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合集下载

成人偏瘫评价参考的最全量表(打印版)

成人偏瘫评价参考的最全量表(打印版)

成⼈偏瘫评价参考的最全量表(打印版)1.运动功能分级评定2、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0⽆肌张⼒增加=1\ROMANI肌张⼒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即肌⾁接近最长距离时)呈现出最⼩的阻⼒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1\ROMANI+肌张⼒轻度增加:在ROM 后50%范围内(肌⾁在偏长的位置时)突然卡住,继续进⾏PROM始终有⼩阻⼒=2\ROMANII肌张⼒增加较明显:在PROM的⼤部分范围内均觉肌张⼒增加,但受累部分的活动仍算容易进⾏=3\ROMANIII肌张⼒严重增⾼:PROM检查困难=4\ROMANIV僵直:僵直于屈或伸的位置,不能活动“1末、+半、2⼤、3全、4僵”3、Clonus分级法0⽆阵挛=1\ROMANI阵挛持续1-4s=2\ROMANII持续5-9s=3\ROMANIII持续10-14s=4\ROMANIV 持续>15s4、肌⼒评定分级表现5能对抗的阻⼒与正常相应肌⾁的相同,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5-能对抗的阻⼒与5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于50%4+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的阻⼒4能对抗阻⼒,但其⼤⼩达不到5级的⽔平4-能对抗的阻⼒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于50%3+?能抗重⼒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定的阻⼒3能抗重⼒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对抗任何阻⼒3-能作抗重⼒运动,但活动范围<100%⽽⼤于50%2+能抗重⼒运动,但活动范围<50%2不能抗重⼒,但在消除重⼒影响后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2-即使在消除重⼒影响下能活动,但活动范围<100%⽽⼤于50%1触诊能发现有肌⾁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0⽆任何肌⾁收缩迹象评级结果级5、ADL改良巴⽒指数项⽬评分标准1.⼤便0=失禁或昏迷5=偶尔失禁(每周<1次)10=能控制2.⼩便0=失禁或昏迷或需由他⼈导尿5=偶尔失禁(每24⼩时<1次,每周>1次)10=能控制3.修饰0=需帮助5=独⽴洗脸、梳头、刷⽛、剃须4.⽤厕0=依赖别⼈5=需部分帮助10=⾃理5.吃饭0=依赖别⼈5=需部分帮助(夹饭、盛饭、切⾯包)10=全⾯⾃理6.转移(床←→椅)0=完全依赖别⼈,不能坐5=需⼤量帮助(2⼈),能坐10=需少量帮助(1⼈)或指导15=⾃理7.活动(步⾏)(在病房及其周围,不包括⾛远路)0=不能动5=在轮椅上独⽴⾏动10=需1⼈帮助步⾏(体⼒或语⾔指导)15=独⽴步⾏(可⽤辅助器)8.穿⾐0=依赖5=需⼀半帮助10=⾃理(系开钮扣、关、开拉锁和穿鞋)9.上楼梯(上下⼀段楼梯,⽤⼿杖也算独⽴)0=不能5=需帮助(体⼒或语⾔指导)10=⾃理10.洗澡0=依赖5=⾃理总分评定者6、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运动测量姿位量⾓器放置标志0点正常值检测值中⼼近端远端肩屈、伸解剖位,背贴⽴柱站⽴肩峰腋中(铅垂线)肱⾻外上髁两尺相重屈180°伸50°外展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外展180°内、外旋仰卧,肩外展肘屈90°鹰嘴铅垂线尺⾻茎突同上内旋90°外旋90°肘屈、伸解剖位肱⾻外上髁⾻峰尺⾻茎突两尺成⼀直线屈150°伸0°腕屈、伸解剖位桡⾻茎突前臂纵轴第⼆掌⾻头两尺成⼀直线屈90°伸90°尺、桡屈解剖位腕关节中点同上第三掌⾻头同上桡屈25°尺屈65°髋屈仰卧,对侧髋过伸股⾻⼤粗隆⽔平线股⾻外髁两尺成⼀直线屈125°伸仰卧,对侧髋屈曲同上同上同上同上伸15°内收、外展仰卧,避免⼤腿旋转髂前上棘对侧髂前上棘髌⾻中⼼两尺成直⾓内收45°外展45°内外旋仰卧、两⼩腿桌缘外下垂髌⾻下端铅垂线胫⾻前缘两尺相重内旋45°外旋45°膝屈、伸仰卧股⾻外踝股⾻⼤粗隆外踝两尺成⼀直线屈150°伸0°踝屈、伸仰卧内踝股⾻内踝第⼀跖⾻头两尺成直⾓屈150°伸0°内、外翻俯卧踝后⽅两踝中点⼩腿后纵轴⾜跟中点两尺成⼀直线内翻35°外翻25°7、Berg平衡量表检查内容得分1.由坐位到站位指导:起⽴。

