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成本以及生产介绍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棕榈种植成本低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
棕榈种植成本低,棕榈油价格低,因此在世界食用油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我国人口众多,对于植物油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植物油需求将保持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达2 800万t。
(一)油脂精炼工艺油脂精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杂质,达到成品食用油的标准。
工艺主要流程为:毛油—脱胶—中和—脱色—脱臭—分提。
加水水化脱胶,加碱中和或蒸气蒸馏脱酸,加吸附剂活性白土或活性炭脱色,高温负压脱臭同时脱除产生油烟的低沸点挥发物。
一、毛油过滤收购回来的毛油需经过过滤,滤去悬浮颗粒杂质以及其他杂质才能进行下面的生产。
二、脱胶胶质即磷脂、糖、蛋白质混合物、微量金属及其他杂质。
脱胶即是对这些杂质的去除工艺,原料油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原料油脂中胶质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杂质使油脂与催化剂不相接触,从而降低了裂解速度,不脱胶就直接中和会因乳化而难以操作和增加油损,胶质也是油脂翻泡的原因,对产品的稳定性和色泽产生不利影响。
该公司采用顶级脱胶法,采用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公司设备。
主要工艺流程:毛油→换热器→(加酸)混合器→中间罐→(加碱)混合器→离心机→(加水)混合器→中间→离心机→精炼油该法在加热到90~105 ℃的毛油中加磷酸激烈搅拌混合约3min 后,用稀碱将部分磷酸中和, 将全部油脂用离心机分离后加热水静置, 用特别高的重力加速度进行离心分离。
最后脱胶油中磷脂的含量可在5×10 - 6以下。
顶级脱胶法是由比利时的范德莫特尔公司和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共同研究出的新型脱胶方法,期间需经过两次离心机分离,离心分离效果越好,脱胶效果越好,得到的精炼油品质越高。
三、中和中和脱酸是对产品质量和价格有很大影响的一道工序,如果中和工序有问题,会给脱色以后的各工序带来困难,并使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
中和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物理和化学方法,原则上物理精炼法即气提蒸馏脱酸方法应作为油脂精炼的首选工艺,化学中和方法即用氢氧化钠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脱酸会产生皂脚和废水。
棕榈油基本情况介绍

棕榈油基本情况介绍一、棕榈油基本情况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
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
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
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
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
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棕榈油基础知识(超详细专业、图表数据支撑)

3.5中国三大油脂进口量走势对比
吨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3.6中国棕榈油月度进口量走势
2002-2010年 中 国 棕 榈 油 月 度 进 量
由图说明: 1、夏季是棕榈油进口旺季,每年6~9月份是进口高峰期。 2、进口量逐年增加。2006年因配额政策取消,进口量有突破性增长。
3.7棕榈油价格走势图
BMD棕油价格走势图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2/01/1990 23/08/1990 04/04/1991 07/11/1991 24/06/1992 05/02/1993 15/09/1993 26/04/1994 28/11/1994 13/07/1995 16/02/1996 27/09/1996 09/05/1997 11/12/1997 27/07/1998 10/03/1999 08/10/1999 23/05/2000 22/12/2000 09/08/2001 27/03/2002 28/10/2002 12/06/2003 19/01/2004 26/08/2004 07/04/2005 14/11/2005 26/06/2006 31/01/2007 07/09/2007 21/04/2008 25/11/2008 07/07/2009 12/02/2010 21/09/2010
常见棕榈油基本特性
• 棕榈原油(CPO)
•
熔点:33~39℃(常温下固体)
•
碘价:~52(饱和脂肪酸约50%)
• 棕榈液油(RBD24度)
2023年棕榈油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棕榈油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棕榈油是当下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之一,也是我国进口最多的食品油之一。
