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XXX大学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校教务〔2016〕2号)

XXX大学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校教务〔2016〕2号)

XXX大学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校教务〔2016〕2号)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文件精神,全面深化我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结合我校现状,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强化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二、目标任务探索建立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接轨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立医教协同的育人机制和保障体系,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强化医学人才培养标准,加强专业建设;以教学方法、内容改革为突破,以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岗位胜任力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卓越医师。

三、建设内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医学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完善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加强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岗位胜任能力。

四、实施范围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五、组织实施(一)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卓越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全面组织和领导卓越计划工作。

在学校“卓越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卓越医师教育培养工作组”,人员由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附属医院的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试点项目名单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试点项目名单
中医学
24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25
江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年制)
中医学
26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27
江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28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29
中医学
77
青海
青海大学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藏医学
78
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79
宁夏
宁夏医科大学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80
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81
新疆
新疆医科大学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82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维医学
47
湖北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48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49
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50
湖北民族学院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学
51
湖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52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中医学

医学卓越计划

医学卓越计划

医学卓越计划医学是一门崇高的学科,它关乎人类健康和生命。

医学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卓越医学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医学人才,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医学精英,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首先,医学卓越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

医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不仅要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全面提升自己的医学技能和综合素质。

其次,医学卓越计划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医学教师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关键,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医德医风。

学校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医学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加入到医学教育事业中来。

此外,医学卓越计划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医学技能。

学校和医疗机构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锻炼自己的医学技能,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最后,医学卓越计划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医学是一个国际性的学科,各国之间应该加强医学教育和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医疗水平,造福人类。

学校和医疗机构应该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为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医学卓越计划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医疗机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培养更多的医学精英,提高医疗水平,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医学卓越计划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全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的一项旨在提升中国医疗人员素质
的重点性计划。

该计划旨在根据国家及社会需求实施系统的专业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
和选拔拥有先进专业素质的卓越医生,以卓越的社会责任感和引领应用新知识、新技术、
新服务,创造贴合北京精准医疗提出要求,朝着医疗卓越目标努力。

全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主要采取:优质领先、专业综合、生态配合、科研支持等
措施,通过新形式的行动培养计划,针对急需的职业救护人员、临床医疗护理人员、各学
科高层次和医学信息技术专家等人才,引进和培养卓越、专业性强的医学人才;以及根据
北京特色疾病病状,从居民普查、重症抢救、放射治疗、看病难行动,提升技术水平,改
善服务效果畅通医患沟通等,通过开展不同范围内问题的调查、原理分析、实践活动等,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具有复杂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医学高级人才。

此外,全国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还根据医疗护理领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国际医学四大教
育模式,以提升高校医学继续教育为导向,不断推出有效的常态化服务,引导医疗机构完
善教育体系,深入挖掘和发掘优质的医疗和护理风采,为保障患者就医服务质量做出更大
的贡献。

总结而言,全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医疗水平的发展,提高医疗素质,提升人们的就医质量,执行国家及社会对卓越医生培养的要求,推高国民健康指数,为构
建科学化、规范化和优质化的医疗服务提供支撑和补充。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卫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教育部等部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强化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立足长远制度建设,着眼当前突出问题,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按照‚立足国情,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

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医学人才的培养标准,支持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

以试点高校的改革为重点,力争取得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一)目标任务。

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

(二)建设内容。

1.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根据区域教育、卫生规划,确定若干所地方医学院校和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等医学院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完善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加强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养、 考试评价 等方面进行 了有益 的尝试 , 取得 了良好 的教 学效 果。不仅 激发 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 动性 , 提 高 了学生 的临
床技 能 , 而且培 养 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
关键词 : 卓越 医生 ; 人才培养模式 ; 临床技能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1 4 5 0( 2 0 1 4) 0 8—0 6 7 1— 0 3 D O I : 1 0 . 1 3 7 5 4 / j . i s s n 2 0 9 5—1 4 5 0 . 2 0 1 4 . 0 8 . 3 1
B a s i c Me d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Au g . 2 0 1 4. V o 1 . 1 6 No . 8

院或 网络上 收集 的 与课 程 知 识 点 相关 的病 例 , 设 计 了相关 问题 , 让 学生 分组讨 论 , 最 后总 结提 炼课 程教 学大 纲所要 求 掌握 的知识 点 。C B L互动 式教学 引入 临床 案例 , 加强 基础 学科 与临 床学科 的联 系 , 通 过案 例 引导教学 , 丰富 教学 内容 , 使 学 生 感 到学 有 所 用 、
长 远效 果 。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计划的培养要求 , 参照医学 教育国际标准 , 开展了课程体系改革 , 整体优化课程
体 系 和教 学 内容 , 注重 早 期 接 触 I 临床 、 全 程 科 研 训 练, 以利 于 医学 生个 性化 发展 的需 要 。 1 . 1 构 建 了五 大 学 习 阶段 内容 按 照 “ 卓 越 医生 教 育培 养计划 ” , 构建 了基 础 课 程 学 习 阶段 、 基 础 与 临床 整合 学 习阶段 、 专业 核 心课 程学 习 阶段 、 实 习轮 转 阶段 、 个性发 展 与拓 展 阶段 五 大 块 。加 强 医 学基

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4加4方案

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4加4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4+4”卓越人才贯通培养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度专业素养的临床医学人才,我国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4+4”卓越人才贯通培养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其科研素养,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模式此培养方案采用“4+4”模式,即学生首先进行四年的医学基础教育学习,重点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此期间,学生还将接受科研方法的训练,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完成基础教育后,学生将进入临床学习阶段,进行四年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其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以及独立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在基础学习阶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医学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医学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则涵盖了临床医学导论、临床医学伦理等。

在临床学习阶段,课程设置将更加专业化,主要包括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临床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课程。

