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体污染和治理的特点

合集下载

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

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

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污染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滇池作为我国第八大淡水湖,承担着滇池流域众多城市的供水功能,其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保障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滇池的水环境现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由于滇池流域城市数量众多、工业经济发达,水环境问题持续累积。

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和水质污染是滇池水环境的主要问题。

过度的污染物排放、大量的废水排放以及围湖区的农业面源污染都是引起滇池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为了改善滇池的水环境质量,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了滇池周边地区的净化工作。

通过加大对排污口的治理,淘汰过时的工业企业,引导城市农村的污水接入集中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体回用或排入滇池等方式,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向滇池的排放。

其次,推行土地整治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减少滇池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加强滇池周边的环境监测工作,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这些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滇池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有所减轻,蓝藻水华的发生频率下降,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此外,滇池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恢复。

这些成效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也为下一步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然而,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由于流域内工农业总量庞大,治理任务艰巨。

滇池流域拥有众多城市和农村,工农业废水的污染排放量巨大,治理压力较大。

其次,水环境治理的技术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治理手段主要包括了污水处理、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等,然而这些手段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局限性。

比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部分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仍面临困难;土地整治过程缓慢,农村面源污染仍然较为严重;生态恢复工程的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摘要: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自古以来培育了斑斓的滇西文化,养育的一代又一代的滇西人民。

滇池不仅承担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也是周围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与基础。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围湖造田的政策,工业的发展,滇池的污染日趋严重。

本文就滇池污染的污染现状做出浅显的分析及相应的治理方案。

关键字:水污染滇池现状措施前言:从大气化学环境的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资源状况总体不容乐观,本来就已经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了,各地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

有专业人士曾指出,未来制约中国发展的必然是水资源的短缺。

滇池作为三大水污染案例之一,可见形势相当严峻。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属金沙江水系,位于昆明市南端,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长约40km,东西最宽处12.5km,平均水深4.4m,水面积300km2,库容12.9亿m3,素有“五百里滇池”的美誉。

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

滇池具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

是昆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昆明市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气候宜人的“春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一.滇池污染现状水体污染从7O年代中后期开始,到80年代,特别是9O年代,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

造成滇池水质污染的原因:一是滇池位于昆明城区下游,是昆明地区水平最低地带;二是城市和乡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人滇池;三是滇池环湖地带城镇化发展迅速;四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和干净的河流水进行置换;五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逐渐变小,湖床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滇池有2O多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构成了滇池水系。

滇池北部建有一个人工闸,将水域分隔为内湖、外湖,分别由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出流经螳螂川、普渡河汇人金沙江。

滇池水体污染和治理的特点

滇池水体污染和治理的特点

图" " # # #年滇池总氮的浓度变化图 $ % ’ " ( ) * + , * . / % * 0 1 2( 74 1 4 * + , 5 + % 1 % -6 % 5 4 ) % &
很难被输送 出湖泊, 相反, 漂浮 物往往 被 送 至 湖 泊 源 头。海埂即由西南风长年累月堆积而成的沙坝。
表! 滇池流域人口变化情况 ( 5 : ’ ! ( ) *; * 1 / * % 4 , * 5 0 * 0 % + < 5 + % 1 % + ) *6 % 5 4 ) % , * % 1 ; &
[ , ] + , 日益严重 , 草海出现异常富营养化、 局部沼泽化, 外
海也严重富营养化, 蓝藻规模大爆发。 据! 滇 ’ ’ ’年滇池流域污染源调查检测资料显示, 池承纳的全氮和全磷负荷量主要来自生活废水和面源 污染。面源污染指的是农村生活污水、 农田废水、 固体 废弃物、 农药化肥淋失、 城镇地表径流、 矿区和建筑区 地表径流等随河流和雨水进入滇池后造成的污染。滇
还完成计划外的 * 项 (表 # ) 。通过 “九五” 期间 ’ )项, 的综合治理, 滇池治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是点源 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自 , % % % 年 * 月 , 日零时实 施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零点行动” , 滇池周围 # * ! 家重点企业中有# 实现达标排放, " %家完成治理任务, 工业污染源入湖污染物总量从 , % % * 年的 , ) & "! ) & 削减到目前的 # 重金属污染已得到有效控 & ", " &, 制; 二是面源污染控制积极展开。滇池流域 ’ 个农村 环境卫生示范工程全面启动, 松华坝水源涵养区森林 覆盖率由, % $ $年的# & 提高到 * ) & 以上。为了减少 城市地面污水进入滇池, 完成了滇池北岸和盘龙江中 段截污工程; 三是内污染源治理初见成效。运用环境 疏浚技术清除滇池草海的污染底泥, 一期工程清除滇

