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条的设置研究
檩条、墙梁设计与构造分析

檩条、墙梁设计与构造分析摘要:在应用广泛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中, 最为困难的是对檩条的设计计算。
困难来自于两方面:首先,在设计规范或规程中无简单实用的计算公式供设计人员采用; 其次,为节省钢材,轻钢结构中的檩条除用于承担梁的功能外往往兼作支撑体系中的压杆,同时还通过隅撑对门式刚架的梁和柱提供侧向支承。
如果考虑门式刚架轻钢房屋中的蒙皮效应,则檩条的构造和受力计算更为复杂。
檩条通常由薄钢板冷弯成型,计算中还需考虑屈曲后的有效截面等问题,因此,精确计算檩条的承载能力非常困难。
关键词:檩条墙梁设计构造分析1檩条计算1.1檩条计算公式对于实腹式檩条计算,《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1](简称门刚规范)第9.1.5条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由于檩条计算不由抗剪强度控制,因此,以下均不涉及檩条抗剪强度问题):(1)门刚规范第9.1.5条第1款规定:当屋面能阻止檩条侧向位移和扭转时,实腹式檩条可仅做强度计算,不做整体稳定计算。
抗弯强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x’/Wenx’≤f (1)式中:Mx’为腹板平面内的弯矩设计值,N.mm;Wenx’为按腹板平面内计算的有效净截面模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或净截面模量(对热轧型钢),mm3;f为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2)门刚规范第9.1.5条第2款规定:当屋面不能阻止檩条侧向位移和扭转时,应按下式计算檩条的稳定性:Mx/(ψbyWenx)+My/Weny≤f (2)式中:Mx、My分别为对截面主轴x、y轴的弯矩设计值,N.mm;Wenx、Weny分别为对截面主轴x、y轴的有效净截面模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或净截面模量(对热轧型钢),mm3;ψby为梁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热轧型钢构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计算。
(3)门刚规范第9.1.5条第3款规定:在风吸力作用下,受压下翼缘的稳定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计算;当受压下翼缘有内衬板约束且能防止檩条截面扭转时,整体稳定性可不做计算。
拉条设置原则

拉条设置原则
1.拉条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页面的用户体验,可以用来显示重要的信息或提示用户进行操作。
2.拉条的颜色和样式应该与页面整体风格相符,并且需要注意文字和背景的对比度,以确保文字清晰可见。
3.拉条的位置应该在页面顶部或底部,避免遮挡重要信息,同时也方便用户操作。
4.拉条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冗长或复杂,同时需要针对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定位。
5.拉条出现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不要过于频繁或干扰用户的浏览体验。
6.拉条的关闭按钮应该清晰可见,且易于操作,以便用户随时关闭。
7.拉条的效果应该流畅自然,避免过多的动画或过渡效果,以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8.在设置拉条之前,应该先进行用户调研和测试,以确保拉条的设计和内容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 1 -。
1支撑,拉条及拉条连接节点的常见错误

第!"卷第#期建筑结构$%%"年#月轻钢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错误分析鲁莉(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上海$%%%!$)梁发云(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提要]轻钢结构近年来在我国得以广泛应用,但部分设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由于设计不周等原因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具体实例,总结了轻钢结构设计中在支撑设置、拉条设置、拉条节点等几方面的常见设计错误,并加以分析,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轻钢结构设计错误门式刚架支撑拉条’()*+,-()*+.+--/.+012+10-.30--4+-5.(6-/71.-8(59*(53(50-2-5+7-30.:;-231.-.<=-.+012+10-8-.()5-0.*36-5’+>--5+03(5-8(5+*(..?-2(3/(@-8A (-/8,322(8-5+.81-+<(52<5.(8-03+-8-.()5*3??-5-8<223.(<53//7:B -6-03/2<==<5-0C 0<0.(5+*-8-.()5<A >032-,+-5.(<50<8,+-5.(<50<8D <(5+.30-(5+0<812-8358353/7@-8+*0<1)*-5)(5--0(5)?032+(2-.:E +235>-0-A -008+<8-.()5-0.(5?032+(2-:!"#$%&’(:/()*+,-()*+.+--/.+012+10-.;8-.()5-00<0.;)3>/-8A 03=-;>032-;+-5.(<50<8目前很多轻钢厂家是设计、制作、安装一体化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因此,轻钢结构由于设计不周等原因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F ]。
