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实验常见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生物医学机能学实验问题与回答

生物医学机能学实验问题与回答

生物医学机能学实验问题与回答第一节 神经肌肉1.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1)何谓神经干动作电位?如何测量神经干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如神经纤维在受刺激而兴奋时, 细胞膜电位将发生一系列短暂的变化。

由安 静状态下的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兴奋状态下的膜外负膜内正的去极化状态。

因此, 在膜外兴奋区相对于未兴奋区来说电位为负。

这种电位差所产生的局部电流又引起邻近未兴 奋区的去极化,使兴奋沿细胞膜传向整个细胞,而原来的兴奋区的膜电位又恢复到膜外正膜 内负的静息水平。

这种可传播的、短暂的膜电位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2)神经干动作电位为什么不是“全或无”的?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由许多兴奋阈值、 传导速度和幅度不同的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综合而 成的复合性电位变化,故称为复合动作电位。

因此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不同,前者的 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3).什么是双相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如果将两引导电极置于正常完整的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干一端兴奋之后,兴奋波先后通 过两个引导电极,可记录到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测定神经冲 动所经过的距离和耗费的时间,即可计算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 经组织有损伤或被阻滞,兴奋波只通过第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导至第二个引导电极,则只 能记录到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单相动作电位。

(4)如何观察和测定单相动作电位?①将浸有 2%普鲁卡因的滤纸片置于两对记录电极之间或用镊子将该处的神经夹伤,屏 幕上呈现单相动作电位;②测出最大刺激时单相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幅度及时2. 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1)神经纤维兴奋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什么?何谓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 常期?神经在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而后才恢复正常。

一般把这些变化分 为四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①绝对不应期:兴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完全丧失, 对任何强度的剌激都不能引起该细胞再次兴奋, 其兴奋性等于零。

带答案电生理起搏培训考试模拟试题

带答案电生理起搏培训考试模拟试题

1.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是什么?,即可形成心律失常,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异常心律,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1.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VaughanWillians 分类方法,3.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出现心力衰竭或某些心律失常,(2)致心律失常也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特有的问题,由AAD引起或AAD加重心律失常,表现为原有的心律失常频率增加,原不持续的心律失常变成持续性,或使原先无心第一章1.简述房室结和希氏束解剖结构及射频消融注意事项答:(1)房室结位于房间隔底部、冠状窦口前、三尖瓣环正上方,长7mm,宽4mm。

整个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内。

紧邻冠状窦口的地方为真房室结。

(2)希氏束长15mm,起源于房室结,通过中心纤维体骑跨在室间隔顶部,通常行走于室间隔膜部左侧,其下端分为左右束支。

左束支稍后又分为前、后分支,分别进入前、后乳头肌;右束支沿室间隔右侧面行进,至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成许多细小分支。

左右束支终末部在行进中继续细分,最终成网,即蒲肯野纤维网。

1.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是什么?答:(1)自律性异常在生理或病理因素的影响下,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和蒲肯野纤维各部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发生改变,冲动的频率和节律也随之发生变化,即可形成心律失常。

(2)传导异常①传导障碍当组织处于不应期或发生递减传导、不均匀传导时表现出传导速度减慢和传导被阻滞。

②传导途径异常当冲动不沿正常房室结-希氏束-蒲肯野纤维此途径传导引起组织激动时间和顺序发生异常,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异常心律。

③折返激动冲动在传导过程中,途径解剖性或功能性分离的两条或两条以上径路时,在一定条件下冲动可循环往复,即形成折返性激动。

(3)触发激动当后除极发生异常时出现的新的动作电位,表现为一种异常的“自律性”。

2.简述折返激动形成需要的条件答:(1)折返径路存在解剖或功能上相互分离的径路是折返激动形成的必要条件。

(2)单向阻滞折返环的两条径路中若一条发生单向阻滞,则为对侧顺向传导的冲动循此径路逆向传导提供了条件。

人体脉搏与心电相关性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人体脉搏与心电相关性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人体脉搏与心电相关性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数据采集不准确:这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信号干扰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更换传感器或使用更好的信号处理算法。

