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2011.9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1

河南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实验实训室(2011.9编制)目录实验报告一晶闸管的控制特性及作为开关的应用 (1)实验报告二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3)实验报告三晶闸管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调试与分析(电阻负载) (6)实验报告四晶闸管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研究(感性、反电势负载) (8)实验报告五直流-直流集成电压变换电路的应用与调试 (10)实验报告一晶闸管的控制特性及作为开关的应用一、实训目的1.掌握晶闸管半控型的控制特点。
2.学会晶闸管作为固体开关在路灯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二、晶闸管工作原理和实训电路1.晶闸管工作原理晶闸管的控制特性是:在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一个正向电压(阳极为高电位);在门极与阴极之间再加上一定的电压(称为触发电压),通以一定的电流(称为门极触发电流,这通常由触发电路发给一个触发脉冲来实现),则阳极与阴极间在电压的作用下便会导通。
当晶闸管导通后,即使触发脉冲消失,晶闸管仍将继续导通而不会自行关断,只能靠加在阳极和阴极间的电压接近于零,通过的电流小到一定的数值(称为维持电流)以下,晶闸管才会关断,因此晶闸管是一种半控型电力电子元件。
2.晶闸管控制特性测试的实训电路图1.1晶闸管控制特性测试电路3.晶闸管作为固体开关在路灯自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电路图1.2路灯自动控制电路三、实训设备(略,看实验指导书)四、实训内容与实训步骤(略,看实验指导书)五、实训报告要求1.根据对图1.1所示电路测试的结果,写出晶闸管的控制特点。
记录BT151晶闸管导通所需的触发电压U G、触发电流I G及导通时的管压降U AK。
2.简述路灯自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实验报告二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一、实训目的1.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接线和调试。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测定与分析。
二、实训电路与工作原理1.晶闸管触发电路的组成图2.1触发电路的组成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单结晶体管是由两个基极(b1和b2)和一个阴极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晶体管,其构造示意图和符号如图2.2(a)、(b)所示。
银茂IGBT加载老化实验报告

银茂IGBT 加载老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在DB31-45KW/55KW-380V 变频器上,试验国产银茂IGBT 的发热和运行特性,并与英凌IGBT 作比较。
银茂管子型号:GT300HF120T2VH ,英飞凌管子:FF300R12KT3。
二、实验器材 精密测温仪装银茂IGBT DB31-45KW-380V 变频器 驱动板 DA041-01 装英飞凌IGBT DB31-45KW-380V 变频器 装银茂IGBT DB31-55KW-380V 变频器 90KW 变频电机 三、实验过程(1)测试时间 2011.8.31 装银茂IGBT DB31-45KW-380V 变频器变频器带电机空载启动,空载电流39A ,三相平衡。
采用对拖加载方式,变频器电流在70A 时,稳定运行30分钟。
然后电流加到85A ,变频器运行60分钟后。
温度记录见下表(2)测试时间 2011.9.1 装银茂IGBT DB31-45KW-380V 变频器 测试内容 测试时间 环境温度℃散热器温度 ℃ IGBT 温度 ℃ 工作电流A 15:30 26 27 27 5015:40 26 31 34 50 15:50 26 34 36 7016:00 26 35 38 70 16:10 26 36 40 8516:20 26 40 43 85 17:10 26 40 44 85测试内容 测试时间环境温度℃ 散热器温度℃IGBT 温度℃工作电流A13:0024 26 26 87 13:50 24 42 45 97 14:10 24 44 46 97 14:30 24 44 47 100 15:00 24 46 48 100 15:30244649100(3)测试时间 2011.9.2 装英飞凌IGBT DB31-45KW-380V 变频器变频器带电机空载启动,空载电流49A ,三相平衡。
然后加载电流到88A ,稳定运行2小时后停机。
温度记录见下(4)测试时间 2011.9.10 装银茂IGBT DB31-55KW-380V 变频器变频器带电机空载启动,空载电流49A ,三相平衡。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个学校的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时 校 间 2011.9.6 班 级 实验者 观察一棵大树 实验名称 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1、我们观察了雪松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了 雪松。 2、树冠圆锥形。 。 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 、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