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堪忧加强水资源保护

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堪忧加强水资源保护

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堪忧加强水资源保护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堪忧加强水资源保护云南昆明市,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

然而,近年来,昆明市滇池的水质却成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滇池水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一、滇池水质问题的原因滇池水质堪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工业污染:昆明市的工业发展迅速,但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合规范的废水排放行为,导致滇池受到了严重的工业污染。

2. 农药和化肥使用:农业是昆明市的支柱产业,但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滇池水体中农药残留物和化学肥料的严重超标。

3. 城市污水排放: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建设的扩大,昆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污水处理需求,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滇池,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为了改善滇池水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环保法规:加强对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监管,建立严格的环保法规,严禁非法废水的排放和非法农药、化肥的使用。

同时,要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2.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对昆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后再排入滇池。

同时,鼓励并支持企业和居民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3. 推动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政府可以给予相关企业经济和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清洁生产的普及和推广。

4. 加强监测和科研:建立完善的滇池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滇池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同时,加强水环境科研力量的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推动解决滇池水质问题的关键技术和手段的研发。

综上所述,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问题的确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才能逐步改善滇池水质,确保滇池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昆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滇池因为多种污染物质的排放,成为我国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湖之一。

针对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本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调研,得出如下结论。

一、滇池污染的主要来源1. 工业废水:滇池周边企业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工业废水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污染水体。

2. 农业污染:滇池周边有大量农田,使用农业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些化学品通过地下水、农田排放到水体中,使得水体中的营养成分显著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

3. 城市生活污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以前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需要,致使部分污水流向了附近的河湖中。

二、滇池污染的危害1. 滇池的水质变劣,导致鱼虾等水生动植物的死亡,严重影响当地渔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2. 滇池周围的土壤经常被工业废水、农田排放的化学物质和污水所污染,使得种植作物和喝用水的质量受到影响,对当地村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3. 滇池水体和土壤严重污染,会使得污染物质向河流和地下水体扩散,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

三、滇池治理情况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治理滇池的水质污染。

截至目前,滇池治理所取得的成果有一定进展, 具体措施如下:1. 关闭不合法企业:政府关停了滇池周边一部分的不合法企业,从源头上杜绝工业废水的入河。

2. 加大治理力度:政府提前进行重大污染源企业的排污许可和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管控力度,规范企业环保行为。

3. 加强环保宣传:加强对周边企业、村民和旅游者的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家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和水源。

4. 新建污水处理厂:滇池周边地区,政府在逐步建设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和农业园区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水质污染的影响。

总之,滇池的水质污染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还在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力求让滇池成为中国的清流之一。

滇池研究报告

滇池研究报告

滇池研究报告
滇池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淡水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滇池的研究报告表明,滇池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首先,滇池水质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增加,滇池受到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这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大量藻类生长,导致水体浑浊和异味的出现。

其次,滇池湖泊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湖岸开发等活动导致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

很多珍稀的湖泊鱼类和水生植物因此受到威胁,湖泊生态链断裂,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外,滇池在水量方面也面临困境。

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滇池的水位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的生活用水。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加强水源保护,严格限制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

