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犯罪心理分析
[精]电影赏析《七宗罪》
![[精]电影赏析《七宗罪》](https://img.taocdn.com/s3/m/60bc6ea5ddccda38366baf61.png)
影片精彩之处
这是两个典型的警察形象:年轻的警察血气方刚,冲 动易怒,老警察沉着稳重,机智耐心,而且孜孜以求, 心地善良。他们之间从抵触,到理解,再到互相关爱, 属于一条温馨的线索。年轻的布拉德皮特就像一个冲 动小野兽一样,他自尊自信,不容许别人怀疑他。他 有着美好的愿望,于是他和他的美丽妻子来到了这个 危险的地区。老警察摩根弗里曼是一个经验老到的长 者,他关爱年轻人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很高兴的看着 这两个人一起研究案情的样子,更像是父亲带着儿子 一起走向成功的终点。他们本身的正义感驱使他们发 挥出所有的能力,于是他们可以在第一次合作就这样 默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刻, 越是可以完美地发挥出来。
影片高潮部分
当密尔斯得知自己 妻子已有身孕,但 却已被杀死。威 廉·沙摩塞对他说: “如果你杀死他, 他就赢了。”密尔 斯依然一脸痛苦地 开枪了。
我的感受
这是我看过最经典的心理影片,片中的凶手的 作案动机,作案手法都让我大为惊叹。影片中 本来与案件毫无关系的密尔斯的妻子,竟然成 为了第六宗罪的源头,剧情的发展也让我叹为 观止。而密尔斯和沙摩塞之间或友或父的感情 也让我深为感动。
暴吃、淫荡、贪婪、懒惰、高傲、嫉妒、愤 怒——这就是七宗原罪。影片中的罪犯在前半 段一直没有露面,但是他作案的手法确实已经 让所有的人感到震惊。他可以强迫一个人吃到 胃涨裂和内出血;他可以花一年的时间精心养 育他的受害人;为了完美的犯罪过程,他把自 己手指头的皮肤剥去,以免日后留下指纹。全 部的过程都在在这个罪犯的掌握之下,一步一 步,我们随着罪犯的带领下,欣赏这他引以为 豪的犯罪过程。
布拉德皮特饰密尔斯是一位从外地转调而来的警官但是对于他所看到的社会乱象心中仍然保留一丝义感希望能一尽己力来改善人们的罪恶以及黑暗面但是他火爆耐不住性子的急躁个性却是他的致命伤威廉沙摩塞williamsomerset
《七宗罪》分析

犯罪心理学作业(2011-2012-2学期)********所在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班级:11013102班学号:**********论文题目:《七宗罪》中的有关犯罪心理的分析摘要:社会发展至今,并非只有文明传承了下来,许多丑恶的事物连同各种犯罪行为一起,也都一直存在着并且有着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七宗罪》反映的就是一种典型的新型犯罪,从罪犯的犯罪心理的萌生到其犯罪动机的最终形成以及犯罪行为的最终实施都与传统的犯罪行为有着一定的区别。
关键词:犯罪心理宗教社会法律人性正文:1、犯罪心理学的简介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
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
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
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这部出色的惊险悬疑影片对犯罪心理学也作了详尽的描述,而罪犯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更具社会意义。
2、七宗罪天主教明言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
3、从犯罪动机看现代侦查传统案件的犯罪动机通常可分为情杀、仇杀、财杀、奸杀等。
这些动机多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引发,侦查人员可以在侦查过程中,通过掌握具体材料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
但《七宗罪》中约翰的犯罪动机超出了传统的范式。
这部影片也因为其所构思的独特的犯罪动机而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成功之作。
在第一罪“暴食案”的现场,镜头对准了一条捆绑死者双手和双脚的绳索。
这个画面在经验丰富的警官萨摩赛心中引起了小小的激荡,“It’sjustbeginning”——天主教七宗罪诫的第一反应。
但是,萨摩赛此刻还没有足够的理由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第二案“贪婪案”,死者是有名的律师,死者旁边有用血书写的“Greed”。
《七宗罪》鉴赏

《七宗罪》观后感姓名:韩利学号:20105034038院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七宗罪》这部影片我看了过三遍,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看第一遍时它是恐怖的,吓人的,没有看出别的什么东西。
再看第二遍时,有些不一样,影片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堕落,有罪之人会遭惩罚。
这样片子就有种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让人看后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
然而,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产生罪恶,让凶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杀戮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影片好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第三遍看后对影片中画面的那种强烈的对比和画面所塑造的环境让我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从画面和音乐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对原罪的关注,感到一种绝望,从影片中表现出世界的罪恶与冷漠,例如,老威廉去图书馆查资料时,遭遇一拨无所事事的同事。
他们整年呆在图书馆,只知道喝酒、打牌,威廉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学习知识时,他们自嘲自己有文化,随即打开唱机,播出的曲子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静谧平和的旋律中,老威廉在思考,他们继续打牌取乐。
