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食管炎14例误诊探析

合集下载

剥脱性食管炎18例诊治分析

剥脱性食管炎18例诊治分析

损伤 ,有 效提 高了患者 的依从性 。 在本 组 的资料 中,在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 应用 NIPPV治疗 的观 察
组 ,在 改善患者动 脉血气 、呼吸频率 、辅 助呼吸肌动 用、呼 吸困难 以 及肺功 能等方 面 ,明显优于仅 应用 常规治疗的对 照组 ,且P<0.05。总 之 ,应 用无创 正压通 气治疗COPD患者可 明显改善 患者的 呼吸肌 的疲 劳状态 ,避免呼 吸衰 竭的产 生或进一步加 重 ,且患者 的依 从性较 好 , 值得临床推广 。 参考 文 献 [11 ] 中华 医学会呼 吸病学 会慢性 阻塞 性肺 疾 病学 组.慢性 阻塞 性 肺病
的剥 脱性 食 管炎 患者 临床 及 内镜检 查 资料 。结果 18例 剥脱 性 食 管炎 ,均经保 守治疗 痊愈 ,年 龄 19~ 63岁 ,平 均年 龄 38.9岁,有 明确吞
食 干硬 粗 糙物 史 者 13例 。吞 咽疼 痛 18例 ,呕血 8例 ,胸 痛 9例 。食 管黏 膜 缺损 5例 ,黏 膜 剥脱 12例 ,黏 膜下血 肿 8例 。结 论 剥脱 性 食
国眶|国—圈同 2013年 8月第 1 1卷 第 22期
· 论 著 · 73
表2 两 组 患者肺 功 能等情 况 的比较 ( -t-S) 组别 时间 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 呼吸 困难评分 FEV。% FEV /FEV%
等原 因的影 响 ,易造成 呼吸肌 的收缩疲劳 ,在临床上 的表现为 呼吸频 率和 呼吸节律 的异常 , 以及呼 吸困难等 。缓 解呼吸肌疲 劳最重要 的方 法是 让呼 吸肌得 到充分 休息 】,常规 的药物 治疗在 一定程度 上可 以改 善患者 的呼 吸肌的肌力 作用 ,但是 起效较慢 ,甚至对 部分患者来讲 , 效果 不甚理想 。随着无 创正压通气 技术的发展 ,无创正压 通气逐渐 被 广泛 应用于 临床 ,其工 作原理是通 过无创正压 通气使气 道 内产生持 续 性正压 ,对萎 陷的肺泡进 行扩 张,并纠正血 流灌注失调 ,改善氧合 , 帮助 患者克服 呼吸道 阻力 ,降低患者 呼吸肌 的负荷 ,改 善患者 的通 气 功能 】。同时 无创正压 通气操 作简单 ,并且 可减少插 管所造 成的有创

系统疾病误诊为口腔黏膜病15例分析

系统疾病误诊为口腔黏膜病15例分析

系统疾病误诊为口腔黏膜病15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误诊为口腔粘膜病的系统疾病类型及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误诊为口腔粘膜病的15例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的系统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误诊原因。

结果:15例患者均证实误诊,实际为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艾滋病等系统性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占比最高(P<0.05),该类疾病患者主要有牙龈增生、牙龈出血、黏膜瘀斑、牙周脓肿、舌炎等口腔症状表现,其中包括了4例白血病、3例贫血与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结论: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系统性疾病容易被口腔症状误导而误诊为口腔黏膜病,临床上应充分结合学科知识与临床经验,增强系统性疾病敏感度,提升诊断准确度,以免延误病情。

【关键词】系统疾病误诊口腔粘膜病【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168-02口腔黏膜病即口腔黏膜不完整、功能异常或外形、色泽异常类病变,该病并非仅仅与口腔健康相关,而是与全身健康有密切关联,该病的症状常因内分泌紊乱、白血病、维生素缺乏等引起,若不及时就诊和治疗,会破坏口腔黏膜屏障保护功能及唾液分泌功能、语言辅助功能等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

