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专题复习:地理结构统计图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理统计图表

2002 年份
二.统计图表类型
年径流量(亿立 (1)坐标图 方米) 500 • 直角坐标图: 400 降水量 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 (mm) 300 100 曲线图:如气温曲线图 200 折线图 100 50 • 斜角坐标图: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0 兰 4500 州 3000 4 1 -10 0
2、地理统计图表的作用
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等)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 特征(绝对数量、相对数量)、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等。 • 气候类型图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
2、地理统计图表的作用
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等)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 特征(绝对数量、相对数量)、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等。 • 气候类型图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 农村和城市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
4000
3000 2000 1000 0 42° 44° 北纬
一月 均温
降水量
4500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___________m处。 北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_____侧。 600 (3)海拔2000m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___m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坡有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补给
(1)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注的内容; (2)抓住关键点,分阶段分析其变化趋势
(4)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_____m。
试题探究1. 读图回答: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库 七月 均温 地形 剖面 乌鲁 木齐
气温 年降 海拔 尔 (℃) 水量 高度 勒 (毫米) (米)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地理图表

等温线数值南向北 递减 ; 东部沿海较 稠密 , 内陆 较甲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简述 130°经线以东地区等 温线分布的显著特点。
图 11示意1992年10月~ 20071992 年5月我国某海域海 夏季高,冬季低( 2分); ~2007年海平 平面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面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分)。
季节性:同一季节,某地理现象变化一样
说出该海域海平面的时间变化特点。
周期性:相邻两个最值时间相差相等
答题模式:结构型统计图表
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
------图表专题
图表类的高考综合题的考查类型主要以特征 类为主:
题型一:等值线图 题型二:点状分布图
题型三:面状分布图 题型四:统计图表
题型一:等值线图
1、描述某一条等值线的(走向、延伸方向) 特点。 2、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点。
3、描述某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等值线图) 。
特点: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沿河谷和铁路线分布。 差异:与丙城市相比,乙城市的服务级别高,服务种类 多,服务范围广。
题型二:面状分布图 答题模板:描述点状分布图特点
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 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对其面积 大小、形状、极值应加以注意。
答题模式:形状;延伸方向;与其他地 理事物的关系;极值;面积大小。
典型特征:
一般数据以百分比出现:结构、比重、比例等
考查方式:
①读数值;②计算比例与数量;③分析主导 因素;③描述特点。
描述用语:
**以**为主(**占绝对优势);**比重波动大 (小);**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下降)...
高考地理专题【统计图练习题】

统计图练习题技能十曲线图[典例示范]【典例1】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
完成下题。
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析图过程][我的答案]________答案 C[技能整合]曲线图的判读方法如下1.看清楚坐标轴代表的含义以及数值的大小,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纵坐标表示某一项、或若干项地理事物(用不同的图例表示)的变化,根据曲线的升降,说明地理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2.搞清楚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般是纵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随着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变化而变化,曲线坡度越小表示变化越小,坡度越大表示变化越大;判读时主要根据曲线的大体走向来分析地理事物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律。
3.判读代表多个地理事物的曲线图时,首先应该比较曲线的数值大小,其次比较曲线的变化规律(即是呈正相关还是呈负相关),最后要特别关注曲线的转折点或几条曲线的交点等。
[技能演练]1.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解析第(1)题,夜间城市人口大多进入睡眠状态,户外活动最少,但PM2.5浓度仍然较高,说明户外活动减少对污染物沉降没有明显影响,A错误;城市降水日变化不明显,10时以后降水增多的情况不确定,B错误;10时以后由于城市受太阳辐射影响增大,加上人为原因排热增加,气温上升迅速,热岛效应增强,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正确;白天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夜间PM2.5浓度并不比白天低,说明PM2.5浓度与车流量无直接关系,D错误。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讲解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考点分析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讲解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考点分析一、考点分析1.常见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的类型能源统计图可分为静态统计图和动态统计图,静态统计图主要用于呈现某时期能源构成或对比,如对比某时期不同能源类型或不同区域的差异。
动态统计图主要呈现不同时期能源构成情况,一定有时间变化要素。
如:2.“三步”读图能源消费结构图的判读关键是“三找三析”和“三步”三找:一找坐标,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找范围,分析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找变化,分析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读图一般步骤如下:预备:粗看图形和组成要素。
图1为扇形图,只呈现了百分比关系;图2为柱状图,可呈现不同主体(国家)不同能源类型的比重;图3为多要素组合图,既呈现了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柱状图),也呈现了单位GDP能耗的变化(曲线图)。
第一步:找图例、坐标和点线柱。
①坐标统计图一般要先看坐标,如图3中纵坐标分别为能源消费量和单位GDP 能耗,横坐标为时间。
②看图3图例,明确图中主要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电,柱状图示意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曲线示意单位GDP能耗的变化。
③观察图3柱状图和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柱状图的构成,主要从柱状图和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上去观察,柱状图的构成要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大小。
第二步:析构成和变化,借原理析前因后果。
图1没有过多构成要素,较简单,重点抓住几种能源消费比重的大小差异;图2纵轴为百分比,要抓住各国间不同能源消费比重的差异;图3纵轴有两个,代表不同的构成要素,横轴为时间,可表示变化,因此要抓住两个要素随时间的变化。
结合不同能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对题干进行分析。
第三步:比较选项确定答案,或按解题思路用术语规范答题。
二、例题分析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
据此完成1~2题。
1.上图为某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A.减少灰霾天气B.减少紫外线辐射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消除酸雨危害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对比图中四个国家各种能源消费比重,可知丙国水电比重最大,化石能源比重最小,水电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碳排放量比重小,所以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丙国。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如何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图1 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2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3 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遵循一般的判读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三看”: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看比例,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如图1中要看清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的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如①省份原煤比重超过70%;②省份原油比重近60%;③省份原煤约占70%多,水电和原油占近30%;④省份原煤占80%多。
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
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
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
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纵坐标段的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
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的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最后得出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典型例题】(2013·上海卷)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1~2题。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刷题练专题2图表提升类突破3地理统计图表课件

