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百事可乐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百事可乐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百事可乐营销案例分析文文医药营销2班百事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是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

并在2004年公布的《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百事公司位列第166位,并于最近连续两年被评为《财富》“全球最受赞赏的饮料公司”第一名。

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名列在前十名。

2003年8月《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排名中,百事公司旗下的百事可乐品牌排名是在第二十三位。

百事公司的前身百事可乐公司是创建于1898年。

百事可乐公司于1965年与世界休闲食品最大的制造与销售商菲多利(Frito-lay)公司一起合并,组成了百事公司。

它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将市场经营重点在核心品牌方面,百事公司曾于1997年10月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将拥有必胜客(Pizza Hut)、肯德基(KFC)和Taco Bell的餐厅从公司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百胜全球公司这也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营销环境分析一品牌定位与众不同、锋芒、扬。

广义目标消费群为15-30岁的男生和女生。

年轻人是最有活力、最有潮流触觉,心充满对梦想的渴望,渴望挑战现实、展现自我,对时尚潮流紧跟不舍,百事正是紧紧抓住年轻人的心理状态,以最潮设计理念带给年轻人与众不同的体验。

其品牌理念为CROSSOVER(跨界)+MLX AND MATCH(混搭)。

二购买决策购买决策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种群体决策的过程。

一般而言,分为五种角色:发起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这五种角色相辅相成,共同促成购买行为。

因此,正确识别不同角色才能找准营销对象,提高药效活动的效果。

而百事可乐产品一般而言都是由使用者来决定的。

但是饮料的好喝程度,对健康的影响程度等等都对其是否购买产品产生影响。

三市场细分(一)地理自然环境。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经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所获 得资料表明:年轻一代的消 费者比较钟情于可口可乐, 可百事可乐也不相上下,形 式有点逼迫。(如图 )
竞争对手分析
可口可乐
Swire Coca-Cola Taiwan
百事可乐
威胁: 机会 : 劣势 :: 优势 1. 非可乐之其他碳酸饮
1.1 一般软饮料业跨国行销, .组织庞大、控制不易 强势行销能力 /企业广告 料的产品替代性不低 2 .主要消费族群 ( 年轻族 2.门槛较高 消费者追求健康之意 核心产品的配方保密 群 ) 对产品的认同感略逊 2 .碳酸饮料较符合年轻 识抬头 广告、赞助、促销活动, 于百事可乐 族群需求 3. 以及合作店牌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 3. 百事可乐在广告上利用 3 .饮料的品牌形象对销 竞争对手百事可乐 作业流程标准化.高生产 明星效应吸引消费者 , 售状况影响颇深 4. 可口可乐公司在华 投 效率 .节约生产成本 实现其在销售方面赶超 4. 中国国内企业只有少 资建设灌装厂数量有 可口可乐的目标 创新及高度研发能力 数几个具有竟争实力 限
二:劣势
企业规模大,不易控制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在某些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 识逐渐增强,可口可乐自身是碳酸型饮料,过 多饮用对身体有所损害 成本费用高。由于秘方等因素要向中国的分公 司运送原料,注定会提高产品成本
中国对外政策
技术进步
消费者日益成 熟 中国人口的老 龄化 质量问题的出 现 中国反垄断政 策
威胁 : 机会 : 劣势 :: 优势 1.竞争激烈,知名的饮料
1.作为全球性的大品牌, 1.百事的产品类别丰富 消费者认为可乐是不 品牌很多 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 健康的,可乐内含有 口味相对可乐的更甜 2.2. 可口可乐的品牌效应影 轻怡可乐是以“无糖、 咖啡因等成份,容易 百事可乐经营范围广 响着消费者 不影响体形” 上瘾,造成肥胖等健 3.3. 某些百事的其它品牌宣 不分季节性,随时随地 庞大的代言阵容 康问题 传不够 可以饮用,方便 2.树立“年轻活泼时代” 易出现超过保存期限 4.4. 轻怡可乐的口感与味道 包装外型:银色的清爽 形象 或变质等情形 有待改善 设计醒目高雅 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渠 道

