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神经疼痛治疗仪

合集下载

射频治疗仪技术参数

射频治疗仪技术参数

射频治疗仪技术参数※一、适应症:适用于三叉神经经痛和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原性疼痛。

(国内独家应用于椎间盘疼痛治疗的射频仪)二、临床用途:1、外周神经系统:神经源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星状神经节性偏头痛、交感神经疾患2、脊柱因性疼痛:椎间盘膨出、突出症、脊神经后支痛、强直性脊柱炎3、软织组疼痛:各类软组织疼痛、肌筋膜炎、肩周炎、网球肘炎、跟腱痛等4、中枢神经系统:帕金森氏病、癫痫、舞蹈病、扭转痉挛、肿瘤、戒毒等(配合脑立体定向仪)三、产品技术参数1、射频频率:440KHZ±40KHZ正弦波工作电压:220±10% 50Hz±1Hz。

2、治疗输出功率≤20W(可调),能实时显示状态信息,具备极板脱落文字提示报警功能。

3、标准射频损毁模式:具备自动及手动控制模式,毁损温度及时间可调。

温度设定范围:50°C—95°C 温度测量范围:25°C—95°C时间设定范围:10s—5min。

4、脉冲射频温度:42°C±2°C脉冲射频脉宽可调:10—50 ms 脉冲射频频率可调:1—8 Hz与连续射频可自由切换。

※5、阻抗监测:实时监测射频针头和负极板之间的阻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治疗部位组织温度和热凝变化情况,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

阻抗测量范围:50Ω—1000Ω。

(因为阻抗监测是个范围值,所以阻抗值宽度越窄精确度就越高)6、刺激模式:通过刺激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鉴别辅助穿刺定位。

7、频率和电压可调:刺激脉冲宽度:1ms刺激脉冲幅度:0.1-5.0V连续可调刺激脉冲频率:1Hz-90Hz8、射频椎间盘热凝模式:具备椎间盘内测温功能,精确控制毁损灶的范围。

9、系统自检功能,能自动检测系统各单元工作是否正常,并给予显示或报警。

(确保手术顺利安全进行)※10、工作电极针及穿刺针有四种长度规格(50#、90#、120#、160#)可供客户选择,满足不同病症需求。

疼痛康复的新利器----射频疼痛治疗仪

疼痛康复的新利器----射频疼痛治疗仪

疼痛康复的新利器----射频疼痛治疗仪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最多、最常见的主诉,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避免发生疼痛。

据国际疼痛研究学会报道,成年人中患慢性疼痛比例的加权平均数为35.5%,范围是11.5%-55.2%。

其中男、女人口比例平均为:男31.0%(范围为9.1%-54.9%),女39.6%(范围为13.4%-55.5%)。

儿童(到18岁)占25%,其中男童19.5%,女童30.4%;而儿童中患有剧烈且经常疼痛者占8%。

老人(65岁以上)50.2%。

另据有关统计,我国约有三亿慢性疼痛患者,每年新增1000—2000万疼痛患者。

针对各种急慢性疼痛,一般分为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还是更愿意选择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包括药物、物理疗法、针灸推拿及微创介入疗法。

一般而言药物、物理疗法、针灸推拿也都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一些如神经根性压迫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癌症疼痛等慢性、顽固性、疑难性疼痛疗效不理想。

随着医学的进步,以臭氧消融术和射频热凝技术为代表的微创介入疗法在疼痛医学界得到迅速发展,许多靠传统治疗方法不能控制的疼痛,常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得到了完善的解决。

目前微创介入疗法已成为国内外治疗疼痛的主流,其中射频热凝技术是疼痛康复学者最为提倡,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全新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为微创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

射频(Radio Frequency ,RF)即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

射频热凝技术是通过射频仪经特定穿刺针精确输出超高频率射电电流(通常是在CT或C臂X 光机引导下),使靶点组织内离子运动摩擦生热,热凝毁损靶点区域组织、神经。

高选择毁损痛觉神经纤维传导支,阻断疼痛信号向上位神经传导,破坏疼痛传导通路,使之无法传入大脑,不能产生疼痛感觉和体验,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管理人体痛觉传导的神经纤维,属无髓鞘细纤维(Aδ、C),直径较细(2~4μm),通常在70℃~75℃时即发生变性;而管理运动及触觉传导的神经纤维,属有髓鞘粗纤维(Aβ)直径较粗(8~14μm),能耐受更高的温度。