先贤的知识高雅的音乐被人们漠视,在这样的情节中,这个曲子就像文明退化的哀乐。
它给我一种颓废、腐败、堕落的感觉。
此外,在这个片子中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中反复论述的观点,新媒介的出现对人们认知世界方式的改变。
老少警官威廉和大卫,代表了受不同媒介影响的两代人。
老威廉是在印刷媒介的环境里成长的,他应该出生在20,30年代,那个时代电视还没有普及。
而大卫显然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
所以他们处理案件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
印刷品是有字符构成的,阅读时需要大脑不断的解码、记忆、呼应、总结、抽象,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思维过程,老威廉正是秉承印刷媒介造就的逻辑的、缜密的、深刻的思维方式,善于发现细节,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逻辑推理,遇到问题甚至会翻阅古典著作,表现了沉着谨慎的侦案风格。
由《七宗罪》看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食品学院10级6班张莹莹2010511190从《七宗罪》看犯罪心理《七宗罪》是一部很经典的有关犯罪心理学的影片,曾经在宿舍跟舍友一起看了,当时只是感觉很多场景很血腥很暴力,这次是跟大家在选修课上一起看,虽然看过,但是明显有了新的感触,不仅仅是关于剧情,还有关于心理,关于人性,关于社会…首先,对于七宗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天主教中,那些恶行最初是由希腊神学修道士庞义伐草撰出的8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分别是贪食、色欲、贪婪、伤悲、暴怒、懒惰(懒惰在这里是指“精神上懒惰”)、嫉妒及傲慢。
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尤以骄傲为甚。
六世纪后期,教宗额我略一世将那8种罪行减至7项,将自负并归入骄傲,伤悲并归入懒惰,并加入妒忌。
而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违背程度。
其顺次序为: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暴食)及色欲。
相对于七宗罪,天主教列出了七美德:贞洁、节制、慷慨、热心、温和、宽容、谦逊。
而《十诫》中相应的惩罚也是特别残酷的:淫欲:在硫磺和火焰中熏闷;暴食:强迫进食老鼠,蟾蜍和蛇;贪婪:在油中煎熬;怠惰:丢入蛇坑;暴怒:活体肢解;嫉妒:投入冰水之中;傲慢:轮裂。
与此同时,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为:①、好色——不合法礼的性欲,例如通奸。
(但丁的标准是“过分爱慕对方”,而这样便会贬低了神对人们的爱);②、暴食——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囤积过量的食物。
(但丁的观点是“过分贪图逸乐”);③、贪婪——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即“贪婪”。
(或是以但丁的观点,贪婪是“过度热衷于寻求金钱上或权力上的优越”);④、懒惰——懒惰及浪费时间。
(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补缺失,因为他应该的事情还没有做好,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
)(从但丁的神学观念上去看,懒惰是“未能全心爱上帝,未能全副精神爱上帝,未能全人之心灵爱上帝”——具体来说包括懒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满足及无责任心);⑤、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的(或者邪恶的)感觉,复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赋与的权力以外,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被归作愤怒;⑥、妒忌——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
《七宗罪》

从《七宗罪》看犯罪心理跟大家在选修课上一起看的《七宗罪》是一部关于心理,关于人性,关于社会的影片,很多场景很血腥,很暴力。
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是一个变态杀手,杀了7个人,他对于世界有很多的不满,他坚信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要惩罚世人,用自己的行动警醒世人。
凶手他用极其残忍、血腥的手法杀了7个人是一个高智商的变态、疯子。
从犯罪心理学知识对凶手的人格、教育、环境、智力来分析犯罪原因:人格:影片中凶手无名氏是一个人格不完善的人。
他自我和超我发展的缺陷导致了他对整个社会的仇恨感,而且这种仇恨感越来越深重,最终演变为犯罪心理。
宗教教育:非常深刻的宗教熏陶,宗教甚至使得他人格发生了扭曲,不能正视现实的生活和社会状况,于是他们走上了极端的犯罪道路。
环境:注意到犯罪时候基本都是阴雨天气,自然环境因素会对犯罪心理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
虽然无名氏的杀人计划都是很早就做出的,但是他选择在阴雨天气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然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智力:无名氏没有智能不足原因。
相反,他受到过高等教育而且有着稳定高额的收入,并且有着及其严密的作案计划,作案手段也十分高明。
罪犯很睿智、拥有很强大的智慧。
他对于阅读很执着,有着很深的研究,在读了无数的著作后,他写了好几百万字的日记来记录。
从始至终,他对自己的做法有着清醒的认识和令人惊讶的规划与实施,甚至到最后的时间十分精确。
在车上,和两位警察坦白自己的犯罪动机和经过时,他的条理非常清晰。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犯罪过程中,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纹,他竟然将自身的纹路全数削去。
然而,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虽然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接受。
