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合集下载

小学生课间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安全教育
在课间,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活动、玩耍,但同时也要注
意课间安全。

为此,我们需要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以保障我们的安全和健康。

课间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走路安全
在路上行走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和标志,
走人行道或路边,不要穿过马路,也不要在路上跑、跳、打闹,跑步应沿边缘跑。

特别是在车流量大的路段,更要格外小心,不要贸然闯红灯,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二、游戏安全
玩耍时也要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不和其他人互动
过于激烈,以避免摔倒、碰撞、打伤等危险。

游戏中不要过于急躁,不要争吵、打斗、破坏物品等行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饮食安全
吃东西时一定要注意卫生,不乱丢废弃物,不乱吃零食,避免食物中毒和意外窒息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午餐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刷牙,以保障身体健康。

四、自我保护
课间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当遭
到不良分子的欺凌或侵权时,应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千万不要顾虑过多而不敢报警,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险。

五、医疗急救
在课间,我们也要学会处理一些常见的医疗急救问题,当同学身体不适时,或出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向老师或护士求助,以保证能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

总之,在课间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和校规,积极防范各种危险。

希望同学们都能健康安全地度过每一个课间时光。

课间安全教育小学生

课间安全教育小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课间安全教育的话题。

课间休息是我们在学校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让我们放松身心,还能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然而,在享受课间休息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讲解一下课间安全教育。

一、课间休息的注意事项1. 保持安静课间休息时,我们要保持教室和走廊的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这是因为大声喧哗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2. 遵守纪律课间休息时,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纪律,不随意离开教室,不追逐打闹,不攀爬围墙,不翻越栏杆,不进入危险区域。

3. 休息时间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虽然短暂,但也要合理安排。

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做做眼保健操、活动筋骨等,以缓解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劳。

4. 注意个人卫生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

二、课间安全防范措施1. 防火安全在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注意防火安全。

不乱拉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玩火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

2. 防电安全在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注意防电安全。

不触碰电源插座,不随意拆卸电器,不玩弄电线。

3. 防溺水安全在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注意防溺水安全。

不私自到河边、池塘等水域玩耍,不靠近危险区域。

4. 防交通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注意防交通事故。

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电动车,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5. 防踩踏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注意防踩踏事故。

不拥挤、推搡他人,不随意奔跑,不站在楼梯口、走廊口等狭窄区域。

6. 防食物中毒在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注意防食物中毒。

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不随意购买街头小贩的食品。

三、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1. 遇到火灾如果遇到火灾,要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快速撤离火灾现场。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尝试扑灭火源。

2. 遇到电击如果遇到电击,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然后拨打急救电话。

小学课间学生安全教育

小学课间学生安全教育

一、引言安全是生命之本,是健康成长的基石。

在我国,学生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课间休息作为学生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课间学生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二、课间休息常见安全隐患1. 活动场所安全隐患(1)地面湿滑:下雨天或地面有水时,学生容易滑倒,造成身体伤害。

(2)设施老化:老旧的体育设施、楼梯、走廊等容易发生意外。

(3)电线、插座暴露:电线、插座等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学生接触可能触电。

2. 课间活动安全隐患(1)追逐打闹:学生之间追逐打闹容易发生碰撞,造成身体伤害。

(2)攀爬高处:部分学生喜欢攀爬高处,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3)玩耍危险物品:学生玩耍剪刀、小刀等锋利物品,容易造成伤害。

三、课间学生安全教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1)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

(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安全常识。

(3)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严格规范课间活动(1)制定课间活动规则,明确学生活动范围。

(2)加强教师巡视,确保学生在安全区域内活动。

(3)禁止学生追逐打闹、攀爬高处、玩耍危险物品等行为。

3. 加强设施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校园设施设备,及时更换老旧设备。

(2)对地面、楼梯、走廊等易滑区域进行防滑处理。

(3)对电线、插座等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4. 开展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火灾、地震等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开展紧急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

(3)教授学生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家长配合1. 关注孩子的安全,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

2.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3.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孩子遵守校规校纪。

五、总结小学课间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小学课间课后安全教育

小学课间课后安全教育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我们有必要加强小学课间课后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课间安全注意事项1. 离校前,检查个人物品是否携带齐全,如书包、文具等。