可口可乐重点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重点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重点案例分析可口可乐案例分析2008092068 郭璐怡一、可口可乐公司背景可口可乐公司自1892年在美国成立以来,至今有10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约48%的市场占有率,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而且它的产品还在不断推陈出新从而扩大市场利润和市场份额。

在2007年以65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荣登《商业周刊》全球品牌榜首位。

这个广为人知的国际化品牌在中国和其他地方的成功营销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去分析和参考。

二、可口可乐营销策略成功因素(1)铺天盖地的广告众所周知,可口可乐公司是非常注重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它的广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据资料显示,如今可口可乐在全球每年广告费超过6亿美元,在中国每年广告投入更高达几千万元。

可口可乐公司就是懂得巧妙地利用广告视觉去打造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现在中国已约有90%的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

其实可口可乐经典广告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总是在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段播出,更是因为它广告策略的本土化从而迎合了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变化发展。

虽然可口可乐公司最早的广告和它的宣传口号已被广泛接受,广告里已将可口可乐定位为“美国人的饮料”,但后来认识到要开拓海外市场,就必须要在其他国家有更多本土化的广告,还有民族文化的差异也应该被考虑在广告中。

以中国为例,可口可乐的广告本土化也是经历了相当一段历史。

一开始的时候,在中国播出的广告是采用中文解说的、美国亚特兰大总部制作的电视广告版本,很多口号都是根据英文翻译得来的,如“可口可乐添欢笑”就是“SMILE WITH COCACOLA”的中文直译。

从1999年开始,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完全以本土人物为主角、本土环境为场景,甚至连传统中国吉祥物也出现在了广告上。

虽然可口可乐的广告主题仍是“年轻、激情、时尚”,但通过最中国化的面孔和活力四射的音乐一下子赢得了更多中国年轻人的心。

可口可乐每年推出的广告都令人耳目一新,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贺岁广告和与北京奥运有关的广告。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营销策略案例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营销策略案例分析报告

如何应对
对于印度市场的开 放程度和政府的干预度 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只 能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尽量运营全球本土 化政策。
可口可乐人才本土化战略 百事明星本土化战略
可口可乐的人才本土化战略
案例:
2000年亚特兰大总部的大 裁员和中国区总部迁移上海。可 口可乐中国公司对外事务经理赵 彦红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 意识到“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进一 步发展成了两乐之争的关键”。 以前可口可乐公司的总部设在亚 特兰大,由于远离亚洲市场,导 致了亚洲市场开发效率降低,因 此,去年可口可乐进行了近6000 人的大裁员,并将亚洲总部迁至 香港,中国地区总部迁至上海, “以更贴近中国本土,更快对市 场作出反应”。
可口可乐先进入市场的好处
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 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到这时早 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 饮料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定 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 属,百事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 边缘,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一 统天下。尽管1929年开始的大危机 和二战期间,百事可乐为了生存, 不惜将价格降至5美分/镑,是可 口可乐价格的一半,以致于差不多 每个美国人都知道“5分镍币可以 多买1倍的百事可乐”的口头禅, 百事可乐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市场营销四要素(4P)
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安全 价格:中低价位 渠道:以高利润市场为中心向周边扩散 促销:根据印度宗教和习俗以及节假日,制定相应的促销策略 可 口 可 乐 市 场 营 销 策 略 百 事 可 乐 市 场 营 销 策 略
可口可乐公司的4P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的4P策略,即“物有 所值”“无处不在”和“心中首选”三 环“环环相扣”策略 可以发现,它具体包含有三层含 义:一是可口可乐重视市场营销每一个 要素的作用,决不忽略任何一方面,其 中,“物有所值”策略主要是指产品以 及价格策略,“无处不在”策略则是指 渠道策略,“心中首选”策略就是指可 口可乐的广告及促销策略;二是可口可 乐的营销策略同样坚持以消费者的真实 角度决定企业的营销目标;三是可口可 乐追求市场营销的整体效率,十分强调 各种要素的平衡及综合效果,追求产品 、价格、渠道及促销等市场营销要素作 用于企业的综合效率最大。这就是环环 相扣原则的体现。

