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型砂组分和性能参数检测技术评述_石德全
对湿型砂性能检测技术的几点评论

Ab t a t Th u h r o h s p p r m a e e e a u g s i n h e tn e h i u fm o d n a d s r c e a t o f t i a e k s s v r ls g e to s on t e t s i g t c n q e o l i g s n
些 拙 见 供 工 厂 中从 事 型 砂 试 验 的 同 行 们 考 虑 。
1 含 水 量 的 测 定 型砂 实 验 室 的检 测 人 员应 当按 照规 定 的 时 间 间隔 , 自 亲
到混 砂 机 的卸 料 门下 或 混砂 机 的 卸料 皮 带上 收取 型砂 试 料 , 也 应 到 造 型 机 砂 斗 溜 槽 或 尽 可 能 接 近 造 型 机 处 取 样 。 取 回 后
整数 。 根 据 烘 干 前 后 显 示 的 重 量 数 值 可 以 很 容 易 地 用 计 算 器
得 出含 水 量 ( ) 。
1 5 试 料 的 烘 干 . 国 产的 S GH 型 双 盘 红 外 线 烘 干 器 的 烘 干 温 度 是 靠 调 节 红 外 线 灯 炮 高 度 调 节 的 。 是 可 调 范 围 不 大 。 者 曹 用 水 银 温 但 笔
度 计 测 定 盛 砂 盘 的 温 度 高 达 1 O 1 OC , 对 于 含 有 煤 粉 、 6~ 7 这
重 油 等 挥 发 性 附 加 物 的 湿 型 砂 是 过 高 的 。 国 内 有 几 家 外 资 和 合 资 铸 造 厂 使 用 进 口 的 附 有 加 热 装 置 的 电 子 天 平 测 定 型 砂 含
重 量 之 前 消 耗 过 多 时 间 和 丢 失 水 分 。 最 好 用 感 量 为 0 O g或 .l
湿型砂性能检测技术(2)

( 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系 , 北京 10 8 ) 0 0 4
编者按 : 目前 , 粘土湿 型砂 主要用来生产 中小铸铁件 和铸 铝件 以及少量小 型铸 钢件 , 特别是汽车 、 拖拉机 的关键铸 件, 如气缸体 、 盖 、 气缸 曲轴 、 制动鼓等 , 其铸件质量往往与湿 型砂性能有关 。 作者根据 G / 6 4 2 0 BT2 8— 0 9铸造用砂及混合 料试验方法 、 BT2 2 2 0 煤 的工业 分析方法 、BT 9 2 — 9 9铸造用湿型砂有效膨 润土及有效煤粉试 验方 法 、BT G / 1— 0 1 J / 2 1 19 J /
测 定湿 型砂 透气 性 时 , 气性 测 定仪 处 于测 透 试 状态 , 内有试 样 的试样 筒 放 到透气 性测 定 仪 将 的试样 座上 , 并使 两 者密合 。再将按 ( ) 调 到 旋 钮 “ 测试 ” “ 作 ” 或 工 位置 , 从数 显 屏或 微 压表 上直 接
收稿 日期 :0 9 1- 0 2 0 — i 1 修定 日期 :0 0 O — 3 2 1 一 1 1
的 见解 。
“ 湿型砂性能检测技术 ” 文包 括湿型砂 取样 方法 , 一 含水量检测 , 紧实率 、 透气性 、 湿态强度 、 韧性 、 紧实性 和流动 可
性、 含泥量 、 砂粒粒度 、 有效膨润土量 、 有效煤粉和发气量 、 热湿拉强度等 型砂性 能的测 量方 法和注意事项 共 1 内容 ; 2节
下 , m n时 间之 内 , 1 i 通过 断 面为 1c 、 m 高度 为 1
cm
读 出透气性 的数值。 当试样透气性大于 5 时, 0 应
采 用 1 m 的阻 流孔 ;试 样透 气性 小 于 5 .m 5 0时 ,
湿型砂组分和性能参数检测技术评述

Ab t a t Ai n tte q ai a u e n n o t l fg e n s n s r c : mi g a h u l y me s r me ta d c n r r e a d,t e r s a c i a in o a u e n t o o h e e r h s u t f t o me s r me t t c n q e o o o i o n e o ma c a a t r fg e n s n a o r h n ie) a d s s mai al e e h i u s frc mp s i n a d p r r n e p rmee s o e a d w s c mp e e s 1 n y t t l y r - t f r v _ e c
中图分 类 号 : G 3 T 25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10 —28 (0 1 0 — 07 0 07 63 2 1 )6 07 — 6
Re iw n Me s r me t c nq e o mp st n a d ve o a u e n Te h iu s f rCo o io n i
第 l 6卷
第 6期
