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状况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第1篇: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高官寨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镇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高官寨镇辖52个行政村,5.4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
在5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的村不足1/3,20余个经济薄弱村,15个经济空壳村。
村级收入基本靠集体土地承包,但集体土地少、承包期长、寅吃卯粮,村级发展集体事业举步维艰,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二、主要做法今年以来,我镇确定了“政策引导,分类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政策引导,注入活力。
我镇于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
为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决心,镇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工、农、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明确奖励办法,制定优惠政策,以提高村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分类推进,增强活力。
通过对各村反复摸底和深入调研,我镇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发展的模式:官庄、罗家等农业特色村,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
辛庄、马庄等工业基础较好的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新黄、石杨等地理位置优越、闲散地较多的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空闲土地增加集体收入。
魏化林、柏家等物流交通便利的村,利用供销社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
三是以点带面,壮大实力。
为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交流座谈会和项目现场观摩,邀请先进村做经验介绍和技术指导,为各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协作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范文(一) 新津县地处四川省成都市三圈层,全县辖12个镇乡,86个村、15个涉农社区、1256个组。
近年来,随着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进程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组级集体经济有较大发展,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然较慢。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实行的是三级所有、组为基础的体制,村级只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绝大多数村(社区)没有经济实体。
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扶持村级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正在积极稳步发展。
一、现状1、经济现状。
全县村级现有资产6602.75万元,其中:货币资产1219.67万元;应收款1198.71万元,其中50%以上是农户三金尾欠;库存物资4.73万元;林木资产417.41万元;长期投资53.23万元,短期投资1.6万元;固定资产3658.38万元;在建工程49.02万元;负债总额963.94万元;所有者权益(积累)5638.81万元,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大部分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
2、收益情况。
2007年,全县村级总收入3387.04万元,其中:发包收入520.89万元,补助收入73.61万元,投资收益14万元,其他收入300.04万元(大部分是农户土地流转收入,要分配给农户)。
支出总额3016.16万元,其中:经营支出2480.78万元,管理费用299.96万元,其他支出235.42万元。
收益370.88万元。
在全县101个村(社区)中,无收益的村13个,占13%;有收益的村88个,占87%。
当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64个,5-10万元以上的村9个,10万元以上的村15个。
由此可见,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大多数村组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工作开支,部分村组基本无集体经济收入,因此全县村组基本无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农村村组集体经济分配主要是资产性的分配(土地征占费)。
二、主要做法1、落实责任,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觉性。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整改报告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整改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整改报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集体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
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为了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议,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一、问题梳理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财产和财务管理。
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 资金管理不规范。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金使用缺乏监督和透明度,资金流向不明确,容易产生贪腐和浪费现象。
2. 财务管理混乱。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账目簿记不清,收支不平衡,导致经营无章可循。
3. 资产管理混乱。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管理不到位,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资产管理不规范,容易损失和浪费。
4. 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不够。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不够,缺乏管理能力和经验,导致集体经济管理不善。
5. 内部监督不到位。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对领导班子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容易产生失职、渎职行为。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二、整改措施1.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流向和使用管理规定,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2. 加强财务管理核算。
完善财务管理核算制度,建立完善的账目簿记和审查机制,确保收支平衡和财务支出合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3. 规范资产管理管理。
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实行资产清查和盘点,做好资产保护和管理,防止资产浪费和损失。
4. 提升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调查情况报告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调查情况报告为深入了解我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市委农办有关文件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力量深入各村(社区)进行调查摸底,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乡基本情况**乡位于市境西南边陲,地处万源、宣汉、平昌三县(市)交界处,东接本市庙垭乡、宣汉县红峰乡,西连平昌县望京乡,北和平昌县民主乡接壤,南与宣汉县凤鸣乡、平昌县马鞍乡毗邻,素有“脚踏三县,鸡鸣六乡”之称,乡政府驻所距市治所121公里,是全市最边远乡镇。