百事可乐大战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百事可乐大战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1、可乐的由来2、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26年的历史。

这种神奇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

3、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

4、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5、而第一瓶百事可乐却诞生于1898年,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于是便借可口可乐之势取名为百事可乐。

6、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到这时早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定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属,百事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边缘,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一统天下。

百事可乐为了生存,不惜将价格降至5美分/镑,是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以致于差不多每个美国人都知道“5分镍币可以多买1倍的百事可乐”的口头禅,百事可乐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7、百事可乐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小强一样,坚挺到了五十年代,在恩瑞克的主持下,百事可乐改变了原来的经营方式,进行了5方面的重大改革:第一:改良口味,使其好不逊色于可口可乐第二:重新设计玻璃瓶包装和公司的各种标识,并力求统一第三:重新策划广告,增加广告投入,提升企业形象。

第四:集中力量攻占可口可乐所忽视的市场,尤其是带回家饮用的市场。

第五:选定美国的25个州和境外的25个地区作为重点攻占目标,集中精力攻占市场据点。

8、1959年,美国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肯特利用他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之间的特殊关系,要求尼克松“想办法让苏联领导人喝一杯百事可乐”。

尼克松显然同赫鲁晓夫通过气,于是在各国记者的镜头前,赫鲁晓夫手举百事可乐,露出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

百事可乐案例分析

百事可乐案例分析

百事可乐案例分析引言百事可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碳酸饮料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基础。

本文将通过对百事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百事可乐公司的发展历程百事可乐公司成立于19世纪80年代,最初是一个小规模的饮料生产厂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公司逐渐扩大了生产规模,并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百事可乐。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百事可乐公司成功地打造了一种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全球饮料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二、百事可乐的市场地位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忠诚度。

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百事可乐是全球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碳酸饮料品牌之一。

其产品线包括经典可乐、无糖可乐、橙味汽水等多种口味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百事可乐公司还通过市场推广活动、明星代言人以及赞助活动等方式来增强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三、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百事可乐采用了多种营销策略来推动产品销售并树立品牌形象。

首先,百事可乐积极寻求与全球各地的超市和便利店建立合作关系,以确保产品的广泛可得性。

此外,该公司还举办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如买一送一、满减等,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此外,百事可乐还与知名体育赛事和明星合作,通过赞助活动和广告宣传,增强了品牌形象。

四、百事可乐面临的挑战虽然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该公司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含糖饮料的需求下降,这对百事可乐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全球饮料市场竞争激烈,百事可乐不仅面临来自可口可乐等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还面临着新兴品牌的崛起。

五、百事可乐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应对市场的挑战,百事可乐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首先,百事可乐致力于开发更多的无糖和低糖产品,以迎合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消费者需求。

其次,百事可乐加大了对新市场的开拓力度,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的投资。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近几年,中国饮料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前景广阔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饮料厂商,许多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通过收购国内著名品牌或合资、独资经营挤占国内市场。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欢迎阅读!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1以可口可乐为核心,公司、专卖店,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将利用全球最卓越的品牌和服务系统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满意和价值。

我们的品牌资产将因此而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提升,股东财富也能增加。

公司的目标是:扩展全球业务系统,使欣赏我们品牌和产品的消费者人数越来越多。

营销环境分析——SWOT分析优势1.知名度高。

可口可乐历史悠久,从1892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虽然进入中国市场在1927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融入大众生活。

2.雄厚的资金,先进完善的管理。

可口可乐注重产品质量、重视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完善销售网络、注重培训专业人才。

3.模仿困难。

因为有神秘配方,独特口味。

尽管饮料业容易制造,但是可口可乐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其他饮料公司难以模仿的。