棕榈油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生物柴油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棕榈油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供应和需求情况、价格和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棕榈油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居于前列,根据国际油脂协会数据,2019年全球棕榈油总产量为7352万吨,此外,越南、印度、泰国等国家的棕榈油生产也在逐年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棕榈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据中国食品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总量为588.3万吨,进口金额为457.6亿人民币,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率的提升,棕榈油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二、供应和需求情况棕榈油的生产和供应以亚洲国家为主,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此外,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巴西等国也有一定的棕榈油生产量。
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国内棕榈油产量不足,我国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在需求方面,食品工业是棕榈油的主要消费领域,其中油脂类食品的占比最大。
此外,化妆品、清洁剂、生物柴油等领域对棕榈油的需求也较为广泛。
三、价格和竞争由于棕榈油市场的需求和供应都非常广泛,因此价格波动较大。
2019年以来,国内棕榈油价格由于进口成本增加而出现了较大的涨幅。
此外,市场上出现的棕榈油替代品也对棕榈油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比较高,因此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价格较为具有竞争力。
而在中国市场上,进口价格和国内棕榈油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也存在较大的竞争。
总的来说,针对棕榈油行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中国棕榈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需求前景广阔;2.印尼和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但同时也存在环境问题。
棕榈油生产应当合理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3.棕榈油价格波动较大,价格风险较高。
棕榈油介绍范文

棕榈油介绍范文棕榈油是一种由棕榈果的果肉提取而得的食用油,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植物油之一、它在烹饪、食品加工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棕榈油在炸、炒、煎等高温烹调时表现出色,还具有稳定性高、抗氧化能力强等特点。
棕榈油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这两个国家在油棕的种植、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因此成为全球棕榈油市场的主导者。
棕榈油的生产过程经历了几个关键的步骤。
首先是油棕的种植。
油棕是一种热带植物,它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及重金属等多种环境条件,适宜于生长于热带雨林和热带沿海地区。
种植油棕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管理,包括定期施肥、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
油棕一般在5-7年后开始结果,成熟果实可采摘。
采摘之后的棕榈果会经过脱果、浸水、蒸煮等流程进行加工。
首先将果实的外部果肉去除,得到内部的果仁。
然后,将果仁进行多次清洗,去除果壳上的杂质。
接下来,将清洗后的果仁进行浸水处理,通常需要浸泡48小时以上。
浸水可以减少果仁的温度,使之更容易破碎和提取油脂。
最后,将浸水后的果仁进行蒸煮,以杀灭细菌和活性酶,并促进油脂的提取。
蒸煮后的果仁会被送入压榨机进行压榨,获得原始棕榈油。
原始棕榈油经过沉淀和过滤后,可以得到纯净的棕榈油。
纯净的棕榈油通常呈现淡黄色或淡红色,具有浓郁的芳香味。
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约占44-55%。
除了食品加工,棕榈油还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制造。
由于其良好的润滑性和滋润性,棕榈油常被用作乳液、面霜、唇膏和洗发水等产品的基础材料。
此外,棕榈油还被用作工业润滑剂、燃料和肥皂的原料。
尽管棕榈油在食品加工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其也存在一些争议。
由于棕榈油的需求量巨大,种植油棕往往会导致森林砍伐和生态破坏。