哈 尔 滨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 0URN F HARBI U VE I Y C E E A AL O N NI RST OF S I NC ND E T CHNOL GY O
V0 . 6 N . 11 o 6
De . 2 1 c 01
v e d. As frt e me s r me to t rc n e t h e it n emeh d,c p ctn e me h d,mi rwa e meh d, iwe h a u e n fwae o tn ,t e r ssa c t o o a a ia c t o co v to
一种新型湿型砂质量综合评定系统的研究

身 的湿 型砂质 量综 合 测试 系统 , 系统 主要 包括 自动 该 制 样 与测 试机 械 机 构 、 动 控 制 回路 、 片机 测 控 单 气 单
1 1
O
元及 P C机等 四大部分 , 可实现一次制样同时完成型 砂紧实率 、 含水量 、 有效粘土含量 、 透气性及综合强度 等多参数测试 。制样及 紧实率测试 、 含水量及有效粘
1 7
生产现场的型砂仪器多以测定型砂强度 、透气性 、 紧 实率等性能参数为主 , 而型砂含水量及有效粘土含量
等组 分参数 要 靠在 实验 室 条件下 去 完成 。 本文作 者研
制 了一 种集 型 砂 主 要性 能及 组 分 参数 测 试 功 能 于 一
l 6
1 5
1 4
1 3 1 2
t ma i a Q t s mpl g a d t s . e ma i o to o ,t s n onr a tb c i n e t pn u t c n r l op e t d c t p r y MCU a d. n c l a ol n
So a a - me p r me
维普资讯
_种新型湿型砂质量综合评定系统的研究
R s a c f w y t e i E a u t nf r e nS n ai e e r ho Ne S n h ss v la i e a d Qu l a o o Gr t y
s pe vsons f r y P a e b e mph sz dwi h uc meo t n d. u r ii o t eb C h v e ne wa a ie t te o t o b aie h
K y r s Gr e a d, ar me e so u ly, mp t r e . d e ns n wo a t r f ai P q t Co u e
湿型砂性能参数概要

湿型砂性能参数概要1.粘土砂的紧实率是指湿态的型(芯)砂在一定的紧实力的作用下其体积变化的百分比,用试样紧实前后高度变化的百分比来表示,用湿型砂锤击制样机上三锤紧实。
有效高度120mm.紧实率=紧实距离/筒高(100%)紧实率CB:32%2.含水量:粘土砂的含水量是指在105-110℃烘干能去除的水分含量,以试样烘干后失去的质量与原试样质量的比(%)表示。
检验方法一般采用烘干称重法,仪器主要为红外线快速干燥器。
含水量:3.2%3.用型砂的紧实率%和含水量的比值来衡量一种型砂的含水量是否合适。
比值为10-12比较合适.小于10,含泥量偏多型砂韧性差,大于12,含泥量偏少,对水分敏感性增大,而且透气性也偏高,易粘砂。
4.5.粘土湿型砂的透气性是指紧实后的砂样允许气体通过的能力。
透气性越高表明沙粒间孔隙过大,金属液易于渗透入沙粒。
透气性:1105. 湿态抗压强度:110-140KPA 湿态抗拉强度:>11 KPA 抗劈强度:>17 KPA6.表面强度表面耐磨性表面安定性>85%湿型砂应当具有足够高的表面强度,能够经受起模轻吹下芯浇注金属液等过程的擦磨作用。
7.型砂含泥量指的都是颗粒直径小于0.02mm的组分质量分数。
含泥量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性组分,有效膨润土和有效煤粉。
第二部分灰分,失效膨润土煤粉和杂质。
用适量的α-淀粉降低型砂对含水量的敏感性。
型砂含泥量全粘土12-13%比较合适8.型砂粒度直接影响透气性和铸件表面粗糙度。
型砂粒度是将测量过含泥量的型砂用筛分法测定得到。
58±2. 50-65(相当于50/140---140/50筛号)9.MB 活性膨润土量6---9%10.有效煤粉量。
通过测定灼烧减量即燃损值和挥发量,含碳量,固定碳含量等参数作为推测有效煤粉量的参考。
灼烧减量即燃损值为3.5---5%汇总:孙科2018.11.18。
湿型砂检测技术

湿型砂检测技术于震宗目录1 引言 12 湿型砂取样方法 13 湿型砂基本组成物 2 3.1 含水量 2 3.2 含泥量 3 3.3 砂粒细度4 3.4 有效膨润土量 63.5 有效煤粉量74 湿型砂特性9 4.1 标准工艺试样制备9 4.2 紧实率的测定10 4.3 透气性10 4.4 型砂强度12 4.5 破碎指数14 4.6 可紧实姓和流动性15 4.7 起模性16 4.8 表面耐磨性17 4.9 热湿拉强度17 4.10 激热开裂试验18 4.11 抗机械粘砂性能184.12 砂型硬度195 型砂检测频率和结果整理19 5.1 型砂检测频率19 5.2 检测结果整理201 引言为了保证湿型铸件具有良好的表面品质,必须使用经过检验证明的良好品质型砂。
