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使用可靠性研究与评价解析
第6章 汽车可靠性试验

如果符合快速可靠性试验原则,即说明规范正确;
否则,还要进行调整。
6.3.3 增加样品数量法快速可靠性试验
这是利用失效数据统计性质来达到快速试验的一
种方法。
进行零部件试验,一般需要一定的故障数据个数r,
以便绘制分布曲线。由于故障数据随机分布的性
质,n>r个样品进行试验,出现r个失效的时间,
势必短于用n=r个样品进行试验出现r个失效的时
可按试验类别,根据试验规程的规定有所增减。
6.2.2 试验方法
5.试验结束后汽车的拆检
(1)拆检
试验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项目全部结束后,需要
解体汽车进行检查,按预定的内容边拆检、边记
录,同时应按相应试验规程的规定对主要总成进 行部分或全部拆检。 对拆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判明原因,并 记录拆检的详细情况。
t (r / r ) ln[1 F (r / r )] k t (r / n) ln[1 F (r / n)]
1/ m
6.3.4 分组最小值法快速可靠性试验
分组最小值法快速可靠性试验也是利用统计性质 的一种方法。
复习思考题
1. 汽车可靠性试验的定义和目的是什么? 2. 汽车可靠性试验按试验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3. 汽车常规可靠性试验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4. 简述汽车快速可靠性试验的基本原则。
围仅限于与故障有直接关系的部位。
试验中要进行故障维修记录,包括总成名称、故 障里程、故障现象描述、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后 果、处理措施、故障停车时间、维修用时、费用 等。
6.2.2 试验方法
4. 试验中汽车性能测试
测试内容通常包括: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
性、噪声、排放物浓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及
汽车可靠性试验及综合评定方法研究

汽车可靠性试验及综合评定方法研究李宪民【摘要】In order to cop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uto warranty act ,to effectively improve automobile quality ,the automobile reliabilty assessment methods were used ,and taking the car of SX4255NR38 .4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utomoblie reliability in 50 000km was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occurrence of failur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e mileage were recorded .Then a compre-c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was made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machinery parts′failure and the weak link of automobile design .The test method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heme ,thus to improve automobile reliability level .T he results show that except the outsourcing auto parts is a bit poor reliability and need to be strengthen tested ,automobile performance is superior .%结合汽车可靠性评定办法,以SX4255NR38.4T 汽车为研究对象,按国家相关标准对其进行50000km可靠性试验,并记录其发生的故障和对应的相对里程,然后进行可靠性综合评定,以此找出零部件失效原因及汽车设计薄弱环节,为汽车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使汽车可靠性水平得以提高.试验结果表明,该车除部分外购件可靠性稍差,需加强进厂检验外,整车性能优越.【期刊名称】《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502-507)【关键词】汽车可靠性;综合评定;故障里程;故障模式【作者】李宪民【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70 引言可靠性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一些数学家及工程技术人员便开始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八十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会也提出了“提高汽车产品质量,主攻汽车可靠性的工作方针”,随后又颁布了汽车可靠性考核评定办法,这不但用在新产品质量评定,也用在大修质量检验上,但是该项工作的推进进展缓慢,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技术的发展,结构的复杂以及人们需求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特别是2013年10月1日,汽车三包法的实施,人们更关注汽车产品的质量,今后汽车产品竞争的焦点就是可靠性,也只有那些高可靠性的汽车,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幸存下来[2].