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或愤怒,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至少犯过一次上述“罪行”,包括自己在内。
只是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以及认识的不同而已。
虽然生活中存在各种不好的现象,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并追求幸福的权力,我们不能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时候伤害他人的权利。
在我看来,生命是宝贵的,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更加不能随意更改别人的。
七宗罪心理犯罪片的经典之作

七宗罪心理犯罪片的经典之作在电影领域中,心理犯罪片一直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引人深思的内涵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而其中,七宗罪心理犯罪片更是备受瞩目,并被视为经典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盘点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七宗罪心理犯罪片,带领读者一同探索其中的魅力与内涵。
《七宗罪》是一部上世纪90年代的犯罪心理惊悚电影,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主演。
影片围绕七宗罪展开,依次对应着谋杀案件的证据现场。
影片独特的题材和阴郁的氛围使其成为心理犯罪片中的一股清流。
故事结构严谨,扣人心弦,通过深入挖掘人性的黑暗面,对观众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
《七宗罪》以其出色的剧本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普遍好评,并被列为心理犯罪片的经典之作。
接下来,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沉默的羔羊》。
该电影改编自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由乔纳森·戴米、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朱迪·福斯特主演。
剧情紧凑,节奏把握得当,给人一种紧张刺激的观影感受。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实习FBI特工与一位监狱中的连环杀手展开的心理对决。
本片通过挖掘凶手既扭曲又吸引人的心理,探讨了人性的黑暗面,并在视觉、音效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呈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危机与紧张。
此外,还有一部备受赞誉的七宗罪心理犯罪片《无间道》,该片由刘伟强和麦兆辉联合执导,刘德华、梁朝伟主演。
影片通过讲述警方与黑帮之间的斗争,以及潜伏在双方之间的卧底的故事,展现了传统警匪片与心理犯罪片的完美结合。
故事情节紧凑、悬念重重,通过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心理博弈,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无间道》不仅在国内外票房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电影领域获得了多个奖项,被誉为经典之作。
再来看一部老牌心理犯罪片《红龙》,这是一部由迈克尔·曼恩执导,安东尼·霍普金斯、爱德华·诺顿主演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位前 FBI 特工与一名聪明并且残忍的连环杀手之间的对决。
七宗罪吓人吗

七宗罪吓人吗介绍《七宗罪》是一部于1995年上映的电影,由导演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等知名演员主演。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围绕着七宗罪展开的故事,引发了大量观众的讨论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七宗罪》是否吓人,以及影片为何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
1. 七宗罪的背景在基督教中,七宗罪指的是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和淫欲等七种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罪恶。
电影《七宗罪》以这七种罪作为主要的情节线索,展现了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败坏的景象。
2. 影片的吓人之处《七宗罪》之所以被认为吓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黑暗的氛围整部影片都充斥着阴暗、令人窒息的氛围,通过昏暗的灯光、显影剂的使用以及低沉的配乐等手法,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气氛。
观众在观看这样的画面时会感受到一种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进而产生吓人的效果。
2.2 血腥的场景电影中描绘了多起残忍的谋杀场景,血腥暴力的描绘让观众感到震撼和恶心。
这些场景不仅仅是为了展现暴力,更是为了通过这些令人不忍目睹的画面来揭示人类的罪恶本质,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刺激和情感上的冲击。
2.3 道德困境和人性的探讨《七宗罪》通过展现各种罪恶行为,探讨了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的边界。
观众在看到人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而犯下的罪行时,不禁会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恐惧和不安。
