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较强地形复杂南方传统民居特点分析屋顶坡度大

合集下载

2020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择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对应的答题栏中,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B.我国幅员辽阔,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C.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气候类型单一D.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参考答案: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故A正确。

D错误。

我国幅员辽阔,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B错误;我国地形和气候都复杂多样,故C错误。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环境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属于中等题,要牢记。

2.(2分)《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味不同”。

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淮南、淮北的地形不同B.淮南、淮北的气候不同C.淮南、淮北的栽培技术不同D.淮南、淮北的耕作制度不同解析: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

据此解答。

参考答案:解: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021-2022学年-有答案-福建省某校八年级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福建省某校八年级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某校八年级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选择题1.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矿产资源B.森林C.土地D.水能资源2. 我国耕地在土地资源中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其主要原因是()A.农业用地多B.人口众多C.城市建设用地多D.山地多,平原少3.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A.从西向东减少B.东北多,西南少C.北多南少D.东南多,西北少,南多北少4. 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的措施分别是( )A.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B.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C.植树种草、合理放牧D.合理放牧、植树种草5.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大工程有()①南水北调工程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③引黄入晋工程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请你分析小李在生活中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将西瓜放在开着的水龙头下冲洗、镇凉B.用淘米水浇花C.用水解冻食品D.洗碗时用过量的清洁剂7. 2017年11月份,美国的一位华商急需移植骨髓,中国的一位志愿者捐献了与她相配的骨髓,骨髓必须在48小时之内送到美国,你认为应该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8.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的原则,下列搭配合理的是()A.西北地区——发展林业B.青藏地区——畜牧业C.南方地区——种植小麦D.北方地区——种植水稻9.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都是不均匀的,下列对时间(季节)分配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夏秋少,冬春多B.夏秋少,冬春也少C.夏秋多,冬春也多D.夏秋多,冬春少10.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 )A.交通运输B.农业C.工业D.国防11. 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冬季0∘C等温线B.经过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C.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D.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12. 下列地形区中,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A.内蒙古高原B.河西走廊C.宁夏平原D.华北平原13. 南方旧式民居屋顶坡度大,是因为()A.便于接受阳光B.便于空气流通C.便于散热D.便于雨水下泻14. 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A.油菜B.甘蔗C.小麦D.水稻15. 下列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16.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风能B.针叶林C.生物资源D.铜矿17. 交通运输方式中,被称为“门口到门口”的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18. 在修建贵昆高铁时候,不可能遇到障碍是()A.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岖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多滑坡、泥石流19. 你是京九线,我是()线,虽然此生只在南昌见过一面,但是我永远无法忘记你。

【高考冲刺】观影学地理——新疆晾房(试题专练)

【高考冲刺】观影学地理——新疆晾房(试题专练)

观影学地理—晾房微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2019·上海高三)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能够体验和观赏到的传统民居景观是A.防寒的火炕、火墙B.便于晾晒的开敞式平房C.底层高脚支撑的竹楼D.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答案】B【解析】【详解】防寒的火炕、火墙是我国东北的传统民居景观,原因是东北冬季寒冷漫长,A错误;便于晾晒的开敞式平房是用于晾晒葡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传统民居景观,B正确;底层高脚支撑的竹楼是云南的传统民居景观,是为了防潮、防虫,C错误;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是青藏高原的的传统民居景观,D 错误。

故选B。

【点睛】傣族人大多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云南地区,那里多雨,潮湿,四季气候温暖,到处生长着高大的凤尾竹。

傣族人就地取材,把竹子砍下来,用粗大的竹子做梁柱,把细竹子加工劈成细薄的竹片,编成竹篱笆墙。

这样,就盖起了一座座竹楼。

这比盖砖瓦房要省事得多,而且住起来也很凉爽、舒服。

因为竹楼离地面很高,所以还能防潮、防虫。

天长日久,代代相传,竹楼就成了一种有傣族特点的建筑。

2.(2019·上海高三)小明到我国某地旅游,看到当地的传统民居多为便于通风和晾晒的开敞式平顶房。

该地所属的文化区是A.华北平原文化区B.青藏高原文化区C.黄土高原文化区D.新疆荒漠绿洲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通风和晾晒的开敞式平顶房叫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新疆晾制葡萄干,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气候干旱的特征。

