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和命题态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行为客体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6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主体 3 客体 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1 青少年 1 量刑 1 述评 1 违背他人交易意志 1 身体权 1 身体 1 责任 1 表征 1 行为对象 1 行为客体 1 致使 1 考证 1 组织公民行为 1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罪 1 生活状态 1 生命健康权 1 犯罪论体系 1 犯罪对象 1 犯罪客体 1 激励机制 1 活动理论 1 比较研究 1 有价证券 1 新农合制度 1 文化消费 1 文化产业 1 文化事业投入 1 把字句 1 扎根理论 1 手机沉迷 1 感受性 1 意向性 1 情节严重 1 情报学 1 心灵表征 1 影响因素 1 强制性公民行为 1 市场交易秩序 1 就医理性 1 寻衅滋事罪 1 客体理性 1 学理独立 1 城市包容乡村 1 地权 1 命题态度 1 双宾结构 1 包容性发展 1 利益关系 1 刑罚功能 1
科研热词 违法 过错 认同 视觉工作记忆 群体事件 美国 网络 类型 税收制度 社会安全 环境资源产权 环境侵权 涵义 构成要件 期权 政党认同要素 政党认同含义 政党认同 改革思路 推定 排除责任 慈善事业 性质 客体表征精准性 客体复杂性 大博弈 受贿罪 危险责任原则 创业环境 创业氛围 创业收益率 创业成功率 创业意愿 创业 内容 俄罗斯 侵权行为法 企业创生 主体性 中国 中亚 个人自由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文字符号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6

科研热词 重构 造字 词典 粘贴 符号特性 碑刻 相互模仿 理据 汉字 文字 律章句 异构字 异写字 异体字 应用 工具 图像 口译笔记特征 口译产出质量 叙事 变异 剪贴板 《效律》 《二年律令》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符号 东巴文 文字 字缀 哥巴文 鬼名符号 音符 陶弘景 阶段 问题 道经 通俗小说评点 递归 跨层 赵益 语词 语言起源 语言诗 语言学界 语段 语义记忆 评改一体 解构主义诗学 规范 表征 能指 结构 纳西东巴文 符号象征 符号学 符号叙述学 社会符号学 研究方法 电视字幕 电子词典 物的叙事 灵长类动物 演示 流行定本 水族 民族出版 时间旅行 早期文字 文字符号 文字学 文字史 文化创意产业 文体 数字 所指 感受性 意音文字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科研热词 那哇特尔文化 语言哲学 语义 认知 符号学 符号 文本 文字叙事 故事画 改编 意义 媒介 图像叙事 图像 口头性 书面性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意向性 1 情节记忆 1 情报学 1 思贤 1 思维 1 怒族 1 心理学 1 心灵表征 1 微观结构 1 影视英语教学 1 对策 1 对应关系 1 字符形态 1 大传统 1 多模态语篇 1 多模态环境 1 复兴 1 增删修改 1 坡芽文字 1 图画文字 1 四重证据法 1 命题态度 1 台湾绘本艺术 1 发展趋势 1 双声符 1 前文字时代 1 分层 1 分化字 1 具象修辞 1 假借 1 信息和功能 1 信息 1 人类行为 1 互文性 1 习惯法 1 东巴经 1 东巴文字 1 《真诰》 1 “句” 1 “丩” 1 “■” 1 zizhui 1 tur^55 1 tur^33 1 ku^33 1 kobah script 1 g∧^31 ba^31 ku^33 tur^55 tur^33 1 g∧^31 1 gλ 31ba31ku33tur55tur33 1 ba^31 1 "如密期" 1
意向性与心灵的“分界面”——普特南实在论思想探析

论本身的要求 , 以此探讨各种形式 的实在论缺 陷何在 。他 并
认为这种 缺陷就在于符 种实 在论 的形而上学性 , 在他 自己的 内在实在论甚 至罗蒂 的反 实在论中 , 都发现这种 问题 的存 他
在 。普 特 南 有 意 识 地 划 分 他 的理 论 与 反 实 在 论 或 反 实 在 论 的 某 些 形 式 之 间 的界 线 他与 达 米 特 、 罗蒂 的反 实 在 论 思 想 进
所定 义。事实上 , ” 个体的计算状态独立于个体所处的环境 , 但 是价值判断不能脱 离社 会,后者在确定什么是 “ 合理可断定 的” 方面是重要 的因素。 普特南同样不 满于福多(..oo ) J Fd r把 A “ 精神语言” 的语 义当作 意向性的承担 者。命题态度不是 社 j
在 于心灵之物 的表象是个非 常困难的问题 。在康 德之 前 , 真
型的构造 , 并且把意向性延伸 到逻辑学 、 伦理 学、 宗教 学等领域。 在这个基础上 , 普特 南试 图通过消解实在与心灵之 间
