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先进个人推荐材料

社区先进个人推荐材料

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出最朴实的诠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社会单位的拥护。

社区先进个人推荐材料***是繁荣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区工作人员,她自XX年参加社区工作以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得到了领导赞誉、居民的认可。多次获得“社区优秀青年工作者”、“社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政治思想明确,积极要求进步。

她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思想,邓小平评论为指导,认真学习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并将自已所学有理论带到实践中加以理解和运用。她忠诚社区事业,将满腔的热情与关爱奉献给社区居民,她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的学习,积极向社区组织靠拢,努力使自已的思想始终与社区的工作一致。成为了一名做有思想,干有目标的社区工作人员

二、爱岗敬业、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她自XX年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以来就以满腔的热情

和关爱奉献给了社区居民,她当时管辖的是一片比较偏远的居民区,为了早日摸清辖区内的状况,她利用每天中午时间逐户走访,记录每家每户的生活状况、人口多少,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等都要详细记载。就连每家养的鸡、鸭、鹅,和特色种植也要登记在册。本来用半年熟悉户数时间,她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已经摸清楚了345户居民的家庭情况。同时绘制了辖区居民图,建立了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居民家庭情况普查表等手册为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她积极遵守社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社区的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关心同事,在工作中与同事积极配合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管理辖区计划生育工作中她深知在新形势下搞好“天下第一难事”的重要性,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身为社区委主任的她深知: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业务水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不能干好工作的。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她下决心为自己“充电”。她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孜孜不倦地追求,通过努力学习她的视野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拓宽,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政策水平、工作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经过实际工作的磨砺,使得她在千条万绪、

错综复杂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得心应手,她在实际工作中运筹帷幄、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四、积极服从领导安排、任劳任怨

XX年因社区人员情况变动,她所管辖的九小区重新组合,被其它社工接管了,她又重新接管了新的小区,这就意味着一切从新开始,从新下户,从新了解情况,而且计划生育马上就面临着报表,当时的困难很大,但是她积极服从领导安排,利用节假日、中午、晚上等空余时间重新入户了解辖区情况,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她没有休息过双休日,在计划生育季度报表之前,她完成对小区居民情况的摸底调查,没有耽误计生报表。

XX年8月份,社区领导又调她到社区党建办公室,分管共青团、外宣、兼党务干事等多项职务。面对这么多的工作,她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工作计划,有秩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在抓社区共青团工作方面,她积极了解社区共青团建设情况,带领社区青年深入孤寡老人、残疾户、敬老院等地方开展个种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定了《共青团工作计划》将以引领社区青年为主旨,服务好社区青年。

在外宣工作方面,紧紧抓住社区工作,认真写好信息报导,积极宣传社区工作,树立社区为民服务形象。

在党建工作方面,围绕党建品牌开展好创先争优工作、

做好党总支书记的助手,完善好党建工作的材料。

许多人这么问她:“你做这么多工作不觉得累吗?”她说:”每一次工作的尝试,都是一个学习的开始,虽然工作很忙,很累,但在工作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社区先进个人推荐材料闸北区域面积共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有80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XX年,全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岁。

闸北区内共设有一所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它们分别是:天目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上述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共设有45个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其中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有30个。由此,闸北区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为基础,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网络。

薄海艳:难舍一根中医诊疗“脉络”

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薄海艳医生,瘦瘦的脸却显得格外精干。她一年到头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病人眼里她无所不能,很多西医没办法解决的疾病,到她手里用中医适宜技术就能妙手回春。

在当地社区居民中流传着这么一句大实话:我们不怕自己生病,就怕薄医生生病。要是薄医生病了,那谁来给我们看病啊?这位薄医生就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薄海艳。

薄海艳是陈海新的师妹。1995年她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初到社区卫生站,一些前来社区就诊的居民纳闷起来:就这么个皮肤黝黑、个头瘦小的姑娘,能行吗?但不到一个月,病人的看法改变了,因为她的技术真不错。

敷贴治疗慢阻肺、单味药治疗带状疱疹、温针治疗骨关节炎、推拿治疗肩周炎……薄海艳说,自己就像有根中医的“脉络”一样,遇到啥病总想着能不能用中医诊治。她热爱中医,更乐得将奇妙的中医技术应用在患者身上,助他们重绽笑颜。

