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抑制剂的合理应用
缩宫素的应用及监护措施

缩宫素的应用及监护措施缩宫素是一种药物,常用于妇科临床中控制宫缩和降低宫颈通透性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和减少宫颈松弛来实现缩宫作用。
缩宫素可以应用于多种情况,如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宫缩过多等。
首先,缩宫素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应用广泛。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妇女普遍面对的一种危险疾病,如果发展到重度子痫前期就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此时,缩宫素可以通过减少宫缩和降低宫颈松弛来缓解症状,保护胎儿的生命。
其次,缩宫素还可用于胎盘早剥的紧急治疗。
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会导致胎儿缺氧、死亡甚至母亲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缩宫素的应用可以促使子宫肌肉收缩,尽可能减少胎儿和母亲的伤害,为进行其他治疗措施争取时间。
此外,缩宫素还常用于宫缩过多的治疗。
过度宫缩可能导致胎儿窘迫,导致胎儿心率异常和胎儿窒息。
而缩宫素的应用可以抑制宫缩,减少宫缩的频率和强度,从而保护胎儿的生命。
在应用缩宫素时,需要严格监护,并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过敏史和药物不良反应史。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重使用缩宫素,必要时可以考虑替代药物。
其次,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
医务人员在给药时要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给药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监测宫缩的频率和强度、胎儿心率的变化、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最后,给药期间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患者应注意饮食调节,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结起来,缩宫素是一种常用的妇科药物,在妇科临床中应用广泛。
在使用缩宫素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和剂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监护措施。
宫缩抑制剂及硫酸镁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 用药禁忌证:有心脏 病、心律不齐、糖尿病控制不满意、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 2012 年 ACOG 早产处理 指南推荐: • 以上 3 种药物为抑制早产宫缩的一线用药。
(4)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
• 作用机制:竞争性结合子宫平 滑肌及蜕膜的缩宫素受体,使缩宫素兴奋子宫平 滑肌的作用削弱。
• 在有监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有规律宫缩的孕妇可根据宫颈长度确定是否应用 宫缩抑制剂:阴道超声测量 CL<20 mm,用宫缩抑制剂,否则可根据动态监测 CL 变化的结果用药(Ⅰ级)
宫缩抑制剂给药疗程: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 宫缩抑制剂持续应用 48 h(Ⅰ级 A)。因超过 48 h 的维持用药不能明显降低 早产率,但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故不推荐 48 h 后 的持续宫缩抑制剂治疗。
• 硫酸镁
• 缩宫素受体拮抗剂
阿托西班 (依保)
• 一氧化氮供体
硝酸甘油贴
• 解痉剂
间苯三酚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宫缩抑制剂临床应用
• 目的:防止即刻早产,为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以及转运孕妇到有早产儿抢救 条件的医院分娩赢得时间
• 适应证:宫缩抑制剂只应用于延长孕周对母儿有益者,故死胎、严重胎儿畸形、 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绒毛膜羊膜炎等不使用宫缩抑制剂。
中药配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先兆早产的案例1则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82投稿邮箱:sjzxyx88@302作者简介:张玉琼(1994-),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女性生殖内分泌。
通讯作者*:王东梅(1958-),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女性生殖内分泌。
·病例报告·中药配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先兆早产的案例1则张玉琼1,王东梅2*(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摘要:先兆早产是指发生在妊娠28至37周出现规律宫缩,但宫颈尚未扩张,而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CL )≤2cm 。
先兆早产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使用宫缩抑制剂,预防早产的发生。
本文介绍王东梅教授辨证治疗先兆早产成功保胎的案例一则。
关键词:中药;先兆早产;病案中图分类号:R271.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2.193本文引用格式:张玉琼,王东梅. 中药配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先兆早产的案例1则[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02.0 引言先兆早产是指发生在妊娠28至37周出现规律宫缩(指每20分钟4次或每60分钟内8次),但宫颈尚未扩张,而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CL)≤2cm。
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早产,早产儿并发症多且存活率低,因此必须积极治疗,预防早产的发生。
现介绍王东梅教授中药配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先兆早产的案例一则。
1 病案资料患者李某,女,29岁,企业职工,初诊时间2018年8月28号。
主诉:妊娠29+6周,宫缩2个月。
病史:患者初次妊娠,末次月经为2018年2月1号,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规律宫缩,逐渐加重,遂于外院住院,予硫酸镁、硝苯地平、利托君治疗,查体宫颈未扩张,宫颈长2.3cm,8月26号复查彩超、血尿常规均未见异常。
早产的预测及宫缩抑制剂治疗的进展

s u r v e y s a n d c o l l e c t e d e v i d e n c e s i f n d p r e d i c t e d f a c t o r s i n c l u d i n g f e t a l i f b mn e c t i n ( f F N) , i n s u l i n - l i k e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b i n d i n g p r o — t e i n - 1( I G F B P 一 1 ) , s e r u m r e l a x i n( S R L X) a n d mu l t i p l e p r o t e i n s i n m a t e r n a l s e r u m, a m n i o t i c l f u i d a n d c e r v i c a l s e c r e t i o n s t o
安宝使用方法及临床注意事项

试验证实
硫酸镁组副反应 孕妇常有潮热、胃肠不适,但无硫酸镁中毒病例。 胎动减少和(或)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41例,占66.13%。 2例新生儿出现低钙血症。
朱宝馀等,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早产的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2): 721-723
.