3. 为何《七宗罪》能够吓人3.1 观众的共鸣观众之所以会感到《七宗罪》吓人,一方面是因为电影中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让观众在感受恐惧的同时也产生共鸣。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罪恶,在电影中看到这些被放大的情节,会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恐惧。
3.2 导演的技巧大卫·芬奇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善于运用色彩、音乐、剪辑等手法来营造气氛。
他通过精心的布局和调度,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真实的恐惧和紧张。
这些技巧让影片更加吓人,并深入人心。
总结《七宗罪》作为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确实能够给观众带来吓人的效果。
净化心灵——《七宗罪》

净化心灵——观《七宗罪》有感海明威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时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后半句我同意。
——《七宗罪》顾名思义,片子就是围绕着七这个数字展开的, 在电影里7罪、7罚、7次下雨、故事发生在7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下午7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着观众:它是宿命罪与罚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而七天里发生的离奇的七宗命案,让人随着主人公对凶手想法的层层认和深入,了解到罪与罚的本质.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被天主教认为是遭永劫的七种大罪。
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背景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将对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实施,在追凶的过程中,新老两界警探与罪犯斗智斗勇,最后却出现了出人意料与令人深思的结局。
影片中的七桩案件忽隐忽现,若明若暗,不时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片中对犯罪心理学做了详尽的描述,而罪犯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更具社会意义。
一个警察最终成为凶手计划的执行者,这是对社会和人生的讽刺,还是对茫茫之中,天主那七大信条的不可抗拒,或是象征了这多罪该罚的人世间的混乱的生活秩序?我不信教,但却深信信仰会对一个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力。
无论是天主教、基督教还是别的什么,都在通过一种积极的方式让人活的更有斗志、更有意义。
于是,大都有信仰的人都会很有原则,而且很坚定自己的目标。
可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社会问题,无论是贪污还是腐败,自身的放纵以及以上提到的七宗罪呢?正如《蝙蝠侠前传》中,高谭市需要一个英雄;《第一滴血4》中,兰博的“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飞越疯人院》中,麦克墨菲的悲惨结局。
人的私欲与生俱来无法根除,所以人的思维、活动大都是以自己为中心,通过人的感官接触事物向外延伸。
而人的行为是人的本性中“善”与“恶”交锋确定胜负后,才确定行动取向,任何行动都会有结果,好的结果相对阳光,坏的结果相对阴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讲的是《七宗罪》的犯罪心理分析。
影片的背景来源于天主教教义中的七大死罪,而凶手杜约翰制造一场离奇的连环杀人案,受害者都是死于这七宗罪其中的一种。
大家知道七宗罪是什么吗?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暴食)及色欲。
请大家看电影中一小部分剧情。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凶手杜约翰因为妒忌警官米尔斯的幸福美满的家庭,割下米尔斯妻子美丽的头颅。
而警官米尔斯暴怒之下枪毙了凶手杜约翰,自己却成为凶手。
而杜约翰因为妒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七宗罪的最后2宗——暴怒与妒忌。
那么,大家是否有个疑惑,杜约翰为什么激怒警官,而毁了自己的生命?也就是他的犯罪动机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传统案件的犯罪动机有情杀、仇杀、财杀、奸杀等。
但是,很显然,凶手杜约翰以近乎变态的手段完成了七宗连环杀人案,很显然他的犯罪动机超越了传统。
那么杜约翰的犯罪心理是什么呢?
而达莱德和米勒修订了弗洛伊的观点,他们提出“挫折一攻击”理论,“挫折一攻击”理论认为,当个人动机、行为受到挫折时,攻击与侵犯就成为一种原始而普遍的反应。
杜约翰受到的挫折不同于一般的罪犯,他属于心理创伤,对整个社会及人类的失望不满使深受天主教义熏染的他有一种挫折感,他的挫折感不同于一般的挫折感,甚至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挫败的体现,或者他自己还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是高尚的,是来救赎人类救赎世界的。
实际上,他的这种挫折感已经发展到了深深地咬噬他的灵魂的地步,于是他选择了攻击他所认为有违天主教教义的那些人。
而且由于他心理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扭曲,所以其攻击手段及其残忍。
“暴食案”中,通过法医鉴定,受害者是由于被人12小时连续
喂食撑破内脏而死,“懒惰案”中的受害者被进行了长达1年之久的控制和虐待。
影片的最后,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海明威说这个世界很美丽,值得为它奋斗,我同意后半句。
”这也正是影片想传达出的一种积极的思想: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选择的世界,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而不仅仅是法律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