射频针治疗原理

射频针治疗原理

射频针治疗原理
射频针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专用设备和穿刺针精确输出超高频无线电波作用于局部组织,起到热凝固、切割或神经调节作用,从而治疗疼痛疾病。

其基本原理是射频治疗仪产生射频电流,此电流通过组织产生不断变化的电场形成作用力,与组织摩擦和撞击产生磁场/热量,可较长时间地减轻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神经中的应用包括脊神经根射频治疗、神经干射频治疗、末梢神经射频治疗等,对腰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痛患者有明显疗效。

在神经节中的应用包括脊神经节射频治疗、颅神经节射频治疗等,对颈源性头痛、癌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等有持久缓解作用。

在椎间盘中的应用中,椎间盘的射频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微创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易、术中损伤小、可多次重复治疗、脊柱稳定结构不受损坏等优势,已经比较成熟。

在关节中的应用包括肩关节射频治疗、膝骨关节射频治疗等。

射频治疗仪操作方法

射频治疗仪操作方法

射频治疗仪操作方法射频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非手术美容方法,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作用于皮肤组织,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生成和再生,从而达到紧致皮肤、消除皱纹和提升肌肤弹性的效果。

下面是射频治疗仪的操作方法。

1. 首先,确定治疗仪的工作电源正常连接,并打开主机的电源开关,等待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同时,将射频处理手柄连接到主机上,并确保连接牢固。

2. 在操作人员和被治疗者都消毒双手后,操作人员可按下启动按钮,将治疗仪的射频功率调节至适当的档位。

根据被治疗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功率档位。

3. 在治疗仪的控制面板上,调整治疗仪的时间、温度和工作模式等参数。

一般来说,治疗时间视被治疗部位的面积和皮肤情况而定,通常为10-30分钟。

4. 在开始治疗前,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先在被治疗部位涂上一层合适的导电凝胶,这样可以增强射频的传导效果,并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5. 操作人员将射频处理手柄对准被治疗部位,轻轻地按压手柄,使射频电流顺利传输到皮肤组织中。

移动手柄时要保持均匀的速度和力度,避免断断续续、过快或过慢。

6. 针对不同部位的治疗,操作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手柄头。

例如,针对面部的皱纹治疗,可以使用小型手柄头,而在治疗身体其他部位时,可以使用大型手柄头。

7. 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被治疗者的感受和皮肤状态进行适时调整。

如果被治疗者感到灼热或刺痛不适,可以适当降低射频功率或调整治疗时间。

8. 在治疗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停止射频输出,将手柄从被治疗部位抬起,关闭治疗仪的电源开关,并将射频处理手柄与主机分离。

9. 治疗后,可以用温水或冰水洗净被治疗部位,然后涂抹合适的保湿霜或修复霜,以保护和滋润皮肤。

在治疗后的数小时内,被治疗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红肿或发热感,这是正常的反应,以后会逐渐消失。

10. 根据被治疗者的情况,通常需要多次连续的射频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总共需要进行4-6次治疗。

射频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美容方法,但仍需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才能正确操作和使用治疗仪。

