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案04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教案(第四章)

第四章生产论内容介绍:第一节企业及企业目标第二节生产及生产函数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第五节规模报酬第一节企业及企业目标问题:既然市场能够配置资源,为什么还会有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存在?一、两种资源配置手段:1、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并非免费午餐:交易成本(1937 科斯企业的性质)2. 看得见的手——管理管理取代市场机制的调节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问题:是否企业的规模越大越经济?计划经济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企业的边界在哪里?注意:技术进步不断改变企业的边界。
二、企业的目标:经验研究:美国一项对500家大型企业高级经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有多重目标。
分项目标出现比例为:利润:96.9%;增长:86.2%;成本效率:81.5%;长期生存:74.5%;短期生存:55.4%;管理乐趣:53.8%微观经济学中将企业的目标设定为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生产及生产函数一、生产者生产者亦称厂商(Firm),它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厂商可以采用个人、合伙、公司等组织形式。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二、生产与生产要素1、生产(Production):是指厂商把其可以支配的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物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或:将投入(Input)转变为产出(Output)的行为或活动。
2、生产要素:(1)劳动、(2)土地、(3)资本(4)企业家才能三、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1)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Q = f ( L, K…N, E )Q = f ( L , K )(2)在理解生产函数时必须注意A、生产函数反映的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技术条件的改变必然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高级微观经济学 讲义4

如果给定效用水平 ∈ , 根据值域的定义, 存在某个 ∈ | 得 ,从而保证 ∈ 不是空集。 3.
。如何证明这一结 目标函数 ⋅ 在 上连续(或在 上连续) 论?在 中任取一点 ,证明对收敛于 的每个点数列 , ⋅ → ⋅ 。 再看约束集 ∈ | 的特征。 时,这一集合非空。
4.
非空集:当 ∈
∗
证明:取 , ,设 。不难看出,
9
5.
,
在 上为一阶齐次函数
证明:取 0。我们证明在 , 和 , 下,支出最小化问题的解 相同。设前者的解为 ,后者的解为 。不难看出, , 因此, , , 就是说, , , 证毕 6. , 在 上为凹函数 , ,取λ ∈ 0,1 。 ≡λ 设在 因此, , 因此, λ , 1 λ λ , λ ⋅ ∗ 1 λ ⋅ 1
,
∗∗
。也就是说, ,
函数 ⋅ 在 上连续,因此,存在 并且, ⋅ 这与
∗∗ ∗
1使得
∗
,
。 证毕
是
,
下的最优解的前提矛盾。
4.
,
在 上递减
3
设
。求证: , , ;在 。 , 下,消费者选择 。
证明:设在 , 下,消费者选择 因为 ,所以, 由于 整理得到 ⋅ 因此, ⋅ 就是说,在价格为 , ,因此, ⋅
并且,效用函数严格单调,因此, ,∀ ∈ 就是说, min 在 取 中最小值时,支出最小化问题为 min
∈
。
。
⋅
. .
min
它的解显然为 。因为商品束 满足约束条件: min 同时实现最小支出: 0 ⋅ ⋅ ∀ ∈ ∈ | min 证毕 2. 在其定义域 上连续
8
定理 A2.21 最大值定理 3. 对所有的 ≫ ,在 上严格递增且无上界 。设 。我们要
2024版《微观经济学》教案

市场中买方和卖方拥有的信息不一致,导致 市场交易效率降低。
发展信息中介机构
通过专业化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机构,提高市 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政府或监管机构要求市场主体公开必要信息, 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对进入市场的主体进行资格审核,确保市场 主体具备提供真实信息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教案
CATALOGUE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生产者行为理论 • 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争策略 •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理论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政策
01
CATALOGUE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 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以及 这些行为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相互作用 并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支。
公共物品提供方式探讨
公共物品的特点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难以通 过市场机制有效提供。
政府直接提供
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直接生产和提供公 共物品。
政府间接提供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私人部门提 供公共物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私合作提供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提供公共物品, 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外部性内部化途径
完全垄断市场下企业决策
价格制定者行为
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作为价格制定者,通过控 制产量来影响市场价格。
垄断势力的来源
垄断势力可能来源于技术优势、规模经济、政府 特许或品牌优势等。
价格歧视策略
垄断企业可能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对不同消费者 或市场收取不同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2024版年度微观经济学教案优秀课件

2024/2/3
变动趋势
