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产后抑郁症与治疗

合集下载

产后抑郁的中医调理方案

产后抑郁的中医调理方案

产后抑郁的中医调理方案产后抑郁是许多新妈妈在产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妈妈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宝宝的成长和家庭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在调理产后抑郁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产后抑郁在中医看来,主要是由于产后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情志不畅等因素所致。

新妈妈在分娩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气血和精力,导致身体虚弱。

而产后照顾宝宝的压力、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关系的变化等,都容易引发情绪波动,从而导致抑郁。

中医调理产后抑郁,首先强调的是饮食调理。

产后新妈妈的饮食应以营养丰富、易消化、补气血为主。

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乌鸡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例如,红枣桂圆粥就是一道不错的补气血美食,将红枣、桂圆与大米一起煮粥,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调理气血。

中药调理也是中医治疗产后抑郁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气血亏虚型的产后抑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对于肝郁气滞型的,可能会使用逍遥散,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针灸疗法在产后抑郁的调理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情绪。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神庭、内关、足三里等。

针灸治疗应由专业的针灸师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推拿按摩也是一种辅助调理产后抑郁的方法。

通过按摩头部、肩部、背部等部位,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和紧张,促进血液循环,舒缓情绪。

家人可以帮助新妈妈进行简单的按摩,如轻轻按摩头部的太阳穴、风池穴,或者按摩肩部和背部的肌肉。

中医还非常重视情志调理。

产后新妈妈要保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家人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新妈妈自己也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产后抑郁中医辨证施护的干预探讨

产后抑郁中医辨证施护的干预探讨

产后抑郁中医辨证施护的干预探讨摘要:目的:就产后抑郁中医辨证施护的干预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本次入院人员均选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40例),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AMD评分情况改善明显,通过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数据间呈现的差异较大,符合统计学条件(P<0.05)。

结论:针对产后抑郁而言,中医辨证施护发挥的作用较大,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产后抑郁;中医辨证施护;效果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次入院人员均选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40例),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

其中,对照组的年龄范围在23至34岁之间,中位年龄为,观察组的年龄范围在25至3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1岁。

研究开始前,以将有关内容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征得了他们同意。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基本资料的分析、比较发现,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大,没有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有可比性。

(2)护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产后抑郁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则是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内容:1)心脾两虚型:此类患者大多是因为产后思虑过多,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脾气,消耗了心血,最终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多梦、腹胀、纳少便溏等,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安排在阳向病房,合理控制室内的温湿度,积极主动询问患者的寒热情况,从而合理增减患者的衣被;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选择温运脾阳的汤类、粥类,指导患者多吃廋肉、鱼肉、鸡蛋等,从而起到补气生血的效果,蔬菜则可嘱患者多吃山药、胡萝卜、土豆等,从而起到醒脾开胃的效果;嘱患者不可吃黄瓜、苦瓜、芹菜等凉性食物,不可吃鸭肉、甲鱼肉等味滋厚腻食物;在患者睡前,指导患者进行温水足浴,为患者播放轻音乐等,从而有效调节患者的脾胃升降,告知患者要多休息,劳逸结合,房事有节,避免加重病情。

穴位治疗产后抑郁症,这些方法你明白了吗?

穴位治疗产后抑郁症,这些方法你明白了吗?

穴位治疗产后抑郁症,这些方法你明白了吗?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家人的安慰,患者自我调整情绪,饮食治疗等都是很有效的措施,而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种新的疗法,那就是穴位治疗。

★一、中医治疗产后抑郁症一般分为三步疗法第一步中药进行调理:采用纯天然的中药材进行煎煮,从身体内部进行调理,将大脑神经系统里的毒素全都排出体外,起到疏肝清热、泻火祛痰,补血养心、安神醒脑的功效。

第二步采用针灸的方法:针灸是扎在人体穴位上的,起到调节脑神钱氏鬼门十三针是一种针灸的名称,采用平顶法、中通法、下沉法,根据病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扎针法和不同的穴位进行扎针,起到舒经通络、醒脑安神、平衡阴阳之功效。

第三步采用现代心理疗法:运用现代心理疗法和患者沟通,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并能够认识自己的病情,同时让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患者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以乐观、自信同病魔作斗争,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二、治疗产后抑郁症还可以如此做1、注意睡眠、饮食和运动知道吗,适合的运动也是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阻止抑郁症发作的,这有利于增强体力。