为此,以SX4255NR38.4T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50 000km可靠性试验,记录其发生的故障和对应的相对里程,通过故障分析,进行可靠性综合评定,以此找出零部件失效原因及汽车设计薄弱环节,为汽车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使汽车可靠性水平得以提高.1 可靠性评价指标汽车可靠性的评定指标主要有[3]: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平均维修时间和平均有效度等,其故障里程及维修时间均按指数分布规律进行,试验为定时截尾[4].1.1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平均故障间隔里程是指可维修产品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计算时假设汽车发生故障,经过修复后,系统完全恢复原来状况,相当于不可维修系统中又一个新的样品开始工作,这样就可以按不可维修系统的计算方法求其评价指标[5],根据需要不同,可以按各类故障分别计算出其故障间隔里程对于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计算中采用当量故障数的计算方法,即将各类故障都折算为一般故障,其计算公式为其中 n为子样数;tj为第j辆车的行驶里程(km);rj为第j辆车的当量故障数.区间估计值下限值(MTBF)L按计算.其中 n为子样数;tj为第j辆车的行驶里程(km);rj为第j辆车当量故障数;r为总当量故障数;为置信度系数,此处取10%.1.2 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平均首次故障里程,是指出现故障前的平均故障里程(时间),也就是由开始工作到发生故障的连续正常工作的平均工作里程或时间.累积当量故障数将全部工作时间划分为m个长度为ΔTi(i=1,2,…,m) 的区间, 每个长度为故障rm所对应的行驶里程为tm,则当量故障首次故障里程为[6]t=tm/r.ti为第i次当量首次故障里程;rj为第j次的当量故障数当定时截尾试验时,平均首次故障里程点估计值:MTTFF=T/R.其区间估计置信下限按下式计算:(MTTFF)L=2T/x2(2R+2α)其中为总试验里程(km);ti为第i辆车当量首次故障里程(km);n为试验车辆量;R为发生首次故障的车辆数;tc为定时截尾试验里程(km);α为置信度系数可由故障表查知.1.3 平均维修时间维修时间包括故障维修时间和预防维修时间[7],前者又包括人为故障维修时间,各种平均维修时间计算方法相同.可按下式计算:其中 MTTR为平均维修时间(h);n为试验车辆数;kj为第j辆车的故障数(本试验只计维修故障数);τi为第i个故障维修时间(h).1.4 平均有效度有效度是可维修系统广义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指标;表示有效度的指标很多,这里采用时间有效度,其定义为A=可工作时间/可工作时间+不能工作时间=T/T+T′.其中为总行驶里程(km);tj为第j辆车行驶里程(km);n为试验车辆数;为因维修停驶的里程(km);Vaj为第j辆车平均技术速度(km/h); τi为第j辆车维修时间(h). τj=τ1+τ2+τ3,τ1为故障维修时间;τ2为预防维修时间;τ3为人为故障维修时间.2 可靠性试验2.1 磨合行驶(1) 磨合行驶里程3 000km;(2) 汽车载荷和车速限制,按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和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详见表1.(3) 磨合行驶期间技术要求.磨合行驶期间技术要求按GB/T12678—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的规定执行:①行驶至1 500km、3 000km时,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并清洗或更换机油滤清器.②行驶至1 500km和3 000km时,更换变速器、驱动桥主减速器的润滑油.表1 汽车可靠性行驶要求序号行驶里程/km载荷量/%行驶车速/km·h-1 10~500040~50 2500~1 0003050~60 31 000~2 0005060~70 42 000~30008070~80③行驶至1 000km时,调整怠速.2.2 可靠性行驶(1) 试验车辆每日行驶250~300km,其中包括强化道路(坏路)70~85km,按定期检查卡所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不正常者记为故障,故障里程为当时里程表读数减去初始里程再乘以里程表校正系数.(2) 试验期间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驾驶,不能脱挡滑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以较高车速行驶.(3) 试验期间,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里程及项目进行定期保养维修.每行驶5 000km进行一次保养,除此之外未进行任何自行维修保养.(4) 行驶中发现的故障,除作详细记录外,原则上即进行排除.且要求所更换配件为原配套厂产品.(5) 试验道路按前述比例分配,每进行1 000km循环一次,每个循环坏路行驶里程均超过280km.(6) 故障判断,试验车辆发生故障与否,凭责任驾驶员和试验员的感官判断,在感官判别不定的情况下,可使用一般器具作进一步判别,或由试验负责人召集小型故障诊断会来确诊.(7) 试验记录,每天行驶都严格填写“行车记录卡”,每发现一个故障,填写一张“故障维修记录卡”(原始记录资料略).3 试验结果与讨论3.1 汽车故障分类汽车故障定义、分类标准按《汽车可靠性考核评定暂定办法》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见表2,为便于掌握故障分类标准,进行可靠性试验前,先订出典型故障实例500例.(本文略).表2 故障分类表故障级别故障类别划分原则危害度系数Ⅰ致命故障危及汽车行驶安全,导致人身伤亡引起主要总成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00 Ⅱ严重故障可能导致主要零部件、总成严重损坏或影响行车安全,且不能用易损备件和随车工具在短时间(30min)内排除.10 Ⅲ一般故障使汽车停驶或性能下降,但一般不能导致主要零部件、总成严重损坏,并可用更换易损件和随车工具在较短时间(30min)内排除.1.0 Ⅳ轻微故障一般会导致汽车停驶或性能下降,不需要更换零件,用随车工具在5min内排除.0.13.2 故障统计结果3.2.1 试验结果通过可靠性试验,其故障统计结果见表3.3.2.2 各总成对整车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可靠性试验,各总成对可靠性影响的主次如图1所示.3.2.3 汽车各总成故障模式 SX4255NR38.4T汽车各总成故障模式见表4.3.2.4 故障分析 (1) 发动机当量故障数为32.5占整车故障的17.5%;(2) 地盘的当量故障数为166.5,占整车故障的89%,其中,承载系数影响较大,当量故障频率为46.3%,主要故障模式为支架折断;(3) 车身当量故障数为167.9,占整车故障的90.2%,主要模式为开裂、开焊,如图2所示;(4) 电器仪表的当量故障数为186,5,占整车故障的100%,其中,小件设备影响较大. 