均衡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双方力量的对比。在供求基本平衡 的情况下,均衡价格会相对稳定;在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均衡 价格会发生变化。例如,当需求增加时,均衡价格会上升;当 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会下降。
10
03
消费者行为理论
2024/2/3
11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26
07
微观经济政策实践案例分析
2024/2/3
27
价格管制政策效果评估
2024/2/3
价格管制政策的定义与目的
01
通过行政手段对市场价格进行干预,以达到稳定物价、保护消
费者利益等目的。
价格管制政策的实施方式
02
包括最高限价、最低限价、价格冻结等。
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评估
03
分析政策实施后对市场价格、供求关系、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
是土地要素的收入。
25
利润理论
企业家才能的供给与需 求决定均衡利润水平, 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要
素收入。
社会福利最大化政策建议
2024/2/3
打破行业垄断,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通过反垄断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市场进入门 槛,促进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
完善要素市场定价机制
应用举例
例如,一个人吃馒头,吃第一个馒头时感觉最香,吃第二个时感觉还不错,吃 第三个时感觉就有些饱了,再吃第四个、第五个时就感觉有些撑了,越吃越不 舒服。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体现。
2024/2/3
13
消费者剩余概念及计算方法
2024/2/3
消费者剩余概念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 差额。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所属系:涉外经济贸易系任课教师:***课程属性:专业核心基础课授课周数:18周周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案前言一、课程性质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计划采用一学年时间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目的与任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
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它试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习科学的经济分析思想和分析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框架,并能熟练运用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分析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并为后继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从微观层面建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为学习宏观经济学以及其他应用经济类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初步具备探索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经济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会查阅经济数据和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手段。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所用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叶德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目:《经济学》和《经济学小品和案例》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魏埙等南开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梁小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宋承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微观经济学》朱善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四、教案具体内容:(见下页)本次课题:绪论(2课时)讲授内容:引言:通过请同学们说说对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解引出其研究对象。
高微观经济学教案

高微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解释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1.2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经济、资源、需求、供给等基本经济概念探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1.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解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1.4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概述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经济学家探讨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第二章:需求与供给2.1 需求理论解释需求、需求曲线、需求量等概念探讨需求曲线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2 供给理论解释供给、供给曲线、供给量等概念探讨供给曲线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3 市场均衡与价格决定解释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条件探讨价格决定机制和价格弹性2.4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应用分析分析市场需求与供给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特点和影响探讨价格控制、补贴等政策对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影响第三章: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3.1 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消费者偏好、边际效用、预算约束等概念探讨消费者选择和需求曲线的关系3.2 