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知识: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doc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1章-绪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1章-绪论

继电保护的配合及保护范围的划分
➢主保护:通常指能实现全线快速切除故障的保护设备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又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①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 实现后备的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近后备 保护。
②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 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 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继电保护的配合及保护范围的划分
保护范围划分的基本原则是: 任一个原件的故障都能可靠地被切除,且造成的停电
范围最小;保护区重叠是为了保证任意处的故障位置都置 于保护区,同时重叠区越小越好。
变压器 保护区
发电机保护区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
继电保护的工作回路:
➢交流回路:互感器,连接电缆 ➢控制回路:断路器跳闸线圈,信号回路 ➢直流电源回路:保护及控制回路的工作电源
继电保护的正确工作依赖于所有保护回路及其连接 电缆的正确工作。
继电保护的配合及保护范围的划分
➢保护分区的目的: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因故障跳闸引起 的停电区域,电力系统中每个继电保护都有严格的保护 范围,称为保护区。保护范围内的故障(区内故障), 保护才动作;保护范围外的故障,保护不动作。 ➢保护分区原则和方法:保护以断路器位置作为分区的 基准(因为断路器是切除和隔离故障的主要设备)。遵 循全覆盖原则和重叠区原则,保护区的边界取决于电流 互感器的位置。 ➢保护配置原则:取决于被保护元件的重要程度、经济 性以及规程的规定。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 可靠性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可依赖性reliability:不拒动。该动则动 安全性security:不误动。不该动则不乱动 可靠性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与保护原理、定值

继电保护重点知识

继电保护重点知识

1、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将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作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起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开关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3、简述220千伏及以上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答:(1)对于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电网的线路继电保护一般都采用近后备原则。

当故障元件的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拒动时,由相互独立的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而当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断开与故障元件相连的所有其他联接电源的断路器。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4)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K1 K2
QF1
LI
QF2
QF5
QF6
X
X
~
QF3 QF4
注意: 正确处理灵敏性与选择性之间矛盾。 正确处理灵敏性与选择性之间矛盾。 愈灵敏愈能可靠反应要求动作的故障或异常状态, 但同时愈易于在非要求动作的其他情况下产生误 动。
X
四、小
嘉峪关东 湖气象塔
谢谢! 谢谢!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 的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一.重要概念
1. 2. 3. 4.
一次系统 二次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
二.继电保护的作用 三.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 四.小结
一、重要概念(1) 重要概念(
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用电
1. 一次系统: 电力系统是由电力生产的5 电力系统是由电力生产的5个环节: 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 体。由这一整体组成的统一系统称为一次 系统
一、重要概念(4) 重要概念(
4. 安全自动装置 当电力系统本身发生 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 事件时,向运行值班人员 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 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 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 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 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 灭磁开关及保 施的成套硬件设备,用于 护 保护电力系统的通称为电 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 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 1. 可靠性就是可信赖性和安全性 可信赖性要求不拒动 安全性要求不误动 2. 选择性是期望在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最小范围 地切除故障元件。 3. 快速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快速地切除故障。 4. 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的反应能力。

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供配电)-电气工程基础-4.1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供配电)-电气工程基础-4.1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供配电)-电气工程基础-4.1电力系统基本知识[单选题]1.目前我国电能的主要输送方式是()。

[2005年、2011年真题]A.直流B.单相交流C.三相交(江南博哥)流D.多相交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电能输送方式主要包括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目前我国电能的主要输送方式是三相交流。

[单选题]2.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2008年真题]A.在优质前提下,保证安全,力求经济B.在经济前提下,保证安全,力求经济C.在安全前提下,保证质量,力求经济D.在降低网损前提下,保证一类用户供电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电力系统最基本的前提是安全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供电质量,在保证了供电质量的基础上,才能谈经济。

无论何时,电力系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对电力系统具体有四点要求:①保证安全可靠供电;②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③保证良好的经济性;④电能生产要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单选题]3.在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中,功率、电压和阻抗一般分别是指()。

[2013年真题]A.一相功率,相电压,一相阻抗B.三相功率,线电压,一相等值阻抗C.三相功率,线电压,三相阻抗D.三相功率,相电压,一相等值阻抗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中,已知功率一般是指三相功率,已知额定电压是指线电压,已知阻抗是指一相等值阻抗。

[单选题]4.衡量电能质量的标准是()。

[2006年、2009年真题]A.电压、频率B.电压、频率、网损率C.电压、波形、频率D.电压、频率、不平衡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衡量电能质量有三个指标:①电压幅值。

对于35kV及以上电压级允许电压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5%,10kV以下电压级允许电压变化范围为±7%;②频率。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正常运行时允许的频率偏移为±0.2~±0.5Hz;③波形。

为保证电能质量,要求电压为正弦波形,但由于某些原因总会产生谐波,造成电压波形的畸变。

继电保护试题(含答案)

继电保护试题(含答案)

继电保护试题(含答案) 日一、填空题 :1、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四项基本要求是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2、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间相位改变等现象。

3、CT 的二次绕组按三相三角形接线,它的接线系数是√3 。

4、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滤过器的输出电流,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为 本线路的三相零序电流之和(或故障相电流),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为所有非故障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之和。

5、当PT 有三个绕组时,第三绕组开口三角电压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为 100V ,,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为 100/3V 。

6、在电力系统中,采用快速保护、自动重合闸装置、低周减载装置都是保证 系统稳定的重要措施。

7、变压器励磁涌流中含有很大的 非周期 分量,且波形之间出现间断角 。

8、在主变差动保护中,由于CT 的变比不能选的完全合适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一般用差动继电器中的平衡线圈来解决。