表3 总成故障统计表(SX4255NR38.4T)车型总成故障记录ⅠⅡⅢⅣ当量故障统计频次频率/%累计频次累计频率/%发动机机体212.111.32111.3供油系696.93.727.915润滑系冷却系进气系313.11.73116.7排气系151.50.832.517.5合计2111532.517.5 地盘传动系552.737.530.2承截系8638646.3123.876.4 制动系18189.6141.886转向系545.42.9147.288.9行驶系181319.310.3166.589.2合计103220166.589.2 车身驾驶室钣金件121.20.6167.790车厢40.40.21167.990.2合计161.6167.990.2 电气仪表162418.49.9186.5100 整车性能合计0126065100表4 SX4255NR38.4T汽车故障模式统计故障模式发动机ⅡⅢ地盘ⅣⅡⅢ车身ⅣⅡⅢ电气仪表ⅣⅡⅢ当量故障Ⅳ频次频率/%累计频次累计频率断裂232312.32312.3 开裂1121.12512.3 脱落1511.20.626.214 损坏6434168.436.796.251.6 渗油717.13.8103.355.4 松动33514257.33.9110.659.3 磨损152318.29.8128.869.1 异响11111.15.9139.975 间隙不当113145.9153.982.5 烧蚀2246.21.7160.185.8 整车性能111.10.5161.286.4 其他46172281721.711.6182.998.1 堵塞313.11.6186100图1 总成故障主次图图2 SX4255NR38.4T型汽车故障模式主次图4 可靠性综合评定表5 汽车平均首次故障里程的计算结果故障类别点估计值置信度为90%时的置信下限严重故障11 598.510 900 一般故障8 7988 269 轻微故障7 3746 930 当量故障3 5653 3504.1 单项指标4.1.1 平均首次故障里程MTTFF 根据表3统计试验结果计算得出汽车平均首次故障里程见表5.4.1.2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根据表3统计试验结果经计算得出平均故障的间隔里程见表6.4.1.3 平均故障维修时间及有效度根据表3统计试验结果经计算得出汽车平均故障维修时间为118.15h,汽车平均有效度A为92%.4.2 综合评定分值Q根据《汽车可靠性考核评定暂定办法》的规定,可靠性综合评定分值Q可按式(1)计算[8]:表6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的计算结果 km故障类别点估计值置信度90%时的置信下限致命故障——严重故障8 333.37 832 一般故障1 6671 566.4 轻微故障1 5621 468.5 当量故障885.5832其中 Q为可靠性评定值;ri为第i类故障累计次数;toi为第i类故障首次故障里程(km);t为试验终止里程(km);εi为各类故障危害度系数,采用本上式计算时,各类故障危害度系数取值如下:ε1=1 000(致命故障);ε2=50(严重故障);ε3=5(一般故障);ε4=2(轻微故障);A为有效度;k为试验类型修正系数,50 000km可靠性试验时,取k=5.0.代入可靠性单项评价指标值,可得汽车的综合评定分值为根据汽车可靠性考核评定暂定办法的规定,SX6770GEN汽车的可靠性属于优秀.5 结论(1) SX4255NR38.4T汽车的可靠性指标:其有效度为92%,可靠性质量评分为90分,属于优秀;(2) SX4255NR38.4T汽车的支架为整车的薄弱环节,两辆试验车的12次严重故障中悬挂系统的故障为9次,占75%,按当量故障数计算站56.6%,由此可见,改进支架的质量是提高可靠性的关键;(3) SX4255NR38.4T汽车的外购件如支架及电气仪表等的损坏次数占整车故障数的25%.因此应加强外购件的进厂检验.【相关文献】[1] 谭志海,袁京,刘博.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西安市客运交通中的应用[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25(1):42-46.[2] 崔云翔. 汽车柴油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8):41-43.[3] 田立新,刘家满.柴油机可靠性试验研究概述[J].汽车工业研究,2013(2):50-53.[4] 赵坤.中型载重汽车可靠性与维修性指标评定[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2,2(1):21-25.[5] 张志华.可靠性理论及工程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58-69.[6] 王霄锋.汽车可靠性工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7-69.[7] 张金柱.汽车维修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6-39.[8] 王耀斌,宋年秀.汽车维修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59-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JB/T 11224—2011《三轮汽车可靠性考核评定方法》[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9.。
国内外汽车可靠性评价研究现状

量汽车可靠性研究工作,比较成熟的为车质网开展的汽车可靠 性综合指数和众调科技开展的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指数报告。
(一)汽车可靠性综合指数 车质网综合了日本、德国以及美国三个市场对于车辆可靠 性的定义和分 析,以 及 中 国 市 场 消 费 者 最 关 注 的 车 辆 热 点 问 题,基于 OBD检测数据、4S店维修数据调研以及企业官方标称 的车辆刹车距离、工信部所公布的油耗综合值,并加上 CNCAP 公布的碰撞结果,进行加权,将 100款被检测车型按照加权后 分数值的大小进行自然排序,最终分值越高的车型表明综合可 靠性越好,而分数越低的车型表明综合可靠性相对较差。 (二)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指数报告 《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指数报告》是同济大学、众调科技、万 高延保与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定期联合发布的市场趋势类 指数报告。在线调研获取汽车 35年百车故障数和车主 35年 实际保修故障率数据。将 35年车质量问题明确划分为两大 类:设计缺陷和故障 /无法操作。