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

合集下载

肾内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肾内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肾内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在肾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

以下是肾内科危重病人
护理的常规措施:
1. 严密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
频率、体温等。

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2. 液体管理: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控制液体摄入和排出,确
保体液平衡。

同时监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平,必要时予以适当调整。

3. 药物治疗:按照医嘱正确给药,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频次。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4. 密切观察血液透析治疗:对于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确
保透析器的正常运作,并根据透析指征和病人情况,及时调整透析
方案。

5. 防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制度,保持病人周围环
境的清洁和干燥。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6. 注意营养支持: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控制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7. 心理护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其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8. 导尿管理:对于需要导尿的病人,正确操作导尿管的插入和维护,避免导尿相关感染和损伤。

9. 安全保障:确保环境的安全和舒适,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减少病人受伤的风险。

在护理肾内科危重病人时,我们应重视团队合作,加强交流和协作,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是肾内科危重病人护理的常规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医嘱确定。

2024年肾内科护理工作计划(六篇)

2024年肾内科护理工作计划(六篇)

2024年肾内科护理工作计划一、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1. 组织开展慢性肾脏病防控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和高风险人群传播相关健康知识。

2.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管理和干预工作,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开展肾病筛查工作,提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能力,减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

4. 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健康评估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

二、护理技术提升1. 加强对肾脏病理生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 学习并掌握肾内科护理诊疗新技术,如血液净化、腹腔透析等,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3. 完善和推广护理规范和流程,提高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不必要的操作风险。

4. 加强团队合作,做好护理记录和信息交流,提高病人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效率。

三、院内感染控制1. 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包括清洁消毒、手卫生、防护措施等,降低院内感染率。

2. 提高护士本身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3.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醒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卫生设施和物品,减少感染的机会。

4. 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减少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四、病情评估和护理干预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进行全面的身体和心理评估。

2. 加强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的监测和给药、水平衡的管理、血压控制等。

3. 加强对尿液留置导尿、管路护理、静脉输液等操作的管理和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4.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应,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五、持续教育和团队建设1. 加强护理团队的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适应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发展。

2. 加强跨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与医生、药剂师、营养师等密切配合,提高协作效率和综合治疗水平。

3. 加强护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应对压力和工作负荷的能力,保证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

肾内科护理查房

肾内科护理查房

肾内科护理查房概述肾内科护理查房是指医务人员对肾内科患者进行定期查房,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通过及时的查房,可以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目的1. 评估患者的病情:查房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出现或缓解情况。

2. 监测治疗效果:查房时可以了解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反应和效果,包括药物的疗效、血液透析的清除效果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制定护理计划:通过查房,医务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包括营养、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查房内容1. 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和不适感受。

2. 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意识状态、面色、精神状态、呼吸状态等。

3. 评估生命体征: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

4. 评估肾功能:监测患者的尿量、尿质、血尿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5. 监测液体平衡:记录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及时调整液体管理计划。

6.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观察和记录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7. 评估皮肤情况: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有无瘙痒、水肿、溃疡等。

8. 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询问患者的饮食偏好和食欲情况,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液体限制和特殊需求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

9. 询问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10. 提供教育与指导: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相关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促进患者的健康管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注意事项1. 查房时应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使用恰当的称呼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告知患者查房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在查房过程中,应细心观察、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肾内科护理工作制度

肾内科护理工作制度

肾内科护理工作制度
肾内科护理工作制度是指在肾内科医疗单位中,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所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规范和制度。

1. 值班制度:肾内科护理人员按照轮班制度,24小时全天候
值班,确保能够及时处理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急诊情况。

2. 护理记录制度:护理人员按照标准化的护理记录要求,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等信息,以便于医生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情况。

3. 护理操作规范:制定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包括输液操作、静脉穿刺、导尿、造瘘管护理等,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4. 感染控制制度: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消毒消毒操作、隔离护理等,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5.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人员及时上报并记录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以便进行事后分析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6. 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明确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包括尊重患者隐私权、保密工作内容、不实行虐待和歧视等,确保为患者提供尊重和温暖的护理环境。

7. 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时俱进。

8. 团队合作制度:肾内科护理人员强调团队合作,与医生、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密切合作,以实现协同效应,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

肾内科实习护士肾内科护理工作要点总结

肾内科实习护士肾内科护理工作要点总结

肾内科实习护士肾内科护理工作要点总结肾内科是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专业领域,而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实习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实习护士在肾内科的护理水平,以下是一份肾内科护理工作的要点总结。

