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影响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与GDP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财政收入与GDP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财政收入与GDP相互关系研究,是指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我国财政收入与全国总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水平增加时,将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财政收入与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这是因为随着GDP的增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等财政收入都会增加,从而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另外,我国财政收入与GDP也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当经济发展水平下降时,财政收入也会随之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GDP的下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等财政收入也会减少,从而使财政收入大幅减少。
因此,我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即既有正相关性,也有负相关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变的,这需要从宏观层面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分析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关系的分析孙建丽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关系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税收与GDP 的发展及现状,指出了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与GDP 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促进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收入;GDP ;增长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税收收入的一种形式。
一方面税收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税收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合理的税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增长率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我国税收收入和GDP 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一)税收与GDP 的总量状况分析1.税收总量分析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趋势大体呈现指数增长,从总量来看,我国税收收入从1978年的519.28亿元,1993年增长幅度显著,到1999年税收总收入高出一万亿元,从此增长幅度更是显著,短短4年里又突破两万亿大关,从2009年-2011年增长尤为显著,2011年税收收入即增长到89720.31亿元。
2.GDP 总量分析我国GDP 呈现指数增长趋势,2001年突破一万亿大关,高达109655.2亿元,从2005-2008这段特殊的历史时间里,中国的GDP 在2008年达到54223.79亿元,由于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第一产业稳步推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尤其是为了08年的奥运会,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二三产业在这四年里发展较快,有力的推动了在这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71564亿元。
内蒙古数值较低为1.29,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96%。
(三)差异产生的原因引发各地方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出现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税收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带动就业、商品、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带动税源的增长,从而能带动地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向均衡方向发展;有学者指出不同的产业的增长对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同,第二产业对税收的拉动力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
我国财政收支和GDP 的统计分析

摘要:财政收支与GDP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GDP增长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其次分析了财政支出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008-02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 GDP作为众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可以明显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
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相关关系,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求的基本,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而增加GDP的有利手段正是合理增加财政收入并且科学控制财政支出已达到GDP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而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措施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财政支出、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等方式可以达到最终增加GDP的目的。
一、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的关系分析1.财政收入与GDP的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为剖析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财政收入FR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输出结果如下:FR = -1624.064 + 0.182026GDP(727.5586) (0.007613)t = (-2.232211) (23.91042)R2= 0.956501 =0.954827 F =571.7084 DW=1.654932此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估计标准误差降低。
此模型表明GDP 对财政收入的形成既有短期的决定效应,亦有长期的决定效应。
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决定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浅析GDP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一)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种
(二)从增强效益入手,推动经济较快发展 以扩大财政收入基础
(三)保障社会公共需求,保持合理的财政 支出结构
(四)降低非税收入比重,逐步将预算外资 金纳入预算管理
(五)加强税收征管,合理确定收入计划和 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帕斯卡尔拜伊,阿莱因穆尼耶,黄语生.增长模式 与工业化的历史[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7(4)
表2
近年来我国GDP与财政收入变动情况表
GDP
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年度
总量(亿 元)
增速(%) 总量(亿元) 增速(%)
总量(亿 元)
增速(%)
总量(亿 元)
增速(%)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曲振涛,丁树彬,王曙光.2002《关于财政收入与国 内生产总值的研究》,《商业研究》第5期
[3]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与结构与经济 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 5-12
[4]李德森,许光建.中国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原 因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2)
17.8 204.16 123.8
18.7 6909.82
14.4 498.17 144.0
16.8 8234.04
19.2 417.10 -16.3
14.2 9262.80
12.5 613.15
47.0
15.9 10682.58
15.3 761.50
24.2
17.0 12581.51
浅析我国税收收入与GDP之间关系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分析一、引言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居民无偿地强制地征收实物或货币所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