全乡幅员面积40。
6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兴隆社区)、6个行政村(**村、新恩岭村、蒙学堂村、大垭口村、瓦子坪村、大板桥村),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13人。
全乡境内耕地面积9720亩,林地3。
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
8℃,年降水量1400毫米,无霜期229天。
二、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一)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
一是我乡现辖有6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目前全乡6个村共有土地1。
05万亩、林地2。
92万亩,无其它草场、厂房、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
二是从近3年财政投入村级建设方面来看,我乡7个村(社区)主要投资内容和资金包括村社道路建设和土地项目累计约3000万元、人畜饮水工程投资约500万元、农村高低压电网改造约10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约200万元,近3年财政在村级建设方面投入资金累计约4700万元,极大的改善了我乡各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类型。
就我乡整体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靠上级划拨资金进行投资建设,以增加固定资产总量,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发展类型。
(三)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是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治。
净增加的有效耕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服从乡村建设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有关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以依法自主开发利用集体土地,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实现集体土地收益,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

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篇1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如发展特色产业型集体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路子不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集体经济薄弱,集体收入低,有的行政村连正常的经费开支都难以维持,长期靠政府“输血”和负债度日,特别是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如何突破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以村富引领民富的课题亟待研究。
笔者通过对**县**乡***个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了一些思考,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乡基本情况**乡位于**县城北郊,距县城4公里,泉南高速**互通口至县城连接线穿境而过,全乡国土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万亩,林地**.*万亩,下辖***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9***户农户,农村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
**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有以水稻、烟叶、脐橙、花卉苗木等为主的农业产业,特色产业以种养为主,其中烟叶生产历史较长,2008年该乡种植烟叶1920亩,此后每年都种植千亩以上,但20**年以前烟叶生产存在散户居多、技术落后、前期投入成本大、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留村劳动力老年化以及土地流转难等制约因素。
自20**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口支援**县烟叶发展以来,该乡烟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该乡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质烟叶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做大做强烟草农业,把烟叶产业放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高度,推动烟叶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带动贫困对象致富,是该乡近期短效产业扶贫的方向。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缺乏规范管理制度、财务透明度不高、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以及缺乏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财务透明度,以及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和稳健运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财务透明度、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等措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问题、缺乏规范、财务透明度、资金使用效益、监督机制、问责机制、管理制度建设、财务透明度提高、监督和问责机制强化。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指对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
缺乏规范管理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农村集体组织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资金资产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财务透明度不高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不到位,一些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够清晰,容易发生浪费和腐败现象。
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些资金被挥霍、浪费,无法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缺乏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也为管理问题埋下隐患,容易导致资源的滥用和挥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权责和程序。
提高财务透明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公开,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还需要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形成严格的管理闭环,保障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
村集体资产情况汇报

村集体资产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村民:
我是XX村的村集体资产管理者,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村集体资产的情况。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村的集体资产的组成。
我们村的集体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房屋、林木、水利设施、公共设施等。
其中,土地是我们村最重要的集体资产之一,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集体资产总值。
我们村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和果树,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水果资源。
房屋和林木则是我们村的另外两大集体资产,房屋主要用于村民居住和生产,林木则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生态环境。