去除病痛,“上选”最普通廉价药

年过七旬的杨老先生连续五天打嗝不止,发作时无法进食,连睡觉床也一起摇晃。老人子女为此心烦不已:到大医院看病,医生都不当回事,老人难受得无处可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杨老先生来到薄海艳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小薄仔细诊断后,对准老先生的几个穴位,扎了几根金针,老

人打嗝次数当即减少,第一天回去就睡着了。这么连续三天治疗,病情已经痊愈。

薄海艳勤于思考,在社区工作时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她的探索精神很快得到回报。一名女病人患尿路感染,服用多种抗生素也不见好,看到病人无奈而痛苦的表情,薄海艳建议她用一种叫做“车前草”的中药煎服,并做出了健康卫生指导。没多久,病人的病好了,来到薄医生这里笑着说,“草药就是煮煮比较麻烦,可效果还不错,价格也特别实惠。”

薄海艳觉得,社区里的爷爷奶奶就像自己的亲人,看到“亲人”生病,自然最好想着用最普通廉价的药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久前,社区里70多岁的老人做了免费的白内障手术。老人复明后第一件事就要专程来看看薄医生。“我就想看看,那个每周上门给我针灸,比我自己还算计医药费的薄医生,到底长啥样。”

孕育感情,看病之外苦下功夫

薄海艳是病人的“宝贝”。年逾九十的老伯天气好心情也舒畅,他兜兜转转买了一束鲜花,来到常给自己看病的薄医生处,硬要把鲜花送给她,“你们小姑娘都喜欢花,多漂亮啊!”另一名耄耋老人过了九十大寿的生日,却拎着个蛋糕来请小薄吃,“开心开心,我老头子活这么长寿,离不开薄医生的功劳。”

薄海艳与病人的亲密关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工作时间之外,她也乐意与病人分享心事,倾听他们的喜悦与哀愁,排解他们生活的寂寥。社区里的王阿姨近来总是血压居高不下,薄医生主动上前和她聊天,才知道女婿准备移民,女儿却不愿一同跟去,王阿姨就为这事正烦恼不已,平日也没有个与自己说说心里话的人。薄医生就像自家女儿一样,一边告诫她如何药物控制血压,一边与她聊天慰藉。不久,王阿姨的血压总算稳定了。每每薄海艳出诊时,她也常和独居老人聊聊家常,一些老人听力不好,医疗常识也很有限,一个问题常常翻过来讲过去几遍,她总能不厌其烦地贴着老人的耳朵慢慢说。

平淡无奇的社区“土壤”,同样可以孕育出色的“苗子”。而今,薄海艳已握有三张全国牌中级“派司”:中医全科、中医针灸、西医全科证书。她深有感触地说,社区接触的病种是最广泛的。利用怎样的中医知识,可以让居民少些痛苦?如何“身心”治疗,能让病人享受快乐人生……社区的全科医师,确实可以大有作为。

章亚萍:忙出一副沙哑喉咙

初见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章亚萍医生,她正因连续多日组织居民参加“健康闸北2020”项目而操劳,每天七点不到下社区,为病人抽血查尿建健康档案。快到午时一点了,她来不及吃口午饭,喉咙因长时间与病人交流略显沙

哑。作为XX年度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章亚萍堪称社区卫生改革的“先行者”,她探索社区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尝试社区网格化管理,而今已初有成效。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章亚萍相信,有朝一日健康档案将对疾病筛查、干预和管理发挥极大的作用。

1996年,章亚萍告别近廿年的内科医生岗位,从北方大医院来到上海社区,转型成为全科医师。这些年来,她在社区的努力踏实可见:XX年起,她放弃休息时间走家入户,收集第一手居民健康资料,自行设计一套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动态访视资料,实现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格式化管理;同时,她探索全科团队服务新思路,主动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倡导实施有效工时、多劳多得等激励制度。

这些探索,都是她零距离贴近社区后得到的启示。

入社区,万里走单骑

有人粗粗给章亚萍算过,她担当社区全科医师的十二年多,骑自行车行程约一万余公里,走遍了临汾街道平方公里的每一个小区、里弄、街坊。认真、细致、热情,病人们用这三个朴实的词语形容他们心中的章医生。

