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团辅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团辅课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2. 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3.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4.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
课程对象:大学生课程时长: 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安静、光线适宜的教室或活动室。
2. 教学材料:PPT、纸笔、小卡片、小玩具等。
3. 教学工具:计时器、音乐播放设备等。
课程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二、破冰活动(20分钟)1. 活动名称:“自我介绍”。
- 活动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并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 目的: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增进彼此了解。
2. 活动名称:“数字接龙”。
- 活动内容:学生按顺序报数,每次报数加1,当数字为“7”或其倍数时,需喊出“数字7”,并自我介绍。
- 目的: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情绪管理活动(20分钟)1. 活动名称:“情绪卡片”。
-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情绪,用小卡片写下自己的感受,并分享给小组成员。
- 目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
2. 活动名称:“情绪表达”。
- 活动内容: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 目的:培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团队建设活动(20分钟)1. 活动名称:“信任背摔”。
- 活动内容:学生轮流站在桌子上,其他学生将其背起,让其相信自己,然后从桌子上摔下来。
- 目的: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和团队凝聚力。
2. 活动名称:“传递水杯”。
- 活动内容:学生分成小组,用背部将水杯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不得用手触碰。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一、教案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3. 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4.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
5.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心理健康?2. 情绪管理技巧。
3. 如何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4. 有效的沟通技巧。
5.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2. 讨论3. 演练4. 角色扮演四、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什么是心理健康?1.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讨论如何提高心理健康。
第二步:情绪管理技巧1. 介绍常见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悲伤等)及对应的情绪管理技巧。
2.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常遇到的情绪,并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情绪管理方式。
第三步:如何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1. 讲解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概念,并介绍提高它们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情况,并讨论如何提升它们。
第四步:有效的沟通技巧1. 介绍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2. 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加强他们的沟通技巧。
第五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1. 介绍良好人际关系的特征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并讨论如何改善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问题。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或活动,加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实践。
2. 提供学生在线或线下的心理健康资源,供他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习到了一些有效的管理自己情绪、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
在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巩固和运用所学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教案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教案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教案
活动目的:
1.学会与同学交往的技巧
2.掌握友好相处的小技巧
3.培养团队意识,增进感情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竹竿4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自我介绍后,提出我们需要朋友的帮助,并通过活动来研究如何与朋友相处。
二、活动开始
一)自我介绍——互相了解篇
老师先自我介绍,然后由右侧同学依次介绍自己。
同时,让同学们鼓掌,鼓励彼此。
二)小组竞赛——帮助合作篇
1.学生围成一圈互相拍打后背进行放松,然后报数分出两组。
2.走圈比赛,同时半蹲下来走圈,看哪个小组走的最整齐,走的圈最小。
3.扔纸团比赛,两组同学向对方的场地扔纸团,一分钟后
纸团最少为获胜组。
4.抬竹竿比赛,两组同学相对而站,同时用中指抬起竹竿,看哪个组坚持的时间最长。
5.心有千千结,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在交往过程中一定
要互相合作,相互信任和谦让,多为对方着想才能获得真挚的友谊。
三)认识你真高兴——理解升华篇
1.最快找到合作伙伴比赛,两个人绕场一周,并在最后做
一个动作来结束。
看哪组同学做得最好。
2.温暖拥抱比赛,教师说数字,同等数字的学生抱在一起,没有被拥抱和超过数量的被淘汰。
淘汰者和获胜者说出自己的感言。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能够认识一个朋友或被别人当成朋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要学会珍惜,要以真心相对。
心理健康辅导课教案(优秀8篇)

心理健康辅导课教案(优秀8篇)心理健康活动设计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黑”,并学习用各种方法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碍。
鼓励幼儿平时积极动脑,不胆怯,不退缩,勇于克服各种困难。