而且还能够将坏情绪赶走,提高情绪,短时间的能够缓解抑郁。

2、明确的价值和目标如果还没有写下的价值和目标的个人声明书,建议做一下。

它能帮助评价目前的工作和个人生活是否符合的价值观。

如果不是的话,它能帮助选择最有利于摆脱抑郁苦恼的改变方案。

★三、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1、药物治疗。

目前仍把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

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

各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不相上下,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

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

阿米替林、多虑平镇静作用较强,可适用于焦虑、激越和失眠患者。

但三环类药物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大,应用时需注意。

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剂种类很多,以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其应用较广,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能较好,有利用长期维持治疗。

重视产后痹与产后郁的辨治-最新文档资料

重视产后痹与产后郁的辨治-最新文档资料

重视产后痹与产后郁的辨治近年来,风湿科医生常常遇到以关节肌肉疼痛、怕风怕凉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患者自诊为产后风湿或老百姓俗称的“月子病”,寻求中医治疗,但单纯中药治疗对有些患者效果不很理想。

这些患者一部分是产后痹,又称产后风湿症,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产后郁,又称产后抑郁焦虑症。

由于这两种病症都是非器质性病变,诊断没有明确的理化检查指标支持,产后郁易误诊、漏诊,单纯按产后痹治疗不易收效,重视产后痹与产后郁的辨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产后痹是指妇女产后百日内因感受外邪出现以四肢和躯干(或头部)疼痛、酸沉、麻木、怕凉、怕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又称产后风湿症,属于“良性风湿症”范畴[1-2]。

产后郁是指产后由于情绪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疼痛、乏力、失眠、全身不适、异常感觉及各系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是产后郁常见症状和主要就诊原因。

情感症状往往被躯体症状掩盖,难以引起重视,医生不能正确识别处理,易造成患者病情迁延,辗转各处就诊,大量消耗社会经济资源及医疗资源,甚至导致医患矛盾。

临床上产后痹、产后郁的症状常常同时存在,病因病机错综复杂,难以绝对分清,而风湿科临床多见的是产后痹合并产后郁患者,所以辨别是产后痹、产后郁还是产后痹合并产后郁是风湿科医生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临床特点产后痹可见典型的行痹、痛痹、着痹或三痹表现,以怕风、怕冷为主,有明显的疼痛,可伴有酸胀、沉重、麻木等不适,部位一个或数个,相对固定,症状多有受凉吹风或劳累加重,休息、得热减轻的特点,无关节肿胀及关节功能障碍,伴或不伴有情绪异常,症状与情绪变化无明显联系,理化检查无异常。

随着产后时间延长、体质恢复及有效的治疗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具有一定的自愈性。

产后郁可以出现各系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风湿科见到的产后郁的表现特点是产后因为某次受凉吹风出现身体异常感觉,如疼痛、麻木、酸胀、发紧、僵硬等,部位不定,全身走窜,全身不适,怕风怕凉,特别是对凉风异常敏感,对疼痛及异常感觉的描述过于夸张或灾难化的形容;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失眠、多汗、乏力、胸闷等;对躯体不适过分担心,过度警觉;心烦恐惧,委屈欲哭;反复询问,记忆力减退;异常感觉的部位逐渐扩大加重,多种治疗无效;严重者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和治疗郁病【定义】郁病是以性情抑郁,多愁善虑,易怒欲哭,心疑恐惧及失眠,胸胁胀闷或痛,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由于七情所伤,或素体虚弱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失所养,五脏气机失和,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形成的。

【范围】西医学中神经官能症、狂躁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及老年抑郁症等,具有郁病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五志过极,七情内伤为郁病主要原因,素体虚弱或性格内向肝气易结者为郁病发生的体质因素。

忧思郁怒、精神紧张、过度思虑、悲哀愁忧等情志刺激,均可使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心神受损,渐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成郁病。

二、病机1.发病郁病起病可急可缓。

情志刺激突然而强烈,至肝气骤结,则起病较急;情志所伤相对和缓,如忧愁思虑日久致郁,则起病较缓。

2.病位以肝、心、脾为主。

3.病性初病多实,渐至虚实夹杂,久则以虚为主,虚中夹实。

4.病势始病以气机郁结为主;进一步可兼见血瘀、痰阻、湿郁、食滞、火郁等;终可伤及脏腑,致气血阴阳虚弱,以肝心脾虚为常见。

5.病机转化郁病初起常是以七情所伤致肝失条达,疏泄失司,气郁气滞为主要病机。

肝体阴用阳,内寄相火,气郁Et久化热化火可致肝经气机郁滞,火热内郁或郁火上逆,燔灼三焦,火热伤阴耗血可致阴血亏虚或阴虚火旺之候;郁火迫逆,血络受损,还可致热迫血行诸症;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可致血瘀证;女子以肝为先天,肝郁气滞血瘀,水津运行不畅,可兼见月经不调、不孕,经前、经期水肿等症;肝气郁滞,横逆克犯脾胃,或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之木旺克土证;肝郁化火,上逆犯肺,致肺失肃降,木火刑金之木反侮金证;思虑劳倦伤脾,肝郁伤及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受纳消磨水谷乏力,食滞不化可致食郁;水湿津液失于运化敷布则成湿郁;湿聚为痰,又致痰郁。