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湖泊中的珍稀鱼类和水生植物。

同时,应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应加强气象监测,科学合理地调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滇池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滇池的研究报告揭示了湖泊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
危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只有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湖泊生态修复,才能确保滇池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当地人民提供清洁的生活用水。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一、引言滇池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滇西地区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不合理的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为了保护滇池的水生态环境,滇池流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围绕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展开论述。

二、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1. 生态环境状况长期以来,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表现为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问题。

水质恶化主要体现为富营养化和污染物排放导致的水体浑浊、藻类过度繁殖等现象。

湖泊富营养化对滇池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湿地退化则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丧失,加剧了地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2. 生态系统风险滇池流域的生态系统面临多种风险,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的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以及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原因导致的。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指由于栖息地的破坏、生态连通建设等因素导致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减少的现象。

土壤侵蚀是指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以及不恰当的农业种植方式导致的土壤流失现象,使得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历程1. 环境意识的觉醒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推动了环境问题的解决。

2. 监测和评估为了了解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水质监测和生态评估活动。

通过连续多年的监测和评估,政府对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滇池流域水系概况及水质污染状况

滇池流域水系概况及水质污染状况

滇池流域水系概况及水质污染状况
水处理技术:滇池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地处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

滇池北临昆明市区,呈南北分布。

湖体呈弓形,弓背向东。

南北平均长40km,东西平均宽7.5km,面积约300km2,平均水深4.4m,湖容量为12.9亿m3。

有二十余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湖内,主要有新河、运浪河、船房河、盘龙江、大清河、宝象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柴河、东大河等。

滇池北部修有一个人工闸,将水域分为内湖(草海)和外湖(外海),分别有两端的西园隧道(分流
草海出水)和西南端的海口中的滩闸(分流外海出水)出流经螳螂江、普度河汇入金沙江。

20世纪60年代的滇池无论是草海还是外海水质均为二类水
质;70年代为�类,70年代后期水逐渐恶化;到80年代,草海水质为�类,外海为�类;90年代草海水质超过三类,外海水质为五类。

据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滇池水质主要超标的指标是表征有机物底5日生化物需氧量(BOD5)、高锰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

滇池水域1996-2000年水质状况表
示:滇池近30年来,有机物污染呈上升趋势,滇池水质下降了2个等级,草海出现异常富营养化、局部沼泽化,外海也异常富营养化,滇池全湖出现水质超�类的严重状况。

滇池水污染的污染源大致可分为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两类。

“面
源污染是指暴雨产生的径流冲刷地面的污染物,通过地表漫流而带入江河而造成的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工业和污水集中排放而造成的污染。