培养幼儿独立入睡的好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将活动室一端用黑布、大型木板等布置成黑乎乎的山洞。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玩具,小猫头饰若干,猫妈妈的胸饰一只。
音乐磁带一盒。
课件动画片《小兔迷路了》三、活动过程:(一)以游戏的口吻和形式导入活动1.教师:“小猫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那边森林里去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走吧!”(伴随《找小猫》的音乐,幼儿做律动进入场景)2.教师:“草地上真舒服,小猫们和妈妈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妈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3.播放动画片《小兔迷路了》: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跟着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蝴碟可开心了。
它一会儿去闻闻鲜花,一会儿扑蝴蝶,结果找不着妈妈啦。
走啊走,小兔来到一个山洞里,里面黑得什么也看不见,小兔害怕极了,太阳落山了,夜深了,小兔找不着妈妈多伤心呀,它大声地哭起来:“妈妈,妈妈……”。
(二)营救小动物,鼓励幼儿不怕黑1、发现情况通过小动物的呼救声及教师对黑洞内发生情况的描述,让幼儿感知发生的事情,激起幼儿救小动物的欲望。
(1)(伴随着音乐,以远处传来一阵阵小动物的呼救声)教师:“咦,好象有什么人在哭,你们听,是谁在喊救命?小猫们,你们千万别动,妈妈去看看。
(2)教师慢慢走到山洞口,仔细往山洞里看,说:“呀,这里有个山洞,里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见。
对,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哎呀,这个洞口这么小,我钻也钻不进去,怎么办呢?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黑洞洞的山洞里到底是谁在哭呀?小猫们,你们谁愿意帮妈妈进去看看。
”2.鼓励幼儿克服怕黑心理,勇敢地钻进山洞(1)请胆大的幼儿做示范(3-4人),并说说自己害怕不害怕,以及自己是怎样克服害怕的。
(2)交谈,了解害怕的幼儿的心理状况,教师对他们进行疏导。
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教案

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教案
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是一种帮助个体改善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
本教案旨在为团体辅导师提供指导,以便他们在团体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帮助团队成员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1.团队建立阶段
介绍团体辅导的目的和原则
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需求和期望
提供关于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强调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讨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策略
训练团队成员掌握应对焦虑、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的技巧
引导团队成员学会积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
提供心理健康自助工具和资源的使用方法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彼此的心理健康经历和问题
提供团体互动活动和支持小组的机会
倡导互相支持和倾听,以减轻团队成员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为团队辅导师提供督导和支持,确保团体辅导的质量和效果
定期评估团体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满意度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案和团体辅导策略
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教案旨在通过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团体互动和支持,帮助团队成员改善心理健康,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该教案的实施需要辅导师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倾听和支持的作用,并根据团体成员的需求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希望该教案能对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工作的实施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课团体辅导方案

心理健康课团体辅导方案一、团体名称“心灵之旅——探索内心的和谐与成长”二、团体性质封闭式、结构式团体三、团体目标1、协助成员增强自我认识,包括自己的优点、不足、价值观等。
2、提升成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有效地应对焦虑、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
3、培养成员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4、帮助成员应对压力,学会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源。
四、团体对象具体年龄范围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或希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五、团体规模具体人数六、团体时间具体时间安排,如每周X次,每次X小时,共X次七、团体地点详细地点,如学校心理咨询室八、领导者介绍领导者:姓名资质:相关资质和培训经历助手:姓名(如有)九、理论依据1、认知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
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可以改善情绪和行为。
在团体辅导中,引导成员识别和挑战负面的自动思维,建立更积极、合理的认知模式。
2、人际沟通理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团体中的互动和交流,成员可以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从而改善人际关系质量。
3、压力应对理论生活中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团体辅导可以提供各种应对压力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成员增强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压力。
十、团体活动安排第一次:相识与建立信任1、开场介绍领导者自我介绍,介绍团体的目标、规则和流程。
2、热身活动:“大风吹”成员围成一个圆圈,其中一个成员站在圆圈中间。
中间的成员说“大风吹”,其他人问“吹什么”,中间的成员说出一个特征(如“吹戴眼镜的人”),具有该特征的成员要迅速离开自己的位置,找到新的位置。
没有找到位置的成员站在中间继续进行游戏。
3、自我介绍成员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介绍完毕后,其他成员可以提问或分享自己的感受。