的分界面来避免 实在论 的二律背反 , 而从 内在实在论 走向直接实在论。 进
关键词 : 向性; 意 形而上学实在论 ; 内在 实在论; 直接 实在论; 实在论的二律 背反
布伦塔诺认 为意向性是精神和心灵的特性 ,我们的每一个精 神现象 郜把某个事物作 为对象包含在 自身之中。语言学转向 之后 , 意向性 『题就变成了语 言如何与世界勾连的问题 ( 口 】 指称
问题 )能 够 使 刷语 词谈 论 世 界 的 原 就在 于语 词 与 世界 中 的 , 事物 相 勾 连 。 事实 上 , 如 塞 尔所 指 出的 那 样 , 言 与 实 在 的 正 语 关 系 『 题 是 心灵 世界 的关 系 ( 向性 )『题 的一 个 特 殊 方 口 j 意 廿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回心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 碧蹄馆之役 法治 李如松 有效性 明代抗倭援朝战争 明代中朝关系 感伤 底层代码 平壤大捷 小时代 宋应昌 大历史 多元性 《致青春》 《步步惊心》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科研热词 礼仪刑德 新孔学运动 孔子 天人相应 圣人原型 南高学派 儒家神话 人文主义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研热词 表征 政策问题 感受性 意向性 心灵表征 命题态度 内在性 公共政策科学 全子 一体两面 "问题"范式 "人之现象"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3年 科研热词 通俗历史读物 西史译介 杜道坚 晚清社会 心性论 历史认同 《关尹子阐玄》 谢上蔡 理学建构 民生工程 幸福 儒佛会通 人民群众 中国梦 推荐指数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科研热词 金云翘传 边界 流动 族群 回返影响 变迁 内涵 中越文学文化关系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科研热词 鲁迅研究 莎士比亚 拓扑学 宇宙论 十四行诗 "竹内鲁迅" "挣扎" "抵抗" "回心"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心灵哲学一直是英美分析哲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变得异乎寻常地活跃和丰富。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哲学理论上人们发现了心灵哲学中的问题和语言哲学、形而上学等其它领域的问题之间的深层次的内在关系,另一方面对心灵各方面的认知科学研究(包括心理学、语言学、脑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心灵哲学的繁荣。
本文的任务是以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为线索,对当前心灵哲学的研究状况作一个俯瞰式的介绍和讨论。
我将围绕意识、心灵内容、心灵形而上学、认知科学这四个主题来展开,对每一个主题,我在评介各种重要课题的同时,也在正文或注释中给出这一方向的代表性著作的文献出处。
【1】一、意识在当前分析哲学追求自然主义化的大环境中,意识在自然世界或者说是物理世界中的地位问题就成了心灵哲学中至关重要的课题,其中意识的现象感受特性(qualia)在物理世界中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又是当前心灵哲学中的重中之重的焦点课题。
意识的现象感受特性是指我们在诸如看到红色时、尝到苦味时、感到疼痛时的意识感受的那种特定的现象感觉特征。
我们知道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意识的感受特性和其相应的大脑的物理特性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疼痛这一意识感受特性就总是由大脑的C-纤维肿胀这一物理特性所引起的。
但是我们通常的理解是这种关系只是由我们现实世界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一种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逻辑上的必然关系,也就是说,在另一个可能世界中,一方面大脑C-纤维肿胀可能并不引起疼痛的感觉,而另一方面疼痛的感觉可能会被C-纤维肿胀以外的完全不同的大脑物理特性所引起。
因此我们通常的直觉是意识的感受特性和其在现实世界中相应的大脑物理特性在本体论上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存在,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它们由这里的自然法则在因果上联系起来。