4.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形态的可口可乐以外,该公司还不断推出新产品。

从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到矿泉水都有其相应产品。

5.销售策略强大。

通过网络、电视等视频声讯的广告宣传和各种促销销售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也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劣势1.企业规模大,不易控制。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某些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健康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可口可乐自身是碳酸型饮料,过多饮用对身体有所损害。

3.成本费用高。

由于秘方等因素要向中国的分公司运送原料,注定会提高产品成本。

机遇1.中国对外政策。

中国政府支持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可以收到很可观的税收收入,还可以推动中国整个饮料行业的发展。

1.公益事业。

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地区的公共建设、教育建设都需要企业的支持,可口可乐公司可以通过公益事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可口可乐目前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厂商。

现在,它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来怡神畅快的美妙感受。

目前,全球每天有17亿人次的消费者在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大约每秒钟售出19,400瓶饮料。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可口可乐营销案例,欢迎阅读!可口可乐营销案例1、可口可乐创意互动装置为年轻人提供“可乐流量”紧跟数字时代,为你的手机加油在数字化时代,忘了什么都不能忘带手机,缺了什么都不能缺少流量,对于粘附在微博等社交网络中的年轻群体来说更是如此,赠送一瓶可乐的魅力也许真的远不及补充一点上网流量。

于是奥美巴西为可口可乐夺身打造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互动,将目标锁定在新兴市场,那些热忠移动设备和免费Wifi网络的年轻人身上。

之前在新加坡的校园,可口可乐曾经推出拥抱贩卖机,求抱抱换可乐,而现在可口可乐的新科技,则是为年轻人免费提供上网流量。

当然前提是用户首先需要下载一个可口可乐定制的浏览器,当打开浏览器并靠近这台机器,就如同用纸杯接满苏打水一样,手机也会被注满“可乐流量”,因此获得20M的免费流量——也被可口可乐称为“20公升的幸福”。

20M流量两周内用完,并且还可以再补充,而之前我们提到的可口可乐浏览器也没有被浪费,它提供了三个简单的功能按钮,包括可口可乐FM,支持登陆Twitter和Facebook的社交网络按键与天气预报按键。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2、可以喝的广告牌再添新创意每天都在突破脑洞,让你觉得更好玩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推出了一块“可以喝”的广告牌,以创新的形式与消费者互动。

在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四强决赛场地——怀特河国家公园,一块宽36英尺、高26英尺的零度可口可乐广告牌平地而起。

