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六下《春之声》教案

合集下载

春之声教案

春之声教案

春之声教案教案标题:春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春之声》,培养学生对春季的独特感知和欣赏能力。

2. 能正确朗诵和模仿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学会运用声音和语言表达春天的特点和意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正确模仿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会运用适当的声音和语言表达春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CD播放器或音乐播放设备2. 《春之声》歌曲音频文件3. 讲义、黑板、彩笔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听一段春天的声音,如鸟叫声、风声等。

2.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春天的特点和意象。

3. 引出本节课学习的歌曲《春之声》。

步骤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播放《春之声》歌曲音频文件,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摇摆身体。

2. 分段教唱歌词,学生跟读和齐唱。

3. 反复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感和表达情感。

步骤三:感受春天的声音(15分钟)1. 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外面的声音,记录春天特有的声音。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展示自己记录的声音。

3.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声音,通过声音模仿春天的气氛和动态。

步骤四:运用语言描绘春天(15分钟)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特点,如春风、春雨、鲜花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动词、拟声词等语言表达春天的声音和景象。

3.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表达,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步骤五:整合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用歌曲《春之声》为基础创编一个短小的春天表演节目,可以加入舞蹈和道具。

2. 各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欣赏。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提供激励和建议。

五、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春天声音的录制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春天歌曲进行学唱和演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模仿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能用适当的声音和语言表达春天的特点。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年级下音乐教案-春之声_湘教版

六年级下音乐教案-春之声_湘教版

六年级下音乐教案-春之声_湘教版六年级音乐教案第二课春之声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春天的信使》,感受小鸟活泼轻快的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的勃勃生机。

2、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樱花》,做到声音统一,声部和谐均衡,感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3、在听赏《春之声圆舞曲》的过程中,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感受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

教学重点:在听、唱、跳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学会唱二声部歌曲《樱花》。

教学难点:学唱二声部歌曲《樱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表演唱歌曲《嘀哩嘀哩》,体会小朋友在寻找春天时神秘、喜悦、自豪的心情。

(1)教师弹奏包括引子和尾奏在内的八个音乐主题,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八种色块,选择分别代表的主题,并标注顺序。

然后,重点视唱A和B两个音乐主题。

进行对比。

(2)再次聆听全曲,(3)简介回旋曲式和《春之声圆舞曲》。

二、赞美春天师:春天是美丽的、动人的、充满生机的,它就像一幅绚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一段醉人的舞,现在就让我们来创编我们心中的春天。

三、学唱歌曲《樱花》1 三月正是日本国花—樱花盛开的季节,这个时候的樱花几十朵簇成一团;有粉红色的,大红色的,白色的,还有绿色的,姹紫嫣红!当风一吹过,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下大雪一样壮观!2、①师:请孩子们带着心中樱花的形象来听赏日本乐曲《樱花》②听赏完后,师问:乐曲的情绪怎样?你能体会出乐曲表现的情景吗?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出学生熟悉的日本民歌《樱花》(要求学生用给妈妈说悄悄话的感觉演唱),让学生描述自己所了解的日本人文风俗。

2、随琴轻唱歌词。

3、随课件唱歌词4、歌曲处理:歌曲的前半部分表现的是小鸟快乐、活泼的飞来了,要唱得轻巧、跳跃,后半部分是歌颂小鸟,要唱得连贯舒展,以此尽情抒发人们对小鸟的喜爱与赞颂之情。

四、拓展1、请学生分组排练成小组唱。

2、分组展示五、结束课业。

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

教案编辑专员回应:《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感受并体验春之声的音乐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 通过春天的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加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受春之声的音乐特点,理解春天的主题。

2.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音乐技能。

三、教学难点1. 春天的音乐主题的理解和表达。

2. 乐理知识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激发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2. 教学内容:a. 欣赏春之声乐曲,感受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b. 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讲解相关的乐理知识。

c. 教授春天的音乐主题,让学生进行合唱或独唱练习。

3. 练习与展示:a.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集体合作意识。

b.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独唱展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春天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春天的音乐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合唱、独唱和创作等。