此外,棕榈油的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使其成为高胆固醇食物,过量摄入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棕榈油生产工艺

棕榈油生产工艺
棕榈油是一种常用的植物油,其生产工艺涉及到多个步骤。
以下是棕榈油的生产工艺的一个简要描述,大致分为原料准备、加工和精炼三个阶段。
首先是原料准备。
棕榈油的主要原料是棕榈果。
棕榈果在采摘后需要处理一些外膜,这通常通过水洗的方式进行。
然后,棕榈果会被切割开,将果肉和果壳分开。
果肉会被用来制作棕榈油,而果壳可以用作燃料。
接下来是加工阶段。
果肉会被蒸煮,然后压榨。
蒸煮的目的是使果肉更易于压榨出油。
压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常见的方法是用榨油机将果肉压榨出油。
压榨后的油和沉淀饼料会被分开收集。
油会被沉淀和分离出来,沉淀饼料也会进一步处理,用作饲料等其他用途。
最后是精炼阶段。
压榨出的生油一般含有杂质和色素,需要进行精炼才能得到合格的棕榈油。
首先是脱酸和脱臭。
油会经过酸洗和蒸发,去除其中的酸和异味。
然后是漂白。
油会通过活性炭吸附和蒸汽来去除其中的色素和杂质,使得油变得透明。
最后是脱蜡。
通过冷却和过滤的方式,将油中的蜡质去除,使油变得清澈。
以上就是棕榈油的生产工艺的一个简要描述。
当然,实际的生产工艺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步骤和细节可能会因生产厂商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但总体来说,这个过程包括原料准备、
加工和精炼三个主要步骤,可以使得棕榈果转化为优质的棕榈油。
全球及中国棕榈油产量、进出口规模及价格分析

全球及中国棕榈油产量、进出口规模及价格分析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它植物油料高,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产油植物。
油棕树是常年生木本植物,不需要每年种植,生产成本远低于其他油料作物,加上产量较高,这使得棕榈油成为世界上最具价格优势的植物油。
棕榈油80%用于食用,其余20%的棕榈油产品用于非食用用途。
在食品工业领域,棕榈油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
棕榈油在工业运用中主要分两类:一是从棕榈产品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榈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
另外一个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而在这几种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
1、全球棕榈油市场供应情况2008年以来全球棕榈油产量从4451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736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4.3%,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植物油品种。
油棕是一种热带植物,全球棕榈油生产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少数热带国家。
2020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为4350万吨,产量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比重为59.05%;其次为马来西亚2020年棕榈油产量为1900万吨,产量占比为25.8%;其他国家如泰国、哥伦比亚、尼日利亚棕榈油产量相对较小,2020年棕榈油产量分别为240万吨、155.9万吨、128万吨。
2、全球棕榈油进出口贸易市场分析由于全球棕榈油生产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少数几个国家,而消费地非常普遍。
近年来国际市场棕榈油出口贸易量在5000万吨左右,目前棕榈油贸易量已占到全球植物油贸易总量的60%以上。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等国是国际上主要棕榈油出口国。
其中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是出口量占比达到90%左右。
棕榈油消费非常普遍,在全球市场主要人口大国均进口棕榈油。
印度是全球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2020年印度棕榈油进口量达720.32万吨,进口金额为51.19亿美元;其次为中国、巴基斯坦、荷兰、西班牙等国家。
棕榈油产业链简介

棕榈油产业链简介专题摘要ν棕榈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为棕榈油主要生产国,两者共占全球棕油产量的86%以上,马来西亚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国际贸易活跃。
印度棕榈油消费居首位。
ν中国棕榈油完全依赖进口,华北(天津周边地区及山东)、华东(张家港、泰兴、宁波等上海周边地区)、华南(黄埔、深圳及厦门等广州周边地区)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加工、销售地区。
进口棕榈油港口较为集中,天津、张家港、黄埔港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46%。
