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服务器性能测试报告
验收文档-服务器测试报告

验收文档-服务器测试报告:验收文档-服务器测试报告1、简介本文档是对服务器进行测试的验收报告,旨在确认服务器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和安全性标准。
该测试覆盖了服务器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方面。
2、测试环境2.1 硬件配置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配置如下的服务器硬件:- CPU:Intel Xeon E5-2650- 内存.64GB DDR4- 存储.1TB SSD- 网卡:千兆以太网卡2.2 软件配置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以下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Ubuntu Server 20:04- Web服务器:Nginx 1.18:0- 数据库:MySQL 8:0.213、功能测试3.1 用户认证功能- 测试了用户注册、登录、注销等功能,并验证其正常性。
- 模拟了不同用户角色的登录行为,确保权限控制正确。
3.2 数据存储功能- 测试了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存储功能的稳定性。
- 验证了数据的读写操作是否正确和高效。
3.3 文件和功能- 验证了服务器的文件和功能是否正常。
- 测试了和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文件,确保吞吐量和稳定性满足需求。
4、性能测试4.1 响应时间测试- 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服务器进行了压力测试,记录了不同并发用户数下的响应时间。
- 验证了服务器在高并发场景下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响应时间,并根据需求进行优化。
4.2 并发访问测试- 测试了服务器能够同时处理的最大并发请求数量。
- 通过逐渐增加请求量,验证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5、安全性测试5.1 防火墙设置- 验证了服务器的防火墙设置是否有效,能够阻止一些常见的恶意攻击,如DDoS攻击、端口扫描等。
5.2 跨站脚本攻击(XSS)测试- 对服务器的输入输出进行了测试,验证是否存在XSS漏洞。
- 确保服务器正确过滤并转义用户输入,避免潜在的漏洞风险。
5.3 SQL注入测试- 对服务器的数据库查询进行了测试,验证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
- 确保服务器正确使用参数化查询和输入验证等措施来预防SQL注入攻击。
服务器性能测试报告

服务器性能测试报告1. 测试背景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服务器能够满足业务需求,我们对服务器进行了性能测试,以便了解服务器的性能瓶颈和优化方向。
2. 测试环境- 服务器型号:XXX- 处理器:XXX- 内存:XXX GB- 硬盘:XXX GB SSD- 网络:10 Gbps 局域网- 操作系统:XXX3. 测试工具- Apache JMeter- LoadRunner- CPU-Z- GPU-Z- HD Tune Pro4. 测试指标- 处理器性能- 内存性能- 硬盘性能- 网络性能5. 测试结果及分析5.1 处理器性能测试使用 CPU-Z 进行处理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处理器性能满足业务需求。
在满载情况下,处理器的主频达到XXX MHz,功耗为 XXX W,温度为 XXX℃。
5.2 内存性能测试使用 LoadRunner 进行内存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内存性能满足业务需求。
在满载情况下,内存的读写速度达到XXX MB/s,延时为 XXX ns。
5.3 硬盘性能测试使用 HD Tune Pro 进行硬盘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硬盘性能满足业务需求。
在满载情况下,硬盘的读写速度达到XXX MB/s,队列深度为 XXX。
5.4 网络性能测试使用 Apache JMeter 进行网络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网络性能满足业务需求。
在满载情况下,网络的吞吐量达到XXX Mbps,延迟为 XXX ms。
6. 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测试结果,我们认为服务器在处理器、内存、硬盘和网络等方面的性能均满足业务需求。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我们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1. 处理器:考虑升级处理器型号,提高处理器主频和核心数。
2. 内存:考虑增加内存容量,提高系统的内存使用效率。
3. 硬盘:考虑使用更高性能的硬盘,提高数据读写速度。
4. 网络:考虑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带宽和吞吐量。
服务器性能测试报告

服务器性能测试报告服务器性能测试报告1.引言1.1 目的和范围该报告旨在对服务器的性能进行详细评估和测试,以评估其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并为进一步优化服务器性能提供参考。
该测试范围包括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网络连接、访问速度、并发处理能力等方面。
1.2 测试环境服务器型号:XYZ-SVR1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处理器:Intel Xeon E5-2680 v4 2.40GHz内存.64GB存储.500GB SSD网络连接.1Gbps测试工具:XYZ Performance Testing Tool2.硬件配置测试2.1 处理器性能测试通过XYZ Performance Testing Tool进行处理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处理器性能良好,并且在高负载情况下能够有效处理请求。