1. 了解肾内科疾病及治疗方法在进行肾内科护理工作前,实习护士应充分了解常见的肾脏疾病,例如慢性肾病、尿路感染等。

同时,掌握肾内科治疗方法,如透析、药物治疗等,以便能够有效地辅助医生进行治疗。

2. 规范患者护理操作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实习护士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操作,例如患者入院评估、静脉穿刺、导尿等。

这些操作需要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实习护士还应掌握相关的消毒知识和技能,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3.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肾内科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实习护士应经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

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加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实习护士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关注和照顾。

例如,定期监测患者的尿量、控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量、辅助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等。

同时,实习护士还应积极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5. 疼痛管理肾内科患者中,疼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

实习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可以通过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6. 心理支持肾内科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实习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鼓励患者等方式,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7. 多学习、多实践作为实习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护理文献等方式。

此外,实践也是提高护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多参与肾内科护理工作,积累临床经验。

通过以上要点的总结,实习护士能够更好地进行肾内科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慢性肾脏疾病护理
慢性肾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护理措施如下:
1. 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

2. 控制血压,避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3. 控制饮食,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磷含量的食物摄入。

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限制水分摄入。

5.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等。

6. 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压药物等。

急性肾衰竭护理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护理措施如下:
1.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性质,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2.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液体,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负荷。

3.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碱性药物等。

4. 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异常。

5.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调整其他药物的剂量。

6.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肾结石护理
肾结石是肾脏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措施如下:
1. 饮食控制,避免摄入高含钙、高盐和高嘌呤的食物。

2. 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产生,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3. 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结石的排出。

4. 如有需要,使用药物进行结石的溶解或排出。

5. 定期随访,预防复发,及时处理并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

以上是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护
理效果。

为了确保正确性,请在引用本文内容前查证相关资料。

肾内科护理问题及措施

肾内科护理问题及措施

肾内科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般情况下,肾内科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主要体现在作息、饮食、卫生、情绪、运动等方面,要引起重视。

1、作息: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要长时间熬夜。

2、饮食:肾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乏力、少尿、水肿等症状。

可以吃瘦肉、鸡蛋白、苹果、芹菜等清淡的食物,尽量少吃豆腐、豆干等豆制品。

3、卫生:要勤洗澡,保持尿道口清洁,预防感染。

4、情绪:要放松心情,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5、运动: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健康,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如果出现尿中泡沫增多、下肢水肿、呕吐等症状,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时, 护士要了解患者病情, 查看患者神志、皮肤、口腔、肢体、水肿等情况, 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 安置于急救室, 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卧床与安全: 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卧位, 使病人舒适, 便于休息, 对昏迷、神志不清, 烦躁不安的病人, 应采用保护性措施, 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保持气道通畅。

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配伍禁忌,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正确执行医嘱。

5. 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 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 防止皮肤损伤。

根据病情设置报警, 监护参数界值。

6.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CVP、SPO2.尿量、末梢循环、疼痛、专科症状及体征情况, 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观察排泄物的性状,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详细记录。

根据管道专科要求执行管道护理, 标识管道风险等级。

如: 血液透析导管、尿管、氧管等。

保持各管道通畅, 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 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做好危重病人的营养护理:给予饮食指导, 视病情摄入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加强基础护理, 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 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 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 每天2--3次, 以保持口腔卫生, 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7.(3)皮肤护理: 每1--2小时翻身一次, 按摩受压处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8.(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 适当应用体位垫, 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 预防肌腱、韧带退化, 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9.(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 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 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 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胃肠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 高血压→最常见并发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症心肌病、心律失常