2.数据分析不准确:这可能是由于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使用更精确的数据分析工具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实验结果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设计不够好或样本数量不足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重新设计实验或增加样本数量。

心电解读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心电解读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心电解读的常见问题与解答在医学诊断领域,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懂心电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为大家解答心电图解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的变化而绘制成的图形。

它主要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这些波形代表了心脏不同阶段的电活动。

通过观察这些波形的形状、位置和时长,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正常运行。

二、如何读懂心电图?1. 正常的心电图特征正常心电图的特征包括:P波代表房室结及心房心室的除极,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T波代表心室复极。

每个波形的形状、幅度、间隔和持续时间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除此之外,心电图上还会显示心率、心律和心室肥大等特征。

2. 常见心电图异常(1)心律失常:指心脏电活动的规律性改变,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

(2)传导阻滞:常见的有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等,表现为QRS波形异常。

(3)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

(4)心室肥大:心室肥大时,心电图上的QRS波形幅度增大。

3. 寻找异常的指导方法在解读心电图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心率: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之间。

(2)P波:应该是均匀的,形态正常,时长约为0.08秒。

(3)PR间期:正常情况下大约为0.12-0.20秒。

(4)QRS波群:正常情况下时间应在0.06-0.10秒之间。

(5)ST段和T波:ST段应为等电位线,T波应与QRS波群方向一致。

三、常见问题解答1. 什么是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电活动的紊乱。

此时,心脏无法有效地收缩和泵血,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什么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指的是在心脏传导过程中,部分心脏激动信号无法到达心室。

神经干动作电位_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教学实验中常见问题的探讨_王丹妹

神经干动作电位_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教学实验中常见问题的探讨_王丹妹

关键词: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不应期;问题中图分类号:G42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08)08-0136-02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是生理学实验内容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项目,以前常见的仪器有二线示波器、生理实验多用仪、前置放大器等,实验中常发现刺激伪迹的后波与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融合在一起,学生难以鉴别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而传统仪器鉴别比较烦琐,一般只能用理论知识加以说明[1],而利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由泰盟公司提供)可以方便、直观地区别两者,该实验应用微机做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克服了示波器图像不能在屏幕上固定、不能储存和重放、不同实验结果不能在同一屏幕上显示和比较,动作电位的参数测量结果准确度不高等缺点。

我们现在所用的自制标本盒有可移动的7根电极、1对刺激电极、1个接地电极、2对引导电极,可以做双通道的引导,再加上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有采样、储存、重放功能,大部分数据都可以在重放时进行测量、编辑、输出。

为了做实验时节约时间,也便于观察各个通道的波形,我们一般把单通道和双通道一起打开,在同一个屏幕上同时采样、观察、记录、储存[2]。

现将动作电位引导等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1引导不出动作电位[1]标本兴奋性过低,如出现伪迹,不出现动作电位,可能为刺激过小,可适当增加刺激强度;如仍不见动作电位,仍可能为刺激过小,可再逐步增加刺激强度,若还不见动作电位或动作电位过小,则可能为标本兴奋性过低,应重新换一个新鲜标本。

坐骨神经干标本兴奋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制备标本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神经干标本分离越长越好,且要剥离干净,但不能损伤神经干。

分离时应用眼科剪小心剪去神经分支及周围的结缔组织,切忌撕拉。

(2)制备出的标本一定要在带盖且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内静置20分钟左右,待标本的兴奋性稳定后再用锌铜弓粗略检测其兴奋性,最后进行微机实验。

博士课程电生理实验技术

博士课程电生理实验技术

博士课程电生理实验技术引言:电生理实验技术是神经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来揭示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机制。

博士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一系列电生理实验技术,包括信号记录、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电生理实验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常用技术和实验设计的考虑因素。

一、电生理实验技术的基本概念1.1 神经元的电活动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它通过电活动来传递和处理信息。

