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桥梁的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主要内容

中国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主要内容(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赵州桥的传说背景2.鲁班与赵州桥3.张果老与赵州桥4.柴王与赵州桥5.赵州桥传说的文化价值篇1正文【赵州桥的传说背景】赵州桥,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赵县境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赵州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民间传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赵州桥的传说,民间流传甚广,版本众多,主要可以分为鲁班、张果老、柴王等几个版本。
【鲁班与赵州桥】鲁班,古代著名的建筑大师,被尊奉为木匠之祖。
传说鲁班为赵州桥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将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美坚固。
在赵州桥的建造过程中,鲁班还巧妙地利用浮力原理,将石料运送到桥墩处,从而完成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
【张果老与赵州桥】张果老,道教八仙之一,传说他倒骑毛驴,能御风而行。
在赵州桥的传说中,张果老曾用他的神通在桥上留下了一个驴蹄印。
这个驴蹄印成为了赵州桥的一大奇观,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张果老与赵州桥的传说,反映出了古代人民对神仙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柴王与赵州桥】柴王,传说中的一位善于烧砖的神仙。
在赵州桥的传说中,柴王曾用他的神通将赵州桥的石料烧得如同陶器一般坚硬。
有了柴王的帮助,赵州桥得以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
柴王与赵州桥的传说,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神仙的敬仰以及对精湛技艺的推崇。
【赵州桥传说的文化价值】赵州桥的传说,不仅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同时,赵州桥的传说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总之,赵州桥的传说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篇2 目录1.赵州桥的传说背景2.赵州桥的传说内容3.赵州桥传说的意义篇2正文赵州桥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非常著名的桥梁建筑,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之上。
赵州桥的经典传说故事和来历_传说

赵州桥的经典传说故事和来历赵州桥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赵州桥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赵州桥的传说故事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
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
城南的大石桥,看去像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
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像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
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皎河拦住了去路。
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
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
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鲁姜说:“行!”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鲁姜说:“不怕!”鲁班说:“不怕就好。
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
”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
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
”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
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
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
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
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
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
【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

【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赵州桥是中国河南省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也是中国民间故事中著名的桥梁之一。
关于赵州桥的传说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则民间故事。
赵州桥的传说中主要涉及到一个叫做穆桂英的女英雄。
在明朝时期,有一个村子叫做临潼村。
村子周围是一片肥沃的平原,村民们过着幸福和安宁的生活。
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当地突然受到强盗的袭击,村民们四处逃离,临潼村变得一片荒芜。
村子里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活,决定建造一座桥,使得强盗无法轻易通过。
在赵州桥的位置上,选择了一名年轻有为的村民叫做刘皓。
刘皓非常聪明和勤奋,他从小就擅长建造和设计,并以他的才能而被村子里的人们所推崇。
于是,他开始筹备建造一座坚固耐用的桥。
建造赵州桥的过程并不顺利,他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他要面对的是建造材料的问题。
这个地方没有足够的石头和木材,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建造一座大桥难度极高。
经过一番思考,刘皓决定利用当地的稻草来建造桥身。
他认为稻草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用度,可以很好地抵抗强盗的攻击。
于是,他开始收集稻草并进行加工。
刘皓的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
他还面临着缺乏人手和时间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皓找到了他的姐姐穆桂英,并向她求助。
穆桂英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女子,她是军人穆知县的女儿,从小就受到了军事训练。
她接受了刘皓的请求,并积极参与到了建造工作中。
她用自己的军事经验指导村民们进行组织、分工和协作,以最高效的方式建造起了赵州桥。
她鼓励村民们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工作,最终赵州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建造完成。
赵州桥的建成为临潼村带来了希望和繁荣。
强盗们再也无法从桥上通过,村民们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
穆桂英和刘皓则成为了当地的英雄和榜样。
他们的事迹被流传开来,成为了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气、智慧和团结是克服困难和实现梦想的关键。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并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关于桥的故事