除组织收入的职能外,税收对经济社会运行和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中绝大部分都是依靠税收收入而取得的。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从理论上来说,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政府通过税收等形式集中的财政收入就是归国家集中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是GDP的一部分,那么税收收入也就是GDP的一部分,那么一个地区的GDP 和它的税收收入的关系究竟如何。
在此,我们将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探讨。
二、构建模型与分析(一)构建模型以税收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表1显示2001年-2012年税收收入、GDP的规模。
表1 2001年-2012年税收收入和GDP(二)相关图分析由上面数据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对GDP有影响,这里的GDP取决于税收收入的值,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GDP也是增加的,并且税收收入与GDP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将模型初步设定为一元线性函数模型。
根据相关图观测到的轨迹分布规律,现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Y)为因变量,税收收入 (X)为自变量,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Y= β0+β1X+e其中β0为回归截距;β1为回归系数;e为随机误差。
(三)财政收入和GDP相关系数判定利用表1数据用Eviews5软件作回归分析得表3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0/13/13 Time: 11:07Sample: 2001 2012Included observations: 12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 4.524694 0.178088 25.40710 0.0000C 39515.14 10239.50 3.859089 0.0032R-squared 0.984745 Mean dependent var 259564.9Adjusted R-squared 0.983219 S.D. dependent var 146066.8S.E. of regression 18921.46 Akaike info criterion 22.68499Sum squared resid 3.58E+09 Schwarz criterion 22.76581Log likelihood -134.1100 F-statistic 645.5206Durbin-Watson stat 0.900702 Prob(F-statistic) 0.000000根据回归结果,得我国财政收入模型的估计式为Y = 4.524694301*X + 39515.13824 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税收收入每增加1亿元,我国的GDP将增加4.524694301亿元。
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税收政策是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正确的税收政策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民生福祉。
本篇文章旨在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税收政策对GDP的影响GDP是国家经济总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税收政策对GDP的影响是大家最为关注的。
一般来说,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生产总值。
比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率、个人所得税率、增值税率等税率,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提高消费能力和生产效率,进而增加GDP。
而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税力度,增加财富的重新分配,可以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相反,过度的税收政策却会抑制经济的发展。
比如,过高的企业所得税会使企业的投资和生产降低,从而影响GDP的增长;过高的个人所得税会削弱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影响消费需求,从而抑制GDP的增长。
因此,税收政策应该考虑到经济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增长。
二、税收政策对投资的影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税收政策对投资的影响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提高投资回报率,推动经济的发展。
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减少税率、延长税收优惠期限或提高税收优惠幅度等,来吸引更多的投资。
同时,税收优惠也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经济更有竞争力。
然而,税收政策也可能会阻碍投资的发展。
比如,增加税收负担、频繁修改税收法规等不稳定的税收政策,会降低投资者的信心,抑制投资的发展。
因此,政府应根据经济的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促进投资的稳定发展和回报。
三、税收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就业是民生的重要方面,税收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
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加用工需求,从而促进就业。
比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和社保费率,可以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增加用工需求,减少失业率;减免中低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支出能力,从而促进消费和就业。
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效应分析

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效应分析引言财政是国家的经济生命线,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效应。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合理规划和分配,不仅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成败,还关系到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民生福祉。
因此,本文将从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收入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而财政收入的增加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1)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它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密不可分。
税收的增加会带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强政府的财政实力,促进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引导。
同时,税收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除了税收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非税收入的渠道来增加财政收入。
非税收入一般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收费等。
这些非税收入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
2.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支出是政府用来实施各种政策和计划的资金支出,它的多少和分配与经济发展的成败密切相关。
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公共投资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公共投资的增加,可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
同时,公共投资也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2)社会福利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社会福利支出也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加和分配,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福利支出的增加,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消费需求的形成,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二、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1.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投资和就业机会。
对GDP与财政收入关系的研究(1)

对GDP与财政收入关系的研究在我国国民经济评价体系中,GDP和财政收入是两个最核心的指标。
作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这两个指标之间从理论上看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观察,又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两个指标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定量关系,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之间到底有哪些相互影响因素?这是各级政府、经济管理和研究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利用历年的数据资料,对国家和地市两级的GDP与财政收入的总量规模、增长情况、比例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以寻求GDP和财政收入之间相互适应的增长程度和相对合理的比例界限,为在宏观层面上判断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作一些新的探索,为政府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参考。