神经元的电活动主要表现为神经脉冲或动作电位,是由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和关闭所引起的。

电生理实验技术可以记录和分析神经元的电活动,从而揭示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机制。

1.2 信号记录技术信号记录技术用于记录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

常用的信号记录技术包括多通道电极阵列、针电极和场电极等。

多通道电极阵列可以同时记录多个神经元的电活动,针电极可以直接穿刺神经元进行记录,场电极可以在神经元附近检测电场的变化。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神经信号记录。

1.3 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用于处理记录到的神经信号,以得到有关神经活动的信息。

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滤波、放大、模数转换和数字化等。

滤波可以去除噪音和干扰,放大可以增强信号的幅度,模数转换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化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1.4 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用于分析处理后的神经信号,以获得有关神经系统功能和机制的信息。

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时频分析、相关分析和相位分析等。

时频分析可以揭示神经信号的频率特征,相关分析可以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位分析可以分析神经信号的相位同步性。

二、常用的电生理实验技术2.1 神经元记录与刺激技术神经元记录与刺激技术用于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对其进行刺激。

常用的技术包括细胞外单元记录、细胞内单元记录和电刺激等。

细胞外单元记录可以记录到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细胞内单元记录可以记录到神经元的膜电位,电刺激可以对神经元进行刺激并观察其响应。

电生理学实验中的电极制备与应用

电生理学实验中的电极制备与应用

电生理学实验中的电极制备与应用电生理学实验是研究神经电活动与心脑血管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电极制备和应用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生理学实验中电极制备和应用的相关知识。

一、电极制备1. 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极材料是影响电极制备和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实验需要,不同电极材料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金属电极是最常用的电极材料之一。

其优点在于制备容易、成本低廉,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

但是,金属电极容易被污染和腐蚀,对生物体有毒性。

碳纤维电极是一种新型电极材料,具有轻便、灵敏、耐腐蚀等优点,可以作为微电极使用。

但碳纤维电极需要在制备工艺和应用中严格控制尺寸和结构,否则会影响信号质量。

硅基微电极及钛基微电极是近年来兴起的微型电极。

硅基微电极制备精细,且尺寸小于0.1毫米,可用于单细胞记录;钛基微电极化学稳定性好,不容易氧化和腐蚀。

2. 电极的制备工艺电极的制备工艺包括材料选择、制备技术、表面处理等步骤。

不同的电极材料和应用需求会有不同的制备工艺。

以金属电极为例,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选择:常用的金属电极材料有银、铜、金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可提高电极的性能和稳定性。

2)加工:利用微机械加工等技术,将金属制成所需形状的电极。

尺寸越小,加工难度越大。

3)电化学处理:将电极放入盐酸等化学试剂中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电极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

4)组装:将电极与导线连接组装成电极装配体,以方便实验操作。

二、电极应用1. 单细胞记录单细胞记录是电生理学中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单个神经元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常用的单细胞记录电极包括硅基微电极和玻璃微电极等。

硅基微电极是由一根细小的硅管制成,直径仅为4-8微米。

硅基微电极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且可以与不同类型的神经元进行接触,能够实现单细胞信号记录。

玻璃微电极制备简单,可以直接拉制成长10-20厘米细管材料,也可制成各种形状,适合于各种神经元记录。

医用电生理复习思考题

医用电生理复习思考题

医学电生理学复习思考题1.学习医学电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Hodgkin等的离子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什么是神经纤维的电缆性质?用哪两个特征量来表征?这些特征量的意义是什么?4.何谓局部电位?局部电位特点?5.简述离子电流的几种分离方法。

6.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有哪些特性?7.何谓容积导体?影响容积导体所记录的神经动作电位的因素有哪些?8.诱发电位有哪些特性?9.简述诱发电位的用途以及诱发电位产生的可能机制10.影响诱发电位的因素有哪些?11.影响脑电波的因素有哪些?12.耳蜗电位包括哪些?13.进行肌电图测定时包括哪三个步骤?14.异常肌电图包括哪些电位?15.如何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16.简述 H反射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17.心肌细胞有哪些电生理特性?18.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何特点?19.阐述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