安宝临床应用优势
FDA唯一批准和ACOG推荐的预防早产的药物 选择性作用于子宫β2受体, 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与强度 显效时间快, 有效提高分娩孕周, 延长妊娠天数, 减少宫缩复发 安全阈值宽, 较硫酸镁安全有效 宫缩抑制与心血管反应可平衡调节
.
试验证实
没有病例因心血管反应终止治疗 没有发生肺水肿、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朱宝馀等,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早产的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2): 721-723
一般患者心率在100-120次/分钟范围内, 宫缩会得到很好的抑制
.
应用安宝与患者的沟通
在用药前、后向孕妇耐心、细致地讲解安宝治疗必要性、效果及用药过程中会出现的心率增快。提前告诉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 这是药物起效的表现
.
应用安宝的监护
应用安宝前需做糖尿病筛查 如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者, 需酌情应用安宝;如应用安宝则密切观察, 必要时联合应用胰岛素 可用生理盐水稀释
.
应用安宝的监护
控制输液量不超过2000ml/日 如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 应注意入液量与血糖
.
应用安宝的监护
血钾: 静点安宝1周以上,需要监测血钾,必要时补钾
.
应用安宝与患者的沟通
应用注射剂 告诉患者医生会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使患者对该药做到心中有数而配合治疗 如果发现心悸、胸闷、气急而不能忍受者, 一般经吸氧或左侧卧位后缓解;或以每0.5小时5滴/分钟的速度减小滴速并保证宫缩得到抑制 门诊应用片剂: 给药后短暂的留观病人 告诉患者如果出现心慌的表现说明药物起效 保证卧床休息 可以减小剂量或加大服药间隔来适应、缓解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最新资料推荐------------------------------------------------------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2019-08-1915:36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2007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7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
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
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Ⅰ级:证据来自至少1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
Ⅱ级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级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Ⅱ级3:1/14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
Ⅲ级: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
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A级: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
B级: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
C级: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早产的定义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37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
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20周,也有一些采用满24 周。
各类缩宫剂的应用及剂量

各类缩宫剂的应用及剂量子宫收缩药是一类能选择性地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
由于药物的不同、剂量的不同及子宫的生理状态的不同,用药后可表现为子宫节律性收缩或强直性收缩。
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的药物,可用于产前的催产、引产;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的药物,则多用于产后止血或产后子宫复原。
此外,有些药物也用于人工流产。
缩宫素(垂体后叶素)①催产和引产:对于胎位及产道正常的宫缩无力性难产,为了加强子宫节律性收缩,促进分娩,可用小剂量缩宫素作催产;对于死胎、过期妊娠及妊娠合并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肺结核等),需提前终止妊娠者,可用小剂量缩宫素作引产。
②产后止血:产后出血时,应立即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较大剂量缩宫素(5-10单位),使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压迫肌层内血管而止血。
但因其作用短暂,临床上已被肌内注射作用快而持久的麦角新碱所取代。
③催乳:在喂奶前2-3分钟,以滴鼻剂滴鼻,每次3滴,经粘膜吸收后,可促进乳汁排出。
也可肌内注射2-5单位催乳。
缩宫素10U肌内注射或子宫肌层或子宫颈注射,以后10~20U加入500ml晶体液中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能立即起效,但半衰期短(1~6min),故需持续静脉滴注。
