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梁支撑受力计算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扣件梁高支撑计算书2

扣件梁高支撑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3 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200㎜×600㎜,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L=1.5米,立杆的步距h=1。
50米600一、梁底支撑钢管的计算作用于支撑钢管的荷载包括梁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通过方木的集中荷载传递。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自重(KN/m);q1=25。
000×0.600×1.5=22.5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q2=0。
350×1。
5×(2×0。
6+0.2)/0.2=3.67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1。
00+2。
000)×0。
2×1.5=0。
9KN2、木方楞的支撑中力计算均布荷载 q=1。
2×22。
5+1。
2×3。
675=31.410KN/m集中荷载 P=1.4×0.9=1。
26KN;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方木传递集中力(即支座力)分别为N1=0。
737KN、N2=2.787KN、N3=3。
251KN、N4=0。
737KN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W=5×8×8/6=53.333㎝3I=5×8×8×8/12=213。
333㎝3方木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3.251/1.5=2。
168KN/m最大弯矩M=0。
1ql2=0。
1×2。
168×1.5×1.5=0。
488KN。
m截面应力σ=M/W=0.488×106/53。
333×103=9.15 N/㎜2方木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扣件梁高支撑计算书2

扣件梁高支撑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23 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200㎜×600㎜,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L=1.5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0一、梁底支撑钢管的计算作用于支撑钢管的荷载包括梁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通过方木的集中荷载传递。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自重(KN/m);q1=25.000×0.600×1.5=22.5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q2=0.350×1.5×(2×0.6+0.2)/0.2=3.67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1.00+2.000)×0.2×1.5=0.9KN2、木方楞的支撑中力计算均布荷载q=1.2×22.5+1.2×3.675=31.410KN/m 集中荷载P=1.4×0.9=1.26KN;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方木传递集中力(即支座力)分别为N1=0.737KN、N2=2.787KN、N3=3.251KN、N4=0.737KN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W=5×8×8/6=53.333㎝3I=5×8×8×8/12=213.333㎝3方木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3.251/1.5=2.168KN/m最大弯矩M=0.1ql2=0.1×2.168×1.5×1.5=0.488KN.m截面应力σ=M/W=0.488×106/53.333×103=9.15 N/㎜2方木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0N/㎜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Q=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其中最大剪力:Q=0.6×2.168×1.5=1.951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951/(2×50×80)=0.732KN/㎜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N/㎜2方木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方木挠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和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如下:最大变形V=0.667×1.806×15004/(100×9500×213.333×103)=3.010㎜小于最大挠度值1500/250=4㎜,满足要求!3、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钢管支座反力R A=R B=0.027 KN;中间支座的最大反力为Rmax=6.464KN;钢管最大弯距Mmax=0.119KN.m截面应力σ=0.119×106/5080=23.367N/㎜2;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 N/㎜2,满足要求!二、梁底纵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三、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 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最大支座反力,R=6.464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距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 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取可8.0 KN;双扣件在20 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可取12.0 KN;四、立杆的稳定性将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ψA≤[f]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力:N1=6.464 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29×3.230=0.5KN;N=6.464+0.5=6.964KN;ψ--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i--计算立杆的截回转单径(㎝):i=1.58;A--立杆净截面面积(㎝2):A=4.89: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3):W=5.08: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 N/㎜2;Lº—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Lº=K1uh (1)Lº=(h+2a)(2)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67;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90;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0m;公式(1)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Lº= K1uh=1.167×1.790×1.500=3.133m;Lº/i=3.133×103/15.800=198.000由长细比Lº/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立杆的稳定系数ψ=0.184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6964.208/(0.184×489.000)=77.401N/㎜2;立杆稳定性计算σ=77.401N/㎜2;小于[f]=205.00符合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º/i=2100.000/15.800=133.000;由长细比Lº/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立杆的稳定系数ψ=0.381;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6964.208/(0.381×489.000)=37.380N/㎜2;立杆稳定性计算σ=37.380N/㎜2;小于[f]=205.00符合要求!。
