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生《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河北省)(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河北省)(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5题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长津湖》已打破此前由《战狼2》保持的国产影片票房最高纪录,其中的情节咄咄逼人。

B.天刚蒙蒙亮,新娘子便起床梳洗妆饰,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骗跹。

C.在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D.端午节早晨醒来时,爷爷已经把菖蒲、艾草挂在了院门、屋楣之上,奶奶则把裹有朱砂、雄黄和香料的香囊戴在了我们小孩子的胸前,我们喜出望外。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东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日中”指正午时分。

古代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午时指11点到13点。

C.我国古代常用“迁”表示官职的调动,“左迁”“迁谪”意为降职,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古人称谓有谦敬辞之分,如敬称对方的学生为“高足”,谦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4.诗词原文填空。

(8分)⑴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⑵,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⑶子在川上曰:“,。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放弃也是一种智慧阅读理解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放弃也是一种智慧阅读理解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放弃也是一种智慧阅读理解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唐雪健①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对诱惑,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②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应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

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伟大事业之中去,让生命焕发多姿多彩的绚丽。

③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

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容易浑浑噩噩,目光短浅,容易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看不到远处的风景。

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旧椅子。

她说:“我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

”为了搞好科学研究,她放弃了许多交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不图享受,不追求生活的安逸,这种放弃为人生做了精彩的诠释。

④1955年,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阶衔的消息时,感到十分不安。

他给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封《降衔申请》,说:“高兴之余,惶惶难安。

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此次,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功绩授勋。

回顾自身历史,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

不要说同大将们相比,就是与一些资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

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申请:授予我上将军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作为平凡的人,我们敬仰这种大舍得、大境界的人。

⑤能放弃的时候舍得放弃,实在是一种人生智慧。

把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顺其自然,就不会将有限的生命搅到无限的名利场中,就会表现出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自觉用有限的生涯追求无涯的知识,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会创造财富。

做到在人生追求上,有正确的信念;在神圣的职责面前,有无私的忠诚;在人民群众的疾苦面前,有博大的爱心。

⑥舍得放弃还是一种自守。

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倘若让自己跟着诱惑走,被身外之物所束缚,就很少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和多彩。

部编版语文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

部编版语文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

部编版语文高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生命的诗篇林清玄在山间,我独自一人坐在一棵树下,静静地听着流水的声音。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流水的声音和我的呼吸声。

我看着流水,它从高处流过,带着生命的光辉和力量。

我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仿佛在赞美一首生命的诗篇。

生命的诗篇,就像这流水,它从源头出发,穿越山川,历经风雨,最终汇入大海。

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无数的变化,但它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和执着。

它的声音,时而悠扬,时而激昂,就像生命中的喜怒哀乐,丰富多彩。

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教我背诵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其中的深意,只觉得这是一首美丽的诗。

如今,我明白了,这首诗描绘的就是生命的旅程。

生命就像这流水,从起点到终点,是一段不断变化的过程。

在生命的诗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有的人像高山,巍峨壮观;有的人像流水,温婉细腻;有的人像花朵,绚烂多彩。

无论是哪种角色,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是这首诗篇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在生命的诗篇中,还有许多美丽的瞬间。

比如春天的花朵盛开,夏天的阳光灿烂,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雪花飘落。

这些瞬间,都是生命中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我想,生命的诗篇就是这样,它充满了变化和色彩,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诗篇。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生命的诗篇”为题,意在赞美生命的美好和力量。

B. 文章通过描写流水的声音和形态,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

C. 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D. 文章以议论为主,通过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2.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流水为喻,将生命比作一首诗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旅程。

《退一步的智慧》阅读题及答案(精编版)

《退一步的智慧》阅读题及答案(精编版)

《退一步的智慧》阅读题及答案阅读《退一步的智慧》这篇文章的时候,你会明白人生处处都需要智慧。

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退一步的智慧》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①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也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

此画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此诋毁朝廷重臣,败坏总督的名声,连属下都看不下去了,要求总督大人把这个画家抓起来,关进大牢严刑拷打。

以张之洞当时的权力,抓个画家当然是小菜一碟,可是,他却选择了退一步,居然自己掏腰包,把那幅闹得满城风雨的画给买了下来。

此举让轻视他的画家佩服不已,从此对他毕恭毕敬,再没有诋毁之作传出。

②张之洞和李鸿章是死对头,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也顺理成章成为张之洞的政敌。

张之洞从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时,接替他位置的人恰巧就是李瀚章。

一路上,李瀚章的心里都在打鼓,两广本来就贫穷,张之洞在任时又做了不少大事,粗略算一下,财政亏空应该有20xx万两银子,相当于国库三年收入的总和呀,这个烂摊子,让人如何收拾?因此,见面时,李瀚章根本没给张之洞好脸色。