这种直觉上的理解和分析哲学的自然主义化进程是相冲突的,因为自然主义化的中心思想是认为每一种事物在本体论上都是自然世界/物理世界的一部分,在认识论上都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意向性理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2014年 科研热词 意向性 自然主义 心灵哲学 问题讨论 话语行为 自然化 约翰 社会实在 目的论 本体论 文学虚构 文化权力 教授 意向性理论 意向性关系 意义 心理 塞尔 因果性 哲学发展 内容 修辞策略 交互作用 争论 20世纪80年代末 推荐指数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非存在论 非个人化交换 道德原则 辩护 语言 纯粹意向性客体 祛魅 普特南 普世价值 指称 意向活动 意向性 意向习语 意义 心智构念 开放进入的社会秩序 客体 外在论 历史性 制度变迁 制度 主体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5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11年 科研热词 意向性 计算主义 致极策略 自然化 自然主义 自我 自动机博弈 经济学方法论 现象学 死亡 构造 晚期胡塞尔 意向解释 心灵哲学 bad意向性解释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命题态度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共产国际 全球化 传信情态 东晋玄学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科研热词 陈说 高考试题 领导者 预设 阐释动词 重审 述位 身体异化 课程改革 误读 语义预设 蕴涵 艺术性 自我决定理论 自主需求 经验等值命题 组织承诺 系统工程 真理 活动流 江苏 教学发展方向 政治解放 执行力 差异 媒介素养 命题者 命题专家 后马克思主义 叙实动词 历史卷 创造力 兼容 假说—演绎 传媒 价值观 主位 不充分决定命题 《黑暗的心》 "进步"话语 "托米、塔西恩命题" "却" "但(是)"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科研热词 逻辑起点 认识论基础 知情状态 直陈语气 法律经济学 强确定性 学术认知立场 "嘛"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科研热词 转形问题 转喻 言语行为 生产价格 学术否定 场景模型 修辞问句 伪证 价值
2014年 科研热词 麦克卢汉 魏晋玄学 词学批评 词体理论 证据 艺术危机 肉刑 结合 生态 现代 民国 本无 怀疑 忧虑 心理状态 媒介 多元途径 夏侯玄 命题态度 危机 分析哲学 信念 伦理学 传统 《文心雕龙》 《三国志》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指称、意向性和纯意向对象

指称、意向性和纯意向对象
奥拉夫·阿斯海姆
【期刊名称】《逻辑学研究》
【年(卷),期】2017(010)001
【摘要】要使信念和其他命题态度语境的量化有意义,存在两个大的困难.一个是所指称的对象可能不存在;另一个是共指称词项的替换性原则可能会在这样的语境下被破坏.我将在本文中论证,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将信念对象看成是一类实体,这种实体不管它是否存在,都可以被指称.我将概述一种存在物的理论来使其可行.此外,我将论证,指示性指称本身不是直接指称;而且,当所涉及的共指称的两个词项都以直接指称的方式使用时,不存在替换性问题.
【总页数】22页(P128-149)
【作者】奥拉夫·阿斯海姆
【作者单位】奥斯陆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纯粹意向性对象"还是"纯粹知觉对象"?——论茵加登与杜夫海纳之争 [J], 张云鹏;胡艺珊
2.毒品隐语指称的意向性分析 [J], 张月庆
3.茵格尔顿的"音乐作为纯意向性对象"观点的分析 [J], 于宪淼
4.康德与意向性问题
——兼论胡塞尔的行为意向性模型 [J], 毛九星
5.从"意向性"到"超越性"——论萨特对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的改造与继承 [J], 李晓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意向性和命题态度
人的心理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单说,一类是关于某物的属性,即命题内容或命题态度;一类是感觉性质。
首先,我们看第一类。
当我们谈到有关涉性的词语或心理状态时,其背后所指的意向性的内容我们称其为“命题内容”。
这些命题内容的意向性常常被看做是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和物质现象的根本特征。
第二类心理特征是感觉性质。
而这一类又可以进一步地划分为两小类,一小类是我们赖以区别痛痒的身体感受,另一小类属于颜色、声音的感觉和其在知觉中产生的形象的感觉。