这块重达1万多公斤的广告牌上安装了一个巨型可口可乐瓶,插着一根1,300多米长的吸管,蜿蜒拼出了“Tasteit(尝尝它)”字样。

冰凉畅爽的零度可口可乐顺着吸管流到试饮装置里,每个走过的路人都可以打开开关,免费品尝“从天而降”的零度可口可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个问题:给两个公司的建议是什么?
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的竞争优势大是因为什么? 那么您认为百事可乐是否应该改变战略?
在不改变投资策略和发动恶性价格战的前提下,主要是 需要削弱可口可乐公司先动而在中国居民中间建立起 来的感受上的优势。
集中增加对新一代的影响; 积极开拓中国的中西部市场; 加大新渠道和新销售方式(加油站、自动售货机和连 锁店等)的推进; 新一代的饮料或者新型的功能可乐;
案例概括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全球业 务
(1)由于国内市场饱和而采用国际化战略; (2)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受到了私立品牌,新饮料和行业
内部竞争激烈的影响; (3)可口可乐公司的国际化比较百事更加成功,这与特
殊的历史有关;
(4)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采用了不同的国际化战略
• 速度快 • 策略稳定 • 经营控制
3
2.99 100%
2.5
2
1.69
1.5
1
0.66
100%
0.5
57%
1.3
CP
43%
BP
0.55
83% 0.11
17%
0
销售价
销售成本
毛利
0.9
0.85 28%
0.8
0.7
0.6
0.5
0.4 0.26
0.3
39%
CP
0.23 0.27
BP
29% 9%
0.2
0.1 0.01 2% 0 送货成本
先入为主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品牌:两大公司的长期和巨大投入,使两个品牌=美 国文化;
货架、售货机有限 特许经营制度(考虑到BF的投资大) 广告的规模效益 研究开发的规模效益:新产品、包装的推介
2、替代产品 替代产品很多,而且是不需要钱或者很少钱;
为什么没有受到替代产品的实际影响?
替代产品不一定方便 在许多场合,软饮料是搭卖的 生活方式的选择 习惯或者“上瘾”(有一部分人平均一天喝八 罐)在许多国家,喝可乐成为身份的象征;
结结论论
This is a great business, but mainly created by great strategies
(二)灌装行业
BF(BF的行业竞争结构与CP的区别是什么?)
1、进入的障碍高 独家特许经营制度; 灌装资本投入大; 运输和分销中心投入大; 货架是有限的; 2、购买者 连锁店快餐:数量大、单一品牌、转让促销费以树立品牌; 售货机:地方好、投资大、分享利润,所以利润高; 食品或者超级市场:价格敏感度低、降低库存成本; 仓库式商店和折扣商店提高了价格敏感,但是运营效率高:
第二个问题:BF的利润率与CP有什么不同?
(BF的利润率低,但是还可以接受) 进入障碍高; 替代产品有限; 行业内部竞争主要在两大品牌之间;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权力被两个大公司限制在一个合理水 平内; 购买者的权力各异;
(三)中国和全球竞争结构的分析
第三个问题:中国软饮料行业竞争结构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的BF的利润率高,这与全球其他地方的情 况相反,这说明中国行业竞争结构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1、进入障碍 与其他地方相同,但是在这个行业已经有了许多的竞争者; 2、行业内部的竞争 实际上中国只需要100个BF,说明中国BF的规模效益太低; 品牌太多,没有规模效益; 先入优势在中国特别明显; 两个公司让利润给BF的目的是鼓励它们尽一切可能抢占货架;
(4)供应商
原液和灌装厂的主要原材料有两个:一是包装材 料,包括cans,plastic bottle,and glass;二是 甜料,白糖、高果糖和人造糖;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代表BF与众多分散的供应商 议价(尤其是对铝罐制造商,铝罐占总成本的 40%),权力更大;
原来两大可乐公司拥有一些铝罐厂;现在它们从 一家以上的厂购买铝罐,目的是分散供应商讨价 还价的权力;
案例的问题
1、为什么软饮料行业赢利水平这么高? 2、为什么CP和BF的利润率不同?为什么高利润的CP要用 纵向一体化战略进入BF行业。 3、中国软饮料行业竞争结构与国外有什么不同? 4、百事可乐公司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竞争战略?
五、行业的五种力量分析
(一)、原液制造
1、进入的障碍(CP利润率那么高,为什么美国的进入者不 多?) 先入优势
5、行业内部竞争
Who have won the cola wars? Who have lost? Why? What have been the weapons of the "war"?
基本上只有两个竞争者(因为两个公司占了70%的市场 占有率); 两个品牌在感受上的差异很大; 战争的手段是什么?战争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 选择有关系的大企 业做伙伴
• 稳守反击
• 速度快 • 策略摇摆 • 资本控制
• 通过公平的方式建立 当地的灌装厂
• 重点突破
案例探讨了中国可乐市场的结构,并且集于两个 市场背后经济因素的不同,这里就提出了问题:中 国市场与国外市场有什么不同,或者中国软饮料行 业的竞争结构将来是否会与国外一样。