麦角新碱①子宫出血:用于产后、刮宫术后、月经过多等引起的子宫出血。
常选用肌内注射,使子宫平滑肌产生强直性收缩,机械地压迫肌层内血管而止血。
②产后子宫复原:产后子宫复原缓慢,易致出血和感染。
因此,产后应用促进子宫收缩,以加速其复原。
1.静注或肌注:1次0.1~0.2mg。
静注时可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
极量1次0.5mg,1日1mg。
2.子宫壁注射:剖腹产时直接注射于子宫肌层0.2mg;产后或流产后为了止血可在子宫颈注射0.2mg,注射子宫颈左、右两侧。
3.口服:1次0.2~0.5mg,1日1~2次。
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1衍生物,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时对妊娠子宫有收缩作用。
宫缩抑制剂和宫缩促进剂

〈一〉宫缩抑制剂1.硫酸镁用量:首次剂量一般是25%硫酸镁16 ml加入5%葡萄糖100 ml中,在30~60 min 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维持硫酸镁1~2 g/h滴速至宫缩< 6次/h,每日总量不超过30 g。
机制:镁离子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拮抗钙离子对子宫收缩活性而抑制子宫收缩。
硫酸镁在松弛子宫的同时,有扩张血管、改善肾脏血流、增加尿量、改善胎盘缺氧、提高胎儿存活率、提高孕妇和胎儿血红蛋白对氧亲和力的作用。
2.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用量:初始剂量为6.75mg,采用本品7.5mg/ml注射液注射给药;紧接着用本品7.5mg/ml浓缩持续3小时大剂量(每分钟300μg)输注;然后以本品7.5mg/ml浓缩液低剂量(每分钟100μg)输注,最多达45小时。
持续治疗应不超过48小时。
整个疗程中,总剂量不宜超过330mg。
机制:缩宫素受体拮抗剂竞争性结合位于子宫肌层和蜕膜的缩宫素受体,阻止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在受体水平竞争性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缩宫素导致的子宫收缩,从而使平滑肌松弛,达到治疗早产的目的。
3.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利托君(安宝)、沙丁胺醇用量:安宝150 mg溶于5%葡萄糖500 ml中,以50μg/min为起始剂量,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加大剂量到宫缩消失,最大滴速不超过350μg/min。
宫缩抑制后维持用药12 h。
终止静脉滴注前30 min开始口服安宝10 mg,每4~6小时1次。
机制:高选择性地与子宫平滑肌细胞膜β2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促使三磷酸腺苷合成环磷酸腺苷,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阻止子宫肌收缩蛋白活性,使子宫肌肉松弛,从而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
4.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用量:起初口服10 mg,在开始的1 h如有必要可每20分钟再口服10 mg,之后每4小时口服20 mg,维持至72 h。
机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直接抑制通过细胞膜的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钙离子从肌浆网的释放,减少细胞内游离钙,抑制钙离子依赖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介导的磷酸化,导致平滑肌松弛,抑制子宫收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缩抑制剂的合理应用自发性早产是产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其致病因素十分复杂。
目前有临床及实验室证据支持的病因包括:子宫肌层和胎膜的过分膨胀、蜕膜出血、早熟胎儿内分泌的激活和宫内感染。
而宫缩是各种原因所致自发性早产的最终环节,因而抑制子宫收缩是早产治疗的着重点。
目前使用的宫缩抑制剂包括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硫酸镁、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环氧合酶抑制剂、硝酸甘油等。
本文就如何在早产治疗过程中恰当合理的选用宫缩抑制剂作一详细阐述。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结合β2肾上腺素受体引起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激活蛋白激酶,使得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失活,降低平滑肌收缩性,从而起到抑制宫缩的作用。
Anotayanonth等的Meta分析(包含11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1320例)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早产临产孕妇,其48h分娩率下降(RR:0.63;95%CI:0.53~0.75),但用药后7天分娩率无明显下降。
另外,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不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RR:0.84>95%CI:0.46~1.55)。
其中5组试验(包含1174个样本量)表明新生儿死亡率无明显改善(RR:1.00;95%CI:0.48~2.09);8组试验(包含1239个样本量)表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不能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RR:0.87;95%CI:0.71~1.08)。