射频技术在疼痛的应用

射频技术在疼痛的应用

电压越低,获得感觉刺激越强,表面电极距 神经越近,一般认为,最适当的神经毁损距离 是3mm以内,电压增加到2v才感觉到痛刺激则 电极可能距神经1cm以上。
低频率的电流会刺激运动神经诱发肌肉搐动, 或者2Hz频率2V电压仍无肌肉运动,则可推测 针尖附近3cm以内无运动神经经过。此时,加 热毁损感觉神经治疗疼痛,不会伤及运动神经。
70oC,80oC组置入电极热凝后, 加热有不同程度的气泡溢出和组织沸 腾现象,70oC组30s加热尚无明显变 化,无明显结痂。撤除电极顺利。1分 钟热凝则出现轻微组织沸腾现象,电 极与神经节有轻微粘连:80oC组则出 现明显的组织结痂和沸腾现象。电极 针与神经节有粘连。需仔细分离。
电镜下, 图2-9, 70oC, 30s神经 元损伤, 固缩,神 经胸 椎、腰椎、 骶椎脊神 经后根节 毁损或脉 冲射频调 节治疗头、 枕、颈、 手、胸、 下肢玩固 性疼痛或 癌性疼痛。
5, 颞神经、枕、肋间、尺、桡、指、股、闭孔、 胫腓神经和坐骨神经等外周神经。射频毁损各种 神经支配区的恶性疼痛。 6, 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偏头痛和博动 性头痛。 7, 椎间盘射频热凝减压治疗盘源性腰痛、颈肩 痛、颈性头痛、颈性头晕和交感紊乱症状,以及 手臂痛和腰腿痛。 8, 肿瘤射频热凝治疗肿瘤浸润性或压迫性疼痛。 9, 肌筋膜挛缩射频热凝松解治疗肌筋膜疼痛综 合症或神经卡压性疼痛,包括:枕、颈、臂、肩、 背、腹、腰、骶、腿和足部疼痛。
纤维。
2. 决定射频有效和持久性的因素包括:
(1). 神经纤维与电极的距离,距离越大,损伤越小。 (2). 神经根与神经节的大小。 (3). 有无脊液或血流是否丰富,因液体可作为绝缘体 和散热体,可带走热能,但也有认为脊液可使热损更 均匀,毁损效果更好。 (4). 有无硬脊膜起绝缘作用。 (5). 毁损的时间。

射频治疗技术疼痛科专家共识

射频治疗技术疼痛科专家共识

射频治疗技术疼痛科专家共识射频治疗技术是通过专用设备和穿刺针精确输出超高频无线电波作用于局部组织,起到热凝固、切割或神经调节作用,从而治疗疼痛疾病。

该微创治疗方法分为标准射频(热凝)模式和脉冲射频模式。

自19世纪开始已有使用电流损伤神经系统的动物实验,到20世纪中叶制造出第一台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射频发生器[1],使射频治疗技术付诸临床应用。

1997年荷兰医师Sluijter和工程师Rittman首先提出脉冲射频技术,因其不毁损神经,不出现神经热离断所造成的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和运动障碍,又具有显著疗效,因而在疼痛疾病治疗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是对传统的射频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补充。

经过多年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射频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治疗多种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手段。

射频治疗技术在疼痛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研究发展空间,目前,已在各级医院广为应用。

为明确射频治疗技术在疼痛治疗领域应用的特点、优势与不足,进一步规范其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特别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制定了本共识。

一、射频治疗基本原理射频治疗仪产生射频电流,此电流在置于患处的工作电极尖端与置于其他部位的弥散电极之间通过身体组织构成回路。

射频电流流过组织,产生不断变化的电场,电场对组织中的电解质离子产生作用力,使其以很快的速度前后移动。

离子流在组织内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磁场/热量,在组织内表现为场效应/热效应。

射频电极尖端的温度传感器实时将治疗区域的温度回传给射频治疗仪,当治疗区域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射频仪会自动调节电流强度以保持工作区域的温度,避免产生波动,达到治疗目的。

在射频治疗中究竟是射频电流的场效应还是温度的热效应决定了射频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

早期射频使用的是直流电,其所产生的治疗作用主要是源于人体组织电阻耗能而转化的热能。

高频交流射频仪出现之后,治疗区域内的热能主要是由于交流电的作用使工作电极与弥散电极间的组织分子互相撞击而产生。

医用射频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医用射频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医用射频治疗仪的操作流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用射频治疗仪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

它通过产生高频电流,并将其传输到人体的组织内部,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医用射频治疗仪的操作流程,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该设备。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医用射频治疗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适合该治疗方法的条件。

确保患者无禁忌症,如患有糖尿病、严重心脏病或皮肤感染等。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期望治疗的效果。