这项研究基于汽车产品质量 的 8大类(车身外观、内饰、电子设备、行驶过程、功能操作、座 椅、空调系统、发动机)219项二级指标。在识别与调研都基于 车型配置的逐级拓展,分级识别与选择故障点。这项研究涵盖 三个方面:汽车品牌质量、主流轿车质量、SUV质量。35年汽 车车质量的综合得分以每百辆车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问 题数越低表明质量越高。 (三)汽车零整比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从 2008年开 始联合发布 100款车型零整比数据,其中包括汽车零整比系 数、车型常用配件负担指数、车型保养指数情况,直观反映不同 车型维修成本的差异,零整比系数高的车型,意味着维修成本 较高,零整比系数低的车型,意味着维修成本低。 四、结语 构建在用车可靠性评价体系,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汽车在用 场景性能表现,为消费者购置汽车产品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 将汽车产品问题发现前置到产品开发初期阶段,有效控制产品 质量风险、降低产品质量改进成本,有助于汽车行业健康、可持 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兰.乘用车内空气污染物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 学,2015. [2]杨欣磊,章文晋.基于权衡分析的汽车产品可靠性指标 分配方法[J].公路与汽运,2015(01):1215. [3]滕 云.国 产 汽 车 使 用 可 靠 性 评 价 研 究 [D].长 安 大 学,2010. [4]李雪 早.2018年 我 国 汽 车 产 品 及 服 务 问 题 投 诉 分 析 [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05):49. [5]鄂泳行.基于故障频率的汽车满意度研究[D].吉林大 学,2019. 作者 简 介:武 佳 丽 (1990),女,汉 族,河 北 邯 郸 人,硕 士 研 究生,研发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评价。
汽车可靠性调研报告怎么写

汽车可靠性调研报告怎么写汽车可靠性调研报告引言: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车体验和安全性。
本报告对汽车可靠性进行了调研,并就调研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调研背景:1. 调研目的:了解各个汽车品牌的可靠性情况,为消费者购车提供参考。
2. 调研对象:涵盖主要的汽车品牌,包括国内和国际品牌,在不同车型和价格区间内进行调研。
二、调研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消费者对汽车可靠性的评价和体验。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可靠性评分。
三、调研结果:1. 品牌比较:根据问卷结果,对比各个汽车品牌的可靠性评分,得出品牌之间的差异。
2. 车型分析:针对同一品牌的不同车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车型之间的差异。
3. 故障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常见的汽车故障类型,如电气故障、发动机故障等,分析其发生频率和原因。
四、调研发现:1. 品牌可靠性排名:根据调研结果,整理出各个汽车品牌的可靠性排名,提供给消费者作为购车参考。
2. 车型可靠性差异:不同车型的可靠性差异较大,消费者在购车时应根据个人需求和口碑选择合适的车型。
3. 故障原因分析: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一些普遍故障类型的原因,如设计不合理、零件质量等,提醒生产厂家应加强相关质量控制。
五、调研结论:1. 品牌推荐:根据可靠性排名,为消费者推荐高可靠性的汽车品牌。
2. 车型推荐:根据调研结果,为消费者推荐不同价格区间内可靠性较高的车型。
3. 改进建议:从故障原因分析中,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汽车的可靠性。
结语:通过对汽车可靠性的调研,发现了不同品牌和车型之间的差异,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参考。
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也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汽车可靠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消费者和生产厂家的共同努力,持续提高汽车质量,以提供更可靠的交通工具。
车辆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方案

车辆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车辆的可靠性是其作为交通工具的重要属性之一,对车辆的安全、经济以及实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车辆可靠性的分析和设计方案也是车辆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车辆可靠性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旨在为车辆可靠性的提高和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车辆可靠性概念车辆可靠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所规定的功能、性能和指标的稳定性,并不断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和性能,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的寿命内保持在一定的性能稳定水平上的能力。
常见的评估车辆可靠性的指标有:•故障率•故障间隔时间•故障恢复时间•故障维修费用•生命周期费用等等三、车辆可靠性影响因素1.零部件的质量和设计车辆的可靠性和零部件质量密切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零部件的设计规范和制造技术标准也是提高车辆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2.车辆的使用环境车辆的使用环境也是影响车辆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使用环境对于不同的车辆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道路条件的恶劣与否、地形的起伏、气候的变化等都会对车辆可靠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车辆的维护保养车辆的维护保养也是影响车辆可靠性的因素之一。