出人意料的是,在交接财务时,张之洞却说:省库还有200万两银子,都留给你用吧。

李瀚章惊得张大了嘴巴,按说,他如此敌视张之洞,就算有盈余,张之洞也应该挥霍一空,不给他留分文,没想到,张之洞却选择退一步,为他的上任铺平了道路。

至此,李瀚章对张之洞再也恨不起来,日后还帮张之洞躲过了一次弹劾。

③在得理时,没有咄咄逼人更近一步,而是弯下腰来后退一步,正是这后退的一步,让张之洞轻轻松松地得到了百姓的尊重,获得了才子的效忠,化解了政敌的仇恨,让他最终成为晚清历史上的一代名臣。

④退一步是一种交际智慧,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人物简介: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20xx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放下的智慧》阅读答案

《放下的智慧》阅读答案

《放下的智慧》阅读答案《放下的智慧》阅读答案这种人生智慧时时都在提醒我们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无论贵贱都应平等待之、一视同仁。

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我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我是什么身份,他是什么身份,从而我应该怎么对待他,他应该怎么对待我。

比如说,和与自己身份低的人接触,就首先端起一个在上位的架子,盛气凌人,颐指气使。

对于陌生人拜访自己,不能首先怀疑人家有求于你,别有用心,从而形成一种沟通上的心理障碍,只有破除这些障碍,才能以真诚之心形成生命之直相照射。

如果先有一念的东西,就会成为人与人接触的障碍。

这些念包括我们预定的计划目标,用以联系人之抽象理想,用以衡量人之抽象标准、成见、习惯等。

这些东西在我们希望与人有真实接触时,都应全部放下。

只有把一切放下,我们才与人有发自内心生命的直相照射,直相肯定,从而有真实的了解。

这件事说起来似乎容易,但要做到其实是很难的,必须有极深的修养才能做到。

这种修养就是做人的坦荡和真诚。

以诚待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这就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下持久的修炼的功夫。

然后在与人的交往中才会真诚地待人,真正地了解别人。

这种日积月累修炼的功夫,深深融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行为中,形成我们的气质和自觉的处事为人的习惯,这样当我们遇到各种问题时就能随时面对,随时超越,随时放下。

中国古话说“拿得起,放得下”,就是指一个人面对事情时的成熟、沉稳和练达。

这种“放下”的智慧,在印度思想中名之为“空的智慧”,解脱之智慧。

佛教中的“空”,如“四大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中的“空”,就是放下的意思。

圣严法师总结人生遭遇时曾有三句话,即“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也是放下的意思。

这在中国道家称之为虚之智慧、无之智慧。

中国儒家称之为“空空如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廓然大公”之智慧。

运用这种智慧,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经验事物、理想事物,都会看穿其本质和内在,而不为表面虚饰之物象所蒙蔽。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8-2019上学期一中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8-2019上学期一中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8-2019上学期双台子区一中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词语中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祈.祷(qí)妖娆.(ráo)拮据.(jù)郑重其是.(shì)B.娉.婷(pīn)懦.夫(nuò)宽宥.(yòu)心无旁鹜.(wù)C.恣雎.(suī)惘.然(wǎng)撩.逗(liáo)自吹自擂.(lěi)D.褴.褛(lán)中.伤(zhòng)遁.词(dùn)走投.无路(tóu)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在场的所有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这种小事把他的虚伪暴露得淋漓尽致....。

C.面对电视采访镜头,那些热心捐资助学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强聒不舍....,娓娓道来,全面介绍了他们的行善经历和感受。

D.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B.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C.2018年随着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放映,我们了解了国家在各领域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D.某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家乡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一部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

B.《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词牌名,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

C.《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其作者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

统编版高三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解析版)