ν影响棕榈油价格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主产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天气、产量、出口量、期末库存等,中游阶段国内棕榈油港口库存及进口量,下游的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方便面产量等以及豆油、菜油对棕榈油的替代量。
一、棕榈油概述1. 品种特性油棕原产热带西非,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且长年都有收成的雌雄同株多年生植物。
油棕果生长在油棕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
在高温多雨的东南亚地区,定植后三年开始结果,6-7年进入旺产期,经济寿命20-25年。
油棕作为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目前,全球棕榈油产量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同时非洲、南美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广泛种植油棕,其棕榈油产量逐年增长。
2. 棕榈油生产工艺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可得到棕榈油,从棕榈仁中可得到棕榈仁油。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毛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去除,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浅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油生产提炼过程
一、棕榈果园区
每公顷可植138棵棕榈树,年产棕榈果25吨左右/公顷,果园投资主要为土地置用,西马地区一般每公顷投入20,000马币,东马每公顷投入5,000/6,000马币(印尼水平与东马相当或更低)。
采摘工人每人每天可摘60/70串棕果,工资0.3马币/串(西马印尼1/8)。
苗圃培育棕苗,种发芽后1年移植入土,2.5-3年后收获产果。
产果寿命20-30年,每棵树年长10-12个果串,重20-30公斤/串,每树年产(摘)两次。
目前市场价格,棕果140-150马币/吨,含油28%-30%。
二、初榨厂
(1)果串采摘后24小时内送入初榨厂(防止FFA升高)。
(2)蒸煮:150℃2小时灭菌并且煮烂果实串的杆子。
(3)果实剥落,提开机-剥落机,果实串杆分离,串杆经燃烧作肥料,果实送到料仓(4)压榨:螺杆式压榨机。
榨饼从机头挤出,内含果核(不破裂,含棕仁油),液体部分从下口流出,过滤后送入蝶式离心分离机,得出毛棕榈油。
(5)压榨棕榈仁油,第(4)步中所得榨饼送入网式分离口。
a)榨碎挤干的果实肉纤维经加工处理,生产纤维板及纸张;b)果实核风送至破碎机,把核壳破裂开分出仁粒,核壳作为燃料;c)仁粒经压榨机,过滤机和蝶式分离机,得到毛棕榈仁油。
出油率按油棕新鲜果实串计,得毛棕榈油20%,毛棕仁油2%。
毛棕榈油呈桔红色,半液体状油。
表面密度(50℃):0.8896-0.8910,皂化值:(mgkoH/g油)190-202,碘值(gz2/100g油)501-549,凝固点(℃)30-39,不可皂化物(%):0.15-0.99,脂肪酸分布(%):C12O:0.1-0.4,C14O:1.0-1.4,C16O4:0.9-47.5,C16l:0-0.5,C18O:3.8-4.8,C181:36.4-41.2,C182:0.2-11.6,C1830-0.5,C20O:0-0.8。
毛棕榈油压榨厂在马来西亚(尤其西马)环保要求较高。
如当地某压榨厂建于1975年,初期投入1500万马币,在20多年内又迟加投资至4000万马币,工厂占地约40公顷。
据介绍目前投资相同规模工厂(日压榨棕果900-1000吨),需投资700-800万美元,另需投资部分环保设施,工厂工人85人(每人每天工资20-30马币),目前毛棕榈油成本价600马币/吨,加工成本,每吨果-油25马币左右。
三、毛棕榈油的分离及精炼
两种方法:
①先分离,后精炼,得出各熔点棕榈油(应用较少);
②毛棕榈油送至精炼厂精炼(广为采用,马来西亚)。
四、精炼
当地某精炼厂,位于新山市附近离全球最大储油罐及港口FJB仅3公里,日精炼2000MT,投资1500万美元,与国内精炼厂工艺略有区别:①降酸过程采用物理法(损耗较低)而非化学法(损耗高),物理法即在降酸过程中采用真空处理脂肪酸,国内一般用化学法即加入一定量碱,使脂肪酸析出,因此损耗较大。
过程为:
(1)脱色:a加入磷酸90℃→b添加特制的矶土;
(2)脱酸(降酸)采用物理法;
(3)脱臭;
(4)继续漂白,得到精炼油(熔点33℃-39℃)即通常所说的33℃精炼棕榈油;
(5)a、精炼油分馏,进入分馏罐冷却后,上层为液态的24℃OLEIN(即24℃精炼油),最下层为44℃固体精炼油,产出比率为24℃:75%,44℃:25(成本最高);b、加压过滤,设备为恒温板框式压滤机,若生产24℃油,则室温设为24℃,加压6-10大气压,液态油分流出,固态油从板框中卸落。
全精炼过程损耗1.5-1.8%,精炼成本每吨30美元左右(毛油)。
FJB附近有精炼厂15家,其中11家在5公里内,采用油管连接(运送过程用子弹头清扫,损耗较低,运送成本低)。
五、FJB
全球目前最大储油(食用)罐群,油罐211个,能力:242,650MT,年周转量350-400万吨,4泊位(8-11半)码头,装卸油率4,500MT每小时,100cbm(车)使用费用9马布/吨储存,中转(含检验,海关费用等)20马币/吨。
六、简单过程成本
棕果(100T)
↓初榨25马币成本
毛棕榈油
↓精炼30美元成本+ 损耗
精炼棕榈油(33℃-39℃)
↓分馏(成本不详)
24℃/44℃棕榈油
到岸成本价:577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