最大高度梁高支模计算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一、梁模板基本参数梁截面宽度 B=600mm,梁截面高度 H=800mm,H方向对拉螺栓2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6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80mm,梁模板截面底部木方距离200mm,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2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自重 = 0.340kN/m2;钢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 = 5.0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4.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920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2.07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22.080=19.872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 2。
三、梁模板底模计算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60.00×1.80×1.80/6 = 32.40cm 3; I = 60.00×1.80×1.80×1.80/12 = 29.16cm 4; 梁底模板面板按照三跨度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20020020017.22kN/mAB梁底模面板计算简图1.抗弯强度计算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 [f]其中 f —— 梁底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kN/m);q=0.9×1.2×[0.34×0.60+24.00×0.60×0.80+1.50×0.60×0.80]+1.40×5.00×0.60=17.22kN/m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0.10×17.220×0.2002=-0.069kN.mf=0.069×106/32400.0=2.126N/mm 2梁底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 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200×17.220=2.066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066/(2×600×18)=0.287N/mm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q = 0.9×(0.34×0.60+24.00×0.60×0.80+1.50×0.60×0.80)=11.200N/m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 = 0.677×11.200×200.04/(100×6000.00×291600.0)=0.069mm 梁底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 = 0.069mm 小于 [v] = 200/250,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

铁路超高计算公式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铁路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铁路建设中,超高桥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高桥梁的建设需要精确的计算公式来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铁路超高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
一、超高桥梁的定义超高桥梁是指桥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限制,一般是指高度超过100米的桥梁。
超高桥梁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风荷载、自重、荷载等。
二、超高桥梁的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重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自重计算公式为:G = γA其中,G为桥梁的自重,γ为桥梁材料的密度,A为桥梁的横截面积。
2. 风荷载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风荷载计算公式为:F = 0.5ρV C其中,F为风荷载,ρ为空气密度,V为风速,C为风荷载系数。
3. 荷载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荷载计算公式为:Q = qL其中,Q为荷载,q为单位长度荷载,L为荷载作用长度。
4. 桥梁的弯矩计算公式超高桥梁的弯矩计算公式为:M = WL/8其中,M为桥梁的弯矩,W为荷载,L为荷载作用长度。
以上公式是超高桥梁计算中最基本的公式。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桥梁的材料、结构形式等因素。
三、超高桥梁的实例中国的蓝田大桥是一座超高桥梁,全长为3188米,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60米。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采用了多种计算公式来保证桥梁的安全性。
在自重计算中,工程师们采用了桥梁材料的密度和横截面积来计算桥梁的自重。
在风荷载计算中,他们考虑了桥梁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确定了空气密度和风荷载系数。
在荷载计算中,工程师们考虑了桥梁所承受的列车荷载和行车荷载。
在弯矩计算中,他们以荷载作用长度为基础,计算了桥梁的弯矩。
通过以上计算,工程师们保证了蓝田大桥的安全性。
该桥梁已成为中国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四、结语超高桥梁的建设需要精确的计算公式来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超高桥梁的自重计算、风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和弯矩计算公式,并以蓝田大桥为例,说明了这些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6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施工工法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茂全1.前言随着建筑造型越来越趋于现代化,为满足特殊功能要求,超高、大空间、大跨度结构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多。
对于“三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几年,针对这种结构形式,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架体施工技术,在七建集团公司内部已经趋于成熟。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体系”采用轴向传力较好的碗扣脚手架,同时加设竖向和水平剪刀撑、连墙件等稳固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支撑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增大了承载能力和横向刚度,为“三超”模板体系的安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施工操作平台和结构成型支撑体系。