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该地所属的文化区是新疆荒漠绿洲文化。

D正确;华北地区传统民居是典型的庭院结构,坐北面南的土坯平房,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

青藏高原传统民居是碉房。

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窑洞。

ABC错误。

故选D。

(2019·新绛县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土坯房就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下图为新疆维吾尔族的土坯房景观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24如皋二模地理试卷解析

2024如皋二模地理试卷解析

2024如皋二模地理试卷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如皋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以下关于如皋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全年高温多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全年温和多雨。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解析:如皋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A选项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特征;C选项全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D选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特征。

所以答案是B。

2. 如皋的地形以()为主。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丘陵。

解析:如皋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山地地势起伏大,海拔高;高原地势高且较为平坦;丘陵地势起伏较小但比平原起伏大。

所以答案是C。

3. 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四季的更替。

C. 地方时的差异。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等。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所以答案是C。

4. 地图三要素不包括()A. 方向。

B. 比例尺。

C. 图例和注记。

D. 等高线。

解析:地图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等高线是表示地形的一种地图符号,不属于地图三要素。

所以答案是D。

5. 若在如皋某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际距离为6千米,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A. 1:200000.B. 1:20000.C. 1:2000.D. 1:200.解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6千米 = 600000厘米,比例尺 = 3:600000 = 1:200000。

所以答案是A。

6. 以下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能。

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是“鱼米之乡”,主要原因()A.纬度位置B.季风气候C.距海的远近不同D.台风的影响【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答】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终年受高气压的影响,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由于长江中下游的平原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形成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本题选B。

2.【答题】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A.多接收阳光B.空气流通C.更快散热D.雨水流泻。

【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知识。

【解答】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较大是为了雨水流泻。

北方地区降水少,屋顶为以平顶为主。

3.【答题】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地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解释地理规律的诗句。

你认为下列诗句中描述的不是南方景观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南方的基础知识考查。

【解答】以上四句诗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表示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表示北方地区的景观,选C。

4.【答题】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农产品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A.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B.冬小麦、水稻、甘蔗、大豆C.冬小麦、玉米、茶叶、橡胶D.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答案】D【分析】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种植的农作物,认识沿江地带适宜发展农业的自然环境。

【解答】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春小麦、玉米适宜北方地区种植,A不符合题意;甘蔗适宜热带及其附近地区种植,大豆适宜北方地区种植,B不符合题意;玉米适宜北方种植,橡胶适宜热带种植,C不符合题意。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 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
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 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 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 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 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 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 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 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2、自然坏境影响人们的服饰。
•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 同,服饰各具特色。服饰成为区别我国个民族 的重要标志。
• 例如:傣族妇女:窄袖短衣和统裙,乔其纱、 丝绸等;傣族男子: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 肥大的长裤。

藏族传统藏袍,长袖、宽腰、大襟适应高
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由于气温日
侗 族
独 龙 族
彝族
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蒙古族
朝鲜族
回族
藏族
彝族 傣族
南方少数民族主 要分布地区,气 候炎热、降水充 沛、湿度很大、 太阳辐射强烈。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
气温高、空气潮湿— —衣料较薄、多为棉 质或丝质无领、短小、 轻便女子穿裙、男子 裤桶宽且短脚穿单鞋
日照强烈——包头或 带头巾
代表地区:

内蒙古

“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民...

“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民...