20.简述窦房结细胞起搏原理21.何谓心肌的兴奋性,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哪些?心肌兴奋后兴奋性变化有何特点?22.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通过哪两种方式实现?23.简述心脏内兴奋传播的特点。

24.何谓心肌的传导性,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有哪些?25.何谓动态心电图?简述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意义。

26.简述HRV谱的主要谱峰及其生理意义。

27.简述心室晚电位的临床意义。

28.希氏束电图中A波、H波、V波、P-A间期、H-H’间期、H-V间期各代表什么?29.简述希氏束电图的临床应用30.微电极放大器有何特点?31.何谓电极的极化作用?如何防止电极极化现象?32.电刺激有何优点?刺激隔离器有什么作用?33.伪迹有何害处?有何减小伪迹办法?34.在电生理实验中会遇到哪些干扰?如何消除干扰?35.何谓膜片钳技术,膜片钳有哪几种基本模式?二、名词解释:膜学说离子学说时间常数空间常数膜电位静息电位电紧张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自发脑电波脑电图皮层电图耳蜗微音电位听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听性脑干电位插入电位终板电位正常运动单位内向离子流外向离子流早期后除极延迟后除极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异位起搏点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希氏束电图共模抑制比放大倍数频率响应时间常数高频滤波乏极化电极同步脉冲时迟(延迟)占空系数细胞外记录细胞内记录电压钳技术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生理实验常见问题解答(1)『』2010-10-09 14:53请问目前分析细胞外放电的信号处理软件较好的是什么?价格昂贵的有国外的PCLAMP系列软件和POWERLAB;价格便宜的较好用的有国产的PCLAB 和MEDLAB。

如果感兴趣输入GOOGLE,一搜即知。

axon guide是很经典的哦,大家可以到公司主页上下载本书主要针对PATCH,是AXON公司的产品配套广告说明书,但是也包含了不少基本电生理知识,集中阅读一下第1、2章节有帮助。

可以下载看看,如下,.axon.请教:干扰的大小如何检测?检测干扰大小和你记录电信号一样,可以从相关软件读出来,也可以从示波器上读出。

建议丁香妹妹找一些基础电生理书籍熟悉一下,不要着急,先入门为重。

请问微电极的电阻如何测量?怎样才能保证电极尖端已被电极液完全充满?给予电极一个电流/电压,可以从示波器上读出来,也可以从相应的放大器上显示出来。

建议购买带有芯的玻璃电极,这样可以简单地从尾部灌入液后,轻轻用手指敲打电极即可;如果是无芯电极,就需要先用注射器将电极尖端充满,而后在从尾部灌入液。

问题是有时尖端太细,从尾部注入液后,很难保证尖端全被充满.注射器接皮管——皮管接电极尾部——电极尖端深入电极液中——抽吸注射器——电极尖端充满液体——再从电极尾部管电极液——解决问题了。

我在记录细胞外放电时,干扰太大,诸如50hz的交流电干扰,请问如何尽可能地排除这些干扰信号?交流电干扰应该不难处理,只需要中间接一个直流电转换器即可。

我想用Patch做平滑肌的BK通道,请教Pleace前辈,在酶解法分离细胞时,使用DMEM会因为含钙高而影响结果吗?文献多数都用无钙液,如果使用前我用PBS洗三次是否可以?你最好用无钙液,即使后来用PBS洗三次也不可以。

因为之前的无钙液操作不仅可以保护细胞,而且可以使之处于低兴奋状态。

屏蔽和接地是电生理基本要求。

如果你记录的信号足够大的话,可以不用屏蔽。

但生物电信号一般都很弱,这就是为什么要屏蔽和接地。

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晚上做实验干涉小——因为晚上用大功率电器的人相对少些,空间的电磁干扰相对小些,地线相对也干净一些。

