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基本知识总结全集

合集下载

机车发动机常识知识点总结

机车发动机常识知识点总结

机车发动机常识知识点总结机车发动机常识知识点总结一、机车发动机简介机车发动机作为机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驱动车辆运行。

根据不同的动力和驱动方式,机车发动机主要分为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类型。

柴油机通过内燃式燃烧提供动力,而电动机则是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通过内燃式燃烧提供动力。

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阶段。

首先,在吸气阶段,活塞向下运动,使气缸内形成负压,从而吸入空气。

然后,在压缩阶段,活塞向上运动,将吸入的空气压缩至高压状态。

接着,在燃烧阶段,燃油喷入燃烧室,并受到高温和压力的作用,发生自燃燃烧。

最后,在排气阶段,活塞再次向下运动,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三、柴油机的结构和部件柴油机主要由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起动系统组成。

进气系统主要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和增压器组成,负责输送空气到气缸内。

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管道和涡轮增压器组成,用于排放废气。

燃油系统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用于提供燃油供给。

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等组成,用于降低发动机温度。

润滑系统通过润滑油将各运动部件润滑,降低磨损和摩擦。

起动系统用于启动发动机,主要由起动马达和齿轮组成。

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是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流产生磁场、磁场与定子产生力矩和旋转。

首先,电流通过电动机的定子线圈,产生恒定的磁场。

然后,定子磁场与电动机转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

最后,力矩作用下,电动机旋转并输出机械能。

五、电动机的结构和部件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线圈、磁铁和电源组成。

定子是电动机的静止部分,绕制电动机的外壳,通过电源供电。

转子是电动机的旋转部分,通过电动机的轴承支撑并与定子相互作用。

线圈是定子上的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磁场。

磁铁是转子上的磁铁,通过磁场与定子的磁场相互作用。

电源提供电流供电,使电动机正常工作。

六、机车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机车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发动机基本知识总结全集

发动机基本知识总结全集

发动机基本知识总结全集1.发动机的分类:-按燃料类型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按循环方式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按机械形式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进气冲程:气缸内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行程,汽门打开,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气缸;-压缩冲程:进气冲程结束后,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体压缩,使其体积变小;-燃烧冲程:在压缩冲程末端,点火系统点火,燃料着火燃烧,爆发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活塞在燃烧冲程末端向上行程,排气门打开,废气从缸内排出。

3.发动机的工作部件:-活塞:主要起到压缩气体和传递发动机冲程力的作用;-活塞环:位于活塞上,与气缸壁形成密封,减少燃气泄漏;-曲轴:将活塞上下运动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将活塞运动传递给曲轴;-缸体:容纳活塞和燃烧室,以及与其他部件形成密封接合;-气门: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的开关。

4.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实际功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有效功;-最大扭矩:发动机在给定转速下输出的最大转矩;-热效率:发动机输出的机械功与输入燃料热能之比;-排气量:发动机一次循环排放的气缸容积总和;-最高转速:发动机转动的最大速度。

5.发动机的故障与保养:-缺点燃:燃料供应不足,可能是燃油泵故障或燃油系统堵塞;-点火故障:可能是点火线圈故障或点火系统问题;-过热:可能是冷却系统故障或发动机冷却液不足;-保养: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清洁发动机和散热器。

总结: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对于了解和维护发动机至关重要。

掌握发动机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交通工具,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性能。

同时,对于希望从事汽车维修、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深入理解发动机原理和维修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春考发动机知识点总结

春考发动机知识点总结

春考发动机知识点总结一、发动机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分类(1)内燃发动机(2)外燃发动机2.按燃料分类(1)汽油发动机(2)柴油发动机3.按燃烧方式分类(1)火花点火式发动机(2)压燃式发动机二、内燃发动机1.概念内燃发动机是利用可燃混合气体在气缸内燃烧,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

2.分类按工作原理分类(1)四冲程发动机(2)两冲程发动机按燃料分类(1)汽油发动机(2)柴油发动机3.结构(1)气缸体(2)活塞(3)连杆(4)曲轴(5)气门(6)火花塞(汽油发动机)(7)喷油嘴(柴油发动机)4.工作原理①进气气缸内气门打开,活塞往下运动,汽缸内吸入混合气或纯空气。