及时的维护和保养能够有效的减少车辆故障的概率,提高车辆的可靠性。
四、车辆可靠性分析方法为了有效地评估车辆的可靠性,需要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1.监控和检测法监控和检测法是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检测来评估车辆可靠性的方法。
常见的监控和检测手段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2.寿命测试法寿命测试法是通过长期的试验和观察来评估车辆可靠性的方法,例如通过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试、生命周期试验等。
五、车辆可靠性设计方案1.加强对零部件质量的把控通过加强对零部件质量的把控,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零部件的品质和可靠性。
汽车可靠性评估

汽车可靠性评估为了确保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汽车可靠性评估成为了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非常重要的指标。
通过对汽车各个方面的评估和测试,人们可以判断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故障、损坏或者其他可靠性问题。
本文将介绍汽车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和重要性。
1. 可靠性评估的方法1.1 车辆测试汽车可靠性评估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车辆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包括长时间驾驶测试、不同环境下的行驶测试以及各种不同道路条件下的模拟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制造商可以了解汽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潜在问题。
1.2 零部件测试除了对整车的测试,汽车制造商还进行对零部件的测试,以确保所有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些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和电气系统等。
通过对这些零部件的测试,制造商可以评估它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以便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解决。
1.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汽车可靠性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造商会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例如车辆故障报告、客户投诉和回收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制造商可以了解汽车在市场上的表现,进一步评估其可靠性,并针对性地改进设计和制造流程。
2. 可靠性评估的重要性2.1 安全性汽车可靠性评估与汽车的安全性直接相关。
一辆可靠的汽车意味着在使用过程中更少的故障和问题,从而减少了发生事故的概率。
车辆的可靠性评估有助于制造商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保证汽车在道路上的安全性。
2.2 经济性汽车可靠性对消费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一辆可靠的汽车意味着在保养和维修方面的成本会降低。
相反,一辆不可靠的汽车往往需要频繁的维修和更高的保养费用。
通过选择可靠性高的汽车,消费者可以减少因维修和故障而带来的经济负担。
2.3 品牌形象汽车可靠性评估对汽车制造商的品牌形象有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制造商的汽车被认为是可靠的,消费者会更加信任该品牌,并倾向于购买其产品。
相反,如果一家制造商的汽车可靠性评估不佳,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更可靠的品牌。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分析研究报告

- - -.结课论文题目:汽车发动机可靠性分析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前言 (3)1. 可靠性及可靠性技术的概念 (4)2. 可靠性分析方式 (5)2.1 指数分布 (5)2.2 正态分布 (5)2.3 威布尔分布 (6)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评定指标 (6)4. 当前汽车发动机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7)4.1 设计、工艺质量问题 (7)4.2 常见的共性问题 (8)5. 可靠性综合评估认定 (8)6. 如何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可靠性 (9)参考文献 (9)汽车发动机可靠性分析郭守鑫(中原工学院机电学院XX XX 451191)摘要:发动机是汽车的的核心部分,其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决定汽车行驶性能的关键因素。
而其中汽车发动机的可靠性是关系到主要技术性能“何时失效”的问题,这是汽车发动机至关重要的技术指标。