本研究在认识到系统性疾病容易误诊为口腔黏膜病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了误诊为口腔黏膜病的15例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系统疾病诊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误诊为口腔粘膜病的15例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7.6±2.9)岁;10例门诊治疗,5例住院治疗;在以口腔粘膜病观察治疗3~20d确诊为系统疾病。

1.2 方法将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着重分析误诊的系统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误诊原因。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胃食管反流病12例误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12例误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12例误诊分析发表时间:2011-09-13T09:31:38.3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肖跃伟[导读] 12例中误诊冠心病5例,支气管哮喘5例,咽喉炎1例,胆心综合征2例,可疑食管癌1例。

肖跃伟(北票市第一医院辽宁北票 122100)【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1-026-02 2005-2009年我院消化科门诊经胃镜检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158例,其中12例患者临床上曾出现误诊或漏诊,误漏诊率为7.5%。

本文对资料收集较完整的12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误漏诊共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5~72岁,平均45岁,就诊资料3~9次。

1.2 误诊疾病 12例中误诊冠心病5例,支气管哮喘5例,咽喉炎1例,胆心综合征2例,可疑食管癌1例。

误诊时间最长2年,最短1个月。

所有病例在胃镜检查诊断后给予H2受体阻滞剂、吗丁林、硫醣铝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

1.3 症状与体征发作性咳喘4例,间断或持续性干咳2例,心慌气急2例,阵发性胸闷、胸痛6例,烧心、胸闷伴非进行性吞咽困难1例,咽痒伴声音嘶哑1例。

体检发现4例咳喘者肺部均可闻及干性罗音,2例心慌者1例听诊阴性,1例心动过速,另有3例剑突下轻度压痛。

1.4 辅助检查 12例中6例行B超检查,3例提示胆囊炎,1例胆石症。

心电图检查7例,3例正常,1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早博,1例心肌缺血,X线胸透或摄片6例,2例正常,1例肺气肿,3例肺纹理增粗。

超声心动图检查2例,1例正常,1例提示冠心病。

食管钡透1例提示食管下段狭窄,钡剂通过不畅。

2 讨论2.1 本组中误诊呼吸系统疾病共6例,占50%(6/12)。

其中5例因发作性咳喘或间断性干咳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有1例经多年医院诊治均未见效,误诊长达2年之久。

1962年Kennedy第一次提出胃食管反流(GER)与肺疾病的关系。

反流性食管炎50例误诊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50例误诊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50例误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误诊的相关疾病及原因。

方法对50例反流性食管炎误诊病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被误诊为心、肺及咽喉部疾病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抗酸、抗反流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表现多样化,医生应提高该病认识,以防延误诊治,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减少痛苦。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胸闷;咳嗽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食管黏膜损伤,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此病在欧美国家常见,目前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严重者胸骨后疼痛,其中有些患者无反流症状,表现为胸闷、心慌、胸痛及咳嗽、喘促、咽部不适感等食管外症状,容易被医生误诊为心肺等食管外疾病,现对50例反流性食管炎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50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8~68岁,平均56岁,40岁以上者占70%,病程半个月~5年不等。

1. 2 临床表现30例患者中表现为胸闷、胸骨后疼痛,其疼痛时间长短不一,在7分钟~3小时不等,疼痛表现为烧灼样,其中11例伴反酸、嗳气及食道灼热感及吞咽不适等上消化道症状。

8例表现为咳嗽、胸闷,12例表现为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

1. 3 辅助检查50例患者均进行以下检查,所选患者均行纤维胃镜,结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充血、黏膜脆弱、齿状线不齐,严重可见食管糜烂、溃疡形成。

心电图提示ST-T改变19例,心律失常4例,心动过速1例;胸部X线片未见肺炎、结核、肿瘤等具体表现,心影增大3例。

20例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9例;5例患者行纤维喉镜,2例提示咽喉部黏膜轻度充血。