②压缩气门关闭,活塞往上运动,气体被压缩。

③点火汽油发动机:点火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柴油发动机:喷油嘴向气缸内喷射柴油,柴油自燃。

④工作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往下运动。

⑤排气活塞往上运动,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

三、外燃发动机1.概念外燃发动机是燃料在气缸外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的发动机。

2.分类(1)蒸汽机(2)气体涡轮发动机3.优缺点外燃发动机体积大,重量重,效率低。

四、发动机性能1.动力性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所提供的动力,常用马力或千瓦表示。

2.燃油经济性指发动机单位耗油量所提供的动力,常用百公里油耗来表示。

3.可靠性指发动机在特定环境下能够稳定工作的能力。

4.启动性指发动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够快速启动的能力。

五、发动机故障及维修1.常见故障(1)点火故障(2)油路故障(3)冷却系统故障(4)供油系统故障(5)启动故障2.发动机维护(1)定期更换机油、机滤(2)保持水箱水液位充足(3)定期保养供油系统(4)准确使用机油和燃油六、发动机的发展趋势1.高效率通过提高压缩比、改进燃烧系统、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等手段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2.清洁环保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发动机知识总结

发动机知识总结
第一冲程-活塞上方进行换气、压缩,活塞下方进气当关闭换气孔和排气孔时,混合气开始压缩,直至上止点。活塞继续上行,进气孔打开,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内。
第二冲程-活塞上方进行作功、换气,下方预压缩
点燃混合气后,活塞下行,至开闭进气孔,压缩曲轴箱内的混合气。继续下行,排气空打开,废气排出。换气孔打开,混合气进入并扫气,直至换气孔和排气孔关闭。
2.配气机构
作用: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从气缸中排出废气。
组成:它由进气门、排气门、挺杆、推杆、摇臂、凸轮轴、正时齿轮等组成
3.冷却系
作用:把受热零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组成:它由水泵、散热器、风扇、分水管、水套等组成。
4.润滑系
作用:润滑、冷却、清洗、密封等。
组成:由机油泵、滤清器、限压阀、油道等组成。
正循环:循环安顺时针方向进行(1-2-3-4-1),输出功。
反循环:循环安逆时针方向进行(1-4-3-2-1),消耗功。
2.等压过程:工质的压力保持不变的热力过程。
循环热效率:循环所得到的功与加入的热量之比。
w:1kg气体在循环中所输出的功,kJ
q1:1kg气体在循环中所吸收的热量,kJ。
由于一个循环后Δu=0,故q1-q2=w
减少各种能量损失,即可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六、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发动机功率在内部转递过程中的各种损失称为机械损失。
6.点火系
1.作用: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
2.组成:由蓄电池、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
基本术语
7.起动系
1.作用: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
2.组成:由起动机及附属装置组成。
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高考发动机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发动机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发动机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燃烧室燃烧室是发动机内所容纳燃油、空气和着火器所放燃料被点燃燃烧的空间。

燃烧室的结构形式有对流式燃烧室和旋转式燃烧室。

对流式燃烧室是在气缸内没有额外的腔室,燃料空气混合后被点燃爆燃在气缸内燃烧室形状不规则;旋转式燃烧室是在燃烧室上设有导流板、分燃室等结构,使燃料空气混合后引燃在分燃室发生反应,燃烧速度快,不易产生爆震。

二、燃油喷射技术该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提高内燃机的性能和环保要求。

燃油喷射技术根据燃油的喷射位置和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单点燃油喷射和多点燃油喷射。

单点燃油喷射是利用单一的喷射器,将所有的燃油喷洒在进气歧管上共有储的进食空气中。

多点燃油喷射是利用多个独立的喷射器,根据气缸的进气一定时机进行差别的喷射,可以确保每个气缸获得了适当的燃油量。

三、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用来点燃燃油空气混合物,使之能够燃烧并释放能量的设备。

可分为外部点火系统和内部点火系统。

外部点火系统是将配电器、蓄电器、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导线、火花塞和点火开关等部件组成的设备。