2.2 存储性能测试使用XYZ Performance Testing Tool进行存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存储速度较快,能够快速读取和写入数据。
2.3 网络性能测试利用XYZ Performance Testing Tool对服务器的网络连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稳定,并且能够承受大量网络请求。
3.软件性能测试3.1 响应时间测试通过发送一系列模拟请求,并记录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保持较低的响应时间。
3.2 并发处理能力测试通过逐步增加并发请求的数量,并观察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能够处理大量并发请求,并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4.测试结果分析通过对硬件配置和软件性能的测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并具备一定的扩展性;- 服务器的存储和网络性能表现良好,能够快速处理数据和网络请求;- 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和并发处理能力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
5.结论和建议基于以上测试结果和分析,推荐以下方面的优化措施:- 考虑增加服务器的内存容量,以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定期进行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包括清理服务器内部和优化操作系统配置;- 监控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服务器测试报告范文

服务器测试报告范文一、测试背景服务器是指一种提供计算服务的硬件设备,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功能。
服务器测试是为了验证服务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性能是否稳定可靠的过程。
本次测试针对公司最新购入的服务器进行了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二、测试目的1.验证服务器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开机、关机、重启、网络连接等。
2.测试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如处理速度、传输速率、内存等。
3.发现服务器的潜在问题和性能瓶颈,以便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测试内容1.功能测试a.开机/关机:测试服务器是否能正常启动和关闭。
b.重启:测试服务器能否正常重启,重启后是否恢复正常。
c.网络连接:测试服务器能否与外部网络进行正常的连接和通信。
2.性能测试a.处理速度:测试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包括响应时间、请求处理能力等。
c.内存使用:测试服务器的内存使用情况,在不同负载下进行测试。
四、测试方法1.功能测试:通过手动操作服务器,观察和记录服务器的反应和状态。
2. 性能测试:使用专业的性能测试工具,如Apache JMeter或LoadRunner等,模拟多种负载场景进行测试。
五、测试结果1.功能测试:服务器的基本功能均正常,开机、关机、重启和网络连接等都能正常工作。
2.性能测试:a. 处理速度:在轻负载情况下,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平均为20ms,请求处理能力每秒达到100个。
c.内存使用:在最大负载情况下,服务器内存使用率为70%,运行稳定,并未出现内存泄漏的情况。
六、存在问题1.在高负载情况下,服务器的处理速度会稍有下降,建议进行性能优化以提升处理速度。
2.当服务器同时处理大量连接请求时,会出现一定的延迟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网络连接的处理。
七、改进方案1.对服务器进行性能优化,如使用缓存、异步处理等方法,提升处理速度。
2.优化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如增加带宽、优化网络协议等,减少连接延迟。
八、总结通过对服务器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可以确保服务器正常工作,并为其性能优化提供了依据。
宇视48盘位存储服务器检测报告

宇视48盘位存储服务器检测报告
对宇视48盘位存储服务器进行检测后,以下是检测报告的内容:
1. 硬件检测:服务器的主要硬件部件,如CPU、内存、硬盘
等进行了全面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硬件部件正常,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2. 存储容量:检测了服务器的存储容量,发现服务器的48个
盘位全部可用,没有任何故障。
存储容量符合预期,并没有出现容量不足的情况。
3. 运行稳定性:在进行测试期间,服务器正常运行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没有出现任何死机、崩溃或其他运行异常的情况。
4. 数据传输速度:进行了数据传输速度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速度符合预期。
服务器能够快速、稳定地进行大容量数据的传输。
5. 网络连接:测试了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情况,发现服务器能够稳定地连接到网络,并能够进行正常的网络通信。
没有出现网络连接缓慢或中断的问题。