屏蔽笼即法拉第笼,一般是一层铜网,一层铁网。

铜网屏蔽电,铁网屏蔽磁。

屏蔽笼和系统的信号共地。

关于地线,根据你的系统所记录的信号的强弱要求可以不同,信号越弱,要求越高。

一般细胞外记录甚至更粗的记录要求相对不高。

要是做到单通道水平,就不是凑合能解决问题的。

就是这样,电生理的地线也应该和公共地线区分开来。

一般比较正规的电生理实验室的地线应该单独埋设。

地线埋设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尽量减小对地电阻。

但实施起来就有很多方法了。

我听说的一个方法是:从实验室下到地的主线用大概10cm的铜缆。

地上要挖个深1.5—1.8m、1.5*1.5m宽的坑。

铜缆用铜铆钉(尽量减少材质造成的电阻差异)焊在一块1.5m*1.5m*4cm的铜板上。

铜板放入坑中。

板上埋2.5kg食盐、2.5kg 木炭。

再将坑添上。

主线到各个信号地分支点用铜棒焊接。

铜棒上钻孔接地线。

仪器电源不直接接到公共电源上,而是通过稳压隔离电源后接到另设的电源上。

仪器电源的地线和系统的信号地分开接地。

信号地接到单独埋设的地线上。

仪器电源的地线也就是三相插头的顶端那个插头很多时候不接。

震动太大:可能原因有防震台防震效果不好,充气不足,或是实验室附近有什么强振动源;记录槽设计是否合理;液体流速是否太快?记录系统是否稳定:微电极放大器电容补偿是否调好,是否需要校正?记录系统干扰和噪声情况如何?细胞状态的问题:状态不好;或是与细胞的放电类型有关,有时电极刺激了某些类型的细胞,细胞产生放电,适应后放电消失。

温度控制!改变温度对场电位的影响非常大(切身体会)。

系统稳定性!微操是否会漂移,试验过程中是否需要锁定微操位置基线调节不应该调holding电压,应该调offset,也就是液接电位;建议你首先计算一下你所用的电极液的液接电位(clampex中有计算方法),看看到底与0差多少;另外,保证软件和硬件中都没有加holding电压;如果这些都没问题,判断是否硬件问题,每条接口线是否都连接正确并接触良好?判断是否软件设置中的错误,reset 全部设置到出厂状态,然后重新设置!对单通道的了解不是很多,仅提供一点参考意见:1、单通和whole-cell主要在于噪音水平的差异。

单通要求较高,噪音水平最好小于1-2pA,这是由于单通的信号非常小,比如Na,也就在1-2pA左右,而K,最大的也不过10pA,如果抗干扰性差的话,信号很容易被噪声掩盖(所以gain要打大些)。

Ca的信号我没有记到过,不过应该也不会大于10pA。

2、操作基本相同。

我用的是Axon200B,外部连线没有改动,但用的是patch(beta=1),据说在这种模式下,放大器部的线路连接和whole-cell (beta=1)不同。

protocol的设置,主要有两方面不太相同,一是电极外液(给药方式不同),二是钳制电位(针对你给的step 电压刺激)。

如果是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的话,好像inside 和outside的钳制电位方向不一样,而且电流方向也不同,具体的您最好还是查查文献。

3、clampfit 9.0是可以直接分析单通道的,如果是8.0的版本的话,我不太清楚。

学习膜片钳教材推荐(13本)1.王绍, 徐涛. 电生理学方法.2.济生主编. 神经科学原理. 第二版. :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1999.3.均田主编. 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 :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1997.4.军. 膜片钳实验技术. : 科学, 2001.5.振伟. 脑片膜片钳技术及其研究概况.6.均田主编. 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 :人民卫生,2002.7.康华光主编。

