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年度总结

合集下载

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反馈

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反馈

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反馈2021年全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
不良反应报告类型:
不良反应发生性别分布
不良反应药物分布情况
不良反应名称情况
总体情况
全年共上报126例,包括新的严重3例,严重7例,新的一般7例,一般109例。

不良反应发生性别分布:男性60例,女性66例。

药物分布情况:精神障碍33例,抗感染28例,神经系统22例,心血管10例,代谢及内分泌7例,镇痛6例,呼吸系统5例,其它药物5例,消化系统4例,肿瘤2例,血液系统2例,麻醉药1例,中成药清热剂1例。

严重和新的分布情况
新的严重的3例:碘海醇注射液引起的药物过敏;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吡拉西坦注射液引起的输液反应(寒战、气紧、胸闷、皮肤紫绀);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引起的头昏、乏力、心悸。

严重的7例: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引起的药物热;注射用胞磷胆碱钠引起的胸闷、呼吸困难;唑来膦酸注射液引起的发热;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引起的迟发性过敏;丙戊酸钠缓释片引起的嗜睡状,呼之不应,全身无力,伴局部震颤;注射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的发热;盐酸曲唑酮片引起的低血压。

新的一般的7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引起的头痛;利培酮胶囊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引起的输液侧手臂肿胀;奥氮平片引起的尿酸升高;连花清瘟颗粒引起的胃肠道不适;氯氮
平片引起的尿酸升高。

临床药师将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情况通报给各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引起重视,尽量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将在随后工作中进行跟踪。

药学部
2022年1月。

药品不良反应个人年终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个人年终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个人年终总结各位领导、同事们:在即将迎来新年之际,我谨向各位汇报本年度的工作情况和业绩。

本年度,我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在此,我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一、工作回顾本年度,我全力致力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分析工作。

我按照规定的流程,准确记录和上报了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并且及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与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我成功提高了信息的收集效率和准确性。

在工作中,我积极探索新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工具,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引入自动化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我成功提高了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并且有效地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

二、工作亮点本年度,我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中取得了一些亮点和成绩,并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我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对比,发现了一些药品的潜在安全隐患,并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提出了风险警示。

其次,我积极参与了公司内部和外部举办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我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并将所学的新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问题和挑战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中,我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和改进。

首先,由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较为敏感,存在一定的保密性要求,因此我需要更加严格地管理和保护相关数据,以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其次,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分析仍然依赖于人工的判断和处理,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因此,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分析能力,使得信息的处理更加客观和准确。

四、未来展望针对问题和挑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展望,以便更好地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分析工作。

首先,加强与不同部门的合作,推动信息的共享和汇总。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1年)4.4 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情况2021年注射剂(不含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总体报告数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4.7%,在药品总体报告中占比与近年来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按照剂型统计,2021年药品总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不含疫苗)占55.5%,严重报告中注射剂(不含疫苗)占70.9%。

按药品分类统计,注射剂(不含疫苗)总体报告中化学药品注射剂占87.8%,中药注射剂占6.4%,生物制品占3.1%,无法分类者占2.7%;注射剂(不含疫苗)严重报告中化学药品注射剂占87.4%,中药注射剂占4.7%,生物制品占5.7%,无法分类者占2.2%。

4.4.1 药品情况化学药品注射剂报告数量排名前3位的药品类别是抗感染药,肿瘤用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图12)。

中药注射剂总体报告类别排名前5位的是理血剂、补益剂、开窍剂、清热剂、祛痰剂(图13)。

4.4.2 累及器官系统情况2021年注射剂总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累及器官系统排名前5位的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类检查。

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器官系统排名前5位的是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各类检查、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和胃肠系统疾病(图14)。

4.4.3 监测情况分析及安全风险提示从剂型统计情况看,2021年注射剂(不含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总体报告数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4.7%,在药品总体报告中占比与近年来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从用药人群统计情况看,儿童的注射剂(不含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9.7%,总体占比与近年来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根据注射剂监测情况,建议临床医生用药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重点关注相关安全性内容,处方前进行充分的获益与风险分析,始终遵照“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用药原则合理选择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总结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总结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总结《篇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从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同时也充满成就感的工作。

通过这项工作,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报告这些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基本情况我主要的工作职责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跟踪处理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与医生、护士、药剂师等不同职能的同事进行沟通和合作,以确保药物不良反应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工作重点我的工作重点是及时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要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以便更好地进行监测和报告。

三、取得的成绩和做法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成功监测和报告了数十例药物不良反应,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我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做法是,及时与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同事进行沟通,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经验教训和处理办法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有时候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我可能不够了解,导致无法及时识别和报告。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积极地寻求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对今后的打算展望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同时,我也希望能与同事一起,共同推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发展,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六、回顾工作,总结反思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深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项工作不仅要求我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我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我能够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为患者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从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以来,我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_慢病监测工作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_慢病监测工作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_慢病监测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履行职责,努力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过去一年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提及:我注重信息收集和分析。

我每天认真浏览相关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并进行分类整理。

对于每个报告,我会仔细阅读,并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加深对不良反应的认识。

我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和沟通。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需要与医院、药店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沟通。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经常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分享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并与他们一起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种合作和沟通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我还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我参加了多个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并认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并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挑战。

我还注重及时报告和交流工作的成果。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时刻保持与上级的沟通,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我也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我们的工作心得和经验。