9、整流式仪表反映系统交流电量的 平均 值,但其表盘是按交流电量的 有效 值刻度的。

10、正常情况下,两个电流同时工作,当任一电流母线断开时,由另一电源带全部负荷,这种备用方式称为 暗备用 。

11、自动重合闸的起动方式有 不对应 起动方式和 保护 起动方式两种。

12、当系统中发电机发出的总功率大于负荷总功率时,发电机转速 加快 ,系统频率 升高 。

13、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在同一沟道时,要分别装在沟道的两侧 ,如果分不开时,则控制电缆应敷设于电力电缆的 下面 。

14、兆欧表有三个接线柱,其标号分别为G 、L 、E ,使用时G 接 屏蔽线 ,L 接被测品 ,E 接 地 。

15、在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装置中,一般利用 差动 继电器作为启动元件,相位比较 继电器作为选择元件。

16、对负序电压继电器,用单相法模拟三种两相短路时,其刻度值为试验电压的 1/√3 倍。

17、在系统振荡过程中,系统电压最低点叫振荡中心,它位于系统综合阻抗的 1/2 处。

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可编辑)

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可编辑)

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模拟试卷1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5分,共15分)1、应用计算曲线确定任意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

2、无功补偿设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电力网目前所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4种: , ,和经小电阻接地等。

4、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保护、测量、监察、信号、操作、同期等的回路属于回路。

5、采用母线可以实现不停电检修出线断路器。

6、我国技术标准规定, 电力系统额定频率为 Hz。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7、三相系统的一相零序等值网络中,中性点接地阻抗值须乘以( )A.一倍B.二倍C.三倍D. 四倍8、( )将一次回路的高电压变为的二次?的低电压。

A. 电流互感器(TA)B.感应电动机C. SF6断路器D.电压互感器(TV)9、变压器的电纳BT是由( )计算得到的A.短路损耗△PskB.短路电压百分值Uk(%)C.空载损耗△P0D.空载电流百分值I0%10、采用正序等效定则进行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计算时,若发生的故障是两相短路接地,则附加电抗应为 A. X0∑ B. X2∑//X0∑;C. X2∑ +X0∑;D. X2∑;11、根据对称分量法,a、b、c三相负序电流分量相位是 A. a 相超前b相120B. c相滞后b相120C.b相超前a相120D.相位相同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2、频率的“一次调整”由发电机组上装设的调速器承担。

()13、输电线路等值电路中两端对地电纳的无功功率损耗呈电感性()14、正常工作时不带电而在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15、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的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不含非周期分量,所以冲击系数取1。

()16、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它两相对地电压保持不变。

继电保护的组成及要求

继电保护的组成及要求

继电保护的组成及要求第一篇:继电保护的组成及要求继电保护的组成及要求继电保护一般由输入部分、测量部分、逻辑判断部分和输出执行部分组成。

现场信号输入部分一般是要进行必要的前置处理,如隔离、电平转换、低通滤波等,使继电器能有效地检查各现场物理量。

测量信号要转换为逻辑信号,根据测量部分各输出量的大小、性质、逻辑状态、输出顺序等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运算最后确定执行动作,由输出执行部分完成最终任务。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应当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选择性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器件从电力系统中当独切除,使停电的范围尽量地缩小,保证系统中无故障的部分正常运行;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切除短路故障,它的目的就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受故障所影响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

灵敏性是指对于保护的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范围内发生动作时的可靠程度。

继电保护常见的故障分析电流互感饱和故障。

电流互感器的饱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是非常之大。

随着配电系统设备终端负荷的不断增容,如果发生短路,则短路电流会很大。

如果是系统在靠近终端设备区的位置发生短路时,电流可能会达到或者接近电流互感器单次额定电流的100倍以上。

在常态短路情况下,越大电流互感器误差是随着一次短路电流倍数增大而增大,当电流速断保护使灵敏度降低时就可能阻止动作。

在线路短路时,由于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出现了饱和,而再次感应的二次电流小或者接近于零,也会导致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无法展开动作。

当在配电系统的出口线过流保护拒绝动作时而导致配电所进口线保护动作了,则会使整个配电系统出现断电的状况。

开关保护设备的选择不当。

开关保护设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在的多数配电都在高负荷密集的地区建立起开关站,也就是采用变电所—开关站—配电变压器的供电输电的模式。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电气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技术。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继电保护设备。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原理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短路故障、过电压、过电流等),可能会导致电力设备损坏或电力系统不稳定。

继电保护技术通过检测电气系统中的异常信号,并根据预设的动作逻辑进行判断,来实现对故障的及时切除,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分类根据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包括:1. 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它能够检测电流是否超过设定的额定值,并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切除故障电路。

这种保护方式通常通过电流互感器实现。

2. 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用于检测电压是否超过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值。

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过电压保护会切断电力系统,以防止设备受损。

跳闸保护是一种常见的继电保护设备,它能够在电力系统中检测到短路或其他故障时,及时切断电路。

跳闸保护通常与断路器配合使用。

4. 隔离保护隔离保护用于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故障。

它能够在接地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断电路,并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超频保护超频保护用于监测系统频率是否超过设定的范围。

当系统频率超过预设值时,超频保护会切断电力系统,以防止设备的进一步损坏。

三、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领域,保护着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发电机保护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继电保护技术在发电机过电流、过载和过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输电线路保护输电线路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的重要通道。

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检测输电线路的故障,及时切除故障电路,确保电力系统连续供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知识: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

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