”(P1)其中由径流带入的污水和污水是污染滇池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这些污水的大量产生与方式的变迁有很强的相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完成计划外的 * 项 (表 # ) 。通过 “九五” 期间 ’ )项, 的综合治理, 滇池治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是点源 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自 , % % % 年 * 月 , 日零时实 施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零点行动” , 滇池周围 # * ! 家重点企业中有# 实现达标排放, " %家完成治理任务, 工业污染源入湖污染物总量从 , % % * 年的 , ) & "! ) & 削减到目前的 # 重金属污染已得到有效控 & ", " &, 制; 二是面源污染控制积极展开。滇池流域 ’ 个农村 环境卫生示范工程全面启动, 松华坝水源涵养区森林 覆盖率由, % $ $年的# & 提高到 * ) & 以上。为了减少 城市地面污水进入滇池, 完成了滇池北岸和盘龙江中 段截污工程; 三是内污染源治理初见成效。运用环境 疏浚技术清除滇池草海的污染底泥, 一期工程清除滇
图" " # # #年滇池总氮的浓度变化图 $ % ’ " ( ) * + , * . / % * 0 1 2( 74 1 4 * + , 5 + % 1 % -6 % 5 4 ) % &
很难被输送 出湖泊, 相反, 漂浮 物往往 被 送 至 湖 泊 源 头。海埂即由西南风长年累月堆积而成的沙坝。
表! 滇池流域人口变化情况 ( 5 : ’ ! ( ) *; * 1 / * % 4 , * 5 0 * 0 % + < 5 + % 1 % + ) *6 % 5 4 ) % , * % 1 ; &a34; # "万 . , ( #万 .
图! 滇池历年总氮含量变化图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 , ’ ( ( . 3 # +4 # . + ) ’ # $ 2
浚, 草海水体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入湖河道整
图! " # # #年滇池总磷的浓度变化图 $ % ’ ! ( ) * + , * . / % * 0 1 2( 34 1 4 * + , 5 + % 1 % -6 % 5 4 ) % &
区! ’ ’ $ 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 ( & ) 。随着人口 的剧增, 工业、 生活废水的排放也成倍增加。为了满足 人口增加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历史上曾有一些 失当的举措, 如砍伐面山植被、 围湖造田、 酷渔滥捕和 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滇池等。随着以人口增加为主要特 征的城乡发展, 将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污染。 湖面污染物难以排除 " # 9 水的流向与主风向相反, 滇池属南北向的宽浅型湖泊, 水流自北向南, 而流 域内的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形成湖水“有似倒流” 的特 点, 因此叫做滇池。风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使得污染物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基金项目:云南省 “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 ( ) $ # # * . ! % 作者简介:王玉朝 ( , 男, 甘肃白银市人, 讲师, 硕士, 主 * / 0 % ,) 要从事 景 观 生 态 学 和 流 域 生 态 学 研 究。1 2 3 4 5 6 7 $ " #"1 5 4 6 6 8
! 农田, 池周围有 " 万多 : 居住着 ! 3 ’ ’ 多万城市居民
和农民, 饲养着上百万头牲口。滇池流域雨水径流将 污染物带入滇池, 每年滇池流域产生的面源污染物高 达! , 占进入滇池污染物总量的 " ’ * , # *万0 * ) 。来自 滇池的监测报告表明, 湖水中总磷和总氮的含量持续
( 污染现状
$, 珠” 。滇池流域面积$ 包括昆明市五华、 盘龙$ / $ # > 9
$ 污染严重的原因
自净能力差 ! 8 " 滇池进入老龄阶段, 滇池形成于 0 地质历史中, 滇池湖泊 # # # 万年前,
$, $。目前, 面积曾达* 明清时期水面仍有" # # # > 9 # # > 9
城区和官渡、 西山、 晋宁、 呈贡、 嵩明 " 个 郊 县 区的 ’ * 个乡镇, * / / +年末流域总人口$ ’ ! 8 0 ’万人。滇池流域 %, 是缺水地区, 人均水资源量仅 % * #9 约为世界平均数 的* / 、 我国平均水平的 * / 。目前, 滇池流域水资源 % $ + 平衡主要靠利用回归水解决, 由于滇池被污染, 回归水 水质不断恶化, 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 又加重了滇池的污染, 加速湖水富营养化。 滇池属构造断陷湖盆,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 现已 进入老年阶段。滇池流域有 $ 呈辐集状注 # 余条河流, 入湖区, 主要分布在北部、 东北部, 南部次之, 西部紧靠 西山, 无大型入湖河流, 只有山涧小 溪。长度 大 于 $ # 宝象河、 白沙河、 柴河、 梁王河、 昆 > 9 的河流有盘龙江、 条, 呈扇状流入滇池。湖水从西南部海口 阳大河等* % 附近流出, 进入螳螂川, 后通过普渡河注入金沙江。滇 池具有城市供水、 调 蓄 防 洪、 旅 游、 水 产 养 殖、 调节气 候、 净化污染和航运等多种功能, 是昆明生存和发展的