因此,尽管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延长孕周并降低近期发生早产的风险,但没有证据表明其能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实践经验表明,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抑制宫缩的功效在各类宫缩抑制剂中是最值得信赖的,因而不少国家和地区将其作为治疗早产的首选药物。
但是,由于其在激动β2受体发挥抑制宫缩作用的同时也可兴奋β1受体,因此用药后常出现比较明显的副作用,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方ICI的副作用尤其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
但我们认为鉴于其良好的有效性及价格的可接受性,在有监护条件的医院可以将其作为抑制早产宫缩的首选药物,但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在用药期间给予密切监护。
2.硫酸镁硫酸镁最早作为宫缩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是基于1963年Kumar等指出硫酸镁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均能降低子宫平滑肌收缩性。
硫酸镁通过超极化细胞膜和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活性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降低子宫收缩性。
作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宫缩抑制剂,硫酸镁被认为在高浓度时发挥抑制宫缩的作用。
但Cox等于1990年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作为宫缩抑制剂,硫酸镁不能延长孕周。
Crowther 等的Meta分析(包含11个随机对照实验,共881个样本量)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应用硫酸镁后的48h分娩率无明显差异(RR:O.85;95%CI:O.58~1.25)。
其中7个试验(样本量727)表明,硫酸镁治疗后的围产儿死亡风险增加(RR:2.82;95%CI:1.20~6.62)。
Han等的Met分析(包含4个试验,共442个样本量)也指出应用硫酸镁治疗的早产发生率与安慰剂组及不治疗组无明显差异(RR:1.OS;95%CI:0.8~1.4)。
目前普遍认为,硫酸镁抑制宫缩的有效性不及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但既往多数令家均认为该类药物的安全性较高,故在临床中仍被广泛应用。
可近年已有学者一提出该药亦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对胎儿的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考量,并对其抑制宫缩作用的确切性提出疑问,因此Grimes等提出摒弃该药用于早产治疗的观点。
目前这一观点尚需进一步论证。
我们认为,鉴于该药有一定抑制宫缩的效果,在一些缺乏对心血管系统监护条件的医院,尤其是一级医院内仍可作为首选;_另也可作为对不适合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患者一的替代。
3.缩宫素受体拮抗剂在正常分娩中,缩宫素刺激诱导磷酸肌醇三磷酸腺昔转化为三磷酸肌醇(其结合在一种存在于肌浆网的蛋白),使钙离子释放进入细胞质而导致平滑肌收缩。
缩宫素受体拮抗剂竟争性结合位于子宫肌层和蜕膜的缩宫素受体,阻止细胞内钙离子增加,从而松弛平滑肌。
Shim等的试验(共128个样本量)指出,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相比,接受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治疗的孕妇(孕24~33+6周),其用药后48h(OR:0.79;95%CI:0.20~3.08)及7天(OR:1.19;95%CI:0.38~3.75)分娩率无明显差异,在早产儿预后方面亦无明显差异;日用药7天后,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抑制宫缩的效果明显好于前者(0R:2.83;95%CI:1.37~5.84),并日用药副作用更少(7.9%比70.8%,P<0.0001)。
Wex等的Meta分析也指出阿托西班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作为宫缩抑制剂的效果无明显差异(RR:O.99;95%CI:0.94~1.04=0.772)。
但Papatsonis等的Meta分析(包含6个试验及1695个样本量)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不降低早产发生率和改善早产儿预后。
其中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13个样木量)表明,与安慰剂组比较,阿托西班与低出生体币相关(加权平均减少138克;95%CI:28~249)。
该Meta分析中的另外2个试验比较了河托西班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共575个样本),结果表明,阿托西班导致极低体币出生儿的增加(RR>1.96;95%CI:1.15~3.35)。
此后Papatsonis等另一份Meta分析(包含1个随机对照实验,共513个样本量)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阿托西班不能降低37周前(RR:0.89;95%CI:0.71~1.12),3rL周前(RR:0.85;95%CI:0.47~1.55),28周前(RR:O.75;95%CI:O.28~2.O1)的分娩发生率,同时阿托西班不能改善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目前对于阿托西班抑制宫缩的确切效果仍存在争议。