生产者行为理论解释生产要素、生产技术、生产成本等概念探讨生产者选择和供给曲线的关系3.3 短期和长期成本分析解释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等概念探讨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特点和关系3.4 应用分析: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分析企业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探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竞争策略第四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4.1 完全竞争市场解释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条件探讨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决定和资源配置4.2 垄断市场解释垄断市场的特点和条件探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决定和资源配置4.3 寡头垄断市场解释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条件探讨寡头垄断市场下的竞争策略和价格决定4.4 竞争策略分析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竞争策略探讨价格战、广告战、产品差异化等竞争方式的特点和影响第五章:福利经济学与市场失灵5.1 福利经济学基本概念解释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等概念探讨福利经济学的目标和社会福利函数5.2 市场失灵的原因与表现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探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品等问题5.3 政府干预与政策分析解释政府干预的原因和目的探讨价格控制、补贴、税收等政策的效应和评价5.4 应用分析:市场竞争与公共福利分析市场竞争对公共福利的影响探讨政府在市场竞争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六章:交换与市场6.1 交换与价值理论解释交换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价值、价格和货币等交换媒介6.2 价格体系与市场均衡分析价格体系如何形成市场均衡探讨供求变动对价格体系的影响6.3 市场效率与福利分析解释市场效率的概念及其衡量分析市场效率与消费者、生产者剩余的关系6.4 应用分析:价格歧视与市场效率探讨价格歧视的概念及其经济效应分析价格歧视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7.1 生产要素与生产机会解释生产要素的概念及其分类探讨生产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7.2 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分析要素价格决定机制探讨收入分配与公平问题7.3 要素市场政策分析解释政府对要素市场的干预政策分析政策对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的影响7.4 应用分析: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配置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竞争策略探讨人力资源配置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第八章:投资与融资决策8.1 投资与储蓄理论解释投资与储蓄的概念及其关系探讨投资、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8.2 企业融资与投资决策分析企业融资渠道与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探讨企业融资结构与投资风险的关系8.3 资本市场与投资评估解释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探讨投资项目的评估与风险分析8.4 应用分析:企业投资与产业发展分析企业投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政府如何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第九章:博弈论与经济行为9.1 博弈论基本概念解释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探讨博弈的类型和参与者策略9.2 静态博弈与纳什均衡分析静态博弈及其纳什均衡解探讨博弈均衡在现实经济中的运用9.3 动态博弈与重复博弈解释动态博弈及其重复博弈的特点探讨重复博弈在长期合作中的作用9.4 应用分析:市场竞争与博弈策略分析市场竞争中的博弈策略及其效果探讨企业如何运用博弈论优化竞争策略第十章: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10.1 经济发展理论解释经济发展及其内涵和外延探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0.2 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分析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探讨政府如何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10.3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类型及其目标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10.4 应用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政策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政策的特点和影响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制定国际经济贸易政策以实现国家发展目标重点解析本教案《高微观经济学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市场结构、竞争策略、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交换与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投资与融资决策、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微观经济系教案第4讲

教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参考书:
1.《经济学》(第十七版).[美]萨缪尔森.华夏出版社.2001年。
2.《经济学》(第二版).[美]曼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经济学》(第二版) . [美]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案例二】拥挤难道是我的错?收拥挤费到底有没有用?
教学设计
1.回顾前面2节的相关知识,从供给和需求曲线入手,讲授供求达到均衡的基本模型,强调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含义和实现过程;
2.接着分析需求和价格变化对均衡的影响,介绍供求定理;