内部点火系统是利用高压脉冲发生器与火花塞的高压电极组成一个点火装置。

四、气缸和活塞气缸是内燃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通常由研磨后的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气缸的形状一般为圆柱形,也有椭圆形、方形等,内部加工有气缸孔、气缸座、气缸壁等结构。

活塞是气缸内还油气精力运动的元件,它由活塞头、活塞杆、活塞环等组成。

五、缸盖和缸盖垫缸盖是包裹在气缸上的进气和排气通道装置,缸盖垫是其下部所包裹的零件。

主要功能是在气缸和缸盖之间加入缸盖垫,防止气体、液体或润滑油的泄漏。

六、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是用来冷却发动机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及其它因素引起的机体热。

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水泵、散热风扇、热交换器、散热水管、散热风扇皮带以及散热液等。

七、发动机排气系统发动机工作时必须要通过排气系统将废气排除气缸和缸盖之外。

排气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排气歧管、消声器、排气管等。

发动机理论知识大全

发动机理论知识大全

4、油底壳
油底壳的功用是储存机油和封闭机体或曲轴箱。
油底壳用薄钢板冲压或用铝铸制而成。油底壳内设有挡板, 用以减轻汽车颠簸时油面的震荡。此外,为了保证汽车倾 斜时机油泵能正常吸油,通常将油底壳局部做得较深。油 底壳底部设放油螺塞。有的放油螺塞带磁性,可以吸引机 油中的铁屑。
活塞组
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瓦等组成。
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刮除飞溅到气缸壁上的多余的机油,并 在气缸壁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油膜。
此外,气环和油环还分别起到刮油和密封的辅助作用。
3、活塞销
活塞销用来连接活塞和连杆,并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连杆 或相反。活塞销与连杆小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即全浮式 和半浮式。
全浮式活塞销工作时,能在连杆小头和活塞销孔中转动, 而半浮式只能在活塞销孔中转动,不能在小头孔内转动 。
3)裙部 活塞头部以下的部分为活塞裙部。裙部的形状应保 证活塞在气缸内得到良好的导向,气缸与活塞之间在任何 工况下都应保持均匀的、适宜的间隙。
另外,沿活塞轴线方向活塞的温度是上高下低,活塞的 热膨胀量自然是上大下小。因此为使活塞工作时裙部接 近圆柱形,须把活塞制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或桶形。
2、活塞环
燃烧室具备的条件
1、结构紧凑、提高热效率 2、增大进气门或进气道、提高发动机转矩和功率 3、压缩行程终点产生挤气涡流、保证充分燃烧 4、保证火焰传播距离最短(汽油机) 5、形状与燃油喷射、空气涡流运动进行良好配合(柴油机)
3、气缸衬垫
气缸衬垫是机体顶面与气缸盖底面之间的密封件。 其作用是保持气缸密封不漏气,保持由机体流向 气缸盖的冷却液和机油不泄漏。 按所用材料的不同,气缸衬垫可分为金属—石棉 衬垫、金属—复合材料衬垫和全金属衬垫等多种。

发动机基础知识

发动机基础知识

发动机基础知识一、引言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燃料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类型、组成部分等方面的内容。

二、工作原理发动机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大类。

内燃机根据燃烧室内燃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通过在燃烧室中燃烧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动活塞运动,最终通过连杆、曲轴等部件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外燃机则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将其推动活塞运动。

三、类型1. 汽油机:汽油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其燃料为汽油。

汽油机具有功率输出平稳、噪音小、启动和加速响应迅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轿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

2. 柴油机:柴油机是另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其燃料为柴油。

柴油机具有燃烧效率高、扭矩大、燃油经济性好等特点,主要用于大型车辆和重型机械设备。

3. 气体发动机:气体发动机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和燃气混合物燃烧产生动力的发动机。

其燃料可以是天然气、液化气等,具有环保、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航空等领域。

4. 蒸汽机:蒸汽机是一种外燃机,通过将水加热为蒸汽,使蒸汽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蒸汽机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于火车、船舶等领域,但随着内燃机的发展,蒸汽机的应用逐渐减少。

四、组成部分发动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缸体和缸盖:缸体是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于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缸盖则用于封闭缸体顶部,起到密封和固定活塞的作用。

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发动机内部运动的关键部件,通过与连杆相连,将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连杆的转动。