4、制定团体契约领导者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并制定团体契约,如尊重他人、保守秘密、按时参加等。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合作的力量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合作的力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效途径。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合作中的冲突和困难,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合作的重要性2. 合作技巧与策略3. 团队精神4. 合作中的沟通与倾听5. 合作中的冲突与解决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技巧与策略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合作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合作中的沟通、倾听、冲突解决等问题。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合作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合作相关的案例、视频资料。
2. 设计好讨论话题和角色扮演情景。
3. 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合作成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合作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合作的重要性:讲解合作对于个人和团队发展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 合作技巧与策略:教授合作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如沟通、倾听、分工等。
4. 团队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5. 合作中的沟通与倾听:讲解如何在合作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倾听,分享相关技巧。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合作中的沟通、倾听等问题,分享心得体会。
7. 角色扮演:模拟合作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8. 合作中的冲突与解决:讲解合作中可能遇到的冲突及解决方法。
9. 小组分享:各小组分享合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
10.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合作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11. 课后作业:布置与合作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2. 课后跟进:关注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沟通技巧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精选15篇)小学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篇1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一、交待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
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
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二、新授部分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
”说完就上学去了。
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生答:板书: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师问: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生答:师板书:不卫生师问: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师问: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你准备怎样改正小结学法:(略)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
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
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3.观看课堂剧:《客人来了》故事大意: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教案
认识你很高兴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学会如何与同学交往
2、通过活动掌握一定的与朋友友好相处的小技巧
3、在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竹竿4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特殊的问候:同学们最好——老师最好!我就是今天的辅导教师李文婷(简单的自我介绍)
随着我们的一天天成长,我们渐渐的会脱离父母的怀抱,更多的需要朋友的帮助。
但是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已”可见美好的友谊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即使在现在,我们也常常感到在与朋友相处中有很多难题,为什么有的同学就受大家的欢迎,而有的同学就在交朋友中处处碰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活动来学习如何与朋友相处。
二、活动开始
(一)活动一自我介绍——互相了解篇
老师就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教师先来自我介绍,介绍完之后由教师右手边学生依次开始。
同时让同学们鼓掌,借此教会特殊的掌声——爱的鼓励(如果是一个班级参加此活动可以省略)
由此完成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二)活动二小组竞赛——帮助合作篇
1、学生围成一圈互相拍打后背进行放松,然后报数分出两组
2、走圈。
同时半蹲下来走圈,看哪一个小组走的最整齐,走的圈最小(需要每一名同学都要坐在后面同学的腿上才可以达到最小的圈)
3、扔纸团。
两组同学向对方的场地扔纸团,一分钟后那个场地纸团最少为获胜组。
4、抬竹竿。
两组同学相对而站,同时用中指抬起竹竿,看那个组坚持的时间最长。
5、心有千千结。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在交往过程中一定要互相合作,相互信任和谦让,多为对方着想才能获得真挚的友谊。
(三)活动三认识你真高兴——理解升华篇
1、以最快的速度在队伍中找到合作的伙伴,也可以是老师,一分钟的准备时间,两个人绕场一周,并且在最后做一个动作来结束。
看组哪组同学做的最好。
2、温暖拥抱。
教师说数字,同等数字的学生抱在一起,没有被拥抱和超过数量的被淘汰。
淘汰者和获胜说出自己的感言。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能够认识一个朋友,或者被别人当成朋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要学会珍惜,要以真心相对。
小结:同学们通过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首先让别人了解自己,然后在相处的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谦让,多为对方着想,还要珍惜友谊,珍惜别人对你的信任。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获得友谊,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