准备工作还包括清洁治疗区域、准备所需的消毒剂和敷料以及检查医用射频治疗仪的工作状态。

2. 设置治疗参数接下来,将医用射频治疗仪连接到电源并打开设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治疗参数。

常见的治疗参数包括射频功率、频率和治疗时间等。

根据需要,可以提前设置一些默认参数,以方便快速操作。

3. 选择治疗探头医用射频治疗仪通常配备多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治疗探头,以便于不同部位和症状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探头,并确保其清洁和完好无损。

4. 应用导入剂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在治疗部位涂抹适量的导入剂。

导入剂可以提高射频治疗仪的导电性能,促进射频能量的传导和吸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5. 进行治疗将治疗探头轻轻放置在治疗部位,并确保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

逐渐调整射频功率和频率,以达到适当的治疗效果。

根据需求,可以进行持续治疗或脉冲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治疗并记录。

6. 完成治疗当治疗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可以停止治疗并关闭医用射频治疗仪。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个疗程的治疗,但需遵守适当的间隔时间和治疗周期。

7. 事后处理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治疗区域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敷料或药物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同时,还需告知患者有关事后护理和注意事项,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

医用射频治疗仪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流程。

射频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研究

射频治疗仪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研究

。 、

。L 一
。 L 一 。
h △于 1 吣‘ l
C =g - - I 工NA M E A L T H 工 N[ n J B" T - 口 Y
射 频 治疗 仪 治疗 三 叉神 经 痛疗 效研 究
王 阳
吉 林 省 神 经精 神 病 医 院 , 吉 林 四 平 1 3 6 0 0 0

病因导致 , 而是 与很多因素有关, 如血管压迫 、 外伤、 神 经 根 受
器对过程进行监控 。 首先 确 定 患 者 进 针 点位 , 它 们 是 患侧 颌 关 节结 伤 、 病毒感 染 、 先天颅底 畸形等。 因 为不 能 准 确 找 出病 因 , 因此 治
节点、 眶下缘正中点和患侧口角# b 3 . 0 c m处。 采用无菌巾进行常规消 疗效 果一直不够理 想, 现 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就是药物 、 手术、 放
效果—直不能令人满意。 2 0 1 0 年明 一2 O 1 1 年8 月, 该院使用射频治疗仪
对T G N患者进 行治疗 , 获得了较 为满意 的疗 效 , 现将 结 果报 道如— F c
1资 料与 方 法
使用x 。 检 验方 法 对数 据 进 行分析 处理 。
2结果
实验 组有 效 共4 6 例, 其 中 优 良2 5 例, 良好 2 1 例, 无效 2 例, 总
疼 痛剧烈 , 发 病率 为1 8 5 / 1 O 万人 , 而且 随着年 龄增 加而 升高【 3 】 。
GN的致 病 机 理 目前 仍 不 能 完 全 确 定 , 很 多 学 者 认 为 其 不 是 由单 实验 组 患 者使 用射 频治 疗 仪 进 行治 疗, 开始 治疗 前半 小 时 注 射 T 鲁米那钠针0 . 1 g , 对患者镇静, 进 行 治疗 同时 使 用 心电 、 血 压 等 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电疗仪
工作原理:
射频电疗仪通过发出高频率射频电流,使病灶组织内黎姿运动摩擦生热、热凝毁损病灶区域组织、神经。

选择性毁损痛觉神经纤维导支,阻断疼痛信号向上位神经信号传导,破坏疼痛传到通路,使之无法传到大脑,不能产生疼痛感觉和体验,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射频治疗技术具有微创、快速止痛等特点,在正确操作下并发症和副作用很低。

其借助射频仪本身具有的电刺激试验功能,使电极针远离运动神经。

通过调节射频输出功率的大小、设置作用温度和时间,能精确控制毁损灶的范围。

该技术是一种物理性神经阻滞的方法,可十分安全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脊柱相关疼痛、其它神经源性痛。

【适用范围】:
用于治疗面抽搐、三叉神经痛、椎间盘突出症、肱骨外上髁炎、肋间神经痛、皮肤黑痣、震颤麻痹及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柱因性疼痛、软组织疼痛等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