实 验 过 程
疑问
为什么水的渗透性小,蜡光纸的渗透性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时
校 间 2011.12.20
班 级 实验名称 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流动速度也就不同
实验者 谁流得快一些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 验 过 程
1 小杯水、一小杯油、1 小杯洗洁精、三个滴管、一张实验记录表
我的猜测:洗洁精流得最慢,其它两种速度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1、设计水、油、洗洁精的流动比赛 2、确定在玻璃片上流动的比赛方法 3、分组实验,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水的流动速度最快,其次是油,最后是洗洁精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金属能导电,能传热 实 验 过 程 我的实验步骤:1、用小锤敲打铁、铜、铝等金属片,记录发生的现象 2、把铁、铜、铝等金属片放进有热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发生了什么 3、用砂纸磨铁、铜、铝等金属片观察现象 4、连接一个简单的线路,把其中的一段用铁、铜、铝等金属片连接,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金属材料能传热,有色泽,能导电
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疑问
为什么我们自己造的纸和用的纸不相同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时 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水槽、水、各种物体(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 我的猜测:有些物体放进水中会沉下去,有些会浮起来 实 验 过 程 我的实验步骤:1、将水倒入水槽中 2、把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况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记录表 观察到的现象:1、石头、铁块会下沉 2、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浮在水面 2011.11.29 班 级 实验者 材料在水中的沉与浮 实验名称
【清华】实验九-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ln k ln A - Ea RT
式中: Ea 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或反应活化能; A 为指前因子; k 为速率常数。
实验中若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就很容易得到
ln kT2
Ea T2 -T1
kT1 R T1T2
由上式就可以求出活化能 Ea 。
式计算:
/(kg m 3 ) 924.54 1.168 (t /℃) 1.95 10-3 (t /℃)2
配制方法如下:在 100ml 容量瓶中装 2/3 体积的水,用 0.2ml 刻度移液管吸取所需乙酸 乙酯的体积,滴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待用。 2.仪器和药品准备
检查仪器药品,接通电源。设定恒温槽温度为 2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稀释一 倍的氢氧化钠溶液调电导率仪指针在大约五分之四满刻度的位置(注意实验过程中不准在调 指针位置),并接通相应设备电源,准备数据采集。 3.测量
化工系 任婷唯 2009011855
实验九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姓名:任婷唯 学号:2009011855 同组实验者: 于新宇
实验日期:2011.9.30
提交实验报告日期:2011.9.30
实验教师: 张亚玲
1. 引言 1.1 实验目的
1. 学习测定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电导法。 2. 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习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加深理解反应动力学特征。 3. 进一步认识电导测定的应用,熟练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 2.1 实验药品,仪器型号及测试装置示意图
实验药品:0.02mol·dm-3NaOH 标准溶液(此浓度仅为大概值,具体值需实验前准确