在“兰州市九州台老虎梁”、“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超高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同时为装饰工程施工提供了便利。
2.工法特点2.1 超高大空间、大跨度、超线荷载模板支撑施工,较传统架体大大缩短搭设周期。
2.2 碗扣脚手架支撑体系杆件连接、传力为轴心传力,架体承载平台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的特点,针对结构施工提供稳定支撑。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超高大空间、大跨度的结构构件的施工。
4.工艺原理4.1 在超高大空结构下按照计算书要求搭设碗扣式钢管支撑脚手架,在支撑脚手架顶端安装大梁和楼板模板,形成安全、可靠的操作承载平台。
架体中部按照高度要求搭设隔离层。
4.2 架体与周边框架柱、剪力墙可靠连接,框架柱采用抱箍形式,剪力墙采用穿墙螺栓连接形式。
4.3 支撑架体自下而上连续搭设竖向剪刀撑,以增加架体刚度,提高稳定性;同时在与竖向剪刀撑对应跨内搭设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按3.5m左右高度间隔布置,以增强架体水平抗剪稳定性,形成稳定的承载平台,利用支撑架体进行模板安装。
4.4 模板空隙部分用脚手板封闭,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5 受力传递顺序:超高大空间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模板→承载平台及支撑架体→底部架体支座或垫板→地面或建筑主体结构。
大梁支撑计算

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0m,梁截面 B×D=350mm×25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70m,立杆的步距 h=1.50m,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7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 1.20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5根计算。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2.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0.00kN/m2。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4000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2.50+0.20)+1.40×2.00=79.540kN/m 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50×2.50+0.7×1.40×2.00=88.022kN/m 2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 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0.7×1.40=0.98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超限梁板计算公式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办质(2018)31号文)规定:针对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为: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需要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①集中线荷载计算公式如下: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混凝土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钢筋混凝土自重=梁的截面面积(㎡)×25.5KN/m3(24KN/m3为新浇筑普通混凝土自重标准值,1.5KN/m3为每立方钢筋混凝土的梁构件钢筋自重标准值、对于超大型梁应按照实际自重计算,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混凝土比重取二者之和。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梁宽m×2.5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施工均布活荷载系数取1.4对梁截面进行计算,区分超限梁(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②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的板施工总荷载计算公式如下:施工总荷载=永久荷载(钢筋混凝土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钢筋混凝土自重=楼板厚度(m)×25.1KN/m3(24KN/m3为新浇筑普通混凝土自重标准值,1.1KN/m3为每立方钢筋混凝土的板构件钢筋自重标准值、对于超厚板应按照实际自重计算,在计算施工总荷载时钢筋混凝土比重取二者之和。
)模板木方的自重=0.3KN/㎡(计算施工总荷载时取值为0.3KN/㎡)施工均布活荷载=2.5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施工均布活荷载系数取1.4根据以上计算方法进行反推,计算超限板(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范围:当板为320mm板时,施工总荷载为:1.35×(25.10×0.32+0.30)+1.40×2.50=14.7482kN/m2,当板为330mm板时,施工总荷载为:1.35×(25.10×0.24+0.30)+1.40×2.50=15.0870kN/m2故板厚大于等于330mm时为超限板。
350×1800梁支撑计算

350×1800梁支撑计算第一篇:350×1800梁支撑计算梁模板门式脚手架支撑计算书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计算的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15米(层高4.95,梁截面350×1800),门架型号采用MF1219,钢材采用Q235。
搭设尺寸为:门架的宽度 b=1220mm,门架的高度 h0=1900mm,步距1900米,门架间距 l=600mm。
门架 h1=1536mm,b2=80mm,b1=750mm。
门架立杆采用φ42.0×2.5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φ27.2×1.9钢管。
门架跨度914mm,梁底木方距离100mm。
梁底木方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φ48×3.5。
1——立杆;2——立杆加强杆;3——横杆;4——横杆加强杆图1 计算门架的几何尺寸图第 1 页门式支架正立面图门式支架侧立面图图2 模板支架示意图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F = 1.2×25.5×0.13×1.0×100×10^-3=0.398kN。
一、梁底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简支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 25.5×1800×100×10^-6=4.59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4×100×10^-6×(2×1800+350)/350×10^-3 =0.384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3 =2×100×10^-3=0.2kN/m 经计算得到,木方荷载计算值Q=1.2×(4.59+0.384)+1.4×0.2=6.249kN/m2.木方强度、挠度、抗剪计算Q=6.249L=914木方计算简图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511kNN2=0.511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875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0.511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0.491mm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83333.333mm3;I =4166666.667m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0.875×106/83333.333=10.5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10.5小于11N/mm2,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梁支撑受力计算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