2. 在课间休息时,不追逐打闹,不爬树、攀爬栏杆等危险行为。

3. 注意楼梯安全,上下楼梯时靠右行,不拥挤、不打闹。

4. 课间休息时,不将头伸出窗外,以防意外伤害。

5. 注意教室环境安全,不触碰电源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

6. 不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吸烟、吃零食。

7. 课间休息时,不随意离开教室,如需外出,请告知老师。

8.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9. 遵守学校纪律,不参与赌博、斗殴等违法行为。

10. 如遇紧急情况,及时向老师或学校保安求助。

三、课后安全注意事项1. 放学后,不私自离开学校,不与陌生人交谈。

2. 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

3. 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如黑车、无证车等。

4. 注意行走安全,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

5. 如遇恶劣天气,如暴雨、洪水等,不外出玩耍,待在家中。

6. 在家中,不触碰易燃易爆物品,如火柴、打火机等。

7. 注意用电安全,不私自拉接电源,不玩火。

8. 不玩危险的游戏,如攀爬高楼、翻越围墙等。

9. 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轻易开门,询问身份。

10. 遇到欺凌、勒索等违法行为,及时向家长、老师或学校报告。

四、家长配合1.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安全,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2. 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牵着孩子的手。

3.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避免欺凌、勒索等事件。

5. 定期检查家中安全隐患,如电源插座、煤气管道等。

五、总结小学课间课后安全教育是保障孩子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课间课后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课后安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日益丰富,但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

作为小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加强小学生课间课后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课间课后安全教育进行阐述。

一、课间安全教育1. 值日生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值日生制度,让每位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生,负责监督和检查课间纪律,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遵守学校规定,不追逐打闹,不攀爬危险物品,不擅自离开教室。

2. 教室环境安全学校应定期对教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教室内的电源插座、电线、桌椅等设施安全可靠。

同时,教育学生不要在教室里玩火、玩电,不随意触碰电源开关。

3. 课间活动安全课间活动是小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好时机,但也要注意安全。

学校应设置专门的课间活动区域,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活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同时,教师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4. 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不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不要翻越栏杆,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的车辆。

二、课后安全教育1. 放学回家安全放学后,学生应按时回家,不要在放学后随意在外逗留。

在回家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栏杆,不随意横穿马路。

2. 家庭安全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家庭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不要触摸电器、电源插座等危险物品,不玩火、玩电,不随意攀爬阳台、窗户等高处。

3. 防拐骗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跟陌生人走。

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4. 网络安全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不随意下载、传播不良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泄露个人信息。

课间安全教育

课间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1、放学路上靠右行。

2、过马路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安全教育放学后不要独自外出游泳。

安全教育1、放学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在路上追逐。

2、不要到水边玩耍。

安全教育1、不要乘坐无牌车。

2、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自行车上马路。

安全教育放学不要在路上跑和玩,要注意来往的车辆。

安全教育1、注意交通安全。

2、不准带利器来校。

安全教育1.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也必须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步行,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

要各行其道。

2.在横穿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闯乱碰。

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过;在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或是骑车载人。

安全教育.同学们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更应遵守交通规则,必须直行通过,不要斜穿猛跑。

这样会使交通发生混乱,更影响司机的心情,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

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注意避让车辆。

通过时,先看左边的来车,因为首先威胁自己的是左边来的车辆;到了路中间就看右边的来车,目测车速和距离,确认安全时才可以通过。

安全教育过马路时要耐心等待绿灯,不要急着乱闯,更不能翻越护栏或坐在马路上。

穿越栏杆,使人车混行,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最危险的是穿越铁路道口护栏与火车争道抢行,这样可能会被火车卷入轮下绝对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有造成死亡的危险。

安全教育你肯定过马路时,一定要精神集中。

不能边听音乐,边过马路,不在马路上跑和玩;更不能为了赶时间或贪图方便翻越防护栏,要走人行横道、立交桥或地下通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1.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也必须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步行,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

要各行其道。

安全教育1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2.在横穿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闯乱碰。

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小学生下课安全教育

小学生下课安全教育

一、引言下课时间,是小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光。

然而,在这个自由、快乐的时间段里,安全问题却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时的人身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针对小学生下课安全教育的一篇讲话。