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香港职业治疗师协会—中风研究小组.2002)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日期住院
临床诊断
上肢患侧:左右利手非利手
七个级别
第一级:肩关节、手肘及手部没有随意活动能力。

第二级:肩关节及手肘有少许随意活动能力。

第三级:肩关节有共同屈曲模式成30~60度,及手肘成60~100度;手部能持松弛抓握有达3~5磅负重。

第四级:肩关节有>60度共同屈曲,及手肘成>100度;有少许手肘外展;及有3~5磅手部松弛抓握,并由少许侧面捏握达1/2至3磅。

第五级:开始有联合强力的共同屈曲及外展;>5磅手部抓握;超过3磅侧面捏握及能随意放松。

第六级:有肩胛、手肘及手腕的个别控制;肩关节、手肘、手腕及手指有完全的外展能力;>5磅手部抓握;超过3磅侧面捏握;但协调动作比较差。

第七级:上肢各肌肉有很好的个别操控及协调。

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知识资料)

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知识资料)

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序号体位项目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判定 ____侧检查日期Brunnstrom 分期对应1仰卧位联合反应(胸大肌)开始肢位:患肢的指尖放于近耳处(屈肌共同运动型)。

检查动作:使健肢从屈肘位伸展以对抗徒手阻力,此时,触知患侧胸大肌是否收缩不充分(无)Ⅰ()充分(有)Ⅱ(12)2随意收缩(胸大肌)开始肢位:同1。

检查动作:口令“将患侧手伸到对侧腰部”,触知胸大肌收缩不充分(无)充分(有)3 伸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同1。

检查动作:用与2相同的动作,观察手指尖移动到的部位(伸肌共同运动)不可能Ⅲ(3456)可能不充分耳-乳头乳头-脐充分脐以下完全伸展4 坐位屈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将手放于健侧腰部(使肘尽量伸展,前臂旋前,伸肌共同运动型)。

检查动作:口令“将患侧手拿到耳边”,观察指尖到达的部位不可能可能不充分0-脐脐-乳头充分乳头以上与耳同高5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将手转于背后,观察手是否达到背部脊柱正中线附近5cm以内,注意躯干不要有大的移动不可能Ⅳ(78)可能不充分达到体侧过体侧但不充分充分距脊柱5cm以内6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上肢向前方水平上举(注意屈肘不超过20°,肩关节的水平内收,外展保持在±10°以内)不可能可能不充分5-25°30-55°充分60-90°结论:Brunnstrom 级 上田敏 级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者Brunnstrom 级 上田敏 级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者 Brunnstrom 级 上田敏 级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者序号 体位 项目开始体位及检查动作判定Ⅳ(7 8)7坐位 部分分离运动屈肘,前臂旋前(手掌向下)。

将肘紧靠体侧不要离开(靠不上者不合格),肘屈曲保持在90°±10°的范围内不充分 肘不靠体侧靠体侧但前臂旋前 前臂可保持中立位可旋前5-45° 充分旋前50-85° 旋前90° 8坐位 分离运动伸肘位,将上肢向侧方水平外展。

完整版偏瘫手功能分级及评估

完整版偏瘫手功能分级及评估

偏瘫手功能分级I. 实用手右(利):能写出能读的字;进餐是能较正确地使用筷、匙、刀、叉左:进餐是虽不能集中注意但仍能端端正正地拿住饭碗II.辅助手运用上达不到实用手的水平,但靠自身力量能抓东西、固定物品和释放III.不完全残废手达不到上述两者水平,但有下述可能i.可用伸不开手的拳压住桌上的物品,如压住纸让健手写字或压住菜让健手切等ii.能用手将放在腹部前方桌上的物品拨向腹部,并将之固定在患手和腹部之间iii.被动掰开伸不开手指的患手,在其中塞入东西能持住IV.完全残废手自动、被动动作完全无效偏瘫手功能级的评定评定结检查方法动患手固定桌上的纸,由健手I患手持钱包悬空,让健手从中II硬患手悬空持张开的伞,持10III以上 IV 患手持指甲剪给健手剪指甲V 患手给健手扣袖扣五种动作试作后,可按下标准评定为实用手、辅助手或废用手。