统编版高三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解析版)
大部分日本中小学生在暑假期间需要完成名为“自由研究”的特色作业。它包括手工制作、社会调查、自然观测等。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网站指导学生如何挑选“自由研究”的题目、如何开展研究,书店里也有各类相关图书和图册出售。秋季开学后,日本中小学会举办“自由研究展”,展示学生自制的大型海报。
在马来西亚,家长也很少让孩子参加补习或者特长班。真正吸引马来西亚中小学生的是参加“制服团体”。“制服团体”包括童子军、少年警察、少年军等等,是马来西亚中小学生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完成技能考核过程中,中小学生们可以扩充自己的急救知识储备,提高野外生存能力、自理能力等。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B项,属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比如C项把“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两句杂糅为一处。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面对“痛点”,教育界一直在想办法,比如重庆教育局刚刚出台新政:学校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试点每周无作业日。这些年,教育界隔三差五便会有数瓢凉水泼向沉重的课业负担,却效果不明显,甚至火上浇油。比如:小升初统一考试取消了,名校选拔却偷偷考上奥数、英语了;学校减负了,社会上补课考证热却在飙升,培训班四处“占坑”,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学生负担不降反升……原因何在?终点高悬着应试大锤,“谁减负谁倒霉”啊!教师们一边诉苦一边留下如山的作业,家长们一边吐槽一边陪娃爬“山”。令人遗憾的是,亿万家长亿万娃,耗费心力做的这一切,却可能是无用功。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针对课业负担的教育改革,不再是“技”的掂量,而是“道”的抉择。教育者再不转身,再不警醒,就不只是误人子弟那么简单了。

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滴水能把石头穿透..,并不是因为水滴有神奇魔力....,而是因为它朝着一个目标一刻也不停地坚实。

②水滴石穿,那是水与石的对话。

③水说了千言万语,石终于打开了自己坚硬的心窝。

④心太污浊..,装不下一滴清水;⑤心清如水,装得下整个大海....。

A.“穿透”、“污浊”都是动词,“神奇魔力”、“整个大海”都是偏正短语。

B.“水滴石穿,那是水与石的对话。

”这个句子中,“水滴石穿”作状语。

C.“水说了千言万语,石终于打开了自己坚硬的心窝。

”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D.选文第①句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该将“坚实”改为“坚持”。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_________。

①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3、三号楼西单元有位中年男子经常楼道内抽烟,还乱扔烟头。

下列劝说的话,你认为合适的一项是()A.抽烟有害健康,你自己不在乎了,难道你还不管别人了吗?别再抽烟了!B.真没素质!你没看见楼道里张贴的宣传画吗?真不自觉!C.为了您和大家的身体健康,也为了共建文明小区、请不要在楼道内抽烟了!D.在楼道内抽烟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你快戒烟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14分)
徐连生
①有人说:“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时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

”这段话讲得精辟。

人生总有谢幕时,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财富再大名望,最终都得放下。

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

②把恩怨放下,学会欣赏对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辈子不可能不说错话、做错事,对过去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甚至揪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

做人,有时该淡忘的要淡忘,该放下的要放下。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哪怕是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也要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他。

做人应始终保持一颗感恩之心,记得别人曾经对你的好,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能够容人容事,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提升自己的修养境界。

③把失败放下,学会总结教训。

“胜败乃兵家常事”。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曲折和险滩,成功、失败本是人生常态,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被击倒站不起来。

坚定的信念比黄金还珍贵。

失败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摸索成功的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说,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开端。

有时候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人,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坚信自己,只要努力拼搏了,即便失败了也不必遗憾,要知道该是你的别人抢不去,不该是你的你也争不来。

④把压力放下,学会释放自己。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挖掘内在潜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但如果压力过大,自我要求过高,整天心事重重,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赛场上,许多曾经的冠军发挥失常,输掉比赛,多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心理包袱,最终就真的输了比赛。

我们每个人,当家庭、工作遇到压力的时候,应保持一个平和心态,学会释放情绪,得之泰然,失之坦然,切不可自己吓倒自己、自己击垮自己。

⑤把烦恼放下,学会轻装前行。

每个人都有他的情感世界,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对待家庭和工作中遇到的烦恼,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切不可一遇事就急火攻心、六神无主,甚至情绪失控,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有些烦恼、包袱是自找的,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没必要把什么包袱都往自己身上扛。

困难面前要有乐观和达观心态,如同沙漠中行走的人看到半瓶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剩下半瓶水呢,悲观的人会说我只剩下半瓶水了。

心态决定状态,思想上的包袱如果过重,工作上就很难轻装上阵、干出成绩。

只有当我们放平心态,卸下包袱时,才能享受到人生奋斗的乐趣。

(选自《解放军报》2017年1月31日)
1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6文章以引用别人的话开头,有何作用?(3分)
17.选文第④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8.简要说说选文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4分)
15.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

16.引用别人的话开头,引出本文的论点——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有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俗语“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形象地论证了适度的压力的意义。

将人生适度的压力与压力过大进行对比,然后再列举赛场上许多曾经的冠军发挥失常输掉比赛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把压力放下,学会释放自己”的分论点。

18.首先提出“把失败放下,学会总结教训”的观点,然后引用“胜败乃兵家常事”的俗语,论述成功、失败本是人生常态的观点,然后运用比喻论证,强调了“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摸索成功的规律”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