3.最后补充讲授价格理论的应用,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供求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中间穿插课堂思考和案例,强调用实例介绍理论,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小结。
教学手段
与方法
课堂讲解为主,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并进行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一、供求均衡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2.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二、供求理论的运用
1.支持价格
2.例一】对房租的限制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吗?
4.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宏观部分)(第四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作业、讨论题或思考题
1.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2.什么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
3.分析价格管制的原因及其影响。
课程单元教案(第4讲:2课时)
本单元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定义含义;理解均衡价格形成的机制;能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限制价格、支持价格等经济问题。
高微观经济学教案

高微观经济学教案一、引言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供需分析、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供需分析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供需的基本概念,掌握供需曲线绘制和分析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a. 需求曲线及其变动原因b. 供给曲线及其变动原因c. 市场均衡与价格形成d. 供需弹性及其应用3. 教学方法:通过绘制供需曲线,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供需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市场结构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掌握市场力量分析方法。
2. 教学内容:a. 完全竞争市场b. 垄断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竞争性市场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不同市场结构的优缺点。
四、消费者行为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原理,掌握需求曲线的绘制和分析方法。
2. 教学内容:a. 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b. 预算约束与需求曲线c. 价格歧视与消费者剩余d. 消费者行为应用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通过绘制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分析方法。
五、生产者行为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生产者行为的基本原理,掌握供给曲线的绘制和分析方法。
2. 教学内容:a. 生产要素与生产可能性b. 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c. 短期与长期成本曲线d. 生产者行为应用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通过绘制生产函数和成本曲线,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生产者行为的基本分析方法。
六、福利经济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福利函数和效率的衡量方法。
2. 教学内容:a. 福利经济学基本概念b. 社会福利函数c. 效率的衡量:帕累托效率d. 市场失灵与福利改进3. 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福利经济学案例,使学生了解福利经济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均衡本章结构:◆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Cournot寡头垄断模型◆Bertrand寡头垄断模型◆Stackleberg寡头垄断模型⏹垄断竞争◆均衡与福利局部均衡的含义:n种商品,n个市场,第i个市场上供求相等,为局部均衡;n个市场上同时实现供求相等,为一般均衡(第五章)。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点:单个的消费者和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和所有企业的供给相等,决定均衡价格,个别消费者和个别企业只能够接受这一价格。
1、 消费者{}1,...,i I ∈在给定价格下最大化效用:()max ,..u s t y ≤x px x解得:()*,y =x x p用iq 表示第i 个消费者对第q 种商品的需求,p 为此种商品的价格,p 为其他1n -中商品向量的价格向量。
该消费者对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i iq p y p 。
市场需求函数为:()1(,,)Idiii q p q p y ==∑p即个人需求的加总 市场需求函数的特点:1:所有消费者的总需求 2:()(,)ddqp qp =p3:市场需求决定于收入分布:()1(,,,...,)ddIqp qp y y =p在某些条件下,决定于总收入:()1(,,)Iddi i qp qp y ==∑p4:市场需求在所有价格和收入向量上有零阶齐次性2、 企业j 在给定的产品和投入品价格下最大化利润:()max ,..,pq s tf y q -≥wx x x解得:()*,q q p =w短期均衡:特点:企业数量有限(Finite ),为J 个, 短期市场供给曲线为:()()1,Jsj j qp q p ==∑w短期均衡价格为*p ,有()()()***11*(,,),IjdisJii j q qp p p q p y q =====∑∑p w长期均衡:供给等于需求:()11(,,),IJiiji j p q y qp ===∑∑p w长期利润为零:()0,1,...,jp j J π==,J 为企业数量垄断的市场结构需求函数:()p q ,特点:()0p q qδδ< 需求弹性:()()()p q qq p q qδεδ=收益函数:()()R q p q q = 边际收益函数:()()()()()()()()()111R q MR q qp q p q qqp q q p q q p q p q q δδδδδδε==+⎡⎤=+⎢⎥⎣⎦⎡⎤=+⎢⎥⎣⎦垄断企业最大化利润的一阶条件:()()**0MR q MC q =≥⇓ ()()**11q q εε≤-≥ 结论:垄断企业在弹性大于1的区间生产()()()()****11MR q p q MC q q ε⎡⎤⎢⎥=+=⎢⎥⎣⎦ ⇓Lerner 系数或成本加成定价系数:()()()()****1p q MC qp qqε-=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特点:企业的行为相互影响。