一个正规的铸造工厂型砂实验室中对型砂品质检测应当包括:①型砂组成物如砂粒、有效膨润土、有效煤粉、水、灰分、团块等;②型砂特性如紧实率、透气率、强度、韧性、流动性、温度、起模性、表面耐磨性、抗粘砂能力、抗夹砂能力等。
上述的组成物含量和型砂特性统称为型砂性能,这两部分性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本文将介绍高品质湿型砂对性能的测试方法。
旧砂的组成物与型砂基本相同,只是含量多少有一些区别,将与型砂一并讨论。
本文专供型砂实验室工作人员参考,有关湿型砂性能的具体要求另有专文介绍,不在本文范围之内。
2 湿型砂取样方法根据GB/T 2684-1981《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标准规定,选取型砂试样应避免从砂堆表层收集已失去部分水分的混合料。
试验用试样必须取经过与铸造车间相同方法处理过的型砂,直接从铸造车间混砂处取样,以及从造型处取样。
应当取3份样并混匀,一次不少于2 kg,送往型砂实验室进行检验。
补充说明:⑴应当由实验员亲自取样,不由混砂工或其他人代取代送,以保证试验结果严谨可靠。
⑵型砂的取样地点应为混砂机和造型机两处。
前者可以及时发现性能有无异常,以便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湿型砂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

湿型砂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高质量型砂应当具有为铸造出高质量铸件所必备的各种性能。
根据铸件合金的种类,铸件的大小、厚薄、浇注温度、金属液压头、砂型紧实方法、紧实比压、起模方法、浇注系统的形状、位置和出气孔情况,以及砂型表面风干情况等的不同,对湿型砂性能提出不同的要求。
最主要的,即直接影响铸件质量和造型工艺的湿型性能有水分、透气性、强度、紧实率、变形量、破碎指数、流动性、含泥量、有效粘土含量、颗粒组成、缅化物、砂温、发气性、有效煤粉含量、灼烧减量、抗夹砂性、抗粘砂性等。
3.1水分、最适宜湿程度和紧实率为了得到所需要的湿态强度和韧性,粘土砂必须含有适量水分,太干或太湿均不适于造型,也难铸造出合格铸件。
因此,型砂的干湿程度必须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判断型砂干湿程度有以下几种方法:(l )水分也叫含水量或湿度它是表示型砂中所含水分的质量百分数,这是一般工厂中确定型砂干湿程度最常用的传统方法。
测定的原理是称取定量的型砂,放入105 ~110 ℃ 烘干装置中使之干燥,由烘干前后的质量差异计算出型砂的水分。
2 )手捏感觉有实际操作的混砂或造型工人常根据用手捏型砂时砂是否容易成团和是否沾手来判断型砂的干湿程度,还根据捏紧动作中砂是否柔软和变形情况来判断型砂的可塑性;根据手指掐碎砂团时用力大小来判断型砂的强度是否合适。
(3 )紧实率是指湿型砂用1MPa 的压力压实或者在鼓击式制作机上打击三次,其试样体积在紧实前后的变化百分率,用试样紧实前后高度变化的百分数来表示,见图1 ,即紧实率= [(筒高一紧实距离)筒高]×100% 。
手工和机器造型用型砂最适干湿状态下的紧实率接近50 %;高压造型和气冲造型时为35 ~45 %;挤压造型时为35 ~40 %;不管型砂中有效膨润上、煤粉和灰分的含量有多少,只要将紧实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手捏感觉的干湿程度就处于最适宜状态。
这时型砂的水分可称为最适宜水分。
图1 紧实率测定法示意图a)填满型砂b)刮去多余型砂c)紧实3.2透气性紧实的型砂能让气体通过而逸出的能力称为透气性。
基于组分快速检测的型砂质量直接优化控制系统

基于组分快速检测的型砂质量直接优化控制系统
董静薇;李大勇;石德全
【期刊名称】《中国机械工程》
【年(卷),期】2007(018)022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湿型粘土砂的质量,基于快速检测型砂有效粘土含量的新方法,研究了从组分测试到组分控制的型砂质量直接优化控制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线测定型砂的有效粘土含量和含水量,采用数字PID控制器控制粘土、水、砂和辅料等的自动添加,使型砂组分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型砂的紧实率、拉压强度等性能保持稳定.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的关键部分:有效粘土含量的在线测定方法、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结构及直接控制系统的构建方法.