连杆则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旋转部件,通过连杆的传动作用,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上的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4. 气门机构:气门机构用于控制气门的开闭,调节进气和排气过程。

气门机构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气门杆等部分。

(完整版)发动机原理知识点

(完整版)发动机原理知识点

1.发动机的定义。

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气体膨胀做功将其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的机械设备。

2.发动机发展历经的三个阶段。

①20世纪70年代之前(提高生产力)目标:追求良好的动力性能。

措施:提高压缩比,提高转速。

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最大爬坡能力。

三个指标均取决于发动机及其它动力装置。

②20世纪70~80年代(石油危机)目标:追求良好的经济性能。

措施:降低油耗、增大升功率、减轻比重量。

指标:百公里油耗。

③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污染)目标:追求良好的环保性能。

主要解决排放与噪声问题。

3.常规汽车能源和新型替代能源有哪些,各有何特点?①汽油机:汽油和空气混合经压缩由火花塞点燃。

②柴油机:柴油和空气混合经压缩自行着火燃烧。

③天然气发动机LNG④液化石油气发动机LPG⑤酒精发动机⑥双燃料、多燃料发动机4.热力系统基本概念;在热力学中,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构成一个热力系统。

系统以外的一切物质,称为外界,热力系统和外界的分界面,称为界面。

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当热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只是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能量守衡。

吸收的能量-散失的能量=储存能量的变化量6.理想气体的四个基本热力过程;①定容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容积(比容)保持不变的过程。

②定压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压力保持不变。

③定温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温度保持不变④绝热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的传递7.四行程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进气过程、压缩过程、燃烧过程、膨胀过程、排气过程8.发动机实际循环向理论循环的简化条件;①忽略进、排气过程(r-a,b-r), 排气放热简化为定容放热过程;②压缩、膨胀过程(复杂的多变过程)简化为绝热过程;③把燃料燃烧加热燃气的过程简化成工质从高温热源的吸热过程,分为定容加热过程(c~z’)和定压加热过程(z’~z);④假定工质为定比热的理想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构造基本原理图解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

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

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1、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是一台由多种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式很多,发动机的具体构造也多种多样,但由于其基本工作原理一致,从总体功能来看,其基本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二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柴油机没有)。

我们以桑塔纳2000GSi型轿车装备的AJR型发动机的结构实例来分析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 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

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在做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

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2)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 燃料供给系统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4) 润滑系统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 冷却系统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6) 点火系统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7) 起动系统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

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

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

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汽油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是压燃的,不需要点火系2、发动机分类3、内燃机编号规则为了便于内燃机的生产管理和使用,我国对内燃机名称和型号编制方法重新审定并颁布了国家标准GB/T725—1991。

标准规定:内燃机名称按所采用的主要燃料来命名,内燃机型号由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其排列顺序和意义如下图所示:4、发动机基本术语(1)上止点TDC上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顶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BDC下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底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S活塞行程是指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用S表示,单位:mm(毫米)。

活塞由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一次的过程,称为一个冲程。

(4)曲柄半径R曲柄半径是指与连杆大头相连接的曲柄销的中心线到曲轴回转中心线的距离,用R 表示,单位:mm (毫米)。

显然,曲轴每转一周,活塞移动两个冲程,即:R S 2=(5)气缸工作容积V h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一个止点移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用Vh 表示,单位:L (升)。

显然有:式中:V h ——气缸工作容积,L ; D ——气缸直径,mm ; S ——活塞行程,mm 。

(6)燃烧室容积Vc燃烧室容积是指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气缸空间容积,用Vc 表示,单位:L (升)。

(7)气缸总容积Va气缸总容积是指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气缸空间容积,用Va 表示,单位:L (升)。

显然有:VV V c a+=(8)发动机排量V L发动机排量是指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用VL 表示,单位:L (升)。