◆ 串谋 ◆ 竞争串谋(合作):最大化联合利润J 个企业,企业j 的产量为jq ,利润为:()1,...,,...,jjjJq q q ∏=∏有:0,jk j k qδδ∏<≠含义:保持本企业产量不变,其他企业增加产量会降低本企业利润。
串谋的目的:()11max ,...,,...,J j j Jj q q q =∏∑q 设最优解为q ,一阶条件为:()()1,00kjJk kj j kq q δδδδ=≠<>∏∏+=∑q q()0kkqδδ∏>q 含义:保持其他企业产量不变,本企业扩大产量会增加本企业利润。
结论:联合利润最大化的解不稳定,不是均衡解。
竞争(非合作):各个企业最大化自身利润:()1max ,...,,...,,1,...j j j Jj q q q j J q ∏=∏= 解为Nash 均衡。
与本章有关的博弈论概念 ◆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策略形式博弈:参与者同时选择各自的策略,所有被选择的策略构成策略组合,决定各参与者的收益。
例1:囚徒两难:囚徒2 坦白 不坦白囚徒1坦白-6,-6 0,-9 不坦白-9,0-1,-1参与者集合:{}12囚徒,囚徒 策略(行动空间): 囚徒1:{}1S =坦白,不坦白 囚徒2:{}2S =坦白,不坦白 策略组合空间:()()()()12S S S =⨯⎧⎫=⎨⎬⎩⎭坦白,坦白坦白,不坦白不坦白,坦白不坦白,不坦白 收益函数::iu S →囚徒1: 囚徒2()()()()1111691u u u u =-==-=-坦白,坦白坦白,不坦白不坦白,坦白不坦白,不坦白()()()()1111691u u u u =-=-==-坦白,坦白坦白,不坦白不坦白,坦白不坦白,不坦白Nash 均衡:(坦白,坦白)定义:博弈n 人策略性博弈,策略空间为1,...,n S S ,收益函数为:i u S ⨯→卡氏集,该博弈表示为{}11,...,;,...,n n G S S u u =完全信息的含义:参与各方知道对手、对手的策略空间、收益函数 知道参与者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 不知道对手所选择的策略(行动)。
Nash 均衡:在策略博弈{}11,...,;,...,n n S S u u 中,策略组合()1,...,n s s 构成Nash 均衡,如果对所有的参与者1,...,i n =,对所有的i i s S '∈,有()(),,i i i i u s s u s s --'≥。
理解:给定各方的Nash 解,任何一方都不会偏离这一解,否则,收益会更低。
例2:猜硬币游戏:表示为策略博弈的标准形式无Nash 纯策略均衡,但是有Nash 混合策略均衡 1的策略空间:(){}1p p -正面,反面 2的策略空间:(){}1q q -正面,反面1的期望效用:()12,u g g =()()()()11111111pq p q p q p q ----+--1的目标:()()()()2max 11111111pq p q p q p q g ---+---解的:12q =同理:12p =1111,2222⎛⎫⎛⎫⎛⎫ ⎪ ⎪ ⎪⎝⎭⎝⎭⎝⎭,,为Nash 均衡解。
混合策略Nash 均衡定义:混合策略组合()1,...,n σσσ=构成博弈(){}{}{};i i S u ∆的Nash 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1,...,i n =,对所有的()i i S σ'∈∆,有:()(),,i i i i i i u u σσσσ--'≥。
完全信息两时期博弈(Stackelberg 模型) ①. 参与者1从行动或策略集1S 中选择策略1s ②. 参与者2观察到参与者1的选择,从行动或策略集2S 中选择策略2s③. 两人的收益分别为()112,u s s 和()212,u s s 特点:收益函数是公开信息求解:反向归纳法1、 参与者2最大化自己的目标函数()2122max,u s s s 设最优解为()21s R s =——反应函数2、 参与者1考虑到2的反应,最大化自己的目标函数()()1111max,u s R s s 设最优解为*1s ,代入到2的反应函数中,得到()**21s R s =3、Nash 均衡为()**12,s sCournot 模型:寡头企业同质产品产量竞争模型 企业数量:J 成本函数相同:(),0,1,...,j j C qcq c j J =≥=需求函数:1,0,0,Jjj p a b q a b a c ==->>>∑策略形式博弈表述: 参与者集合:{}1,...,J策略集合:0,,1,...,ja c q j Jb -⎡⎤∈=⎢⎥⎣⎦企业j 的收益函数——利润——为:()()()1121,,...,,...,jjJjjjJk j j k Jj jk j jk k jq q q p qC qa b q q cqaq bqq b qcqπ==≠=-⎛⎫=-- ⎪⎝⎭=---∑∑求Nash 均衡解: 设()1,...,,...,jJ q q q为Nash 均衡解,有:()()11,...,,...,,...,,...,jjJjjJq q q q q q ππ≥一阶条件为:()11,,...,,...,20j J Jk jk k jj jq qa bq b c qq q δπδ=≠=---=∑即:1,1Jkk k jk jJkjb a b q b q ca b q cq =≠==---=--∑∑()1ja qb J q c-==+Bertrand 模型:同质产品价格竞争: 企业数量:2成本函数:(),0C q cq c =>需求函数:Q p αβ=-,p 为市场价格特征:◆ 企业同时选择价格◆ 给定价格下,企业有无限的生产能力◆ 在价格不同时,低价格企业拥有整个市场;高价格市场占有率为零。
◆ 在价格相同时,两家企业平分市场。
策略形式博弈表述:◆ 参与者集合:{}12, ◆ 策略空间:,1,2i ip c p i αβ⎧⎫≤≤=⎨⎬⎩⎭◆ 1的收益函数:()()()()()11121121112,1,,20,p c p c p p p p p c p c p p αβπαβ⎧--<<⎪⎪=--<=⎨⎪⎪⎩其他Nash 均衡:(),c c 双方收益:()0,0 证明:①(),c c 为Nash 均衡假设企业2保持2p c =不变,企业1选择1p c >,10π=,且对其产品的需求为0。
②(),c c 为唯一的Nash 均衡 设()12,p c p c >>为Nash 均衡。
给定1p c >,企业2最大化自己的利润。
如果21p p >,企业2市场为零,利润为零如果21p p =,企业2与企业1平分市场,有正的利润,但是,只要21p p <且21p p →,利润更高。
所以,企业2选择21c p p <<企业1会有相同的选择:12c p p <<所以,不可能有()12,p c p c >>为Nash 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特点:差别化产品,但产品间高度替代。
(),0,0,j jjjj kq qq q k j p pδδδδ=<>≠p 企业j 的收益函数——利润:()()()()jjjjjq p c q π=-p p p设Nash 均衡为:()1,...,,...,jjp p p =p 。
满足一阶条件:()()()()()()()()()()()()()()()0j j j j jj j j j j jj j j jj j jj jj q q c q p p p q pq p q p MC q p q q MR q MC q p δπ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p p p p p p p p p p p p 短期均衡:长期:()()0jjq π=p福利与均衡衡量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初始价格水平0p价格下降为1p收入保持在0y的水平上消费者愿意为价格水平下降付出多少钱?在均衡点,其付出的钱将使其所获得的效用水平不低于价格下降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