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奥鹏东师2020年春季《创造心理学》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2020年春季《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离线考核奥鹏东师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
2020年春季奥鹏东北师大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试读1页答案在最后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
1、自我概念
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2、学习
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3、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
4、正迁移
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心算,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等。
5、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
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
1、简答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实验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第3次正确答案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实验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第3次正确答
案
东北师范大学
东师远程
实验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第3次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实验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第3次41.0
1. 关于句子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积极的思维过程
B 根据所获得语言材料去建构意义的过程
C 自上而下加工过程
D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的交互作用结果
【答案】:C
2. 听觉掩蔽是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的阈限值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的现象
【选项】:
A 增加
B 减小
C 先增加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加。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幼儿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B.能独立的做事
C.独立的思考问题
D.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正确答案:A
9.由画面的整个情境引起的想象是()
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正确答案:B
10.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量表法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正确答案:B
3.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很难弥补。这个时期叫做()
A.转折期
B.危机期
C.关键期
D.过渡期
正确答案:C
4.4岁幼儿的注意能够保持()
A.3-5分钟
B.7-8分钟
C.10分钟
D.15分钟
B.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与游戏密不可分
C.语言调节对幼儿有意注意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D.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正确答案:ABC
6.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具体措施()
A.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
B.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C.利用特色游戏锻炼幼儿集中注意力
D.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教育
正确答案:ABCD
7.脑发展的两个明显加速期和飞跃期是()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4-5岁的幼儿,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幼儿辨别颜色及其名称有一定的顺序,掌握颜色名称的顺序先是红,然后是黄、绿。()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师《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2答案004

东师《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2答案004 (单选题)1: “月亮在云中穿行”是哪一种运动知觉现象?A:诱导运动B:似动现象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正确答案: A(单选题)2:我们对如何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的记忆是指:A:语义记忆B:情景记忆C:长时记忆D:程序性记忆正确答案: D(单选题)3:下列哪一种过程与其他过程不属同一范畴?A:知觉恒常性B:知觉防御C:图形背景转换D:选择性注意正确答案: D(单选题)4:智商在全部人口中呈()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随机分布D: U型分布正确答案: A(单选题)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概念正确答案: D(单选题)6:一朵红花,在不同程度的光照条件下,人们仍知觉为红的,这是知觉的()A:颜色恒常性B:亮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形状恒常性正确答案: A(单项选择题)7:坎农提出的情绪理论出格重视什么结构的感化?A:大脑皮层B:丘脑C:边缘系统D:网状结构正确答案: B(单选题)8:XXX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A: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B: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C:对XXX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的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D: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正确答案: C (单选题)9:声音的频率和听觉的什么特性相对应?A:音调B:音响C:音色D:强度正确答案: A(单选题)10:神经元是由()组成的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正确答案: A(单选题)11:利用人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是()A:形象思惟B:动作思惟C:创造性思维D:抽象思惟正确答案: A(单选题)12: ()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A:结合区B:低级感觉区C:初级运动区D:言语区正确答案: A(单选题)13:边缘系统不包括:A:海马B:扣带回C:下丘脑D:杏仁核正确答案: B(单项选择题)14:瑞士心理学家XXX把性格分为:A:内倾型—外倾型B:独立型—顺从型C:文化型—社会型D:场独立型—场依存型正确答案: A(单项选择题)15:对于XXX来说,什么是心理学的目标?A:解释B:实验控制C:描述D:预测正确答案: A(多选题)16:动机的认知理论包孕( )A:期待代价理论B:动机归因理论C:XXX理论D:坎农-XXX学说正确答案: A,B(多选题)17:下列属于得性动机的是( )A:进食B:权利动机C:成就动机D:尊重的需要正确答案: B,C,D(多选题)18:关于机能主义学派,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代表人物是XXXB:解释,而不是实验控制才是心理学的目标C:研究心理机能D:研讨心理内容正确答案: A,B,C(多选题)19:智力开展的趋向主要包孕( )A:童年期、少年期是最重要的时期B: 18-25岁达到顶峰C: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趋势;成年期稳定D:存在个体差异正确答案: A,B,C,D(多选题)20:在情绪的四维理论中,XXX指出情绪由四个维度组成,主要包括( )A:愉快度B:紧张度C:激动度D:确信度正确答案: A,B,C,D(判断题)21:XXX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创造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2第4次正确答案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3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本主义思潮对人类精神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4.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更富于现实性,他们更喜欢进行“现实基础”上的创造性想象。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5.高创造性艺术家更具有艺术倾向、更富于想象力和直觉性,对生活中的新经验抱有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态度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27.自我实现需要是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28.托兰斯测验由言语创造思维测验、写作创造思维测验以及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构成。这些测验均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呈现,测验过程轻松愉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29.意志力属于非智力因素。