这种及时的报告和交流,能够更好地推动整个工作的进展。

过去一年里,我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努力推动工作的进展。

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参加培训和学习以及及时报告和交流等工作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慢病监测工作总结在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我注重了解慢病的相关数据和研究。

我每天浏览和分析慢病相关的文献和报告,了解慢病的发病率、流行趋势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慢病的特点和趋势,并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范文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范文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范文英文回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are an important aspectof pharmacovigilance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dications. As a pharmacovigilance officer, I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ADRs, as well as implementing measures to minimize their occurrence. In this work summary, I will discuss the challenges faced, strategies employed, and outcomes achieved in relation to ADR reporting and management.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ADR reporting is the underreporting of ADRs b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hiscan be attributed to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lack of awareness, time constraints, and fear of legal consequenc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I have conducted educationalsessions and workshops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ADR reporting and theprocedures involved. Additionally, I have implemented auser-friendly online reporting system, making it easier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report ADRs. These efforts hav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ADR reporting rates, leading to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afety profiles of medications.Another challenge in ADR management is theidentification and causality assessment of ADRs. Sometimes, it can b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ether an observedadverse event is truly caused by a medication or is coincidental. To overcome this challenge, I have utilized various tools and resources, such as the Naranjo algorithm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ausality assessment criteria. These tools help in systematically evaluating the likelihood of a medication causing anadverse event. By employing these tools, I have been ableto accurately identify and assess ADRs, enablingappropriate actions to be taken to ensure patient safety.In addition to reporting and management, proactive measures to minimize ADRs have also been a focus of my work.This includes conducting regular medication safety audits, reviewing prescribing patterns, and implementing risk min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example, if a particular medication is found to have a high incidence of ADRs, I collaborate with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develop strategies to minimiz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This may involve updating prescribing guidelines, providing additional training to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or implementing stricter monitoring protocols. By taking these proactive measures, I have successfully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ADRs and improved patient outcomes.Overall, my work in ADR reporting and management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dications. Through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improved reporting systems, and proactive risk minimization strategies, I have been able to overcome challenges, accurately identify and assess ADRs, and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to mitigate their occurrence. By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and addressing ADRs, we can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patient care and medication safety.中文回答:药品不良反应(ADR)是药物监测的重要方面,对于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工作年度总结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工作年度总结

类型和特点
过敏反应:常见于皮肤、呼吸道、消化 道等部位,表现为红肿、瘙痒、呼吸困 难等
毒性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肾功能 损害、神经系统损伤等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 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 险
剂量依赖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 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遗传因素: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与 遗传因素有关,如某些药物对特定人群 的毒性较大
对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贡献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
提升患者构管理:通过监测与上报工作,加强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通过监测与上报工作,促进医疗行业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关注和研究, 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良反应报告的撰写和上报
报告内容:包括药品名称、不良反应类型、患者信息等 报告格式: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撰写,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报告提交:通过医院内部系统或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上报 报告处理:对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审核、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监测与上报工作的成效和亮点
监测覆盖率提高:覆盖更多药品和患者群体 报告质量提升:报告内容更全面、准确,便于分析 及时上报率提高:及时发现并上报不良反应,提高处理效率 培训效果显著:提高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上报意识
《药品不 良反应监 测与上报 工作指南》
《药品不 良反应监 测与上报 工作流程》
《药品不 良反应监 测与上报 工作考核 标准》
《药品不 良反应监 测与上报 工作奖惩 制度》
工作目标与任务
确保药品安全,保障患者健康 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提高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 加强药品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021年全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

2021年全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

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2021年1--11月全院各临床科室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共计121例,上报1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上报1例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上报34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76例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占报告总数的0.8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占报告总数的8.26%。

所报药品不良反应中,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不良反应人群中最大年龄93岁,最小年龄4岁。

精神科上报34例,老年科上报35例,综合科上报51例。

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有心血管类药物、抗精神类药物、抗菌类药物、止血类药物、免疫增强剂类药物、治疗结核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涉及72个不同品种。

我院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现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制度完备为更好推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医院成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分管药学副院长任组长,“小组”办公室设在临床药事科,办公室主任由临床药事科科长兼任。

设药物不良反应专职人员医务科、药学部各1名,建立、完善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职责、报告工作机制及报告奖励办法等,药品从采购到使用制度齐全,能达到全程追踪管理。

(二)人员储备、技术支撑药学部共有40余人,其中研究生2名,配有专职临床药师10人,兼职负责全院药品规范使用、药物不良反应跟踪、监测和上报工作。

(四)重点监测、取得实效1、全院使用药品科室均纳入监控范围,重点监控精神科、老年科、神经内科、心理科、肿瘤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科室。

2、每月重点跟踪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及疗效,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干预,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

3、每年开展精麻药品、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滥用宣传及培训至少各1次。

以上是我院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采取的几点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2022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1447字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年度总结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和监测管理办法》和区卫计委要求:20xx 年本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真正能落到实处。

20xx年通过本中心药品不良反应小组成员的努力和各科室的配合,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52例,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例,现将本年度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如下:
1、本中心上报的不良反应汇总:52例
2、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介绍:抗菌药物注射剂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静脉炎,具体表现为使用后补液处出现发痒、红等症状。

口服制剂49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头晕、皮疹、乏力、肌肉痛、脚踝肿、面色潮红、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外用药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感觉异常,表现为刺痛、灼烧感,无发热。

停药后症状消失、好转,均为一般不良反应。

3、不良反应处置及结果分析
处置情况
例数
备注
停药及对症用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