【总页数】5页(P2700-2704)
【作者】董静薇;李大勇;石德全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6;TG2
【相关文献】
1.用于型砂质量直接优化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设计 [J], 王维明;董静薇;石德全;李大勇
2.用于型砂质量直接优化控制系统的测试下位机设计 [J], 董静薇;石德全;邱宪波;
李大勇
3.基于双电源二次激励法的湿型砂组分快速预测用网络模型的研究 [J], 李大勇;李庆春
4.型砂质量直接优化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管理软件设计 [J], 董静薇;石德全;李大勇
5.用于型砂质量直接优化控制系统中的测控算法 [J], 许雄飞;邱宪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6期2011年12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16No.6Dec.2011湿型砂组分和性能参数检测技术评述石德全1,高桂丽1,李大勇1,董静薇2,高志伟1(1.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针对湿型砂质量检测与控制问题,全面、系统总结了湿型砂组分参数和性能参数检测技术的现状.对含水量检测,分别从电阻法、电容法、微波法、红外光谱法、成型性法和核磁共振法方面进行了评述;对有效粘土含量的检测,详细阐述了在线快速检测方法.湿型砂的性能检测参数主要包括紧实率、透气性、湿强度和温度,并对综合性能参数的检测进行简要叙述.最后,给出了湿型砂组分和性能参数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湿型砂;组分参数;性能参数;检测技术中图分类号:TG2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683(2011)06-0077-06Review on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Composition and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Green SandSHI De-quan 1,GAO Gui-li 1,LI Da-yong 1,DONG Jing-wei 2,GAO Zhi-wei 1(1.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40,China ;2.School of Measurement-contro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qualit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green s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green sand was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re-viewed.A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water content ,the resistance method ,capacitance method ,microwave method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 ,forming method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have been summed in de-tail ,respectively.The online method for quickly measuring the available bond content was described in detail.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green sand mainly included compressibility ,permeability ,green strength and tempera-ture ,and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was also briefly reviewed.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green sand was given.Key words :green sand ;composition parameters ;performance parameters ;measurement techniques收稿日期:2011-12-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12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E050801);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2011044447)作者简介:石德全(1977—),男,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shidequan2008@yahoo.com.cn.0引言当前,铸造生产仍以普通湿砂型铸造为主,湿型砂组分和性能参数的检测与控制一直是铸造生产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铸件质量的好坏与湿型砂质量密切相关.据统计,铸件废品中有近60%是由于湿型砂及工艺因素原因而造成的[1-2].因此,多年来,铸造工作者就非常重视对湿型砂组分和性能参数的研究与检测.