拉条设置形式对实腹式檩条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 eat et f ra os ut n K n n nvrt,K n n 5 0 0 C ia D pr n o U bnC nt ci , umi U i sy u mi 6 00 , hn ) m r o g ei g
第2 7卷第 4期
2 1 年 8月 01
结
构工程来自师 V0 _ 7. No. I2 4
Aug 2 . 011
S r c u a En i e r tu t r l gn e s
拉 条 设 置形 式 对 实 腹 式檩 条 稳 定承 载 力 的影 响研 究
宋 高丽 沈 凡 杨 光 华
( 昆明学院城建系 ,昆明 6 00 ) 5 0 0
来 的荷载外 , 通常还兼作支撑体 系中的压杆 , 同时
1 引 言
在应 用广 泛 的 门式 刚 架结 构 中 , 条 的用 钢 檩
还通 过隅撑 对 刚架 梁 提 供 平 面 外 的侧 向支 承 , 若 再 考 虑屋 面板 、 条 、 杆 对檩 条 的支 撑作 用 , 拉 撑 檩 条 的受力非 常 复杂 , 通 钢 结 构 构 件 的 理想 化 模 普 型远 不能满 足其 计算 分析 的需 要 。
Ab t a t Th o g h s ld — we u ln mo e o dng ts t y a d he t e r tc la ay i nd r te sr c r u h t e o i — b p ri e d l la i e t sud n t h o e ia n l ss u e h
摘
要
通 过 对不 同拉 条 设置 形式 下 实腹 式檩 条模 型 的加 载 试验研 究和 理 论 分析 , 出现行 规 范仅 以 指
檩条参数设计

-------------------------------| 连续檩条设计|| || 构件:CLT1 || 日期:2010/12/21 || 时间:09:05:18 |------------------------------------ 设计信息-----钢材:Q235檩条间距(m):1.500连续檩条跨数:5 跨及以上边跨跨度(m):6.000中间跨跨度(m):6.000设置拉条数:1【一般设置2道】拉条作用:约束上翼缘【约束位置取在何处?当采取门规附录F时,“约束下翼缘”无效,计算长度取全长。
】屋面倾角(度):5.711【可以根据建筑图自己去计算】屋面材料:压型钢板屋面(无吊顶)【铝板怎么选取?按铝的重度乘以铝板的厚度,一般铝板厚度很薄才几毫米。
】验算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风吸力作用下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方法:按附录E验算解析:方法一(按门规CECS102:2002计算[风吸力作用按附录E计算])适用于仅在靠近檩条的上翼缘侧(或墙梁的外翼缘侧)单侧设置拉条情况;方法二(按冷弯薄壁型钢规范GB50018-2002计算)方法三(按门规CECS102:2002计算[风吸力作用按式(6.3.7-2)计算])方法二、三:拉条设置在靠近檩条的下翼缘侧(或墙梁的内翼缘侧),或者两侧均设置拉条,方法二与方法三之间的差别主要在薄钢规范与门规在挠度的控制限制不一样。
屋面板惯性矩(mm4):200000.000【如何取截面计算?】屋面板跨数:双跨或多跨容许挠度限值[υ]: l/150边跨挠度限值: 40.000 (mm)中跨挠度限值: 40.000 (mm)屋面板能否阻止檩条上翼缘受压侧向失稳:能【应该是看屋面材料的吧?比如压型钢板的刚度大可以阻止,而铝板能阻止侧向失稳吗?】是否采用构造保证檩条风吸力下翼缘受压侧向失稳:不采用【什么情况下采用?】计算檩条截面自重作用:计算活荷作用方式: 考虑最不利布置【对于连续跨才有不利布置,单跨是不存在的】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如何取值?依据?】建议保留该值搭接双檩刚度折减系数:0.500【如何取值?依据?】建议保留该值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0.900【同混凝土结构0.8~0.9吗?】有关资料建议可以考虑释放支座弯矩的10%即调幅系数为0.9。
拉条设置原则范文

拉条设置原则范文拉条设置原则是指在创作和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思考和规划,确定界面元素的位置和尺寸,并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排列和布局,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下面将从可读性、一致性、美观性和可访问性四个方面探讨拉条设置的原则。
第一,可读性是拉条设置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行间距和颜色等,确保拉条上的文字清晰易读,并与背景颜色或背景图案形成明显对比,提高用户阅读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拉条的背景色或导航栏的颜色、边框等来增强导航的可读性,让用户能够清楚地识别和使用拉条。
第二,一致性是拉条设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在设计拉条时,应保持界面元素的一致性,即在整个界面中使用相同的样式、颜色和形状等,以确保用户在使用不同功能的拉条时,能够快速地找到所需的功能,并减少混淆和困惑。
同时,还应保持拉条的排列顺序和布局方式的一致性,以便用户能够在不同页面之间进行导航和操作。
第三,美观性是拉条设置不可忽视的原则。
通过合理的配色方案、适当的图标设计和吸引人的页面布局,可以增加拉条的美观性,提高用户对界面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拉条的样式、形状和动画效果等,使其更加具有吸引力,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和留存率。
第四,可访问性是拉条设置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设计和设置拉条时,应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确保拉条可以方便地使用和操作。