数量大、搬运量大、销售和运输成本低。
3、供应商 CP的权力很大; 权力大的由CP议价; 4、替代产品 除了CP以外,没有替代产品; 仓库式商店的直接送货可以代替BF的一部分活动; 5、行业内部的竞争 其他品牌(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分享行业竞争的问题), 但是地区独家特许又限制了BF的竞争。但是在美国以外的 其他市场,特许经营不是独家的。从一方面讲,BF可能扩 大区域,但是CP又以将来给独家特许威胁BF,所以,一般 BF必须在一个地区内部能力扩大销售。
0.05 2%
广告和营销
0.13 0.05 4% 13%
一般管理
税前利润
(2)灌装厂(BF)
购入原液,填充碳酸水和高果糖的谷类糖浆,然后灌装和运输到 有顾客的地方(DSD);
产品和包装的多样化和高速化导致灌装行业具有资本密集的点; 两大可乐公司拥有自己的和特许的灌装厂;特许企业可以有一定
的限制和特权,包括决定价格,在是否参加广告、促销和采用新 产品、新包装的权利,可以经营其他非直接竞争的产品; BF在单位产品的资产($2.81)中,特许权费($1。37)固定资产 ($0.86),运输和仓库($0.16)等方面的投资比较大; 毛利率和税前利润率很低,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一般保持在 43%和9%; 与无品牌产品的重要区别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采用了DSD;
Pepsi
0
Coke
100 10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5
30
20
10
0
40
80 8007源自 60 60400
两大可乐在上海的产品分销情况
grocery
supermarket convenience
stores gas station
collectives
fast food
vending street vendors
四、案例的背景分析
介绍美国软饮料行业的经济结构
(1)原液生产者(CP): 主要是把各种天然配料混合起来,配方是秘密的; 向特许经营或者自己拥有的灌装厂出售原液; CP为灌装厂制定系列标准,对生产程序提供指导; 固定投资和生产成本很低: 在广告和营销方面的投入很大,占成本的39%; 两大可乐公司代替灌装厂与其供应商讨价还价; 原液的价格在80-90年代的价格一直在上升; 获得83%的毛利和29%的税前利润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最大原液生产者和主要灌装厂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教研室
国际化的可乐战(A)
——对中国和亚洲市场的争夺
整个市场是在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假如在这个市场中没有百事可乐的话,我们可能也 会创造一个百事可乐出来。
一、案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前言(两大可乐公司国际化的原因;两大可乐公司在中国 市场上竞争的现状;它们对中国市场的基本看法) 软饮料行业的经济状况(介绍了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原液 生产者、灌装厂、分销商和供应商) 行业面临的挑战(渠道改变、私立品牌、新一代产品导致 两大可乐公司在海外市场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两大可乐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历史 (在进入亚太市场的时间 上两大公司是基本相同的,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公司获 得了先动和市场占有的优势); 中国软饮料工业(需求、行为、渠道和市场环境具有特殊 性,同时具有行业结构恶化的几乎所有典型特征);
3、供应商(供应商有权力吗?有的话是谁?)
可乐里边包括了什么?
不是糖,因为糖是BF加入的; 不是水,因为水是BF加入的; It`s a secret.
How much do you think the ingredients cost?
Not much!
4、购买者 (1)BF权力非常小 转移成本高; 有特许经营权的限制; 原液只是灌装企业COST的35%,而且CP帮助他们基地 采购成本; 行业集中度差距太大; (2)最终消费者 分散; 价格敏感,但是也是品牌忠诚度高; 没有转移成本,但是其他替代产品总是没有在旁边; 上瘾,可口可乐大约10%的消费者消费了50%的产品;
案例的用途(3)
可以作为企业战略的案例:主要说明行业竞争 结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说明行业竞争结构的地方 差异;说明如何根据地方性制定不同的竞争战略; 说明如何在中国这个具体的市场上进行动态竞争。
PAGE 2 和 PAGE 19:主要提出了两大可乐公司 应该如何竞争的问题,而且具体的问题就是百 事应该如何发动进攻和可口可乐公司应该如何 对付来自百事的进攻。
——原液的价格从来没有作为手段; ——竞争主要集中于货架、广告、下游产品、DSD;
为什么原液价格没有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
(1)为什么可乐战没有失去控制? 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得短期优势; 两个公司很快在各个方面互相模仿; 没有失去控制的关键是“对等模仿,适度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