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实践课程则包括临床实习、临床技能培训等;科研训练课程则以课题研究为主,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

四、师资力量为保证培养方案的高质量实施,我国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教师团队。

他们不仅在医学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而且热衷于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和学者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术视野和指导。

五、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专业“4+4”卓越人才贯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包括实验室研究、临床实习和社区服务等活动。

这些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临床卓越医师计划方案

临床卓越医师计划方案

临床卓越医师计划方案背景为了提升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各大医药院校纷纷制定了严密的卓越医师培养方案。

临床卓越医师计划是其中一项重要方案,旨在培养拥有一流的临床诊治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

目标该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医学的优秀医学生,具备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医学基础,具备十分出色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胜任各类疑难病症的诊治并拥有很好的医患关系。

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医学技术,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医学科研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养方案该计划的培养方案是一个系统化的培养过程,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学科的学习与消化(2-3年),主要内容包括:1.基础医学科目(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化、药理学等);2.临床医学科目(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神经科、眼科、耳鼻喉科等);3.医学英语、计算机及医学统计学等辅助学科。

第二阶段:临床医学的学习与实践(2-3年),主要内容包括:1.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基础的拓展阶段;2.医学实践(病例研究、论文撰写、临床实习、轮转实习、参加病例讨论等);3.深化医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积累医疗经验,从而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

第三阶段:培养医学研究能力(1-2年),主要内容包括:1.医学科研基础知识的学习;2.参加医学实验室或临床科室的医学科研项目;3.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从而提高医学研究水平。

培养手段在临床卓越医师计划中,除了基础学科理论课程、临床实习和医学科研外,还包括选择导师、进行论文和实习报告及举行定期的综合素质考核等环节。

此外,该计划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眼界,增加国际化的视野。

结论临床卓越医师计划不仅能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还能为推进卓越医疗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笔者相信,今后临床卓越医师计划将会更完善,更具实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学制:七年(限招英语)二、中医临床班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2)熟练掌握全面的中医临床诊治和必要的西医诊疗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有处理急、危、重病症的能力;(3)毕业时达到中医高年住院医师水平;(4)具备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培养特点:该班采用4+3培养模式,即通过四年基础课程学习和三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学制:七年(限招英语)一、理科基地班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技能,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2)掌握中医临床各科主要病症辨证论治和技能,处理急、危、重症的基本知识;(3)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诊疗技能;(4)能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和查阅专业外文资料;(5)具有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含传染病)、西医外科学、医学统计学、实验中医学基础、科研思路与方法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学制:七年(限招英语)四、中西医结合B班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系统而深厚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2)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主要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技能,处理急、难、重症的基本知识;(3)具有必需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及诊疗技能;(4)能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和查阅专业外文资料;(5)具有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急诊学、针灸学、诊断学基础、医学免疫学、西医外科学、中医眼科学、皮科学、组织胚胎学等。

该专业实行与中日友好医院联合培养。

即学生入学后前三年在学校进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然后在中日友好医院进行临床课程的学习,强化中西医临床知识和技能,最后进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学制:七年(限招英语)三、中西医结合A班培养目标:培养熟练运用系统的中西医临床知识和技能,从事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系统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于临床,有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2)具备综合运用中西医理论和方法,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理急、危、重病症;(3)毕业时达到中西医结合高年住院医师水平;(4)具备基本的中西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学等。

该班采用4+3培养模式,即通过四年基础与中西医课程学习和三年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中西医结合高年住院医师水平,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及中医药知识,从事中药与生物制药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培养要求:(1) 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熟悉中医药基本思想;(2) 熟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基本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3) 掌握制药技术与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常用生物制剂生产工艺和设备;(4) 初步具备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5) 具备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研究发展动态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创造思维、有自我发展潜力和从事中药、生物制药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分析、物理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制药、发酵工程、中医药学概论、中药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原理、制药工程制图学、制药设备、工业微生物学、生物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工艺学(方向课)、生物统计学(方向课)、中药化学、免疫学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其应届毕业生将有50%左右比例直接进入相应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针灸推拿对外交流班学制:七年(限招英语)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针灸推拿临床技能,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必要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社会学相关知识,扎实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基础,能在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中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的高级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针灸推拿专业传统理论有较深理解;(2)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高水平的针灸推拿技能,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必要的生命学科相关知识和医学社会学常识;达到教育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标准》的要求,能独立处理临床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3)掌握公共英语和中医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直接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熟悉中医针灸推拿学科的临床研究方法,具备从事临床科研的基本能力;(5)熟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6)能顺利阅读中医学经典著作。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医诊断学(双语)、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双语)、刺法灸法学(双语)、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按摩推拿学、中医气功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等。

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局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外科学概论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少部分文科考生。

部分学生可在后期分划为针刀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针灸推拿气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西医学知识和专业外语能力,能在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中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的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中医药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2)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了解针灸推拿学术发展动态,具有从事针灸推拿科研的初步能力;(3)掌握一定的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交流能力;(5)能够顺利阅读古典医籍。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按摩推拿学、中医气功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等。

分划出的针刀方向加设针刀医学基础、针刀医学临床。

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局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外科学概论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中医学七年制(针灸推拿康复方向)学制:七年制(限招英语)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针灸推拿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必要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社会学相关知识,在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中从事现代康复、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扎实的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2)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诊疗方法,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

(3)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较熟练地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和现代康复技能,达到教育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标准》的要求,能独立处理临床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4)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临床研究方法,具备独立从事临床科研的基本能力。

(5)熟悉中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的学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局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按摩推拿学、中医气功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外科学概论、中医儿科学、实验针灸学、神经内科学、医学免疫学、康复医学概论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少部分文科考生)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针灸推拿气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西医学知识和专业外语能力,能在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中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的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