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盐,引导学生观察食盐的外观,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食盐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为什么会有杂质?这些杂质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吗?”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6.家务实践: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所学的粗盐提纯方法,帮助家人去除食用盐中的杂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c.如何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学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3.教学目的: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2.教学方法:采用个人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食盐,引导学生思考食盐中的杂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与实验演示: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溶解:强调溶剂的选择、溶解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溶解效果的影响;
5.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教案: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一、教学目标:1.了解难溶性杂质的性质和分类。

2.学会运用物理离心法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玻璃小瓶、小夹子、漏斗、过滤纸、试板夹、天平。

2.实验药品:粗盐、砂石。

3.学生报告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小结。

三、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上一节课的内容,并与同学分享。

2.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3.实验目的解释:难溶性杂质是指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不能被简单的溶解处理方法所去除的杂质。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物理离心法去除粗盐中的砂石等难溶杂质。

4.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2)将粗盐放入玻璃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摇匀。

(3)将粗盐溶液通过漏斗倒入另一个玻璃小瓶中,用长颈漏斗将溶液过滤,过滤纸上会有一层沉淀。

(4)将过滤纸夹在试板夹上,放在玻璃小瓶上,让其自然风干。

(5)将沉淀放入烘箱中烘干。

(6)将烘干后的沉淀称重,记录下质量。

5.实验讲解:解释实验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原理。

(1)第一步是将粗盐溶解在水中,目的是使难溶性杂质与盐溶解在一起。

(2)第二步是通过漏斗和过滤纸将溶液过滤,这样可以将溶解的盐水与难溶性杂质分离开来。

(3)第三步是将过滤纸放在试板夹上,让其自然风干,这样可以将水分从沉淀中蒸发掉。

(4)第四步是将沉淀放入烘箱中烘干,这样可以完全去除沉淀中的水分。

(5)第五步是将沉淀称重,这样可以得到沉淀的质量。

6.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沉淀的质量,从而得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质量。

7.实验总结:向学生提问,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8.实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四、教学效果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看是否有实验操作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说课稿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说课稿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一、教材分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一堂实验操作的课程,本课程利用之前学习的天然水的净化,过滤的方法来具体操作,结合有关溶液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也是继学习氯化钠的性质、用途、存在及晒制之后对整个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因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这节实验课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溶解、过滤及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归纳总结出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通过参与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善于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解决,巩固本节重点,并构建知识体系。

四、实验器材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10ml)、漏斗、铁架台(带铁圈)、滤纸、蒸发皿、酒精灯实验药品:蒸馏水、粗盐五、实验原理除去可溶性物质中不溶性杂质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一)自主学习1.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仪器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进行新课,提出问题课上教师出示:一瓶食盐,一瓶粗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

学生观察:①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差异;②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差异。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粗盐的成分及性质,知道难溶性杂质对食盐的影响;
2.学会使用过滤、溶解、蒸发等实验方法进行粗盐提纯,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3.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提高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5.小组讨论:针对下一节课的实验内容,提前布置小组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a.探讨粗盐提纯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如何避免?
b.除了过滤、溶解、蒸发,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粗盐提纯?
6.家长评价: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的课后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家庭支持。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增强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学生相互批改练习题,讨论正确与否,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3.针对练习题中的错误,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总结粗盐提纯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心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如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a.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3. 实验操作步骤4. 实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注意事项,如何有效地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2.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粗盐、清水、过滤纸、玻璃棒、烧杯、漏斗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粗盐提纯的意义和目的。

2. 理论讲解:讲解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展示实验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5. 结果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实验步骤:1. 将粗盐溶解在适量的清水中,搅拌均匀。

2. 使用过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将溶液中的难溶性杂质去除。

3. 收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蒸发操作,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

4. 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溶液溅出或损坏实验仪器。

2. 过滤时要确保过滤纸贴紧漏斗内壁,防止溶液泄漏。

3. 蒸发时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溶液溅出。

4.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使用热水进行蒸发,以防烫伤。

九、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实验操作,提高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效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教案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目的: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 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

粗盐。

合作探究探究点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提出问题1.粗盐初步提纯需要哪些步骤?2.过滤时需要哪些实验用品?3.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4.在蒸发时,何时停止加热?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实验步骤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

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

过滤时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3.蒸发。

(1)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2)加热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

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精盐产率=精盐质量溶解粗盐质量×100%。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问题与交流1.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

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不能,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2.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实验活动7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活动7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过滤操作要领。 一贴:_滤__纸__紧__贴__漏__斗__内__壁__ ①_滤__纸__低__于__漏__斗__边__缘_____
过滤 二低: ②_液__面__低__于__滤__纸__边__缘_____
①_漏__斗__下__端__紧__靠__烧__杯__内__壁_____ 三靠: ②_玻__璃__棒__紧__靠__三__层__滤__纸__的__一__边_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
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A__B_D__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 会使精盐的质量减小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 导致了精盐的减少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增大了精盐的质量,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 会使质量分数增大
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
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
拌(思考:起什么作用?),一
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
所得液体是否浑浊。加快溶解速率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溶解粗盐 的质量。
称取粗盐/g 5.0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1.2
3.8
2. 过 滤仔细观如察果滤两纸次上过剩滤余后物滤及液滤仍液的颜色,如滤 液仍浑浑浊浊,,应应再如过何滤检一查次实。验
装置并找出原注因意:?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 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 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 管口紧靠盛清液烧杯内壁。
3. 蒸发
注意: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 皿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面。
①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②蒸发皿里的液体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 为宜;
③_烧__杯__口__紧__靠__玻__璃__棒_________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第一篇: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过程;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和学习蒸发操作技能2、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参与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善于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巩固溶解、过滤等操作,学习蒸发等实验技能教学难点:蒸发实验操作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粗盐。