但通过我们的临床实践认为,阿托西班在临床上抑制宫缩的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尤其是对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禁忌证或无效的患者可以选用,或联合使用。
但因其价格昂贵,使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4.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直接抑制通过细胞膜的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钙离子从肌浆网的释放,减少细胞内游离钙,抑制钙离子依赖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介导的磷酸化,导致平滑肌松弛。
硝苯地平是最常应用的用十抑制宫缩的该类药物。
King等Meta分析(包含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029个样本量)表明,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相比,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降低接受治疗后7天的分娩率(RR为0.76;95%CI:0.60~0.97)和孕34周前的出生率(RR:0.83;95%CI:0.69~0.99)。
该研究还指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以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R:0.63;95%CI:0.46~0.88)、坏死性小肠结肠炎(RR:0.21;95%CI:O.OS~0.96)、脑室出血(RR:0.59;95%CI:0.36~0.98)和新生儿黄疽(RR:0.73;95%CI:0.57~0.93)的发生率。
虽然硝苯地平抑制宫缩有良好的效果,但近年有个别关于用药后导致母亲、胎儿出现体克,甚至瘁死的报道,普遍认为还需多中心、大样木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其安全性。
日在早产的治疗中,该药尚无明确规范的用药指征及方案,因此,我们认为该类药物不宜作为抑制宫缩的首选药物,如需使用时-应先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5.环氧合酶抑制剂环氧合酶(COX,或前列腺素合成酶)以COX-1和COX-2两种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它转换花生四烯酸为前列腺素H2。
前列腺素加强子宫平滑肌间隙连接的形成并通过提高跨膜内流和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加强子宫收缩。
COX-1在蜕膜、子宫平滑肌和胎膜持续表达,而COX-2在早产和足月产时的蜕膜和子宫平滑肌中表达极大增加。
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和选择性COX-2步印制剂均能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
吲哚美辛作为非特异性COX抑制剂,是目前最常用的此类宫缩抑制剂。
King等的Meta分析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其中1个试验(包含36个样本)证实吲哚美辛能降低孕37周前的出生率(RR:O.21);另外2个试验(包含67个样本)证实吲哚美辛能推迟孕周(加权平均值3.53周)并增加出生体币(加权平均值716g);3个试验(包含168个样本)表明,与其他宫缩抑制剂相比,COX抑制剂能降低孕37周前的分娩率(RR:0.53)。
吲哚美辛在临床应用中能抑制早产宫缩,但其可致胎儿动脉导管收缩而提早关闭;减少胎儿尿液的形成致羊水过少等,对胎儿安全性的问题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故在早产治疗中不作为首选,但对于不明原因羊水过多伴有早产宫缩的患者一则较为合适。
使用该药前也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6.一氧化氮供体一氧化氮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其对维持正常的平滑肌张力是必需的。
一氧化氮产生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下氧化生成L-瓜氨酸的过程。
一氧化氮与鸟苷酸环化酶相互作用导致平滑肌细胞内环磷酸鸟苷合成增加,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失活,从而使平滑肌松弛。
硝酸甘油作为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LeeS等的研究指出,硝酸甘油与利托君在推迟分娩48h和延长孕周至37周方面的作用相似。
在改善新生儿预后方面,Smith等随机分配153例孕周在24~32周的孕妇服用硝酸甘油或安慰剂,结果显示74例服用硝酸甘油的孕妇,其新生儿并发症(包括慢性肺疾病、脑室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新生儿死亡等)较接受安慰剂治疗的79例孕妇明显减少(RR:O.29;95%CI:0.08~1.00<0.05)。
由于硝酸甘油容易导致孕妇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一般很少用于早产的治疗。
7.小结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利托君)是目前FDA批准唯一用于抑制宫缩的药物,其抑制宫缩的效果确切,可作为抑制宫缩的首选药物。
尽管有作者质疑硫酸镁抑制宫缩的效果,但目前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尤其在基层医院。
阿托西班可作为利托君不适合使用的早产患者。
硝苯地平作为抑制宫缩的一线用药尚需进一步验证。
吲哚美辛可用于不明原因羊水过多伴早产的患者。
硝酸甘油一般不用于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