身体的感受是没有任何意向性,没有任何命题内容的,痛痒不是关于某物的它们不关涉对象,一个红色对象的视觉与关于那个对象的思想史不一样的,它不是关于那个对象的,或者说它不是那个对象的内容。
意向性和意识是一种交叉和重叠的关系。
有一些意向性的状态有意识,有一些意向性状态不是意识或无意识。
有些意识形式是意向性的(有意识的愿望),有些意识形式则不是意向性的(突如其来的莫名的焦虑)。
因此,意识和意向性的范围并不是完全相等的,不能说所有的意识都是有意向性的。
意向性在西方语言中特别是在英语中容易和两个字混淆,一个是“意图”,一个是“内涵”或“内涵性”。
通常意义上的意图只是意向性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不能等同于全部意向性;而内涵则是在逻辑上和外延概念相对的,“内涵性”是指某些句子不能通过外延性检验的属性。
有别于指心灵指向、关涉或属于世界上的对象或事态的属性的“意向性”。
意向性体现的是心理活动与对象的关系。
意向性表现了意识活动的指向性,即指向对象。
他包括下述心理现象,信仰、渴望、意图、希望、害怕、爱、恨、欲求、记忆、知觉和有目的的行为。
它具有超时空性、对象的确定且不可求性(现在与否)。
齐硕姆把意向性的上述特点称作是“意向的非存在”。
他的这一理解是继承布伦塔诺而来的。
布伦塔诺说愿望、希望、相信、假设等心理态度“意向性地把一个对象包含在自身之中”,他的意识是指,即使这些心理态度所说的那些对象实际上不存在,但还是可以说它们“有对象”。
(詹姆士相信印度有老虎,并把那儿的某种东西当成老虎,即使那儿根本没有老虎)这就是“意向的非存在”。
布伦塔诺认为,物理的或非心理的现象是不能“意向性地把对象包含在自身之中”的。
(詹姆士打虎,就必须有虎供他打)。
这就是对象的实在存在。
尽管上述的关于心理态度和关于非心理现象的两类句子都表现了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
系,但是在前后两种类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前一类中我们可以“和不存在的对象意向性地相关”而在后一类中相关的对象都是实在存在的。
他的这种观点使我们想起笛卡尔和伽森狄论战是表述的一个观点:伽森狄认为要证明“我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我走路证明我存在。
而笛卡尔认为,只有我思想才能证明我的存在,一方面笛卡尔要证明的是精神性的我的存在而不是肉体的我的存在,另一方面大概就是认为,只有思想才是最能体现精神的特性,因为思想是“意向性的”,它可以通过“意向性地把对象包含在自身之中”独自来证明我在。
齐硕姆认为我们可以运用一种特殊类型的句子来描述意向性,他提出了三种以英语为例的工作标准来判断是否意向性。
(1)简单的宣示句是意向性的,如果它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运用一个实质性的表达式(一个名称和一个摹状词),使得那个句子以及它的矛盾句都不意指那个实质性的表述式真正用于其上的那个东西到底存在还
是不存在(以狄欧根尼与诚实人和浴缸之间的关系为例)。
(2)任何包含了命题从句的非复合句是意向性的,只要它及它的矛盾句都不意指那个命题从句是真的还是假的(以詹姆士与印度和老虎之间的关系为例)。
(3)某些运用“认识”、“知道”、“知觉”等词的认知句也是意向性的。
齐硕姆将布伦塔诺的观点重新表述为:“1)当我们描述非心理现象时,我们不需要运用意向性的句子,在那些非意向性的句子中,我们可以表达我们关于那些仅仅是物理的东西的全部信念;2)当我们希望描述知觉、假定、相信、认为、要求、希望和其他这样的态度时,或者(a)我们必须运用那些意向性的句子,或者(b)我们必须运用一些我们在描述非心理现象时不需要用的述语”②(Roderick M.Chisholm,“”Intentional Inexistence,See “The Nature of Mind”,P.298.)
对于意向性状态的描述不仅仅是运用什么样的句子,它必须关涉那些状态的命题内容。
意向性所指向的对象是通过命题来表达的,所有这些命题的内容都是通过“that”引导的从句即名词性从句表达出来的。
表达意向性状态的命题态度又是和语言的结构相关的。
福多探讨了命题态度理论,提出了命题态度理论所必须满足的一系列条件。
命题态度的对象有逻辑形式,命题态度不是对于口头语言中的那些句子的态度,而是对于有语言学结构的
内部表象的态度,这些表象事实上是属于一种思维语言的。
命题态度理论应该与对于心理状态的经验说明相一致。
有些哲学家认为意向性的存在时不可否认、不可还原的,但也有的哲学家试图消除意向性,或将其还原为更简单的观念。
如,行为主义的心智哲学理论,就是把信念或欲望等状态仅仅看作是在某种刺激下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功能主义理论则是根据因果关系来分析意向性,如信念被分析为由外部刺激引起某种功能状态,而这种状态和其他状态如欲望等结合在一起,引起了某些外部行为。
新功能主义的理论或称作计算机功能主义理论则是把意向性状态等同于计算的状态,即把心理状态中的存在等同于计算机程序中的某种存在。
以上这些都是力图把意向性还原成别的什么东西,而否认意向性的真正存在。
同样,对于命题态度的科学地位的评价也有类似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