本文中,作者着重对湿型砂组分参数和性能参数的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和探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1湿型砂组分检测技术现状湿型砂主要由原砂、粘土、水、煤粉及其他微量附加物按所需比例混制而成.湿型砂的性能虽受混砂设备、混砂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决定于其组分[3].因此,湿型砂质量的检测可大致分为组分参数检测和性能参数检测两大类.传统的组分检测项目包括原砂粒度、含水量、粘土含量、有效煤粉含量和含泥量等;传统性能检测参数包括紧实率、透气性、湿强度、过筛性、流动性、韧性、发气量、紧实度等[4].近几十年来,随着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湿型砂组分参数和性能参数的检测已从传统实验室手工检测发展为自动化的离线或在线检测,其主要检测项目也有了很大变化.目前,湿型砂组分自动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含水量和有效粘土含量;性能自动检测项目主要为紧实率、透气性和湿强度.1.1含水量的检测湿型砂含水量检测方法大约有十几种,它们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指通过干燥或化学反应测出绝对含水量;间接法是指通过测量与水分变化相关的物理量或工艺性能指标来确定含水量.一般而言,直接法测量精度高,但速度慢,适合于实验室检测,一般不能用于生产线上连续测量.间接法虽然不如直接法精度高,但测试速度快,因而可用于含水量的在线检测,该方法主要包括电阻法、电容法、微波法、红外光谱法、成型性法和核磁共振法等.1.1.1电阻法和电容法电阻法和电容法是最多被采用来快速测定湿型砂含水量的方法[5].电阻法是根据不同含水量的湿型砂导电性能不同的原理测试的[6],电容法则根据不同含水量的湿型砂介电常数不同的原理而测试[7].图1是用电阻法检测混砂机内型砂含水量的示意图.测量时,将插在混砂机型砂中的测试棒作为一极,以混砂机的底板和侧壁作为另一极,然后在电路上施加电压,测量两极之间的电压信号,计算机将这个电压信号与事先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型砂电压———水分关系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湿型砂的含水量.测温探头用作用温度补偿装置,修正由于砂温波动引起的电压值变化.图1电阻法检测混砂机内湿型砂含水量东南大学研制的湿型砂综合性能计算机检测装置[8],先对生产线上的待测湿型砂进行标定,得出导电性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形成数据表存于计算机中.在测量时由计算机读出A/D转换结果,再通过自动查表和插值运算得到含水量.湖北机电研究院研制的SGZJ-1型数显便携式造型材料水分快速测量仪也是采用电阻法测量型砂水分的.该仪器用一恒定的5V直流电源,通过测量输入电压信号从而得到相应的含水量.日本新东公司研制的MIC型砂水分测试仪以交流电阻法为原理,专门用于测定旧砂的含水量,同时将热电偶安装在传送带上测量旧砂的温度[9].德国LIPPKE公司FS-2型砂水分控制仪采用电容法测量含水量[10].该仪器采用专用传感器,在混砂机或冷却器上的出入口处获取水分值,用于单台混砂机的水分测试、定量和加水控制.Dieter型湿型砂水分自动控制器适用于间歇式混砂机自动控制湿型砂含水量,测量湿型砂水分的电容传感器用不锈钢制成针状,安装在混砂机内部,与碾盘平齐,放置在碾轮经过的区域内,在碾轮经过时进行检测,在测量的间歇时间内,有专门的刮板刮去其上的型砂,混砂机碾轮作为第二个电极.虽然电阻法和电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有效粘土含量、砂温和混砂工艺对导电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电阻(电容)湿度传感器测得的水分值需要进行必要修正[11].此外,电容法检测装置需要高频电源,且对屏蔽要求较高.1.1.2微波法微波在介质中传播,介质的介电常数ε会引起微波的衰减和相移.在砂样两侧安装的微波传感器,87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第16卷当微波穿过湿型砂样时将发生衰减,衰减量经转换和处理后可获得对应湿型砂水分的电信号.计算机再将获得的电信号进行温度修正,求得湿型砂确切的水分含量.青岛高校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MS-PC湿型砂处理控制系统就是基于微波水分在线检测技术.英国联合电器公司研制的Landmark微波法型砂水分测量装置,采用红外线法测砂温,来对水分测量值作补偿校正.德国FRANZ型砂水分控制仪采用微波法测量水分,精度为ʃ0.2%.微波法仅适用于含水量为0 10%湿型砂的含水量检测,且该方法的设备造价较高,不易维修,抗干扰能力较差.1.1.3红外光谱法检测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每种物质都能吸收一个或几个固定波长的光谱,水吸收波长为1.94μm的光谱.根据水的这种物理特性,吉林大学研究了湿型砂水分的红外光谱测定法[12],其原理如图2所示.图2红外光谱法检测含水量原理图测量光束和补偿光束经几次反射后,先后照射在湿型砂上,测量光束一部分被湿型砂中水分吸收,其余部分反射回抛物面形状的聚光镜,而补偿光束则大部分被反射回聚光镜.两束反射的红外线先后被收集到光电接收器上,经光电信号转换和计算机处理,求得湿型砂中的含水量.该方法的缺点是:不同含水量的湿型砂的反射量不同,需要对各种湿型砂进行试验,求出含水量和反射量的回归方程.1.1.4成型性法利用湿型砂成型性与含水量存在敏感对应关系可对水分进行间接测量[13].华南理工大学研制的SSKJ湿型砂水分自动控制仪,是通过测定湿型砂的紧实率来间接控制水分的.