比如,应充分考虑到用户可能的操作方式和输入习惯,合理设置拉条的大小和间距,以便用户能够准确地点击和拖动拉条。
同时,还应保证拉条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拉条设置原则主要包括可读性、一致性、美观性和可访问性四个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在设计和设置拉条时,可以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留存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和效益。
简述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及应用

简述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及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门式刚架结构的概况,对它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材料选型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简要介绍,有利于对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有较为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轻型门式刚架设计步骤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轻型门式刚架房屋钢结构在中国的应用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彩色钢板生产的增加和焊接h型钢的出现,轻钢结构在我国进入繁荣与发展的时代。
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门式刚架的梁、柱多采用焊接h形变截面构件,单跨刚架的梁柱节点多采用刚接,多跨者大多刚接和铰接并用;柱脚可与基础刚接或铰接;围护结构多采用压型钢板;保温隔热材料多采用玻璃丝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承重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一、柱网布置的确定轻钢厂房结构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配合工艺要求进行柱网的平面布置。
在尽可能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功能上,应根据房屋的高度确定合理的跨度。
通过已往多个工程的设计实践,在门式刚架设计过程中对柱网布置得出以下结论:(一)通过大量的计算发现,当檐高6米,柱间距7.5米,当负载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跨度在18~30米之间的刚架单位用钢量(q235b)为18~28kg/m2;当跨度在21~48米之间的刚架单位用钢量为25~40 kg/m2;当檐高为12m、跨度超过48m时宜采用多跨刚架(中间设置摇摆柱),其用钢量较单跨钢架节约18%左右,因此设计门式刚架时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较为经济的跨度,不宜盲目追求大跨度。
对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而言,刚架用钢量是最主要的,当刚架跨度较小时,刚架用钢量甚至占总用钢量的50%以上,而其它各构件用钢量,特别是墙架梁、柱间支撑、屋面支撑,其用钢量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在设计门式刚架时应精确设计,合理使用。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践与体会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践与体会摘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是一项以本科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
文章从一个本科生参与者的角度,介绍了创新性实验项目中的选题、方案计划和组织实施等全过程,阐述了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实践体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强调的是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相结合,遵循“兴趣驱动、自主试验、重在过程”的原则,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并与科学实验结果相结合,以达到长远效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急功近利,不为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启发。
1 创新性实验项目实践1.1 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提出通过《钢结构设计原理》和《钢结构设计》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檩条的计算中,拉条的合理设置至关重要,拉条作为檩条的侧向支承,可以减小檩条沿屋面坡度方向的跨度,减少檩条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的侧向变形和扭转。
现行规范对檩条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范在对檩条进行稳定承载力计算时,仅是以受压翼缘是否受约束进行简单的区分来计算檩条的稳定承载力,未考虑拉条的设置形式对檩条稳定承载的影响。