2. 音乐技能掌握:评估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音乐技能的提升。

3. 创造力与想象力:评价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达中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的程度。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全面感受音乐的魅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在合唱练习中,注意调整音量和音准,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合作。

九、教学资源1.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春之声》教案

《春之声》教案

《春节序曲》一、导入:主题:春之声1、老师朗诵:春雷敲响天鼓,春风奔走呼号,春雨播撒大地,春潮汹涌如涛,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换上春装,踏着春潮。

迎接春天的朝霞。

一起舞动春天的芭蕾。

2、播放《春天的芭蕾》视屏片段老师:观赏完这段视屏歌曲,请大家谈谈对春的感受。

学生:愉快,活泼……….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在艺术家的眼里关于“春”的题材很多,很多。

我们刚刚听到的是用歌声来表达“春”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用乐器来表达“春”这一主题的曲子。

二、欣赏《春节序曲》1、作曲家介绍2、分析作品结构三段体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A——B——A3、分段欣赏(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后留1分钟讨论并回答)4、带学生视唱主题旋律A段主题B段主题三、学生即兴创作关于春节的诗歌,要求:四句,每句七字请小组代表收集小组创作的诗歌并选出最好的一首写小黑板上老师:以B段主题即兴唱出诗歌,并用电子琴伴奏请同学们一起唱自己的作品。

四、即兴创编春节晚会现场老师:现在请将镜头转向我,我们这里是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那么有哪位同学愿意伴随着我们的春节序曲为大家送去祝福呢?老师:挑选主持人,一男一女,让学生熟悉老师准备好的主持词。

选第二现场的主持人老师:我就是导演,乐曲一会儿上场,观众们怎么样啊?(掌声)老师:音乐开始,主持人上场学生主持:主持词男女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春节好!男:我是著名主持人朱军女:我是著名主持人董卿男:过去的时光我们共同携手走过女:展望未来我们漫步繁花四季男:在此辞旧迎新之际,祝愿在坐的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女: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男女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老师:现在请大家把目光转向我们玩会的第二现场,我们收到了贺电。

第二现场主持人读贺电:贺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贺电:祝初二(5)班的同学:学习进步,美梦成真!(掌声)崇信二中于校长发来贺电: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本学期期末考试全部取消!(掌声)崇信二中政教处张主任发来贺电:祝同学们新春快乐!今晚家庭作业全部取消!(掌声)老师:那在这里老师也代表我自己,把我的祝福送给在座的各位同学,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五、结束语:今天呢我们在悠扬、欢乐的乐曲当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希望回去也把这份祝福送给你们的家人和朋友!同学们再见!。

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第一章:认识春天的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介绍。

2. 春天的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步骤:1. 介绍春天的特点,如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美好,感受春天的氛围。

3. 播放春天的音乐作品,如《春之声》、《春之歌》等。

4. 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春天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5.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

第二章:学习春天的歌曲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合唱春天的歌曲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歌曲介绍。

2. 音乐基础知识学习。

教学步骤:1. 介绍春天的歌曲,如《春天的故事》、《春光美》等。

2. 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3. 分析歌曲的结构,如歌词、旋律、节奏等。

4. 教授合唱技巧,如呼吸、发声、音准等。

5. 分组练习合唱,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歌曲魅力。

第三章:创作春天的旋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创作春天的旋律。

2. 春天的故事分享。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旋律特点,如轻快、优美等。

2. 教授旋律创作的基本方法,如动机发展、主题展开等。

3. 分组进行旋律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4. 分享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5.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交流。

第四章:春天的音乐欣赏与分析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1. 春天的音乐作品欣赏。

2. 音乐作品的分析。

教学步骤:1. 播放春天的音乐作品,如《春之歌》、《春之祭》等。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中的春天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如曲式、和声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感受。