该仪器工作时需要不断取样,不断测定型砂紧实率值,并与紧实率的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每次的加水时间并加水.美国Dieter公司研制的成型性控制仪[14],其原理是首先根据成型性调节混砂机的加水量,将成型性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然后利用同一批砂样测定湿型砂的温度、水分、透气率、湿剪或湿压强度以及压实变形量,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成型性法适用于生产线上连续测量,在生产中已有一定的应用.但是,这类仪器不少使用光电管来接收信号,由于光电管需要经常清洁,所以有较高的维护要求[15];而且是测量装置多为机械式,结构复杂、体积大、维护工作量大.另外,测试速度仍有待提高.1.1.5核磁共振法当湿型砂所受交变磁场的频率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核的拉莫尔频率相同时,全部氢原子核产生一合成磁矩,进而在线圈中产生一交变电流,该电流与水分成正比,据此可测出湿型砂的含水量,这就是核磁共振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完全排除湿型砂密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缺点是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目前,基于核磁共振法的水分仪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得到实际应用.1.2有效粘土含量的检测粘土含量是湿型砂的重要组分参数,对湿型砂的各项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有效粘土含量的检测主要延用传统的亚甲基兰滴定法,此方法需要时间较长,无法进行在线测量.Tomoyuki和Bidadi的研究表明[16-17],粘土在电场力作用下表现出强烈的介电特性,该特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土中水分的多少,同时受粘土所含阳离子类型和浓度的影响.含水量越大,粘土所含阳离子越多,宏观上表现为湿型砂的介电能力越强,反之则介电能力越弱.据此,哈尔滨理工大学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湿型砂有效粘土含量的新方法———双电源二次激励法[18].该方法以湿型砂在交直流电场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介电特性为信息参数,用曲线拟合法求得湿型砂有效粘土含量及含水量,开辟了湿型砂有效粘土含量在线检测的新途径.双电源二次激励法的测量原理如图3所示,对一个标准砂样(尺寸、紧实度固定),首先通以交流电源,测得其交流电阻值,随后通以直流电源,在限定时间内测出其直流电阻值,利用交流电阻值排除含水量对直流电阻值的影响,使直流电阻值仅与有效粘土含量有关,最终计算出型砂有效粘土含量.97第6期石德全等:湿型砂组分和性能参数检测技术评述图3双电源二次激励法原理示意图然而,有关电场作用下湿型砂的介电机理、介电特性以及与相关组分和性能参数的具体关系等诸多问题尚待研究中.2湿型砂性能参数检测技术现状2.1紧实率的检测紧实率是指型砂紧实前后的容积减少率,是检测湿型砂质量不可缺少的指标.紧实率与水分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可用紧实率间接测定型砂中的水分.当恒定紧实率所需含水量有变化时,说明湿型砂中载水物质含量已经发生变化.实验室检测时,如图4所示,使湿型砂通过3mm的筛网松散的填入直径50mm、有效高度120mm的试样筒中,将试样筒上端用刮板刮平,然后用压头给湿型砂施以1MPa的压力或用锤击式制样机锤击3次,试样体积被压缩的程度作为其紧实率,它可直接从制样机上读出.图4实验室测定紧实率过程示意图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紧实率自动检测装置问世,这些装置多采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检测位移量的大小,进而通过计算求得紧实率值[19].图5所示是一种湿型砂紧实率自动检测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20].测量时用手对冲头施加垂直压力,位移传感器测得冲头下移距离,同时压力传感器测得砂样所受的压力.当压力达到某一预定的值P1时,记录此时对应的砂样高度H1,随着施压力的增大,砂样高度不断减小,当其达到另一预定的压力值P2时,砂样高度变为H2.此时可通过简单的数据运算得到型砂的紧实率数值.测试过程仅需几秒钟,测试精度达到3%-5%.图5紧实率自动检测原理示意图2.2透气性的检测湿型砂透气性是指紧实的型砂允许气体透过而逸出的能力.透气性是型砂直接影响铸件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我国铸造工厂的型砂实验室通常使用STZ型气钟式透气性测定仪.这种仪器比较容易产生试验误差和难于实现自动检测.为便于在现场检测湿型砂的透气性,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发出放到造型线的电动透气性测定仪[21].目前国内有个别单位使用进口自动化透气性测定仪器.试验时将带有型砂试样的试样筒装在仪器的试样座上,按启动按钮,仪器便从压缩空气管路自动充气和抬起气钟一小段高度,然后开始降落,使气体通过型砂试样.仪器的电脑就根据气钟降落时间自动计算和显示出透气性数值,整个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其他的人手操作,所需时间不足半分钟.2.3湿强度的检测湿强度用型砂试样受力破坏时的应力值来表示.根据试样的受力状况,湿强度有抗压湿强度、抗拉湿强度、抗弯湿强度、抗剪湿强度和劈裂湿强度等.