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
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0。
一、参数信息:
梁段信息:L1;
1.脚手架参数
立柱梁跨度方向间距l(m):0.7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30;
脚手架步距(m):1.50;脚手架搭设高度(m):8.97;
梁两侧立柱间距(m):1.20;承重架支设:无承重立杆,木方平行梁截面A;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块自重(kN/m2):0.350;梁截面宽度B(m):0.450;
混凝土和钢筋自重(kN/m3):25.000;梁截面高度D(m):0.700;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3.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20.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
(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8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4.其他
采用的钢管类型(mm):Φ48×3.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二、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 25.000×0.450×0.700×0.300=2.362 kN;
(2)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 = 0.350×0.300×(2×0.700+0.450) =0.194 kN;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000+2.000)×0.450×0.300=0.540 kN;
2.木方楞的传递集中力计算:
静荷载设计值 q=1.2×2.362+1.2×0.194=3.068kN;
活荷载设计值 P=1.4×0.540=0.756kN;
P=3.068+0.756=3.824kN。
3.支撑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kN.m)M=3.824×1.200/4=1.147;
木方抗弯强度(N/mm2)σ=1147230.000/133333.333=8.604;
木方抗弯强度8.604N/mm2小于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000N/mm2,所以满足要求!
4.支撑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kN) Q=3.824/2=1.912;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N/mm2)T=3×1912.05/(2×80.00×100.00)=0.359;
[T]=1.300N/mm2,所以满足要求!
5.支撑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 P = q1 + q2 + p1 = 3.097kN;
最大挠度(mm)Vmax=3096.750×1200.003/(48×9500.00×6666666.67)=1.760;
木方的最大挠度(mm)1.760小于l/250=1200.00/250=4.800,所以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的计算
作用于支撑钢管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通过方木的集中荷载传递。
1.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
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
集中荷载P传递力,P=3.824 kN;
计算简图如下: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公式
其中 n=0.700/0.300=2
经过简支梁的计算得到:
钢管支座反力 R A = R B=(2-1)/2×3.824+3.824=5.736 kN;
通过传递到支座的最大力为1×3.824+3.824=7.648 kN;
钢管最大弯矩 M max= 2×3.824×0.700/8=0.669 kN.m;
截面应力σ=0.669×106/4490.000=149.046 N/mm2;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 N/mm2,满足要求!
四、梁底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
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7.65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7.648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1.2×0.129×8.970=1.390 kN;
楼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0.720 kN;
N =7.648+1.390+0.720=9.758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 N/mm2; l o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 o = k1uh (1)
l o = (h+2a) (2)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0.300 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 o = k1uh = 1.167×1.700×1.500 = 2.976 m; L o/i = 2975.850 / 15.900 = 187.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5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9757.832/(0.205×424.000) = 112.262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112.262 N/mm2小于 [f] = 205.00满足要求!
立杆计算长度 L o = h+2a = 1.500+0.300×2 = 2.100 m;
L o/i = 2100.000 / 15.900 = 132.000 ;
公式(2)的计算结果: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386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9757.832/(0.386×424.000) = 59.621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59.621 N/mm2小于 [f] = 205.00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 o = k1k2(h+2a) (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2.100 按照表2取值1.014 ;
公式(3)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 o = k1k2(h+2a) = 1.167×1.014×(1.500+0.300×2) = 2.485 m;
L o/i = 2485.010 / 15.900 = 156.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87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9757.832/(0.287×424.000) = 80.187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80.187 N/mm2小于 [f] = 205.00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