一、对GDP与财政收入及其关系的理论阐述(一) GDP和财政收入的一般定义GDP:中文译名为国内生产总值(对地方核算范围来说,即为地区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辖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所新创造的价值,对于各产业部门来说,这部分新创造的价值称为增加值,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货币收入,是整个国民收入中属于国家(政府)所有的部分,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各项税收、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以及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是税收收入。
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政收入又划分为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本级收入。
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属于中央财政的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增值税的75%部分、证券交易税(印花税)94%部分、个人所得税中的利息所得税、利息所得税之外的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的部分及海洋石油资源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事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因此我国的财政税收收入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的影响,提出促进我国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发展的建议和决策,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和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政税收收入;gdp;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01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税收的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gdp 的增加是构成税收收入增长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
财政税收收入与gdp产值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探索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财政税收收入与gdp的差异性分析
(一)影响程度方面的差异
国内生产总值是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直接反映和体现。
财政税收收入虽然从总体上看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之中,但地方财政收入还体现着与国家财政的分配关系,在不同时期,由于分配政策、分配方式等变化,会带来财政收入中非经济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二)核算原则的差异
目前,我国gdp主要是依据统计资料、行政管理资料、会计决算等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的。
由于企业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因此,gdp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即生产的产品,无论当期是否销售,都应计入当期的地区生产总值中。
而财政税收收入的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即只核算当期实际缴入国库的资金,对于当期生产出来但尚未实现销售的产品,或者虽然已经销售但由于企业拖欠税款等原因而导致的不能入库的商品,政府都不能得到相应的税收收入。
因此,由于核算原则的不同,会产生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异。
二、财政税收收入与gdp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理论上讲,二者的变化应该是保持同步的变化规律。
但是受我国经济条件自身的限制和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系
列因素的影响,财政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有一些变化。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财政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集中性财力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这种状态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如果持续下降,将会出现很多的弊端,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所下降。
2.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非国有经济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有所增长,而同时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下降。
但是当前我国的财政收入90%
以上是来自税收,而税收的收入60%-70%来自于国有经济。
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国有经济创造的税收在降低,因此全国财政收入中占gdp的比重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收入分配向着个人倾斜。
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有所增长。
个人的收入增加,但是从居民个人手中所缴纳的税款比例比较低,造成了税款的大量流失,这也影响了财政的增长幅度。
4.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这是影响财政税收收入和gdp的重要因素。
每一年的gdp的增长不同。
这主要是受当时国家经济治理整顿大环境的影响。
例如: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会使全国的经济受投资拉动的影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以后相近年份的gdp 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经济效益的制约性,经济效益不佳将会导致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同时gdp的增长也会产生波动。
特别是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当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我国许多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产生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的现象,生产出来的产品滞销积压,形成了有产值无税收的状况,而有些企业陷入了财政困境,形成有销售无收入的现象。
这些都会影响税收和gdp的产值。
三、我国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的影响的特点
(一)不同地域影响效果存在差异性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财政税收的收入对gdp 的影响较大,对我国的经济实力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而相
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财政税收收入对gdp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因此不同的地域影响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二)财政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政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通过研究发现,当前现在的财政税收收入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的贡献率下降,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当前我国的财政税收收入下降。
(三)我国的财政税收入对落后地区经济的拉动效果不明显
从近几年中国的gdp收入的数据看,gdp在各年上升的很快,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例如宁夏、青海等地,财政税收收入一直处于徘徊中的迂回,对于经济的增长不能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四、结束语
我国的财政税收收入整体上对gdp的产值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下降的趋势,充分说明我国税源的结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我国税收收入的来源呈现出地域的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税收的收入比较高,而在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参考文献:
[1]张伦俊.gdp收入要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9).
[2]王乃静,李国锋.协整理论在税收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经济,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