实验中的吸附作用表面张力的测定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中的吸附作用表面张力的测定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二十一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名称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日期2011.9.14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能的意义以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
2. 掌握一种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最大气泡法。
二、实验原理1.Γ=﹣c/RT×(dσ/dc)T (以σ~c作图→以求出Γ)2.Γ=Γ∞×Kc/(1+Kc)c/Γ=c/Γ∞+1/KΓ求出Γ∞)3. S。
=1/Γ∞N A (以求出S。
)4. σ=K×ΔP 三、注意事项1. 测定用的毛细管一定要洗干净,否则气泡可能不能连续稳定的流过,而使压差计不稳定,如发生此种现象,毛细管应重洗。
2. 毛细管一定要保持垂直,管口刚好插到与液面接触。
∞(以c/Γ~c作图→以3. 在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上,应读出气泡单个逸出时的最大压力差。
四、数据记录五、数据处理1.在25℃时σ3=71.97×10N/m ΔP=366Pa H2O﹣∴仪器常数K为∶K=2.由σ=K· P得∶H2OP=71.97 10N/m366Pa﹣3=1.97×10﹣43.溶液的表面张力σ与浓度c的关系曲线4.可求出各点的切线斜率(d)T﹐还可根据Γ=﹣c(d)T5.c与c的关系图6.直线斜率为9.8×104 L/(m·mol)1=9.8×104m2/mol﹣∴Γ∞=1.02×105mol/m27.S0=1 ·N=1.58×10﹣19m ²六、思考题1.用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答∶若抽气速度太快,气泡的形成与逸出速度快而不稳定,亦使U型压力计中的酒精所处的位置相对不稳定,不易观察出其最高点而引起的较大的误差。
2.哪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结果?如何减小以致消除这些实验的影响?答∶温度、气泡逸出速度、毛细管是否干净及毛细管的尖端是否与液面相切会影响测定结果。
三网融合技术 实验报告

三网融合技术实验报告******学号:**********班级:网络520指导老师:啊2上课时间:2011.9一、三网融合概述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将数据、语音和视频三种业务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示意图)二、三网融合的好处1、实现融合,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通信业的产业链,发展新的市场空间和实施信息通信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
3、信息服务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客户货物的大致情况,并立即决定派什么样的车去提货,发完货以后,客户也能随时自主追。
4、有利于极大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成本。
5、将使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PON技术的结构及原理1、PON的结构1)PON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2)PON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网络单元ONU (Optical Network Unit)3)和光分配网络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组成;4)无源:没有室外有源设备5)由有源OLT和ONT、以及无源ODN(光分配网络组成)6)ODN:由光纤、光分路器(Splitter)和其他无源器件组成7)非常低的生命周期费用,无室外有源设备维护费用8)能够很容易承载语音(Voice), 视频(Video)和数据(Data)9)相对P2P方式的光纤接入,成本低一半左右PON基本技术——下行下行信号:OLT连续广播发送,ONU选择性接收(根据LLID)PON基本技术——上行上行信号:TDMA突发发送,采用测距技术保证上行数据不发生冲突2、PON的原理1) EPON组成随着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中的普及以及宽带接入及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速率高达1Gbit/s以上的宽带PON技术,主要包括EPON技术和GPON技术。
试验二纺织纤维回潮率的测定

《服装材料学》实验讲义服装材料与针织教研室2011.9实验一服用纤维的吸湿性测试(2学时)参考:《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moisture regain of textile-Oven-drying method)GB/T 9995一1997 代替GB 9995-a8一、目的要求测定纺织服用纤维的回潮率、含水率,建立在通常的温湿度条件下,不同纺织纤维的回潮率不同的概念,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纤维的吸湿性能。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Y802型或Y802A型烘箱,天平,干燥器,称重容器(称量瓶),试样为各种纤维原料。
