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在于什么?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五、精彩语句品味请朗读你认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