桥的故事桥,是一种连接两岸的建筑物,它见证了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进步。
从古至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聆听那些关于桥的动人故事。
一、古老的桥梁在古代,桥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们用木头、石头、泥土等材料建造桥梁,以便跨越河流、峡谷和其他障碍物。
在中国,著名的赵州桥建于隋朝时期,它以其独特的单拱设计和优美的线条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这座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人类工程的伟大成就。
二、爱情的桥梁在许多传说中,桥是爱情的象征。
传说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相遇,白娘子为了与许仙相会,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跨过断桥。
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中国的一部经典电视剧,也让断桥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在西方,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也以桥作为背景,他们在维罗纳城的阳台下相遇,随后相爱,最终因误会双双殉情。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爱情悲剧,也让这座城市成为了浪漫之都。
三、生命的桥梁在灾难时期,桥成为了生命的通道。
1938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封锁了铁路和公路,使得中国的抗日军队陷入了困境。
为了拯救国家,数万名劳工和工程师夜以继日地修建了许多桥梁和道路,以便军队运输物资和伤员。
这些桥梁成为了生命的通道,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未来的桥梁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桥梁将更加智能化和环保。
人们将采用新型材料和设计理念来建造桥梁,以实现更高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同时,未来的桥梁还将更加注重环保,采用绿色能源和循环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的城市中,桥梁将成为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人们可以在桥上散步、观景和休闲娱乐。
五、结语桥的故事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一部分。
从古代的赵州桥到现代的智能化桥梁,从爱情故事中的断桥到灾难时期的生命通道,桥见证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在未来的城市中,让我们期待着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环保性的桥梁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金水桥的传说和故事

金水桥的传说和故事
金水桥位于中国的河南省郑州市,这座桥横跨在黄河之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
丰富的传说和故事。
传说中,金水桥的名字起源于古代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黄河常
年泛滥,不断给附近的居民带来麻烦和灾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郑州城主决定修建一座能够抵挡洪水的桥梁。
当时有一位名叫杜宇的年轻人自告奋勇,承担修建这座桥的任务。
杜宇辗转四方,借鉴众多的桥梁建造经验,最终设计出了金水桥的方案。
他带领着一支工人队伍,日以继夜地奋斗,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成功地将金水桥建造完成。
从此以后,金水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还成为了郑州发展的标志。
除了这个传说,金水桥还有其他的故事与之相伴。
据说在金水桥上经常可以看
到一个神秘的老人,他总是默默地守在桥上,观察着过往的行人。
有人说,这个老人是金水桥的守护神,他的存在给了路过的人们安全和祝福。
也有人说,这个老人是当年修建金水桥的杜宇的化身,他每天都来到桥上检查,确保金水桥的安全和稳固。
金水桥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也是郑州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们可以在这座古
老的桥上漫步,体验黄河的雄伟和金水桥的历史底蕴。
同时,金水桥也是一个人们祈求幸福和安宁的地方,许多人会来到桥上祈福,希望能够得到金水桥的庇佑和保护。
总之,金水桥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桥梁,承载着许多传说和故事。
它不仅
是郑州市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的希望和祈愿之所。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金水桥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整理)中国著名桥梁的传说

赵州桥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常成为游人津津乐道的最有趣内容之一,来到赵州桥也都要首先寻觅看个究竟。
这是关于赵州桥的一段最有名的传说。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
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
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
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
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
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
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
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
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
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
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
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
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
《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桥是美的化身,桥总是连着水,有一种水淋淋的感觉,桥浸润着一个又一个烟雨中的浪漫与悲情。
二千多年前,在江苏沭阳的霸王桥下,漂着一只轻灵小巧的淌淌船,船头微翘,似欲飞去,兰桨未动,船先行。
彩虹桥的民间故事

彩虹桥的民间故事
彩虹桥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桥梁,它连接着人间和天界。
在很多民间故事中,彩虹桥都是仙人和神仙出现的场所,也常常是凡人踏上成仙之路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关于彩虹桥的民间故事。
1.《白蛇传》:在《白蛇传》中,彩虹桥是白娘子和许仙重逢的地方。
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许仙则轮回转世。
在彩虹桥上,两人重逢,白娘子带着许仙飞升成仙,远离了人间的纷扰。
2.《八仙过海》:在《八仙过海》的故事中,彩虹桥是八仙踏上东海的必经之路。
八仙在彩虹桥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成为了民间传说的佳话。
3.《牛郎织女》: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彩虹桥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场所。
每年七夕,牛郎和织女会在彩虹桥上相会,诉说彼此的情愫。
4.《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彩虹桥是孙悟空前往西天取经的必经之路。
在彩虹桥上,孙悟空遇到了白骨精的化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这些民间故事中的彩虹桥都具有神秘和仙气的特点,成为了中国民间传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彩虹桥也成为了人
们心中美好的象征,寓意着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中国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主要内容