残废手:不能做I 5个级别中的任何工作; CII辅助手:只能做个级别中的一个动作;5 B个级别中的两个动作;:只能做5辅助手III IV 辅助手个级别中的三个动作;5A:能做:能做实用手V B个级别中的四个动作;5 A实用手VI5:能做个级别中的所有动作。

功能级与评定级的对应手功能的评价1 肌肉痉挛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

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的所受阻力的程度加以评估,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0 无肌张力的增加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移动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IV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2 感觉功能的检查(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健侧与患侧的对比,温度觉的冷水(5~10℃)与热水(40~50℃)以及触觉和疼痛觉的定位觉(2)本体感觉的检查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的检查,在检查过则若是有肌肉痉挛的出现,程中应注意避免疼痛或肌肉痉挛的增加,应在检查前先行降低。

上田敏-上肢功能评定表

上田敏-上肢功能评定表

株洲市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姓 名 性 别 年 龄 住 院 号 Brunnstrom分期对应科 室床 号临床诊断序号 体位 项目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判定 ____侧检查日期1 仰 卧 位联合反应(胸大肌) 开始肢位:患肢的指尖放于近耳处(屈肌共同运动型)。

检查动作:使健肢从屈肘位伸展以对抗徒手阻力,此时,触知患侧胸大肌是否收缩不充分(无)Ⅰ( 0)充分(有)Ⅱ(1 2)2 随意收缩(胸大肌) 开始肢位:同1。

检查动作:口令“将患侧手伸到对侧腰部”,触知胸大肌收缩不充分(无)充分(有) 3伸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同1。

检查动作:用与2相同的动作,观察手指尖移动到的部位(伸肌共同运动)不可能 Ⅲ(3 4 5 6)可能不充分 耳-乳头 乳头-脐充分脐以下 完全伸展 4 坐位 屈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将手放于健侧腰部(使肘尽量伸展,前臂旋前,伸肌共同运动型)。

检查动作:口令“将患侧手拿到耳边”,观察指尖到达的部位不可能 可能不充分 0-脐 脐-乳头 充 分乳头以上 与耳同高 5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将手转于背后,观察手是否达到背部脊柱正中线附近5cm 以内,注意躯干不要有大的移动不可能 Ⅳ(7 8)可能不充分 达到体侧 过体侧但不充分 充 分距脊柱5cm 以内 6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上肢向前方水平上举(注意屈肘不超过20°,肩关节的水平内收,外展保持在±10°以内) 不可能可能不 充 分 5-25° 30-55° 充 分60-90°序号体位项目开始体位及检查动作判定Ⅳ(78)7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屈肘,前臂旋前(手掌向下)。

将肘紧靠体侧不要离开(靠不上者不合格),肘屈曲保持在90°±10°的范围内不充分肘不靠体侧靠体侧但前臂旋前前臂可保持中立位可旋前5-45°充分旋前50-85°旋前90°8 坐位分离运动伸肘位,将上肢向侧方水平外展。

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

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

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
11 坐





指尖触肩做快速上举动
作,测量反复lO次所需时
间。

上举时,屈肘不超过
20°,肩关节屈曲130°
以上(先测量健侧)。


定:患侧所需时间为健侧
得1、5倍以下为充分
需时

健测
患侧
不充

健侧2倍以上
健侧1、5-2倍
充分健侧1、5倍以下
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
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l 科室病房,床临床诊断
序号体