综上所述,宇视48盘位存储服务器经过全面检测后表现出良
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它的硬件部件工作正常,存储容量充足,并且具备快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和可靠的网络连接。
服务器测试报告

服务器测试报告
近日,我们对公司的服务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以下是我
们的测试报告。
首先,我们对服务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CPU、内存、硬
盘等。
我们采用了多种软件工具对服务器进行了压力测试和负载
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性能表现比较良好,能够满足公司的
需求。
其次,我们对服务器的网络连接进行了测试。
我们检测了服务
器的带宽、网络延迟、稳定性等方面,并对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网络连接质量较好,能够稳定运行,并
满足公司的日常使用需求。
另外,我们还对服务器的安全性进行了测试。
我们模拟了多种
网络攻击方式,包括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和XSS跨站脚本
攻击等,同时还对服务器的防火墙、权限控制等安全措施进行了
全面的检测。
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的安全措施已经得到了良好
的执行,并且能够有效地防范多种网络攻击。
最后,我们对服务器的备份和恢复进行了测试。
我们模拟了多
种意外情况,包括数据丢失、硬件故障等,同时测试了服务器备
份和恢复的速度和可靠性。
测试结果显示,服务器备份和恢复的
速度和可靠性较高,能够有效地保障公司数据的安全。
总的来说,我们对公司的服务器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结果显示
服务器的性能、网络连接、安全性和备份恢复等方面都表现良好,并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了服务器面临的风
险和挑战,我们将继续对服务器进行监测和优化,以确保公司信
息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存储系统测试报告

存储系统测试1.测试目的通过服务器向存储系统传输不同大小的数据文件,测试存储系统SAN及NAS 架构下各自的工作性能,从而判断存储系统的传输速率及工作状态是否达到招标要求及实施方案项目设计目标。
2.测试标准由于使用环境及设备的不同,未采用厂商性能数据作为测试标准。
本次测试采用测试实际数据,与现场中间设备(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性能参数进行比对,从而计算性能瓶颈,判断存储设备运行情况。
预期结果存储将在整个传输链路中应满足系统的最大带宽需求,即数据传输的瓶颈不能出现在存储。
3.测试内容测试存储SAN性能:服务器本地盘向SAN空间传输数据,并记录带宽 测试存储NAS性能:服务器本地盘向NAS空间传输数据,并记录带宽4..RAID、LUN划分:5.测试步骤存储SAN性能测试测试存储SAN的性能-建立大文件(1G、4G、8G、16G)、小文件(40k*1000),进行传输测试1. 测试步骤2. 按测试连接图进行存储以及服务器的连接。
3. 在测试服务器windows2008上创建大文件(1G、4G、8G、16G)、小文件(40k,总量2G)。
4. 将MS5020F分配一个测试的LUN(100G)并连接到这台测试服服务器上,并创建好文件系统和盘符。
5. 通过fastcopy软件或者copy的方式,将服务器上文件拷贝到存储磁盘上。
6. 汇总记录传输时间、传输速率等。
7. 单台服务器传输,多台服务器传输,分别测试并记录结果。
8. 测试将针对配置SAN存储的服务器分别进行。
存储NAS性能测试测试存储NAS的性能-建立大文件(1G、4G、8G、16G)、小文件(40k,总量2G),进行传输测试测试步骤1. 按测试连接图进行存储以及服务器的连接。
2. 在测试服务器windows2008上创建大文件(1G、4G、8G、16G)、小文件(40k,总量2G)。
3. 将MS5020F分配一个测试的LUN(100G)并连接到这台测试服服务器上,并创建好文件系统和盘符。
DELL SC4020存储测试报告

图 1-2 性能及可靠性验证网络图
1、 SC4020 正常运行,两个控制器都可读写数据。 2、 SC4020 上有 12 块盘的 Disks Assigned. 3、 在 Disks Assigned 中 新 建 2 个 容 量 为 300GB 的 Volume , 并 将 Volume
存储在线添加硬盘不影响正常的io操作测试组网12性能及可靠性验证网络图预置条件sc4020上创建newvolume映射给是vmware测试服务器在win2008虚机中使用iometer持续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准备2块12tsas在sc402上在线扩展newvolume在vmware中在线扩展存储容量查看io是否出错在sc4020上新添加2块12tsas盘查看io测试是否正常预期结果volume可在线扩容读写不受影响存储可在线扩容读写不受影响测试结果在虚机中开启iometer测试在sc4020上将卷扩到20gb并在vmware上扫描所有磁盘发现磁盘容量已变为20gbdellsc4020存储测试报告36卷扩容后对iometer读写未受到影响在线扩容存储添加两块12t10ksas磁盘dellsc4020存储测试报告37硬盘添加完成iometer读写未受到影响测试结果通过被测试方签名测试方签名dellsc4020存储测试报告38703228aix兼容测试用例编号bf08测试目的测试sc4020与ai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IOPS 为 110854.26,带 宽为 1732.10MB/s,平均 响应时间为 9.2ms
IOPS 为 2346.89,带宽 为 2346.89MB/s,平均响 应时间为 364.5462ms