教学流程:【课堂导入】师: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粗盐精盐对比,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粗盐中一般有什么杂质?生: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的杂质如氯化钙、氯化镁等。

【构建新知】一、【引言】要除去粗盐中不溶性的杂质,你采取什么方法?以及为什么选用该方法?-------过滤(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操作)二、粗盐提纯操作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三、各步骤的注意事项1、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2、通过观看过滤操作视频,总结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3、蒸发操作中注意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课堂小结】1、操作过程中三次使用玻璃棒的不同作用2、小结粗盐提纯的四个步骤【问题交流,课堂练习】完成PPT上学案,巩固粗盐初步提纯知识。

【板书设计】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一、粗盐中杂质: 1.难溶性杂质2.可溶性杂质 CaCl2MgCl2等二、难溶性杂质去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精盐的质量/溶解的粗盐的质量×100%第二篇: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南京市初中化学落实“课标解析与实施建议”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交流材料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江宁区铜井中学韦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并学会蒸发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导学案
实验活动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和蒸发操作技能
2、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3、学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以及可溶性杂质的的去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实验原理:
不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分离采取溶解、过滤的方法;可溶性杂质的去除通过加入合适试剂转化为不溶性杂质进行去除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技能
2、知道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步骤
3、能设计出可溶性杂质除去的方案
三、教学难点
可溶性杂质除去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温故而知新】
1、粗盐提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基本步骤
①②③
2、对应3个步骤,3次使用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1)①②③
(2)取10ml的水应选用的量筒(50ml,10ml),用量筒量液时,正确的读数方
法。

(3)向量筒倾倒液体时,若已接近10ml,应用把液体加至10ml,使用之前
要。

(4)过滤器制作和使用时要注意事项中
一贴:;
二低:;;
三靠:;;;
(5)蒸发操作中何时停止加热?。

(6)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方法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质的方法有、(从溶解度曲线上考虑),要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可选用法。

【课内探究】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等)和不溶性杂质(如等)。

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的方法是
2、如何从滤液中得到食盐晶体,请组内讨论除杂方案,比比试高低,看哪个组设计的又合理又快!
3、理清思路:(快速阅读,抢答加分)
(1)、要想除去可溶性Na2SO4、MgCl2、CaCl2,其实质是除去多余的SO42- Ca2+和Mg2+,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将SO42- 、Ca2+和Mg2+除去呢?然后经过何种操作方法才能除去?
(2)提供下列信息:
3、讨论设计的方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杂质后不应产生新杂质)
三、检查有无下列用品:
(一)粗盐、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药匙、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50ml量筒、10ml量筒、胶头滴管、蒸馏水、石棉网、坩埚钳。

(二)实验步骤(组内讨论完成实验步骤)
1、取少量粗盐于小烧杯内,
2、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溶解粗盐,
3、滴加过量溶液、溶液、溶液(思考:如何知道试剂过量呢)
4、过滤制作一个合格的过滤器,并安装好一套过滤装置,进行过滤;
5、蒸发向澄清的滤液中滴加试液,然后逐滴滴加,现象为
时,停止滴加。

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并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合作实验】比一比,看看哪个组分工好,配合好,完成的又快又好,注意规范自己的操作,优秀组要加分!
【实验反思、问题再现】
同学们,看看下列操作会造成精盐产率怎样的误差结果?
A、食盐还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了,造成结果
B、量取水时读数时仰视造成结果读数偏,实际量取的水偏
C、食盐溶液剧烈飞溅造成结果;
C、蒸发后,所得到的精盐很潮湿造成结果;
D、蒸发皿里的食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纸上造成结果。

还有哪些操作会造成误差?组内交流,抢答加分。

四、小试身手,看看收获多少
当堂检测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
溶液,⑤加过量BaCl
2
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
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2、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
2和Na
2
SO
4
,依次加入过量BaCl
2
和Na
2
C0
3
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
为;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向食盐水中通NH
3和CO
2
可制
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的化学式为.(提示:BaSO
4、BaCO
3
难溶于水)
3、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
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
2,MgCl
2
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
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 .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步骤⑥的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 ,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___ .
流程图:
溶液1中的溶质有、、、沉淀A是
溶液2中的溶质有、、、沉淀B是
溶液3中的溶质有、、、沉淀C是
溶液4中的溶质有、、此时溶液呈性,可以滴加
试剂验证(从桌面试剂选取),此时溶液呈色滴加以除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