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科学,20028.Sakmann B and Neher E. Single-Channel Recording.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3.9.Sherman-Gold R. The Axon Guide. Axon Instruments Inc. 1993.10.Chad J and Wheal H. Molecular Neurobi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 New York: Oxford niversity Press, 1991.11.Hille B. Ionic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 Massachusetts: Sinauer Associates Inc.1992.12.Methods in Enzymology. 1992; 20713.Areles Molleman,Patch Clamping :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Patch Clamp Electrophysiology. 2002.Wiley Canada.一点小更正:8.Sakmann B and Neher E. Single-Channel Recording.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3 最新为1995年第二版,FTP中有pdf电子书。

11.Hille B. Ionic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 Massachusetts: Sinauer Associates Inc.1992.最新为2001年第三版。

medicinegiant推荐的很精彩。

我觉得基线不能回零的原因有三个:1,可能是你的电极的银丝该重新镀了,如果你用的电极是镀有Agcl. 2,可能是你的电极夹持器有了水,里面潮湿,所以导致基线漂移。

3,可能是由于你的地线没有接好或是地线也需要重新镀Agcl了实现高阻封接的注意事项:1.分离细胞时,酶消化应该适度使膜表面洁净;2.浴液必须严格过滤,除去杂志和灰尘污染;3.电极材料宜选用硬质玻璃,使之具有低噪声的性能,其直径尽可能的小而且要经过热抛光;4.涂敷硅酮树脂改善介电特性;5.电极进入液面时,可稍加10cm水柱的正压,封接时应施加20-30cm水柱的负压,在几秒钟使Rseal上升到数十个G欧;6.正压解除后,每个电极只能使用一次;7.若电极含有钙离子,应使用HEPES缓冲液;8.使用低渗透(10%)的电极液比较容易形成高阻封接.电容补偿对微电极放大器的记录的影响可能有这两种情况:一是欠补偿,会导致记录到信号失真或畸变;二是过补偿,会引起微放的自激,使记录系统不稳定。

MEZ-8201我用过。

它的探头上有个cal接头。

将cal与探头的地接头相连。

8201面板上有校正电压选择。

输出校正电压后,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记录的校正电压。

如果补偿正确应该是方波,如果是欠补偿,方波的直角被滤掉;如果是过补偿,则看到的是双向三角波。

这时你调节面板上的电容补偿旋钮,使看到的波形尽量接近方波。

8201的说明书上有详细的说明,可以照着来。

用无钙液的目的就是记录不出钙激活的钾电流,类似于whole-cell potassium记录中Ia 的记法(用全部钾电流减去Id部分),再正常外液钾电流减去无钙液钾电流。

我觉得还是你的电容补偿没有调好。

你可以先在cal与地之间串个大电阻,10M左右,相当于电极电阻大小(8201附件里应该有这么大的电阻,用于校正用)。

这时调节电容补偿。

等这样调好后在测电极阻抗。

因为电极本身除了电阻外还有电容,还要加上电极与浴液之间的电容。

所以你首先要将放大器部的电容补偿调好后(排除电极电容以及其他杂散电容的影响),再进行测量就比较准确了。

仪器窗口显示的电压是你所记录的电压。

但你现在记录的是细胞外的电压,也就是细胞膜上通道开放引起的膜外的电流变化。

而不是膜外之间稳定的电势差。

因此记录的电位有波动是正常的。

你可以将看到的电压波动和记录下来的电压比较一下。

看两者之间相差多大。

窗口的电压值应该不会与记录的相差太大。

BK通道电流很大,做单通道电流,电极的拉制,不一定要涂sylgard,入水电阻5Mo左右比较的合适,封接达到10G以上并难做到,而且并不一定要到10G,只要封接稳定,噪声低于1PA,就可以记到单通道电流。

HEKA的Pulse-pulsefit,不太好做单通道分析,建议使用Pclamp9,或 minianalysis功能强大。

胰岛β细胞的patch clamp很难作的,主要是分离单细胞的质量很难保证。

电导、电流-电压图与直方图能用clampfit得出来,但用他不太方便,作图功能不是太强,建议使用sigmaplot灌流装置很简单,用灌流瓶重力灌流就可,灌流瓶通过一般的一次性输液器与培养皿相连,连接管入水的部分用细的硅胶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