三、基本知识恒重constant mass——纺织材料干燥处理过程中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称重,当连续两次称见质量的差异小于后一次称见质量的0.1%时,后一次的称见质量。
烘干质量oven-drying mass——将试样置人规定温度的烘箱内烘燥得到的恒重。
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量,以试样的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前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回潮率moisture regain——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量,以试样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G____纤维湿重(g)、G0____纤维干重(g)四、实验原理试样在烘箱中暴露于流动的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空气中,直至达到恒重。
烘燥过程中的全部质量损失都作为水分,并以含水率和回潮率表示。
供给烘箱的大气应为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如果实际上不能实现时,可把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得的烘干质量修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数值。
修正方法详见GB/T 9995一1997附录A。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1 烘燥时间的确定不同的纺织材料试样,因内部结构、含水量及试样各部分在烘箱内暴露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烘燥时间特性,为防止产生虚假的烘燥平衡,不同的试样应采用不等的烘燥时间及连续称重的时间间隔。
大学物理实验课表及预习实验报告写作要求2011

1,为方便大家查找,以下分组名单中工业同学姓名为绿色,物流同学姓名为蓝色。
(注意,有些物流同学是在周五下午的实验组中)
2,周五课前需要完成一份预习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组号、实验时间、学号、专业、姓名、实验题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仪器用具、实验原理简述(其中又包括实验简图、主要计算公式)、原始实验数据表格(根据实验内容自己编写)。
看清自己组下节课做何实验,把实验写准;预习报告用数学作业的作业纸写就可以;可以参考以前发过的两本大物实验教材相关内容完成报告;上课时带好预习报告。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表(1)2011.9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表(2)2011.9
备注:
1、因放假、运动会、考试周、停电等客观原因未上的实验课程不补。
2、实验名单最后确定,不允许调换。
3、有问题请询问三教314曾老师。
电话:23508210 2011.9.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腺五肽缓释微囊的制备及释放性能研究一综述1.1引言本实验目的研究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制备胸腺五肽缓释微囊。
采用方法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利用复凝聚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实验结果:微囊形态及稳定性较好,有良好的缓释效果1.2胸腺五肽介绍1.2.1胸腺五肽胸腺分泌物的一种胸腺生成素Ⅱ的有效部分。
胸腺生成素Ⅱ是从胸腺激素中分离出来的单一多肽化合物,由49个氨基酸组成,而其中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片段,却有着与胸腺生成素II相同的全部生理功能,所以就把这个五肽片段称为胸腺五肽。
1.2.2胸腺五肽的理化性质胸腺五肽由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五种氨基酸组成。
其化学名称为N-〔N-〔N-〔NL-精氨酰-L-赖氨酰〕-L-α-天冬氨酰〕-L-缬氨酰〕-L-酪氨酸。
分子式:C30H49N9O9 。
分子量:679.77。
胸腺五肽是一多肽小分子蛋白质类药物,是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制备的,以特定的氨基酸组成的单一化学物质,只有确定的分子式及分子量,由两个碱性氨基酸、两个中性氨基酸及一个酸性氨基酸组成,故胸腺五肽成微碱性,溶于水及乙酸,不溶于乙醛及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通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用紫外光谱,氨基酸组分分析和质谱确定其结构。
对于固相法合成所得的多肽,其结构的确证方法与合成方法所得到的有机化合物化学结构的确证方法不完全相同。
国内和国际通常只采用紫外光谱,氨基酸组分分析和质谱,并不必须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1.2.3胸腺五肽的作用及机理胸腺五肽的作用之一是诱导T细胞分化。
它可选择性地诱导Thy-1-的前胸腺细胞转化为Thy-1+的T细胞。
其T细胞分化作用由胞内cAMP水平升高介导。