痰、湿、食困脾,重伤脾气,气虚不运,中焦气机失和失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又可致肝失疏泄条达,出现所谓土壅木郁,土虚木郁,木不疏土之证。

小柴胡汤加减治产后抑郁医案、配方

小柴胡汤加减治产后抑郁医案、配方

小柴胡汤加减治产后抑郁医案、配方产后抑郁是以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西医学称之为“产褥期抑郁症”。

本病一般在产后1周开始出现症状。

产后4~6周逐渐明显,平均持续6~8周,甚则长达数年。

常见病因有心脾两虚、瘀血内阻、肝气郁结。

【临床应用】连氏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药用:柴胡12g,黄芩15g,清半夏18g,太子参12g,甘草9g,栀子10g,淡豆豉10g,合欢皮30g,佛手12g,灯心草1g。

水煎服,日1剂,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病案举例】某女,28岁,工人。

2001年9月4日剖宫产一女婴,因其家人心存偏见,见生一女孩,心存不满,反应比较冷淡,致使患者甚感委屈,终日流泪,产后第7天出现时尔烦躁暴怒,时尔冷漠、苦楚,有负罪感和轻生念头。

经用博乐欣、阿普唑仑等药治疗20天,病情无好转。

病人嘿嘿不食,烦乱不宁,四肢筋惕,夜不能寐,痛不欲生。

查其面色潮红,两目无神,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投小柴胡汤加味3剂,能进饮食,烦减、筋宁,但心情仍显郁闷。

守方加桃仁10g、红花10g,续服5剂,舌淡脉平,诸症减轻易归脾丸(浓缩丸),8粒,每日3次,口服2周,恢复如初,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产后抑郁是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或受情志刺激而导致的精神症状,也有人认为与产后机体内分泌变化有关。

中医无此病名,但有“子烦”一病与之颇似。

《重订严氏济生方》云:“妊娠而苦烦闷者,由母将理失宜,七情伤感,心惊胆怯而然也”《校注妇人良方》则认为心肺虚热,痰积于胸,停痰积饮,寒热相搏为本病的病机,小柴胡汤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能解肝郁,清痰热,宽胸膈,除心烦,使热解郁伸,心气清和,烦闷自退。

中医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

中医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

中医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甘麦大枣汤治疗产后抑郁症周某,女,32岁。

初诊:产后9个月,心烦、时自哭泣,少寐,口干,口苦,纳少。

舌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肝郁血虚,内有郁热。

治法: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

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炒白术,茯神,甘草,炒浮小麦,大枣,炒麦芽,古方疏肝散。

1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心烦等减轻,有时胸闷、心慌,舌苔薄黄,脉细数。

前方去麦芽,加柏子仁。

15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近来心情逐渐好转,纳食正常,舌苔薄白,脉细。

续原方10剂,以收全功。

半年后追访,患者已康复,病未再发。

按患者产后心烦抑郁,属郁病,又属《金匮要略》所载脏躁,谓“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因产后失血,血不养肝,肝失柔和,则肝郁血虚,气郁化火,则兼郁热,以致忧郁心烦、少寐、口干口苦诸症。

以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方证合拍,效如桴鼓。

产后抑郁症怎么调理帮助新妈咪认同母亲角色当了母亲之后,要充分的认识这个角色,也要充分的运用这个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小宝贝,经常与他们情感交流,积极采取母乳喂养,这样可发挥母亲间的交流和鼓励,消除自认为无能的心态。

不要把自己完全闭锁在家里生完宝宝后,是有坐月子的一段时间的,那这段时间内,经常外出去走走,吸吸新鲜空气,让心情开朗起来。

最好能与好友们在一起,安全度过心理危机。

及时释放不良情绪情绪沮丧时,可借助一些方式排遣,去看看电影、和好朋友闺蜜聊聊天,不要勉强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心情不好时,强迫自己想一些高兴的事情;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降低期望值;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让别人帮助化解;与其他新妈咪在一起,聊聊带孩子的感受;装扮一下自己,让自己美丽一些;去做形体锻炼,产后恢复产前曼妙身材,重拾自信;经常放松自己,如睡上一小会儿或读书、洗澡、听音乐、看影碟或精美杂志。