多年来,评价湿型砂的强度指标一直为湿压强度.但事实上,在较多情况下砂型是因受拉应力而破坏的,并且在湿型砂中死粘土含量增加时,湿压强度也随之增大,难以用湿压强度来判定湿型砂的成分变化.因此,以湿拉强度作为补充检测项目更为合08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第16卷理,但因湿拉强度较低,测定比较困难,经常以劈裂强度代替湿拉强度.采用拉压力传感器测定劈裂强度简单易行,但为了计算方便,直接用劈裂载荷P 来表示,为排除试样高度误差带来的影响,取试样单位高度所受劈裂载荷作为劈裂强度指标,即:S P = P H式中:SP为劈裂强度,N/mm;P为劈裂载荷,N;H为试样高度,mm.2.4温度的检测温度虽然不是湿型砂的主要参数,但温度对湿型砂其它性能参数测试会产生很大影响[22].因此湿型砂的自动检测装置中均包含检测砂样温度一项,传感器普遍采用热电偶或半导体元件AD590.测砂样温度时,一般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压实气缸的压头上,在挤压的过程中使其与砂样紧密接触.2.5综合性能参数检测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型砂日常检验项目主要有七种,即紧实率、含水量、试样重量、透气性、湿压强度或劈裂强度、亚甲基兰粘土和温度.由于试样重量及亚甲基兰粘土测定难于实现自动化,因此,确定以紧实率、含水量、温度、透气性、湿压强度或劈裂强度为综合性能检测项目[23].图6给出了型砂五性能在线检测系统结构简图,它主要由供砂单元、砂样制备及紧实率测定单元、含水量及砂温测定单元、透气性测定单元、劈裂强度测定单元五大部分组成.测试过程包括上述五项型砂性能检测信号的采集、处理、运算及结果打印,在微机控制下自动完成,检测周期低于1min.被测型砂经振动筛(筛网规格6mmˑ6mm)落入加砂漏斗,由漏斗加入试样筒,筒底由压实活塞上的压头形成,其位置按预定的型砂紧实率控制值调整.型砂充满样筒后,由光电管发出信号,推砂缸驱动压头进入压砂位置,同时推掉余砂.压实活塞上升紧砂,并带动位移传感器同步移动及通过连杆提起钟罩.当压实比压达到1MPa时,测定压实行程、含水量和砂温.压头复位,活塞下行4mm左右,电磁铁放开钟罩开始测量透气性.随后由压实活塞推出砂样,靠加载油缸带动力传感器右行完成劈裂强度测定后退回,压头再次左行推掉砂样,压头及压实活塞复位,计算机输出测试结果.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能检测装置是瑞士DISA的PVF-C Minilab,该装置使用压缩空气驱动,可制作不同规格的试样,检测紧实率、湿压强度、劈裂强度等多项常检参数.日本的GTR1000型砂五性能连续检测仪,其位移传感器可以检出0.1mm 的移动距离,紧实率测定上限为60%.它通过手工取样可以在40s内测量出湿型砂的紧实率、温度、含水量、透气性、抗压强度等5项指标[24].图6型砂五性能在线检测系统结构简图3总结和展望湿型砂含水量和性能参数的检测已比较成熟.电阻法、电容法是目前常被采用的含水量主要快速检测方法;成型性法虽然在生产中已有一定的应用,但测试速度仍有待提高;微波法和红外光谱法目前应用的较少;基于核磁共振法的水分测量仪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得到实际应用.紧实率是大多数仪器必检的性能参数之一,同时检测透气性和湿压强度,并辅以湿拉强度或劈裂强度作为补充性能参数.有效粘土含量的检测主要延用传统的亚甲基兰滴定法,此方法属于实验室检测法,所需时间较长,无法进行在线测量.双电源二次激励法从理论上可快速检测有效粘土含量,但有关电场作用下湿型粘土砂的介电机理、介电特性、以及利用介电特性宏观参数快速检测组分/性能参数的方法等诸多问题尚待研究.湿型砂检测手段与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决定18第6期石德全等:湿型砂组分和性能参数检测技术评述了型砂质量控制效果的好坏.然而,目前在线检测一般针对型砂的性能,如紧实率、湿强度、透气性等,针对型砂组分的在线检测主要是含水量的测量,还难以完全实现按组分控制.为此,研制快速、全面、准确的型砂检测仪器,并进而优化其重要型砂性能的测试方法应用于在线检测中,无疑将有助于型砂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型砂性能检测方法的发展,将会使铸件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步入新的台阶.当然,随着自动检测技术的进步,型砂质量控制系统还将出现一些新的模式.目前,型砂有效粘土含量在线检测新方法的提出为实现型砂质量按组分控制的奠定了基础.随着这一新方法的不断完善,构建基于型砂质量直接控制系统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1]龙威,樊自田,毕丽珍,等.影响流水线生产粘土型砂性能的因素[J].铸造技术,2006,27(11):1154-1157.[2]NARO R L.The sand Controversy:Does Core Sand Harm Your green sand[J].Modern casting,2004,94(8):34-37.[3]BEAMAN J M,CUTTINO J F,MORSE E P.Parameter Influence on Dimensional Variation in Green Sand Iron Castings[J].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Foundry Society,2007,115:349-366.[4]BAKER S G.Building the Foundation for Green Sand[J].Mod-ern Casting,2005,95(8):26-29.