因此,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确立了创新性实验项目课题:《拉条对基本风压较大地区檩条稳定承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创新必须在掌握相关领域最新发展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因此,学习和掌握已有的知识是提升创造力、实现自主创新的前提。
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与课题相关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学习。
1.3 方案制定根据规范的相关规定和工程中的实际做法,我们提出七种不同的拉条设置形式,如下图1所示,将通过加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拉条设置形式对檩条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其中,图1中(a)所示拉条设置主要用于荷载作用下上翼缘受压的情况;(b)~(e)适用于荷载作用下上、下翼缘均可能受压的情况;(f)是工程实际中常用的做法,即将拉条设置在腹板高度中部;(g)为项目组成员的创新,通过在拉条端部设置小支座,仅在腹板高度设置拉条,就可实现同时约束檩条上下翼缘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条的设置研究
段正光,刘堰陵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023)
摘要:结合实际设计经验,对轻钢结构设计中关于拉条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轻钢结构;拉条;洞口
1 概述
拉条起承受檩条侧向力、减小檩条侧向变形的作用。
同时,拉条还可作为檩条的侧向支撑,减小檩条的计算长度。
其作用很容易理解,但拉条力的传递却往往被忽视。
2 屋面拉条的设置
2.1 屋脊及屋面开洞时拉条设置
拉条受力一般需要传至刚架上,旧的轻钢规程CECS102:98第6.3.5条指出:“在屋脊处还应设置斜拉条和撑杆”。
如图1(a)所示,拉条的力在屋脊处从斜拉条和撑杆组成的水平桁架传至檩条的端部,靠近檩条与刚架节点,相当于将拉条的力传至刚架。
根据同样的原理,当屋面开孔时,在开孔的下侧也应设置斜拉条和撑杆,如图1(b)。
有些设计不设这部分斜拉条和撑杆,且所有檩条也采用相同的截面,则图中檩条1以下的拉条力都传到檩条1上,可能造成檩条1强度不够。
修订后的轻钢规程CECS102:2002中第6.3.5条已改为“斜拉条应与刚性檩条连接”,上述屋面开孔的情况就属于应设斜拉条的情况。
当屋面是双坡对称结构时,也可采用如图1(c)所示的拉条布置方式,即在屋脊处设拉条1,直接将屋脊檩条连起来,使两侧拉条的力互相平衡。
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屋脊檩条在拉条作用下受力模型如图1(d)所示,拉条会对檩条产生垂直于屋面向下的合力Ntgθ。
与其它檩条相比,屋脊檩条承受的屋面荷载面积较小,但增加了拉条的垂直力Ntgθ,屋面荷载与拉条附加力的合力不一定比其它檩条所受合力小,因此,屋脊檩条需要单独计算。
对于屋面不对称的情况,由于屋脊两侧拉条的力不能平衡,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2.2 屋檐处拉条的设置
另一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屋面檩条在檐口的布置。
轻钢规程CECS102:2002第6.3.5条图示表示当檩条倒向屋脊时应在檐口布置斜拉条与撑杆。
此外,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檐口布置斜拉条与撑杆也是必须的:
(1)将拉条视为檩条的侧向支撑点,从而减小檩条的计算长度,这在檩条兼做屋面支撑的压杆、计算檩条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拉条只能受拉,作为侧向支撑点必须能同时承受拉力和压力,这时需在檐口和屋脊布置斜拉条和撑杆,如图1所示,檩条无论向哪个方向变形都被拉条拉住,可视拉条拉结点为侧向支撑点。
(2)当屋面采用“钢丝网+铝箔+玻璃棉+彩钢板”时,安装时需将钢丝网张紧,在檐口处则会对檩条产生沿屋面向上的拉力,易将檩条拉弯,此时也应在檐口设斜拉条和撑杆。
3 墙面拉条的设置
类似的拉条布置问题更多的是存在于墙面结构布置中。
很多墙面都开有如图2所示的门窗洞,常见的错误布置方式如图2(a),仅在墙面最上端设斜拉条和撑杆,窗洞下采用直拉条。
然而,窗洞下直拉条对墙面檩条并不能起支撑点的作用。
如对图2(a)中檩条4,因拉条不能受压,跨中拉条不能看作支撑点;相对檩条3,若檩条4足够强,在拉条作用下不产生大的挠度,才能将拉条看作是檩条3的支撑点,这样设计就不经济了;若檩条4与檩条3截面一样,二者同时变形,拉条不能张紧,实际上不起作用。
正确的做法应如图2(b),凡是拉条中断处均应设置斜拉条和撑杆。
值得注意的是图2(b)所示第三跨的拉条布置,此处下排窗的窗框恰好位于跨中位置,因窗框一般为C形檩条或槽钢,比拉条的截面受力性能还好,可代替拉条将力传至上排窗。
对于图2的情况,因窗洞多且较大,布置了较多的斜拉条和撑杆,拉条的效率较低,若采用较大的檩条,使檩条满足按双向单跨梁计算的强度和变形要求,也可不设托条。
因此,拉条的设置与否还要看具体情况,以造价低者为佳。
4 补充说明
这里补充一点,设斜拉条处应设撑杆(压杆),以形成稳定的几何不变体系。
撑杆不宜采用圆钢,因为多数情况下圆钢不能满足压杆的长细比和稳定要求。
5 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工程实践,有以下两点体会:①认真学习技术规范,不仅要熟悉规范的条文,还要切实理解条文原理及其应用条件。
②通过对技术规范、力学知识、结构原理的学习,建立清晰的结构概念,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非常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