产后不要过多人打扰产后是要注意充分的休息的,要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产后忧郁症的心理干预及中医调护

产后忧郁症的心理干预及中医调护
3 . 2淤血内阻证
21心理 干预治疗 . 是本病 重要的治疗手段 。产褥期抑郁 症的发生受社会 因素、心理 因素及 妊娠 因素 的 影响 ,针 对 患者 内在 的焦 虑和不 安全 感 ,给予解 释 、鼓励和支 持。采取措施 消除不 良刺激 ,解 除患者 痛苦 ,增强其对 治 疗的信心 。纠正周 围人特 别是患者丈夫 、父母 、公婆的态度 ,取得 他 们对 产妇 的 支持和 关心 。对 临盆 的产妇 ,要给 以适 当的解释 和 鼓 励 ,消 除其对 分娩和育儿 的顾虑 ,改善其 紧张和焦虑情绪 ,无疑可 防 止产后抑郁 症的发生 。妊娠 和分娩过程 中,丈夫在旁是有益 的,可减
中图分 类号 :R4 . 794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7 — 14 (02 2 04 - 2 6 1 8 9 21 )1- 28 0
典型病 例 :谢 某 ,2 岁 ,已婚 ,下 岗工人 。2 1年 1月3 来 院 5 00 2 E l
妇的心理需要和 心理问题 ,鼓励产妇进行母 乳喂养和产后锻炼 ,并进
2 ・中医中药 ・ 4 g
A r2 1。o. ,o1 pi 02V 10 N . l 1 2
产后忧郁症的心理干预及 中医调护
余 跃 红 , r
( 湖北省红安 县中医院妇产科 ,湖北 黄冈 4 8 0 ) 34 0
【 要 】产 后忧郁 是 一 组非精 神 病性 的抑郁 综合征 ,发生率 占分娩 妇女 的 5 2%。妇女 表现 为疲 劳 、注意 力不集 中、 失眠 、乏 力、对 事 摘 %一 5 物 缺 乏兴 趣 、社会 退 缩行 为 、 自贵 、 自罪、担 心 自已或婴 儿收到 伤 害 ,重 者 可有 伤 害婴 儿或 自我 伤 害的行 为。 西医 学称 为 “ 褥期 抑郁 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郁脾虚证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五
表征:精神抑郁,呆滞寡言,胸部闷塞,胁肋胀满,或表情淡漠,多疑 善虑,或喃喃自语,或咽中有物梗塞,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解郁安神。 常用方剂:《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味。半夏9g、厚朴 12g、苏梗12g、炙甘草12g、茯苓30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四
表征:表情抑郁,胸闷太息,急躁易怒或不言不语,入睡困难,倦怠 乏力,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弦缓。 治法:疏肝健脾,行气安神。 常用方剂:四逆散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甘草干姜汤加减。柴 胡12g、白芍12g、枳实9g、炙甘草12g、人参9g、生姜9g、厚朴 9g、半夏9g、茯苓24g、白术12g、当归12g。
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三
补肾疏肝法 乙癸同源,肝肾互生。肾虚肝郁证,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解郁,
以标本兼治
常用方剂如滋水清肝饮
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四
宣阳开郁法 阳气不达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指出对抑郁症的治疗当以调和营卫、
宣阳开郁为基本方法,同时配伍和营、调神之法,使营卫调和、阳气宣 达从而诸证或可愈。治疗抑郁症应重视温通阳气和温补阳气,肝脾之阳 气虚弱,其功能渐衰,因阳气虚衰,肝用不强,气不摄血,肝血失调, 肝阳虚弱,肝气的激发动力不足,疏泄无力,不能条达气机,抑郁诸症 势必加重,此时非温通、温补不能宣达
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一
疏肝解郁法 气郁为诸郁之始,治郁先治气,调气先疏肝。多数学者在这一
理论的指导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本方法,从肝论治抑郁症
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二
理气化痰开郁法 用于痰浊郁闭,清窍蒙蔽之老年人抑郁症。涤痰汤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涤痰开窍
常用方剂如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痰热证用温胆汤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二
表征:性情低落,急躁易怒,失眠头痛,胸胁胀痛,口苦而干或目赤耳鸣, 或嘈杂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泻火安神。 常用方剂:四逆散合栀子豉汤加减。柴胡12g、白芍24g、枳实12g、炙 甘草12g、栀子9g、淡豆豉15g、川贝母9g、当归15g、夏枯草15g、郁 金15g、生地15g。
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小柴胡汤以及甘麦大枣汤等成为临床治 疗抑郁症常用方剂
抑郁症证治关键
宣阳开郁!
“阳郁神颓”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神形兼病,神病为主,是抑郁症的主 要临床表现。抑郁症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不出神形兼病之范围,并且主要 表现为功能活动呈现出抑制性的变化,其中神机颓废是其特征性的改变。 而阳气郁痹,生发异常是抑郁症之病机核心。阳气郁痹,则生发之机抑遏, 表现为功能活动减弱。功能活动减弱的特征是昼不能精,且至夜则不能寐。 进而提出畅达阳气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方法,通过畅达阳气以求达到舒 畅气机,鼓舞脏腑气化,振奋神机,宁神定志之目的。心为阳中之太阳, 主血脉,藏神明,又为人身精神心理活动之总司。因此,通阳可以治心, 治心可以调神。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九