本文针对汽车发动机可靠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主要论述了发动机可靠性分析方法、评定指标、试验方法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当前汽车发动机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汽车发动机可靠性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可靠性;分析方法;评定指标Abstract:The core part of the car engine, and its technical performance quality is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performance cars. Automotive engine reliability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main technical performance "when failure" problem, which is crucial to the car engine specifications. This paper for automotive engin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related issues,discusses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s engines, evaluation indicators, testing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current existing car engine reliability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ar engine some ments.【Keywords】automobile engine; reliability; analysis; assessment index前言众所周知,当前汽车行业总体火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在日益增长。
乘用车底盘的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

乘用车底盘的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乘用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底盘转向系统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操控感和行驶稳定性。
因此,对乘用车底盘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一、乘用车底盘转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乘用车底盘转向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转向盘、转向机构、转向齿轮、转向柱、转向臂和悬挂组件等。
其主要功能是将驾驶员的操纵指令转化为车辆的方向改变,实现车辆的转向。
车辆的转向系统还包括液压助力装置、电动助力装置等辅助系统,以提高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二、可靠性研究对乘用车底盘转向系统的重要性1. 提高行驶安全性:乘用车底盘转向系统的可靠性是确保驾驶员能够精确操控车辆的关键。
如果转向系统出现故障,驾驶员将失去对车辆的控制,导致行驶安全性降低。
因此,通过研究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感和乘坐的舒适度。
2. 提高车辆稳定性: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对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如果转向系统的组成部件存在松动或者磨损等问题,会导致方向盘抖动、不稳定甚至失去操控性。
因此,研究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三、乘用车底盘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1. 功能安全性分析:通过分析转向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确定系统可能存在的故障模式和失效原因,以及可能导致行驶安全性下降的潜在故障。
同时,借助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和失效影响分析等工具,识别关键部件的可靠性要求,确定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策略。
2. 可靠性试验与故障模拟:通过真实行驶或实验台架进行可靠性试验,检验转向系统在各种工况和环境下的性能,验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利用故障模拟装置模拟各种故障情况,了解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表现和影响,评估故障对行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3. 耐久性测试与可靠性评估:通过长期的耐久性测试,模拟实际驾驶环境下的振动、冲击等工况,评估转向系统的耐久性和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汽车使用可靠性研究与评价 摘要 本文主要关注国产汽车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以及提升策略,通过介绍汽车可靠性的评价指标和相关的可靠性分布函数,对国产汽车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对于汽车的可靠性评价,本文采用故障分级和寿命指标的评定,同时使用了分布函数,包括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等。在文中,清晰的指出国产汽车的可靠性提升应该主要集中在设计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同时应该加强提升可靠性的动力和建立全面的可靠性监管体系。 关键词:国产汽车 可靠性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收到了刺激。另一方面,汽车制造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在制造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就必须得到保障,这给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如何增强其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成为新的汽车大国,是今后我国汽车业发展的重点。