在章亚萍负责家庭病床期间,她分管100多号病人,平均每天跑20多名家床病人。在这些病人中间,有的瘫痪在床体重重达200多斤,有的长着碗一样大的褥疮并深至椎骨,有的则因精神疾患无缘无故拳打脚踢……章医生从来没有

“嫌弃”过这些病人,很多时候她宁可自己累到腰酸站不直,嗓子疼得连口水也咽不下,也不肯耽搁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一年春节,正在值班的章亚萍收到来电:家中老人高烧不退,急需医生上门就诊。章医生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往病人家里跑。病榻上,一名百岁老人不时呻吟、咳嗽。章亚萍经初步诊断,确定为急性肺炎,她一边缓解病员的恐惧心理,一边与家属商量将病人送往市北医院急救。令全家欣慰的是,在章医生的及时诊断和救护下,百岁老人转危为安,顺利地度过了新的一年。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社区里一名老年痴呆患者,由于长期受章医生照顾,在连自己亲生子女都不认识的前提下,却只认得章亚萍,每每看到她那张略瘦的脸,便说,“章医生来看我了!”面对患者对自己的认可,章医生总淡淡地说,“我不过是尽一个社区医生的本职。”

动脑筋,建档图改革

章亚萍笑说,我们社区全科医师更像“片医”。早在1999年,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全市试点,尝试全科团队模式。章亚萍带着队友,借鉴户籍警察的做法,将原来医生的条线划分改为“块状”划分。临汾街道内17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对医护将居委会管辖的居民健康“管”起来。

没有前车之鉴,所有的医生都“摸着石头过河”。负责

阳曲路570弄的杜医生接管所在居委的健康管理工作,她一时无从下手,不知辖区内有多少慢性病人,更不知用什么办法才能拉近与居民的距离。章亚萍选择了最“笨”也最见效的办法:她带着杜医生一家一户地跑,如同“扫楼”一样挨个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热脸蛋贴冷屁股”的感觉不太好,可渐渐地,情况有所好转。一年不到,阳曲路570弄内50%至60%的居民健康状况握在手中,社区与居民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目前,章亚萍已积极投入“健康闸北2020”项目中,她广泛发动社区居民,为目标人群编号、收集样本数据,利用信息化将不同人群的生物样本结果统一收集到数据库里,以便今后更好地管理社区居民健康状况。

严正:挂上一串病家的褪色钥匙

见到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正医生前,他“钥匙医生”的绰号已广为人知。我们随口问道,“现在身上带着几把病人家的钥匙?”“五把。”严正一边说,一边摸索着拿出五把褪了色的钥匙。他不用标记,哪把钥匙是哪家人的,心知肚明。

钥匙的主人,都是儿女不在家中、身体有些不便的老病人;在他们眼里,严正的身份不仅仅是医生,更像家庭中的一份子。

十四年前,严正刚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初来彭浦镇

社区,四周尽是不像样的道路,病人没有医生多,他十分失落;十四年后,他在社区医生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得有声有色,俨然成了社区里的“名人”。老百姓乐意和他嘘寒问暖,更愿与他分享喜怒哀乐。

揭开马桶盖,细查病情

严正有着招牌式的灿烂笑容,不过比他笑容更得人心的,是他细致入微的诊疗技术。

92岁的梅老伯因血尿常觉不适,去大医院看了几次,并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严医生上门为梅老伯常规随访时,老伯家人道出了困惑:肚子总是鼓鼓胀胀的,倒不知是啥原因。闲聊之际,梅老伯去卫生间大解。细心的严医生待老人方便后,揭开马桶盖发现,老人大便已呈黑色。而这一细节,老人在去大医院就诊时并未提及。经过触诊腹部后,严正告诉老伯家人,“可能是胰腺部肿瘤?要到大医院去检查一下。”

果不出所料,梅老伯患上胰腺癌,术后两周,老人家还是离开了人世。可梅老伯的家人就此认定了严正:都说社区医生水平不高,严医生就有这本事,大医院漏诊、误诊的,他照样能把关检查出来。