IOPS 为 1208.16,带宽 为 2416.32MB/s,平均响 应时间为 564.8932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度存储服务器公开比较测试报告 我来说两句(0)存储服务器搜索【来源:计世网】 【作者:张峰】每当我们讨论网络存储时,首先就会想到光纤通道SAN (存储区域网)与NAS (网络附加存储),然而,当我们与众多中小用户交流之后发现,仅简单地采用这两种架构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存储需求。
对于中小企业用户来说,希望采用的存储设备能够满足迅速增长的业务需求。
数据量越来越大是他们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需要一台大容量的存储设备。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中小企业用户一般没有专业的存储技术人员,他们寻找的是一个易用的“盒子”。
那么,这个盒子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呢?下列三方面是用户最关心的。
一,文件服务。
由于大多数需要存储数据为文件类型,因此他们最重要的需求是一台独立的存储设备能够透明地满足客户端文件服务,把它插入用户原有的以太网环境中就能够为用户各类客户端提供方便的文件服务,包括Windows 、Linux 以及Mac 等客户端。
二,iSCSI 功能。
中小用户并不是所有数据都为文件,还有一部分的块数据。
在无法承受光纤通道SAN 高昂投资之前,iSCSI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用户原有的以太网环境中就可以轻松构建一个iSCSI SAN 。
同时能够随着业务的增长而同步扩展,并且能够在用户最终采用光纤通道SAN 架构时协同工作。
三,服务器功能。
许多厂商的NAS 是构建在标准服务器硬盘平台之上的,许多用户在性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就干脆把一些应用服务器安装在存储设备中,尤其是一些简单的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以及FTP 服务器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些时候甚至可以为用户节省一台服务器硬件的投资。
满足上述三项功能的设备主要定位在中低端,有些厂商把它称之为“存储服务器”。
当然,有些传统NAS 厂商并不这样称呼它们的产品,但是iSCSI 是广泛被NAS 产品支持的,而且在NAS 产品中也越来越多的支持一些服务器功能,在实质上越来越像一台存储服务器。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用户对存储服务器存在巨大需求,为此《网络世界》评测实验室组织了本次存储服务器公开比较测试。
由于中小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性也是最强的,他们在存储方面的投资一般都较小,希望能够少花钱多办事,所以我们还特别考察了参测产品的总价格以及每GB 有效存储容量价格。
我们本次测试邀请征集的产品要求是:此次评测的产品范围限制在总价在10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产品,需要有强大的文件服务功能、有效容量至少为800GB (建议RAID 5),各厂商的存储服务器、NAS 产品均可参加。
最终,惠普和Adaptec两家公司在规定时间内送来了他们的相关产品(也有一些知名存储厂商迫切希望参加我们的测试,由于设备紧张等原因最后没有参加我们此次测试)。
性能测试acerun: yes"> 各擅胜场对于文件性能结果,读者可以从我们的测试结果图表中很容易进行比较。
Snap Server 4500在文件读写性能方面表现不同凡响,尤其是写性能相差无几,可见对写操作进行了十分有效的优化。
ProLiant DL380 G4 Storage Server读文件要比写文件性能高许多,说明存储设备在进行写操作时占用的资源要比读操作稍多。
从测试结果中我们最容易发现多层目录对结果的影响。
我们请教过一些存储管理员,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目录的管理工作对存储服务器的性能存在很大影响,有些产品在建立多层目录以后性能下降十分严重。
而我们的测试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总体大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写一个大文件的性能要比写许多目录下的多个文件性能高。
对于iSCSI的性能,人们最关心的是其实际带宽(MBps)和服务器CPU的占用率(%),因此顺序读写性能是我们重点考察的指标。
1、对于给定的服务器和iSCSI Initiator组合,服务器CPU占用率与带宽成正比。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所有项目的CPU占用率都不是很高,最高的数值为16%,由于篇幅所限,此处没有详细列出CPU占用率的数据。
详细测试结果见网站()。
2、就Windows iSCSI Initiator而言,2.0版的性能通常略好于1.06版,而ProLiant DL380 G4 Storage Server在读取4MB和10MB的数据块时,领先幅度较为明显(超过20%)。
因此,无论从性能、功能还是易用性考虑,2.0版都是首选。
3、iSCSI HBA在实际带宽的表现上与iSCSI软件Initiator相比不一定有明显优势,具体到Adaptec 7211C来说,也就是和ProLiant DL380 G4 Storage Server配合的时候,在数据块尺寸大于128KB之后能占一定的上风。
iSCSI HBA的主要贡献在于降低服务器的CPU占用率,譬如使用Adaptec 7211C时的CPU占用率就是使用Windows iSCSI Initiator时的十分之一以下。
4、ProLiant DL380 G4 Storage Server测试得到的实际带宽接近100MBps,与1Gb iSCSI的理论值相去不远,Snap Server 4500大约是其三分之二,这主要与硬件配置上的差异有一定关系。
5、队列使硬盘驱动器能够重新优化排列命令请求的执行顺序(命令排队),提高随机访问的性能。
增加队列深度(队列中命令请求数目),可以考察硬盘驱动器或磁盘阵列的命令排队能力,对多任务应用环境十分重要。
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性能测试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被测设备的文件服务性能,另一部分是iSCSI性能。