表征:久病或产后,精神不振,懒言懒动,少食少寐,面色无华,健忘多 梦,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常用方剂:人参养荣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味。人参6g、黄芪24g、白术12g、 当归12g、茯苓24g、炙甘草9g、熟地18g、肉桂6g(后下)、酸枣仁 24g、桂枝9g、巴戟天12g、淫阳藿12g
气血不足证
Thank you!
本文产权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结语
谢谢大家!
气郁化火证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三
表征: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失眠头痛,健忘或胸胁疼痛,或身体某部 有发热或麻痛感,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理气活血,解郁安神。 常用方剂:四逆散合三物白散、桂枝茯苓丸加减。柴胡12g、白芍24g、 枳实12g、炙甘草12g、桂枝9g、桔梗12g、川贝母9g、丹参15g、郁 金15g、茯苓24g、牛膝15g。
表征: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失眠多梦,面白无华, 形神颓废,阳痿遗精,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心肾,助阳悦神。 常用方剂:金匮肾气丸合桂枝甘草汤加味。熟地24g、山药12g、山茱萸 12g、茯苓30g、丹皮9g、泽泻9g、桂枝15g、附子9g、炙甘草9g、巴戟 天12g
心肾阳虚证
痰热蕴结证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七
表征: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懒动,或时时欠伸,或烦 躁喊叫等多种症状,舌淡,脉弦。 治法:养心安神,解郁悦志。 常用方剂:甘麦大枣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炙甘草15g、大枣15 枚(掰)、淮小麦30g、桂枝12g、茯苓30g。
忧郁伤神证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八
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五
调气和中法 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失调,升降失司,运化无力,从
而产生气郁、痰阻等病理因素以及气血不足的病机变化;此外,土 壅木郁,肝气不舒,治疗应当调气和中,畅利中焦气机,振奋阳气
用《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加减
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六
利肺治肝法 抑郁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季是抑郁症好发或加重的时间。肺合
皮毛,肝主疏泄,五脏以肺应秋,肺属金,金能制木,有学者介绍临床 用辛温解表、宣肺平喘的麻黄汤加减调治肝气郁结所致抑郁症,取得了 很好的疗效,并指出解表宽中法适用于由外邪而致的气机郁闭,情志郁 结病。 简而言之,当代医家大多将抑郁症等同于郁证,因而,将抑郁 症的基本病机归于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发生肝气乘脾、肝损及肾,气滞 痰凝、血瘀,因实致虚等病机变化;治疗则以疏肝解郁为中心。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一
表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纳呆少寐,脘闷嗳 气,大便不调,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常用方剂:四逆散合茯苓甘草汤。柴胡15g、白芍15g、枳实12g、炙 甘草12g、茯苓30g、桂枝12g、川贝母9g、生姜12g、旋覆花12g。
肝气郁结证
痰气郁结证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六
表征:精神抑郁,烦躁不宁,面赤气秽,烦躁失眠,舌质红,苔黄腻,脉 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利气泻浊。 常用方剂:小陷胸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减。黄连12g、栝楼15g、半夏9g、 大黄6g、芒硝3g(化)、炙甘草9g、天竺黄15g、苦参6g、枳实15g、川 贝母10g、竹茹18g、鲜竹沥60g(兑入)
中医辩证产后抑郁症与治疗
前言
古代没有抑郁症之名,但从历代文献中可以见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现近 似的描述,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多种疾病及其证候与 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故相关内容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 等病证的记载之中。当代医家则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对抑郁症病因病机 的认识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