胸腺五肽的另一基本作用是对成熟外周血T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使胞内cAMP水平上升,从而诱发一系列胞内反应,这也是它免疫调节功能的基础。
在正常机体状态下胸腺五肽显现免疫刺激作用,能显著增高脾淋巴细胞的E玫瑰花结形成率及转化率,对免疫应答的初次或再次反应的不同阶段都有增强作用,能增多IgM类型和IgG或IgA类型的抗体形成细胞。
胸腺五肽还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的酶和吞噬功能,升高循环抗体含量,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
胸腺五肽能活化CD4和CD8阳性细胞,使专一的Tc细胞寿命维持更长时间,同时也可活化Th细胞,诱导Ts细胞的功能。
胸腺五肽的抗感染力和治疗作用与它增进TC细胞活性相关。
在抗感染免疫中适量胸腺五肽可明显增加干扰素的产生。
诱导和促进T细胞分化成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使CD4/CD8趋于正常;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提高白介素-2的产生水平与受体表达水平;增强外周血单核细胞γ干扰素的产生;增强血清中SOD活性。
可用于恶性肿瘤病人经放化疗后,免疫功能损伤者;乙型肝炎的治疗;重大外科手术及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Ⅱ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年老体衰免疫功能低下者。
1.3微囊1.3.1微囊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前景微囊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成为的药库型微型胶囊。
微囊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还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会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固化液态药物,以方便其使用;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应用最多的是通过微囊化方法形成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一些微囊还可以将活细胞或者生物活性物质包裹在内。
微囊的囊材要有无毒无刺激、化学性质稳定、具有适宜的释药性、有一定的强度、有合格的粘度等特性,常用的囊材主要有天然高分子囊材,如明胶、阿拉伯胶、琼脂、海藻酸及其盐、壳聚糖等;半合成高分子囊材,如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纤维素碳酸酯、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合成高分子囊材包括生物降解的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糖、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非生物降解的聚酰胺、硅橡胶等。
制备微囊的过程称为微囊化,常用的微囊化方法有物理化学方法、物理机械方法、化学法。
微囊技术发展至今,在许多领域中已经显示出优越的性能,并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但其适用度却不高。
尤其在我国,微囊产品同潜在市场相比,仅仅是一小部分,今后此技术将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1.3.2微囊的功能1 粉末化将不易加工贮存的气体、液体原料固体化,从而提高其溶解性、流动性和贮藏稳定性,如粉末香精、粉末食用油脂、粉末乙醇等。
例如:将液体油脂作为心材,选择适当的壁材,运用微胶囊技术就可产生出固体粉末油脂,非常方便地添加于各种食品原料中。
有报导说,在国外,目前约有数十种微胶囊产品的粉末油脂作为食品工业原料,应用于各类营养保健食品或功能型食品。
2 降低挥发性防止风味成分的挥发,减少风味损失。
3 降低毒性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毒理作用等,如硫酸亚铁阿司匹林等药物包裹后,可通过控制释放速度来减轻对肠胃副作用。
对于制药工业来说,可采用微胶囊技术制造靶制剂,达到定向释放效果。
4 提高物质的稳定性(易氧化,易见光分解,易受温度或水分影响的物质) 许多食品添加剂制成微胶囊产品后,由于有壁材的保护,能够防止其氧化,避免或降低紫外线、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影响,确保营养成分不损失,特殊功能不丧失。
5 能使不相容成分均匀地混合运用微胶囊技术,将可能相互反应的组分分别制成微胶囊产品,使它们稳定在一个物系中,各种有效成份有序地释放,分别在相应时刻发生作用,以提高和增进食品产品的风味和营养。
例如:有些粉状食品对酸味剂十分敏感。
因为酸味剂吸潮会引起产品结块;并且酸味剂所在部位pH 值变化很大,导致周围色泽变化,使整包产品外观不雅。
将酸味剂微胶囊化以后,可延缓对敏感成分的接触和延长食品保存期限6 掩味某些营养物质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或滋味,这些味道可以用微胶囊技术加以掩蔽。
这种微胶囊产品在口腔里不溶化,而在消化道中才溶解,释放出内容物,发挥营养作用7 隔离活性成分能保持食品中微量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的活性作用8 控制心材释放和作用的时间和数量微胶囊产品经由预先设计的溶解和释放的机理,可提供特殊的释放方式。