对于多缸发动机,显然有:式中:i ——发动机气缸数。

发动机排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参数,轿车就是以发动机排量大小来进行分级。

微型:VL ≤1.0;普通级:VL >1.0~1.6;中级:VL >1.6~2.5;中高级:VL >2.5~4.0;高级:VL >4.0。

(9)压缩比ε压缩比是指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用ε表示。

压缩比用来衡量空气或混合气被压缩的程度,影响发动机的热效率。

一般汽油发动机压缩比为6~10,柴油发动机压缩比较高,为16~22。

(10)工作循环发动机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5、四冲程汽油机发动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所组成。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示意图如下:(l)进气行程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气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形成一定真空度,于是空气和燃油的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停止进气。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约为0.075MPa~0.09MPa。

由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件及上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的加热,气体温度升高到370K~400K。

(2)压缩行程为使可燃混合气迅速燃烧,达到改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目的,必须在燃烧前对可燃混合气进行压缩,以提高可燃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

因此,在进气行程结束时立即进入压缩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由于进、排气门均关闭,气缸内容积逐渐减小,可燃混合气压力、温度逐渐升高。

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0.6MPa~1.2MPa,温度约为600K~700K。

(3)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并迅速燃烧,使气体的温度、压力迅速升高而膨胀,从而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作功,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时作功结束。

在作功行程中,开始阶段气缸内气体压力、温度急剧上升,瞬间压力可达3MPa~5MPa,瞬时温度可达2200K~2800K。

随着活塞下行,气缸容积增大,气缸内压力、温度逐渐下降,作功终了时,压力约为0.3~0.5MPa,温度约为1300K~1600K。

(4)排气行程为使循环能够连续进行,须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在作功行程终了时,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曲轴通过连杆推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剩余压力和活塞推动下,被排出气缸,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结束。

排气行程终了时,由于燃烧室容积的存在,气缸内还存有少量废气,气体压力也因排气系统存在排气阻力而略高于大气压力。

此时,压力约为0.105MPa~0.115MPa,温度约为900K~1200K。

6、四冲程柴油机发动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组成。

由于所使用燃料的性质不同,在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着火方式上与汽油机有很大区别。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示意图如下:(l)进气行程进气行程不同于汽油机的是进入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纯空气。

由于进气阻力比汽油机小,上一行程残留的废气温度也比汽油机低,进气行程终了的压力约为0.075MPa~0.095MPa,温度约为320K~350K。

(2)压缩行程压缩行程不同于汽油机的是压缩纯空气,由于柴油的压缩比大,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压力可达3MPa~5MPa,温度可达800K~1000K。

(3)作功行程此行程与汽油机有很大差异,压缩行程末,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内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被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混合气,由于此时气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约500K左右),柴油混合气便立即自行着火燃烧,且此后一段时间内边喷油边燃烧,气缸内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行作功。

作功行程中,瞬时压力可达5MPa~10MPa,瞬时温度可达1800K~2200K,作功行程终了时压力约为0.2MPa~0.4MPa,温度约为1200K~1500K。

(4)排气行程此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

排气行程终了时的气缸压力约为0.105MPa~0.125MPa,温度约为800K~1000K。

7、四冲程汽油机与柴油机工作原理的比较由上述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可知,两种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别,归纳如下:(1)两种发动机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7200),每完成一个行程曲轴转半周(1800),进气行程是进气门开启,排气行程是排气门开启,其余两个行程进、排气门均关闭。

(2)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在四个行程中,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其余三个行程是为作功行程作准备的辅助行程,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3)两种发动机运转的第一循环,都必须靠外力使曲轴旋转完成进气和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开始后,作功能量储存在飞轮内,以维持循环继续进行。

(4)汽油机的混合气是在气缸外部形成的,进气行程中吸入气缸的是可燃混合气;柴油机的混合气是在气缸内部形成的,进气行程中吸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5)汽油机在压缩终了时,靠火花塞强制点火燃烧,而柴油机则靠混合气自燃着火燃烧。

8、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二冲程发动机是指曲轴转一圈(3600),活塞往复运动二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其工作循环也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下面以二冲程汽油机为例介绍其简单工作原理。

二冲程汽油机在结构上与四冲程汽油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了进、排气门,取而代之的是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孔。

图为单缸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其工作原理如下:(1)第一行程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当活塞上行至关闭换气孔和排气孔时,已进入气缸的新鲜混合气被压缩,直至上止点时,压缩结束;与此同时,随着活塞上行,其下方曲轴箱内形成一定真空度,当活塞上行到进气孔开启时,新鲜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