[5]PARAPPAGOUDAR M B,PRATIHAR D K,DATTA G L,et al.Linear and Non-linear Statistical Modelling of Green Sand Mould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2007,20(1):1-13.[6]PARAPPAGOUDAR M B,PRATIHAR D K,DATTA G L.Non-linear Modelling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to Predict GreenSand Mould Properties[J].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Part B.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2007,221(5):881-895.[7]GUHARAJA S,NOORUL Haq A,KARUPPANNAN K M.Opti-mization of Green Sand Casting Process Parameters by Using Tagu-chi’s Method[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6,30(11-12):1040-1048.[8]陆文周,肖锋.型砂综合性能计算机检测装置的研制[J].铸造设备研究,1997,(6):29-33.[9]SUREKHA B,KAUSHIK L K,PANDUY A K,et al.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Green Sand Mould System Using Evolution-ary Algorithm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1(5):3365-3374.[10]JOYCE S,ZIEGLER Mark,LAFAY V.Optimizing New Sand and Core Sand Additions in Foundry Green Sand Systems[J].Foundr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2005,133(8):46-47,52-53,58-59.[11]BAST J,HAHN T,MALASCHKIN A.Optimizing Green Sand Compaction[J].Modern casting,2005,95(12):31-34.[12]王强,杨占奎,石晶玉,等.型砂水分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方法的探讨[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3(6):21-22.[13]肖慧荣,伏燕军,柴明钢.一种高精度智能型砂水分测控系统[J].铸造,2009,58(3):259-261.[14]DIETERT H W.Automatic Sand Testing and Bond Additions to System Sand[J].AFS Transactions,1997,(51):363-359.[15]PARAPPAGOUDAR M B,PRATIHA D K,DATTA G L.For-ward and Reverse Mappings in Green Sand Mould System UsingNeural Networks[J].Applied Soft Computing,2008,8(1):239-260.[16]TOMOYUKI I.Dielectric behavior of clay Surfaces[J].Encyclo-pedia of Surface and Colloid Science:Second Edition,Taylor&Francis Group,2006:1670-1676.[17]BIDADA H,SCHROEDER P A,THOMAS J P.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ontmorillonite Vlay Films:Effects of Water and LayerCharge Reduction[J].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2002,49(12):1435-1440.[18]李大勇,邹启明.快速评价铸造用湿型粘土砂质量的新方法及装置[J].机械工程学报,2000,36(1):59-62.[19]王军,魏连锋.用射线吸收法测量型砂紧实率的深入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19):5498-5501.[20]李剑中,陆杰.型砂紧实率快速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00,22(5):54-55.[21]于震宗.湿型砂性能检测技术(2)[J].现代铸铁,2010,(2):69-74.[22]龙威,樊自田,毕丽珍,等.环境温度和旧砂温度对生产线用粘土型砂性能的影响[J].铸造,2007,56(1):75-78.[23]TILCH W,POLZIN H.Green Sand Moulding-a review and Out-look[J].Giesserei,2008,95(6):36-42,44-45.[24]FUKIHARA M,MAKINO Y,HASHIMOTO K.Automation Technology in Green Sand Processing Equipment[J].Journal ofJapan Foundry Engineering,2009,81(10):504-508.(编辑:王萍)28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第1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