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判定 | | | f |
1 仰

位联



将健侧下肢稍外展,对抗徒手阻力
将使下肢内收。

观察患侧下肢有无
内收动作或内收肌群收缩
(Raimiste现象)
不充分(无)
充分(有)
2 仰






令患侧下肢内收,触知内收肌群得
收缩
不充分(无)
充分(有)
3 仰






开始肢位:屈膝90°
检查动作:令“伸患侧腿”,观
察有无随意动作及伸膝程度
不可能


不充

90一50°
45—25°
充分20一5°

4 仰屈开始肢位:髋伸展(0-20°) 不可能。

偏瘫运动功能及肌张力评定表

偏瘫运动功能及肌张力评定表

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分级
第一级 患侧上肢完全没有活动; 第二级 患侧肩和手开始有少许活动; 第三级 患侧上肢大约可以提到腹部; 第四级 患侧上肢可以提到胸前,手 能进行基本的抓放活动; 第五级 患侧上肢可以高举过头,手 指可进行较细微的抓放活动; 第六级 肩膀、手肘及手腕均能独立 并协调的活动,但手指活动仍欠灵活; 第七级 上肢各肌肉都能活动自如, 但做复杂或粗重的工作时仍有不足;
物理治疗技术
PT
Brunstrom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表
阶段
Ⅰ Ⅱ Ⅲ 无随意运动(软瘫期) 联带运动初级阶段(痉挛期) ⑴屈肌共同运动 ⑵伸肌共同运动 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要素 ⑴屈肌共同运动:髋关节——前屈、外展、外旋;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背 屈、内翻 ⑴ ⑵伸肌共同运动:髋关节——后伸、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 内翻 脱离了基本共同运动的运动(痉挛状态稍减轻) 取坐位:膝关节屈90°以上向后滑动 取坐位:踝关节背屈 取坐位:膝关节屈曲、伸展(微动) 取立位:膝关节屈曲、伸展(微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评价标准


从基本共同运动到独立运动(痉挛状态减轻) 取立位:伸髋、屈膝 取立位:踝关节背屈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分级
0级
1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评定标准
无肌张力增加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出现突然的卡主,然 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住当继 ﹢ 续把ROM检查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较明显的增加,但受 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移动 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有困难 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

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
不可能
不充分
内旋5-15°
充分
内旋20°
11






检查同10得动作, 取屈膝位,髋关节从 中间位内旋10次,记 录所需时间(内旋要在20°以上,其她条件与 检查10相同)先测健侧
需 时 间
健侧
患侧
不充

健侧得2倍以上
健侧得1、5-2倍
充分
健侧得1、5倍
以下
旋后5-45°
充分
旋后50-85°
旋后90°
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记录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1
科室
病房,床
临床诊断






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
判定
I
I
I
f
I
1



联 合 反 应
将健侧下肢稍外展,对抗徒手阻力 将使下肢内收。观察患侧下肢有无 内收动作或内收肌群收缩
(Raimiste现象)
不充分(无)
充分(有)
可能(充分)
8



分 离 运 动
取髋、膝伸展位作踝关节背屈得动作
不可能
不充分
可能,
但在跖屈范围内
充分
背屈5°以上
9


分 离 运 动
观察踝关节有无背
屈动作及其程度,髋 关节屈曲60--90°膝屈 曲不超过20°
不可能

充分
可能,
但在跖屈范围内
充分
背屈5°以上
10


分 离 运 动
取屈膝位,观察髋关 节内旋角度,髋关节 屈曲60-90°,使大腿保 持水平,屈膝9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治疗评估记录表
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日期住院
临床诊断
上肢患侧:左右利手非利手
七个级别
第一级:肩关节、手肘及手部没有随意活动能力。

第二级:肩关节及手肘有少许随意活动能力。

第三级:肩关节有共同屈曲模式成30~60度,及手肘成60~100度;手部能持松弛抓握有达3~5磅负重。

第四级:肩关节有>60度共同屈曲,及手肘成>100度;有少许手肘外展;及有3~5磅手部松弛抓握,并由少许侧面捏握达1/2至3磅。

第五级:开始有联合强力的共同屈曲及外展;>5磅手部抓握;超过3磅侧面捏握及能随意放松。

第六级:有肩胛、手肘及手腕的个别控制;肩关节、手肘、手腕及手指有完全的外展能力;>5磅手部抓握;超过3磅侧面捏握;但协调动作比较差。

第七级:上肢各肌肉有很好的个别操控及协调。

评测内容(请在通过或不通过下面括号内打√)
日期(年月日)初期()中期()末期()级别项目通过不通过通过不通过通过不通过1 没有反应()()()()()()
2 A、联合反应
B、患手放在大腿上
()()
()()
()()
()()
()()
()()
3 C、健手将患侧衣服塞入裤
里时,提患侧手臂
D、提着1公斤重袋子(持
续15秒)
()()
()()
()()
()()
()()
()()
4 E、稳定瓶盖子(用健手打
开瓶盖,患手抓住杯子)
F、患手固定毛巾一端,将
湿毛巾拧干(健手扭两圈)
()()
()()
()()
()()
()()
()()
5 G、拿起并搬移小木块
H、用匙子进食
()()
()()
()()
()()
()()
()()
6 I、提举盒子
J、用胶杯喝水
()()
()()
()()
()()
()()
()()
7 K、用钥匙开锁头
L1、操控筷子(强手)
L2、操控夹子(非强手)
()()
()()
()()
()()
()()
()()
()()
()()
()()总体级别第()级第()级第()级治疗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