其次,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情况。
我们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集体资产的管理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我们村的集体资产。
在资产管理方面,我们村采取了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严格保护的原则,确保了集体资产的安全和稳定增值。
我们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对集体资产的使用、开发、流转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强了对集体资产的保护和监管。
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村集体资产的利用情况。
我们村的集体资产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村民居住和生活、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我们村通过土地流转、林木经营等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我们还积极引进了一些农业科技和项目,提高了集体资产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总的来说,我们村的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保护,促进集体资产的增值和利用,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谢谢大家!。
村级资产资源情况汇报

村级资产资源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村级资产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总,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然资源。
我们村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林地面积占地总面积的60%,
主要树种有松树、柏树、柳树等,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
此外,村内还有部分耕地和水域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经济资源。
村内有多家小型农产品加工厂,主要生产土特产加工品,如松茸干、柿饼、土
豆粉等,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加了村级经济收入。
此外,村内还有部分家庭经营的小作坊,主要从事木材加工、农产品销售等业务。
三、文化资源。
村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村内有多座古老的祠堂、庙宇,保存完好,是村民日常祭祀、宗教活动的场所。
此外,村内还有多位长者,能够传承村内的习俗、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
四、社会资源。
村内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村委会办公楼、学校、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
等公共设施。
此外,村内还有多位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为村民提供咨询、指导等服务。
五、环境资源。
村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自然景观优美。
村民生活环境良好,居住条件较为
舒适。
同时,村内还有多处自然景点,如溪流、瀑布、森林等,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综上所述,我们村级资产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村级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实现村级振兴。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资源保护,保护好我们的宝贵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状况
根据对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下同)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统计年报数据汇总结果,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状况如下:
一、资产总额突破2万亿元,但地区间差距显著
截止到2011年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2.0万亿元,村均343.4万元,比2010年增长10.2%。
从资产构成看,流动资产8665.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2.8%,村均147.1万元,比2010年增长10.3%(其中,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分别占流动资产的43.2%和50.4%);农业资产261.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3%,村均4.4万元,比2010年增长12.7%;长期资产11303.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5.9%,村均191.9万元,比2010年增长10.0%。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资产总额15289.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75.6%,村均619.3万元,比2010年增长8.6%;中部地区资产总额3611.1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7.8%,村均175.9万元,比2010年增长13.2%;西部地区资产总额1330.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6.6%,村均97.1万元,比2010年增长15.6%。
分省看,广东、山东、浙江、北京、江苏等5省市,村集体
资产总额达12106.8亿元,占全国村集体资产总额的59.8%,村均789.8万元,比2010年增长9.5%,其他各省区市村均资产仅186.4万元,比2010年增长11.2%。
二、短期应付款仍占村级负债大头,修路是公益负债主要成因
截止到2011年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负债总额高达8206.2亿元,村均139.3万元,比2010年增长12.0%,村均资产负债率40.6%,较2010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从负债构成看,短期应付未付及暂收款项5611.4亿元,村均95.2万元,比2010年增长11.3%,占村均负债的63.9%,较2010年下降5个百分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及应付未付款项共计2362.1亿元,村均40.1万元,比2010年增长14.8%,占村均负债的26.9%,较2010年下降1个百分点;计提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182.4亿元,村均3.1万元,比2010年减少10.1%,占村均负债的2.1%,较2010年下降0.7个百分点;向成员筹集但尚未投入的一事一议资金50.2亿元,平均每村0.9万元,比2010年增长42.4%,占村均负债的0.6%,比2010年增加0.1个百分点。
统计结果显示,负债总额中,经营性负债977.2亿元,村均16.6万元,比2010年减少9.6%,占负债总额的11.9%;兴办公益事业负债1025.7亿元,村均17.4万元,比2010年增长3.7%,占
负债总额的12.5%①。
从公益性负债成因看,义务教育负债92.1亿元,村均1.6万元,比2010年减少15.8%,占兴办公益事业负债的9.0%;道路建设负债460.0亿元,村均7.8万元,比2010年增长4.2%,占兴办公益事业负债的44.8%;兴修水电设施负债140.6亿元,村均2.4万元,比2010年增长3.8%,占兴办公益事业负债的13.7%;卫生文化设施负债88.4亿元,村均1.5万元,比2010年增长6.0%,占兴办公益事业负债的8.6%。
三、净资产持续增长,三成源自当年收益
截止到2011年底,村集体经济组织账面净资产(所有者权益)1.2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916.8亿元,占总资产的59.4%,村均204.1万元,比2010年增长9.0%。
净资产增长主要来源于当年收益、留归村组集体的土地征占补偿费和当年筹集的“一事一议”资金等。
从净资产来源看,村集体经济组织从收益中提取公积公益金336.5亿元,当年向农户筹集的“一事一议”资金161.8亿元,“一事一议”补助资金160.8亿元,留存村组集体的土地征占补偿费206.3亿元,当年未分配收益增加18.9亿元,五项合计884.3亿元,占净资产增加额的96.5%。
①根据统计,2011年,经营性负债和兴办公益事业负债两者合计仅占村均负债的29.1%。
因负债总额中包括未分配的土地安置补偿费、上级拨付尚未使用的工程款、未支付给农民的土地流转费等应付未付款,该类负债既不能视作经营性负债,也不统计为公益事业负债。
据各地反映,短期应付款项中包含较大量的尚未支付给农户的土地补偿费,比例大约占到短期应付款的70%左右。
供稿: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