[ ] * 。 崩溃, 湖泊丧失自净能力, 污染越来越严重
地。 草海和外海的水质均为 " 类水, ! ’世纪+ ’年代, 年代为 类, 年代后期水质逐 渐恶 化, 至& , ’ # , ’ ’年 代, 草海水质已达 $ 类, % ’ 年代外海水质达到 $ 类, % ’ 年代后期全湖水质为超$ 类水。滇池水质主要超标的 指标是表征有机物污染的 * 日生化需氧量 (4 ) 、 高 5 6 * 锰酸盐指数 (7 ) 、 全氮 (. 和 全磷 (. 。近 ( 5 6 /) 1) ’ 8 9 年来, 滇池污染物负荷总量逐年增加, 氮和磷污染程度
滇池处在湖泊发育的老年末期阶段, 距湖体消失、 成为
[ ] * 陆地的终点为期不远 。现在滇池湖面缩小, 湖盆变
浅, 湖水更换速率慢, 富营养化进程加快, 局部地方出现 沼泽化过程, 湖水的自净能力很差, 极易被污染。 污水比重大 ! 8 ! 来水量少而集中, 滇池因居高原中部, 处于三江 (长江、 珠江、 红河) 分水岭之上, 故其入湖河流源近流短, 来水量少, 多年
第$ %卷 第 *期 $ # # ’年 $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 ? = ) @? = A = ) ? B C) DD = E = @ F G H = I
E 6 J 8 $ % 6 8 * K L M 8 $ # # ’
滇池水体污染和治理的特点
王玉朝 ,彭永岸 ,李益敏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 ) " # $ $ % 摘要:滇池是一个发育至老年末期的高原湖泊。滇池流域是缺水地区, 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靠径流、 污水和农田 回归水的循环利用得以实现, 重复用水率$ 滇池水资源污染日益加重, 水体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 严重富营养化。滇池是整个流域污染物唯一的汇, 这也是其难以治理的原因。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用于滇池污染 治理的总投资已逾’ 而治理措施收效甚微, 因此, 对滇池这样有特殊污染机理的湖泊治理应从更宽泛的角度 #亿元, 出发去考虑, 甚至采取非常措施。 关 键 词:湖泊; 水体污染; 综合治理; 滇池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 " $ ’
基础, 对昆明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滇池水质的恶化, 不仅制约了昆明工农业生产 的发展, 损害了昆明旅游胜地的声誉, 而且还严重影响 着流域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治理滇池污染, 恢 复滇池湖泊生态环境, 已成为关乎昆明市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课题。
亿9
%, 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 曾被誉为 “高原明
3 6 98 3 :
万方数据
第 $期
王玉朝等:滇池水体污染和治理的特点
・& %・
低地, 流域内的水量基本上全部流经滇池外泄 (除蒸发 水量外) 。由于滇池 处于发 育老年 末 期, 水体交换缓 慢, 换水周期约为! 因此, 大部分污染物滞留在 ! "年, 湖内。 污染治理水平低 " # 8 流域人口增长快, 滇池流域人口增长迅速 (表 $ ) 。据 $ % % & 年资料, 流域内人口密度是全市人口密度的 ! 是云南省 # & 倍, 居民最密集、 人为活动最频繁、 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该
" # = 污染物沉积的底泥形成内源污染 滇池水体年交换量少, 更新慢, 污染物易于积累在 水下底泥中。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显示: $ % & ’ 水平年 入湖污染物中控制性因子— — —总氮 (. , 总磷 /) " ’ ’ ’ 0 (. ) ; , 总磷 " ; 1 ( ’ ’ 0 $ % & &水平年入湖总氮为" % $ * 0 & " 0 [ ] , 总磷为 $ ! ’ ’ ’水平年入湖总氮达$ ’ & * ’ 0 ( ! ’ 0" 。滇 池湖盆宽浅, 湖区西南风强劲, 湖水搅动强烈, 底泥中 的污染物向水中扩散形成严重的内源污染。 生态系统全面崩溃 " # > 湖滨带生态结构遭破坏, ! 的湖滨湿地 据估计, 自解放至今, 至少有 ! * 2 3 被围湖造田、 修筑防浪堤和固体垃圾堆放等行为侵占 了。这些湖岸带是水生生物的繁殖栖息场所, 也是过 滤入湖污水和净化滇池水质的重要场所, 湖岸天然湿 地的破坏、 湖滨植被的消失使滇池湖泊生态系统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