2013年
26 894 16 610 10 284
2014年
27 395 16 821 10 574
2015年
27 747 16 884 10 863
1.2011~2015年我国( )
A.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
B.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增速
C.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D.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2.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
典图展示
读图指导
(1)看图例,读数据:结合图例,对应结构图中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 意图中数值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比,图示柱状(扇形)体中各个构成项目的含义。 (2)看数值,定范围:观察不同地理事物的数值大小、比例高低,特别注意每种地 理事物的范围(即归纳出各地理事物的构成特点)。 (3)看变化,找联系:对比观察柱状、扇状、曲线等数据载体的变化特征,分析相 互之间的联系。 ①地理数据随坐标的变化特征; ②不同图示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
[新题速递]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 年农民工总量为27 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读表(单位:万人),完成1 ~2题。
农民工总量 外出农民工 本地农民工
2011年
25 278 15 863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2012年
26 261 16 336 9 925
3.地理统计图表
[典图探究] 1.常见地理坐标统计图
典图展示
读图指导
(1)看坐标:看纵横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注意坐标轴上的数据单位,有时反映绝 对量,有时反映百分比,有时则反映变化量。 (2)看变化。 ①观察图中纵坐标反映的地理要素随横坐标的时空变化关系(数量、强弱、增减 等),关注低值点、高值点、转折点、相交点以及设定的标准值点等。 ②观察图中地理事物的数值特点,如曲线的陡直变化、柱状的高低变化、不同事 物之间的比例结构等。 (3)看关系:观察图中不同地理要素间的数据差异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4)析原因:根据纵横坐标之间的关系,或几个数据之间的增减关系,分析其中的 地理过程及主要原因。
高考地理考点: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典例解析+技法归纳+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典例解析+技法归纳+练习与答案解析)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图文并茂,无图考图”已成为地理命题的特点。
因此,把握正确的图表解读方法,充分挖掘图表信息,是保证顺利解答地理试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典例解析】(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A.东京、纽约B.纽约、伦敦C.东京、巴黎D.巴黎、伦敦[解析]第(1)题,东京星级餐厅多只能说明到东京旅游观光、就餐的人数多,星级餐厅并不是其地域文化的主体,A错;电影院屏幕属于文化设施,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不属于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B错;剧院也属于文化设施,纽约剧院多反映了当地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对;外籍学生多,是文化交流形成的,不属于伦敦地域文化特色,D错。
第(2)题,由表可知,东京和纽约经济总量都比较大,说明其经济功能较伦敦、巴黎更为突出。
伦敦、巴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由图可知两城市中图书馆、文化遗产等建筑较多,反映城市文化功能较突出。
[答案] (1)C (2)A【技法归纳】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玫瑰图等,其中地理坐标图和结构图一直是命题主角,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基本特点是判读的关键。
1.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步骤2.地理统计图的判读重点无论何种形式的地理统计图,均通过反映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趋势来承载重要的地理信息,因此应重点判读以下两个方面。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地理统计图 ppt

风玫瑰图和方位结合判读和分析
1、最大风频方向
东北风
2、最小风频方向
东南风
3、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火力发电最好布局在城 市的( 东南风 )方 位的郊区
例4:
读华北地区8级及以上风力出现天 数统计图,判断1-2题: 1.该地 风力≥8级的日数最多的3个月是 ( ) A.12、1、2月 B.3、4、5月 C.6、7、8月 D.9、10、11月 2.上述月份,该地易出现的自然 灾害是( ) A.风沙 B.伏旱 C.涝灾 D.暴雨
例5 该统计图反映了两种工业结构模式(模式Ⅰ和模 式Ⅱ),
I I—— —— 1985 1985 II II --- 1959 1959
(1)我国发展模式Ⅱ的优势是 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 。 (2)从现在水平来看该国位于 ( C )
A.东非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根据模式Ⅱ下资金、知识、资源、劳动力四种因素所占比例
0
20
40
60
80
100
0
第一产业
3.3 三角坐标图判读
(1).三个坐标系的组成
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
20
40
0
100
80
60 40
(2).数据只表示相对数量, 即“比重”或“比例”, 不表示绝对数量。 (3)这种图的构成要素 只能是三项。 (4)各构成要素所占 比重之和必然是 100%。
100 0 80
2.地理统计图类型
①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条形图)
②曲线图:如气温曲线图 年径流量(亿立 ③折线图 方米)
④三角坐标图
⑤扇形图(饼状图)
500 400 300 200 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