1. 4 误诊疾病冠心病30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2例,慢性咽喉炎8例。

2 结果确诊病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加促胃肠动力药联合治疗。

食管结核误诊2例分析

食管结核误诊2例分析

食管结核误诊2例分析
许晴晴
【期刊名称】《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年(卷),期】1998(3)1
【摘要】食管结核临床上较少见,常被漏诊或误诊。

现将我院误诊的两例食管结核分析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92-92)
【关键词】食管结核;误诊;食管疾病;结核史
【作者】许晴晴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地区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3
【相关文献】
1.原发性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2例分析 [J], 杨书良;许岩丽;席丰;王蕾;赵如同
2.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三例分析 [J], 罗腊香
3.食管结核和纵隔淋巴结结核误诊为食管癌13例分析 [J], 张庆河
4.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临床分析 [J], 东艳蕊; 董玉荣; 杨淑芹; 郜攀峰; 王静; 李宽红; 邵翠翠
5.原发性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J], 胡敏;潘铁成;魏翔;陈涛;刘立刚;张毅;宁新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殊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50例误诊分析

特殊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50例误诊分析
1 。 < .0 ) 6 P 0 05 。
表 I 9 例 良性发 作性位 置性眩晕 疗效 随访结果 1
3 讨 论 .
BP P V是一种 常 见的前庭功 能障碍性 疾病 , 其发 病机 理 尚未完 全 阐述 对 清楚 。而 最为广泛 接受 的假 说为 E l 提 出 的半规 管耳 石症 , 为从 椭 圆囊 py e 认 中脱落 的耳石沉 积到半规 管引起 B P 。既往对 B P PV P V患者 主要采 取手法 复 位 治疗取 得明显疗 效。但 采取体位 限制 也可 减轻 甚至 缓解 症状 健侧半卧位的体位限制, 那么是手法复 参考 文献 位 治疗成 功 , 还是随后 的体位 限 制 消除 了临 床症 状 而误 以 为是 手法 复 位 治 [ ] H tnJ Bl W. ctvsblrydo eNE gJ d 19 ,3 1 oo a hR A u t u nr . nl , 839 s R, o e ei a s m Me 9
在复位治疗后均要求患者进行体位限制。给予 B P P V患者体位限制也 能改善临床症状, 使得在判断治疗效果时产生分歧 : 是手法复位治疗成功还 是体位限制缓解了临床症状?复位组在第 4 7天随访时的治疗成功率分别 、 为 8.%和9 .%, 04 1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 .%和 2.% , 33 44 结果提示 B P PV 的症状缓解主要归功于手法复位治疗而非体位限制治疗 , 说明手法复位治 疗对 B P P V的效果确切。手法复位治疗后再进行体位限制的主要 目的是为 了巩 固疗 效 , 防止耳石 再返 回到半规 管 。在保持 头直 立位 和健 侧半 卧位 时 。 半规管总脚的方向位于椭圆囊 的后上方, 此时能有效防止复位到椭圆囊的 耳 石再次 进入半 规管 。体 位限制 组 中部 分 患者 确 实有 效 , 在第 4 7天 时分 、 别有6例和 1 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1 但临床症状缓解率远低于复位组。体 位 限制有一 定作用 的原 因可能与半 规 管 中边 缘 细胞 ( rncl) 与 吸收 ma i e 参 g 1 耳 石有关 , 吸收能 力远低 于椭圆囊 黑 暗细胞 , 以如 果半 规管 中耳 石量 但其 所 少, 可能单靠边缘细胞即能完全吸收, 从而使 临床症状缓解 , 而如果耳石量 多 , 边缘细胞 的吸 收能力 , 还 应进 行 手法 复位 治 疗 , 耳石 返 回椭 圆 超过 则 使 囊由黑暗细胞进行吸收才能缓解临床症状。鉴于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明确而 且 又没有 明显的 副作 用 , 仅对 有严 重心 脏 病 、 椎病 、 颈 脊柱 畸形 和严 重颈 动 脉狭 窄的患 者慎用或 禁用 , 以 B P 所 PV诊 断 明确 者均 应给 予 手法 复位 治疗 。 在手 法复位 治疗组 中 , 4例患者 经 2次 手法 复位 治疗后 , 有 临床 症状 仍无 改 善, 手法 复位治疗 失败可 能与以下 情况 有关 : 病原 因可 能为壶 腹嵴 帽耳 石 致 症 。而非半规 管耳石症 , 时耳石 粘附在 壶腹 嵴上 而非 游离 在半规 管 中 , 此 此 种病 因的 B P P V对手法 复位 治疗 常常 无效 , 用 Sm n 方 法复 位 才 能缓解 需 e ot 临床症状; 手法复位对耳石堵塞半规管引起的眩晕也无效。