心包炎:大于50%。透析患者比非透析患者更为常见。
血液系统:
➢ 肾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出血倾向:BT延长,但PT、APTT、PLT等正常。
起始期
遭受导致ATN的病因:低血压、缺血、脓毒血症和肾毒 素等,但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
维持期
典型为7~14天,也可短至几天,长至4~6周,出现 少尿,尿量在400ml/d以下;
恢复期
及时正确的治疗,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出现 多尿,昼夜排尿3~5L。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确立后,绝对卧床,以减轻肾脏负担; 准确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每日测体重; 急性肾衰少尿期应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进水量应约为前1
肾内科常见疾病护理
肾内科常见疾病
➢急、慢性肾炎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 ➢肾病综合征 ➢泌尿系统感染 ➢高血压肾病 ➢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 ➢多囊肾
肾内科特点
➢危重病人多 ➢疑难病例多 ➢多学科 ➢内外科兼顾 ➢检查多且复杂 ➢管路多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定义:是各种肾脏疾病,主要是肾小球疾病所致的临 床综合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肺间质水肿。
神经肌肉系统:尿毒症脑病 周围神经病变 皮肤:顽固性瘙痒 骨骼系统:肾性骨病 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尤其高血钾、低血钙、高血
磷)
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相关病变、内分泌功能异常等
•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功能紊乱相关 • 体液过多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致钠水潴留 • 活动无耐力 与营养失调、贫血及心功能减退相关 • 感染风险 • 受伤风险 意外跌倒,钙磷代谢紊乱致病理性骨折 • 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心功能不全发作、肾性骨病 • 心理异常
输液、戴手表,注意睡觉姿势,避免肢体长时间受压; 注意监测血压,防止血压过低导致瘘管闭塞。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所有导管不能用于静脉输液、输血、抽血,仅用于血液透
析;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征; 检查导管是否固定,缝线是否在位及脱落,防脱落; 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时
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常规
定义: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肾脏不能维持基本 功能,从而出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不全三高:患病率高
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临床特点:贫血、高血压、恶心呕吐、心衰、水肿等。
CKD分期
消化系统: 早期:食欲减退和晨起恶心、呕吐,氨味。
送检前搅匀尿液留取10ml,并统计尿量送检。
泌尿系感染(中段尿)
留尿前嘱患者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外阴,饼干消毒,膀胱应充 盈;
嘱患者排尿弃前段,留取中间尿液于无菌标本杯内; 在使用抗生素前或5天后送检,及时送检。
日排出量加500ml; 应给予病人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蛋白、易消化饮食。
注意观察尿量、色、质,少尿期应每小时测量尿量、严格记录; 尿失禁,昏迷着可插尿管、接尿袋,以利标本观察、收集、化验;
大剂量利尿剂应用时注意输液速度及浓度; 多尿期应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根据上一日尿量适当减少补液量
及饮水量。
枪鱼、鱿鱼)、贝类
➢蔬菜:菌类、黄豆及豆制品、海带 ➢牛奶及奶制品:奶酪、奶油、奶昔 ➢五谷类:全麦类、面包、麦皮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护理:
造瘘前常规保护非利手(禁止输液、抽血“特别是近心端”、测血压); 造瘘肢体避免暴露于过热及过冷环境; 术后抬高术肢,每日常规检查造瘘处渗血情况及震颤,做好宣教; 术后指导患者促进内瘘成熟。
同时应仔细观察病人伤口有无渗血并加强生活护理。
尿液标本的留取常规
普通尿液检查最好采用晨尿; 留取标本不可混入粪便; 女性患者月经期不留取尿标本;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夏天1小时内,冬天2小时内。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留取标本前3天低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留取标本日晨7时排空膀胱弃去,此后至次日晨7时的24小时尿液均 收集于加防腐剂容器内;
• 水果类:木瓜、草莓、梨、香瓜、猕 猴桃、荸荠、枣、菱角
减少摄入钾方法
➢先切后洗 ➢绿叶蔬菜浸入大量清水中半小时,放入开水中煮 ➢马铃薯类去皮切片,浸泡半小时再煮 ➢多吃瓜类,比绿叶菜钾低 ➢菜汤均含钾 ➢适当或避免食用代盐及低钠盐
高磷食物
➢所有坚果类 ➢肉类:动物内脏、肉汤、鱼类(鲑鱼、鲤鱼、鳕鱼、金
日尿量+500ml。
血液透析患者用药指导
询问患者透析时间,血液透析前停用胰岛素及降压药物; 胰岛素应用前询问胃纳情况; 低分子肝素、肝素及促红素携带至血透室应用; 钙剂根据不同作用选择不同服药时间; 时间针尽量与血透时间岔开,尽量安排在血液透析后。
肾活检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 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 • 正确指导患者练习屏气,尽量达30秒; • 术前避免牛奶、豆类、水果等胀气食物; • 术前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
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 性药物。
急性肾损伤护理常规
由各种病因引起、短时间(数小时-数天)内肾功能突然 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氮质废物滞留、尿量减少)。
GFR下降,可发生于原来无肾损害者,也可发生于CKD者。 BUN、Cr升高,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全身各系统
并发症。
气吸入。 加强皮肤护理,翻身时避免损伤皮肤而继发感染,防止褥疮发生。 预防呼吸道感染。
记录出入量,称体重;观察水肿、尿量、血压变化; 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如腰疼,肾脏肿大,尿少,肾功
能恶化等; 观察有无肺栓塞,如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向病人介绍药物的作 用,副作用等,注意观察病人尿量、血压及血钾变化;
活动无耐力
➢评估患者活动耐受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做好看护; ➢尽快纠正营养状况、贫血及心功能。
受伤风险
➢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看护。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疾病宣教,动员家属及周围力量关心、 鼓励患者,必要时心理干预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
➢限制蛋白质 ➢补充足够的热量 ➢限钠 ➢限钾 ➢限磷 ➢控制水分
营养失调
➢ 饮食护理:优质低蛋白饮食 0.6-0.8g/kg*d,透析患者1.01.2g/kg*d;
➢改善患者食欲; ➢定期监测肾功能及营养状况。
体液过多
➢ 观察病情:水肿部位、范围、程度、体重、生命征; ➢减轻水肿:限盐限水、控制入量、酌情利尿;
感染风险
➢ 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 密切观察病情,定期行相关项目检查。
穿刺部位需压迫30分钟(个体差异,可能不同); 逐步放松弹力绷带,先静脉后动脉; 注意有无出血、肿胀,若出血立即按压穿刺点,若发生血肿,24
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及喜疗妥外敷; 创可贴24h后揭下,在此期间穿刺处保持干燥、清洁,以防感染; 患者衣袖应宽松,造瘘侧手臂勿负重,造瘘侧禁止测血压、抽血、
• 蔬菜类:香菜、南瓜、西葫芦、冬瓜、 茄子、芹菜、大白菜、丝瓜、蒜苗、 胡萝卜;
• 肉类:鸡肫、猪排骨、母鸡、鱼、牛 肉、兔肉、猪腿肉;
• 海产品:紫菜、海带、虾米
• 粗粮类:小米、小麦、高粱、小扁豆、
• 蔬菜:马铃薯、菠菜、空心菜、 燕麦片;
笋类、菌类
• 坚果类:核桃、腰果、板栗、黑芝麻;
• 水果:香蕉、番茄、葡萄、橘 子饮料:啤酒、果汁
限钠
正常 3-5g/d,高血压、水肿 2-3g 明显水肿、 少尿、无尿2g内
➢不吃腌制食品 ➢远离加工食品 ➢限制使用调味品 ➢恰当使用低钠盐
限钾(GFR<25ml/min)
高钾食物>250mg/100g
• 几乎所有干果 • 豆及豆制品类:黄豆、绿豆、
蚕豆、酱油
• 腌制食品
低钾食物<250mg/100g

