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史共103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史(ppt 103页)

中国农业史(ppt 103页)
3、蚕桑业 品种增多:地桑、荆桑、鲁桑 ;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960年),隋唐的统 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为农业生产的发展 提供了和平的环境;中唐以后,南方农业生产已 稳定地超过北方 。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农田水利与农业工具 第三节 南方水田耕作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农业各个领域的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史》
概述
在人类历史上,不少地方曾经燃起过古代文明的火炬,但随着历史 的推移,它们又相继熄灭了。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在公元前 4000年率先进入文明时代,但该地的文明古国分别在公元前6世纪 和公元前4世纪被波斯和马其顿征服后,这里的古代文明就衰落中 断了。曾登上古代文明颠峰的希腊、古罗马,在公元5世纪蛮族入 侵后,也进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唯有 中华文明起源早、成就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
2、当时“井”也成为民户编制的一个基本单位。 “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就是这种情形的反映;
3、井田制的基本特点是把数量相等或条件对等的 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定期重分或调整,不能买 卖;
第四节 作物生产
1、粮食作物
黍、稷、菽、麦、稻; 社(土地神)稷;
2、经济作物
“园有桃”; “折柳樊圃,狂夫螂螂” ; 桃、梅、柏、榛、栗、竹等 ; 大规模的种桑:今山西、山东、河南、陕西;
3、沟洫制度
所谓的沟洫,就是从田间小沟——畎开始,以下 依次叫遂、沟、洫、浍,纵横交错,逐级加宽加深,最 后通于河川。与沟洫系统相配合的有相应的道路系统。 于是,沟洫和道路把田野划分为一块块面积百亩的方田, 这就是所谓的“井田制” 。
第三节 井田制
1、所谓的井田制是因耕地被沟洫划分为面积相等

中国近现代农业发展历程PPT精选文档

中国近现代农业发展历程PPT精选文档
14
2.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的内容 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民生主义的 纲领之一。 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 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 所拟办法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 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 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 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进一步提 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希 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16
3.土地革命(1927-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 革命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 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 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 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 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家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 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 们积极参军参战,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
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
21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5月5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通过 了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 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 路线及其基本点。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了在农村建立 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 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 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 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22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国三农发展史

中国三农发展史

中国三农发展史(古代史部分)中国的农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进入到了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进入原始农耕阶段。

在这一时期,半坡原始居民掌握了种粟的技术,还有蔬菜和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和粟的国家。

我国农业文明就源于这一时期。

大家可以说出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吗?1.地域差异,受气候因素影响很大,因地制宜。

2.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实行集体劳作。

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是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养蚕缫丝,纺织技术有了新的进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

在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们纵观历史会发现生产力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这次也是,但它同时也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因为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出现,而国家正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奴隶主和努力两个阶级形成了。

夏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的发展。

(五谷:稻、黍、稷、麦、豆),为了配合农业发展,历法也有较大进步,我认为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夏朝的《夏小正》,它记载着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气象、天象、和农事等内容。

(此外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的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回顾历史和现实我们还可以知道统治者所做出的一切决策和行动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经历夏朝和商朝之后,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经济上实行井田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井田制相适配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这里不多讲),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给诸侯臣下,授田者只能时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一定贡赋。

中国农业发展史总结资料.ppt

中国农业发展史总结资料.ppt
猿人 → 古人 → 新人
二、天然食物的不足
人口:旧石器末时三百万 → 新石器时五千万
三、采集经验的积累和丰富 四、各种农业生产条件的诞生
1、生产工具 2、贮藏条件 3、氏族组织
精选文档
6
第三节 农业起源的南北同步
一、黄河流域的农业起源 1、前仰韶文化阶段 (距今7000~8000年)
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 李家村文化;大地湾文化
精选文档
14
2、垄作技术的出现
垄作的出现虽然是与排涝有关,但却对后来农业 技术,如抗旱保墒的代田法等的出现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而且也影响着栽培技术的进步。
中耕除草: 莠(狗尾巴草 )、稂 (狼尾巴草 )
治 虫: 螟(食心 )、螣(食叶 )、蟊(食 根 )、贼 (食节 )
精选文档
15
3、沟洫制度
所谓的沟洫,就是从田间小沟——畎开始,以下 依次叫遂、沟、洫、浍,纵横交错,逐级加宽加深,最 后通于河川。与沟洫系统相配合的有相应的道路系统。 于是,沟洫和道路把田野划分为一块块面积百亩的方田, 这就是所谓的“井田制” 。
精选文档
8
第四节 世界范围内的农业起源
一、三大农业起源中心
1、西亚、北非、南欧中心 2、东亚、南亚中心 3、新大陆美洲
精选文档
9
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的对比
1、相同点
生产工具; 起源过程
2、不同点
起源时间;作物种类;犁的使用;奶制品;
3、我国的农业起源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比较
精选文档
10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农业
17
第四节 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产
1、粮食作物
黍、稷、菽、麦、稻; 社(土地神)稷;

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简史⼀、新⽯器时期⼈类早期使⽤的⽣产⼯具从⽤⽕开始再会制作棍棒,同时还学会了把⽯斧、⽯锄等经过磨制的⽯器缚在⽊棍上(⽾耜),⽤来开荒掘地,种植作物。