14例不典型胎盘早剥误漏诊及妊娠结局分析

14例不典型胎盘早剥误漏诊及妊娠结局分析

14例不典型胎盘早剥误漏诊及妊娠结局分析发表时间:2014-10-13T17:03:16.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陈德兰[导读] 胎盆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典型的胎盆早剥处理的及时,常能有效抢救母儿生命。

陈德兰(天长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天长 239300)【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误漏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加强孕期产检,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减少母婴风险。

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至2013年收治的14例胎盘早剥误漏诊的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胎盘早剥的漏诊率为32.56%(14/43),重型4例,轻型10例,6例腹痛但体征不明显,2例胎儿死亡,8例胎儿窘迫,1例产程中出现血性羊水,3例产后检查胎盘确诊。

重型与轻型在分娩方式、围产儿死亡数和产后出血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出现误漏诊的主要原因是诊疗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认识。

提醒我们医务工作加强对胎盘早剥的警惕性,提高检查诊断水平,并能及时对各种现象进行及时处理。

【关键词】胎盘早剥误漏诊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35-02 胎盆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典型的胎盆早剥处理的及时,常能有效抢救母儿生命。

然而,由于轻度胎盘早剥因症状的各项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并造成漏诊或误诊,导致处理不及时而引起母儿的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对胎盘早剥进行深入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对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4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研究,对其出现屋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产科质量。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胎盘早剥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无持续性腹痛、腰痛、子宫压痛、宫缩者为不典型胎盘早剥,其中产前误漏诊14例,误漏率为32.56%,年龄19~42岁,平均26岁。

初产妇9例,经产妇5例,剖宫产12例,顺产2例,轻型早剥10例,重型早剥4例,均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剥离而确诊。

容易误诊为主动脉夹层的剥脱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容易误诊为主动脉夹层的剥脱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容易误诊为主动脉夹层的剥脱性食管炎临床分析张庆芳;刘婉薇;沙卫红【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剥脱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误诊为降主动脉夹层的剥脱性食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胸痛伴呕血3d入院,在外院经胸部CT平扫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为降主动脉夹层,转我院后经主动脉全程增强CT扫描排除主动脉病变,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剥脱性食管炎,经止血、抑酸、黏膜保护、抗感染等内科治疗痊愈.结论临床接诊伴有急性上消化道症状及胸痛者应警惕剥脱性食管炎可能,与主动脉夹层难以鉴别时,可行主动脉全程增强CT扫描、食管碘油造影和胃镜检查,有助于确诊.【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2(025)007【总页数】2页(P8-9)【关键词】食管炎,剥脱性;误诊;动脉瘤,夹层【作者】张庆芳;刘婉薇;沙卫红【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消化内科;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消化内科;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1.91 病例资料女,52岁。

因胸痛伴呕血3 d入院。

患者3 d前劳动及进食后出现胸骨后绞痛,起始呈阵发性,约5 min后呈持续性,无放射性疼痛,呕吐鲜血2次,约100 ml,伴头晕。

有高血压病史2年。

急诊在外院就诊,予禁食、抑酸及营养支持治疗,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不能缓解,考虑主动脉疾病。

行胸部CT平扫示:降主动脉前缘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不排除降主动脉破裂形成包裹性血肿可能。

该院初步诊断为降主动脉夹层、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病,转入我院。

追问病史,患者发病以来每于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加重,未进食,无气促、发热,大小便正常。