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衡量汽车产品安全品质与疲劳寿命的重要指标。汽车产品的可靠性与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汽车由很多总成、部件、零件组成,如果其中一个很小的零部件损坏了或失效了,都可能造成汽车事故,引起严重的后果。提高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提高其安全性能的基础。 可以看出,在汽车所有性能中,可靠性是最基本的性能。只有可靠性得到了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快速性、舒适性、经济性及其它性能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与体现,汽车可靠性的提高可以减少、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避免灾难性的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汽车产品可靠性还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改善汽车企业的声誉,增加汽车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从而扩大其销路、提高其市场份额。在欲发展成为汽车大国,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的今天,这点尤其重要。 汽车可靠性的提高可以降低汽车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费用,即从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产品制造过程设计、试生产、正式投产、运输、存储、使用、维修一直到产品报废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为了提高汽车产品的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等,需要选用高质量的零部件、元器件,这都需要一定的费用。同时,汽车高的可靠度与低的故障率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汽车产品可靠性的提高可以降低保修费用、处理产品故障的成本、产品责任赔偿成本、维修成本、用于解决可靠性问题的成本费用。这些费用的节省,往往会大大超过进行可靠性工作所花费的成本费用。经相关证明,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用于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投资,在使用中节省的维修费用会比这些投资多几倍。若企图在产品可靠性上节省,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1国内汽车可靠性发展现状 1.1国内汽车可靠性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汽车可靠性,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口本、德国等国家的汽车制造业就将可靠性技术应用于汽车设计、制造、检测、使用及管理 中,实现了汽车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进行汽车可靠性研究,其中,通用汽车公司在设计、试验、生产、服务等几个步骤都安排了标准的工作程序:制定可靠性目标,研究设计、工艺、质量管理方法、预测产品可靠性。福特汽车公司于1996年以汽车底盘试验为主,采用模拟道路数据,用自动控制器进行加速寿命试验、测定产品的可靠性。日本本于1960年成立了可靠性及质量控制专门小组,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他们认为提高质量的途径不能仅限于统计方法的应用,规划、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准备和销售服务等部门,都要纳入到质量管理范畴中去。 1.2国内汽车可靠性研究现状 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汽车可靠性的研究,从1983年开始到1984年,汽车行业组织了空前规模的汽车可靠性试验。结合可靠性试验开展了以“汽车可靠性考核与使用方法研究”为中心的科学研究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初步摸清了过成汽车可靠性状况;试验研究结果引起汽车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汽车行业开始普及可靠性知识,把可靠性评价方法列入“汽车产品质量评定办法”(即“蓝皮书”)中,在全行业贯彻实施。为了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水平,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提出了以提高汽车可靠性为主攻目标的战略措施,通过质量监督检验,继续对骨干企业的汽车产品可靠性进行考核。 1.3可靠性技术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国家统一对国产汽车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可靠性试验,并且规定了明确的标准,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国产汽车产品质量的重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产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水平逐年提高。虽然可靠性技术在汽车行业已得到重视,但还是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如在设计阶段,我国汽车行业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可靠性设计的理论在我国汽车行业产品设计中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仍然保留传统的经验设计;另外,可靠性管理也没有引起重视,设计评审没有按正规程序进行。在制造阶段,由于我国原材料性能低,再加上制造加工工艺精度达不到要求,导致配套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同时装配质量控制不严,装配检验跟不上,这些因素影响了整车的可靠性。在售后服务阶段,虽然售后服务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而还有一些企业并没有把售后服务工作提到工作日程上来,甚至对用户反馈的信息不予理睬,大部分厂家把售后服务的重点放在了维修上,根本不进行故障分析和维修性评价,这就影响了售后服务部门对设计、制造部门反馈信息的作用。