文件拷贝测试我们采用一台服务器(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客户端对存储服务器进行读写操作,该服务器配有千兆网卡,测试时,客户端与被测设备直接连接。
主要的测试项目有:向被测设备拷贝一个2.36GB的AVI文件;向被测设备拷贝151个文件夹中2090个文件,文件总大小为2.38GB;从被测设备中读取测试2所拷贝内容;向被测设备拷贝1680个文件夹中19787个文件,文件总大小为5.76GB。
所有测试项目每款服务器均测试3遍取平均值。
iSCSI性能在测试iSCSI性能时,本次参测的Snap Server 4500和HP ProLiant DL380 G4 Storage Server及测试平台浪潮英信NL230全部支持千兆以太网,测试的网络环境也是千兆以太网的,因此整个测试运行在1000Mbps级别的速度上。
我们检验iSCSI性能的软件是Iometer 2004.07.30,主要进行三个项目的测试: 512字节随机读,队列深度从1开始,倍增至256,取IOPS(每秒I/O数)和CPU占用率的结果;顺序读,I/O块尺寸从512字节倍增至4MB及10MB,取MB/s和CPU占用率的结果; 顺序写,I/O块尺寸从512字节倍增至4MB及10MB,取MB/s和CPU占用率的结果。
考虑写Cache的影响(为接近真实应用,没有关闭该功能),没有进行随机写的测试。
在干净的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上安装每一种iSCSI Initiator和Iometer,发现待测NAS设备上的iSCSI Target之后,重新启动NAS设备和服务器,之后才进行测试,以避免缓存数据的影响。
功能测试各有千秋存储服务器由于定位不尽相同,或者由于平台的某些限制,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功能。
在功能考量方面我们主要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的。
物理功能在考察存储服务器的功能时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物理功能,它不仅体现了设备的物理联接、扩展能力,还在某些方面解释性能的表现。
Snap Server 4500的前面板后并排有4个3.5英寸硬盘槽位,这也是1U机架空间所能容纳的极限。
Snap Server 4500采用并行ATA(PATA,俗称IDE)接口的硬盘驱动器,通过托架上的转换电路而支持热插拔(以后可能会支持SATA)。
送测的这台机器配置了4个Ultra ATA/133接口的250GB MaXLine Plus Ⅱ 7200RPM硬盘,总容量1TB。
Snap Server 4500支持400GB容量的硬盘,总容量1.6TB,接上两个容量1TB的Snap Disk 10(SD 10)扩展单元后可达3.6TB(或3.0TB)。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没有考虑RAID的“裸”容量。
ProLiant DL380 G4 Storage Server配备的硬盘数量不多,质量却很高:两个36.4 GB Ultra320 SCSI 15000RPM硬盘组成镜像(RAID 1),主要保存操作系统;4个300GB Ultra320 SCSI 10000RPM硬盘提供数据空间,“裸”容量达1.2TB。
集成在主板上的Smart Array 6i Plus带有128MB 电池支持写高速缓存(BBWC),支持RAID 0, 1, 10, 5,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
把操作系统存放在速度最快的15000RPM硬盘上,而用大容量的10000RPM 硬盘保存数据,HP的精心设计可见一斑。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对NAS产品来讲至关重要,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
由于NAS不需要执行一般的计算任务,它的操作系统只需具有支持处理文件服务和存储管理的必需功能。
通过产品的操作系统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流派,各有优劣:有一些NAS产品使用了全部自行研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从文件系统和TCP/IP堆栈设计上都为文件存储和传输进行优化;另外一些产品则采用微软的WSS 2003。
Snap Server 4500采用基于Linux的GuardianOS v4.0,是Adaptec刚刚发布的最新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同时提供NAS文件访问和iSCSI块级数据访问。
ProLiant DL380 G4 Storage Server则采用WSS 2003。
服务器功能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有些中小用户希望存储服务器能够在某些方面当作服务器使用。
尽管存储服务器的“主业”是提供文件服务,但是这些服务器功能在许多时候都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部署某些应用服务时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从操作系统层面上讲,微软推出WSS 2003之后,仍然意识到自己还是更擅长做服务器,开始强调WSS 2003的存储服务器身份,采用WSS 2003的存储系统不仅可以向主机提供文件服务,还能够通过iSCSI和光纤通道连接外部存储,强化自身的能力。
ProLiant DL380 G4 Storage Server本身的硬件平台就是HP ProLiant服务器,安装WSS 2003之后,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服务器功能,比如Web 服务器、视频流服务器等,当然还可以安装数据库。
因此,那些完全使用微软平台的中小用户,某些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其他单独的服务器提供,也可以由ProLiant Storage Server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