1.4囊材的介绍1.4.1壳聚糖的介绍甲壳素(Chitin)作为一种纯天然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是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多糖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抗菌等优异生物特性,由甲壳素脱乙酰制备的含有游离氨基的壳聚糖是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是甲壳素线性多聚物基本组成单位β - (1, 4) - N - 乙酰基葡萄,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具有无毒无刺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黏附性、低毒性、易降解吸收,消炎、抗菌、止血、抑制癌细胞转移,组织相容性好,体内安全性高等特点。
其带正电性和良好的生物黏附性使其在黏膜表面负电荷条件下黏附性增加,药物滞留时间延长,且壳聚糖分子内具有活性基团NH2,可与含双官能团的醛或酸酐药物化学偶联,使药物大量分布于偶联结构内缓慢释放,因此用壳聚糖制备的微球作为药物载体明显优于一般材料,近年来受到有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1.4.2海藻酸钠的介绍海藻酸钠(C6H7O8Na)n主要由海藻酸的钠盐组成,由a-L-甘露糖醛酸(M单元)与b-D-古罗糖醛酸(G单元)依靠1,4-糖苷键连接并由不同比例的GM、MM和GG片段组成的共聚物海藻酸钠又名褐藻酸钠、海带胶、褐藻胶、藻酸盐,是由海带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
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印染、造纸、日用化工等产品,作为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粘合剂、上浆剂等使用。
自八十年代以来,褐藻酸钠在食品应用方面得到新的拓展。
褐藻酸钠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而且可作为仿生食品或疗效食品的基材,由于它实际上是一种天然纤维素,可减缓脂肪糖和胆盐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血中甘油三酯和血糖的作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病。
它在肠道中能抑制有害金属如锶、镉、铅等在体内的积累,正是因为褐藻酸钠这些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日本人把富含有褐藻酸钠的食品称为“长寿食品”,美国人则称其为“奇妙的食品添加剂”。
螯合剂对海藻酸钠溶液性质的影响螯合剂可以络合体系中的二价离子,使得海藻酸钠能稳定于体系中。
作为饮料/乳品等的增稠剂海藻酸钠在增稠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海藻酸钠良好的流动性,使得添加后的饮品口感柔滑;并且可以防止产品消毒过程中的黏度下降现象。
在利用海藻酸钠作为增稠剂时,应尽量使用分子量较大的产品,适量添加Ca。
可以大大提高海藻酸钠的黏度。
作为冰淇淋等冷饮的稳定剂海藻酸钠是一种高档的稳定剂,它可使冰淇淋等冷饮食品产生平滑的外观、柔滑的口感。
由于海藻酸钙可形成稳定热不可逆凝胶,因而在运输、储藏过程中不会变粗糙(冰晶生长),不会发生由于温度波动而引起的冰淇淋变形现象;同时这种冰淇淋食用时无异味,既提高了膨胀率又提高了融点,使得产品的质量和效益都有显著提高。
产品口感柔滑、细腻、口味良好。
添加量较低,一般为1—3‰,国外添加量为5—10‰。
作为乳制品及饮料的稳定剂用海藻酸钠稳定的冰冻牛乳具有良好的口感,无粘感和僵硬感,在搅拌时有粘性,并有迟滞感。
1.5 微囊的制备方法1.5.1相分离-凝聚法1.6.3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100%⨯=微囊制剂中药物总量微囊中药物量)药物包封率((1)微囊载药量的测定微囊中药物的含量用载药量来表示,微囊的载药量是指单位重量微囊中所含药物的量,用下式表示:(2)微囊包埋率的测定对于微囊制剂,特别是液体剂型成品。
涉及微囊中药物量和介质中游离药物的比例问题。
因为微囊分散于液体介质中,必然会有药物从中释入介质,经一定时间后微囊中药物与介质中药物达成动态平衡,微囊中药物量与体系中药物总量(微囊中药物与介质中药物之和)之比,成为微囊制剂的药物包封率。
其中,单位体积或重量微囊制剂中被载上微囊的药物量与体系中药物总量之比用下式表示:收率=理论总质量药品质量×100%二.实验部分2.1实验药品及仪器2.1.1药品壳聚糖、海藻酸钠、胸腺五肽、戊二醛、司班80、液体石蜡、乙醚、醋酸、生理盐水、氢氧化钠。
2.1.2仪器电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磁力搅拌器、溶出度测定仪、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真空干燥器。
2.2实验方法%100%⨯=微囊重量微囊中药物重量)微囊的载药量(2.2.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试剂浓度量见表1150ml烧杯中加入海藻酸钠固体,用30ml蒸馏水溶解(溶解时,先加10ml,大部分溶解以后再将蒸馏水全部加入),用磁力搅拌机搅拌一小时,配置成均一的胶状溶液,加入也液体石蜡30ml 及0.15ml(1滴)Span-80,继续搅拌30min,形成水/油型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