二、下课安全的重要性1. 课间休息时间较长,同学们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校园内活动频繁,存在安全隐患。

3. 课间休息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保证安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下课安全注意事项1. 注意校园内交通安全(1)行走时,靠右行走,注意观察前方,避免与同学发生碰撞。

(2)过马路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3)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

2. 注意活动安全(1)在操场上玩耍时,避免奔跑、推搡等危险行为。

(2)不爬树、不攀爬栏杆,不进入危险区域。

(3)在教室、走廊等场所,注意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3. 注意饮食安全(1)课间休息时,不购买、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2)不乱吃零食,不购买街头小贩的食物。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垃圾食品。

4. 注意个人卫生(1)下课休息时,及时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2)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3)注意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5. 注意防范意外事故(1)不接触电源、插座等危险物品。

(2)不玩火、不玩水,避免发生火灾、溺水等事故。

(3)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四、下课安全常识1. 火灾逃生(1)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出口。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生。

(3)避免乘坐电梯,选择楼梯逃生。

2. 溺水自救(1)保持冷静,放松身体,尽量保持呼吸。

(2)尝试抓住漂浮物,如救生圈、树枝等。

(3)呼救,寻找救援人员。

3. 遇到陌生人求助(1)不轻信陌生人,不透露个人信息。

(2)拒绝陌生人的食物、饮料等。

(3)及时向老师、家长或相关人员求助。

五、结语同学们,下课时间是短暂的,但安全不容忽视。

让我们共同关注下课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在快乐、安全的氛围中度过每一天。

小学生在课间安全教育

小学生在课间安全教育

一、引言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

然而,校园安全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特制定本课间安全教育手册,希望每位小学生都能认真阅读,将安全知识牢记于心。

二、课间安全常识1. 注意交通安全(1)在校园内行走时,要靠右行,不得追逐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2)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3)乘坐校车时,要排队上下车,不争抢座位,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2. 注意消防安全(1)不玩火,不随意触摸电源开关,防止触电。

(2)不将易燃物品带入校园,如打火机、蜡烛等。

(3)发现火情,要及时报告老师,并迅速撤离现场。

3. 注意饮食安全(1)不吃过期、变质、腐烂的食物。

(2)不购买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

(3)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 注意活动安全(1)课间活动要文明礼貌,不推搡、不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拥挤,不抢行。

(3)体育活动要听从教练指挥,不做危险动作。

5. 注意网络安全(1)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等。

(2)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与陌生人聊天。

(3)不沉迷网络游戏,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三、突发事件应对措施1. 遇到火灾(1)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出口。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撤离。

(3)遇到浓烟,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

2. 遇到地震(1)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墙角等安全地带。

(2)保护好头部,避免被砸伤。

(3)待地震结束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3. 遇到溺水(1)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在游泳时,要告诉家长或老师,并遵守游泳规则。

(3)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呼救,不盲目施救。

四、总结小学生课间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希望每位小学生都能认真学习本手册,提高安全意识,将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二真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创设一个更文明、更安全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我们专门针对“小学生课间安全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安全教育。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
1、拥挤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在教室门口。

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很难避免。

一旦有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会出现危及学生生命的现象。

2、追逐伤害。

小学生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尤其是男同学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追逐打闹。

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会不停地回头看,这样边跑边看是最危险的,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

3、游戏伤害。

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最大可能之一。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游戏本身就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是在教室等比较狭窄的地方。

二、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时,不要拥挤、打闹或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3、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4、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
具,
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5、课间休息时,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如果是看病等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老师同意,家长方可接出校。

6、如厕时不要慌张、拥挤,防止摔伤或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7、课间同学之间如果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在教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也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也会危险。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物品架等用品,所以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以防受伤。

2、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扎手,也应当小心。

3、防火灾。

不要将打火机、火柴等带进校园,不要在校学里随便玩火,更不能在校园里燃放烟花爆竹。

4、防意外伤害。

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尽量不随身携带,不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以防意外伤害。

5、防碰撞。

校园内不骑车、自行车按指定位置放置。

四、学生在学校一要在教室里轻轻走。

二要在课间文明游戏。

三要学会自我保护,珍爱生命。

四要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

进入校园希望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这根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让我们的校园更安全,更文明,更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