术后护理:
• 绝对卧床4-6小时,在此期间每1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若病人血 压波动大或偏低应测至平稳,并给予对症处理。
• 若病情平稳、无肉眼血尿,24h后可下地活动。若病人仍有肉眼血尿, 应延长卧床时间至肉眼血尿消失或明显减轻。
• 术后嘱病人多饮水,以尽快排出少量凝血块。 • 卧床期间,嘱病人安静休息,减少躯体的移动,避免引起伤口出血,
更换敷料,预防感染发生;
保持通畅,合理放置,根据不同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 证管道不打折、不弯曲;
留置导管期间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如 需淋浴,一定要将留置导管及出口处敷料密封;
如穿刺处出现红肿热痛及时报告医生,切忌手抓,以防感 染扩散。
股静脉置管者下肢弯曲最好不要超过90度,保持会 阴部清洁,勿过多起床活动,穿脱裤子时避免将导 管拉出;
1.大量蛋白尿(≥3.5g/d) 2.低血浆白蛋白(Alb<30g/L) 3.程度不等的水肿 4.常伴高脂血症
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蛋白摄
入1.5g/kg.d,以优质蛋白质为主。 全身水肿严重,伴胸水、腹水致呼吸困难者应取半卧位,必要时氧
颈部留置导管的患者睡觉时尽量仰卧或向对侧卧, 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应尽量穿开襟上衣,以免脱衣 时将导管拔出。
导管管夹、肝素帽需维持关闭,勿自行开关调整;
注意观察皮肤外导管长度,如发现导管部分脱出, 不能自行塞入,应立即局部压迫固定。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
原则:高热量、优质蛋白、高钙低磷、低盐低钾、控制水分 蛋白:每周2次 1-1.2g/kg*d 每周3次 1.2-1.4g/kg*d 热量:30-35kcal/kg 限制钠盐摄入:3-5g/d,高血压、水肿、高钠者2g以内 限制钾、磷摄入:钾 2-2.5g/d 磷 800-1000mg/d 维持水平衡:透析间期体重不超过干体重的3-5%,进水量为上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