中国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主要内容摘要:一、引言二、赵州桥的传说背景三、传说中的主要角色四、故事的主要情节五、故事寓意及影响六、结论正文:一、引言赵州桥,位于我国河北省邯郸市赵县境内,横跨赵家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
自古以来,关于赵州桥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为这座古老的桥梁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本文将详细讲述中国民间故事赵州桥的传说主要内容。
二、赵州桥的传说背景赵州桥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617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它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开敞式石拱桥,对世界桥梁建筑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州桥的传说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勇敢。
三、传说中的主要角色1.李春:赵州桥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据传为隋代著名工匠。
2.张果老: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故事中的主要推动者。
3.鲁班:古代神话中的著名木匠,被尊奉为工匠之神。
四、故事的主要情节相传,在很久以前,赵州地区有一条宽阔的赵家河,河水湍急,给两岸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方便交通,当时的隋炀帝命令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一座桥梁。
李春经过一番考察,决定采用先进的石拱桥技术,设计出了赵州桥。
在建造过程中,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化作一位老者,前来考察李春的技艺。
他要求李春在桥上刻上一道符咒,以保佑桥梁坚固耐用。
李春答应了张果老的要求,并在桥上刻下了符咒。
然而,在符咒刻完之后,张果老发现李春并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将符咒刻在正确的位置,于是决定考验一下李春。
张果老邀请李春参加一场工匠比赛,比谁能建造更坚固的桥梁。
李春答应了张果老的挑战,并开始了紧张的准备。
在比赛当天,鲁班也前来观战。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李春最终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智慧,赢得了比赛。
张果老见状,对李春的技艺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并亲自将符咒安置在赵州桥的正确位置。
五、故事寓意及影响赵州桥的传说故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勇敢,展示了他们在桥梁建筑领域的卓越成就。
故事中的李春、张果老和鲁班等角色,不仅是民间传说的形象,更是古代工匠精神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州桥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常成为游人津津乐道的最有趣内容之一,来到赵州桥也都要首先寻觅看个究竟。
这是关于赵州桥的一段最有名的传说。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
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
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
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
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
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
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
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
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
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
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
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
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
《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桥是美的化身,桥总是连着水,有一种水淋淋的感觉,桥浸润着一个又一个烟雨中的浪漫与悲情。
二千多年前,在江苏沭阳的霸王桥下,漂着一只轻灵小巧的淌淌船,船头微翘,似欲飞去,兰桨未动,船先行。
船中有一位采菱姑娘举起衣袖,挽起裤腿,白皙的小腿映在水水艳红的菱角里,浑圆柔软的手臂在斜阳晚霞下如玛瑙般透明水亮,伶俐而有节奏的采菱动作愈显其婀娜的身姿,焕发着风情万种的情调,她就是貌若天仙的虞姬。
桥上匆匆走来一位英武的汉子,他的名字叫项羽。
脚步在桥的中间停住,两只大大的神采飞扬的眼睛定格在船上那落入凡间的仙女身上。
船上的虞姬也时时向他送来秋波,项羽感觉整个湖面被虞姬风采照亮,强烈地触动着他埋在深处的心弦。
突然,一阵摇晃,淌淌船在湖里倾覆,项羽奋不顾身地入水救起了花朵般美丽的虞姬。
当美人醒来时,已躺在英武勃发的项羽怀中。
她幸福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项羽那宽阔坚实胸怀,他是虞姬仰慕已久的人——庙会上举鼎之人。
从此,虞姬爱上了项羽的英武与率真,项羽爱上了虞姬的才貌与善良的心灵,他们相遇、相知、相爱,整个世界因他们美丽的爱情而动容,那个时代因他们美丽的爱情而变得有灵气。
可是,垓下一战,项羽粮尽援绝,自知败局已定。
眼看美好的爱情难以继续,先是虞姬为疲惫的项羽舞剑殉情而去,继而项羽自刎乌江边,一对至爱的人就此放弃了桥,放弃了舟,为了温暖的爱情,微笑着走向冰冷的另一个世界。
项羽自刎前的诗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让多少代人唏嘘不止,在这简短的诗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一个伤心的故事结束了,又一个伤心的故事又要开始,而悲情总是由纤弱的小桥来承载——一千多年前,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绍兴沈园内的小桥边徘徊,他的名字叫陆游,因负情于唐婉,内心的忏悔和负疚之感时时伴随着他,他反复轻轻地吟着他75岁那年作《沈园》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小桥上听着流水声低沉凄凉,似在哭诉哀怨的陆唐,老人的满脸泪花随着他蹒跚的脚步和思绪在流淌。
传说中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总是浸润在小小的桥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千古绝唱,先是他俩草桥结拜,然后是同窗共读三载而分别,在长桥上,梁山伯十八相送,谁也不愿先离去,“送君送了十八里,长桥不长情意长”。
后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无法继续的美丽的爱情,双双殉情化蝶相依而去。