平素喜食热饮、热粥,常嚼食鱼骨,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

查体:体温36.3℃,脉搏68/min,呼吸20/min,血压155/80 mmHg,体重42 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是否伴 消化道症状 , 考虑到剥脱性食管炎 可能 , 胸部 c T检查 可 为 其 提 供 间 接 指 征 , 电 子 胃镜 检 查 是 其 确 诊 手 段 。
[ 关键词 ] 食管炎 ; 误诊 ; 心肌梗死 ; 食管肿瘤 ; 冠 心 病
【 中国 图书 资料 分 类 号 ] R 5 7 1 [ 文 献标 志 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3 4 2 9 ( 2 0 1 5 ) 0 5 - 0 0 2 3 — 0 3
『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3 4 2 9 . 2 0 1 5 . 0 5 . 0 0 9
M i s d i a gno s i s A na l y s i s o f 1 4 Ca s e s o f Exf o l i a t i v e Es o pha g i t i s SANG Ro ng — x i a h
【 摘 要] 目的

探 讨剥脱性食管炎 的临床特点 、 误 诊 原 因 及 其 防 范 措 施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1 9 9 8年 2月 -2 0 1 4
年 6月 我 院 收 治 的 6 0例 剥 脱 性 食 管 炎 中 1 4例 误 诊 病 例 的 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本 组 均 以胸 骨后 或剑 突 下 疼 痛 为 主 要 症 状, 伴 咽 下 疼 痛 及 吞 咽 困 难 9例 , 恶心 、 呕 吐 6例 , 黑 便 4例 。 本 组 误 诊 率 2 3 . 3 %, 误诊 时间 4 h~ 5 d 。9例 于外 院首 诊 误诊 , 5例 于 我 院 首 诊 误 诊 , 误 诊 为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4例 , 食 管 肿 物 及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各 3例 , 心绞 痛及 主动脉 夹层各 2
t i v e e s o ph a g i t i s .Me t ho ds C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1 4 pa t i e nt s o ut o f 6 0 p a t i e n t s mi s di a g n o s e d wi t h e x f o l i a t i v e e s o p ha g i t i s d ur i ng
例 。按 误 诊 疾 病 予 相 应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 经 电子 胃镜 检 查 确 诊 为 剥 脱 性 食 管 炎 , 给 予 相 应 治 疗 7~1 5 d临 床 症 状 消 失 。 3个 月 后 复 查 胃镜 示 食 管 黏 膜 创 面 愈 合 。 结 论 临 床 遇 及 以 突 发 胸 骨 后 或 剑 突 下 疼 痛 为 主 要 症 状 的患 者 时 , 应 注 意

GU O We i j u n ,L I N i n g h,L I Xi a o h,S UN Xu n ( 1 .T h e F i r s t Ho s p t i a l o f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Mu n i c i p a l i t y ,a .
F e b r u a r y 1 9 9 8 a n d J u n e 2 0 1 4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a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Re s u l t s T h e ma i n s y mp t o ms o f t h e g r o u p w a s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mi s d i a g n o s i s c a u s e s a n d p r e c a u t i o n a r y m e a s u r e s o f e x f o l i a —
De p a r t me n t o f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b .De p a r t me n t o f Nu c l e a r Di s e a s e s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1 1 ,C h i n a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Re s p i r a —
t o r y D i s e a s e s ,B e t h u n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e a c e 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8 2 , C h i n a )
2 退 渔 Q 生 旦 筮 垫 鲞 筮 翅 坠 弛
误 诊研究 : 消 化 系及 腹 部 疾 病
幽 , : 垫 : : : 丛 型 Q

2 3・
剥脱 性食 管炎 1 4例 误 诊 探 析
桑 荣霞 , 郭蔚 君 , 李 宁 , 李 晓 , 孙
r e t r o s t e r na l o r x i p ho i d pa i n,wi t h s wa l l o wi n g pa i n a n d d y s ph a g i a i n 9 c a s e s,na u s e a a nd v o mi t i ng i n 6 c a s e s,me l e na i n 4 c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