2可靠性理论概述 2.1 可靠性发展历史 可靠性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工程科学并成功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里还是近代的事。上世纪30年代,美国航空委员会首次提出了飞机事故率的概念和要求,这可能是最早的可靠性指标。二次大战期间,由于战事的需要可靠性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期间,许多复杂系统,如航空电子设备、通信系统以及武器系统等,暴露出低下的可靠性水平,引起了当时人们对可靠性问题的重视,技术人员开始注意在许许多多的偶然因素中寻找“研究可靠性规律"。而如今,可靠性学科己渗透到各个工业部门,可靠性己成为产品质量指标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概括起来,可靠性概念大体经历了摇篮期、奠基期、普及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才逐渐完备。 总的来说,整个可靠性学科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下图所示。 初期发展阶段可靠性工程技术发展形成阶段可靠性发展的国际化时代 2.2汽车可靠性定义 狭义的汽车可靠性就是汽车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条件是指:汽车产品的工作条件,包括气候、道路等环境条件;载荷性质、种类、行驶速度等运行条件;维修方式、水平、制度等维修条件。规定时间是指:汽车行驶的保用期、第一次大修里程、报废期等,可以用时间单位来表示,也可用行驶里程数表示。规定的功能是指:设计任务书、使用说明书、定货合同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功能和要求,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就是不可靠,称之为发生了故障或失效。 汽车是一个可维修系统,它总是处于完好状态与故障状态中的一种,完好状态下发生了故障,便进入故障状态;故障状态经过维修,便进入完好状态,循环反复直到系统报废为止。可维修系统的可靠性是: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使用与维修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或者称之为系统的有效性。系统(汽车整车系统)是否完好,既取决于工作过程的可靠性,又取决于维修过程的维修性。这就是广义汽车可靠性的含义。
2.3可靠性分析常用分布 3.1 指数分布 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0,0()(tetfrt 或
)0,0(1)(1tetf
参数 1 分布函数 tetF1)(
或 tetF1)( 可靠度函数 tetR)(
故障率 tteetRtft)()()( 3.2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22121)(
t
etf
它的累积分布函数是: dxetFtt2)(2121)( 经标准化后: dxetFxt221021)()(t
设 )()(,ztFutz (由于产品的寿命取负值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用正态分布描述时,随机变量的取值从O开始至∞) 正态分布的可靠度函数表示为:
)(1)(121)(2210ztdxetRx 故障率函数为: )(1)()()()(zztRtft
式中,)(t为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的函数值。 3.3 威布尔分布 概率密度函数为: 0)(01)()(ttmmettmtf 累计分布函数为:
0)(1)(trtmetF 故障率函数为:
10)()(mttmt 在上述几个公式中:m为形状参数,m>0;t0尺度参数,t0>0;γ为位置参数,γ>0。 4可靠性理论评价方法 固有可靠性单项指标常用来评价产品可靠性。车辆固有可靠性单项指标为平均首次故障里程(MBTF)丶平均故障间隔里程(MTTFF)和当量故障率D等。 评价车辆固有可靠性时,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值才能得出评价车辆的固有可靠性水平。对车辆固有可靠性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并把综合评定结果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合格又分为优秀与一般。 4.1使用可靠性指标评价模型 4.1.1使用可靠性单项评价指标 营运车辆使用可靠性单项指标为平均故障间隔里程L、使用有效度A及当量故障率D等。评价车辆使用可靠性时,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值才能得出评价车辆的使用可靠性水平。 4.1.2使用可靠性综合评价指标 研究确定对车辆使用可靠性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并把综合评定结果Q等级分为优秀、良、中与差,研究确定其早期故障期和有效寿命期、耗损期可靠性综合评价模型。 4.2可靠性评价原则 4.2.1典型性原则 尽量选取那些己为社会各界承认和认可的内容评价,反映汽车产品质量的内容为典型指标,忽略次要的指标,不片面追求完整全面性,以避免分散、繁琐,保证 突出重点。 4.2.2客观性原则 在评价时,评价人员往往对影响因素的认识,对评价对象的选择,对评价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评价方法的运用带有主观色彩。评价人员的主观意识和经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评价工作的进行和评价结论的正确性。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基础资 料,有一套科学地检测和评价方法,评价时应当以科学知识和实验数据为依据, 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主观猜测、凭空想象。 4.2.3量化原则 评估指标要有可度量性,并且尽量做到定量化,可以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