【选项】:
A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死记硬背,缺少自己的论证,请不要表示同意,要求他拿出例证来;
B要注意听学生的回答,抓住他们表述中的每一个思想,以便不放过任何一个为他们揭示某种新东西的机会;
C永远不要用最容易的方法解决学生们的争论,即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或正确的解法;
D授课时间表和上下课铃声不应当成为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
9.进入()以后,在生理尤其是高级神经系统和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基本成熟,自我和个性也趋于稳定
【选项】:
A少年期
B青年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答案】:C
10.()是智力的核心
【选项】:
2020年春季《教育心理学》 离线考核奥鹏东师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心理学》2020年春季奥鹏东北师大考核试题标准答案试读1页答案在最后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遗忘是指记忆信息的消失或不能提取。
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干扰造成的。
干扰是指在学习之前或之后学习的别的东西分散了对当前学习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了信息丧失。
实验研究表明,干扰有两种,一种叫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
另一种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叫倒摄抑制。
在学习和回忆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遗忘最多,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遗忘最多。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忘和提取失败有关。
许多研究者认为,当遗忘发生时,学习者并非真的“失去”了信息,而是学习者不能提取信息。
在试图提取信息时,人们常常意识到他们在长时记忆中贮存了一些东西,但是他们无法准确地说出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舌尖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贮存时没有做适当的加工或者找不到适当的回忆线索。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1.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对学生进行奖励,奖励便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志,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增强自我效能。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人在知觉某个对象时,常用知识经验解释并利用词语加以标志,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正确答案:B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空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起的心理活动是()
B.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正确答案:B
6.对学习、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是什么记忆?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正确答案:B
7.心理测量中的信度与效度关系的不恰当表述是:
A.有效度,一定有高信度
C.中央执行系统
D.短时存储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IQ的平均值为100,标准差是16。一个人的IQ是116,表示他的智力比总体中84℅的人要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懒惰属于人的能力特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舌尖现象是指短时记忆中有某种信息,但情急之中却想不起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6.常模是用于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的,并又总体测量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7.格式塔理论主要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有研究表明中年之后流体智力有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是稳步上升的。
()A、错误B、正确2.关于创造性与智力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也肯定低D、创造性与智力是独立的3.幼儿动作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儿童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从直接方面看,儿童动作的发展势必促进儿童感知觉、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获取,进而影响到儿童创造的发展。
从间接方面看,儿童各项动作的发展不仅是其进行创造性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游戏等)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够促使儿童独立活动的倾向日益发展起来,从而推动儿童创造的发展。
()A.错误B.正确4.()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
A、注意力B、观察力C、记忆力D、想象力5.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乘数来表示。
()A.错误B.正确6.“以事物的形态(如形状、颜色、味道、气味、明暗)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是发散思维课中的哪一种?()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7.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基本上同步,性别差异不明显。
()A.错误B.正确8.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它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
()A、错误B、正确9.小学儿童思维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的矛盾﹔思维的发散性与单一性的矛盾﹔思维的能动性与不随意性的矛盾。
()A.错误B.正确10.()把谱系调查和统计方法引入到创造心理学的研究中来,前者属于社会学的方法,后者属于数学方法。
A.高尔顿B.弗洛姆C.卡特尔D.马斯洛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线考核
《创造心理学》
东北师大2020年春季
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试读1页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
1.发散型认知方式
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逆向思维
背逆通常的思考方法。
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叫做反向思维。
因为客观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甲能产生乙,乙也能产生甲。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3.集体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
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
在设计方面,我们通常要采用的“头脑风暴”,每个不论可能性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能说通了,都可以被大家认同,而且被采纳,最后总结出结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
1. 怎样通过人格来培养创造性能力?
有利于创造发挥的人格特征包括自信、好奇、乐观、坚持性、抗挫折等,那么通过培养这些人格特征来培养创新精神。
1)培养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