12.“屋顶坡度⼤、墙体厚、窗户⼩”的民居特⾊,反映当地的⽓候特征是( )
A.冬季漫长严寒,降雪较多B.夏季短促温暖,降⽔较少
C.终年温和湿润,温差较⼩D.冬冷夏热,降⽔稀少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的不同,这与当地的⾃然环境有很⼤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然地理环境,⼜与居民的社会经济⽣活密切联系.
解答解:房屋墙体厚实,窗⼩或有双层窗,是为了防寒保暖;屋顶⼤⽽⾼耸是因为冬季多雪,防⽌积雪压坏屋顶.故民居屋顶坡度⼤、墙体厚、窗户⼩,反映该地冬季漫长严寒,降雪较多.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民⽣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C. 雨水下泻D. 更快散热
【答案】C
【解析】
由于南方地区降水量大,雨水下泻,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故答案选C.
10.在初春或初冬时节,下面哪条河流容易出现凌汛( )
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淮河
【答案】B
【解析】
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在初春或初冬时节,黄河容易出现凌汛,故答案选B.
A. 铁路B. 公路C. 航空D. 水运
16.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最大的是
A. 铁路B. 公路C. 航空D. 水运
17.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山区应侧重发展
A. 林业B. 种植业C. 畜牧业D. 渔业
18.我国农作物熟制南北方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土壤B. 热量C. 地形D. 水源
盆地:H△____、I△____、J△____、K△____.
23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l)写出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①△____,②△____.
(2)写出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④△____.、△____;
(3)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的△____山脉,中游流经△____高原,该地形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严重;下游流经△____平原,该河段被称为△____,最后注入△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分)
1.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A.亚洲西部、大西洋东岸B.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富多彩的乡村民居
四合院 江南民居 骑楼 福建土楼 开平碉楼
湘西吊脚楼 蒙古包 新疆土坯房 傣家竹楼 窑洞
骑楼
皖南民居:布局依山傍水
皖南民居
天井
马头墙
皖南民居
装饰(取意)
江南苏州民居
西塘

前门是陆路,后门是水路 庄
新疆土坯房
民宅设计上较为特殊,大多为方形、长方形的院落式平顶土房。 以木材为房架,筑土为墙,房顶用木料、木板或树枝铺盖,上 面涂上半尺多厚的泥土或水泥。
福建土楼
福建地处东南 沿海地震带, 气候暖热多雨, 坚固的土楼既 能防震防潮又 可保暖隔热
福建土楼
开平碉楼
西藏碉楼
中国民居的南北差异
• 北方穴居文化和南方干栏式建筑
屋顶: 平顶
坡顶
建筑材料:砖瓦土石 竹子木材茅草 门窗:阳面窗较大 阳面窗较小甚至不开窗
结构:屋基紧贴地面 房屋架空离开地面
墙壁: 厚实
较薄
建筑物的屋顶坡度,从南方到北方逐渐减缓 我国南方的建筑主要考虑通风、遮阳、隔热、降温、防湿等功能; 北方的建筑物主要考虑采暖、防寒、保温等功能; 西北地区的建筑物处于主导风向方位的外墙,一般不开窗或 少开窗。
气候分析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多刮 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
全年降水较少
北方民居的特点
• 多为平顶屋——晾晒谷物 • 多用砖瓦土石——保温 • 门窗开在背风朝阳的一面——利用光照、防风 • 屋里有火炕——取暖 • 墙壁厚实——保暖
气候分析
南方地区气候炎 热、潮湿、日照 较强、地形复杂
南方传统民居特点分析
• 屋顶坡度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于排水 • 窗户小——防日晒 • 屋顶镂空、高出地面——通风除湿 • 竹木结构、墙壁薄——凉爽 • 屋里有火塘——除湿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垂花门与门墩
影壁
蒙古包
傣家竹楼
这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特殊形式的双层房屋。下层作畜棚,上层 住人。在建筑艺术上属于高楼式的干阑建筑。除屋顶外,柱子、 橼子、楼板、楼梯都由竹子制作
湘西吊脚楼
湘西吊脚楼
在重庆及巴山川东、湘 西一带,这种建筑比较 多。
这种房子一般建造在地 面坡度比较陡的地方。 所谓吊脚楼,原来是房 子的两边地基高低相差 很多,一边着地,另一 边须用木头支撑起来, 上面才能与一边保持水 平,可以放梁、阁楼板。
窑洞 华北地区 (黄土高原)
该区位于干旱地区和大陆性气候的高原干热区或多雪的北方,深藏土层 中或用土掩覆,可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冬暖夏凉”,具 有保温、隔热、蓄能、调节洞室小气候的功能,是天然节能建筑的典型 范例。
靠崖式窑洞(崖窑)
窑洞 华北地区 (黄土高原)
下沉式窑洞(地窑)
独立式窑洞(箍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