另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发生在美丽的西湖断桥上,有三个人们熟悉的身影——许仙、白娘子、小青浮在眼前。
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上相遇、相知、相爱,却因法海的介入,一座雷峰塔让有情人,爱相隔,情难续。
小说中有《廊桥遗梦》,电影里有《魂断蓝桥》都演绎着浪漫而悲情的爱情故事,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为什么爱情的千古绝唱,都要与那小小的桥有关?也许是桥本身就是美的化身,而依水而就湿淋淋的小桥,就像是被悲伤动人的爱情故事,流下的眼泪浸润着。
春天来了,积雪消融,习习的暖风吹绿了江南,豆花开了,燕子双双飞来,彩蝶成对翩翩舞,又到了拥有爱情的季节。
我依然衣衫斜斜地立于江南的小桥上,去看人面桃花,去看花开花落。
我不相信桥上发生的爱情就是今生的有缘无份,就是来生的苦苦等待。
清清的河水轻柔地拍打着小桥,小桥无辜地、无奈地看着我,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两行清泪,反复地念着“虞兮虞兮奈若何!”……风雨桥的传说进入侗乡,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很别致的风雨桥。
说起风雨桥,可有一段神话传说。
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
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
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
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
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
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
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
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
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
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
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
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
众人胆战心惊。
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
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
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
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
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
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
花龙下到水里翻跟头,龙尾一摆,又把螃蟹横扫下水来。
这样几个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尽,摇摇摆摆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挡住花龙。
可是花龙一跃而起,张口喷水,喷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
花龙紧紧追到水底后,浪涛翻滚着便顺河而下,这时再也看不见黑螃蟹露面了。
后来,在离河湾不远,露出一块螃蟹形的黑石头,就是花龙把螃蟹精镇住的地方。
这块石头,后人称它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静之后,听见对面河滩上有个女人的声音在叫唤。
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
布卡叫了几个人马上游水过去。
上岸以后,培冠对布卡说:“多亏花龙搭救啊!”大家这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龙。
这时,花龙往上游飞回去了,还不时向人们频频点头。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
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
空中长廊式的大木桥建成以后,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非常热闹。
这时,天空中彩云飘来,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
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
有的地方也叫花桥,又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
2.会仙桥的传说会仙桥在渝中区民族路上,就在如今会仙楼前面那广场的中心。
会仙桥消失得早,笔者伯父上个世纪20年代初就来到重庆做工,也没见过那桥。
不过,会仙桥的地名却存在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古时,重庆城内人烟并不多,大梁子(今新华路)一带还是森林。
从大梁子流下一条小溪,大约是顺如今的正阳街,经大阳沟,到洪崖洞,流入嘉陵江。
会仙桥就是这条小溪上的一座桥,长可能不到10米。
之所以叫会仙桥,是传说有人在此遇到过神仙。
不过,传说有多种版本。
一种说法是:有个老头在那桥头开了个冷酒馆,经常有个南岸老君洞的道长来他馆里喝酒。
那道长便邀请老头到老君洞去耍。
老头去了,道长招待他吃豆花,端了一碗豆花出来,两个人总是吃不完。
下午,老头回到酒馆,老婆子好惊奇,说:“你啷个好多年都不回来哟?”老头说:“你昏了哟,我才耍半天。
”但一照镜子,竟然长出了雪白的长胡子。
老头才明白,自己遇到的道长是个神仙。
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人们便把这酒馆门前的桥叫作会仙桥。
还有一种说法是:洪崖洞下面住了个姑娘,经常到嘉陵江边去洗衣服。
有一回,她洗的衣服被江水冲跑了。
江边有个单身的打鱼郎见了,划着渔船就去给她捡了回来。
于是,二人就熟悉起来。
有一天,姑娘的母亲生病去世,姑娘没得钱安葬,急得去跳河。
打鱼郎把她救了起来,对她说:“我网到一挑金甲鲤鱼,马上挑去卖,卖了就去买寿衣和棺材。
”哪知,他挑着鱼进了城,刚走到那桥上,那活蹦乱跳的金甲鲤鱼全都死得硬邦邦的,还卖啥子钱哟!急得打鱼郎在那桥上跳起脚哭。
这时,他听见土地庙里传来一个声音:“快点让路,八洞神仙来了!”他抬头一看,来的却是八个叫花子,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跪下去就求神仙帮忙。
领头的是个拄着根铁拐子的瘸子老头,说:“我们都是叫花子,自己都没吃的,哪里帮得了你的忙哟!”那身背宝剑的叫花子捡了一砣石头丢进打鱼郎的鱼箩筐里,说:“你的鱼全都活了,还不快点拿去卖?”打鱼郎一看,硬是的。
把那石头丢进另一个箩筐,鱼也活了。
再一看,叫花子全都不见了。
于是,打鱼郎卖了个好价钱,安葬了姑娘的母亲,然后和姑娘结成夫妻,在这桥头安了家。
这桥也就取名会仙桥。
3.赵州桥的传说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
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
城南的大石桥,看去象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
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
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