后来有些地⽅发明了简单的⽊犁和青铜农具,并⽤驯化了的⽜、马等⼤牲畜作为役畜来牵引。

但主要的⼯具仍是取⾃⾃然界的⽊、⽯等材料,主要的动⼒也还是⼈的劳动。

它的突出成就就是对野⽣动植物的驯化,今天常见的主要作物和家畜⼤多在4000年以前已基本完成驯化过程。

但由于⽣产技术⽔平低和不稳定,仍经常以采集、狩猎作为辅助⼿段。

中国北⽅的原始农业中国的原始农业约有近 1万年的历史。

当时北⽅黄河流域是春季⼲旱少⾬的黄⼟地带,以种植抗旱耐瘠薄的粟为主;长江流域以南是遍布沼译的⽔乡,多栽培性喜⾼温多湿的⽔稻。

最早都实⾏撂荒制。

近⼏⼗年来,黄河流域发现了不少新⽯器早期⽂化遗址。

如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村等处,都有⽯斧、锄、⽯镰以及⽯制杵⾅等出⼟。

这些农具磨制精细,配套完整。

在磁⼭遗址下层发现有粮⾷和猪、⽺等家畜⾻骼以及纺轮等物,说明畜牧业和⼿⼯业在当时的经济⽣活中已占⼀定地位。

西安“半坡遗址”除出⼟有⽯器、陶器、⾻⾓器等农业和渔猎⽣产⼯具外,还有加⼯、贮藏⾷物的器具以及保存较为完整的粟和菜⼦等,说明农产品加⼯和园艺⽣产也已有⼀定的发展。

中国南⽅的原始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产,根据湖北京⼭屈家岭、浙江吴兴钱⼭漾以及江苏南京青莲岗等出⼟的实物遗存,⾄少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1976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的7000年前的炭化稻⾕、稻壳、稻秆以及⼀些保存完好的⾻制耜、镞、锥、针和⽊制农具,则⼜把中国⽔稻⽣产的历史年代⼤⼤提前,并且说明了中国⽔稻栽培是从南向北推移的。

到商代,据甲⾻⽂和各地出⼟的实物看,青铜农具已经出现,但未在农业⽣产上⼤量使⽤;⼀般农具虽较前有所进步,但仍多以⽊、⽯为主。

⽊犁也已出现,似乎没得到推⼴。

当时的作物已有⿉、稷、稻、麦;家畜继⽝、猪、鸡⽜、⽺之后,马也已被驯养。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开展史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首要条件。

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开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

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场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开展。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开展创造了条件。

第一节原始农业与粗放农业阶段一、中国农业的起源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

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

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

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

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枯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考古学资料说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

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

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

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

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说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分,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XX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

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

中国农业发展简史

中国农业发展简史

一、农业的发端:原始农业时代(一)农业从广义上来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农、林、牧、副、渔;从狭义上来看主要就是指种植业。

1、农业的发端是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开始的。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人类以石器和木棍进行渔猎采集已有二百余万年历史。

2、第一: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开端。

第二: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逐步替代采集和狩猎。

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写道:“家养族的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我们所看到的它们,的确不是适应动物或植物自身的利益,而是适应人的使用或爱好”。

第三: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关键步骤。

最早的农业无论是起源于种植业、养殖业、或两者兼有,尽管其技术粗放简陋,但随技术的进步和收获物的增多,它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社会文化,确曾起过一种爆发性的影响。

3、特征(1)石器农具的应用;骨耜(2)动植物驯化和自然生态条件下的粗放种植与养殖;(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

原始农业的产生逐步替代了采集和狩猎。

(二)关于五谷起源的神话传说1、五谷:神话传说中关于五谷的来源主要是上天所赐。

古籍所述“神农之时,天雨粟”、“诞降嘉种”、“贻我来牟,帝命率育”、“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等等,说的就是粟、黍、麦(来牟)等种籽从天而降,人们加以种植才成为主粮。

2、关于六畜的起源文献中除了黄帝“淳化鸟兽虫蛾”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六畜起源的记载。

只有民间神话传说中还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湖北省孝感县一带的汉族中间有则“女娲造六畜”的神话传说:“相传女娲娘娘是先造六畜后造人。

3、人物神农氏、柱、轩辕、后稷伏羲神农相传伏羲氏的时候,人们过着“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生活。

至神农氏时,才“制耒耜,教民农作”,有了农业。

而最早的农业是由采集业发展而来的。

(三)农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每一次科技和工具上的重大突破和革命,都将农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发展摘要:农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对于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今我们的农业在不断的发展,稳定增长,有力的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让我们看看我国的农业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再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吧。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农业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生产,农业是与人类共存的。

中国的农业也随着历史的脚步辉煌了千年。

中国的农业文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在中国的上空。

即使现在中国在科技的发展很快,但是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的19%,我们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农业来供给我们自己,不能依靠他人的农业,要成为真正的强国,首要的就是要先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不能让人民们挨饿。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话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而且发展农业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还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农业稳定发展了只有这样中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更好的提升。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

当时还没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

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

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

从最原始的社会我们进化到了现在,我们的农业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技术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