第五章:春天的音乐创作与表演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湘教版第一章:音乐欣赏《春之声》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春之声》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天的美好。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感受《春之声》的旋律美。

2. 学会歌曲,并能用优美的动作表现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1. 歌曲中旋律的把握。

2. 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

3. 练习: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旋律。

4. 表演:学生分组,用动作表现春天的美好。

第二章:歌曲学唱《春之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春之声》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2.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春之声》。

2. 用正确的发音和情感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 歌曲中旋律的准确性。

2. 发音的清晰度。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学会歌曲。

3. 练习: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发音和把握旋律。

4. 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

第三章:春天的舞蹈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舞蹈创作,表现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舞蹈综合素质。

1. 舞蹈创编的创意性。

2. 团队协作的默契度。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创编。

2. 音乐与舞蹈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节奏。

2. 教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编,教给学生舞蹈动作。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创作和练习。

《春之声》教案

《春之声》教案

《春之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春之声》,了解并掌握描述春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描述春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生动的描绘手法。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悟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春之声》相关内容。

2. 教具:投影仪、音响设备。

3. 准备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出课题《春之声》。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讨论春天的描绘手法。

3. 词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出现的描述春天的词汇,如“嫩绿”、“花香”等,并进行小组竞赛。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选出代表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春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其他小组。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春天的美好,引导学生珍惜大自然。

7.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春天词汇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竞赛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关注其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的准确性。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享的内容,鼓励积极思考和表达。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参与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增进家校互动。

3. 开展春天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春天的美好。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对作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进行评价和反馈。

《春之声》教案(共5篇)

《春之声》教案(共5篇)

《春之声》教案(共5篇)第一篇:《春之声》教案《春之声》教案【目标】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品味“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色。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新旧冲突、社会转变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重点、难点】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品味“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色。

结合意识流小说的特点,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

【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学习诗化小说《荷花淀》,我们了解到并非每篇小说都可以按照写实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品读……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三、基本解读王蒙被称为“最新文艺思潮的代表作家”。

《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

、什么叫意识流、意识流小说小说中的意识流,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常常是以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在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

(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

)以《春之声》的第一、二段为例理解“自由联想”的运用:明确:车身颠抖→人们摇晃→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噪音3、把握《春之声》的结构和主题(1)结构:《春之声》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

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意识”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之声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春来了》。

2.对3/4拍的认识。

3.欣赏歌曲《山村售货员》。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感受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顿音的对比。

2.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通过听音填空练习,增强听辩音高的能力,并能写出来。

3.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想象力。

4.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乐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春来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能唱出三拍子的韵味,吐字清楚,连音与断音的对比明显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本、发芽柳条。

教学流程
1.智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已经到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你们说一说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气温回升了,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各种草儿也都发芽了,动物也出来活动了,有一种泥土的气息…
师出示发芽柳条。

师:春天来了,人们外出也增多了,我们的集镇上面也有了很多的人。

所以,谁会开心呢?
生:售货员。

师:嗯,原来春天是一幅这么美好的图画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春来了》和《乡村的售货员》。

2.细听歌曲,感受韵律
(1)欣赏歌曲,每首歌曲就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打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边听边打拍子。

(2)认识三拍子,并能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强弱规律:强弱弱
3 3 表示每小节有3拍
4 4表示以4分音符为一拍
3.完整地播放歌曲,整体感受情绪
再次分别欣赏两首歌曲感受乐曲的韵味,让学生能轻轻地哼唱歌曲旋律。

边哼歌曲,边踏脚、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4.歌曲表演唱
(1)指导学生拿出感情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边唱歌曲,边踏脚、拍手,感受三拍子韵律并感受歌曲给大家带来春天般的愉悦享受。

5.总结
师:小朋友们,冬天悄悄离去,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今天我们通过唱歌曲《春来了》,大家一定更加喜欢春天了,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同学们让我们在《春来了》优美的旋律中迈向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