在严正的病人名单里,很多是一家老少三代。老人看病看得好,子女也找严医生,连还没有啥毛病的孙辈都登记在册了。严正笑着对记者说,全科医师相对成熟的国外,家庭结构大致可用两句话概括,两个孩子一条狗,还有半个是医

生。我呢,就要争取当个家庭成员一样的医生。

两双绒线鞋,体验温馨

严正十数年在社区一线摸爬滚打,“收获”了居民家门的钥匙,更收获了打开居民“心门”的钥匙。他的秘诀在于:遇到什么事,都多为病人想一想。

家住万荣小区灵石路的陈阿姨,从安徽农村返沪不久,却罹患脑梗死,留下左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家人一筹莫展之时,陈阿姨听小区邻居提及严正医生,她慕名前来求诊。经过三个多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陈阿姨的病情明显好转。严正一边看病,心里也多了个心眼:陈阿姨没有医保,本来家里经济就拮据,加之治病如今一贫如洗,于是,他主动向中心领导申请免去多次上门服务的全部费用,权当自己义务为陈阿姨服务。

如何才能报答救了自己下半生的医生?陈阿姨暗下决心,用一双才刚康复的手连续两个月,为“恩人”编织了两双绒线拖鞋,以表感激之情。当严正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心中说不出温暖与喜悦。

这样的事例并不罕见:严正结婚了,老病人家属争相帮忙定酒店、包喜糖;严正当爸爸了,老奶奶们纷纷给小毛头织毛衣、送奶瓶。“社区医生能感受到人间最可贵的亲情,看到病人全家父慈子孝,看到医患鱼水之情,就觉得这份工作做得值!”严正说。

社区先进个人推荐材料几年来,XXX同志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坚定的党性和高度的自觉性,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社区干部素质的新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街道社区发展大局,立足本职工作实际,坚持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较好的完成了党和人民交办的工作任务,推动了街道社区健康发展,做到了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一、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坚持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高度重视讲政治问题,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作为街道社区建设科负责人,自己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了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原则性强,明辨事非。善于从政治上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自己从事的工作,保证了街道社区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和街道的决策部署,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中央取缔“xx功”邪教组织的决定,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对“xx功”邪教组织进行了坚决的揭露、批判和打击,维护了辖区稳定,巩固了基层组织政权。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克服工学矛盾,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了理论素质,理论上更加成熟。自觉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洁身自好、正直无私。坚持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能够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献身街道社区事业。

二、认真干好社区工作

1.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全力推进社区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社区建设科认真加强对社区的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经常深入居民家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要,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积极用好“星光计划”资金,建设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和老年服务中心,努力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推进社区发展。胡代芳同志充分认识到要加快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仅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认真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针,通过开展社区居民自治,规范了社区居民的社会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邻里互助、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等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辖区居民营造安定祥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

和谐的生活氛围。通过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

3.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力推进社区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关注社区的事物,而且积极参与管理社区事务。“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街道社区居民的共识。通过广泛宣传,社区居民树立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意识。

4.维护社区社会稳定,全力推进社区发展。社区稳定是整个城市稳定的基础。胡代芳同志经常深入群众中,了解实际困难,化解基层矛盾,变“上访”为“下访”,保证了辖区群众反映的许多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和答复。在低保工作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应保尽保,决不错保”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解决了困难户的生活问题。特别是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胡代芳同志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以身作则,走楼串户,广泛宣传预防“非典”知识,经过几个月的奔波劳累,被晒黑了,累瘦了,但换来的是无一例非典疑似、确诊病例、群众人心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可喜成绩。从根本上维护了社区社会稳定,为广大居民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5.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全力推进社区建设。指导各社区

加强党的基层工作,强化了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六有六好”活动,即: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建设好;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好;有一支率先垂范的党员干部队伍,模范作用好;有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好;有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工作成效好;有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基础作用好。开展“十个一”活动,即:共产党员要为社区看好一栋楼、安排一个下岗失业人员、包扶一户贫困户、栽一棵树、献一盆花、护一片绿、帮教一个失足青年、为社区经济发展引一个项目、推荐一个能人、引一笔资金。通过上述活动把社区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总之,XXX同志热爱社区事业,认真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的积极作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出最朴实的诠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社会单位的拥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